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1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草原》【慕课堂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草原》【慕课堂版教案】

1 草原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叶子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从今天起我们便进入第一单元的学习。

首先请大家读读单元导语: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师:在第一单元的学习里,我们要关注这两个方面:第一,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第二,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2.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图片)师:同学们,有一个地方我特别向往,那儿天蓝地绿,有奔驰的骏马和雪白的绵羊。

请看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是辽阔的大草原。

师:你说得很对。

六十多年前,作家老舍第一次走进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被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所打动,于是写下了一篇散文《草原》。

今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辽阔的大草原,去深入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首先请大家欣赏有关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视频。

(播放视频)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课《草原》,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板块二走近作者师: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课的作者老舍,相信同学们课前预习过。

有没有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老舍先生?(生说,师出示课件)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板块三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欣赏课文朗诵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对照课文,认真倾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课文朗读)2.自读课文师:课文听完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草原描写了哪些画面?3.读准字音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要扫清字词障碍。

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师生互动练习读字词)绿毯tǎn陈chén巴尔虎旗 衣裳sh ɑnɡ彩虹hónɡ马蹄tí奶豆腐fǔ稍shāo微 微wēi笑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蒙古包 鄂温克族 4.学习多音字师:这一课中还有三个多音字,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春天到了,草原绿了。

风吹过,小草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洋,翻腾着,一浪高过一浪。

看草原,大家都说好。

大家都说,在羊肠小道上看草原,好像站在大海边上,任眼前的草浪涌过来。

天的边塞草是淡淡的黄色,地的边塞草是密密麻麻的绿色,真是奇诡呀!妈妈带我去游草原,爸爸说,这一定要带刚刚种下的柳树、桦树苗。

路边的人家,门前都种上了桦树和柳树。

那叫一丛一丛的绿,是大风拂过来的。

大风整日的拂过大山大岗。

嘿!你快来看,风把妈妈的长发吹成大卷,也把大山大岗的沙子吹成一阵一阵的飞了起来。

砰砰!像枪声一样。

人们在一片砂泽地上被紧紧地包围着。

我轻轻地走进一片绿中,要到草地上心之大地观看,作一首意境诗。

我看着天边下起了雨,赶紧从妈妈的携中拿出一把瓦伞,撑在我爸爸的放下来飘起又放下来的一片高高的大桦树下。

我看着天边下起了雨,赶紧拉着妈妈的手,跑到妈妈的房子里躲雨。

可我等呀等,雨越下越大,一滴一滴地掉在妈妈们的头上玩儿着。

妈妈说:“喂、宝贝,你不要害怕,整天陪着我玩儿,有什么事都不要怕。

记住:你是勇敢的。

”我真像一颗小草原上的小百灵鸟。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草原》,掌握本文的大意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情景启发法(2)释义导入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情感。

2. 学习掌握课文重点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2.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听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分组讨论,探究课文情感。

5. 展示,评价优秀作品。

6. 评价优秀作品。

7. 总结,课后作业。

4. 课堂延伸本课主要教授“状物诗”的创作方法。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以其特点为核心,抒发自己的感情。

可以选择校园中的一角,通过对这个地方的描写,抒发情感。

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春天到了,草原绿了。

风吹过,小草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洋,翻腾着,一浪高过一浪。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教案1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境界、回味、洒脱、拘束、羞涩”等词语。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援俱弗”三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三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读出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1、会写“援俱弗”三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其中的棋指的不是象棋,而是黑白世界的围棋,围棋更是智慧的延伸,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有谁知道围棋在古代称作什么(弈),关注“弈”的写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围棋有关的文言文,题目是《学弈》,学弈即学下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哦,是谁教的谁在学怎么学学的结果如何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则文言文去探究吧。

3、本文的作者是谁呢孟子。

说说你对孟子的了解。

二、导学1、任务一:依韵读文感知大意学习提示:孟子写的文言文,一定很深奥,读起来一定很吃力,先看注释,再读课文,边读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溜了。

生读文师: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让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音,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听我读一遍,注意画出停顿来。

师范读。

指名读。

学习生字“援俱弗”。

简要概括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秋教两个人下围棋,两个人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结果也不一样2、任务二:揣摩词句感悟文意过渡:我们现在都知道是一秋教两个人下棋,你是从文中哪句话得知的A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的意思是教、教导。

让一秋教两个人下棋。

过渡:弈秋,何许人也B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是全国的意思。

何为“善弈者”(善于象棋的人,指会下棋的人)。

谁为善弈者弈秋。

那弈秋厉害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语看出来呢看来,弈秋是全国较会下围棋的人。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

《草原》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并联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衬着、勾画、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怯”等词语。

理解词语的意思,累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经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迷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课前准备】采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认识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绘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教课要点】领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沉友情。

【教课难点】感觉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迷恋之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沟通说话,激情导入1.齐读课题。

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经过什么门路认识草原的?(生能够经过唱歌、叙述等形式来沟通和表达。

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能够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绘。

)2.今日,就让我们跟从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会一下内蒙古草原漂亮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领会那边独到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认识内容1.自由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沟通自学生字词的状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迅速阅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终究写了哪些内容?指名沟通,教师合时点拨:这些内容大概能够分为几个部分?(两个)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联合学生回答合时板书:风光佳人情美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高声地读一读。

三、领会草原风光美1.谁能把描绘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余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绘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生适合评论。

3.草原的美表此刻哪些方面 ?4.指名朗诵,谈谈自己读后的感觉。

5.读一读你最喜爱的句子,谈谈喜爱它的原由。

学生谈到自己喜爱的句子是,课件实时表现该句。

相同喜爱这一句的学生也参加朗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4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4篇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会积累语言。

3、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和蒙古同胞的热情豪客,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会品味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

(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1)草原的景色如何?(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二、读课文,学课文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

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3.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

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豁、凛”等生字,并能理解字义,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童年是一本精彩的书,怎么看也看不够;童年是一条七彩的路,怎么玩也玩不够。

你还记得童年最喜欢的玩具,最爱玩的游戏吗?(2)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竹节人)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感受他童年的快乐吧。

②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有关竹节人的资料,谁来说说什么是竹节人?竹节人是70后流行的玩具。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

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③过渡:竹节人又是怎么玩的?围绕竹节人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板块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凛”为前鼻音;“疙瘩”中的“da”为轻声;“屉”读“tì”,不能读为“dì”,在“抽屉”一词中读“di”。

“筹”是翘舌音,“裁”是平舌音。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对易错的生字进行书写指导。

凛:注意右边是“回”,右下是“示”。

棍:注意右下的“比”要托住上部。

裁:笔画要紧凑,横画稍斜,右部斜钩要伸展,注意左下是“衣”。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本文的题目是《山中访友》,针对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作者将要到山中访问他的什么朋友?为什么要访问?他最终如愿以偿了吗?(板书:题目、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初步走进课文,自由地读课文,看看自己能不能解决已经提出的问题?1.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课件)幽径(jìng)唱和(hè)湛(zhàn )蓝栀(zh ī)子津津(jīn)乐道玄(xuán )奥清澈(chè)禅(chán)心犬吠(fèi)吟(yín)咏憔(qiáo )悴( cuì)树冠(guān )凝(níng )静2.师:现在我们来再次浏览一下课文:思考一下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要去访问这些朋友?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

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2)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作者的这些朋友,同学们在书上画一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 草原 课文原文及教案 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 草原 课文原文及教案 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3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境界、回味、洒脱、拘束、羞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象,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毯、陈、裳”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草原、线条、柔美、襟飘带舞、热乎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4.理解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教学重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展开想象,再现情境。

3.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草原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草原图片,播放背景音乐(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引领学生进入草原的氛围之中。

#教案#导语:同学们,有一个地方我特别向往,那儿天蓝地绿,有奔驰的骏马和雪白的绵羊。

如果你到了那儿呀,一定会被那里无边无际的绿色所震撼。

你们知道我所说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吗?对,就是辽阔的大草原。

现在,就让我们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吧!2.出示课题,说说美丽的草原。

预设:学生见了课题,可以让他们说说最想了解草原的哪些方面。

如: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的人们有什么特点?草原上有哪些风俗?从未见过草原的人来到草原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然后再请去过草原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解答一下。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词语的单音变四声”的教学内容。

2.能够正确辨认及使用四种声调。

3.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学生需要掌握四种声调的发音规则,并运用于实际的语言交流中。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辨认和运用四种声调,同时在口语表达中保持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展示一张插图,上面有四个同样的图案,但是图案上分别标有一、二、三、四。

请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四个图案有何不同之处。

2.引导学生,发现所标数字的读音有所不同。

3.通过讨论,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呈现(10分钟)1.教师用黑板或幻灯片等方式呈现四个不同的汉字,例如:高、刚、篮、瓜。

2.通过读出这些字的音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讲解(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声调变化规律,即“词语的单音变四声”。

2.讲解清楚每个字的四种声调是如何发音的。

四、练习(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词语或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四种声调,正确朗读。

2.分组竞赛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巩固(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对话或小故事,在师生互动中,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声调进行表达。

2.提问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出现的汉字,并正确朗读。

六、总结(5分钟)1.教师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巩固和复习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四种声调进行交流,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扩展活动:1.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语文角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游戏和互动,巩固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并编写一份关于声调的小知识手册,分享给同学们。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的教学安排和活动内容,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祝教学顺利!。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一、引言六年级语文第一课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节课,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了解该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 3. 能够理解课文并进行初步的分析; 4. 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课文的内容介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经历和内心活动; 2. 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课文的理解和分析:通过问题解析和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多媒体展示: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的文字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读关键词汇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相关的问题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导读:教师对课文进行导读,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3. 课文学习:学生阅读课文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中的关键词汇; 4.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析和讨论,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课文的内容;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 教材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师讲解的思路和方式需要更加清晰和透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优秀教案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

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新课教学()分钟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板书:美)师: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板书:风光(景色)美人情美)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2.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品读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清鲜、明朗的准确。

品读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 出示草原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积累词语: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 品读句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优质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春节的热闹与隆重,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思维能力: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明确详略安排的表达效果。

审美创造:品味“京味儿”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是如何借助“京味儿”语言突显民俗特色的。

【课前解析】关注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关注春节习俗: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春节,是中国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热情、风筝”等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热情、风筝”等20个词语。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熟悉《草原》的基本情节。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课 北京的春节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课 北京的春节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课北京的春节1.学会本课的“醋、饺”等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展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体会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特点——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学习课文有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1.有关春节的图片音频或视频。

2.有关春节的诗歌、童谣。

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2.唤起情感:儿歌中的“年”就是春节,那北京的春节是一幅怎样的热闹景象呢?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吧!(板书课题:1北京的春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师范读课文。

(2)检查字词。

初旬饺子翡翠米醋眨眼燃放小贩元旦栗子鞭炮熬夜榛子摆摊轿车封起来逛庙会杂拌儿零七八碎儿万象更新灯火通宵张灯结彩(3)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轿”左下是提不是横。

(4)学生提出难读词语,教师归类讲解。

分为三类:生字新词、儿化音、轻声音节。

2.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板书:热闹、忙乱、喜庆、团圆三、再读课文,了解习俗(一)出示自学提纲1.默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天结束?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2.细读课文,找到点明时间的词语,填在表格左边,风俗习惯填在右边。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北京的春节的?(二)汇报交流。

1.顺序:腊月→小年→除夕→元旦→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板书:腊月→小年→除夕→元旦→正月十五→正月十九2.习俗:熬腊八粥、买杂拌儿、放鞭炮、吃糖、贴对联、年画、守岁、拜年、逛庙等3.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教案及反思

第1课《山中访友》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丁香结》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丁香结》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丁香结》优秀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篇散文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丁香花的幽雅、香甜。

作者由丁香结展开联想,开始了对人生的体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单元学习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体会作者从多角度、多感官描写丁香花,从而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植物。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丁香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图片引入1.课件出示下面几种花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松柏等。

引言: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被赋予某种品格。

象征富贵的牡丹,高洁纯净的莲花,坚强乐观的梅花,坚贞不屈的菊花,毅然挺立的松柏。

丁香,作者又赋予了它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欣赏图片导入,引入创设的情境。

在感受其他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设下疑问,为理解新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

缀满朦胧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花蕾恍然愁怨宅院浑浊参差眼帘照耀文思梦想迷蒙衣襟顺心平淡3.重点指导“幽”“薄”的写法。

幽:共九笔,第一笔为竖,第一笔写得稍长一些,第八笔竖折起笔稍矮。

整个字左右匀称。

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第八笔是竖。

整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

“艹”要写得宽一些,“甫”写得小一些,“寸”要支撑住上面的“甫”。

4.理解重点词语。

朦胧:不清楚;模糊。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通过自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教案

1、古诗三首课时:三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能力目标能结合插图,讲解古诗意思.背诵并默写古诗.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课程资源插图、音乐、搜集描写山水的古诗教学流程一、学习《独坐敬亭山》(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这三首诗想像奇特,你们一定会喜欢。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李白写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四)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二、学习《望洞庭》(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我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1 草原备课教师董建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灯18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教学重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先修内容第一课时一、朗读。

1.本课共()自然段.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二、我会正确读写下面的生字。

地毯陈列衣裳彩虹马蹄腐烂稍微三、学习概括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信息。

第二课时一、读课文2—5自然段,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

二、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1.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

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

(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

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比喻夸大地形容。

(3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

(4)迂回:回旋,环绕。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

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

(8)羞涩: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9)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10)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3.检查读课文情况。

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1. 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2.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后写产生的感想。

)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

)(板书:风光美)5.图片展示,欣赏美景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请到草原来》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辽阔的草原》等配乐,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

四、点拨指导,总结提高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的天空。

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达标训练,当堂反馈1.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疾: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群马疾驰()疾恶如仇()积劳成疾()疾苦()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羞涩()拘束()洒脱()回味()3.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中的“这种境界”指的是()A.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B.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C.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D.羊群像白色的大花,小丘像中国画。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A.作者看出了骏马和大牛的心思。

B.这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想象到的。

C.骏马和大牛确实在回味草原的乐趣。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1.读句子“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只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和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2.指名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1.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2.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能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

(3)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板书:热情迎接盛情款待深情话别)3.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这份热情?“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言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①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

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

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②这正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点拨指导,总结提高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五、达标训练,当堂反馈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空气()歌声()天空()草原()骏马()线条()2.填空。

《草原》是著名作家()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具体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和蒙古族人民的()。

最后,作者以“()”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板书设计风光美(初见草原)草原人情美教学反思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热情迎接(迎客)盛情款待(待客)深情话别(话别)改进方法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