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2年上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舜陵镇五小2012年上期教师学科教学计划科目:数学执教班级:一(2)执教者:石循海撰写时间:2012/2/8一、指导思想: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践行四环节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2)班共有人。
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材简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012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
2012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人数是61,他们都是一群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一年级对他们而言是步入了小学生的行列,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小学生。
由于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对小学生的一些习惯还不能适应,往往带有在幼儿园时候的一些做法:比较自由散漫,行为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现在作为一名小学生,和在幼儿园有着很多的不同,很多孩子都不能适应,而且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也不同,接受的知识也不一样,所以一年级让孩子养成习惯,进行教学应该因人而异,也可以说一年级是最辛苦的一年。
但是我相信只有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努力工作,就可以使自己所在的班级的学生能使整体达到相同的水平,尽量少出现最好与最坏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知识水平能大径相同。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准备课》准备课单元的内容为实验教材的“数一数”单元和“比一比”单元的“比多少”内容合并而成。
设置准备课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
通过具体事物的数量比较,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为后面学习正确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做好准备。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内容的安排上采用把1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分为两段进行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先整体认识1~5各数,再教学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通过加、减法加深理解1~5各数的关系;然后认识0,出现有关0的加减法。
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分为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段教学。
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并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及10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2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2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熊娟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3名学生,其中新生5名。
根据学生情况可分为A、B、C三组。
A组:认知能力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认识并能较好地书写10以内的数,能正确地指物数数。
该组同学有杜嘉仪、张彬豪、夏骏凯、谭植仁、周子雄、戴慧玲。
B组:认知能力一般,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10以内的数,能模仿书写10以内的数字。
该组同学有刘博文、佘易蓉、娄朝宇。
C组:有简单的认知,语言表达能力弱。
该组同学有黄奇缘、宋汶奇、龚凡宇、谢梓昂。
二、教材分析根据学生情况,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有复习数前概念、图形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新授10以内的加法。
1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是认数和计算的起步,同时也是20以内、100以内以及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少量的连加的内容,目的是通过连加的教学,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大小、多少、长短、同样多等概念的含义。
2、直观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
4、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和“=”,会读、会写、会算加法算式。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数前概念,认识简单的图形,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会读、会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难点: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和“=”,会读、会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
五、教改措施1、加强实际操作。
通过摆、拼、涂、说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眼、耳、口、手、脑并用,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也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状况的改善。
2、直观形象引入。
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使用学生熟悉的物品图进行教学。
3、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
六、课时安排每周5课时2012年2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顺序等。
2. 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数的认识和比较-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0-9,数字的大小比较。
- 教学安排: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9,并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2. 数的顺序和排列-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的顺序和排列。
- 教学安排:通过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和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和排列,巩固数字的认识和比较。
3. 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与操作。
- 教学安排: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和概念,进行简单的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教学内容:认识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 教学安排:通过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二维图形,进行图形的分类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5. 量的认识和比较-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容量和重量,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 教学安排:通过教师出示实物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量,进行简单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比较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6.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和日常时间的计算。
- 教学安排:通过教师出示钟表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钟表,学习日常时间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参与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
3.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本(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本一、基本情况本班共有____人,其中男生____人,女生____人。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对数学学习有很高的兴趣,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好,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班中部分学生的听讲习惯不是很好,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走加大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县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经过认真调研和教学实践,我们制定了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本教学计划分为六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包含数学基本概念的引入、基础技能的训练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单元:数字和计算1.1 数字的认识与比较- 教学目标:认识0-10的数字,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熟练进行数字的比较。
- 教学内容:数字的读写与认识,数字的大小比较,比较符号的运用。
- 教学方法:游戏、实物道具操练、小组合作讨论。
- 教学时长:4节课。
1.2 加法与减法初步- 教学目标:了解加法的概念,学会用具体物体进行加法运算,并初步认识减法。
-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具体物体的加法运算与减法运算,数学符号“+”和“-”的运用。
- 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引入,游戏、实践操作。
- 教学时长:5节课。
第二单元:形状和空间2.1 图形与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能正确命名图形的名称,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 教学内容:圆、方、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图形命名与比较。
- 教学方法:观察图片、触摸实物、图形游戏。
- 教学时长:4节课。
2.2 排列与分类-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类的能力,能够根据规则进行排列和分类。
- 教学内容:按规则排列物品,按特征分类物品。
- 教学方法:实物操作、角色扮演、小组活动。
- 教学时长:5节课。
第三单元:数与操作3.1 数的拆分与组合- 教学目标:学会将数拆分为多个部分或组合为整体,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教学内容:数的分组和组合,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引入,实践操作。
- 教学时长:4节课。
3.2 数量的比较与排序-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排序操作。
- 教学内容:数量的比较,不等量的比较,数量的排序。
- 教学方法:实物操练,游戏、讨论。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0-20以内的数字,并能正确读写这些数字。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了解数的组成,初步掌握10以内各数的加减法。
2.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其含义,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通过直观观察描述其基本特征。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能初步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5.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钟表,能认识整时和半时,并能用这些时间单位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时间。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1.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主要教学0-20以内数字的认识与书写,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数的组成,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
预计教学时间:XX周。
2.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与空间。
主要教学各种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的理解。
预计教学时间:XX周。
3.第三单元:认识钟表。
主要教学钟表的认识,整时和半时的识别。
预计教学时间:XX周。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数学概念。
2.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1.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3.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求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期望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一〕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方案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起点。
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教学方案的编制要点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阐述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根底数学知识,培养根本的数学思维才能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才能,使学生对数学有初步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与社会生活的严密关系。
在详细施行中,应落实以下几个方面:应尽可能发现学生的数学兴趣,鼓励他们开拓眼界,认识普通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应从数学的本质出发,引导学生灵敏运用数学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才能。
要通过零散、有趣、生动的案例,把数学从枯燥乏味中扯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数的认识、数的比拟和加减法。
主要包括自然数的认识,包括从0数到20,学生通过数的认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并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数的比拟是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包括大小比拟和方位比拟,将概念融入实际情境中,举例比拟大小和位置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展比拟。
一年级的加减法主要涵盖了数的加减法、大小比拟和加减数的顺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演算和计算,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
逐步引导学生走进复杂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理解和认识数学的知识,以情境创造,让学生在进展数学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理解。
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更加自发地参与学习,其中设计的游戏越有趣,学生越可以投入学习,并且非常自然地掌握知识。
通过电子互动的多媒体必定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考核方式应该注重理论,突出考察根本知识及其应用才能,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能否在实际情境中灵敏应用,加强考核与教学的贴近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内容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
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互相联系,共同反映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
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4)班、(5)班的数学教学。
其中一(4)班有40名学生,男生21人,女生19人,一(5)班有42人,男生人,女生人。
1、知识掌握情况:两个班的学生对10以内的数数都掌握地挺好,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数100以内的数,知识方面可能对他们来说不会存在太大困难。
但两个班还是存在一部分后进生,如一(4)班的金翔,范晨刚等。
2、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除了简单的计算能力、数数,其它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上没有,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述,由于年龄的关系,没有任何的表述能力。
3、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刚跨入小学,对数学课堂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相信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和努力,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提高。
两个班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及素质都会得到更好地提高。
二、教材总体分析:(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2012年秋季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2年秋季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2)班:黄世彬一、学情分析一(2)人数35人,其中男生 18人,女生17人。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生活还不适应,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都没有形成,所以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还得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入手。
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
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8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8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1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
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街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将用数学的知识又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
同时是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
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1、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2、算法多样化。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1、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通过本学期的数学研究,学生能够掌握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认识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和钟表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2、思维与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数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研究和探究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和钟表等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和意义,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七、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认识数1-5第二单元:认识数6-10第三单元:认识2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加法口算第五单元:减法口算第六单元:认识简单的几何形体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简单的统计八、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考试评价等,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研究使用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6、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并感受到研究数学的乐趣。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初步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数字0-9的意义和大小关系。
2. 学习认识和书写数字符号0-9。
3. 掌握1-9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认识和操作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
5. 学习与数学有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 认识数字0-9的含义和大小关系。
- 学习认识和书写数字符号0-9。
2. 加法和减法运算-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 学习1-9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几何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
- 描述和比较几何图形的特征。
4. 数学词汇和表达方式- 学习与数学相关的词汇,如大、小、多少等。
- 练习使用正确的数学表达方式,如用“加”、“减”表示运算等。
三、教学方法1. 组织活动学习- 设计各类游戏和小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制作卡片和教具,通过操作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视觉辅助教学- 制作和使用图片、图表和幻灯片等工具,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
3. 个别辅导-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合理利用学习资源,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 数字0-5的认识和书写。
- 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二周:- 数字6-9的认识和书写。
- 6-9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三周:-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和描绘。
- 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
第四周:- 圆形的认识和描绘。
- 学习有关圆形的数学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日常评估- 通过小组活动和练习册等方式,进行日常学习情况的评估,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2. 阶段性评估- 定期举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和知识:1. 能够熟练理解和口头表达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空间等;2. 具备简单的数学计算能力,包括加减法运算;3. 发展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4.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学期的数学上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和数的组织学生将学习认识数字0-20及其书写,能够正确辨认数字,并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
通过数字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
2. 加法运算学生将学习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通过具体的物体和图形表示加法运算,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3. 减法运算学生将学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通过具体的物体和图形表示减法运算,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4. 图形和空间学生将学习基本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矩形等。
通过游戏和绘图,帮助学生识别和描述各种图形,加深对空间和形状的理解。
5.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比较、分类等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教学方法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数学游戏和趣味性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示范与引导:教师将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和概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四、评价方法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本学期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日常观察评价:教师将结合日常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情况和学习成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一份数学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工作有秩序的进行,还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包括数的认知、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数的认知- 自然数的研究和认知- 数的排序和比较- 数字的读写- 数字的表达和展示加法和减法-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写算- 问题解决和实际情境中的运算应用数量的认知- 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数量的估计和比较- 数量的计数和分类几何图形- 基本几何图形的认知(如圆、方形、三角形等)- 几何图形的辨认和绘制- 几何图形的组合与分解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游戏和小组活动: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研究数学。
- 视觉辅助工具:使用图表、图片和实物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
-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应用能力。
-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研究进度,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教学评估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 日常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包括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算的准确性。
- 作业和练: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回答问题,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过程,我们将使用以下资源:- 教科书和教材:根据教学大纲,选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科书和教材。
- 视听资料:使用相关的视听资料,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 情景模拟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模拟材料,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游戏和活动材料:准备一些游戏和活动所需的材料,使学生在游戏中研究数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数学上册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和数量关系2.从1到10的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3.加法的认识和运算4.减法的认识和运算5.从11到20的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6.二位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7.加减法的混合运算8.乘法的认识和运算9.除法的认识和运算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具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数学概念。
2.使用游戏和多样化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结合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分层次、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成果的质量。
5.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
四、教学步骤第一阶段:数的认识和数量关系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并理解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
步骤一:认识数字•使用卡片、指示物等教具,让学生认识数字1到10。
•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数字的认识,例如找出一组物体中的特定数量。
步骤二:掌握数量关系•给学生出示不同数量的物体,让学生比较物体的多少。
•引导学生利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概念来描述数量关系。
第二阶段:数的排序和运算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帮助学生学会按顺序排列数字并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步骤一:数的排序•引导学生将数字1到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给学生提供包含数字的卡片,让学生按要求排列数字。
步骤二: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具体的教具和实物,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二位数的认识和数的排序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帮助学生认识二位数,并学会按顺序排列。
步骤一:认识二位数•引导学生认识11到20的数字,理解二位数的概念。
•结合教具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对二位数的直观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1、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会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数数的结果。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正确比较。
1、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会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数数的结果。
2012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完成时间
第
一
单
元
准备课
(1)通过数学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学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数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2、学会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3课时
第
二
单
元
位置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作用。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以内进位加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课时
(5)能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1)认识个位与十位,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1)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能够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1)数概念的形成。
(2)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0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完成时间
第
六
单
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课时
第
七
单
元
认识钟表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认、读、写整时。
2课时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1)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数序含义)。
(2)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11课时
第
四
单
元
认识图形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2)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课时
第
九
单
元
总复习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以巩固本学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
(2)认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4)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完成时间
第
八
单
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知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3)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1)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完成时间
第
五
单
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3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表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完成时间
第
三
单
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2)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数序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
(3)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