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范本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范本一、引言隧道施工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
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步距要求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为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步距规定提供一份范本,以供参考。
二、背景铁路隧道施工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地质条件、施工设备、人员安全等。
安全步距的规定是防止施工人员因步距不合理而引发的事故和意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施工安全步距要求1. 隧道内部工作面:施工人员在隧道内进行作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定工作区域,并确保每个人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距离。
具体要求如下:a) 施工人员之间的水平步距不得小于2米,以保证人员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工作,并避免相互干扰或碰撞。
b) 施工人员与施工机械之间的水平步距不得小于3米,以防止机械意外启动或运动时对人员造成伤害。
c) 施工人员与隧道内其他固定设施之间的水平步距不得小于1.5米,以确保人员的安全行走和疏散。
2. 隧道口和隧道内部其他区域:隧道口和其他区域的施工步距要求如下:a) 施工人员进入隧道口工作区域时,应距离隧道口边缘不得少于5米,防止施工人员因地质变化或坍塌危险而遭受伤害。
b) 施工人员在隧道内进行临时运输时,应在隧道口设置指定的安全工作区域,并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步距不小于3米,以防止运输设备和车辆之间发生碰撞或挤压。
3. 紧急疏散通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紧急疏散通道,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施工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具体要求如下:a) 紧急疏散通道应沿隧道内部设置,与工作面保持足够的距离,确保通道畅通。
b) 紧急疏散通道的步距不得小于2米,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快速并安全地疏散。
c) 紧急疏散通道上不得堆放材料和设备,以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四、总结合理规定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提供的范本对于设置施工安全步距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施工设备和人员情况,制定适合的安全步距要求,并进行严格的执行和监督。
《(JTGF60-201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释义
前言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5]354 号文件要求,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重庆交通 科研设计院、重庆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参编单位,组成《公路隧道施工 技术规范》 编写组。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是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发[1994]1134 号文 1994 年 11 月 30 日发布,199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由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94 规范实施期间是公 路隧道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对控制公路隧道工程质量、规范施工行为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穿运营铁路超浅埋公路隧道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
Ke y Te c h no l o g y f o r De s i g n a n d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i g h wa y Tu nn e ] l Cr o s s i n g u n d e r n e a t h Ope r a t i n g Ra i l wa y Li ne s wi t h S ma l l Cl e a r a n g e
注浆对地层进行 预加固 、 双侧壁 导坑 六部开挖方式施工 ; 在每次列车通 过前 , 通过实 时监测 , 采取 起道填碴 方式 , 对铁路 进行保 护 ,
确保 了铁路运 营的安全。主要介绍超长管幕 、 3层复合式衬砌结 构 、 双侧壁六部 开挖方 式等几项设计及施 工关键技术。 关键词 :超浅埋公路 隧道 ;下穿 运营铁路 ;铁路保护 ;超长管幕 ;3层衬砌 ;双侧壁导坑六步开挖
( 中铁二院工程集 团有限责任公 司,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摘要 :厦 门高崎互 通机场连接线在下穿鹰厦铁路及 道岔区段为 2个单跨 超浅埋 暗挖双 车道微拱 形 隧道 。为保 正铁 路轨道 能正常 运营 , 隧道采用 3层衬砌结构 ( 1次初期支护 、 2次模筑衬砌 ) , 全环设 置 + 2 9 9超长管幕 ( 1 1 0 I n ) , 并在隧道掌子面和周边采用深孔预
DOI : 1 0 . 3 9 7 3 / j . i s s n .1 6 7 2— 7 4 1 X. 2 0 1 3 . 0 1 . 0 1 0
中图分类号 : U 4 5 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7 4 1 X( 2 0 1 3 ) 0 1 — 0 0 5 9— 0 6
小净距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小净距隧道施工控制要点沈天佑【摘要】小净距隧道通常是指并行双洞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本文针对成渝客专新中梁山隧道小净距隧道的特点,从施工角度探讨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支护、洞身开挖、中间岩柱加固、锚喷支护、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A small spacing tunnel usually refers to a special tunnel structure with a small thickness between two parallel double tunnels and generally less than 1.5 times the width of the tunnel excavation sec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ongliangshan Tunnel with small spacing tunnel in Chengdu-Chongqing Highwa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of key processes such as advanced support, excavation of tunnel body, reinforcement of middle rock columns, support of anchor and shotcret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3页(P128-130)【关键词】隧道;小净距;中间岩柱;施工技术【作者】沈天佑【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太原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1 小净距隧道的定义小净距隧道通常是指并行双洞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
电力线路跨越高速公路技术要求
穿(跨)越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技术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交通运输部部颁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为指导公路、市政道路、铁路、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油气管道等工程建设项目穿(跨)越高速公路的设计工作,保障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安全,制定本技术要求。
一、公路、市政道路工程穿(跨)越高速公路公路、市政道路工程穿(跨)越高速公路,原则上采用下穿方式.(一)下穿方式1.位置要求:下穿应尽量利用既有高速公路的桥梁和涵洞,原则上应与高速公路垂直交叉(正交),最小交角不得小于60度.条件受限时,可以改造高速公路路基为桥梁。
2.净距要求:新建道路填方路基坡脚距既有高速公路的桥梁墩台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米,新建桥梁桩基距既有高速公路的桥梁桩基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倍桥梁桩径.3.净空要求:下穿道路净空应大于5。
5米.4.下穿道路应在进口方向或桥梁等显著位置设置限高、限宽门架及相应提示、警示标志,防止超高车辆通行下穿道路.(二)上跨方式1.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应与高速公路保持总体协调美观,原则上应与高速公路垂直交叉(正交),若因条件限制,最小交角不得小于70度,且交叉附近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为直线或不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2.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必须满足高速公路净空不小于5。
5米(以最不利位置净空为准,下同),上跨桥梁墩台应设置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外不小于1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不设置桥墩。
3.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结构应采用钢制轻型结构(如钢箱梁或钢-混组合梁),施工采用吊装、转体、顶推、全封闭挂篮等方法,尽量减少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
4.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必须设置完善的桥梁防撞护栏,防止车辆坠入高速公路。
5.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防护网,防止上部抛洒物坠入高速公路。
二、铁路工程穿(跨)越高速公路(一)上跨方式1.上跨桥梁应与高速公路保持总体协调美观,上跨高速公路时应避让高速公路的隧道、互通、服务区、大型桥梁等结构物,原则上应与高速公路垂直交叉(正交),若因条件限制,最小交角不得小于70度,且交叉附近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为直线或不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小净距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小净距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重庆轻轨六号线礼嘉车站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支护设计参数的选择、施工方法的确定、两隧洞施工相互影响及中夹岩加固技术、爆破振动对小净距隧道的影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经过该项目的实施获得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礼嘉车站小净距隧道关键技术1引言随着隧道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加,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大力发展,在修建山岭隧道时,为了满足两洞间最小净距的要求,往往使隧道展线不灵活、占地面积大、高边坡等问题日益突出,并由此导致工程造价、养护费增加,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在特殊地段的隧道建设中,连续中、短隧道多采用小净距隧道或连拱隧道型式;长大隧道的建设也常采用洞身段为独立双洞,在洞口段渐变过渡为小净距或连拱隧道。
基于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技术难点和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小净距隧道概念及合理净距的确定;支护设计参数的选定;不同地质条件各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其优劣之比较;两隧洞施工时的相互影响以及中夹岩加固技术;采用钻爆法施工时爆破震动的影响等。
本文结合小净距隧道的建设情况,对上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
2研究现状2.1小净距隧道概念及合理净距的确定2004年《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小净距隧道的概念:隧道间的中间岩柱厚度小于独立双洞最小净距值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
我国已修建的部分小净距隧道项目如表1所示。
虽然隧道设计规范对各类围岩级别的最小净距做了规定,但隧道设计往往受地形和公路线形的限制,不同围岩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等都要考虑不同的净距。
实际工程中,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往往小于规范中所限定的最小净距,并取得了成功。
所以,对最小净距的研究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
如秦峰等对5m左右的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黄拔洲等比较了净距分别为3m 和4m时的隧道力学状态;刘艳青等认为两隧道保持在4m左右便于采取加固措施。
下穿建筑群浅埋暗挖小净距隧道变形控制及地表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1 、超前支护 ①主洞 超 前小导 管 采 用 中4 mm,壁厚 5 4 m,长 3 a r m的无缝钢 管 。在钢 管头端 20 I 5c I T 范 围内钻 中8 mm注 浆孔 ,梅花 形布 置。超前 小导管环 向间距3c 5m,纵 向排距 l m,外插角5
措 施
六步C D R 法开挖顺序图 ( )四步 C D : 二 R 法 即将 隧 道分 为四 个小 断 面开挖 ,每 步 单
独成环 ,如下 图所示 :
措施 : ( )采 用减轻爆 破地震的掏 槽方式 ; 1 ()采用微 差时 间控制 在58 的微 延时爆 2 ms 破技术 ,这样的设计时差 可起到爆破地震波干 扰作 用 ; ()在隧道的 关键部位布 设干扰减 3 震孔 ,人为地将地震波产生畸变 ,有效的阻止 地震波大 量传播 ; ()采 用爆破地震 波干扰 4 减振 延时技术 ,在爆破时 ,使地震波在相位上 产生倒相 ,主振波峰和波 谷产生叠加 ,形成互 相干扰抵 消 ,达到减震效果。而对于一般砖房 结 构房屋的安全允许震动速 度按 2 5 m/ 作为 . s c 控 制标 准 ,过建筑物地段按 10 m s ( .c / 爆破振 动频 率为5 ~10 0 0HZ )进 行控 制 ;对框架结构
l。 ,纵 向搭接长度2 o O .m。
②施工要 点 计最 大值为 lc ,隧道顶 有房屋 的地段地表 lm 钻 孔 :测 量 放 样 ,在 设 计 孔 位 上 作标 沉降 累计 最大值为5mm,房屋墙面只 出现局 5 记 。用 钻孔 台车 或手 持风 钻钻 孔后 ,将 小 导 部轻 微的裂纹 ,未发现结 构性破坏 的情 况。 管沿孔打入 ;如地 层松软 也可用钻孔台车或 手 事实 证 明 ,经 过 方案 优 化 ,并采取 有效
铁路小净距隧道的判别依据
铁路小净距隧道的判别依据
铁路小净距隧道是指在铁路建设中,为确保列车与隧道壁之间的安全间距,规定了一定的侧向空间。
判别铁路小净距隧道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隧道净宽度:铁路小净距隧道的主要评判指标是隧道的净宽度,即从内壁到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
根据铁路设计标准,小净距隧道的净宽度应满足列车车体净宽度以及列车通过时的晃动余量等要求。
2. 轨道位置:判别铁路小净距隧道还需考虑铁路轨道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铁路轨道位于隧道中心,因此判别小净距隧道时,需要确定轨道中心与隧道壁之间的距离。
3. 近距离结构物:除了关注列车与内壁之间的净距离外,还需要考虑隧道附近是否有其他结构物的影响。
例如,如果隧道旁边有支柱、管道或其他固定设施,这些结构物的尺寸也会被纳入判别依据中。
4. 安全标准:小净距隧道的判别依据还包括了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铁路部门会根据列车速度、隧道长度、运行条件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确保列车的安全通过。
以以上准则为基础,铁路建设者和相关部门会对隧道进行勘测和测量,确保铁路小净距隧道满足安全要求。
这种严格的判别依据可确保列车在隧道中安全畅行,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浅谈新建公路隧道下穿铁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
浅谈新建公路隧道下穿铁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朱开方1谢寿平21.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公司,贵州贵阳 5500032.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3摘要:通过介绍贵州省六盘水至六枝高速公路茨冲隧道下穿既有沪昆铁路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下穿;铁路路基;设计;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9-0231-021 工程简介贵州省六盘水至六枝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路网G7611的一段,路基宽24.5米,隧道净宽10.25米,净高5米。
其中茨冲隧道分别下穿运营的沪昆铁路。
公路隧道左右幅分离,分别下穿铁路路基及隧道,本文主要介绍新建公路隧道下穿铁路路基施工设计与施工技术。
茨冲隧道ZK48+296.8(设计标高1792.984m)与沪昆铁路下行段路基K2219+551.5(轨顶标高1831.249m)相交,夹角为59.3°,高差为38.265m,净距29.678m,对本隧道影响范围为ZK48+280~+320;右线隧道YK48+314.8(设计标高1793.074m)与沪昆铁路下行段K2219+520.5路基(轨顶标高1831.018m),夹角为53°,高差37.944m,净距29.357m,对本隧道影响范围为YK48+295~+335。
2 地质调查与围岩稳定性评价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新建高速公路隧道顶至铁路隧道路基地质概况为:下伏基岩为二叠3上统龙潭(p21)黑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泥岩、碳质泥岩、煤层;二叠系下灰白至灰色厚层块状夹中层细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白云岩石。
洞口开挖断面显示为:上至下依次为以灰岩块石局部夹黄色砂、修建铁路时的弃渣堆积体、粘土(硬塑)、强风化炭质泥岩、中风化炭质泥岩等。
3 设计方案经过细调查工程条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即既有结构物现况与安全要求)进行分析与预测,为确保新建公路隧道施工不造成现有铁路路基地层变形,影响铁路运营安全,采取加强设计与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
极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工
• 岩体的加固技术 • 两隧道间夹岩墙的加固,是隧道建造成功的关键 • (1)两个隧道弧形导坑开挖并施做初期支护后,用穿通两
隧道的水平低预应力全长砂浆锚杆加固岩体,加固段从拱 腰部位到拱脚。这些部位的锚杆长度为4.5~6.5m。 • (2)在先开挖的第一座隧道边墙开挖后,立即用长度达到 第二座隧道开挖轮廓的水平全长砂浆锚杆加固两隧道中夹 的边墙岩体,并完成其它初期支护。这些锚杆要求注浆完 全饱满。它们施作之后,将起如下作用:
•
要注意及时施作隧道拱部的系统全长粘结砂浆锚杆并保证其工程
质量
•
由前述数值模拟结果可知,隧道拱部岩体会可能出现拉裂区,两隧道间岩
墙的塑性区与隧道拱部岩体的拉裂区是相伴生的。因此增强拱部岩体的抗拉
强度,不仅可以抑制岩体拉裂,也是减轻两隧道间岩墙的塑性区发生、发展
的措施。
•
中夹岩墙为极软弱岩体时的支护措施
开挖(大断面开挖),以开挖后及时施作的喷射混凝土、
钢筋网、锚杆、格栅钢架为初期支护,在对围岩作加固的
前提下,以及时的初期支护保护围岩,促成围岩的自承。
二次模筑衬砌仅作防水和安全储备。浅埋及特浅埋段采用
浅谈小净距大断面公路隧道穿越浅埋黄土地层的风险与对策
3 反压 回填至设计高度后 ( ) 保证洞顶覆土厚度
不小 于 1m) 方可进 行地表 旋喷 桩加 固处 理 。旋 喷 0 , 桩设计 为桩 径 6 c 间距 4 c 4 c 梅 花型 布置 0 m, 0 m× 0m,
第2 7卷 第 9期
2 1 年 5月 01
甘肃 科技
Ga u S in e a c o ns c e c nd Te hn
1 1 2 No 9 I .7 o .
Ma 2 1 y. 01
浅 谈 小 净距 大 断面公 路 隧道 穿越 浅 埋 黄 土 地 层 的风 险 与对 策
考虑 到施 工 安 全 , 隧道 二 车 道 V级 围岩 断 面采 用 C D 法开 挖 ( 部 有 建筑 物 或 埋 深 浅 时 ) 或 弧 R 上 , 形导坑 预 留核心 土法 施 工 ; 车道 V级 围 岩 断 面采 三
图 1 隧道 三 车 道 断面
工程位于兰州市区东部盆地内, 工程地质条件 较为简单。隧道沿线地层结构较 为简单 , 主要为填 土、 粉土 和碎石 。场地 内土层 湿 陷系数 较大 , 陷性 湿 黄土 粉状土层 厚度 大于 2m, 有 Ⅳ级 ( 严重 )自 0 具 很 重湿 陷性 。 隧道暗挖断采用复合式衬砌 ; 初期支护采用锚 、 网、 喷联合支护结构 ; 二衬采 用混凝 土 ( 钢筋混凝 土) 衬砌 。
×高 ) 三 车 道 开 挖 断 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寸 为 1.6 ×1. l , 67m 2 1m
( × ) 宽 高 。隧道 围岩均 为 V级 黄土 , 且具 有 很严 并 重 的湿 陷性 ( Ⅳ级 自重湿 陷性 ) 。
公路小净距隧道最小安全净距研究
公路小净距隧道最小安全净距确定研究摘要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分析了不同围岩类别、不同埋深下,小净距隧道设置的最小安全净距,即小净距隧道向双连拱隧道过渡的最小距离。
关键词小净距隧道最小安全净距1 前言我国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规定了不同围岩类别情况下双洞轴间距宜不小于(1.5~5)B(B为毛洞最大跨度)。
但是目前已修建的小净距隧道净距一般为2~8米,远小于现行规范规定值,规范已经脱离了实际工程。
因此,本文用结构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的围岩类别、不同的埋深、不同间距的小净距隧道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以期找到小净距隧道向连拱隧道过渡的最小净距,即小净距隧道修建的最小安全净距。
2 基本假定及计算模型本文计算模型为线弹性平面应变模型,围岩的变形是各向同性的,岩体的初始应力场仅考虑自重应力,不考虑构造应力,只考虑一次衬砌和二次衬砌,锚杆和钢拱架认为是安全储备,地应力分步释放,开挖释放30%,初期支护完成后释放40%,二次衬砌完成后释放其余30%。
围岩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相应参数确定。
不计中墙配筋。
各类计算参数见表1。
不同围岩类别模型的尺寸如表2,Ⅳ类围岩以上只考虑深埋情况。
3 数值模拟分析过程及结构3.1 Ⅰ类围岩计算结果分析3.1.1 Ⅰ类围岩浅埋计算结果分析对于一类围岩浅埋小净距隧道,分别对两洞净距18米、16米、14米和12米四种情况计算分析。
图1数据表明:对于一类围岩浅埋小净距隧道,当两洞净距为12米时,二次衬砌的主压应力σ3max达到C25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17.5Mpa,此时认为结构已经破坏。
建议:对于一类围岩浅埋小净距隧道两洞净距小于等于12米时宜设置双连拱隧道。
3.1.2一类围岩浅埋计算结果分析对于一类围岩深埋小净距隧道,分别对两洞净距13米、11米、10米和9米四种情况计算分析。
图2数据表明:对于一类围岩深埋小净距隧道,当两洞净距为10米时,二次衬砌的主压应力σ3max达到C25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17.5Mpa,此时认为结构已经破坏。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某较硬粉砂岩,中至厚层状,节理较发育,岩体结构以块状为主,按《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其隧道围岩定性分级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选项?()A.Ⅰ级B.Ⅱ级C.Ⅲ级D.IV级【答案】C【解析】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录的规定,按照主要特征“节理较发育,中到厚层状,岩体结构以块状为主”,选Ⅲ类。
2.关于含水层导水系数的量纲,正确的是下列哪个选项?()A.m/dB.m2/dC.m3/dD.m/d2【答案】B【解析】导水系数即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其厚度的乘积。
渗透系数的量纲是m/d,所以导水系数的量纲为m2/d。
3.对于砂土,土的体积含水率(孔隙水体积与土体总体积之比)与含水量ω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选项?()A.θ>ωB.θ<ωC.θ=ωD.二者没有关系【答案】A【解析】体积含水率为孔隙水体积与土体总体积之比,含水量ω为水质量(水体积乘以水的密度1)与土体质量(土体总体积乘以大于1的密度值)之比,对比可知。
4.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声波法和地震波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个选项?()A.二者都是弹性波探测技术B.声波法探测分辨率更高C.地震波法探测深度更大D.声波法不适合于岩层【答案】D【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99页第四节第一段,明确提到声波探测可以用于研究岩体的传播特性。
5.一般情况下,关于岩石抗拉强度R t、抗压强度R c、抗弯强度R b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个选项?()A.R c>R t>R bB.R c<R t>R bC.R b<R t>R cD.R c>R b>R t【答案】D【解析】根据岩石性质和工程经验可知。
6.水文地质勘察中,对完整井概念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哪个选项?()A.按水文地质钻要求施工、进行系列水文地质试验的抽水井B.按开采条件或接近开采条件进行试验的抽水井C.至少带有一个观测孔的抽水井D.、进水部分揭穿整个含水层的抽水井【答案】D【解析】完整井(complete penetration of well)是指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断面进水的井。
下穿铁路公路路基边缘与桥墩的间距要求
下穿铁路公路路基边缘与桥墩的间距要求下穿铁路公路路基边缘与桥墩的间距是指铁路隧道或桥梁工程设计中,要求在公路与铁路交叉点的位置下方修建桥梁或隧道,以确保公路车辆与铁路列车的安全通行。
下面将从间距的要求、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考虑等方面,详细阐述下穿铁路公路路基边缘与桥墩的间距要求。
首先,下穿铁路公路路基边缘与桥墩的间距要求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因素:为了保障公路车辆通行的安全性,需要与铁路列车的通行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以防止车辆与列车的冲撞、碰撞等意外事故的发生;2.结构因素:考虑到下穿工程的结构安全性,需要保证桥墩与既有铁路路基之间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可能的结构冲突或甩锚发生;3.维修因素:为了方便隧道或桥梁的日常维修和检修工作,需要在设计时预留一定的维修空间,以确保工程的可维护性。
根据国家规范,下穿铁路公路路基边缘与桥墩的间距要求是根据铁路线路的速度等级和公路的等级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下穿具有较高车速的铁路干线时,间距应大于或等于20米;而对于低速或内陆铁路线路,可以适当减小间距,但应不小于10米。
此外,设计时还要考虑公路的等级和拓宽条件,确保通行安全和工程可行性。
在实际设计中,除了满足上述国家标准的要求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地貌条件、铁路线路的交通量、公路交通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并且,在设计方案确认前,通常还需要进行规划与交通部门、土地和城乡建设部门的协商与审批,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与合规性。
综上所述,下穿铁路公路路基边缘与桥墩的间距要求是一项综合考虑安全性、结构性、维修性等多个因素的工作。
设计时需要结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具体地理条件和交通需求,合理确定合适的设计参数,确保工程的安全可行性和通行效率。
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
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概述
2.最小净距的定义和意义
3.计算最小净距的方法
4.最小净距的应用实例
5.结论
正文
一、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概述
分离式独立双洞,是指在高速铁路、公路等交通隧道中,为了提高隧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采用两个独立隧道组成的一种隧道结构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两个隧道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以减小隧道间的相互影响,提高隧道的使用效果。
二、最小净距的定义和意义
最小净距,是指分离式独立双洞中两个隧道之间的最小距离。
这个距离的确定,关系到隧道的建设、运营安全和经济效益。
如果距离过小,可能导致隧道间的相互影响增大,影响隧道的使用效果和安全;如果距离过大,会增加建设成本和土地资源占用,降低经济效益。
三、计算最小净距的方法
计算最小净距,需要考虑隧道的规模、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等因素。
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
经验公式是根据大量的实际工程总结出来的,但只适用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和隧道规模;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更精确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隧道规模进行计算。
四、最小净距的应用实例
在实际的隧道工程中,最小净距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
例如,我国的高速铁路隧道,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规模的不同,最小净距一般确定在 20-40 米之间。
五、结论
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是隧道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新建公路隧道与既有铁路运营线并行段最小间距的确定及铁路防范要求
新建公路隧道与既有铁路运营线并行段最小间距的确定及铁路防范要求姬云平;苑郁林;闻雁【摘要】在既有电气化铁路运营线旁近距离大段落并行施工公路项目,需要明确铁路电气化设备带电体防范的根本要求,外界工程会对铁路可能造成的干扰及铁路方可能承担的风险.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构筑物与铁路设施之间距离的确定进行了论证,对公路、市政等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5(012)002【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公路隧道;铁路运行线;最小间距;接触网;防护要求【作者】姬云平;苑郁林;闻雁【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兰州)桥隧所,甘肃兰州730000;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兰州)桥隧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36新建公路项目与既有铁路运营线产生空间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桥梁上跨既有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路基并行既有铁路等,这类工程完善了对既有铁路运营线的施工保护措施和保证铁路运营安全的相关规定,这类节点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上已具成熟。
但是以明挖隧道与既有电气化铁路运营线并行的空间形式还未在以往的工程中出现过,其并行段最小间距的论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1 工程概况民大隧道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山下,处于南山路市政公路中段,民大隧道为左、右线分幅并行箱体明挖框架结构,左线长1 216 m,右线长1 278 m。
隧道结构上方2 m处为并行的辅道工程,主道与辅道上下并行。
空间最不利的地形如下:隧道进口320 m范围内,隧道一侧为高边坡,坡顶高出隧道顶面最大为12 m;另一侧为既有陇海铁路路堑,隧道上方辅路路面高出铁路轨面13~14 m,最大高差为14.14 m,见图1。
隧道结构外缘距离陇海铁路线下行线横向距离最小处工程关系见图2。
随后100 m长度范围内,隧道上方辅路路面与铁路路基面高差逐渐减小至8 m左右,最后858 m段,隧道主体结构逐渐埋入铁路路肩面高程以下。
小净距邻近既有隧道施工的对策
小净距邻近既有隧道施工的对策
石磊磊
【期刊名称】《建设监理》
【年(卷),期】2015(0)4
【摘要】在我国,钻爆法施工的优越性已得以体现.然而,在一些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施工,如工程项目邻近古城区、文物保护区,新建铁路隧道邻近既有隧道等,无论开挖施工还是工程爆破,均会对周边建筑物结构受力造成不利的影响,制约了新建建筑物、隧道的顺利施工.实践证明,充分勘察既有建筑物现状,考虑新旧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够确保既有构筑物的安全运营,保证既有结构安全质量.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石磊磊
【作者单位】山西铁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0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2
【相关文献】
1.小净距隧道平行上穿既有隧道施工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2.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及对策
3.铁路隧道小净距下穿既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4.新建隧道超小净距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沉降规律研究
5.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超小净距既有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
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
1. 引言
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是一项涉及交通安全、工程建设和设计规范的重要问题。
在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一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交通运输的畅通和便利。
2. 概念解释
2.1 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
公路隧道是指为了便利交通而开凿的地下通道,用于连接山区、隧道等地形条件复杂的区域。
铁路隧道则是为了铁路交通的顺利运行而建设的地下通道。
两者在建设和设计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标准。
2.2 最小净距
最小净距是指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在交叉时,必须保留的最小安全距离。
这个距离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高度、轨道的宽度、隧道的地质条件等多个因素,以确保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3. 深度解析
3.1 设计规范与标准
在国际上,对于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设定,各国都有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这些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对交通安全和建设工程的考量而制定的。
3.2 地质条件与工程技术
地质条件和工程技术也是影响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质条件可能会对隧道的建设和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影响到最小净距的确定。
3.3 交通安全与运输效率
最小净距的确定不仅关乎交通安全,也与交通运输的效率息息相关。
合理设定最小净距,可以保障车辆和列车的安全通行,同时也能保证交通的高效运行。
4. 案例分析
4.1 北京地铁十号线与五环东路隧道
在北京地铁十号线的建设过程中,要穿越五环东路的隧道部分,就需要考虑到地铁隧道和公路隧道的交叉。
通过对地质勘察和工程技术的
研究,最终确定了最小净距,确保地铁和公路的安全相通。
4.2 美国公路与铁路的交叉设计
美国作为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对于公路和铁路的交叉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最小净距的数据和技术,为其他国家在类似问题上提供了借鉴。
5. 个人观点与总结
我认为,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确定,不仅是一项需要严谨科学的工程设计问题,也是对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的重要考量。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以确保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充分领悟了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问题的重要性,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观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
6. 影响因素分析
6.1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影响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
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地表地形等都会对隧道建设和设计
产生影响。
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需要更多的安全空间来保障隧道的稳
定和安全。
6.2 隧道设计标准
隧道设计标准也是决定最小净距的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
同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都是基于对交通安全和工程技术的
考虑而制定的。
合理的设计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隧道的安全和顺畅通行。
6.3 工程技术水平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隧道建设和设计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新的工程技术可以提高隧道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从而对最小净距的
确定起到积极的影响。
6.4 交通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需求也是影响最小净距的因素之一。
在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
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对于公路和铁路交叉设计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需
要充分考虑未来的交通需求,确保隧道能够满足长期的交通运输需求。
7. 社会意义
确定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这
关乎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和生活。
隧道建设和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规划,充分考虑未来交通运输的需求。
对于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8.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确定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利用现代化的地质勘察技术和隧道设计模拟软件,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最小净距。
另外,新型的隧道材料和建设技术也可以为最小净距的确定提供更多的选择。
9. 环保可持续发展
在确定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也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隧道建设和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10. 提出建议
在确定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时,建议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交通运输需求、工程技术水平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加强技术创新和环保意识,注重隧道建设的可持续发
展。
通过科学严谨的工作,确保隧道建设和设计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最小净距的确定涉及到多个因素,需要全面考虑地理环境、工程技术、交通运输需求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和规划。
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中,需要重视这一问题,为公路和铁路交叉设计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