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与翻译指导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基础梳理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高考语文基础梳理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在上述原则中,“信”和“达”是最基本的原则, “雅”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发展提高的,考试中 对考生的考查,主要就是对“信”和“达”的考查,离开 了“信”和“达”的原则,片面追求“雅”无实际意义。
3.翻译手段:直译与意译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 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 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 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 词,词不离句。“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 像有些不好照字面直译的,或者表达不出原意的,或者是 修辞义的(比喻、借代、委婉说法等),如“下车”“视 事”“乞骸骨”等,那就只能按照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找一个相应的说法来译了。
二、文言断句 文言文断句,过去称为句读(dòu)。所谓“句”,就 是作者已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到此应断句,用标点符 号来表示,即用“句号”。语意未完而需要稍稍停顿的地 方叫“读”,相当于今人使用的“逗号”。弄清句读是学 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句读之不知”,对原文的意思就会 领会错误。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 下面介绍一些断句的具体方法:
4.翻译方法
翻译的方法有“留”“删”“补”“调”“换”等。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
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
①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
③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2)删——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
1.掌握大意,高屋建瓴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而领会全篇的文意 的基础是要对文段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如: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脚),信乎?”曰: “夔,人也;何故一足(脚)?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 曰:‘夔一而足(足够)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 有一,足(足够)。’非一足(脚)也。” 这段话的断句很典型,如果不理解“足”两层含义 (脚;足够),要断清这段文字,就非常困难。大致弄清了 文意,断句就有了基础。

文言断句和翻译

文言断句和翻译
B.“耳”“乎”“哉”“焉”“也”“耶”
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
C.“之”“以”“则”“而”等助词、连词、
介词常放在句中,
掌握了这些词的用法,会更好地帮助我们
断句。
如: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 后尊贵者乎 断句: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 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 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 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例2(2007· 高考江西卷)吾但使国家无逋赋,
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 ①逃亡、逃跑;②欠交、拖欠;③拖延、迟延。
“逋”“职”均为采分点。“逋”的义项有: 应选第②个义项。“职”的义项有:①职责;②
职业;③职位;④主要;⑤贡献。应选第①个义
项。
全句译作: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 税,我的职责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例9(2006· 高考江苏卷)民,吾民也。发吾粟振
之,胡不可?
振:通“赈”,即“赈济”。全句译作:百姓, 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 不可以?
死/人固皆死(排比)
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 断句: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诛封/封以其属斗/不 胜/走如鲁(顶真)
二、文言文翻译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直接将原文
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
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 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以意译为辅助手段。因此, 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 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 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 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

反问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 句式 “何……为”等反问句式;
被动 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固定 “如……何”、“况……乎”、“何(以) ……为”等固定句式,以及文 句式 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句读了。

断句时,应注意以下三类代词:
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 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 ②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子、君、公、阁 下、足下等,代受话人。
③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不仅代人, 还可以代事代物。
疑问代词
“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 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 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现代 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 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 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课文回顾: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 )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既白。
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及N兄O弟P相Q继
CHM
【解析】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谒;次子叫余祭;三子叫夷昧;少 子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在兄弟中数他最贤能,三个兄长都知道这一 点。于是吴王寿梦死后,长子谒要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始终不肯接受。 谒便作誓约说:“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我 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他)每当吃饭时便祈祷说:“但愿我能 早死,把君位传给季子。”
3、观句式。

对偶句、对举句(对称句)、排比句等,顶真句式,还有

高考文言文短文断句与翻译

高考文言文短文断句与翻译

5、(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 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断句: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 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 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 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翻译: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 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 (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 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 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 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 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 人)了。
8、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 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 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 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 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 人惶恐惭俯而去。
断句: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 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 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 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 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翻译: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 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 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 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 “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 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 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 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 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 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断句: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 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 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 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 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 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 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文言文断句方法翻译方法

文言文断句方法翻译方法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辞简而意赅,其义深而难明。

故学文言文,首在断句,次在翻译。

今吾人试论文言文之断句方法与翻译方法,以助后学。

一、文言文断句方法1. 以字词为单位:文言文中的字词,多有固定搭配,如“曰”、“云”、“乎”、“也”、“矣”、“焉”、“耳”等,可据此断句。

2. 以句首句末语气词为标志:文言文中的语气词,如“夫”、“盖”、“故”、“焉”、“矣”、“耳”等,常位于句首或句末,可作为断句依据。

3. 依据句式结构:文言文有固定的句式结构,如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等,可据此断句。

4. 考虑上下文关系:文言文中,上下文之间往往有密切联系,断句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5. 借助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对仗、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可根据这些手法断句。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1. 直译法:直译法是将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式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文意思。

此法适用于简单、明了的文言文。

2. 意译法:意译法是根据原文意思,用现代汉语重新表达,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字词。

此法适用于复杂、深奥的文言文。

3. 语境翻译法:语境翻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上下文关系,使翻译更加准确、生动。

4. 对比翻译法:对比翻译法是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翻译文言文。

5. 修辞翻译法:修辞翻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原文的修辞手法,使翻译更加生动、形象。

三、断句与翻译之关系断句与翻译相辅相成,断句是翻译的前提,翻译是断句的目的。

只有准确断句,才能更好地翻译文言文;只有翻译得准确,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总之,学习文言文,断句与翻译是两大关键。

学习者应熟练掌握断句方法,不断提高翻译能力,方能游刃有余地阅读、研究文言文。

以下为具体实例:例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断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

2023高考语文备考:这些文言文段落,断句翻译积累素材,一段三用

2023高考语文备考:这些文言文段落,断句翻译积累素材,一段三用

1.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2.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3.董遇谈三余勤读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指导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指导

【真题引领】
【参考译文】 材料二:李陵投降匈奴,罪行显著而不可掩盖。如果说他孤军奋战而无援助,那么他率领五千
步兵出塞,是他自己炫耀勇敢,而不是汉武帝命令他无法推辞的。李陵的家族因此受祸,他将灾祸转 嫁给了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难道也要把罪责 推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受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转战,那么匈奴难道没有可信任的人吗?如果李 陵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又怎么能信任他并委以重兵,让他深入敌境与汉将对峙呢?司马迁为李陵 文过饰非好像不够,却不断地称赞李广,以此来奖掖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身为将领却向敌军投降, 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作战,即使想要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 大节已失,则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 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世说新语·德行》)
【典例讲解】
示例2: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 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驰、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 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 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典例讲解】
示例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 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 要标志。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 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规律和步骤。

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本节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最大程度地获得高分。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答题规范、一般技巧,以及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2.让学生能够将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答题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掌握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基本原则、一般技巧和规律。

教学方式:归纳整理法。

析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正如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一样,所谓的文言翻译其实就是将一种语言符号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

它是语言学习的最高级别。

而断句其实就是考纲所规定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个变式。

它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之一,一个连句子都断不开的学生,要想正确理解文言文是有很大难度的。

所以,翻译和断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来正解翻译和精准断句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言文学习的最高境界——翻译和断句吧。

二、文言翻译和断句的解读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级别,它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等综1 合能力,属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为B级。

一般赋分为8分,有时多达11分。

文言断句也是一个重要考点,在新课程改革后,自主命题的新课标卷都将这个题目列为必考内容。

它也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也同样为B级。

一般赋分为3分。

这两类型的题目均为主观题型,相比其他文言题目,难度似乎更大一些,但是我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两类题目其实更容易得分。

三、通过高考真题解读此类题目走近高考,展示PPT中的高考真题,理解文言翻译题和断句类题目一般的解题思路和规律。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知识点释析
句子成分: 主语 + 谓语 +
词性:名词、代词 动词、形容 词
宾语 名词、代词
例一:人 恒过 / 然后 能改。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 观乐察》:名词+动词 /(名词)+动词
断句方法一:找动词
•知识点释析
例二:渔人 甚 异 之 / 复 前 行。选自《桃花源记》 观察:名词+动词+代词 /(名词)+动词 断句方法二:找代词
【知识图要】
【知识图要】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先生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儿的生活好痛/ 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 挣了很多钱/”。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文言翻译
一种意识
两个原则 文言文翻译技巧
五个注意 六种方式
踩点得分 直译为主(信、达) 意译为辅(雅) 五种句式
留删换调补贯
1.(2021·全国甲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
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 决战!(1)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 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2)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 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翻译下列句子:
借喻:喻指边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古汉语,文法深,断句难。

欲求解,口诀传,遵循规,无遗言。

一、看标点,易断句。

凡有标点,皆可断处,句读之间,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常作,句中停顿,若遇助词,必断无疑。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若断此处,意义难全。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为句,两句为一,六字为句,三句为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序,先主后宾,断句于此,不失其义。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韵脚为据,韵脚对应,断句无误。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之句,断法相同,若断此处,对仗不合。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之句,句末问号,断句于此,疑问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之句,句末感叹,断句于此,感叹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之句,意犹未尽,断句巧妙,意蕴深远。

翻译如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法深奥,断句困难。

想要解开其中的奥秘,这里有口诀传授,遵循这些规则,不会有遗漏。

一、看标点,易断句。

只要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地方,句读之间的分隔,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经常作为句中的停顿,如果遇到助词,必定要在这里断句。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如果在这里断句,会导致意义不完整。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一句,两句一组,六字一句,三句一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的语序,主语在前,宾语在后,断句于此,意思不会出错。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以韵脚为依据,韵脚对应的地方,断句不会有错。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的句子,断句的方法相同,如果在这里断句,对仗就会不协调。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句的句子,句末有问号,断句于此,疑问就会显得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句的句子,句末有感叹号,断句于此,感叹就会显得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的句子,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断句要巧妙,才能表达出深远的含义。

高考复习文言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文言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一、文言断句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二)虚词断句法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高考文言文翻译及断句复习指南

高考文言文翻译及断句复习指南

20XX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一、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即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翻译,即能把文言文的内容用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出来二、命题特点1、考查形式主观题为主2、考查内容三、题点聚焦文言翻译的二标准、三原则、五步骤、七方法、八关注、十注意,可明确翻译的要求,规范翻译的步骤,考究了翻译的方法,提出翻译时的注意事项,可较好地攻克这一难题。

一.二标准⒈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原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⒉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原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译句: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意译。

二.三原则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真实,不歪曲,不遗漏;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文言翻译的三标准,学生只记于口,未落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翻译时抛于九霄。

请看一学生对《庖丁解牛》一段的翻译。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

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评价:三.六步骤——()、()、()、()、()、()为确保文言文句翻译的准确性,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要按照如下六个步骤进行:1、()读句子,读全文,读出大意。

高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的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的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的教案高三2011-01-02 22:41高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的教案高考文言文断句【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E级(运用)2. 文言断句其实考测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

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1)“句”。

“句”指句末的停顿。

(2)“读”指句中的停顿。

【考点透析】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现在高考已经把断句作为必考专题,近几年先后多次出现考查。

高考年年有断句题。

因此,我们对这种题型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断句方法,加强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4分)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参考答案为:庄宗与梁军夹何对垒/ 一日/ 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 主者不办/ 请少罢减。

又如:下面是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一段文字: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这段文字,其他地方断句均无大的问题,最后部分“孝德曰”后面的“幸甚如太尉请”,如何断句,确实很费周折。

粤教版课本断句为: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这样断句似乎没有什么错。

理解为“好,就如太尉说的办”也很通顺。

而语文出版社的课本断句为: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分析前后文,下文有郭晞的“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尹少荣的“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有焦谌说的“吾终不可以见段公!”,均可见本文中除作者对段秀实称官职(太尉)外,其他人物称段秀实均为“公”,故“如太尉请”之类称官职的话应是作者的话,从而说明粤教版的标点是值得商榷的,一定要弄清引文与作者的叙述之间的差别。

《高中文言文必考知识》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高中文言文必考知识》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相 同 词 语 紧 相 连 ,一 般 中 间 要 点 断 。
题 目 做 完 回 头 看 ,根 据 要 求 细 检 验 。
打 牢 基 础 看 课 本 ,培 养 语 感 读 经 典 。
操 千 曲 ,观 千 剑 ,断 句 也 要 常 实 践 。
1.文段有长也有短,熟 读 精 思 是 关 键。 内 容 大 意 全 理 解,
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 表 示 语 法 关 系 和 语 气,往 往 是 明 辨
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 中 熟 悉 各 类 常 见 虚 词 的 用 法,尤 其
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 前 面 可 断
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 叹 词,如 “嗟 夫、嗟 乎、呜 呼”等,前 后
文言文习惯上较 为 固 定 的 词 组,不 要 把 它 们 拆 散,可 以 减 少 断 句
失误。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 是 凭 着 模 糊 的 语 感 去 断 句。 我 们 可
以利用语法知识,对 文 言 文 的 句 子 进 行 语 法 分 析,根 据 语 法 分 析
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 词 语 是 属 上 还 是 属 下,有 时 难 以 断
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 主 语 和 宾 语 一 般 由 名 词 或 代 词 充
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 谓 语 又 是 构 成 句 子 的 核 心,我 们
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 位 置 及 和 前 后 词 语 关 系,进 行 推 断,
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天子三朝/诸侯 三 朝/天 子 外 朝 在 皋 门 之 外/诸 侯 外 朝 在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文学常识复习ppt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文学常识复习ppt

例2 : 臣 诚 恐 见 欺 于王 而 负 赵。 │ │ │ │ │ │ │ │ │ 我 确实 害怕 被 大王 欺骗(不译) 辜负了 赵国。
文言翻译口诀
• • • • • • • • 文言翻译,遵其顺序。诵读全文,浏览大体。 句不离段,词不脱句。难解句子,斟酌损益。 详审语境,探究语气。省略词语,适当补齐。 遇有倒装,调整语序。官名人名,不必翻译。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随文解意。 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特征断句。 对照原文,力求直译。委婉修辞,酌情意译。 字词句篇,贯通一气。翻译完毕,复查仔细。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 乃 曰 /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 则 脉 理 皆 邪 / 弓 虽 劲/ 而 不 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
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B.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
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C.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
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 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⑴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乞丐非常可怜他。乞丐跟着他并乞 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人哀怜我。 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物了啊!”乞丐叹息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宾语前置句式) 道:“我看从我这里经过的人多了,却没有谁同情我。同情 我的只有先生您了,假使先生不是没饭吃(或者说,假使先 ⑵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 生吃饱了饭),还会同情我吗?” 假使您不是没有吃饭,难道还能哀怜我吗?

文言文固定断句翻译方法

文言文固定断句翻译方法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辞简而意深,其句法古奥,非后世之文所能及。

然欲通晓文言,必先明其断句之法。

夫断句者,分句读也,所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也。

今试论文言文固定断句之方法,以助学者窥其门径。

一、依字数断句文言文中,一字一句,有其固定之字数。

如五言诗、七言诗,其句必为五字、七字。

此法虽简单,然实为断句之根本。

如《诗经》中《关雎》一篇,其句皆五言,故可依字数断句。

二、依句末虚词断句文言文之句末,多有虚词,如“也”、“矣”、“焉”、“乎”等,此等虚词往往为句之终结。

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末之“乎”,即为断句之标志。

三、依句首虚词断句文言文之句首,亦多有虚词,如“夫”、“盖”、“若夫”、“盖曰”等,此等虚词往往为句之起始。

如《左传》中“夫战,勇气也。

”句首之“夫”,即为断句之标志。

四、依对称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多有对称结构,如“天对地,地对天”、“山对水,水对山”等。

此等对称结构,往往为句之界限。

如《庄子》中“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句中“天地”与“圣人之”对称,故可断句。

五、依对仗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对仗结构亦为断句之依据。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句中“风声雨声读书声”与“家事国事天下事”对仗,故可断句。

六、依修辞手法断句文言文中,修辞手法繁多,如排比、对偶、夸张等。

此等手法往往为句之转折,故可依此断句。

如《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句中“得道”与“失道”对仗,故可断句。

七、依叙事逻辑断句文言文中,叙事往往有逻辑顺序,依此可断句。

如《史记》中“孔子厄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不得食。

”句中“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为叙事起点,“绝粮七日”为叙述过程,“不得食”为结果,故可依此断句。

八、依语音节奏断句文言文之语音节奏,亦有规律可循。

依此可断句。

如《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句中“关关雎鸠”与“在河之洲”语音节奏一致,故可断句。

总之,文言文固定断句之法,非一日之功,需学者细心揣摩,反复练习。

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

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

高考语文 |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一、文言文翻译的根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别难解词语精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表达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别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累积,重点掌握简单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图片二、文言文翻译的根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依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图片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存文言文中的一些根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含: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存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累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累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存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存不译。

2、“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本钱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根底上,将特别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与翻译指导一、指导1、文言文断句给古文断句,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有没有读懂原文,所以在断句前要通读全文,明了大意。

在此基础上,找到一些标志性文字帮助断句。

这些标志性文字主要有:(1)人物标志,古文中故事或对话围绕人物展开或继续,因此人物姓名、字号、职务这些称谓能够帮助我们点断古文。

(2)对话标志,有“曰”、“对曰”、“谓……曰”、“言于……曰”、“语……”,等。

有些对话用“曰”字很规整,据此断句没有问题;有些对话用“曰”字并不对称,有些地方该用“曰”字而不用,需要注意。

(3)虚词标志,“盖”、“夫”等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乎”、“哉”等语气词用在句子最后。

(4)句式标志,如对偶句、排比句等。

以下断句是到句为止,很恰当: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以下断句是到读为止,稍差些,但也可以: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以下断句句读混乱,不可取: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2、文言文翻译(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够直译的一定直译。

(2)文言文翻译的命题规律是翻译在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与现代汉语有不同特点的句子,离开了特殊性,古文的翻译就失去了意义。

(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抄:专用名词照抄;换:有些词语现代有了不同说法要置换,单音节词一般要置换为双音节词;移:倒装句(主谓、动宾、定中结构倒置等)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移位;补:古文省略成分颇多,要补充,并加括号注明;删:有些古文的习惯词语,如衬托音节的虚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语言,可以删去。

例如:翻译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意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愿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愿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这一句的“是”和“非”是意动用法,这是特殊的词法。

应该翻译为:认为自己对,以为别人错,(这是)一般人共同的毛病。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这一句的“贤于己者”是倒装句,“问焉”是“问于焉”的省略,应该翻译为: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因而不愿意(向)他请教。

二、训练(一)用斜线为下列各短文断句。

1、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2、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材料选自《文心雕龙•知音》)3、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鸇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取材《淮南子•主术训》4、叶廷珪云余幼嗜书自肄业郡庠牵丝入仕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长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取材于《初潭集》)(二)把下列各短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2、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楚庄王谋事而当,君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臣进日:“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君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6、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价。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附参考答案(一)1、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2、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3、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 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鸇//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4、叶廷珪云/余幼嗜书/自肄业郡庠/ 牵丝入仕/ 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长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二)1、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2、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

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3、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4、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5、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6、一连三天牵着马站在市场上,也没有人知道他这匹马是骏马。

伯乐于是就到市场,环绕着那匹马看了一番,离开之后又回头看看它,结果一天之内这匹马的价格就涨了十倍。

作文推荐天地情愫高三(3) 黄姗歌德伏案于书桌夜以继日地工作,那辛勤的姿势就像一位平凡而执著的老人,枯槁而憔悴的脸上显出无尽的疲惫。

可突然,明灿的晨光照入屋内。

日出为这个木屋带来了新生的气息,将歌德的眼眸点亮。

这一刻,他是多么的幸福和富足,他眼中的日出,不再是与己无关的他物,而是美好与希望的载体。

纵使工作疲惫,无采访和报纸的加入,无繁杂忙乱的琐事的调味,歌德在这一刻俯仰天地,与日出相约,与晨光相谈,更是别有一番动人的力量。

在天地之间,寄情于彩舟薄云,江枫渔火,也都是如此沁人心脾的美好吧。

或许,许久以来,人们都难以摆脱天地间自然景物的吸引。

于是陶渊明一叹“羁鸟恋旧林,池渔思故渊”的恋恋,苏轼更是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里感受自然景物带有的磅礴的力量。

太白一挥手,便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柳七多情缠绵,始终心系着那“杨柳岸,晓风残月。

”人于天地之间,多少河畔扬溢着世人的离愁别怨,又有多少花间贮藏着情意绵绵,这寄情于山水的爱与恋,这份始终放不下的情愫,被一遍遍地传唱。

可这天地之间,人皆对物有情恋,却不尽读得透那山那水,看得清那溪那流。

曾以为韩愈的一生将在无尽的痛苦中湮没,那降官被贬的心痛,映在了他丝丝见血的眼中。

只因爱这份土地爱得太重,爱这个家园爱得太深,才难以释怀这痛苦。

可这痛与苦,化做了韩愈大慈大悲的力量,化做了山水之中百姓的福幸。

他为这里百姓所做的,是一份造化与功德。

“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这份爱与智慧,竟会随着山水而永驻永留。

原来寄情于山水的方式有许多种。

叛变与沉浸于其中的人不可胜数,但看透这份景物人不多,为它有所作为的人更难能可贵。

享受天地之灵气的人生终究浅淡,而能去影响所爱之物的生命才更鲜活。

当屈原投身汨罗,英勇不挠的身躯倒下,我仿佛感受到了,在他对天地与生民鉴一腔热忱之后,无数不屈的灵魂将会被他激活,那中华民族的脊梁硬朗地挺起。

对天地的情愫,原来也能这般深刻和永久。

当晨光再一次映入了歌德的凝眸,我仿佛从他那虔诚与眷恋的目光中,读到了一种更深沉的爱意。

它将趋使着他在辛勤的岁月中永保天地赋予的神圣力量。

[评语] 本文是根据“看日出”的材料写的一篇考场作文。

同学从材料中读出“天地情愫”,这一观点境界高远。

在论述过程中,材料恰切,说理有力。

(指导教师:徐冬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