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逃课现象产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逃课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在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然而,现在高校学生逃课的现象却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

逃课在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因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大学,是我们高中时为之奋斗的梦想,眨眼间我们已在大学,那为什么又有如此多的同学选择了逃课?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因素
1.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

由于近年来专业细致化和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家长、高中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

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以及与社会的多方面接触,学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清自我,一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其缺乏兴趣,于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置身于一种麻木或相抵触的学习状态,“逃学风”也就应然而生。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逃课现象越发严重。

2.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

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

那些在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学生,便能在大学转变中主动积极的去适应,知道如何去合理地分配上课和课余时间,有序地安排学习和生活;而那些在严厉的家庭管教下长大的学生,由
于缺乏学习、生活的主动意识,在突如其来的“自由”面前显得不知所措。

以前没有的很多东西现在都拥有了,时间、空间、钱,似乎一切都可以由自己来“自由”支配,从“自由”支配课余时间到“自由”支配上课时间,这种“自由”慢慢地演变成“散漫”,成为一种习惯——“逃课”。

(二)学校因素
1.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多少节便要给予一定的处分,但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流于形式,很少有学生因旷课而受到处分的。

类似的规章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不思后果。

2.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

由于其考勤检查难度较大,再加上大教室的扩音设备不理想,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话,造成大课逃课率较小课偏高。

3.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略,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

加强专业教育,造就品牌效应,是每所高校所注重的。

但这样难免就会出现忽略对公共课、选修课等非专业课的管理,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一教到底。

(三)家庭因素
1.家长对高校现状的理解存有偏差,与学校缺少必要的联系。

高等院校向来是神圣的,在社会的眼里,它是人才的摇篮;在学生眼里,它是自由的天堂;在家长眼里,它是成功的保证。

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子女从高校走人工作岗位是一种必然,于是把子女完全交给高校,
对其情况不闻不问,与学校缺少必要的联系。

往往子女在学校出了事家长才会恍然觉悟,但已悔之晚矣。

2.家庭背景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方便自居,“60分万岁”的思想在头脑里根深蒂固,逃课、上网、睡觉、打牌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另一方面是家庭困难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只能利用上课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兼职来帮助完成自己的学业。

(五)社会因素
1.科技的迅速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日益增多,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学生对老师传授知识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

尤其是网络教学的实现,许多学生宁愿到一些电大网站上直接接受互动式的远程教育,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而不愿坐在课堂上听老师的单向授课。

因为他们感觉网络教育获得的信息量比课堂要大得多,而且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避免吃大锅饭、夹生饭,更有利于自主学习。

2.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市场经济体制里,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大困扰。

许多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如报名参加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和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自我;参与实践,增加工作经验;考研,实现自我等。

另外,有些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逼于无奈,只能逃课,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班学生逃课率奇高的现象。

3.不良的社会风气环境。

当今社会上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各种各样的
环境诱惑,如遍布高校周围的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话吧,以及那些丧失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黑心老板,给大学生逃学弃志创造了环境,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不正确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总体来说,学生逃课现象受社会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让这种现象得以缓解:
(一)改革专业招生模式
首先,高考招生应“先统后分”。

即,先统分学科类,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

这样学生在对学科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专业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专业。

其次,提供专业调整空间。

即,在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学习之后,高校应给一些对本专业毫无兴趣而对其他专业有所成绩的学生提供转专业的便利通道。

第三,完善第二学位辅修制度,为具有更广泛兴趣和精力的学生以及有相关就业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由于许多大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对于各方面的转变会表现出一定的难适应性。

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应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第三,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单亲家庭与优越型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

(三)完善学生的教学管理
1.推动分级制教学。

鉴于大学扩招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高校
应根据学生的意愿与水平分开授课。

2.完善学生考评制度。

鉴于目前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我们应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综合评分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大学生考评的灵活性。

3.完善学分制,扩大大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

为使学生合理地调整个人发展计划,适应在校期间的学习安排,针对教学体制的弊端,一方面,应大力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分制。

(四)更新教育观念
1.更新教育观念,实施主体教育。

面对当前教育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扭转学生非要在课堂听课的固有观念,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以满足大学生的多种需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在,许多高校老师为应对学生逃课现象,选择用点名制度约束学生。

对老师来说,可以用出勤率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还,对学生来说,它只是一个监管的工具,并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所以在我看来,无论逃课现象是出于哪方面的原因,都应该依靠学生自己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逃课现象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而深入研究后则是个体性格、学校制度、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

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注重高校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