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综述与辨伪

合集下载

鉴别青铜器的真伪,主要看哪几点?

鉴别青铜器的真伪,主要看哪几点?

鉴别青铜器的真伪,主要看哪几点?我来回答你,一、从模具上判断。

二、从残留物上判断。

三、从器形上辨别。

四、从铬文上辨别。

五、从纹饰上辨认。

六、从锈蚀上辨别。

等方面去鉴定。

下面我就减单介绍一下这六种方法。

一、模具。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绝大部分用陶范法铸成的。

后代未知此法,作伪都只能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

因此,判别青铜器是否用陶范法铸造,对于确定青铜器的真伪,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二、残留物。

商周青铜器由于块拼合,事实上不能保持精确的平衡。

当时的工匠普遍采用来厚薄相似的小块铜片垫在内补范之间,提高铸造质量。

这在早期的绝大多数青铜器上都可以见到的。

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蔽。

如果传世青铜上没有任何垫片痕迹,这将是作伪的一个重要信号。

三、器形。

每一类青铜器,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形制也不一样。

如鼎是青铜器中的大类,自商代到汉代,流行时间颇长。

但每个时代鼎的形状都有不同的特点。

伪作青铜器可以分为直接铸造和拼凑改造两类。

四、铭文。

宋代以来,收藏家对青铜器的收集,偏重在铭文方面。

商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的铸造,是另做一块铭文范,嵌入主体内范中。

有的铭文范嵌得很平整,周围没有明显的痕迹。

所以,一般铭文横行、直行都比较规整。

而从事在陶范上到铭文的技工,技术很高超,书写也很流利。

伪刻铭文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种:1、整器皆伪。

2、真器伪铬。

3、伪器真铭。

4、增刻、镶嵌伪铭。

5、腐蚀法。

等。

五、纹饰。

每一件青铜器的形制、铭文、花纹都要有统一的风格,都应该具备一个时代的特点。

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决不可能出现商代殷墟时期的花绞:商代的兽面纹不能出现在西周中晚期兽蹄足鼎上,而窃曲纹、蟠龙纹一类的纹饰,也不可能出现在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

青铜器纹饰作伪的手法比较复杂,大体有下面几种:1、整器皆伪。

2、素面器上凿刻纹饰。

3丶增刻纹饰。

4、改到纹饰。

5、后加镶嵌物。

等。

六、锈蚀。

各个地区的铜器表层和铜锈很不相同。

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一般说来,陕西出土的青铜器,表层保存得比较好,铜质分解不严重,铜锈变化不太复杂。

青铜器辨伪知识

青铜器辨伪知识

中国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惊人,即使是精美罕见的珍品也不胜枚举。

但是,中国青铜器伪作及赝品之多也是惊人的。

据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一书统计,历代伪器及疑伪之器多达1600余件,其中清代乾嘉以来近百年的伪作就超过1000件。

容庚在《西清金之真伪佚存表》中也有统计,在有铭的1176件青铜器物中,伪作就有317件,可疑的尚有173件,于此可见青铜器作为之一斑。

当然,伪作青铜器有的还是非常精美,已达乱真的地步,尤其是一些赝品,模仿之逼真,使人真伪难辨。

显然,摆在鉴定者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

有人认为:既然仿器水平已经达到真器水平,又有什么必要去辨伪、鉴定呢?回答是否定的。

对青铜器的鉴定、辨伪工作非常重要,其原因归纳如下。

首先,伪器无论做得多么精美、逼真,但它毕竟是伪器,它不是商周时的铸件,也就不能反映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更不能反映当时的冶炼水平。

伪器充斥青铜话,无疑影响了中国青铜器的声誉。

显然,鉴定工作是必要的,这是维护中国青铜器形象的重要之举。

第二,伪器常使藏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以假乱真的伪器常使古玩商和收藏家因辨不出真伪而受骗上当,有的人甚至倾家荡产。

如民国时期,北京“式古斋”古玩铺,曾花1万元习进一件提梁卣,这是一件赝品,本来该店主要想借此倒卖发财,这时却卖不出去,店铺也因此倒闭。

又如上海人吴启周与美籍华人卢芹斋合办了一家美国最大的古玩铺,吴启周做了一辈子古铜器生意,竟也买了自己的外甥叶某伪造的殷墟铜器,而且金额高达5万美金。

由上二例可知,伪作手法这高超,后果之严重。

显然,青铜器的鉴定、辨伪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青铜器伪铭文影响后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青铜器铭文是中国真器的重要特点之一,有的铭文甚至长达400字,这些文字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铭文大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情况,对我们认识商周时代的风貌很有帮助。

而伪铭都则根据自己的需要,瓷意拟文,铭文内容完全可能背离商周真实状况,使治史者出现错误判断,伪铭影响显然恶劣。

青铜器:如何鉴定真伪

青铜器:如何鉴定真伪

青铜器:如何鉴定真伪民间收藏应按铜、玉、瓷的顺序排列。

其中,青铜字首先要指青铜器。

只有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青铜器才能称得上国宝!面对市场上的各种仿制品,很多收藏家不知如何应对。

针对以上总结出的常见造假方法,通过长期的实验,总结出一些实用的“伎俩”,供收藏者参考。

一。

锈迹鉴定。

古代青铜器长期埋在地下。

由于地下环境的影响,它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

由于不同青铜器所处的环境和经验条件不同,其腐蚀情况和程度也不同。

第一层是绿锈,可能是绿漆和黑漆。

(真正的黑漆颜色活泼,容易擦掉)。

一些绿锈之后是蓝锈,俗称孔雀蓝。

第二层是红锈病(俗称“枣皮红”,即氧化层);第三层是金和银(通常有铅),其中一些是不可用的;第四层是真正的青铜。

也许只有三层楼。

所有真品的外观都是由层次感形成的,属于非常古老的外壳,表面具有缩水和橘皮的特点。

即使是高仿品也达不到这个水平,这应该是鉴定中的主要确认指标,但鉴定结论不能单一。

2。

模式识别。

这是铜器鉴定的一个关键点。

夏代青铜器纹样朴素;商代纹样华丽繁复,多以鲜花覆盖,二次纹样突出,风格细致、朴实、厚重;周代纹样多样,特别是主花型明显高于次花型和底面,部分次花型略低于底面,不需要在次花型边缘再加一条勾线,但主花型仍明显高于次花型和底面。

因此,这一时期的器物纹饰边缘普遍高于底平面,所以不必用勾线将器物纹饰与底平面分开,但后期则趋于简单;后期战国汉代的青铜器纹样有清新活泼,强调装饰块的组合,但主辅装饰与底面一样平。

因此,会有一个记号线来区分它与二次装修和底层平面。

后期青铜器是需要区分主辅图案和底层图案的。

如果主辅图案不形成明显的高、中、低三层,包括使用简单的框线来划分图案。

至于风格,主要可以从字体上区别出来。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一般称为铭文。

这种文字叫大川,又叫金文,俗称中鼎文。

阳文又可分为凹形阳文和凸形阳文,这是英功和阳功的通俗区别。

作为碑文的形式:一种是暂时刻在器物上的碑文,都是用一把刀(英工)凹进去的。

教你如何辨识青铜伪器

教你如何辨识青铜伪器

教你如何辨识青铜伪器从清末至民国的伪器,主要表现有如下特征:(1)整器作伪这种情形铸造成的伪器,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它的器形和铭文均有所本,尽管模仿得并不十分准确,但均有一定水平。

例如上海博物馆所藏西周晚期师兑簋,按原器翻铸,尺寸与原来相似,但比原器1260克。

仿制伪器重于原器,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另种情况,整器伪作的器形或铭文有所本,部分故意增添。

如器形有所本,但是却铸在毫不相干的器上。

民国时期的北京王德山以人而益的形式为模本,铸伪人面益,但在益内加刻6字铭文,因为人面益真器无铭文,铸此伪器当然是奇货可居了。

王德山另外还仿制有“口父乙”果,其花纹、铭文都是刻的,非常逼真,此鼎的锈就是用醋、石灰、盐水调和颜色整体漫泡,然后埋人1米深的地下,过三四年后,自身便生出一层锈来。

这种锈底子发鸟,不亮。

据王德山讲这次仿造的不是一件鼎,而是一批鼎,其中大部分卖到了国外。

这是国内机构在收购流失海外的青铜器时,所要特别注意的。

整器作伪,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特点,掌握其规律,也是青铜器鉴别的基础。

山东潍县作坊伪造的青铜器,大多是仿造陈介祺(篮斋)所藏的著名重器,使用蜡胎为模,翻铸铜器,埋之地下,加上盐酸浸泡,使铜器表面自然生成绿锈;然后上蜡成为熟坑器,由于长期作伪经验积累,器物外观效果是不错的,但是潍县伪器器壁厚,器体普遍过重。

另外,用酸浸泡土掩的方法造成的铜锈,锈层浮薄,一望便知。

当时苏州是伪造青铜器的又一大本营,周梅谷作坊用失蜡法伪造的青铜器,技巧精湛,大大超过了潍县的水平。

其为品大多是冒牌殷墟出土的精丽风格的器物。

由于作伪技术比较全面,且能投其所好,曾使许多收藏家受骗上当。

但苏州伪器也有它本身的弱点,只要掌握要领,容易揭露其伪装。

首先伪铸的青铜器没有像真器那样经过长期的氧化或腐蚀,就显得较重。

另一方面,作伪者往往未见原物,因而蜡胎的成形也未能如原器您之薄,因而伪器一般都厚干原器;再者,商周青铜器为块范拼合,为控制器的均匀,工匠采用厚薄相似的小块铜垫整在内外范之间。

青铜器的辨伪5——真器作伪铭

青铜器的辨伪5——真器作伪铭

青铜器的辨伪5——真器作伪铭真器作伪铭,顾名思义,就是在真正的青铜器上刻铭文,希望以此提升青铜器的价值,毕竟有铭文和无铭文,那区别可就大了。

看到有这样的行为,我的内心是很伤痛的,这样的行为无异于破坏文物。

对于这样的作伪者,甚至还不如完全的伪造人,人家伪造了至少不破坏东西。

刻假铭文的也不如对真青铜器改造的,前期文章所说的改造,很多是基于破损件、残件的改造,那种类型的改造有时候可以定义为文物修复的。

伪刻,在内行看来,有些还是很容易识破的。

例如伪刻者对青铜器不了解,容易张冠李戴:有一件“叔宾父铺”,这个是西周晚期的物件儿,上面有伪刻铭文“叔宾父作宝盨,子子孙孙永用”,很明显作假者分不清楚铺和盨,于是就暴露了。

上图是青铜铺(本人拍摄)上图是青铜盨(本人拍摄)有的对器型是了解的,但是对文字不了解,容易把字形刻错;有的是照搬照抄已有的铭文,但是刻字水平比较差,一对比就能看出是伪刻。

清朝、民国时候这种不正之风大为盛行,其实是大倒胃口,世风日下如此,着实煞风景。

辨别铭文伪刻,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一、按照容庚《商周彝器通考》的说法,商代铭文,多箸圆形文字及以日为名,铭文多左行。

春秋以后的字都比较瘦。

二、后刻的伪铭,很可能会留下刀凿痕。

三、把握各个时代铭文的特点,结合器型的时代相匹配来判断。

例如,商朝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字口小、底部大。

根据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的说法,总体而言,西周早期铭文比较清秀,“宀”mian两边斜行方折,“于”字一般作繁体,文王、武王的专字多从王旁。

西周中期最流行玉箸体,两端平齐、整体质朴端庄,显得比较圆润。

西周晚期字体趋于规范,“王”字三平划粗细均匀,“其”头上两笔斜杀,“宀”mian行笔圆滑,“贝”字下部封口。

四、需要掌握大量的标准字形,便于判断。

五、曹淑琴《青铜器史话》认为:商朝铭文比较粗犷。

西周铭文字体工整,但是笔道较粗,特别是出现了波磔zhé(指书法右下捺笔),字体显得雄劲有力。

青铜器仿古做旧的制作及辨伪[精华]

青铜器仿古做旧的制作及辨伪[精华]

青铜器仿古做旧的制作及辨伪钟家让王丹据《韩非子·说林》中记载,春秋时期,古人就开始仿造青铜器。

由于历代社会遗风及仿古牟取暴利的原因,各个时代都有一些能工巧匠费尽心机,仿制前期青铜器。

尤其在乾隆以后至民国时期古玩业兴起,外国商人纷纷来华抢购古物,使青铜器的价格日益昂贵[1]。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从古玩中牟取暴利之风在我国愈演愈烈。

80年代后期,一些投机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青铜器的复仿作伪,使青铜器的复仿品达到了用肉眼无法辨伪的地步。

辨别青铜器的真伪是文物鉴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个文物工作者应当承担的责任。

笔者在博物馆从事修复及青铜器复仿工作15年,根据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高仿地区同行们技术手段的研究,就青铜器高仿精品的制作方法进行一些介绍,并对高仿青铜器的辨伪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一、仿古历史回顾北宋中期,复古之风兴盛。

宋徽宗赵佶尤其崇古好古,虽然连年战争,铜料奇缺,但宫廷大量仿制古铜器,毫不吝惜铜料[2],因此宋代王俅著《啸堂集古录》,赵希鹄著《洞天清录集》都有古铜彝器辨伪说。

这是中国最早记载青铜器辨伪的史料。

民国以前历代所仿制的青铜器,大部分已相当精美逼真了,但缺乏古器固有的韵味,神韵不足。

仿制铜器从底子及锈色来看,一般无亮底子,无硬锈,若有锈也是薄薄的一层,显得浮薄,且色调单一,不似商周铜器上的锈坚硬自然。

至民国后期北京民间铜器制作名师张文普(又名张济卿,人称小古铜张),根据松木擦漆的道理,使用酒精泡漆皮制成漆皮汁,再调和颜色的方法作假锈,这种方法改进了做旧技术,但做出的锈浮薄松软,底子皮色发泅透油,不及真底子明亮有光泽。

张文普的师弟王德山又发明了用漆底磨光和点土喷锈的方法做假锈、假底子。

虽然做得很逼真,但经不起水蒸火烤。

从制作方法来看,仿制器大部分无铸痕、无范痕、无红灰范土,即使有伪造的范土,也不如铸烧的范土坚硬,铸造的器形也不如真器规范[3]。

古董鉴定之青铜器铭文辨真假

古董鉴定之青铜器铭文辨真假

古董鉴定之青铜器铭文辨真假通过调查,艺粹网发现在收藏青铜器的过程中,不时有藏家因买到赝品而大呼上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古代青铜器的了解太少。

也有人买到了古时仿制的青铜器而误以为是赝品。

古时的仿造品尚有收藏价值,但现代做的赝品则“一文不值”。

那么,如何辨别伪造青铜器?下面艺粹网就主要从青铜器本身和铭文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青铜器的伪造早在宋代以前就存在,但伪器的大量出现始于宋代,由于当时公私收藏之风的兴盛,使得青铜器买卖成为古董商人逐利的手段,伪造之器应运而生。

艺粹网也为大家列出了以下4种伪造青铜器的类型,分述它们的造伪手法与辨别要点。

●真器改造鉴别:看各部件间连接度与整一性即将真器加工、改造为不合定规的奇特形制。

一种手法是将真器主体添加部件;另一种手法是将分属几件真器的残件拼凑成一件,多数不遵器制,或在部分真器残件上任意新铸接上不符合器制的部件。

对这些青铜器的鉴别,关键要看各部件间的连接度与整一性。

●整器伪作鉴别:主要从铸造技术角度辨伪整器伪作大约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行设计形制、纹饰。

在设计时可能参考一些古书所著录的图像及铭文,这些书摹绘本多已失真,再加上作伪者又常对器形与纹饰做局部改造,铭文亦多加以杜撰,于是使此种伪器常出现形制、纹饰不合规范,形制与纹饰不吻合及铭文字体、文句不合古法的漏洞;二是以真器为模,用翻砂的方法或失蜡法(贴蜡法)铸成。

以此种方式所做伪器,由于形制合于规范,且往往又在其上造假锈,故较难识破。

但艺粹网经过数年探讨已积累了一定的辨伪经验,我们主要是从青铜器铸作技术角度进行辨伪,其要点可以概括为:1.新铸伪器一般比等大的原器沉重。

2.用失蜡法(贴蜡法)所铸伪器表面无突起的范线。

3.伪作器多无垫片。

4古代以块范法铸造的青铜器,表面较严密、光洁,而用翻砂或失蜡法所制伪器表面有时会出现砂眼、缩孔等现象。

5.新铸伪品所做锈与真锈有区别。

●真器伪铭鉴别:字体呆板,文词多有不通由于中外收藏家历来偏爱有铭文的青铜器,以致不惜以高出一倍的价格购买,所以自晚清以来,即出现铭文作伪的青铜器。

青铜器辨伪的具体方法

青铜器辨伪的具体方法

青铜器辨伪的具体方法一、形制辨伪一个鉴别者的头脑里,储存了众多的不同时代的不同铜器的图像。

当鉴别某一件铜器时,自然而然首先将它与储存库的图像进行对照,看它与哪件铜器图像相近似。

这时就可能产生两种情形:一是找不到与之相应的储存库的图像。

换言之,这种形制的器物从来没见过。

二是与储存库的某一图像接近。

第一种情况包括两种可能。

或者是发现了以前所没有发现的新的形制的铜器,那是值得庆贺的。

例如早先认为附耳鼎出现在西周中期,当西周早期墓葬出土附耳鼎时,不免让人又惊又喜。

或者是一件拼凑起来的伪器,作伪者用几件旧铜器中的残片按自己的想象拼成一件新器,或者将真器的某一部分改造,或者干脆另起炉灶,制作一件从未有过的形状奇特的铜器。

对于内行来说,很容易看出破绽,而一般的收藏者则容易上当。

他们对每一类青铜器在各个时代的特征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误以为是某某时代的器物而加以收购。

或者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件稀有的器物,产生新奇感,不再仔细观察。

物以稀为贵,作伪者以形制奇异而吸引人,来迎合收藏者的心理。

《西清古鉴》载有蟠夔鼎,它是将颅的上半截甑添加三足而成。

兽耳尊则是在倒置的车銮之柄上加两耳及口沿。

或者将锌于倒置,据掉虎纽,加上两耳,既可以伪作壶,也可以伪作尊。

由于是拼凑或改造的,锌于无论如何变化,其腔体与尊和壶还是有较大区别。

同时添加的部分如三足、两耳,它的成分含量不可能与原器一致,因此反映出来的地子、锈色也不相同。

我们知道觯的特点是像酒杯,口沿是圆形的,不像爵有流口,形体不大,稍修长。

用手直接持执,而没有鋈。

但故宫藏的一件商代父乙觯却有流口有凿,显然不对头。

再仔细看,原来是将爵的流口和錾安在觯上的。

一般的觯可能卖不出好价。

作伪者于是将其改头换面,以新奇来招徕顾客。

有的用古壶盖作肚,用旧鼎耳作耳,用碎器片焊足,作成鼎。

也有在学的口部另安一个流,冒充新器。

明明是方内戈,却又加了一个曲内,令人啼笑皆非。

不少是用铜镜来改作成商周器物。

铜镜好找且便宜,改制后的铜器价格要翻十几倍以上。

常见青铜器的伪制方法

常见青铜器的伪制方法

常见青铜器的伪制方法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青铜器的稀缺性和价值,伪造青铜器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青铜器伪制方法。

一、冒充真器冒充真器是最常见的青铜器伪制方法之一。

伪造者会通过研究真器的造型、纹饰和铭文等特征,尽可能地模仿出与真器相似的外观。

他们会使用相似的青铜合金材料,同时还会进行一些人工的加工和处理,使伪造品更接近真器的外观和质感。

二、模制伪造模制伪造是指通过制作青铜器的模具,然后用模具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伪造方法。

伪造者会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用3D打印等技术制作出高仿真的模具,然后使用类似的青铜合金材料进行铸造。

这种伪造方法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伪造品,而且可以制作出与真器几乎一模一样的外观。

三、造假铭文铭文是青铜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伪造者往往会在伪造青铜器上刻上与真器相似或类似的铭文,以此来增加伪造品的真实感。

他们可能会通过查阅古籍或请教专家来获得真器上的铭文信息,然后进行伪造。

有些伪造者甚至会制作出假的铭文研究成果,以此来增加伪造品的可信度。

四、仿制古器仿制古器是指以已有的古代青铜器为蓝本进行伪造的方法。

伪造者会选择一些有名的古代青铜器作为目标,并努力复制其外观和特征。

他们可能会通过收购或借用真器进行测量和细致观察,然后使用类似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制作。

这种伪造方法通常可以制作出与真器相似或极为相似的外观,但在细节和质感上仍然存在差距。

五、拼凑伪造拼凑伪造是指将不同的青铜器的部分进行拼接,形成一个看似完整的伪造品。

伪造者可能会收集到一些残缺或破损的真器,然后将其与其他的青铜器的部分进行组合。

他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青铜合金材料进行修复和补充,以此来隐藏拼接的痕迹。

这种伪造方法需要一定的匠艺和技术,但在细心观察和专业鉴别下,仍然可以发现其中的破绽。

伪造青铜器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误导了公众对青铜器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综述与辨伪

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综述与辨伪

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综述与辨伪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有铸铭与刻铭两种。

战国以前多铸铭,战国时期有较多的刻铭。

这些铭文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由于铭文的字体、布局、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所以铭文也是青铜器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

此外,青铜器作伪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是制作假铭文,所以了解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的诸方面特征对于青铜器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铜器铭文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类重要的材料,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属于古文字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只有按照古文字学的科学的研究手段具体地研究青铜器铭文在各历史阶段之字形特点、修辞、语句、文法的习惯及其演化过程,才能较深刻的理解此种文字。

即使是从青铜器研究角度来观察与认识金文,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古文字规则去做深入的钻研,而没有简易的道路。

目前所见考古发掘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以殷代即商晚期为最早,但有少数传世的二里冈上层期的青铜器却铸有铭文。

属于早商的二里冈文化时期,在青铜器上有铭文是应予肯定的。

发现甚少的原因首先应该是由于此时期在青铜器上铸铭尚未成为风气。

其次也与迄今很少发现较大型的、保存完好的二里冈文化时期的青铜器墓有关。

这点,已有学者指出过。

■商代晚期铭文此时期金文最常见的形式有:一,仅铭有所谓族氏铭文,即家族之名号,用以表明作器者之属。

其中有的属于所谓复合氏名,即作器者在署名家族名号的同时还署名了其家族所从属的更高级别家族的名号,从而显示了一种宗族组织的谱系关系。

此种氏族名文还常常同亚字形相结合,在亚字形内部或其外部。

对于亚字形的含义,现在的研究人员尚有不同的见解。

二,在氏族明号外还同时铭有本家族死去先人的“日名:(以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已、辛、壬、葵接在亲称“祖”、“父”、“匕”、“母”等之后),或仅有日名而略去亲称,这表明此种器物是该家族的贵族专为祭祀具有这一日名的先人之祭器。

三,仅铭有“日名”。

这似乎可视为以上第二种形式的省略。

四,仅铭有作器者名。

由于家族长的个人名号往往被用作家族名号,所以此种形式的铭文虽可能仅是作器者的个人名号,但个别的(如“子某”)也可能是一个家族的名号。

讲座6-3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作伪与辨伪

讲座6-3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作伪与辨伪

声音6-3-8
伪作古铜器示例
图片6-3-1 图片6-3-2 图片6-3-3
长期以来,文物行业多用目鉴、考证的方法进行断代和辨伪,由于种种原因,这一 方法至今仍较普遍地被使用。过去,从事古董业的人员曾将鉴定铜器的经验编成顺 口溜:“先看型,再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察,铜质 (指铜地子与铜锈)是关卡。”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天鉴定铜器仍有很大参考价值。 上列三件伪器主要是以目鉴方法识别的,左为伪作商代鴞尊,提梁是后配的;中为 伪作商代父乙觯,流和鋬是拼凑的;右为伪作战国青铜敦,纹饰是伪刻的。

声音6-3-5
伪造铭文:
在文物市场上,有铭文铜器的价格往往高出无铭文铜器数倍,因此伪造 铭文的现象非常普遍。 伪造铭文的情况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伪器伪铭,即 在假铜器上加刻假铭文。其二,真器伪铭,即在无铭文的真铜器上加刻 假铭文。其三,伪器真铭,即利用真铜器残存的铭文碎片加以拼合,再 嵌铸于假铜器中,此类铭文本身虽真,却是移植而来,与铜器并非一体, 故也属伪造的铭文。其四,真铭添刻,有些作伪者嫌真铜器上的铭文过 短,或残缺不全,因而画蛇添足,又于真铭之旁添刻假铭。 伪造的铭文,其内容往往依据其他铭文拓本或古代文献上的词句,拼凑、 杜撰而成,字体、书风则多模仿通行的金石拓本,如散氏盘、石鼓文之 类。 伪造铭文最多采用的是刀刻的方法,也有采用模范铸造的方法将伪器与 假纹饰、假铭文一同翻铸而成的,但这种形式的伪铭比较少见。由于真 铜器的铭文是铸造的,作伪者担心刻铭露出破绽,也有用硝酸等化学药 剂腐蚀出伪铭的,以取其近似铸铭的效果。
声音6-3-9
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
靠目鉴,凭经验,必然有许多局限,因此现今的青铜器鉴定应该更多地 引入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 考古学的方法主要是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的方法。田野考古发掘可依据 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器物类型的互相比照来断代,对传世青铜器的辨伪和 断代,主要通过类型学的方法,即以之与标准器对照、勘比来辨伪和断 代。 随着各类自然科学测定方法的不断发明和应用,文物的鉴定研究也越来 越多地引入这些测定方法。例如,中国古代青铜器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其铸造工艺和合金成分的比例等,均发生过一些变化,因而确定青铜器 所含各种金属成分的比例,是青铜器鉴定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X 荧光光谱分析”和“穆斯堡尔谱散射测量”等方法,即可对青铜器进行 定性、定量分析,采用铅同位素分析法,可以确定青铜原料的产地。

青铜器的辨伪4——失蜡法的伪造和范铸法的伪造

青铜器的辨伪4——失蜡法的伪造和范铸法的伪造

青铜器的辨伪4——失蜡法的伪造和范铸法的伪造关于铜器伪造,确实有的高手能够伪造得难以识破。

通常呢,用真器作为模范在此基础上失蜡法铸成。

这种办法其实效率挺高的,类似于目前科技界比较流行的3D打印。

既然是以真器为底本,形制上当然是不错的,再加上假锈的制作,足以以假乱真,这种确实比较难以判断。

如要辨认,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伪器比原器重,主要在于伪器没有埋藏地下的千百年的腐蚀,所以沉甸甸的。

这种伪器轻不了。

二、用失蜡法作假,不是范铸法,铜器表面就没有范线。

一般情况确实是这样,但是需要提防的是范线也不是不能造的。

上图的竖线就是范线三、伪造物没有垫片。

范铸法有内外两个范,中间需要留空间浇注铜水。

那么,固定内外范、控制器壁的厚度,往往需要一个碎铜片作为垫片。

当然也有造假者会制作一个垫片装点门面,此时就要从分布方式来判断。

商朝青铜器腹底垫片不超过三个,西周腹底垫片一般多于三个,呈均匀分布。

春秋战国时器壁较为单薄的情况垫片使用比较多。

那么垫片怎么看呢,现在往往用X光透视机来观察。

当然垫片也可以伪造,考验的是造假者的技术水平。

四、锈迹方面,真锈的色泽层次不一,用指甲抠不容易脱落,用金属工具则成片成块脱落。

假锈不结实容易发白,指甲就很轻易地抠掉,总之就是不坚硬,用硝酸、氨水很容易去除假锈露出黄铜色泽。

说白了拿块布也能擦掉,使之色泽晶莹,擦拭的时候会有浓厚铜腥味,这就是化学药水的味道。

五、范铸法所造之器,严密、光泽度高,失蜡法所造之物,没那么严密,器物表面有点坑坑洼洼的,想象范铸法真器和失蜡法伪器,就像细嫩肌肤和胡渣麻子脸的区别,就有那感觉了。

如果不是用真器作为模范,可能使用范铸法来伪造,则还要关注以下方面:六、铭文方面,商周器都是阴文,凹下去的。

汉代以后才有阳文,凸起来的。

所以如果是凸起来的阳文,断不是商周器。

表达第一人称的时候,容庚先生说金文一般多用“我”字,很少用“吾”字。

七、形制与纹饰对不上,主要是年代的情况不符合。

青铜器的辨伪1——仿造和伪造的区别

青铜器的辨伪1——仿造和伪造的区别

青铜器的辨伪1——仿造和伪造的区别首先要申明,仿造和伪造是有根本区别的。

宋、元、明、清等朝代,皇家后宫就喜欢仿造古代祭器,但这个是为了复古或者祭祀之用,而非鱼目混珠。

一、仿造的青铜器,有的铭文会表明自己是仿造品,如宣德年间的仿品在器底会铸有“宣德”二字,不是用来欺骗的。

然而伪造则没有任何说明,妄想鱼目混珠。

二、仿品在形制上与原器有差异,因为不是故意欺骗,所以不必追求逼真,往往只是求一个形似。

容庚先生有言“金银错之商周器十九皆伪”。

这句话本身是没什么错的,但具体到个别的青铜器,有的本来就是仿古的艺术作品,加上金银材料来强调不是商周真器,并非追求伪造,所以不必视为赝品而应当视为艺术品。

关于伪作的青铜器,由于以往某些著录家辨伪功力不够,因此在过去的一些著录里,常有将伪器与真器混杂的现象。

容庚、张维持先生指出,乾隆时期编的《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乙篇,《宁寿鉴古》四部书内,有铭铜器1176器,其中伪造与可疑的占490器。

其著录之器基本上是元、明时代留存下来的。

目前在国内外的不少博物馆内保存有相当数量伪造的中国青铜器,在伪器中有的器物由于制作拙劣而容易辨别,而有的则制作高超,使人难以辨别,专家们也常常看法不同。

因此在铜器辩伪工作上,专家们应互相切磋讨论,杜绝仅以自己的一孔之见而作出武断结论,这样会害人害己。

总的来说,古代的仿品,大多是取商周器的外形,但是纹饰方面比较随意,仿制品即使没有铭文证明,也能够轻易地判断出不是商周的真器,比较容易辨别。

具体到现代来说,有的仿品是工艺品,比如在仿品上刻个“岁岁平安”之类的语言,或者标个“XX公司出品”,或者图案上画个爱莎公主之类,这些都是可爱的仿品。

但是,有一些黑作坊,刻意按照古法,铸造铜器,然后采取各种方式做旧,企图拿到市场上非法交易,这种就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令世人所不齿。

总之,艺术模仿就是仿造,恶意欺骗就是伪造。

看到伪造的青铜器,有能力识别的人一定不能无动于衷,可以当场戳穿,可以告知受骗者,可以匿名举报,可以写专业文章分析,可以专家会诊。

青铜器辨伪方法(毛洪东、杨、魏菲)

青铜器辨伪方法(毛洪东、杨、魏菲)

青铜器辨伪方法(毛洪东、杨、魏菲)图1-山东省博物馆馆藏“亚丑钺”中国青铜器造型多样,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界的宠儿。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持续升温,青铜器的造假也日益猖獗,笔者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就青铜器辨伪的一般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形制辨伪中国古代青铜器虽然形制多种多样,但随着出土器物的增多以及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已基本被捋顺了青铜器的形制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有关青铜器形制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考古图》、《宣和博古图》、《西清古鉴》等古代典籍以及当代学者朱凤瀚先生的《中国青铜器综论》来获得。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青铜器的辨伪工作。

拿到一件青铜器首先需要判定该器物的形制,如果该器物与图录中所见的某一件真器相似,即可按图索骥,与该时代的该类器物的特点进行比对,然后进行判定。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仿古青铜器是根据原器或者图录进行摹仿的,伪造出来的器物与我们所见的某一件真器相似,因此鉴别时要特别小心。

可以通过称重或掂分量的方式进行辨别。

一般来说由于真器经过了几千年的埋藏与氧化,铜质受到了改变,而仿器却没有这方面的改变,导致仿器比真器重,有压手感。

如果该形制的器物从未见过,那么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因为青铜器研究发展到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形制都已经被有关资料著述过了,作为普通收藏者,我们很少有机会发现一种新的形制,如果遇到了,就很有可能是作伪者臆造的伪器。

二、铭文辨伪青铜器铭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金文或者钟鼎文。

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字体、铸刻方式、内容和书体风格也各不相同,所以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是我们进行青铜器断代和辨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1、不同时期的金文字体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金文中常见的“王”字为例。

《甲骨文字典》中:“王,象刃部向下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

”意思是说,甲骨文中的“王”是象形字,是从兵器中斧钺的形状演变而来。

中国古代青铜器真伪鉴定方法

中国古代青铜器真伪鉴定方法

中国古代青铜器真伪鉴定方法民间收藏当以铜、玉、瓷排列成序的。

其中这个铜字排在首位,必然是指青铜器了,只有中国古代最精致的青铜器,那才是堪称国之瑰宝!那么,应该怎样去鉴定其真赝呢?下面将教会你一些最简单的鉴定方法,仅供参考。

1.中国古代青铜器出土后,会形成两种坑口的器物。

一种入土前器物经过打磨等处理,器物表面早已形成氧化层的包浆而入土,这一类出土后表面或多或少仍有包浆,叫水坑器物。

另一种入土前器物表面未经处理,即没有形成氧化层的,是把全新浇铸的青铜器直接埋入土里,这一类器物出土后表面仍无包浆,叫土坑器物。

所谓水坑器物,并不是器物浸泡在水里的,而是取意于以水为净的意义,其实就是器物表面已经形成包浆的,出土后器物表面仍然比较干净的意思,这类青铜器大都会显露出,具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或者专门作为祭祀用的礼器。

所谓土坑器物,倒是直指青铜器在坑口内的状况,也是说未经打磨就入土的青铜器,器物表面因其粗糙容易生锈、土咬、甚至被腐蚀,这类青铜器大都作为陪葬品用的。

前者器物以俊秀、华贵、高雅为格调,往往还能多少带有一些铭文的,这种青铜器的存世量相对要少。

后者器物以浑厚、壮实、威严为风格,大都是没有铭文的,这种青铜器的存世量相对较多,不过大的土坑器物又很少了。

凡是大件或超大件的器物,大都在封建的氏族社会里,用于祭祀中当作礼器的。

不论是那种坑口出土的青铜器物,这些都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多得的文物!2.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是由主、副纹饰和高、浅浮雕组成,这给断代带来了依据。

但这里仅限于主、副纹饰的制作工艺上,因为其中也存在了断代的特征,如:早期夏、商、周时期,称之为老三代的青铜器,夏代器物未曾见得故不予置评,商代主、副纹饰凸显,以细致、简朴与厚实为风格,周代才形成风格多样化,尤其是主纹饰明显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也有的副纹饰略微低于底平面,而这样的副纹饰,其边沿没有必要另加勾线,但主纹饰仍然明显地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的。

所以这个时期副纹饰的边沿,一般都会高于底平面,不必再用勾线来分割副纹饰与底平面的。

古代青铜器巧辨真伪

古代青铜器巧辨真伪

古代青铜器巧辨真伪青铜器是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就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媲美,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主要原因。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古代铜器历史悠久,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

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从铭文上入手商周青铜器铭文的铸造方法是另外做一块铭文范镶嵌入主体内范中。

有的铭文范嵌得很平整,周围没有明显的痕迹。

有的嵌得较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蕞器组的铭文皆是如此。

商周青铜器在铸造长篇铭文时,有的还要画好线条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铭文横行直行都比较规整。

范土的铭文是阳线条,而铸成的铭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觉,同时在字口内具有磨砂玻璃那样均匀的无光感,字体笔画的转折处,呈非常自然的圆势,而从事在陶范上刻铭文的技工,技术很高超,书写也很流利。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出现整篇刻上去的铭文,原刻的文字是当青铜器脱范不久刻上去的,因古时无钢刀,就用小轮子在铜器上琢磨出来,所以字体比较光洁,只有琢磨痕,而无刀痕。

宋代以后人们在很多没有铭文的青铜器上作伪铭纹,作伪铭纹是用刀刻的,一笔要刻上好几刀,往往会留下刀刃的痕迹。

鉴定铭文真伪,除仔细观察原铭文附近有无改凿、改刻以致字体不一、表面高低不平、补上伪锈等痕迹外,还可以从铭文的铸造方法来鉴定。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鉴别和修补分辨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鉴别和修补分辨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鉴别和修补分辨辨伪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法与综合分析法。

即将需要辨伪的器物,首先分别从铜质及铸造工艺、器形、纹饰、铭文诸方面与真器逐一进行对比,并参考伪器的各种情况作为反面标准进行考察,从而对该器各个方面的真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再综合该器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分析。

真器的器形、纹饰与铭文等各方面是一致的,而伪器的各方面之间往往有矛盾。

由于夏商周时期与后代的铸造工艺不同,留在器物上的铸造痕迹也不同,通过铸痕的观察可以判断真伪。

青铜器青铜器夏商周主要采用范铸法,器体上留有范线,有时夹有垫片,细部花纹棱角细腻圆滑。

而现代或用翻砂法,则粒粗胎厚;或用失蜡法,则没有范线。

从铜质上来分析,夏商周时期为青铜质,而后代的伪器有不少为黄铜质。

又由于夏商周之青铜器入土已三四千年,经过长期腐蚀,已发生化学变化,铜质已糟朽,因此,真器比同样大小的新制的伪器重量要轻,有经验者用手一掂,即可知其真伪。

例如上海博物馆藏的真的西周史颂簋重9350克,而其所藏之伪史颂簋却重12420克,比真器重3070克。

其次,真器的表面锈色是经长期腐蚀而自然形成的,致密而有金属光泽,与器体是连为一体的。

尤其是铜锈已渗入器物内部,渗入花纹或铭文字口之内。

而伪器的表面锈色一般是用快速腐蚀法作成,其特点是很薄且浮在表面。

而厚的伪锈一般是用漆调颜色作成,灰暗,呆滞,既没有金属光泽,又没有层次,浮于器表,疏松,易脱落,而露出新铜地子。

第三,从器形上来说,中国古代各类青铜器的形制是有一定之规的。

如被鉴定者器形不符合古代的规律,则有可能是伪作。

第四,真器的花纹及铭文自然而生动,风格古朴、生动。

而伪器则呆板、软散,无生气。

伪铭錾刻有刀凿之痕,往往又破坏了原来的表面,腐蚀者模糊而臃肿。

伪铭大多书法拙劣,文义不通,与真铭拓本逐字逐笔对照,自可辨伪。

第五,伪器的器形、纹饰与铭文三者之间往往有矛盾,露出破绽。

再者,铭文的性质与器物的类别不合者,或铭文所在的部位及行款不合于格式者,均有可能是伪作。

青铜器的辨伪2——青铜器的辨伪专著

青铜器的辨伪2——青铜器的辨伪专著

青铜器的辨伪2——青铜器的辨伪专著
对于青铜器的伪造,宋朝时候大量出现。

当时金石收藏之风盛行,皇宫的收藏之风也带动了民间的狂热,于是造假逐利成为一些古董商人的手段。

宋朝的宫廷就大量仿制青铜器,那么其中很多工匠也成为伪造的高手,依靠着传帮带,这方面造假的专家也挺多。

总体而言,有铭文的青铜器的价值,显著高于没有铭文的,于是在这方面的钻营就多了起来。

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在真器上面刻铭文,我认为就是损坏文物。

清朝乾隆以后,整体伪造青铜器在山东潍县、陕西西安逐渐增多。

民国时候,由于研究水平的提升,作假水平也随之提升,北京、上海成为新的造假中心。

近现代比较重要的青铜器辨伪的著作,罗列如下:
容庚《西清金文真伪存佚表》
商承祚《古代彝器伪字研究》
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疏要》、《六十字以上的先秦器疏正》陈佩芬《青铜器辨伪》
程长新等三人著《铜器辨伪浅说》上中下三册
刘雨《乾隆四鉴综理表》
罗福颐《商周秦汉青铜器铭文辨伪录》
王文昶《故宫博物院藏部分青铜器辨伪》
王荣达《从修复角度谈商周青铜器的真伪鉴定问题》
杜逎松《宋元明清铜器鉴定概论》。

这些记载的大多是传统的辨伪的著作,读完之后一定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目前,辨伪的工作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比如用X光透视机观察商周青铜器的垫片来判定。

教你怎样辨认青铜器真假

教你怎样辨认青铜器真假

教你怎样辨认青铜器真假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皆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

特别是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所制尤多(见翟耆年《榴史》)。

但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传至今日者为数较少。

但宋代仿古之风延续至元、明、清时代。

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

元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元史·祭祀志》),以仿制古祭器。

明代的仿造规模甚大,留传于世者亦较多。

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陈设之鼎彝均非古制,遂生复古之心,于是在宣德三年敕諭工部仿照宋人《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此外亦令仿造内府所藏名窑四款式典雅者铸铜器。

当时所铸以上两类仿古铜器达三千三百余件。

这些仿古铜器,除部分归宫廷留用外,还奉敕分与诸王府,因而得以流传至各地(《宣德彝器图谱》)。

明末崇祯年间潞王朱常汸(号“敬一主人”)亦曾大批仿制古铜器。

仿古铜器有以下特征:一是常铸有铭文表明是仿制品,宫廷所仿多铸有本朝年款,例如宣德三年工部奉敕仿制之商周青铜器器底多铸有篆文书写的“宣德”二字。

明末潞王所仿制器则有“潞国制”字样,并有器物编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间宫廷仿商周铜器亦有“大清乾隆年制”铭文。

历代地方官吏仿制品除注明年款外,还注明官称姓名。

二是仿制品在形制与气韵上多与原器有差异。

这是因为既是仿造,不像作伪,故不必追求逼真,往往是只求形似,而不严格遵从古制,甚至还有所变化,体现种种时代风格。

宋代仿古器因多以商周原器为模式,故在形制上较为相像,但与原器相比,造型略显呆滞、粗拙,且体形一般较大,特别是鼎、爵、斝等器。

此外将仿古器纹饰与商周器物纹饰仔细对照亦可看出其不够准确,形象多有变异,如北京故宫所藏宋仿商簋与商簋形制颇相如,但其颈部与圈足所饰夔纹形象与地纹均较商代纹饰失真且粗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综述与辨伪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有铸铭与刻铭两种。

战国以前多铸铭,战国时期有较多的刻铭。

这些铭文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由于铭文的字体、布局、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所以铭文也是青铜器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

此外,青铜器作伪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是制作假铭文,所以了解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的诸方面特征对于青铜器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铜器铭文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类重要的材料,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属于古文字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只有按照古文字学的科学的研究手段具体地研究青铜器铭文在各历史阶段之字形特点、修辞、语句、文法的习惯及其演化过程,才能较深刻的理解此种文字。

即使是从青铜器研究角度来观察与认识金文,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古文字规则去做深入的钻研,而没有简易的道路。

目前所见考古发掘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以殷代即商晚期为最早,但有少数传世的二里冈上层期的青铜器却铸有铭文。

属于早商的二里冈文化时期,在青铜器上有铭文是应予肯定的。

发现甚少的原因首先应该是由于此时期在青铜器上铸铭尚未成为风气。

其次也与迄今很少发现较大型的、保存完好的二里冈文化时期的青铜器墓有关。

这点,已有学者指出过。

■商代晚期铭文此时期金文最常见的形式有:一,仅铭有所谓族氏铭文,即家族之名号,用以表明作器者之属。

其中有的属于所谓复合氏名,即作器者在署名家族名号的同时还署名了其家族所从属的更高级别家族的名号,从而显示了一种宗族组织的谱系关系。

此种氏族名文还常常同亚字形相结合,在亚字形内部或其外部。

对于亚字形的含义,现在的研究人员尚有不同的见解。

二,在氏族明号外还同时铭有本家族死去先人的“日名:(以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已、辛、壬、葵接在亲称“祖”、“父”、“匕”、“母”等之后),或仅有日名而略去亲称,这表明此种器物是该家族的贵族专为祭祀具有这一日名的先人之祭器。

三,仅铭有“日名”。

这似乎可视为以上第二种形式的省略。

四,仅铭有作器者名。

由于家族长的个人名号往往被用作家族名号,所以此种形式的铭文虽可能仅是作器者的个人名号,但个别的(如“子某”)也可能是一个家族的名号。

由于商代晚期铭文多数属于上述内容,所以此时期铭文字数一般只有几个字。

在一些金文著录书中,如《三代吉金文存》、《商周金文录遗》和近年来陆续出版的《殷周金文集成》所收各类器铭中,凡字数少到两三个、三四个者,多是商晚期金文,可见其数量相当多,在商周金文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种商金文可谓“言短意深”。

从上文对其几种常见形式之含义的说明,也可以知道它们反映了当时商人的家族形态、家族制度与宗教观念等重要问题。

虽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但其中深刻之内涵仍有一些迄今未能知晓,今后仍当是金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殷代青铜器中也有少数铭有较长的铭文,但时间已到了殷代晚期。

其中字数最多的如我方鼎铭文,不包括铭末“亚若”有四十一个字,就是长铭的代表。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邲其三卣也有长铭,如四祀卣铭文字数即达四十二字。

这些较长的铭文内容多涉及商晚期重要战事、王室祭祀活动、王室与贵族关系等,但对铭文中一些字词的含义,所反映的一些当时制度的状况,迄今仍是研究的薄弱点。

这一时期的金文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表示人体、动物、植物、器物的字,在字形上有较浓的象形意味。

取人体形象的文字,头部常作粗圆点。

腿部作下跪形状。

这种字形并不表明此时文字还处于原始阶段(这从同时的或较早的甲骨文字即可得知),而只是一种美化手段,是郑重的表示。

二:绝大多数笔画浑厚,首尾出锋,转折处多有波折。

三:字形大小不统一,铭文布局亦不齐整,竖虽基本上成行,但横却不成排。

■西周金文由于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已进行得比较深入,所以西周金文在整个西周时期各个阶段的面貌即大致得以明朗。

鉴于青铜器铭文的发展阶段与主要依据形制、纹饰进行的铜器分期似并不完全同步,同时也为了使对西周金文所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在时间上有个较清晰的印象,其下以西周早、中、晚三期为序来概述青铜器发展、演化情况。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青铜器铭文会有某些共同流行的,带时代性的风格。

然而这并不能排斥铭文风格上有某些不合主流的个性的体现,因为当时书写铭文的作者在风格上未必皆雷同,所以,以下对各阶段铭文特征的介绍,就只是泛泛而谈。

■西周早期金文西周早期金文可分两个阶段来概述:第一阶段,主要是武王、成王时期,但康王时期(约偏早)仍有部分器铭具有本阶段特点。

在内容上,仍存在较多的字数很少的族氏铭文及其与先祖曰名组合的铭文。

铭有此类铭文的铜器,多数当属于商亡国后臣服于周人的商朝遗民。

但自此阶段开始,长篇与较长篇的铭文已多了起来,内容关系到许多西周初期的重要史实及当时的官制,军制等。

从总体上看,此阶段金文扔保留了不少商晚期金文的持点。

首先是布局不够规整,依然是竖成行而横不成排。

字形大小仍不均匀。

象形性还较强。

书写气势亦较豪放,笔画较浑厚、凝重,有的笔画中间粗肥,而首尾出尖,笔捺皆有波折。

所有这些均与商金文近同。

上述特征可从武王时期的利簋与成王时期的保卣、甗侯鼎及康王时期(约偏早)的作册大方鼎的铭文中得知。

第二阶段,康、昭王时期。

此阶段铭文多为较长篇或长篇,内容范围与第一阶段较长铭文相近似,亦多关系当时的战争、政治、封赐等重要史实。

族氏铭文已少见。

与第一阶段铭文不同的是,多数铭文排列较第一阶段规整,不仅竖成行,而且横也成排。

但仍有部分铭文由于每竖行字数与字的大小未能一律,在总体较整齐的情况下显出个别的不整齐。

此阶段铭文有两种字体形式。

其一:字体笔画仍显浑厚,还有明显的波折,部分笔面仍作中间粗两头尖形。

如康王廿三年之大盂鼎铭文。

其二:字形一改过去较浑厚、豪放的书风而为规整、拘谨。

多数字笔画均匀,但仍有一些字点画上作粗肥笔,如天字上一笔,王字下一横,才(在)字横画与竖笔交接处等皆是,此外有的字右边捺笔仍有波折。

此种形式的铭文大致出现于昭王时期,如御正卫簋与启卣铭。

以上两种字形属于本阶段之主流。

但本阶段铭文另有一种较松散的形式,每竖列字数基本相同,但因其字大小不一,横排基本上不齐整,字形亦有波折,似仍具第一阶段遗风。

惟笔划较细,且多圆笔。

■西周中期金文本期金文中记录周王于宫廷进行册命之礼的铭文始出现,并渐成套子。

“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之类文辞始流行。

本期只有极少数铭文后铭有族氏名号。

字体形式则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穆王时期,共王时期部分器铭仍有此阶段特征。

铭文基本上沿袭以上所述昭王时期出现的那种小而规整、拘谨的字型,总体显现出一种整洁的风貌。

文字的象形性己甚弱,表现人体的字多不再作下跪状而下肢向下伸展。

第二阶段,共王至懿王时。

部分器铭于铭文布局之规整程度及字形结体上尚留有上一阶段的一些特征,但笔道已粗细一致,进一步向线条化方向发展,波折与粗肥笔画皆已不存在,这显然是为了使书写更加便利。

而在字形上也相对上一阶段拘谨的形式有所变化,显得较宽松,此种风格的铭文可见于共王时的墙盘铭文。

本阶段另有一些器铭风格较别致,布局上均比较散漫,虽已无波折与肥笔,但字体比较开扩、敦厚。

由上述可知,本期第二阶段的铭文亦存在规整与粗犷两种风格,而以前者为主流。

但在本期末叶约孝王时,又已出现西周晚期金文的形式了。

■西周晚期金文本期在时间上即指夷王至幽王时期。

本期有较多长篇铭文,内容多为套子化的廷礼册命。

有关战争、土地狱讼等方面内容亦较多见。

宣王时出现最长的西周金文毛公鼎铭,长达四百九十九字的铭文,记宣王对毛公之诰命。

此外,本期铭文末尾多有套辞,盛行“万年无疆”之类辞句。

特别是本期还有许多器铭属于韵文,亦是非常有特色的。

本期铭文布局工整规范,横成排,竖成列,在少数器铭拓本上可看到清楚的长方格,表明当时在制范时是采用先画格后按格作字的。

本期字形特征较明显:一是普遍作长方形,字形大小相近同;二是笔道绝大多数为细劲均匀的线条,仅个别字,如“天”字上一横,“旦”字下一横仍有作圆点状的,“丁”字仍多写成圆点。

此种金文字体旧或称为“玉箸体”。

由于字形典雅,行列整齐,所以本期铭文总体上显得庄重、肃穆。

如上文所言,此种“玉箸体”实源起于中期末叶,但在本期才盛行。

如:夷王时的史颂鼎铭文,夷王或厉王时期的大克鼎铭文等等。

■春秋金文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各诸侯国及各国内卿大夫所制,因此这一时期金文多反映诸侯、大夫之社会活动与其典章制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均表现出浓厚的地域性,从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采的局面。

这种情况与周王室衰微后,列国以自立之意识竞相发展自已之势力,国内卿大夫室家亦逐渐兴盛之政治形势是相符合的。

此外,由于历史背景发生上述变化,自春秋早期开始,西周晚期金文中习见之有关廷礼,册命内容的铭文即已不复见。

■春秋早期金文春秋早期因接近西周,故此时期列国金文皆不同程度的保留有西周晚期金文的一些特征,体现在文字结构及书体上。

其中,尤以一些重要的诸侯国的金文更与西周晚期金文形似,文字作长方形,端庄凝重,布局较整齐、规范。

如:晋姜鼎、齐侯匜之一、鲁伯厚父盘、曾侯簠等等。

春秋早期的秦国金文尤与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铭文在字形结构与风格上很相近,这可由1978年宝鸡太公庙出土之春秋早期偏晚的秦公鎛铭文与虢季子白盘铭文相比较得知,如上文所言,这说明秦国文字继承了西周晚期王纖地区内西部区域的文字特征。

但是此期列国金文也呈现与西周晚期金文一定的差别。

这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器铭布局较散,横不成排,字形亦不规整,大小不一,也非皆长方形,如苏甫人匜、匽公匜、郑姜白匜。

此种字体,可能较接于当时流行的俗体,或称手写体,而上述与西周晚期金文相近同的规整的文字当属特意加工的,比较郑重的正体。

(二)淮河,汉水流域与汉淮间诸国,有的在春秋早期即较明显地体现出与西周晚期不同的风格。

如陈伯元匜铭文,又如楚赢匜铭文,文字皆大小不一,多曲笔、并有故意将笔画拉长之趋势。

■春秋中晚期金文至春秋中晚期,列国金文在形体上均已形成较鲜明的时代特色,不同地理区域,甚至区域相邻的不同国家间的金文也有了较大的差别。

但当时大小国众多,今日所能掌握的金文资料,尚不足以逐一作细致的、分国别的研究。

下面仅根据现有资料,将这一阶段金文大致分四个区域作概述,这四个区域即是东方之齐鲁,中原之晋、南方诸国。

关中(秦)。

■齐、鲁金文这一地区以齐国金文的资料较为丰富。

从春秋中期时,齐金文出现两种风格,第一种风格:字形瘦长而工整,笔画流畅,竖笔往往长垂而迂曲,显得庄重而又典雅。

例如出土于易县的所谓齐侯四器(鼎、敦、盘、匜)之铭文。

然齐侯盂铭文,此盂铭文字体与易县所出齐侯器铭文极相近。

在此同时,齐国金文还有另一种风格。

字形较方、笔画舒张,风格比较豪放,如国差黵铭文,传世之洹子孟姜壶的铭文《大系》也可归属此种形式,惟布局较为草率。

以上春秋齐国金文的这两种形式虽书法不同,但字形结构却是相一致的,这只要将以上齐侯盂铭文、筋鎛铭文与国差黵铭文比较一下即可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