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具体内容包括:1. 测量概念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定量描述的方法。
2. 测量工具的使用:介绍刻度尺、天平、量筒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测量误差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测量误差的存在,并学会如何减小误差。
4. 测量数据的处理:教授学生如何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量的测量。
2. 使学生理解测量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减小方法。
2. 教学重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测量数据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刻度尺、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尺子、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思考如何测量它们的尺寸、质量等。
2. 讲解测量概念:介绍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定量描述的方法。
3. 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刻度尺、天平、量筒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4. 测量误差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测量误差的存在,并学会如何减小误差。
5. 测量数据的处理:教授学生如何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如测量课本的长、宽、高,计算体积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测量概念2. 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3. 测量误差及减小方法4. 测量数据处理5. 测量实践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说明测量工具及方法。
答案:测量房间面积、测量身高、测量体重等。
2. 请解释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者的操作技巧、被测物体的状态等。
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教案:1.2.1《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科版上册)
教案: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教案:1.2.1《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科版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1.2.1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估读、记录数据和误差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
3. 使学生理解测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估读、记录数据和误差分析,提高测量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过程中的估读、记录数据和误差分析。
2. 教学重点: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刻度尺、练习册、PPT等。
2. 学具:刻度尺、练习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刻度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2. 知识讲解:讲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包括量程、分度值等。
强调测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估读、记录数据和误差分析。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测量长度的例题,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测量,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意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验,练习估读、记录数据和误差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 测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估读记录数据误差分析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刻度尺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2. 答案:待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刻度尺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掌握程度,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小研究,探究如何提高测量准确性,例如研究不同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方法的改进等。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WORD教案1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1、会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2、知道读数时要估计到刻度值的下一位数;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4、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重点】刻度尺的使用:认、量、读、记。
【难点】读时的估计值及由记录的结果确定分度值。
【课时】1课时【教具】刻度尺;长方体木块等。
【教法】实验,探究【课型】实验课【教学过程】一、引言相传,鲁班曾召集天下的木工,做上千个精密木件,来装配雕龙刻凤的宫殿,但来自四面八方的木匠所带尺子有长有短,做的木件很难精确组合在一起,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尺子做得一样长,统一标准)二、新授:在历史上由于多种单位制的并存严重影响了计量科学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和贸易的交流国际上制定了一种通用的适合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这就是“国际单位制”代号为“SI”,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光在1/299792458秒内在真空传播的距离)。
并根据此规定制造成长度的基准“米原器”,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中。
现在根据实际需要又规定了比米大的单位:千米,比米小的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1、长度单位及其换算: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1μm=10-6m 1nm=10-9m在观察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比较物体的大小,距离的远近,这些单靠感觉去判断,很难精确;要得到精确的数据还需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测量长度(一)合理选择测量仪器要正确选择测量工具,首先必须了解测量工具。
要知道测量工具是测量什么物理量的,测量工具上刻度的单位是什么。
测量工具的量程(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即测量工具能测量的最大值)是多少,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是多少,测量工具的零刻度在哪里。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学案(新版)教科版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学习目标:1、要识记的基本概念:“米原器”,分度值,量程。
2、学会: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读数。
3、理解误差,并知道减少误差的方法。
学习重点:刻度尺的使用,读数。
学习难点:误差分析与处理。
教材导读: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教师点拨: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为什么要进行测量呢?学生看书P11图1-2-2“不以规矩,不能方圆”。
1、国际通用的长度标准是,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标准。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1、看书P12图1-2-5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原子 m 红细胞 m 地球半径 m 银河系半径 m3、练习5km= m = cm = um6109nm= m5cm = dm = m= km二、测量长度:迈开科学测量的第一步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教师提醒: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前要注意些什么呢?(三观察)学生看书:P12回答下列问题1、叫分度值。
2、叫量程。
3、读数时,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
三、学生实验:看书:观察认识刻度尺(1)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物理课本长 mm,宽 mm。
(2)测你的课桌的长和宽你的课桌长 cm 宽 cm四、了解误差学生看书P13,回答下列问题:1、是误差。
2、你认为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想法是:3、在生产和生活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少误差?答:012345678910巩固与展示:1、物体A的长度是 cm2、物体B的长度是 cm3、、在实验中,小明要测量一杯水的容积和质量,她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A、刻度尺,秒表B、刻度尺,天平C、量筒,天平D、量筒,弹簧测力计4、一支从没有用过的新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10cmB、20cmC、30cmD、40cm5、四位同学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位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171、2mmB、1、712dmC、0、01712kmD、0、1712m6、思考题:给你一把刻度尺,一根细线,一张带比例尺的地图,你能测出从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吗?说说你的方法?你方法是:第一步:第二步:。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 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寄语】课堂是知识的超市,展示是生命的狂欢。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能进行简单测量。
3.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长度的测量是本节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节的难点。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写出你的一种测量方法:………………………………………………………………………………,如果请一高一矮的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结果相同吗?。
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必需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国际单位制。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下图是其它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3.单位换算: 70Km=……………………………………mm 90nm=……………………………………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目标二测量长度3、常用的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4、使用带有刻度的测量工具时,都要先做到“三观察...”:(一)观察零刻线(请用红色笔在下图标出);(二)观察量程:即测量工具一次所能测量的范围,下图刻度尺的的量称为………………………;(三)观察分度值:即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下图刻度尺的的分度值为………………………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方法点拨:记住“四个对”)①选对:根据测量要求,会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放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边沿对齐,有刻度的一侧与被测物体的边沿对其。
(记住“两个对齐”)③读对: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对: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三者缺一不可。
准确值=格数×分度值,估计值是不满一格而估计出来的值。
如右图,A尺准确值为18×1cm=18cm,估计值为0.3cm,结果为18.3cm。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一、知识梳理(一)长度的测量1.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_______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2.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常用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叫做刻度尺的量程,量程决定了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叫做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决定了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6.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选,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②看,观察刻度尺的量程与_______及______________;③放,将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_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不_______;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并估读__________的下一位;⑤记,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二)时间的测量7.时间的基本单位:_______,符号为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8.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_______、_______.(三)误差和错误9.误差是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差异.10.测量误差和测量错误的比较误差错误性质不是错误,不可消除是错误,可消除产生原因①与测量人的估读有关;②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③受环境等因素影响①不遵循测量和仪器使用规则;②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免的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采用具有更高精确度的测量工具;③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二、易错分析1.“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1光年=9.46×1015 m;2.单位换算包括“换”和“算”两个过程.如:25μm换算为m:25μm=25×10-6m=2.5×10-5m;3.测量工具应根据测量的需要进行选择,并非分度值越小、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一般来说,量程越大,分度值也相应越大;4.若刻度尺的0刻度线磨损了,应从下一个整刻度开始测量,读数时应将前面的数据减去;5.多次测量的目的有:①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探寻普遍规律;②减小测量的误差;应加以区分;6.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时,应去除错误的数据后再求平均值;三、达标训练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cm B.km C.m D.mm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1.8m B.3.3m C.4.8m D.5.5m3.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72nm=72×10-9=7.2×10-8m B.72nm=72nm×10-9=7.2×10-8m C.72nm=72×10-9m=7.2×10-8m D.72nm=72nm×10-9m=7.2×10-8m4.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um=2.5um×10-6mB .2.5um=2.5×10-5dmC .2.5um=2.5×10-6cmD .2.5um=2.5×10-9m 5.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A .3.15cmB .3.150cmC .2.15cmD .2.150cm6.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B .1.712dmC .0.01712kmD .0.1712m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可以消除误差D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8.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a ”或“b ”),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cm . 0213cm1234cm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9.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 .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s .10.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11.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的测量结果是12.82cm ,乙的测量结果为12.8cm ,那么: ①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都为mm ,则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12.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同一物体测量了4次,测得的数值分别为2.41cm 、2.42cm 、3.41cm 、2.41cm .(1)4次测量过程中,发生测量错误的是_____,计算平均值时____(选填“要”或“不要”)去除该数据.(2)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______.四、能力提升13.有一个T 形工件,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 )的长度_____下面一竖(cd )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答: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A Bcm 2 3 1 0 cm 2 31 0 a bc d参考答案1.A2.B3.C4.B5.C6.C7.D8.b、5.55cm;9.2.50cm、110s;10.A、B;11.两位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乙;12.3.41cm、要、2.41cm13.小于、用刻度尺测量、等于、有时感觉是不可靠的或要准确判断需要进行测量;。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测量的概念、工具和方法,以及测量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1. 测量的概念:测量是获取物体属性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和计算来确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
2. 测量工具:介绍刻度尺、天平、秒表等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3. 测量方法:介绍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等效测量等方法。
4. 测量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测量是实验探究的基础,准确的测量结果有助于发现和验证物理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测量的概念、工具和方法,知道测量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刻度尺、天平、秒表等基本测量工具,能熟练进行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等效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测量的概念、工具和方法,测量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
难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测量方法的选用和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刻度尺、天平、秒表、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课桌、黑板等,思考如何测量它们的长度、高度等属性。
2. 讲解测量概念:介绍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演示测量工具的使用:展示刻度尺、天平、秒表等测量工具,讲解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并进行现场演示。
4. 讲解测量方法:介绍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等效测量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教室内的物体长度、高度等属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测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测量相关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概念、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方便学生复习。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二】1.2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2测量:实验探究的主要环节一、目标要求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
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①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
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老师可适当介绍,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①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
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等等。
再学习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
并示范。
②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 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学案(新版)教科版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寄语】课堂是知识的超市,展示是生命的狂欢。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能进行简单测量。
3.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长度的测量是本节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节的难点。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写出你的一种测量方法:………………………………………………………………………………,如果请一高一矮的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结果相同吗?。
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必需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国际单位制。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下图是其它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3.单位换算: 70Km=……………………………………mm 90nm=……………………………………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目标二测量长度3、常用的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4、使用带有刻度的测量工具时,都要先做到“三观察...”:(一)观察零刻线(请用红色笔在下图标出);(二)观察量程:即测量工具一次所能测量的范围,下图刻度尺的的量称为………………………;(三)观察分度值:即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下图刻度尺的的分度值为………………………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方法点拨:记住“四个对”)①选对:根据测量要求,会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放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边沿对齐,有刻度的一侧与被测物体的边沿对其。
(记住“两个对齐”)③读对: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对: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三者缺一不可。
准确值=格数×分度值,估计值是不满一格而估计出来的值。
如右图,A尺准确值为18×1cm=18cm,估计值为0.3cm,结果为18.3cm。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2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导学案(新版)教科版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3、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分度值、量程等概念、4、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5、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重点长度和时间难点预习引导1、______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学并完成下列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m;7、84106m=______km25nm=________m15km=__________cm3、6m=__________nm3105km=___ ___mm4、认识测量的重要性,做一做:⑴在图1中线段AB、CD的长度相等吗?⑵在图2中 MN与PQ是否平行?⑶图3内的线是直的还是弯的?用尺量一下,与你的感觉一致吗?这个事实给你什么感悟?图1 图2 图3 问题导学一、自学P11103103103103101010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 m dm cm mm μm nm测量:将待测量与一个标准量进行。
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叫。
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简称制。
二、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
2、长度的辅助单位:议一议:你知道1m有多长吗?1dm和1cm呢?[及时练习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3、长度单位换算分析:单位换算法则:数不变,化单位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例题:单位换算:36 km = = cm数单位546 mm = = m数单位[及时练习2]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8cm=78cm10mm=780mmB、78cm=78cm10=780mmC、78cm=7810=780mmD、78cm=7810mm=780mm2、换算下列长度单位:一张纸的厚度为7、510-5 m = = μm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m= = km三、长度的测量最基本测量1、观察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观察刻度尺:① ;② ;③ 的位置以及是否磨损。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案教科版
测量课题测量课型新授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活动三个小节。
主要内容为长度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估测,用停表或手表测时间等;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重点:1.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2。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难点:1。
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2.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和间接测量。
3.误差的产生。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和初一已经学习过刻度尺的使用、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这些知识对于学习本节知识非常有帮助。
但是,学生并不一定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不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因此,本节重点是学习刻度尺使用,如何记录测量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践,学习测量长度、时间的基本技能。
2。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2、通过对物体长度的估测掌握估计长度的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讨论与交流。
教学方法与媒体游标卡尺、刻度尺、细铜丝(直径0.6毫米、长30厘米左右)、铅笔、硬币、书本、长方体木块、透明三角板、停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导入新课:学生观察下面的图,判断图中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否相等。
再找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并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的重要性。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长度的测量.一、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请同学们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由于学生目测经验各异,目测的结果会呈现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想法:用一张纸条、一砟或三角板的一边长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的长短。
2新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
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熟悉长度和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以及与其他常用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时间,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
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适当介绍,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活动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从木工尺到米原器;(2)实验:测量长度;(3)实验:测量时间。
教科初中物理八上《1.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word教案 (1)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寄语】课堂是知识的超市,展示是生命的狂欢。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能进行简单测量。
3.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长度的测量是本节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节的难点。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写出你的一种测量方法:………………………………………………………………………………,如果请一高一矮的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结果相同吗?。
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必需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国际单位制。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下图是其它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3.单位换算: 70Km=……………………………………mm 90nm=……………………………………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目标二测量长度3、常用的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4、使用带有刻度的测量工具时,都要先做到“三观察...”:(一)观察零刻线(请用红色笔在下图标出);(二)观察量程:即测量工具一次所能测量的范围,下图刻度尺的的量称为………………………;(三)观察分度值:即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下图刻度尺的的分度值为………………………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方法点拨:记住“四个对”)①选对:根据测量要求,会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放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边沿对齐,有刻度的一侧与被测物体的边沿对其。
(记住“两个对齐”)③读对: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对: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三者缺一不可。
准确值=格数×分度值,估计值是不满一格而估计出来的值。
如右图,A尺准确值为18×1cm=18cm,估计值为0.3cm,结果为18.3cm。
教科初中物理八上《1.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word教案 (2)
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回答:(1)目测的结果是怎样的?(2)用尺子量一量再比较,看看有何发现?古诗导入多媒体播放配画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描述长)、时间。
一、长度的单位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活动二观察下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它的量程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甲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
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丙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笔长度为69.5 mm,其中69 mm是准确值,是估读值。
(4)记,指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图中木块长度为2.77 cm。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不正确。
用A量出的物体长度是探究活动二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想办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柔软的一段棉线、刻度尺。
测硬币的周长白纸、铅笔、刻度尺。
在硬币边上找一点做出记号,找一张白纸,画上一条射线,币边的记号与射线的端点重合,再将硬币沿着射线滚动一周,记下终点。
用刻度尺量出射线分组实验(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
(2)用停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教学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集备教案
环节2.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A.158毫米
B.158厘米
C.158米
D.158千米
3.某同学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得的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D.无影响
4.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1.08 m、1.10 m 和1.05 m,书桌的测量
值应取( )
A. 1.077 m
B. 1.08 m
C. 1.1 m
D. 1.10 m
5.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 mm,25.1 mm,27.2
mm,25. 3 mm。
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根据
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
6.用厚木制成的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边长,如图,其中方法正
确的是( )
7.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_________(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8.如下图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s.
三、课堂小结布置课下作业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对于巩固
练习,如果课上
时间充足,可以
课上做,如果时
间不充足也可
以课下做。
1. A
2. B
3. B
4. B
5.
27.2 mm
25.2m m
6 .D
7. B
1.40
8. 337.5
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工具,帮助测量。
环节二:通过阅读教材认识长度单位(目标1)教师活动2让学生阅读教材鲁班尺的故事。
引导学生明白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从而引出单位。
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提炼重要内容。
让学生练习基本的单位换算,方法引导。
介绍并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常见的估测工具,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练习估测身边的课桌的长宽高。
引导学生完成例2。
学生活动2(1)结合教材故事认识鲁班尺,认识单位。
(2)阅读教材中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回答关于长度单位的重要内容。
总结如下:(3)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例1:(评价任务1)36 km = = cm数单位(4)估测身边课桌的长宽高(合理利用自己身上的估测工具)。
(评价任务2)(5)完成回答例2:(评价任务2)例2试一试:你对长度单位的掌握,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头发丝直径约0.07 一层楼房高约30地球半径约6400 珠穆朗玛峰高约8844.43钢笔长约0.15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教材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主要熟练认识掌握长度单位,包括名称及符号,学生在认识单位时要注意中文和符号一一对应,并清楚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在之后的练习单位换算和估测长度的活动中逐步熟悉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
单位换算的方法也要注意引导,从而为之后学习其他物理量的单位换算打基础。
环节三:观察并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目标2)教师活动3简单介绍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基本构造并指出。
引导学生总结出刻度尺的要素。
让学生说出自己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
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选择刻度尺?为什么要这样选?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例3。
进一步让学生判断如何正确放刻度尺和读数时的视线问学生活动3(1)观察图片,能认出各个测量工具并说出其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
课题测量课型新授
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活动三个小节。
主要内容为长度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估测,用停表或手表测时间等;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
重点:1.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2.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难点:1.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2.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和间接测量。
3.误差的产生。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和初一已经学习过刻度尺的使用、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这些知识对于学习本节知识非常有帮助。
但是,学生并不一定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不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因此,本节重点是学习刻度尺使用,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践,学习测量长度、时间的基本技能。
2.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
2、通过对物体长度的估测掌握估计长度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媒体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讨论与交流。
游标卡尺、刻度尺、细铜丝(直径0.6毫米、长30厘米左右)、铅笔、硬币、书本、长方体木块、透明三角板、停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复备
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下面的图,判断图中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否相等。
再找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并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的重要性。
这节课
我们就先来学习长度的测量。
一、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请同学们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
由于学生目测经验各异,目测的结果会呈现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自主地
表达想法:用一张纸条、一砟或三角板的一边长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
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的长短。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注意到大家选取的标准五花八门,比较起来很不方
便,使他们体会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引出单位。
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也就是测量单位。
学生阅读教材,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它们的一些常用单位,并
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小活动:让学生了解身上的尺,认识几个单位 1m 1dm 1cm 1mm 有多长
估测身体某些部位的长度:如:一个指甲盖的长度,手掌的长度, 一拃的长度,自己的身高,一步的距离等 二、长度的测量
有时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要求很高,有时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要求不高。
当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则要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实验室中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准备的刻度尺,思考下面的问题: A 、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B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C 、它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了?
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刻度尺,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观察结果,然后各小组间互相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在测量之前一般都要对测量仪器仔细观察。
师:现在请各组同学分别用自己准备的刻度尺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各小组的同学测量完以后,组内相互讨论、交流测量的过程、结果,然后每个小组将结果写在黑板的表格上。
长度a/cm 宽度b/cm
学法指导
通过对时
间、长度测量的
学习,指导学生
掌握测量时间、
长度的基本技
能,为学生进行
探究性学习打下
基础。
给学生以任务情景,练习长度单位的换算,使学习变得
有趣而不枯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为了使测量的结果准确,每个小组是怎样做的?请各个小组发表意见:各个小组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为了测量更准确,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依据同学们的测量和记录,每个小组的读数都一样吗?你自己每次的读数都一样吗?与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引导后,让学生交流讨论体会到:在测量时,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的影响,测量的结果和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称为误差。
对于测量来说,误差是越小越好,那么如何减小误差?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减小误差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
在生活中,除了需要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外,人们还经常需要估测长度。
你有哪些估测长度的方法?怎样可以使估测结果更准确,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呢?请同学们发表意见:
学生交流:可以用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部分制作自身携带的“人体尺”,或将身边的某物体作为“尺”去测量,如了解自己一砟的长度,走一步的长度等。
为了提高估测的准确性,要经常用标准刻度尺测一测自己制作的“人体尺”等,看它的长度改变了没有。
利用你的“人体尺”能否估测出教室的长和宽?试一试,并交流估测结果。
然后请两位同学用皮卷尺精确测量,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自己估测水平,找出差距大的原因。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评价自己的估测水平。
仅凭自身能测出真实物体的长度,体现了学以致用,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时间的测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测量,那么时间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学生回答:手表、秒表、电子表、钟等等。
师: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停表,学会使用停表。
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仔细观察停表,获取大小表盘上的数字、刻度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