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教案中班教案

合集下载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锄禾》的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农民辛勤劳动的过程。

(3)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3)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2)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农业劳动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诗歌(1)教师范读《锄禾》,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锄禾》,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巩固学习。

3. 理解诗歌(1)分组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农民,体验劳动的过程。

(3)教师引导: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3)制定行动计划:反对浪费,从我做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锄禾教案(通用7篇)

锄禾教案(通用7篇)

锄禾教案(通用7篇)锄禾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2《锄禾》教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一幅彩色挂图。

【感谢您浏览!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

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锄禾》二、指名朗读课文。

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在书上划出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讲读课文:(一)板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讲解字意: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滴: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三)板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理解字意:盘:盘子餐:饭食皆:都的意思2.第2句诗的意思:(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四)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指名2~3人)(五)指名背诵全诗。

四、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

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

幼儿园古诗锄禾教案

幼儿园古诗锄禾教案

幼儿园古诗锄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锄禾》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思;2.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及其含义;3.能够正确朗读古诗,掌握基本的诗歌朗诵技巧;4.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5.增强幼儿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让幼儿通过古诗文化体验,体会农耕文化的特点和魅力;2.教导幼儿正确的朗诵方法,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1.如何让幼儿在短时间内理解古诗的意义;2.如何有效掌握古诗的诵读技巧。

三、教学准备1.相关的诗词教材和教辅资料;2.播放器和音频资料;3.课件和图片资料;4.准备幼儿绘本、手工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老师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农耕吗?”2.引导幼儿协助回答问题。

2.展开教学(30分钟)1.老师播放音频资料,带领幼儿一起朗读《锄禾》古诗,并讲解其意义和背景;2.老师挑选古诗中的一些重要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含义;3.老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古诗的韵律,练习古诗的朗诵技巧;4.老师分享绘本和手工制作,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3.总结(5分钟)1.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写下心得;2.老师邀请几位幼儿读出自己的心得体验。

五、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情况;2.通过幼儿朗诵、表演等方式进行评估;3.通过幼儿输出的心得体验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老师用生动、富有互动性的方法来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文化价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古诗的诵读技巧掌握并不完整。

我需要进一步加强诵读技巧的训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水平,让他们更好的体验农耕文化的美好。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锄禾》的诗意和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锄禾》的诗意,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2. 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锄禾》的全文。

3. 与《锄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分角色朗读的角色分配表。

5. 小组讨论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询问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引起学生对《锄禾》的兴趣。

2. 学习《锄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读《锄禾》,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锄禾》的诗意,解释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学生分享对《锄禾》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4. 分角色朗读:(1)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情。

(2)学生展示分角色朗读,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应用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造句或写小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价。

(2)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观看农民劳作的视频,参观农田等。

中班语言悯农教案5篇

中班语言悯农教案5篇

中班语言悯农教案5篇中班语言悯农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育幼儿从小懂得疼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预备:悯农图一张,小伙伴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观测图片,猜图意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二〕基本部分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1、援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说明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疼惜粮食、尊敬劳动成果。

提问;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伙伴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我们今日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疼惜粮食,喜爱农民伯伯。

3、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1.依据图片,幼儿跟着老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出示图片二,观测图上小伙伴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争论〕小结:我们要疼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洁净,不糜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糜费水?中班语言悯农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进展幼儿词汇的运用技能。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喜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预备: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假设干。

2、儿歌:《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简单,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简单。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二、朗诵古诗,说明诗意。

锄禾教案幼儿园中班

锄禾教案幼儿园中班

锄禾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目标1.通过锄禾的活动使幼儿们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劳动的意义。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3.启发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和探究,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准备1.锄禾工具、小木棍、小铲子、小锤头、小锯子等。

2.盆、铲、种子等农耕物品。

3.教学课件、课本、幼儿期刊等。

4.幼儿室内外锄禾场地及植物、土壤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与幼儿们一起观看有关农田、农作物种植与采摘的图片或幼儿动画,让幼儿通过图片或动画学习到农业生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食品的供应。

让幼儿们回想过去父母带他们看过的农田,询问幼儿们对于农田和农作物的认识。

2.实践环节在幼儿园内设立锄禾和种植菜蔬的场地,告诉幼儿田地上需要进行翻耕和播种,引导幼儿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工具进行土地的整理和耕作。

老师对幼儿不同耕作的操作和动作进行介绍和演示,然后邀请幼儿们进行耕作。

可以让幼儿轮流使用锄头或者小木棍,老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纠正。

给幼儿们提供种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培植蔬菜,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幼儿团队合作,互帮互助。

3.讲解环节当幼儿们完成翻耕和种植之后,让幼儿们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和互相交流,让幼儿明白种植蔬菜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通过解说和讲解,告诉幼儿们不同蔬菜需要不同的土壤和水分才可以良好生长,让幼儿们体会到种植蔬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有耐心和细心。

4.总结环节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了解幼儿们对于这次活动的认识和感悟,并鼓励幼儿们掌握自己动手种植的方法和技巧。

给幼儿们以一些建议和提示并向幼儿进行发问:观察坑位变化、对植物的生长情况做记录、定期浇水等等。

帮助他们时刻关注和认识事物的变化、积极参与劳动活动,共同保护环境、让地球更加美好。

四、教学效果展示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对土地的重要性和对种植活动的热爱,同时也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助学习到了一些团队意识和列队也有些基本知识和原则。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锄禾》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提高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2)培养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难点:(1)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锄禾》全文。

2. 词语卡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 奖励物品:小星星、小红花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全文展示《锄禾》。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习诗歌:(1)教师逐句讲解《锄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3. 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2)学生进行识字游戏,巩固词语学习。

4. 理解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5. 朗读背诵:(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朗读《锄禾》。

(2)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朗读水平。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锄禾》。

(2)家长协助孩子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2. 拓展作业:调查家人的粮食浪费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培养节约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庭作业的落实程度。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与同学平等互动、共同学习的良好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锄禾》的作者李绅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农民的劳动生活。

2. 诗歌学习:(1)让学生反复朗读《锄禾》,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分析诗歌的意象,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3)讲解生字词,如“锄禾”、“汗滴”等,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农田劳作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劳动。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自由朗读《锄禾》,感受诗歌的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学生齐读,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互动环节:1.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农民劳动的艰辛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

2. 分享心得: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强调农民劳动的辛勤,教育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

2. 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场景,体会劳动的辛苦,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3.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如字词掌握情况、诗歌背诵和理解程度,以及心得体会的质量。

锄禾幼儿园中班教案

锄禾幼儿园中班教案

锄禾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锄禾》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2.了解锄禾的过程和意义。

3.能够模仿打锄的动作,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4.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活动道具:小锄头、盆、水桶、播种纸、玉米种子、图表。

2.教具:儿歌《锄禾》。

3.课前准备:播种纸事先制作定位。

三、教学流程3.1、导入活动1.播放《锄禾》这首儿歌,让孩子们听。

2.介绍《锄禾》这首歌的来历,说明锄禾的过程和意义。

3.引导孩子们模仿歌曲中的打锄动作。

4.讲述本教案的目的,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本次活动。

3.2、活动安排1.分组:–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 2-3 人。

–每组分配小锄头、盆和水桶等工具。

2.确定任务:–让孩子们通过模仿图表上的动作,了解如何打锄。

–使用小锄头在盆中锄土,培养动手能力。

–播种纸事先按照定位的位置摆放,让孩子们在上面撒上适量的玉米种子。

–每组的任务完成后,用水桶浇水,保持它们的健康生长。

3.活动时间:–每个小组需要 30 分钟。

–到一定时间,提醒孩子们合理调配时间,做到有条不紊。

3.3、教学扩展1.组织孩子们进行反思和讨论,让他们分享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提醒孩子们将活动中的经验和体会运用到生活中,努力创造快乐的生活。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充分了解了《锄禾》这首儿歌的内涵,同时记录了玉米生长的过程和经验,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如锄地、种植、浇水等。

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克服了困难,发扬了勇气,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了音乐、体育、数学、生物等知识的结合,磨练了自己的坚持和耐心。

让孩子们在锄禾中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深刻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锄禾 教案

锄禾 教案

锄禾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锄禾》这首诗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的表达力。

3.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农耕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4. 培养学生诗歌欣赏和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锄禾》这首诗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农耕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诗歌欣赏和创作的兴趣。

2. 学会诗歌朗读的技巧,提高表达力。

教学准备:1. 《锄禾》这首诗的课文和录音。

2. 课堂展示板。

3. 课堂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放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并跟读。

2. 师生共同朗读《锄禾》这首古诗。

3. 教师提问: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参与过农田劳动?你们对农田劳动的印象如何?二、学习(10分钟)1. 教师对《锄禾》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们跟着教师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三、诗歌朗读(1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锄禾》这首诗,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语调的变化。

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感悟。

2. 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并研讨如何更好地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朗读演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诗歌创作(20分钟)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与劳动和农耕生活相关的诗歌。

2. 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对劳动和农田的热爱和珍惜。

3. 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并点评彼此创作的诗歌。

六、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劳动和农田的重要性。

2. 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诗歌收集起来,形成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

3.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和农耕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扩展阅读:1. 学生们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劳动和农耕的故事和诗歌,进一步加深对劳动和农耕的了解和认识。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艰辛。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农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的心态。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对《锄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3. 朗读和背诵《锄禾》。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对《锄禾》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锄禾》全文。

3. 图片、故事等相关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过程。

(2)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辛勤劳动的艰辛。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学生自读《锄禾》,并圈出生字词。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锄禾》的内容,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过程。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珍惜粮食、尊敬农民。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5. 小结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珍惜粮食、尊敬农民的重要性。

(2)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锄禾》的内容,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珍惜粮食、尊敬农民的理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锄禾》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锄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情况。

5. 学生对珍惜粮食、尊敬农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热爱劳动。

(2)懂得节约粮食,感恩农民辛勤劳动。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努力学习、辛勤工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 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锄禾》全文、生字词、图片等。

2. 教学道具:农田、农具等模型。

3.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农田、农具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农民劳动知识。

2. 学习《锄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

(2)学生跟读、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联系实际情景进行运用。

3.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3)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农民,表演农田劳动的情景,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锄禾》的内容,总结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粮食、感恩农民劳动的做法。

(3)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锄禾》的内容,了解家人对农民劳动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平等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深入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小学古诗《锄禾》优质教案(通用12篇)

小学古诗《锄禾》优质教案(通用12篇)

小学古诗《锄禾》优质教案(通用12篇)小学古诗《锄禾》优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禾”、“午”、“辛”、“苦”四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盘”、“粒”、“皆”三个字只识不写。

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

教学重点:1、充分朗读古诗。

2、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拍摄一组照片;让学生读熟《新补充读本》中的《<锄禾>大意》一课,观察农民生活。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以疑导入1、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开展了诵读古诗的活动,老师有个建议:全班按照男女生分成两大组,我们来比赛背古诗,看哪一组背得多、背得好,好吗?(比赛非常激烈,男生、女生不分胜负,时间关系,比赛到此结束。

我宣布:男生、女生并列第一!)(刚才大家刚才的表现,我宣布:男(女)生获胜!希望女(男)生不要失去信心,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获胜!)2、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的观察力,请看一张照片(出示照片):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去的一个地方,对了,是我们学校的食堂。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3、在雪白的墙壁上,有这样两行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句诗,选自古诗《锄禾》。

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课题,读题。

4、那么,为什么要把这句古诗贴在食堂里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锄禾》,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好吗?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9页,摆好读书的姿势。

听清要求:根据拼音读准每个字,轻轻地读完两遍后,圈出四个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

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

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往哪开?)(2)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注意节奏,听老师读: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精选14篇)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精选14篇)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精选14篇)中班语言《悯农》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20__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四、指导写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篇2背景在讨论食物的营养时,我们提出了“粮食有营养吗?”给幼儿讨论,在讨论中很多幼儿了解了粮食均为谷类,能帮助我们长身体、长力气,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逐渐改变了认为粮食仅供吃饱没有什么营养的错误看法。

锄禾教案中班教案

锄禾教案中班教案

锄禾教案中班教案教案标题:《锄禾教案》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了解《锄禾》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锄禾》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正确演唱《锄禾》这首儿歌。

3. 能够理解《锄禾》中的意象和情感。

4. 能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表达对《锄禾》的理解。

教学准备:1. 《锄禾》的歌曲录音或视频。

2. 与《锄禾》相关的图片或绘本。

3. 绘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的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老师播放《锄禾》的歌曲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 老师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歌,是否知道歌词的意思。

歌曲学习:1. 老师再次播放《锄禾》的歌曲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跟着唱。

2. 老师逐句教唱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情感理解:1. 老师与学生一起观看与《锄禾》相关的图片或绘本,引导学生了解歌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老师提问学生,歌词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义。

手工制作:1. 老师给学生发放绘画纸、彩色笔、剪刀等制作手工的材料。

2. 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锄禾》的理解,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锄禾》场景或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展示和分享:1. 学生完成手工作品后,老师组织展示和分享活动。

2. 学生可以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对《锄禾》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活动:1. 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编排简单的舞蹈或动作,配合《锄禾》的歌曲。

2.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唱比赛,展示对《锄禾》的演唱和表演。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记录学生对《锄禾》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学唱其他经典的儿歌,进一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学生可以自行搜索《锄禾》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这首歌的背景和故事。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旨在帮助中班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锄禾》这首儿歌。

幼儿园 锄禾 教案

幼儿园 锄禾 教案

幼儿园锄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锄禾日当午”这一古诗的内容。

2.明白锄禾的含义以及劳动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锄禾日当午”这一古诗的内容。

2.明白锄禾的含义以及劳动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堂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劳动人民锄禾的视频,让幼儿看一看,了解锄禾的过程。

2.古诗赏析教师播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视频,并让幼儿听懂这首古诗的含义。

3.锄禾亲身体验教师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自模仿锄禾的过程,幼儿需要亲手体验,体验锄禾下土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协调能力,也让幼儿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4.合作应用教师让幼儿的小组们进行合作,让所有的幼儿参与到一个大型的拼图游戏中,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一起协力完成锄禾的拼图。

5.复述与总结教师让学生复述一遍整个锄禾的过程,并让他们概括体验到了什么,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劳动和最辛苦的劳动人民锄禾。

四、教学方法1.视频长片播放法: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等媒介让幼儿进行认知。

2.体验法:教师引导幼儿去操作,亲身感受,进而进行体验、感知和理解。

3.合作学习法:教师利用小组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互相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完成锄禾拼图。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背诵简单的古诗或者单词。

2.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有规律的锻炼。

3.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

六、课后延伸1.教师可以把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进一步扩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2.利用互联网流行的多媒体形式,在幼儿园分好看动画片,进一步让学生更好理解劳动,树立劳动意识。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 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锄禾》中所表达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锄禾》的文本。

2. 与农作物种植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作物种植的过程。

(2)引导学生谈论对农作物的认识和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农田体验活动,如锄草、浇水等。

(2)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锄禾》的内容。

(2)写一篇关于农民劳动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并表达出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并提出珍惜粮食的建议。

2.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的作业和作文质量。

(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分享意见。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生的反应等。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中班悯农教案

中班悯农教案

中班悯农教案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悯农的故事,培养对农民工的尊重和情感。

2.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体验悯农的快乐,感受劳动的价值。

3.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或故事书《悯农》、幼儿绘画纸、彩色笔、播放器、沙盘、农具模型等。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问几个问题引入主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农民工吗?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们见过农民工吗?你们觉得他们的工作辛苦吗?为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激发他们对农民工的兴趣。

2. 故事教学(1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书《悯农》讲述悯农的故事。

可以适当加入肢体语言、声音变化等元素,提高幼儿的听故事的兴趣。

3. 感受农耕(20分钟)在沙盘上展示农田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农民种田的场景。

然后给每个幼儿发放农具模型,让他们模仿农民工的动作,用手推、用脚踏等方式感受农耕的过程。

4. 勤劳的小画家(15分钟)给幼儿发放绘画纸和彩色笔,引导他们绘制自己理解中的农田图景。

可以鼓励幼儿用想象力来创作,也可以提供一些样板供参考。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交流关于农民工辛勤劳动的话题,引导幼儿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绘画时的感受和想法。

可以让幼儿相互欣赏、夸奖彼此的作品,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6. 结束语(5分钟)通过问几个问题,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农民工的工作辛苦吗?你们对农民工有什么感慨?”引导幼儿回忆和反思,加深对悯农故事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家园连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探讨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和关心他们。

2. 观察农田:带领幼儿实地参观或观察周围的农田,让他们亲眼看到和体验真实的农耕过程。

3. 劳动体验:组织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整理书架、摆放桌椅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劳动的快乐和价值。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幼儿能够认识到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培养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之情,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拓展幼儿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细致观察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锄禾教案中班教案
教案标题:锄禾教案(中班)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农业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书:《锄禾诗》、《种子》等与农作物生长相关的绘本。

2. 视频资源:关于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视频。

3. 图片或实物:种子、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图片等。

4. 素材:土壤、水、种子、小铲子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通过展示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

2. 朗读《锄禾诗》或其他相关诗歌,激发学生对农作物的好奇心。

探究活动:
1. 观看关于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所需的
条件以及生长的变化。

2. 分发种子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触摸种子的质地,并与其他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使用小铲子在土壤中挖小洞,然后将种子放入洞中,轻轻覆盖土壤。

4. 学生们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图片、绘画或简单的文字描述。

总结活动:
1. 学生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种子生长变化,可以组织小组展示或进行简短的口头表达。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生长的必备条件,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拓展活动:
1. 继续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特点。

2.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或种植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3. 进一步学习农作物的用途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农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回顾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口头表达,评估他们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
1. 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特别是使用小铲子时要注意避免伤害。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