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特殊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作品特点
《腐蚀》揭露的是抗战后期“雾重庆”特务横行、豺狼当道的黑幕。在这样一部“编年史”中,时代风云的变幻,人民革命的起落消亡,帝国主义侵略的魔影,旧中国腐败与黑暗的景象,都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反映,使之成为一面时代的“镜子”。
适应这种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生活,大规模地描写社会面貌的要求,茅盾在创中多选择艺术容量和载重力较大的中、长篇体裁,以深厚的生活基础,广阔的眼界,高超的文学技巧,以及艺术探索的巨大勇气和魄力,显示出独特的创作个性。
《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也都直接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带有普通意义的现象,触及政治上、经济上的敏感问题,揭示了时代的某些本质方面。
虽然题材并不是作品成败的决定因素,但那些直接关系社会变革的重大题材毕竟比日常生活题材具有更丰富的思想容量和社会价值,更能展示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更能深入地开掘其思想意蕴,提炼出富有时代意义的主题。例如,《蚀 ) 、《野蔷薇》、《虹》等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时代青年,特别是时代女性在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考验,对光明的追求,对革命的向往;《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通过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矛盾与经济困境。
二、时代性:倾心于直接关系社会变革的重大题材与主题
倾心于描画时代激流的大波大澜,善于及时抓住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斗争和事件来反映时代 的变革。世界著名汉学家普实克说:“茅盾善于抓住和反映现实, 他对当前现实倾注了全部注意力,这是他的特点。世界上伟大的 作家很少有像茅盾那样把自己的创作和当前的现实、和当前重大 的政治与经济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茅盾经常从刚刚过去的年代所发生的事件提取素材,把他同时代人记忆犹新的事件刻画成 艺术品。”
他既没有像某些乡土作家那样对现代都市和工业文明产生厌恶对立情绪,也没有像某些新感觉派作家那样,过分地欣赏都市生活的异化现象,粘滞于机械飞转抛洒出来的油腻,而是从现代大生产中吸取了科学求实精神,从资本运行中看到了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同时,他对于文学的现代化也有自觉的意识,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分析矛盾作品中的感性与理性
分析矛盾作品中的感性与理性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描写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主题。
在茅盾创作中,感性与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和互动关系,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茅盾的创作中表现出较为鲜明的感性特点。
他深入民众生活,关注人物的情感经验,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描写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真实感。
例如,他的小说《子夜》、《春蚕》等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情感纠葛、痛苦和渴望等。
然而,茅盾的作品同样受到理性思考的影响。
他是一位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家,对于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他倾向于运用理性思维来审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矛盾,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他的小说《子夜》中关注了农民问题,《春蚕》则揭示了妇女地位的困局,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理性的思考。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对茅盾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感性的描写赋予了他的作品情感力量和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投入故事中。
这种感性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其次,理性思考使茅盾能够深入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从而在作品中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理性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批判性和思考性,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思想交流。
总体而言,茅盾在创作中巧妙地结合了感性与理性,并使二者相互辅助、相互作用。
感性描写赋予了作品情感色彩和人性关怀,而理性思考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思想性。
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与互动,
丰富了茅盾的创作,使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思想深度,并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分析
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分析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
他的作品有《子夜》、《春蚕》、《狂人日记》等,都曾经在文学史上占据过非常重要的位置。
然而,除了他的文学作品外,他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也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
本文就将为大家详细阐述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
一、茅盾的人生观首先要说的是,茅盾的人生观可以总结为“人民至上”。
他在一生中都坚信着人民是最重要的,他们的利益和幸福是最应该被关注的。
这种人民至上的人生观表明了茅盾的社会责任感和作家使命感。
他经常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将人民的利益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借此来引导和启发读者,让他们更关注人民,更有爱心。
二、茅盾的文学思想茅盾的文学思想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
首先,茅盾反对艺术与现实世界分离的做法。
你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倾向于直接地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素材。
他认为,文学应该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应该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一观点也被称为“同步论”,这是茅盾一直坚守的。
茅盾还特别注重描述社会的细节和现实的矛盾。
他希望通过细腻而深入的描写,揭示现实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刻的思考空间。
其次,茅盾主张“文学应当是爱的文学”,这表明茅盾非常注重情感的描写。
他认为艺术创造需要的是一种“热爱”,即创作者对所写的人物或者事物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爱。
他认为这种热爱是创造伟大作品不可或缺的能量和动力。
最后,茅盾的文学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他认为文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茅盾认为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社会紧密相连,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他希望通过文学反映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而调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总结茅盾的人生观和文学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他的人民至上的观念表明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的文学思想也主张文学需要与现实相结合,反映社会的各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思想深入地挖掘茅盾的作品,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独特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动力。
当代的年轻人们需要学习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文学才华传递正能量,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给我们的启示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给我们的启示
矛盾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是中,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茅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茅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
方法论: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不切实际的教条经验主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属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到特殊性认识的方法;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总之立足课本.。
茅盾论创作
茅盾论创作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创作涵盖了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
他的作品以真实、生活化的描写风格和自身的社会关怀而著称。
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以及作品的社会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下面将从茅盾的创作思想、作品特点和文学创作的实践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茅盾的创作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启示。
茅盾追求真实和生活化的写作风格,他主张通过对社会和人物的观察来揭示社会的真相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常常通过描写故事中的普通人物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种真实的写作风格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次,茅盾的作品特点也对今天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他的作品常常以小人物为主角,通过他们的经历和命运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茅盾的作品中,人物的塑造非常生动鲜活,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都被描写得极为细致入微。
这种注重细节描写的手法可以启示我们在创作中注意人物形象的构建和个性的展示。
再次,茅盾的文学创作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茅盾在文学创作中积极追求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他尝试了不同的文体和题材,在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问题,又关注个人命运,既有思想性,又具有艺术性。
这种多元化的创作实践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最后,茅盾作为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对社会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他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他用文学的方式来揭示社会问题并提出反思。
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写来体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关注每个普通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成长。
这种社会关怀和思考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我们需要通过文学来反思社会问题并呼唤正义。
总之,茅盾的创作思想、作品特点和文学创作实践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他注重真实、生活化的描写风格和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怀,这种写作风格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都有着很大的启示。
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
主要作家有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多为左翼作家。
其特点是,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其创作能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茅盾小说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社会分析小说特点?能够体现“社会分析小说”的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
主要特点是:1、背景广阔。
《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上海。
作家并没有截取某条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都被组合到《子夜》的情节里。
同时,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一全面的表现。
”当然,茅盾的“大规模”“全面”描写,并不是把各个生活断片随意拼帖在一起。
他精心结构,细密布局,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与性格发展史,牵动其它多重线索,从而使全篇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又沿着一个意义指向纵深推进,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2、贴近生活。
茅盾近乎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
《子夜》的情节,是被镶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这一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
小说中描写的一些情景,如公债交易、蒋冯阎大战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史实。
《子夜》把这类非虚构性的话语引进小说,与虚构性话语融汇、辉映,应该说是相当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文体试验。
《子夜》的史诗品格,无疑得益于“诗”与“史”两种语言巧妙调适与组合。
3、描写细腻。
《子夜》在整体布局上具史诗般宏阔,但细节描写的笔触又极为委婉细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颤动的波纹。
分析茅盾创作中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分析茅盾创作中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茅盾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他的创作中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对他的写作方式和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茅盾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感性色彩,他的小说描写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角色和情感场景,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出色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形象感染力。
另一方面,茅盾也非常注重理性思考和科学的表现技巧,在创作中他反复斟酌每个情节和人物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
这种思想的准确性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深刻而且富有启发性。
但这种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一些情况下,他的感性表达和理性思考产生了冲突。
例如,他在写作时需要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感情,但他也需要在逻辑上搭建一个精确的框架。
这种矛盾需要他在创作时保持平衡,充分发挥感性和理性的优点,同时避免它们之间的冲突,使得作品既具有真实的情感又能够通过理性的思考进行表现。
总之,茅盾的创作中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是非常普遍的,但他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种矛盾促使他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发展并创新。
关于茅盾文章的点评-解释说明
关于茅盾文章的点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茅盾,原名沈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文学评论家、革命文化领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将对茅盾的文学成就、文学风格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和地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他的作品和思想进行综合评述,旨在全面了解茅盾的文学贡献,并就其影响和地位进行评价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茅盾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文学界和读者的关注和争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其文章进行点评,分别是茅盾的文学成就、文学风格以及影响和地位。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茅盾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然后分析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包括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探讨茅盾的文学风格,包括他的写作特点和创作风格,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茅盾的文学贡献,并对其进行评价,以及展望茅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茅盾文章的全面分析和点评,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这位伟大作家的文学成就。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茅盾文章进行全面的点评,分析茅盾的文学成就、文学风格以及对文学界的影响和地位。
通过对茅盾的作品和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够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贡献,深刻领会其文学思想,同时对茅盾的评价和展望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对茅盾文章的点评,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促进对茅盾及其作品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也为茅盾的文学传世留下珍贵的文字记载。
2.正文2.1 茅盾的文学成就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茅盾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茅盾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家》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情节设置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他善于通过小说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创作题材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
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
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
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
如《蚀》的第一部是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个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
而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
他的散文及报告文学亦然,同样取材于当下发生的事件,如《白杨礼赞》描写的西北地区的白杨树而实际则是赞扬当时抗战的战士们,《访苏实录》则实实在在地描写了作者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可以说茅盾的这些题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在关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茅盾也开拓了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他的《子夜》直接记录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间在大都市上海发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而《幻灭》、《动摇》和《追求》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两个都市之中,这些小说深深扎根于都市的大环境中,并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的脉络向前推进。
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运笔自如,展示了对都市题材优秀的驾驭能力。
而在都市题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鲁迅开创的乡村题材创作,他的《农村三部曲》顾名思义就是写在农村里的三个小说,其中《春蚕》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幅浓郁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形象的描画了帝国主义侵略给农民带来的冲击和上产所带来的恐慌。
茅盾的文学风格及其影响
茅盾的文学风格及其影响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探讨茅盾的文学风格及其对文学界的影响。
一、文学风格茅盾是一位文学大师,他的文学风格独特、清新,他的作品情感细腻,富有思想性和哲学深度,回归生活,关注社会现实的写作风格和理念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作家。
茅盾的文学风格主要以写实为主,追求生活的真实,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现实生活做到细腻地呈现。
同时,茅盾的作品也注重人物塑造,他通过用细腻的筆墨塑造出真实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人性的美好和阴暗,引人深思。
茅盾特别注重情感描写,在他的作品中,它对于人物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抓住人物的一举一动,表情和语言,来刻画人物,达到深刻的思想表达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茅盾用温和而细腻的语言展示一切,包括生活的琐事,呈现精细的人生画面。
他笔下的景物,不仅是客观的描述,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情感,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整个情景。
二、影响茅盾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学界。
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直接、深刻、至关重要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茅盾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影响依然存在。
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理念,每次都在为新的读者带来启发和启迪。
他的作品引领着新时代的文学发展,同时也让新文学作家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茅盾对于新一代的作家具有特别的意义。
新一代的作家们都受到了茅盾的影响,他们在写作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
茅盾的表现主义思想也为后来的写实主义作家操作技巧提供了很多的启示,他的作品以写实为主,在回归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在动机和心理过程。
茅盾的文学影响还体现在他的价值观方面。
他在写作时非常注重反映社会、探讨宗教、人类的本质等方面的问题,这让他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茅盾的文学作品一直被人们所珍视、传颂。
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理念,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现代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结论茅盾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发扬民族精神、反映社会现实、弘扬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茅盾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探求与价值关怀
茅盾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探求与价值关怀茅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所创作的作品被誉为“现代文学国宝”,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茅盾的作品主要以人生为主线,探究人性、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问题,并展现出他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与价值关怀。
本文就来谈谈茅盾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探求和价值关怀。
一、人性探求茅盾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其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情感和人生经历,这些塑造细节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让人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
在小说《子夜》中,茅盾通过描写角色的内心矛盾来探讨人性和人生命题。
小说主人公陶志纯不仅泯灭自我,不存在自由,还在文化冲突中感到困扰和痛苦。
这样的人物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与关注。
在《春蚕》中,茅盾的描写将主人公耿耿与女友庄青不同时期的性格特点表现得非常突出。
耿耿一词本意为念念不忘,周而复始,仔细思考,这个形象也代表着人性中那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藤野先生》中,茅盾运用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从而勾勒出意志坚定、刚正不阿的形象,对人性这一复杂而又深奥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茅盾笔下的人物形象正是其文学创作风格的最佳体现。
他在作品中以格物致知的态度,勇于揭示人性中易被忽视的细节,传达出作品中深刻的人性关怀。
二、价值关怀茅盾在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价值观,体现了他对世界、生命、自我等课题的思考和认识。
他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的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关怀。
在文学作品《荷花》中,作者通过塑造“大佛爷”的形象来探讨慈悲、善良等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我意义的深入思考。
作者描绘了一位被流放的女革命家寓居在荷花鱼塘旁的生活,表现了她对自由、公正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拷问,对生命的悲悯和人权的呼唤。
在《蚀》中,茅盾表现了对邪恶和黑暗的深恶痛绝。
作品中主人公常幽至擂鼓石,揭露了暴力和压迫的本质特点。
通过这个描写和主人公的坚持不懈,茅盾反映了对价值观的肯定与追求,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茅盾的散文写作特点
茅盾的散文写作特点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茅盾先生的散文写作特点!茅盾先生的散文啊,那可真是有特色。
他的文字就像一幅细腻的画卷,把各种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比如说吧,他写风景的时候,那叫一个绝!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让你仿佛身临其境,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
他的语言还特别丰富,词汇量那叫一个大!不管是华丽的辞藻,还是朴素的字眼,在他手里都能恰到好处地运用。
而且呀,他的句式也灵活多变,长长短短,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
茅盾先生的观察特别敏锐,能抓住别人看不到的小细节。
就像一个侦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然后把这些细节巧妙地融入到他的散文里,让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呢,茅盾先生的散文就像一个宝藏,每次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厉害呀?稿子二嗨呀,朋友!今天咱们唠唠茅盾的散文写作特点。
你知道吗?茅盾写散文,那故事感超强!就好像他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给你讲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
情节一环扣一环,让你读着读着就入迷了。
他的文字风格有时候很豪放大气,有时候又特别细腻温柔。
比如写人物的时候,能把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
让你感觉这个人就站在你面前,活灵活现的。
茅盾还很会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啥的,用得那叫一个溜。
把原本平淡的东西写得特别生动有趣,让你忍不住拍案叫绝。
而且他的散文往往有很深厚的时代背景,能让你了解到那个时候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感觉就像穿越回了过去,亲眼目睹了一切。
还有啊,他的结构布局也很巧妙。
开头能一下子抓住你的心,中间内容丰富精彩,结尾还能给你留下深深的回味。
反正我觉得茅盾的散文真是太棒啦,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品味!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涉及众多领域,作品内容丰富而深刻,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典范。
在茅盾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研究方法不够新颖、理论框架不够宽广等问题。
因此,对茅盾研究的开拓是当前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考察茅盾的文化背景要完整理解茅盾的文学作品,就必须首先考虑到他所处的文化背景。
茅盾生于清末,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程,同时也亲身经历了战争、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等重要时期。
他的作品中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近代思潮,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特色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因此,在茅盾研究中,我们需要探讨其文化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并分析茅盾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二、注重茅盾的独特性茅盾是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因此我们需要在研究中注重茅盾的个性化表达。
例如,对于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人性的探讨,以及茅盾的宗教思考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应该注重茅盾个人的思想体系和创作特色。
三、借鉴国际范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们需要将茅盾研究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下,借鉴国际范式并将其置于跨文化、跨国度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文化研究中对于文化遗产、民族认同和跨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并将之交叉运用于茅盾的文学创作中。
四、拓展研究视野茅盾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文学领域,我们还应该将茅盾的作品放在更为广泛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历史文化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探究茅盾作品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社会意义等问题。
五、利用新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可以运用新技术手段来拓展茅盾研究的领域。
例如,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等新兴技术,我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到茅盾的文学作品和相关资料,从而为茅盾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系统的数据支持。
总之,茅盾研究既需要注重文化背景和个性特色,也需要借鉴国际范式和拓展研究视野。
矛盾论阅读报告
矛盾论阅读报告
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阅读报告:矛盾的基本规律、矛盾双方和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基本规律
矛盾的基本规律是指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不断产生、发
展和解决的必然规律。
矛盾必然存在于一切事物内部,并且是事
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双方
矛盾双方指存在于事物中的对立方面。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
动人民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指在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会发生
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领域,矛盾具有不同的特殊性。
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
本文认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中理论最为深刻、最为基本的部分之一。
通过研究矛盾论,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领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关于茅盾研究报告
关于茅盾研究报告1. 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对中国著名作家茅盾进行深入研究。
茅盾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茅盾的生平背景、文学成就、思想影响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2. 茅盾的生平背景茅盾于1896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地方政府官员。
在父亲的影响下,茅盾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上海的私塾学习并参与了一些文学团体的活动,逐渐展现出他的文学才华。
在茅盾的早期创作阶段,他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并试图将其融入到中国文学中。
这一尝试使他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后来,茅盾更加注重描写现实生活和人民的命运,使他的作品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这成为他后期创作的重要特点。
3. 茅盾的文学成就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文学成就令人瞩目。
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象,如《子夜》中的方鸿渐、《春蚕》中的李子雄等。
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命运与内心矛盾,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茅盾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还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
他善于从民间传说、民俗和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因此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他的作品既具有社会关怀和深度思考,又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4. 茅盾的思想影响茅盾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茅盾主张文学应服务于人民、反映社会现实,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文学的理论思考,在中国文学界推动了一场现实主义文学的热潮。
茅盾的思想也在中国文坛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议。
有人认为他的文学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的残酷和复杂性;也有人认为他对西方文学的借鉴过头,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独立性。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茅盾通过他的思想和行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茅盾早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茅盾早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他的小说艺术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成了一个个人物系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巨大人物画廊,有些堪称杰出的典型,在茅盾先生早期小说创作中,他塑造得最为成功的是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实业家形象和传统女性形象。
关键词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实业家;传统女性;为人生前言:茅盾的人物塑造注重社会人心理由外至内的剖析,进入到了社会历史分析的深层,达到了社会科学思维与艺术形象思维的有机统一。
茅盾这些独特的艺术追求,大大提高了我国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平。
一、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他的小说艺术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成了一个个人物系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巨大人物画廊,有些堪称杰出的典型,在茅盾先生早期小说创作中,他塑造得最为成功的是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实业家形象和传统女性形象不论讲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还是论及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不能不说到茅盾。
可能因为茅盾本人就是一名知识分子,同时他的人生又多接触知识分子的缘故,他的创作开始就选择了知识分子,而且是大时代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如《蚀》三部曲中的静女士、慧女士、章秋柳孙舞阳、李克、方罗兰、张曼青;《虹》中的梅行素;《子夜》中的张素素、惠芳;《野蔷薇》中的娴娴、环小姐等。
茅盾从酝酿和着手小说创作时起,就和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1926年秋季,茅盾就有了写小说的冲动。
据茅盾回忆:“她(茅盾夫人孔德芷)那时社会活动很多,在社会活动中,她结交了不少少女朋友。
这些女朋友有我本就认识的,也有由德芷介绍而认识的,她们常来我家中玩。
由于这些新女性的思想意识,声音笑貌,各有特点,也可以说她们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我和她们处久了,就发生了描写她们的意思。
”就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来看,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称时代女性)形象远胜于男性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茅盾的历史小说研究报告
茅盾的历史小说研究报告茅盾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历史小说作品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茅盾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的历史研究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对茅盾历史小说的研究报告。
茅盾的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他通过小说一方面再现历史的真实场景和人物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发展展示历史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社会矛盾。
茅盾的历史小说具有较高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批判性,以人民的命运和社会的动态为核心。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中国近代历史中的“戊戌变法”为背景,展示了主人公吕云鹤的艰辛奋斗和自我探索。
茅盾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历史的局限和人性的抉择,在历史的波澜中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变革。
《激流三部曲》是茅盾的另一个重要作品,关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社会革命和民主建设。
这部小说以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故事串联起来,通过描绘不同家庭成员及其周围人物的命运,再现了社会变革的曲折过程和人民伟大的斗争。
茅盾在小说中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和命运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茅盾的历史小说作品在描写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方面非常细致入微。
他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细节,使读者能够真实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
此外,茅盾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非常独到,他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
茅盾的历史小说作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茅盾的历史小说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通过小说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和社会的动态,以人物命运的起伏展现了历史的巨轮和人类的尊严。
茅盾的历史小说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矛盾先生的作品特点精编版
茅盾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
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
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
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
如《蚀》的第一部是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个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
而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
他的散文及报告文学亦然,同样取材于当下发生的事件,如《白杨礼赞》描写的西北地区的白杨树而实际则是赞扬当时抗战的战士们,《访苏实录》则实实在在地描写了作者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可以说茅盾的这些题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在关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茅盾也开拓了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他的《子夜》直接记录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间在大都市上海发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而《幻灭》、《动摇》和《追求》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两个都市之中,这些小说深深扎根于都市的大环境中,并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的脉络向前推进。
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运笔自如,展示了对都市题材优秀的驾驭能力。
而在都市题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鲁迅开创的乡村题材创作,他的《农村三部曲》顾名思义就是写在农村里的三个小说,其中《春蚕》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幅浓郁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形象的描画了帝国主义侵略给农民带来的冲击和上产所带来的恐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的特殊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北京101中学刘子森一.课标要求○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完矛盾的概念及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基础上,在便于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将教材内容做适当整合,进一步论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这部分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列宁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从两方面论述矛盾特殊性原理:一是矛盾特殊性的含义;二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第二部分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部分也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理解矛盾特殊性的表现○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学会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2. 能力目标(1)在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的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这一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即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特殊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引导学生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2)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要抱有正确的态度。
(3)理解“参差不齐乃幸福之本源(罗素)”,做到能够保持自己的优良个性,尊重他人的优良个性(和而不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同一事物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2)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难点:(1)同一事物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存在着各具特点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2)引导学生学会具体分析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五. 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设计1】如果现在我们所在教室突然着火了,需要你帮忙把火扑灭,你会用什么方法灭火(不能用灭火器)?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我们必须找到火源,找出着火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
如:普通着火:水酒精(汽油、煤油)着火:沙(黄土)、湿被子覆盖煤气着火:先关煤气后灭火电着火:先关电源后灭火危险化学物品着火:咨询化学老师等等。
同样是火,但是起火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由此采取的灭火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这说明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有矛盾,但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却又各不相同,矛盾具有特殊性。
为什么世界上的事物会千差万别,事物之间会有相异性、差别性呢?矛盾的这种特殊性要求我们如何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知识点: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板书)(一)矛盾特殊性(板书)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会千差万别,事物之间会有相异性、差别性,从哲学上说,就是因为事物的矛盾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即特殊性。
具体来说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什么呢?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板书)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板书)那么如何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呢?具体说它表现在三方面: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板书)【情景设计2】猜猜他是谁?学生以组(4-6人)为单位描述某个人(以本班师生为主)或模仿其动作,其他同学猜测被描述(模仿)者。
为什么我们可以猜出这些人是谁?(如果有猜不出者,也可同时设问:为什么无法猜出某些人?)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因为各自的特点(如果描述者无法)。
每一个人的相貌、身体、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任何一方面都不完全相同。
正如P71莱布尼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福楼拜“名言”(可让学生延续此名言)。
所以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他就是“他”。
各不相同、独具个性的你我他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人类世界(注: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强调保持“个性”的重要性:失去了它就失去了自我)。
不仅人如此,世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
也正是这种特殊矛盾,才构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特殊本质。
因而,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它们的矛盾都各不相同,正是由于这些领域各自的特殊矛盾,才构成了这三者的区别。
也正是由于矛盾的特殊性才把社会的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区别开来。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由于各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才使我们学习的各门功课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可以让课代表谈谈本学科特点)。
各不相同、独具个性的万物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即:(l)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板书)参见P70毛泽东“名言”: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情景设计3】虽然你我各不相同,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经历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这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的特点相同吗?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特有的风采和内蕴:少年的单纯可爱,青年的热力蓬勃,中年的成熟持重,老年的慈祥仁厚。
无论你处于哪一个阶段,都是幸福的,要珍惜,不要等时间过去了,才感到生活的可贵和美好。
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人生如四季,散发着各自独特的美。
人生如春季,花枝招展地走着、笑着;人生如夏季,火热地追寻自己的梦;人生如秋季,展现出成熟的美;人生如冬季,寂静中带着幸福、遗憾。
万物如人生,莫不如此。
就是说,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其发展过程总要经历若干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之间,都存在着差别,都包含着各自特殊的矛盾(学生举例论证)。
(注:可根据学生情况介绍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阶段感悟。
)即:(2)同一事物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板书)作为处于热力蓬勃青年阶段的同学们,每天要面对学习、休息、运动、睡觉、交友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也是不相同的,也各有其特殊性。
即使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交友中的“你”和对立面“朋友”也是不同的,也各有特点。
其他矛盾是否也如此?答案是肯定的。
即:(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板书)课堂探究(P70):(1)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说明了矛盾特殊性原理,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的三个方面(略)。
(2)“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等。
参见P70“相关链接”:介绍了在我国的历代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浩如烟海,但读者完全可以凭借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它们区别开来,此材料主要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即其方法论是什么?课堂探究(P73):(注:教师可根据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话题把问题做适当调整,设置相应情景。
如下雪好不好?100元钱是多是少等)(1)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分析具体问题的?探究提示:(1)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包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谈不上正确认识事物。
(2)学生结合学习及生活中的实例具体说明,教师归纳。
(二)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板书)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板书)(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参见P73毛泽东的名言:说明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为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此重要呢?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分析?2.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分析(板书)教师设问:(1)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正确认识千差万别的事物? 学生作答,教师归纳: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一切认识的起点。
正如刚才在分析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时所讲: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就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了。
在刚才“猜猜他是谁?”的活动中,因为抓住了被描述者的特征,所以我们就能够猜出。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板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奠定了基础,但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正确地改造世界即解决矛盾。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我们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正如我们只有对起火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出相应的灭火方法。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板书)课堂探究(P74):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探究提示:孔子对不同人所问的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包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这一哲学道理。
(注:根据学生情况简单介绍:孟懿子: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时候不仅用鲁公(诸侯)的礼仪,甚至还有用天子礼仪的时候,这就叫僭越。
<礼仪要求:一是要虔诚恭敬尽到礼数,不能敷衍塞责;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礼教,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僭越。
>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
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
子游、子夏:孔子的高徒,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孔子唯恐他们的敬爱之心不够恳切,用这话来警示弟子,让他们知道,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因此不应该求之于外,要求之于内心。
)参见P74“相关链接”:华佗对病症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从而药到病除。
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异同(根据学生情况讲解)区别:①含义不同(略)②理论依据不同(略)③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类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类属于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