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与应对大学生逃课现象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与应对大学生逃课现象一、对大学生逃课现状的思考目前,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令人堪忧.大学里的“逃客”越来越多,甚至大学生自主创办起逃课网来招摇过市,大四毕业班的“空巢”现象更是折射出众多问题,使得大学本科教育无奈“缩水”。
这些现象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
课堂教学本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但是“高校逃课族”的日益壮大这一事实表明: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心环节的地位正在面临严峻考验,寻找原因并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对大学生逃课原因的分析虽然高校管理部门都对“逃课”现象深恶痛绝、严防死守,中国调查网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对“逃课”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但“逃课”现象始终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又顽固的存在着,这足以说明此问题的复杂性。
(一)个人主观原因1.自身惰性逃课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律性较差,上课随机性很大。
这部分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的盲目期。
目标的不明确造成了方向的不明确,因此当自身惰性占了自我选择的上风,逃课也就成了一种无可避免的必然。
2.因上瘾逃课有相当部分同学因为网络、游戏等各种因素而上瘾逃课。
这部分同学是纯粹的逃课,属于逃课成瘾者,对上课没有一点主观意愿,勉强来到了教室也是精力无法集中,一节课后便会早退离开去做让自己更为上瘾的事情。
3.时间冲突逃课因为冲突而逃课的大部分是学生会、社团中的骨干成员或是自主创业小有所成者,也有可能是要上其他课外班和考证一族,在没有冲突的时候他们可以坚持上课,但是当上课与其他选择发生冲突时,就会无奈而逃。
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是为考研而逃。
他们目标非常纯粹,为了取得最后考研的成功,他们必须要投入全部精力、牺牲绝大部分业余时间来复习甚至是专业课也在所不惜。
4.隐性逃课隐性逃课指的是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做其他作业或想其他事情,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分析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在25%左右,公共选修课则高50%,6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
不容回避的事实,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从学历来说,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人文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以及教学方式等有关。
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但这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发短信、打磕睡、看闲书等现象。
三、大学生逃课的心理成因分析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自然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
在认知方面,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在理想方面,他们既注重眼前,也放眼未来;在情感方面,他们的情感十分丰富;在意志方面,他们的自制力、目的性、坚毅性有显著发展,但是不够稳定。
从大学生这些心理特点来看,造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追求个性大学生时代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龄阶段,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标榜另类,于是逃课也成了他们的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叛逆的表现。
这些“逃课族”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
有的同学逃课去听我喜欢的课程,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利用逃课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一)制度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社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很多对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更新滞后,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这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常常逃课。
也有部分学生为了以后的发展,去学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比如考证等,为将来积累资本。
(二)管理原因高校扩招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
然而学校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管理资源并不能与人数的发展成正比。
大班上课,学生过多,为考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大教室的扩音设备也不理想,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内容,于是感觉上课不上课区别不大,选择逃课。
同时,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出勤也疏于调查,使得学生逃课更加肆无忌惮。
(三)教师原因1、教师缺乏个人魅力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上课有直接的关联。
有些老师讲课没有特点,不能吸引学生。
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听人格魅力强、博学多才、表达清晰、照顾学生情绪的老师。
如果任课老师讲课毫无新意,不管效果,便不能把学生拉回课堂。
另外还有些教师责任心不足。
2、老师教学方式单一,照本宣读课本大学授课老师均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所讲内容均有一点照本宣科的味道,大学授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借助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采用PPT投影。
对于老师来说一方面减少了其备课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板书的时间。
但同时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投影光线昏暗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
(四)学生原因1、学习动机不明显学习动机是激励人們去行动的心理动因,是认知学习的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现在许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缺乏学习动机。
进入大学后,他们对大学生活没有合理的规划,仅凭兴趣爱好和个人想法决定学习、生活方式。
但由于目标追求比较模糊,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大学生常常表现出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效仿其他人逃课行为。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存在,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发现缺乏动机和目标、没有正确认识逃课后果、反感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以及与同学交流产生消极情绪是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调查提出了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增加课堂互动和参与度等对策措施。
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深入分析和对策措施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和学习效果。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原因,对策调查,缺乏动机,逃课后果,反感教学内容,学生交流,正面激励,课堂兴趣,沟通交流,课堂互动,结论分析,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普遍,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对策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逃课是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按时到达教室或离开教室,影响了教学秩序和学习效果。
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存在,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逃课现象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优秀学校,也面临着逃课现象严重的挑战。
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调查相关对策措施,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通过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从而針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浅谈大学生逃课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大学生逃课问题及其对策大学课堂是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而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各大高校中广泛存在。
大学生逃课不仅会对学校课堂教学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也影响大学生课堂知识的获取,并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消极影响。
文章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标签:大学生;逃课;问题;对策一、引言目前关于学生逃课问题的研究较多地将学生逃课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
所谓显性逃课一般指的是学生未请假或者未被准假的情形下未到课堂上课的行为,而隐性逃课则指学生虽到课堂上课,但却忙于其他事情而未全心投入课堂学习的行为。
本研究中的逃课指的是显性逃课,即学生没有履行正常请假手续而擅自不到课堂去上课的行为[1]。
大学生逃课既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培养工作应当充分重视大学生逃课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
接下来,文章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
二、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因人而异,逃课次数及程度也有所不同。
但总体来说,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可以从学生个人方面及学校和教师方面进行总结。
(一)学生个人方面大学生逃课行为在大部分时候属于学生自发的行为,因此,寻找大学生逃课的原因首先应当从学生个人方面入手寻找。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七点。
第一,兴趣方面。
大学课程数量较多,跨度较广,学生对有的课程比较感兴趣,这类课程学生一般较少逃课,但是当学生遇到不太感兴趣的课程时,学生逃课的概率往往会上升。
第二,大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知。
大学课程可以大致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也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相对而言,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比较重要,且专业课往往是由本系本专业的教师授课较多,因此逃课较少,但是学生可能认为某些通识教育课不重要,更有可能逃课。
此外,学生普遍认为必修课比选修课重要,因此必修课逃课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而选修课更可能逃课,究其原因依然与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有关。
大学生逃课现象浅析
大学生逃课现象浅析摘要大学生逃课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就大学生逃课的调查结果,分别从学生、学校、教师各方面。
阐明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逃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对策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大学校园,实现大学梦。
但是,有不少大学生在各种原因下出现逃课(指无正当理由不上课的情况)现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逃课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的提高。
频繁逃课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今后进入社会发展也会有困难。
因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一)学生自身原因(1)生源素质下降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入校门槛降低,致使生源素质和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一些在高中时属于中下等生也能进入了高校学习,这些学生往往学习不太自觉,缺乏自主学习,自由散漫的思想很容易使他们选择逃课。
(2)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好多大学生在选报专业和志愿的时候,是“学生管考分,父母管志愿”,相当一部分家长朋友过多的考虑了是否好就业?就业前景如何?而忽视了学生本人的兴趣、特长以及喜欢的专业。
也有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到校之后才真正了解所学专业,此时有一部分学生会发现所学专业不适合自己,或对其专业不感兴趣,这样就会导致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于是产生了反感或抵触情绪,置身于一种不积极主动学习或厌恶的情绪中,逃课也就自然而然。
(二)学校因素(1)学生逃课与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学校的管理有关目前高等院校的部分课程结构、体系、内容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另外,使用教材的陈旧、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改进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使学生感到大学学习就是他们的“后中学时代”。
高校大学生旷课原因及对策探析
高校大学生旷课原因及对策探析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旷课现象已经成为困扰高校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旷课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旷课的原因,提出了科学设置课程、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等解决旷课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旷课原因对策旷课是指学生未经批准而不参加教学活动(听课)的行为。
近年来,大学生旷课的现象呈上升趋势,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比较差,而学习自觉性又不高,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放弃,旷课恰恰是他们逃避学习的表现之一。
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是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1 旷课现象分析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
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50%。
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
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更应该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2 学生旷课原因的分析2.1学生自身原因2.1.1积极的、有目的的旷课这一种学生对未来有明确的目的,他们又可以分为三类:(1)考研。
专业课对考本专业的学生或许有一些帮助,但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无疑就是浪费时间。
现在考研竞争这么激烈,与其浪费时间听一科没有任何帮助的课程,还不如抓紧时间好好复习指定的科目。
眼下,在这个考研成风的年代,为了考研,旷几次课又何妨,不旷课那才稀奇呢。
每每到了大三、大四的课能到三分之二便是给够了老师面子,不至于让你在唱独角戏。
当然,听与不听还在其次。
(2)实践。
面对高校毕业生数字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降,大学生群体已经切身感受到一种“就业恐慌”。
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对策
因 及 其对 策作 以探 讨 。
一
交 给 教 师 , 于 教 师 是 否 认 真 对 待 , 太 过 问 , 样 无 疑 给 至 不 这
学 生 提供 了逃 课 的 机会 。
、
学 生 逃 课 原 因 分析
( )学 生 自身原 因 一
2 .制 度 执 行 力 度 不 够 。 每 一 个 学 校 都 有 严 格 的规 章 制 度 , 一 个 学 生 的 逃 课 次 数 达 到 一 定 数 量 时 , 校 应 给 予 当 学
近 年 来 , 系 招 生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生 的 素 质 参 差 不 院 学 齐 , 生厌 学 , 课 现 象 极 其 严 重 。在 这 些 逃 课 的 学 生 中 , 学 逃 只 有 少 部 分 的 同 学 在 图 书 馆 看 书 , 有 少 部 分 的 同 学 忙 于 还 “ 会实践”勤工俭学 , 社 、 多数 学 生 则 上 网聊 天 、 游 戏 、 小 玩 看 说 、 睡或 谈 恋 爱 。是 什 么 原 因 让 如 此 众 多 的 学 生 逃 课 ? 贪
缺 , 学 生 动 手 实践 的 机 会很 少 。 学他 们 逃 课 的原 因 。
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
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第一部分一.引言现在在同学们之中,逃课现象并非新鲜事,虽然有违校纪,是错误的做法,但这是事实。
我们团队在此就逃课问题作一系统分析,试图初步揭示一点情况,并给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二.确定研究对象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在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然而,现在高校学生逃课的现象却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
三.目的及目标根据学生逃课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的系统分析,提出处理方案,最终达到整顿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大学生逃课风”的原因分析学生因素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
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
由于近年来专业细致化和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家长、高中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
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
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
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所要和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
“如何去适应”成了学生在校发展的分水岭,而学生以往所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此则有非常大的影响。
学校因素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
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
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面在教学,研究高于教学。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长期以来。
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
再者是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
教师因素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
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
教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
综上所述,我们将大学生逃课的具体因素分析为以下7点A这课没有意思B老师讲得不好C这课简单D有事情耽误E身边同学影响F其它五.从整体上分析逃课理由针对以上7个逃课原因,我们小组做了一份针对07和08级同学的调查,具体数据如下表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到如下两张图可以看出,理由A、B、D有很大的认同。
学生逃课分析及对策总结
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反制:原因:1,高中时代枯燥压力后极大的放松与叛逆:大学生都是从高中过来的,大多数高中的生活枯燥单调乏味,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日没夜的补课刷题,没有给予这些孩子应有的自由和快乐。
经管院H同学说:十多年来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般的学习生活终于结束了,一直以来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从来我们就认为上大学就是去享受生活。
于是逃课也成了一些新生的一种时尚。
学生内心深处多少都有一点逆反心理,到了大学以后大一大二的时候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瞬间消失,这里面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
到了大学以后突然变的迷茫,学生们会惊讶的发现,高中时代梦想的天堂并不存在,大学依旧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种安全感。
一年级,二年级时就信马由缰,陷入享乐主义的思维里面,大三大四发现为时已晚而且惰性已成干脆自暴自弃,索性破罐子破摔。
2,对所报的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
高中只是在学习,对社会对专业甚至对自己的兴趣不了解,最后报了一个貌似感兴趣的专业,或者后来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学校是大部分学生的宿命。
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以及与社会的多方面接触,学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清自我,一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其缺乏兴趣,于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置身于一种麻木或相抵触的学习状态,“逃学风”也就应然而生。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逃课现象越发严重3,学校里的氛围:比如我的专业,一年级受学姐学长的影响,很多人去了三检部门,学生会,团总支。
忙得不亦乐乎,干脆为了一个例会,或者帮学姐完成某件事,干脆理所当然的不去上课了,还有请假条,也不算旷课吧,时间久了请假条也没了,习惯不上课,最后习惯旷课,养成了没什么事情也不想去教室的坏习惯。
另外一般当学生通过大一第一学期的考试后,他们会突然发现。
第一:大学的考试真的很好过。
第二:大学学了一学期好好学习了也没感觉自己学到什么东西。
第三:大学逃课挂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逃课现象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看待学习的态度。
本文旨在通过心理透视,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透视大学生逃课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在这种行为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心理原因。
每一位大学生都需要面对学习的压力和困难,但有些学生却无法顶住这些压力,选择逃避,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
以下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一些主要心理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感觉枯燥无味,难以持续关注下去。
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课堂。
2.缺乏自信心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总是怀疑自己能否掌握好课程内容。
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课堂,从而避免面对自己的不足。
3.困境心理在学习中,很多学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他们容易陷入困境心理。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他们就会选择逃避课堂,从而通过逃避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需要采取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对策建议:1.加强师生沟通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逃课行为。
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设置奖励机制学生有时需要外部激励,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奖励不必是高额奖金,可以是一些小奖品,如学习笔记本、优秀学生证书等。
3.建立学习辅导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学习辅导机制,以帮助那些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的学生。
这种支持可以包括个人辅导、小组辅导、图书馆和学习中心等。
三、总结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逃课的背后也隐藏着学生心理问题。
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建立正面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考试和学习中的挫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高校学生隐形逃课现象及对策
高校学生隐形逃课现象及对策1. 引言1.1 学生逃课现象的普遍性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普遍性是一个十分普遍且严重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逃课现象逐渐增多。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高校,都存在着学生逃课的现象。
有些学生选择逃课是因为他们觉得课程内容无聊或者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无关,有些学生则是因为懒惰或者缺乏学习动力导致逃课。
逃课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大学生群体,甚至在一些研究生、博士生中也有发生。
逃课现象对学校教学秩序和学生个人学习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已成为教育领域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学校和教育管理者需要共同努力,找出解决逃课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1.2 逃课行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逃课行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逃课会导致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因为他们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老师授课的内容。
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
逃课会破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变得懈怠和漠不关心。
这样长期下去,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学习能力的下降和学习动力的丧失。
逃课行为也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其缺乏自律性、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逃课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还会影响其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
为了避免逃课带来的消极影响,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防止学生逃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逃课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素质。
2. 正文2.1 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些学生可能觉得课程内容无趣或难以理解,缺乏动力去上课。
他们可能觉得自学或利用其他资源更为有效,因此选择逃课。
一些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体验到挫折或焦虑,遇到困难或者与同学关系不和,导致情绪低落,从而选择逃避面对问题。
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诱惑也是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学生可能因为沉迷于网络世界而忽略学业。
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与对策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因素、高校教育管理两方面入手,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学生逃课的对策:帮助学生悦纳自我;积极开展专业教育;提升教学在教师评价导向中的地位;促进各项制度科学化。
标签:大学生;逃课;归因分析;解决措施当前,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高校学风中的突出问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有关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过逃课的经历。
这种大学生逃课常态化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逃课者自身和高校管理。
从第一个方面讲,逃课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第二个方面讲,高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构成了逃课的客观因素。
一、逃课原因1、逃课的主观因素(1)厌学情绪。
厌学,是逃课主观因素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而这个因素又集中表现在低年级的大学生中。
低年级大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往往不能正确接纳自我,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价值观的态度和评价常常处于摇摆之中,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基础太差,就容易失去自信心陷入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之中,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同时,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缺乏专业认同感,导致对课程学习产生抗拒,从而丧失学习动力,产生厌学情绪。
(2)目标建立失败。
丧失学习目标是逃课的又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
一些学生在高中时,在老师家长和高考的压力下,能被动的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大学相对宽松的管理使得一些学生失去了外在督促,加之没有了升学压力,这时,如果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就会让一些学生失去学习激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外的行为上,如打游戏、上网、谈恋爱等,从而对上课形成无所谓的态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形成习惯性逃课。
据有关调查表明,大多数逃课的学生实际上是宅在宿舍打游戏、或者睡懒觉、或者各种社团活动、兼职等,并没有真正投入到自主学习过程中。
(3)消极同伴效应。
从逃课行为上看,同伴群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同伴效应指邻近的平等个体之间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产生相互作用时,其中一个体的行为及决策受到同群者行为及决策的影响。
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作者:韩瑞辉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高校学生在大四阶段的逃课现象是高校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认为逃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四阶段所面临的就业、升学等压力造成,也有跟风的群体效应因素。
对高校学生的逃课现象,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应该在课程设置特别是大四学生的课程设置方面作出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状况,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校;逃课;原因;对策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数量逐年递增,但高校学生逃课现象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据调查,在我国高校的学生逃课情况中,专业课的逃课率为20%,是逃课比例最少的课程;而对于一些公共类课程,逃课率则达到50%。
不同年级学生的逃课率也不一样,其中大一和大二学生的逃课率最低,大四学生的逃课率最为严重。
很多任课教师不得不通过加强课堂点名的方式来防范学生逃课,比如广东珠海某一高校教师课堂上通过学生手机蓝牙进行点名。
将学生的蓝牙设为学号号码,通过电脑搜索周围手机蓝牙进行迅速点名。
一、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根据笔者所做调查,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认为其无用是逃课的主要原因。
高校学生逃课主要集中在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逃课现象最严重发生在四年级学生群体中。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毕业后的去向选择。
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行为较为独立,其逃课的原因大多数是出于对毕业后出路的考虑。
(2)跟风是学生逃课的另外一个原因。
也有个别大四的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出路并无明确选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听课。
但这些学生有时也会选择逃课,在宿舍上网或外出游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从众心理。
“从众是个体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方面重要的机制之一,也是个体自我调节和防卫的心理途径之一。
”[1]个体在集体活动中的意识是模糊的,所以当大四学生在面临毕业的选择而集体“人心惶惶”时,没有明确选择的个体常常会选择从众。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何看待⼤学⽣逃课问题及应对策略2019-10-16内容摘要:近⼏年,我国⾼校的⼤学⽣不认真上课反⽽经常逃课成为国内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的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调查,很多⾼校的⼤学⽣都有逃课的经历,逃课现象已经⾮常普遍。
因此,⼤学⽣逃课现象已经成为每个⾼校教学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重点探讨和分析⼤学⽣逃课现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或减少这种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学⽣逃课现状解决措施⼀.⼤学⽣逃课现状及特点⾃从2000年以后,随着全国⾼校降低⼊学门槛扩⼤招⽣,国内⼤多数⾼中⽣都如愿以偿成为⼤学⽣。
据最新调查,我国⾼校的⼊学率已经超过75%,⾼等学校教育规模早已成为世界第⼀。
正在我国⾼校教育⾛向普及化,⼈们期待使这种教育发挥更⼤作⽤的时候,⼤学⽣却出现了“逃课”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和初中⾼中⼀样,课堂教学是⼤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不可忽视。
但是,与⼈们想象的恰恰相反,作为国家栋梁之才、中坚⼒量的许多⼤学⽣都有逃课旷课的经历,严重扰乱了⾼校教育⼯作,使⼤学⽣失去了提⾼⾃⼰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机会。
总结⾼校⼤学⽣逃课的特征的话,有以下⼏个⽅⾯。
⼤学⽣逃课的特点总结起来有以下⼏个⽅⾯。
1.专科学⽣的逃课率明显⾼于本科⽣逃课率中专科学⽣的逃课率明显⾼于本科⽣。
经过调查得知,⽆论本科⽣还是专科⽣,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越是⼤年级逃课现象就越多。
例如,本科⽣⼤学⼀年级到⼤学四年级学⽣的逃课率分别是12.5%、24.4%、40%、50.7%等。
专科⽣的逃课率⼤⼀为21.3%,⼤⼆为35.2%,⼤三为53.8%。
所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国内⾼校本科⽣和专科⽣都有逃课现象,但相对⽽⾔专科⽣的逃课率⽐本科⽣还要⾼。
2.隐性逃课现象严重很多⼈都不了解或不知道隐形逃课的意思。
隐形逃课就是当⽼师上课讲解课本内容时,很多学⽣根本就没有把注意⼒放在听课上,⽽是玩⼿机,看其他书本或是互相唠嗑等现象。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另一面,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了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和谐的一些现象,大学生逃课即是其中之一。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给高等教育的质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成为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长远发展问题之一。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
标签: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对策1、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分析1.1男生的逃课现象较女生更为严重通过调查,男生经常逃课的占17%,偶尔逃课的占71%,没有逃课的男生仅为12%;而女生中,没有逃过课的占35%,有逃课经历的占67%(其中经常性逃课的女生仅占女生总数的4%)。
1.2逃课率同年级的高低呈正比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逃课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大一逃课率为12%,大二为21%,大三为26%,大四则飙升到41%。
1.3对所逃课课程的选择性一般地,大学生在逃课中对所逃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其中专业必修课的逃课率较低,为11%,政治理论课的逃课率最高,高达43%,此外,各类公共课、选修课的逃课率分别是17%和29%。
1.4隐性逃课现象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指的是在上课时,学生在做其他作业或想其他事情,思维没有在课堂上。
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
这在高年级学生中更为严重,毕业班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达到了89%。
1.5学生逃课率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呈现不平衡性在学历方面,本科与博士学历教师授课的逃课率最高,分别为41%和38%,而硕士学历教师的仅为21%。
在职称方面,讲师与副教授的逃课率较低,分别是16%和20%,助教和教授的则较高,达到了31%和33%,在年龄方面30一45岁的教师授课的逃课率较低,为19.7%,55岁以上的教师授课的逃课率最高,达到了44%。
探析学生逃课原因及解决途径
探析学生逃课原因及解决途径【摘要】高校学生逃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需要从制度、管理、思想教育等多方面想办法,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高校;学生逃课;管理;教师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基地,在这座基地里,除了文化氛围的熏陶与社会实践的锻炼之外,课堂终究还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发源地。
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逃课的现象也随之增多,甚至成为普遍现象。
所以,学生逃课就成了一直以来困扰教学管理者和学生管理者的一个头痛问题。
根据我们开展的调查研究,分析得知学生逃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来说,学生逃课是许多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也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这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和金钱至上经济利益第一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虽然它被称为“象牙塔”,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不能保持它的纯洁与高雅,难免变得世俗低级起来。
面对随时变化的市场经济与无情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选择的天平无疑已经向市场需要倾斜了。
有部分学生觉得在大学里混个文凭是件简单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到社会上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所以他们一入学就把赚钱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至于学习只要能混个及格就行了,逃课也就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同时,当前的教学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高校虽然设立了学分制,但各专业固定了统一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真正采用学生选课的学校并不多,有的课程如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概论之类的课程所占课时多,且老师上课又常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只好选择逃课。
从局部来讲,这是学校管理和考试制度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系部教学管理比较松散,有的老师上课只管教学,不管学生到课情况。
因为教师没有履行教育学生的职责,学生也就钻了老师的空子。
另一方面在学生管理上也有漏洞,《学生手册》虽把无故旷课作为违纪的一种行为,并建立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真正严格执行的并不多,大多数学生干部互相包庇。
大学生逃课分析
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学生对学业的态度,实际上关系到教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素养、教学条件、学生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
要解决这一问题,让大学课堂真正留住学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1、(教师方面)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
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的因素。
老师授课的内容单一,陈旧,授课方式过于死板,加上老师上课没有动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不注意与学生的交流,而是只管自己满堂灌,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
在此次调查中有52%的同学逃课的原因是感觉老师上课太无聊。
还有26%的同学选择上课去图书馆自行修炼。
这些都反映了同学们对课堂教学的不满。
而这些首当其冲的就要数老师,有41%的同学认为若老师上课幽默点,他们就不会逃课。
针对这些情况,一、老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授课的目标,范围和程度,提高自身授课水平,且要通过一些幽默妙语来增加课堂的轻快气氛,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方法,激发学生上课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老师还应多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法,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对学问和学术的兴趣。
二、要增加老师的责任心。
一些老师上课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没有真正把心发在上课上,少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课堂出现冷场。
要建立一个教师“评优”的方式,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和生动性,同时要对老师的授课进行监督,促使老师做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讲课吸引力。
同时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教学观念,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
2、(学校方面)合理安排课程,确定培养学生的目标。
有89%的同学认为大学中有的课完全没必要开设。
这就是学校的问题了,如果同学都认为这堂课没必要,老师再怎么幽默博学也没用。
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要考虑到相应的专业要学习哪些课程,哪些专业需要补修哪些科目。
不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这个课程只是为了考试和学分,别无用处。
考试只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考核,但是毕竟不是学生的前途,没有必要的考试会削弱学生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