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许昌事业单位高频考点:民事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发生、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到诉讼请求权利发生时效以后的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
在中国,民事诉讼时效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进行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十一条规定,一般的时效期限为三年。
也就是说,从权利发生、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到三年以后,相关的诉讼请求权利就失去了追求的权利。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规定,比如:1.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时效期限为二年。
当权利人受到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时,向侵权人主张损害赔偿请求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这主要适用于一些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质量等原因导致的损害赔偿。
但是,如果有特殊的法律规定或者约定,可以延长时效期限。
2.建筑工程或者其他设施修建、改建、重建合同纠纷中,诉讼时效为五年。
因为建筑工程或者其他设施的修建、改建、重建涉及较大的金额和时间周期,因此一般的三年时效不适用。
3.公共利益诉讼的诉讼时效没有规定。
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因为诉讼请求权为公益性质,所以没有时效限制。
但是,如果涉及损害赔偿请求权,则适用其他规定的时效期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诉讼请求权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行使,一般情况下,时效期限可以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例如,法律规定的继承人、损害赔偿权利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止;如果权利人或者义务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制,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断或者延长。
总之,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诉讼活动的进行,加强司法效率,确保诉讼活动及时进行。
当权利人不履行自己的诉讼请求权利时效期限,将会失去机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当事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行使诉讼请求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时效概念详述
遇到仲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核心内容:民事诉讼时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赢了网民事诉讼法栏目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知识内容。
1.什么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依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
通俗地说: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你的某种权利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行使,超过这个期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
2.我国法律规定了哪些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短期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特殊诉讼时效:是指《民法通则》以外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时效。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四年。
最长时效:以上三种诉讼时效,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的。
但是,假如权利人很长时间才知道(比如50年后才知道,再加上二年诉讼时效,就是52年),这会将时效拉得很长,很不利于法院搜集证据和正确解决纠纷。
为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最长时效为20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适用于一切民事纠纷。
3.为什么要规定诉讼时效?这一方面是为了催使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以避免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时间过长造成搜集证据的困难和影响法院的正确处理。
4.为什么诉讼时效问题容易被忽视?我国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借鉴外国的法律而制定的。
而在我国古代,法律上并没有这种规定。
相反,我国民间历来有父债子还”的说法。
一个人的债权不但不会在自己在世时因时间推移而失效,而且还会延续到子子孙孙。
由于传统习惯与制定法律之间这种巨大的差异,使许多没有系统学过法律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种法律规定,因此便经常出现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莫名其妙地败诉的事例。
民法诉讼时效讲解
司考真题 甲欠乙1万元钱,双方约定于2004年5月20日
清偿。到期后,甲并未归还。乙后来到广州,
2006年3月15日,乙在广州出车祸,昏迷,
经多方治疗于2007年4月20日恢复健康。乙
对甲的诉讼时效届日为(
2007年12月,胡某公派到加拿大
学习两年,办出国手续时向朋友
课
张某借款三万元,并立字据约定
后 例
胡某在出国时将钱还清。直到 2008年7月27日胡某出国,也未 还钱。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
题
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
2010年8月,胡某回国。2010年
10月6日张某因买房急需钱,找到
胡某,胡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
民事诉讼法 时效制度 民事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办理民事 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程序的法律。
为了使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得到正确 处理,不仅要有各种民事法律、经济法律 等实体法,而且要有一个保证人民法院查 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 审理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制裁民事 违法行为的法律。这个法律,便是民事诉 讼法。它是人民法院审判民事、经济案件 和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守 的准则。
法院受理后经过审理认为诉讼时 效未过,判决王某应该归还欠款。
民事诉讼之诉讼时效
定义 分类 中断 起算 中止 延长
民事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 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 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即诉讼时效届满,权 利人的胜诉权消灭。特点:消灭时效、丧 失的是胜诉权、具有强行性和普遍性
2016成人高考民法重点解析:诉讼时效
2016成人高考民法重点解析:诉讼时效诉讼时效1.比较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诉讼时效: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对债权请求权发生效力,对物权不发生效力,物权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主债权诉讼时效经过,诉讼时效期满2年内(此即为除斥期间),债权人行使抵押权)除斥期间: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如合同法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但撤销权人应当在其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除斥期间)内行使。
区别:①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的经过和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要法定期间的经过。
②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如追认权、同意权、撤销权等。
③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届满,实体权利本身并不因此而消灭;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消灭。
④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适用中断、中止、延长的规定。
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断、中止、延长规定。
赡养费请求权,司法实践中认为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乙借甲款200万,丙为乙提供抵押,现诉讼时效已过,此情况下甲不能向乙提起给付之诉;但能否向乙提请实行抵押权的诉讼?民法理论抵押权是物权,物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2.期限:a.一般时效:2年。
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也为2年。
诉讼时效期间是法定期间,约定期间无效,不发生效力。
b.特殊时效: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注意,要区分违约责任和产品责任)(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例:甲买电热毯取暖,一年半未使用,后使用通电后把背烫伤。
依据什么法保护?民事通则(1年),合同法(无诉讼时效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诉讼时效规定),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2年)。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之诉讼时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之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受到侵害的人不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即丧失依法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也就是说权利人如果在法定期间(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法院可以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但是如果法定期间经过,义务人主张不履行义务的,法院不得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这对于权利人而言是不利的。
那么,对于诉讼时效的我们应该知道那些内容呢?一、诉讼时效期间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例1: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正确的是()A.因身体受到伤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B.寄存的物品丢失或毁损的诉讼时效为1年C.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D.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期限《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因身体受到伤害、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申明、拒付延付租金、寄存的物品丢失或毁损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因环境污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2017年10月1号生效的民法总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就不再有普通和特殊诉讼时效的区分。
所以D选项正确。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点1、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例2:甲向乙借款20万,约定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分五期还款,最后一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还清。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时效(3篇)
第1篇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民事诉讼时效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旨在规范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权利,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本文将从民事诉讼时效的概念、法律依据、适用范围、起算时间、中断与中止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民事诉讼时效的概念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权利,而导致该权利丧失诉讼保护的法律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权利人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胜诉权。
二、法律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权利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我国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基本法律规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也对民事诉讼时效作出了具体规定。
三、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类民事案件,包括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物权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
无论权利的性质如何,只要属于民事权利范畴,均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四、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一般情况: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 未知的权利: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 分期履行的合同: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4. 不当得利:自得利人应当知道返还之月起计算。
5. 侵权行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五、中断与中止1. 中断:在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等行为,均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从中断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2. 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六、法律后果1. 时效届满: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但权利本身仍然存在,权利人仍可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2. 时效未届满: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作出判决。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规定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规定《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根据该法的第164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即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下面将就该法规的主要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首先,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规定了一个总的期限,即三年。
这意味着,无论何种事项,权利人必须在三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对其的追索权利丧失。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的时效期限。
例如,对于因生命、健康受到损害的人提起的侵权行为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对于因违反合同义务引起的经济损失提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这些特定情况下的诉讼时效期间,与总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一致的。
其次,民法通则对民事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进行了规定。
根据该法的第165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这意味着,诉讼时效的计算是根据权利人是否知悉权利受到侵害而进行的。
当权利人知悉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如果权利人在知悉之日起三年内未提起诉讼,其追索权利将被认定为已经丧失。
最后,民法通则对特定情况下的诉讼时效进行了特别规定。
例如,在因受伤或任何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民法通则规定了以三年为诉讼时效期限。
然而,对于没有完全知道自己的受伤还是健康威胁的人来说,时效期限由完全知道自己受害日期算起,这意味着,诉讼时效期限将顺延。
总而言之,《民法通则》对民事诉讼时效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它明确了三年为诉讼时效期限,并规定了特定情况下的诉讼时效期限。
在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方面,该法则明确了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并对特定情况下的诉讼时效进行了特别规定。
这些规定的实施,可以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秩序的维护。
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对于民事案件,原告在一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的期限。
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诉讼活动的及时性和正常进行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时效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诉讼时效的计算一般是从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有下列情形的予以中止或者是中断:
首先是中止。
中止是指诉讼时效到期前,因为某些特殊情况需要暂时中止计算的情况。
如原告临时无法起诉或者被告临时无法辩护的情况下可以中止计算。
中止期间不计算在诉讼时效之内。
中止期满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其次是中断。
中断是指诉讼时效由于某种特殊情况而重新开始计算的情况。
中断发生后,计算诉讼时效的期间将重新开始。
中断可以根据特殊情况进行判决,如当事人采取调解、和解、司法协助等行为时可以中断计算。
中断期满后,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件,诉讼时效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诉讼时效期限较短的一些债权案件,以及对于特殊关系的民事案件,如婚姻家庭、继承、劳动争议等案件,诉讼时效期限会有所差异。
对于这些特殊情况,根据不同的案件性质进行相应的规定,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诉讼时效的规定,可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长时间的诉讼延误和蓄意拖延,维护了民事诉讼案件的正常进行。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根据具体案情,合理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确保公正、公平地解决民事纠纷。
国家司法考试理论法必备基础概念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
1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
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2.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
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
3.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因有与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相反的事实,使已经经
过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而须重新起算时效期间的制度。
4.诉讼时效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给予的延展。
5.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
权利人在法
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行使其权利,其权利即被除斥。
民事诉讼起诉有效时间是多久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民事诉讼起诉有效时间是多久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下列案件诉讼时效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均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
【为你推荐】协议离婚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彩礼离婚起诉书起诉离婚程序离婚子女抚养权民事诉讼涉及的是普通的民事案件,许多涉案双方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民事诉讼的起诉是有有效期的。
法律上,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确保诉讼的效率,法律上也规定了起诉的有效时间,确保法律高效执行。
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关于民事诉讼起诉有效时间的内容。
一、什么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二、什么是诉讼有效期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至法定期间届满,便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
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权利人如果长期不行使权利,经过相当时间后,人们便会习以为常,并且以此为基础发生各种法律关系。
如果允许权利人在很长时间以后随意行使权利,就必然会使长期以来已经相当稳定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动,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此外,一定的事实会因时间的流失而被人们渐渐淡忘,证据也会渐渐湮灭,难以收集。
如果权利人在很长时间以后又提起诉讼,法院往往难以查清事实,因而很难作出正确的判决。
所以,为了稳定法律秩序,克服证据收集之困难,同时也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法律规定,权利人如果不及时行使权利,经过一定期间之后,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给予保护的权利。
因此,诉讼时效的实质,在于对民事权利予以适当的限制。
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依其自由意思排除其适用,也不得随意予以加长或缩短,时效利益亦不得预先予以抛弃。
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3篇)
第1篇一、引言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权,导致其请求权消灭的制度。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对于维护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的定义、适用范围、计算方法、中止和中断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的定义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权,导致其请求权消灭的制度。
追诉时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提高司法效率。
三、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的适用范围1. 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合同债权、侵权债权等。
2. 诉讼时效适用于物权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返还原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权利。
3. 诉讼时效适用于人格权请求权。
人格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权利。
4. 诉讼时效适用于知识产权请求权。
知识产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权利。
四、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1. 普通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
2. 特殊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以下情形:(1)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请求权,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时效。
(2)因合同纠纷产生的请求权,自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时效。
(3)因不当得利产生的请求权,自不当得利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时效。
五、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时效的中止和中断1. 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 中断:在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中断。
民事案件的法律时效(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时效,又称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其权利即受到限制或者消灭的制度。
在民事案件中,法律时效的规定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民事案件的法律时效展开论述,包括时效的概念、种类、适用范围、起算时间、中止、中断和延长等方面。
二、民事案件法律时效的概念民事案件法律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超过该期间,其权利受到限制或者消灭的制度。
法律时效的设立旨在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防止权利长期得不到实现,造成社会关系的不稳定。
三、民事案件法律时效的种类1.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
2. 非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向有关部门、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申请保护其权利的期限。
非诉讼时效的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3. 特别诉讼时效:指法律对特定民事法律关系规定的诉讼时效。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四年。
四、民事案件法律时效的适用范围1. 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
2. 民事义务:包括合同义务、侵权义务等。
3. 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五、民事案件法律时效的起算时间1. 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 非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3. 特别诉讼时效:根据法律规定起算。
六、民事案件法律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1. 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 中断:在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诉讼时效中断。
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 延长:在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延长。
民事案件法律诉讼时效(3篇)
第1篇一、引言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未行使权利,导致权利丧失法律保护。
诉讼时效制度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对民事案件法律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诉讼时效的概述1. 诉讼时效的定义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导致权利丧失法律保护的法律制度。
2. 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1. 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合同关系、侵权关系、无因管理关系、不当得利关系等。
2. 诉讼时效不适用于部分法律关系诉讼时效不适用于以下法律关系:(1)法律规定不得诉讼时效的权利;(2)法律规定不得诉讼时效的义务;(3)法律规定不得诉讼时效的合同关系。
四、诉讼时效的计算1. 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
2. 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分为两种:(1)连续计算;(2)中断计算。
(1)连续计算:自诉讼时效计算起点起,至诉讼时效届满之日止。
(2)中断计算: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提起诉讼、申请仲裁、请求调解等行为,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五、诉讼时效的期间1. 诉讼时效的期间为三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的期间为三年。
2. 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期间(1)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权利人放弃诉讼时效期间,视为放弃权利。
六、诉讼时效的效力1. 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3篇)
第1篇一、引言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又称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导致该权利丧失法律保护的一种制度。
在我国,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民事权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的概念、法律依据、适用范围、期间计算、中止和中断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的概念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导致该权利丧失法律保护的一种制度。
具体来说,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导致该权利丧失胜诉权,不能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在法定期间内行使请求权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在法定期间内行使请求权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一条规定:“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在法定期间内行使请求权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四、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的适用范围民事案件法律追诉期适用于以下情况:1. 请求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
2.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
在知识产权领域,法律追诉期适用于侵权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
3. 人身权人身权是指与人的身体、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相关的权利。
在人身权领域,法律追诉期适用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名誉侵权纠纷等。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规定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规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事纠纷时有发生。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常见的选择。
而民事案件诉讼时效规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律概念。
所谓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简单来说,就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在一定时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失去通过诉讼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
这个规定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法律的权威性。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种类主要包括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
普通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
这意味着,在一般的民事纠纷中,如果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在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情况下,权利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特殊诉讼时效则针对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规定了不同的时效期间。
比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再比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般来说,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法律也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起算情形。
比如,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可能会出现中断、中止等情况。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2016民诉诉讼时效汇总
民事诉讼时效的67条规则一览表1-1诉讼时效普通2年诉讼时效。
自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
(民法通则135条)1年诉讼时效。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民法通则136条)3年诉讼时效。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
(环境保护法42条)4年诉讼时效。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
(合同法129条)最长诉讼时效。
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
(民法通则137条)1-2申请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
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
(民诉101条)诉中财产保全。
情况紧急的,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该立即执行。
(民诉100条)对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民诉108条)1-3申请证据保全诉前证据保全。
商标法58条规定,法院必须在接到申请后48小时内作出裁定,同意的立即执行,申请人应在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起诉。
(商标法58条)诉中证据保全。
《民诉法新解释》第98条第1款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
1-4立案法院应在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7日内立案,立案庭应在决定立案的3日内移送审判庭。
(审限若干规定第6、7条)1-5申请先予执行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前采取(民诉意见106条)1-6公告送达国内。
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天的,视为送达。
(民诉92条)涉外。
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式送达的。
自公告之日期满3个月。
(民诉267条)1-7答辩期国内。
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转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答辩,法院收到答辩之日起5日内发送原告(但被告提交的证据何时提交给原告没有明确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时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它是为了保护诉讼主体的法定权益,防止过长时间的延迟和滥诉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事诉讼时效的含义、适用范围和相关规定。
一、民事诉讼时效的含义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特定的时间期限内才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超过该期限将被法院驳回。
其目的是确保诉讼双方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争议,维护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
二、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类民事案件,包括但不限于债权纠纷、合同争议、侵权赔偿等。
时效起算的原则主要根据不同法律关系的性质以及审查原则等进行判断。
1. 债权纠纷债权纠纷是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
在借贷、租赁、担保等各种债权关系中,一方向另一方履行债务的权利被诉讼时效所约束。
通常,申请人应当在债权发生后一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获得法院的支持。
2. 合同争议合同是民事关系中的一种重要法律行为,但是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争议。
对于合同争议,相关法律规定了一定的诉讼时效,即当事人必须在发生争议后的一定时间内提起诉讼,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 侵权赔偿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方承担民事责任。
然而,侵权索赔也受到一定的时效约束,受害人必须在侵权行为发生后的规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以保护自身的权益。
三、相关规定1. 诉讼时效的起算诉讼时效的起算主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起算日可能是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侵权行为实施之日或者发现侵权行为之日等。
2.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为了限制诉讼滥用和配合法院的审理工作,法律规定了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情况。
当事人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申请调解或者采取其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都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此外,如果涉及法定期间的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3. 诉讼时效的效力和确定诉讼时效是法律上的一种制度,法院在接到案件后,会对诉讼时效进行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许昌事业单位高频考点:民事诉讼时效
一、概念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等。
不适用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但其受侵害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也受诉讼时效约束。
国家财产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受到侵害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变更其适用。
三、效力
权利人不丧失起诉权,(程序胜诉权),权利人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法院在审理中不得主动援用诉讼时效期间经过的理由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法院查明诉讼时效确已经过的,应判决(而非裁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非驳回起诉)。
虽已超过时效,但当事人自愿履行的,权利人仍可以接受 ---因为实体权利本身并未消灭,当事人履行后又反悔的,不予支持。
四、特殊情形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五、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
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
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六、巩固练习题
1.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般诉讼时效期间是( )。
A. 1年
B. 2年
C. 5年
D. 10年
1. B 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故选B。
2.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应发生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
A. 1个月内
B. 2个月内
C. 3个月内
D. 6个月内
2. D 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因此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应发生在诉讼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故选D。
3. 杨某将行李寄存在宾馆前台结果被丢失,则此事件中的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 )。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3. A 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