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心理现象及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大学生频繁逃课,给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探讨逃课的原因和对策。

一、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某一所大学抽取了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问卷中包括了关于逃课频率、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大学生曾经逃过课,其中有30%的学生逃课频率高于一次/周。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且一些学生逃课频率较高。

2.逃课原因对于逃课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缺乏兴趣:约有4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

这可能与教学内容的不吸引人、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因素有关。

(2)时间安排冲突:约有3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与其他活动时间冲突。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活动和任务,时间安排的冲突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选择逃课。

(3)学习压力:约有2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

现代大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压力,适当的放松和调整也是他们需要的。

3.逃课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知识缺失:逃课导致学生错过了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得他们在该门课程上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2)交流机会减少:逃课使得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机会减少,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和社交发展。

(3)成绩下滑:逃课频率高的学生往往在该门课程上的成绩较差,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课堂吸引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高职生隐性逃课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

高职生隐性逃课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

高职生隐性逃课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随之而来的是高职生隐性逃课现象的日益严重。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出勤但不参与学习,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或者在课程结束后离开教室。

这种现象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教学秩序也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高职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1.求知欲不足很多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导致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听课不用心。

2.对未来职业规划不清晰部分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不明确,对所学专业产生怀疑,因此对该专业的学习缺乏动力。

3.学习压力过大高职生在校期间需要既学习知识又进行实习,可能同时面对各种压力,导致学生心情不好,对学习失去兴趣。

4.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如何有效学习缺乏认识,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

5.社交活动过多部分高职生在校期间过于注重社交活动,导致课余时间不利于学习,可能因此出现隐性逃课现象。

二、对高职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对策探讨1.增强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实践操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学习动力。

2.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学习动力。

3.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应建立心理辅导服务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压力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学校可举办学习方法讲座、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加强学生管理学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建立健全的考勤制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督促学生规范学习。

6.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校应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提升学习态度。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分析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在25%左右,公共选修课则高50%,6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

不容回避的事实,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从学历来说,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人文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以及教学方式等有关。

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但这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发短信、打磕睡、看闲书等现象。

三、大学生逃课的心理成因分析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自然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

在认知方面,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在理想方面,他们既注重眼前,也放眼未来;在情感方面,他们的情感十分丰富;在意志方面,他们的自制力、目的性、坚毅性有显著发展,但是不够稳定。

从大学生这些心理特点来看,造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追求个性大学生时代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龄阶段,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标榜另类,于是逃课也成了他们的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叛逆的表现。

这些“逃课族”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

有的同学逃课去听我喜欢的课程,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利用逃课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
逃课现象在学生群体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学生逃课行为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逃课原因分析
1. 学习压力:部分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过重,感到压力巨大,选择逃课作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2. 兴趣缺乏:对于某些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3. 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无法吸引所有学生,使得一些学生感到课堂乏味,从而选择逃课。

4. 社交因素:同龄人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朋友逃课而跟风。

5.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和家长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产生影响。

二、逃课的影响
1. 学业成绩:逃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

2. 学习习惯:长期逃课可能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心理健康:逃课可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4. 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时期是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逃课可能会影响这一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策略建议
1. 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心理辅导:学校应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压力,解决心理问题。

3. 家庭教育:加强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4. 同伴教育:利用同伴的影响力,鼓励学生之间建立正面的学习激励
机制。

5. 社会实践: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强
学习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逃课问题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存在,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发现缺乏动机和目标、没有正确认识逃课后果、反感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以及与同学交流产生消极情绪是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调查提出了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增加课堂互动和参与度等对策措施。

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深入分析和对策措施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和学习效果。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原因,对策调查,缺乏动机,逃课后果,反感教学内容,学生交流,正面激励,课堂兴趣,沟通交流,课堂互动,结论分析,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普遍,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对策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逃课是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按时到达教室或离开教室,影响了教学秩序和学习效果。

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存在,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逃课现象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优秀学校,也面临着逃课现象严重的挑战。

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调查相关对策措施,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通过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从而針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分析与管理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分析与管理对策
业 都找 不 到 合 适 的工 作 ,而 且 招 聘 单 位 的 考 核 ,对 于 工科 和文 科 的学 生 都 要 根 据 学 ( )逃 课 率 随 年 级 升 高 呈 现 递 增 性 , 要 求也 特 别 严 格 。对 招 聘 的员 工 是 否 有 工 科 的 不 同 特 点 制定 相 应 的政 策 ,如平 时成 一 其 中 专 科 学 生 的 逃 课 率 明 显 高 于 本 科 生 。 作 经验 看 的特 别 重 ,许 多 学 生 由于 对 未 来 绩 不 合 格 则考 试 记 为不 合 格 。提 高逃 课 的 大 一 的逃 课 率 最 低 , 业班 最 高 。 毕 的 担忧 , 早 就 开始 为 未 来 的工 作 做 筹 划 . 代 价 , 低对 逃 课 的 需求 。 早 降 ( ) 二 隐性 逃 课 现 象 普 遍 存 在 。所 谓 隐 于是 经 常 逃 课 去 做 一 些 兼 职 。以便 获 得 工 ( 学 校 应加 强 对 学 生 的 心理 教 育 四)

性 逃 课 是 指 教 师在 上 课 时 ,学 生 做 其 它作 作 经 验 。 ( ) 学 心 理 和 自暴 自弃 心 理 五 厌 业 或 想 其 它 事 情 ,思 维 根 本 没 有 在 课 堂
上 。
学生 逃 课 部 分 是 因为 学 校 和 教 师 的教 学 与 管理 方法 、 平 有欠 缺 , 数 人 是 因为 水 多
f 对 未来 的筹 划 心理 四) 校 约 束制 度 . 加强 对 学 生 的管 理 。 ~ 方 面 另 因为 近 些 年 来 ,大 学 生 就 业 困 难 已 经 科 学 的 学 生考 试 制 度 。 由单 纯 注 重 对 知 识 成 为让 大 家 头 疼 的大 问 题 ,许 多 大 学 生 毕 记 忆 考 核 转 向 注重 知 识 运 用 、能 力 培 养 的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1
社会竞争压力过大
02
家庭背景的影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着来 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可 能导致逃课现象的出现。
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学生的逃课现象, 如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文化水平 不高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学生逃课的 风险。
03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对于学生的逃课现象也有 一定的影响,如一些学生可能认为逃 课是“酷”的表现,或者因为其他人 的影响而选择逃课。
02
通过分析逃课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
支持。
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03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2
调查方法和样本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
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对课程的评价、逃课经历、逃课原因 等。
问卷发放
通过在线平台和纸质版两种方式进行发放,确保覆盖不同年 级、专业和地区的学生。
逃课现象的教育制度分析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逃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 一些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都可能导致 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
学分制度的问题
学分制度也可能存在问题,如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选 择容易的课程,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课程则选择逃课。
学校管理和监督不足
学校管理和监督也可能存在不足,如对于学生的逃课行为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学生有逃课的空间 。
性的建议。同时,也可以考虑从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逃课问题的有效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调查范围和样本选取
调查范围
涵盖了全国多所高校的本科生,包括综 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类大学等 。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前言大学生逃课现象长期存在,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

对于大学生逃课现象,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到其心理成因,并提出对策,尽可能的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表现大学生逃课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常缺席课堂:无故缺席课堂,或经常请假消极应对课程安排。

2.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兴趣、热情去听课或学习课程内容。

3.故意逃避:对某些特定课程或授课教师抱有不满、厌恶、怨恨等情绪而故意逃避。

4.学习成绩下降:长期逃课会影响正常的学业进度,使学习成绩下降。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成因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逃课成为了他们减轻压力的一种方式。

2.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大学生逐渐从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的阶段,从一个高中生转变为一个独立、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更明确的大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会感到自我焦虑,对自己的适应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逃课现象的发生。

3.课程内容不适应:一些大学生对于某些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逃课的现象。

4.懒惰: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从而导致逃课现象的发生。

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大学生逃课现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1.提高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挑选相关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通过其他教学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

2.减轻压力:学校应加强心理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3.加强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设立适当惩罚措施,对逃课行为进行限制,从而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4.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论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逃课心理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逃课心理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逃课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的是一种焦虑,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基于对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逃课心理”这一课题的研究文献进行解读,了解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并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有效地调查研究。

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做出详细的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心理分析应对措施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栋梁之才应该是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一个群体。

然而,由于他们正处于成熟和探索人生的阶段,行为上容易放纵自己,心里的脆弱及敏感是这个群体的特征恰恰也是他们的弱点。

因此,对大学生逃课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及补救方法,将有利于解决大学生逃课严重的问题,使学校教育顺利进行。

一、我国大学生逃课现状分析(一)大量时间花在休闲娱乐方面,疏于自己作为学生的职责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现象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据《21世纪人才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逃课上网玩游戏的占37%,在宿舍呆着的占22%,选择逃课处理各种事情的占16%,做其他事情的占25%。

(二)男生逃课率高于女生逃课率,选修课逃课率高于专业必修课云南农业大学孔令富教授曾对农大的学生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他在《大学生逃课心理研究及对策分析》一文中提到:“云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有逃课经历的占47%。

男生占11.6%,女生占4.2%,专业课逃课率在3.3%,选修课逃课率为24.5%。

”[]通过比较发现逃课率竟接近学生总数的一半,并且高年级逃课率远远高于低年级逃课率。

二、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大学生逃课实证研究笔者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生进行了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开展调查,到宿舍、自习室、图书馆、食堂等地发放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出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90份,其中男生225人占总数的45%,女生265人占总数的53%。

关于对大学生逃课和迟到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大学生逃课和迟到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大学生逃课和迟到问题的调查报告目录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四调查时间五调查地点六调查方法七调查人员八调查结果九调查结论与分析十调查建议十一调查问题一调查背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本应该努力学习,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自身本领,以使自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但是,我们遗憾的发现在大学生脱离高考的重重压力刚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会无比兴奋投入到大学的新生活中,享受着高考之后难得的惬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得越发的懒散,思想意识越来越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细节也越来越不注重,最后演变成上课迟到甚至逃课。

鉴于此,我们对大学生上课迟到以及逃课情况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中的黄金阶段,我们不应该浪费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们此次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找出大学生上课吃到以及逃课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三调查对象........学院12级学生四调查时间2013年5月20日五调查地点常熟理工学院东南和东湖校区,以自习教室和图书馆为主。

六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不记名发放问卷的形式,以问卷为载体,采用随机抽样法。

七调查人员.........八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2份无效,1份弃权。

九调查结果分析(1)大学生迟到和旷课情况比较普遍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在宽松,安逸,自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下,从前良好的习惯已然发生变化。

根据图1可知,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着迟到或旷课的情况发生。

图1(2)大学生对迟到或旷课的认识明显不足图2 图3图4 图5上面四个图分别根据第2,5,6,7题绘制而来。

从图2和图5我们可得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上课迟到及旷课的问题的认识程度明显太浅,对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不强。

对自身的自我约束力不强。

懒散,随意的心态这种问题比较突出,不能有一个良好的行为准则。

分析图3和图5,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这种行为还是有一定的正确认识。

大学生逃课心理分析

大学生逃课心理分析

大学生逃课心理分析逃课已经成为大学生中屡见不鲜的行为,刚开始的时候有同学还会有一些罪恶感,毕竟做为“好学生”,中小学的时候很少有这种行为,但是到了后来,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比如说,老师讲得没有意思,愿意自己自学,自己有很多学生工作需要处理……还有同学会心安理得地认为:“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逃课确实会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但是也会有一些主观的原因:一是学习的动力不足,在中学阶段,一切学习围绕着考试、升学这个中心,经常会有各种考试,因此不敢随便缺课。

而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以前那么频繁的考试,支撑其努力动力自然消失了,而新的目标又没有及时树立起来,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甚至没有目标,学习上松懈下来,思想上没有寄托,自然就少不了逃课。

第二,逃课也与学生的认知有关,不少学生认为考试与上不上课关系不大,那些不上课考试照样能通过的课就不想去听,认为自己在图书馆或宿舍看书收获更大。

第三,课堂上缺少成就感,进入复旦的学生以前都是各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都是老师眼中最好的学生,以前在课堂上都会备受老师的关注,当来到复旦以后,感觉到自己各个方面不再那么突出,上课的时候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缺少成就感,感觉很失落,也会促发逃课的行为。

第四,时间的冲突。

有一些同学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工作,这些实践活动往往会有一些很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

当上课和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产生冲突时,有部分学生会选择逃课,去处理最紧急的事情。

第五,还有一些同学会有从众的心理,看到别的同学不去上课,怕别人嘲笑自己老实,尤其是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同学,不敢坚持自己的行为,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也跟着别人逃课逃课太多,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尤其是到了考试前期,很多同学会很焦虑,后悔自己逃课,怎样来克服这种逃课的行为呢?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自我探索,寻找自我的方向和目标,很多同学都有目标,但是目标不是很明确,不足以激发现在努力的动力。

因此,我们在制定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尽量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具体的、可测量的、可以达到的、设定期限的。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

Feb.2013Vol.29No.2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2013年2月第29卷第2期盛律平/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思政讲师,硕士(贵州贵阳550004)。

一、对逃课的界定与分类(一)逃课的定义大学生逃课是非常普遍的。

那么,什么叫逃课?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了。

一般人认为,逃课就是学生于上课时间在物理空间上不在教室,其实除了物理空间,还应有心理层面。

那些人在教室却心不跟着教师走的行为也应视为逃课行为。

所以本人认为,逃课是学生在上课时间做与教师讲授内容无关的事情,这个时候,学生与教师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缺少互动的个体,他们之间不存在或很少有信息的吸纳与输出。

(二)逃课的分类根据以上的定义,我把逃课分为三类:一是显性逃课,是指学生在物理空间上不在教室。

二是隐性逃课,是指学生尽管身在教室,但却是在做与本门课程无关的事情。

三是假性逃课,是指学生身在教室,可是教师讲的东西他已于之前完全消化,他上课是在学习本堂课所授内容或本门课程更高层次的知识。

从行为过程来看,这三种行为具有相似性,都没有或缺少与教师的互动,所以都应视为逃课。

从结果来看,前两种行为没有吸纳教师讲授的内容,是真性逃课,而第三种行为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已提前消化吸纳,所以这是一种假性逃课。

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概念已经有研究者提出过,但似乎从没有人注意到过假性逃课的现象。

在对待逃课的态度上,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我们显然是否定的,但是对于假性逃课,却基本上应该予以支持和肯定。

二、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关于学生逃课的归因,学界对此已有一定的研究,归纳起来大约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如学生自律性不强。

二是教师的原因,如教师照本宣科。

三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如管理松散。

四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如某些大学课程过于枯燥,不具实用性。

五是家庭的原因,如亲子关系不和谐。

六是教师的处理方式问题,如胡乱贴“逃课”的标签导致学生成为真正的逃课学生。

大学生逃课心理研究

大学生逃课心理研究

大学生逃课心理的研究
大学生作为成熟的独立个体,虽然他们自身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但却受到社会大环境、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他们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对学校管理乃至教育事业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因此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持续的探索,使人们对其现状的认识更加切合实际,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反思和应对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记者:在这件事情上,您有个人责任吗? 杨帆:我不仅没责任,而且还有巨大贡献。要不是我这个脾气,就得让学生占上风,老师永远占不了上风,其他老师还真没有我这魄力,人要没脾气还叫人吗?人都有自己的底线。 记者:您说过老师现在是校园里的“弱势群体”,原本一团和气的师生关系为什么会变得这么紧张? 杨帆:并不是一团和气。一团和气,也就是老师得容忍学生逃课,老师商品化、工具化。一团和气是一种伪现象。学生可以给老师打分,老师就得宠着学生,让他们高兴,容忍学生的毛病,完全没有师道尊严。 记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杨帆:坚持中国古代的师道尊严,这个底线是不能破的。 记者:有人认为这件事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杨帆:不对,个人也有个人的责任,分清楚是非之后,再去说体制。只说是体制的问题,那是和稀泥。
02
关于逃课的两个教授的想法?
01
萧翰:逃课是自由的象征
02
女生当面逃课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大怒动粗
杨帆:师生一团和气是伪现象 昨天,杨帆教授在网上开了博客,对此事做了进一步阐述,记者也就此专访了他。而当事另一方的女生寝室电话一直没人接。曾接触此事的同行告诉记者,目前正值学校考试期间,校方已介入调查,该女生不愿露面。 记者:当时情况经过如何? 杨帆:她成心闹我的场,不是偶然进去的,我不让她出去,她非要出去,还说我很无聊。她没选这门课,我不让进她非要进,我不让出她非要出。我问她叫什么,她不说,我才捉她,否则就不会把她扭到保卫处了,而是第二天找她辅导员。 记者:学生说你骂人了? 杨帆:急了怎么不可以骂人?这么多学生把课堂当茶馆。不骂你就不能治你,我宁可不要这谦谦君子的美德。 记者:平时对学生这样严格? 杨帆:我的课是选修课,选了就得来上。我不考试但考勤。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逃课现象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看待学习的态度。

本文旨在通过心理透视,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透视大学生逃课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在这种行为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心理原因。

每一位大学生都需要面对学习的压力和困难,但有些学生却无法顶住这些压力,选择逃避,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

以下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一些主要心理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感觉枯燥无味,难以持续关注下去。

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课堂。

2.缺乏自信心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总是怀疑自己能否掌握好课程内容。

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课堂,从而避免面对自己的不足。

3.困境心理在学习中,很多学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他们容易陷入困境心理。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他们就会选择逃避课堂,从而通过逃避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需要采取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对策建议:1.加强师生沟通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逃课行为。

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设置奖励机制学生有时需要外部激励,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奖励不必是高额奖金,可以是一些小奖品,如学习笔记本、优秀学生证书等。

3.建立学习辅导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学习辅导机制,以帮助那些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的学生。

这种支持可以包括个人辅导、小组辅导、图书馆和学习中心等。

三、总结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逃课的背后也隐藏着学生心理问题。

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建立正面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考试和学习中的挫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大学里的逃课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大学里的逃课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大学里的逃课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据笔者粗略统计:基础课逃课率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专业课的逃课率在百分之二十,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学生到课率仅有百分之五十。

大学生费尽心机逃课,到底都去了哪里?笔者在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显示:百分之四十七的同学在图书馆自习,百分之十六的在上网,百分之十一的忙着找工作,百分之二十的在外兼职,而真正因为贪玩贪睡逃课的只占百分之六。

逃课已是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现象。

好不容易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本应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大学生,为什么要隔三岔五地逃课呢?不妨听听他们的说法。

请假条满天飞“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逃课最好要写假条。

这是“逃课族”普遍认同的观点。

于是,名”目繁多的请假条摆上了讲台。

内容丰富、理由充足。

请假条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病魔缠身型”,这类同学长期遭受“病痛”折磨,或“今日不慎染上风寒”,或“昨天不幸触怒病神”,而结果是“卧床不起”;一类为“开门见山型”,直陈逃课原因,如“今日股价暴涨,故请假两节课”云云。

假条因制作简便,在学生中颇为流行。

最简单的请假理由是“值班”。

一老师上课点名时,很多同学没到,室友均解释说在“值班”。

老师解嘲道:“就算劫匪张君来了,也不至如此兴师动众呀。

”课堂没吸引力,能不逃吗“老师上课内容太老套,很多课只要考前背背笔记就搞定了,故不如多花点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本以为到了大学,上课会有趣一些,结果很让人失望,还不如自学。

逃””“课的同学都有自认为充足的理由。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在抱怨老师上课的内容和形式太过死板,整个人就是抄笔记的机器,课堂气氛沉闷。

上这样的课,同学们不仅没有获取知识的充实,反而觉得浪费时间。

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的重要原因。

不少老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硬性教学任务,或者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而学生只要考前猛背几天就可过关的现状,也让不少同学抱着侥幸心理大胆逃课。

大学生逃课的检讨

大学生逃课的检讨

大学生逃课的检讨引言在大学生活中,逃课是一个让很多学生陷入困惑和焦虑的问题。

虽然逃课可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自由和放松,但它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学习成绩下降、知识缺失以及对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反思逃课行为,并找出解决之道。

逃课的原因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缺乏学习动力:对某些课程缺乏兴趣或抱有轻视态度,导致缺乏学习的动力。

2.拖延学习:大学生往往面临压力较大的学业负担,忙于完成作业、准备考试等任务,导致学生选择逃课来减轻压力。

3.社交活动:某些社交活动如朋友聚会、社团活动等诱使大学生选择逃课。

4.教学质量: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让学生感到无聊或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逃课的后果逃课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的积累,还会对个人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学业受损:逃课会导致知识掌握不全面,学习成绩下降,影响综合评价和升学就业机会。

2.就业竞争力下降:逃课会导致在专业方面的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欠缺,从而使个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降低。

3.自律能力下降:逃课习惯容易延伸到其他方面,如工作、生活中的拖延等,从而导致自律能力下降。

4.人际关系疏远:逃课可能会导致与同学、教师等人际关系的疏远,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和网络资源的获取。

解决逃课问题的方法面对逃课问题,作为大学生应该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寻找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案例,增加对知识的兴趣。

3.合理规划时间:建立科学的时间管理体系,合理安排学业与社交活动,避免时间浪费和拖延学习。

4.寻求帮助与支持:与老师或同学积极交流,寻求学习上的帮助与指导,共同面对困难。

5.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参与课堂讨论,与教师和同学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6.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保证每门课程都能充分学习掌握。

我逃课的原因及自我深入反思的检讨书

我逃课的原因及自我深入反思的检讨书

我逃课的原因及自我深入反思的检讨书尊敬的老师:我写此检讨书是对我逃课过程中的原因进行反思,并决心对自己进行深入的自我反省。

首先,我对自己在逃课方面的错误行为深感抱歉,因为这不仅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的学习氛围造成了不良影响。

首先,我想给您介绍一下我逃课的原因。

进入大学校园一年多以来,我逐渐发现自己面临了种种挑战与压力。

学习压力不断增大,课程进度紧凑,每天面对大量的作业和学习任务,我感到疲惫不堪。

与此同时,社交娱乐也成为我逃避学习的一个理由。

与同学们在课堂、实验室以外的时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自由自在的感觉使我产生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幻觉。

再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游戏、社交媒体等诱惑不断,使我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循环。

此外,对某些课程的兴趣缺乏也成为我选择逃课的原因之一。

从以上的原因出发,我深思熟虑地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并开始了自我调整。

首先,我意识到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迎头赶上学业的发展。

因此,我对自己进行了严格的自我管理。

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足够的时间用于预习、复习和完成作业。

同时,我积极参加课堂互动,主动提问和思考,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我发现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能够激发我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我也找到了逃避诱惑的方法。

我在学习和娱乐之间建立起了明确的界限,将游戏、社交媒体等娱乐活动放在合理的时间段内,以保证学习的高效性。

我还掌握了一些自我控制的技巧,如设置学习提醒、禁止使用手机等,有效避免了课堂时间的分心。

通过这些努力,我逐渐摆脱了逃课的习惯,开始专注于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学业成绩。

在此,我承认我的错误行为给老师和同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对此深感愧疚。

我保证今后不再逃课,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同时,我也向班级内其他同学提出诚挚的道歉,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接受我的反思和改进。

透视大学生的逃课心理

透视大学生的逃课心理

透视大学生的逃课心理摘要:近年以来,逃课现象已经在各大高校蔚然成风,而我们高校师生又该以什么态度面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对此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探讨了大学生逃课的缘由及解决措施!关键词:逃课大学生心理有人说,逃课是我们不朽的青春;有人说,珍爱青春,远离逃课;有人说,他的世界因逃课而精彩;但是时代在进步,高校在改革,我们在一点点人情社会大学逃课已经逐步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或许多年以后就没人逃课了,也或许逃课会越来越恶化。

然而,该如何客观的去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一切的是非或许只有身在大学的我们才有权一词吧!1 大学生逃课现状分析1.1 调查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逃课率明显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在大一时逃课率为15.3%,大二为23.8%,到了大四竟然为60.7%。

1.2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经常逃课的男生占15.5%,偶尔逃课的男生占73%,没有逃过课的男生只占男生总数的11.5%;女生中没有逃过课的学生占29%,有逃课经历的占85%(其中经常性逃课的占女生总数的9%)。

1.3 大学生在逃课时,对逃什么课有着比较明确的选择:一般来说政治理论课占57%,选修课占33.3%,基础课占21.9%,专业课占16.7%。

1.4 大学中隐形逃课的现象比较严重。

所谓隐性逃课就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学生的思维没有跟着老师走,指不定在干什么事情。

1.5 一般地讲,逃课率是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外地生大于本地生,文科类的同学大于理科类的同学,选修的课程高于必修的课程,大的课堂高于小的课堂。

2 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2.1 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

很多同学高考后都是盲目的跟风才报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只是听人说就业好却并未真正了解自己报的专业,以致等我们真正接触学习后才发现我们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而且,现在社会更多的注重经验型人才,以致一部分同学宁愿去校外寻求更多的工作经验也不愿在课堂上学习那些乏味的专业知识。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对于逃课的原因和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调研发现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包括课程内容无聊、老师讲课枯燥、课程安排冲突等。

另外,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成为诱惑,让学生更容易选择逃课而不是坚持上课。

此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学或利用其他资源也可以掌握课程知识,因此也对课堂不太重视。

其次,逃课对大学生学业和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

逃课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了解不全面,影响学业进展。

同时,长期逃课也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

在调研中,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制定更加严格的考勤和评分政策,督促学生认真上课。

另外,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学习。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建议学校可以设立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对老师和课程进行评价,帮助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引入更多实践性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和情绪问题。

总之,大学生逃课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
改进教学方式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助于减少逃课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逃课心理现象及分析文章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实现了自己进入大学学习的梦想。

然而许多大学生却丢弃了高中刻苦学习的习惯,养成了逃课的习惯,高校学生逃课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心理现象原因分析途径对策一、现象分析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进入大学学习的梦想。

这本应该是令家长、老师高兴的现象,然而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再努力学习,渐渐养成了逃课的习惯,令家长伤心、老是担心。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史部完整的”。

这是在大学校园内普遍流行德一句话。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从学历来说,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有关。

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但这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

由此观之,逃课现象在大学生当中越来越普遍了。

逃课成风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也打破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

专家认为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

在他们的经验里,大学那些课程无所谓,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方面机械化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硬制度搞得学生“毫无自由”。

众所期待的是,管理应该更人性化,应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

三、大学生逃课产生的消极后果(一)逃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应培养自己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

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大学生逃课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二)导致大学教育无奈“缩水”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仅学生有压力,同时学校也有很大压力,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评估、招生等各方面问题。

面对就业挑战,一些学校对毕业生“逃课”往往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这种不惜采取牺牲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它直接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教学质量大幅下滑。

四、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归因分析(一)外部的稳定性因素1.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相对滞后,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有些教师教学方式死板,无法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课程乏味、空洞,脱离实际,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法陈旧。

2.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现在学校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起到威慑作用的主要是课堂点名和随机作业,但逃课现象仍然是屡禁不止,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3.严进宽出的教学体制,课程考核不科学由于我们高校没有淘汰制,使大学生感到在校学习压力不大,危机感不强,动力不足,学生普遍存在“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错误思想。

另外,大学考试制度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考试题型呆板,缺乏创新性,有的大学教师考前圈重点、划范围,考题简单,尤其表现在文史类考试,考试试题与方式陈旧,许多逃课学生都有采取复印、抄写笔记的考前“突击思想”应付考试。

那些公共课和基础课更不必说,要么写一篇论文,要么开卷考,很容易通过。

(二)外部的不稳定性因素1.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高等学校学生规模成倍增长,教师数量却没有大幅增加。

另外,一些教师年纪轻、职称低,教学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部分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缺乏责任感;部分学校的教风、学风不严谨,一些任课老师缺乏责任心,对于逃课的学生比较宽容,只要不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一般都不予干涉,所以还是有很多学生想逃就逃。

2.学生家庭环境影响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凭借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容易找工作,就业方便,因而没有就业压力,学习没动力,基本上是逃课上网、睡觉、打牌。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依靠助学贷款和社会兼职完成学业,当工作和学习相冲突时,无奈利用上课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兼职。

(三)内部的稳定性因素1.学习目的功利性有些大学生过于浮躁、太重视眼前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带着功利思想对待课堂。

高考后,大学生上理想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然而新的目标尚未确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理想的重建期,其心智、情感、人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真正健全。

2.追求个性的叛逆心理大学生时代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龄阶段。

这些“逃课族”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

有的同学逃课去听我喜欢的课程,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利用逃课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

3.学习倦怠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优秀,落差比较大,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对某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不强,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

(四)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自制力不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和自律能力,自我约束力差、价值评价失衡、理想渺茫是导致逃课现象的主导因素。

一些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心态没有好好调整,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五、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途径和对策首先,对学校来说,搞好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建立或改革并健全教学效果评估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

不然,学生的心是很难接受的,现实的生活让他们想从其他方面得到有用的知识。

同时学校可增加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加知识的运用,增添学生的兴趣与学以致用的快感。

增加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心理教育,爱情观的教育等。

其次,老师应使本学科的知识与时俱进,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而不仅仅是教学。

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风趣诙谐的老师最为他们接受。

老师应改进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激情,以深深吸引大学生,让同学们感到每堂课有所收获。

而不是一味追求教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照本宣科,忽略课堂管理,只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的遵守。

再次,从学生自身角度考虑,首先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大学不同于中学,有老师的约束和道化教育。

在大学,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我们拥有袭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这同时也造成大学生严重两极分化。

我们应制定一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对自己的时间有很好的规划,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考虑做事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错误,并且及时进行修正。

大学是规范自己,锻炼自我约束能力的最佳平台,这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自我支配空间。

其次,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科学观,应该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个性。

再次,大学生应增加与老师的交流,多了解现今此门课程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己对课程的兴趣。

这样,逃课冲动也会大大减少。

最后,我们要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比如上述中有些学生逃课自习,这些是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忽视和时间不加支配引起的。

最后,我们要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促进教评为契机,学校,辅导员和学校干部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和新征途,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六、结语大学生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

学生们逃课的理由不再是贪玩贪睡这么简单,他们有自己的目的和打算,但如此学习,大学考试怎能过关?无论有多少正当理由,逃课成风是不正当的。

对于逃课不采取措施是不行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措施。

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成为教育的目的。

在课上看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大有人在。

在教育理念上,大学本身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听课的固有观念,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

同时也应该有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对教学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逃课越来越引起重视。

要杜绝大学校园的逃课现象,“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对之策是疏导,各方应作出积极的努力。

学习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努力改善课堂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要提高自身修养,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不要迷失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