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上的地震
全国建国以来大地震一览表。
2008年08月30日 四川攀枝花 6.1级 共造成38人死亡,589人受伤, 其中四川会理县27人死亡321人受伤,攀枝花市5人死亡132人受伤;云南楚雄州6人死亡132人受伤,昆明市禄劝县4人受伤。[专题]
1975年02月04日 辽宁海城 7.3级 极震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地震造成29579人,其中2041人死亡,城镇房倒塌及破坏约50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损坏165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毁坏1740万平方米,城乡交通、水利设施破坏2937个,各种设备、物资也遭到严重损失,总计约8.1亿元。
1950年8月15日 西藏察隅县 8.5级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西藏察隅县发生8.5级地震,造成4000人死亡,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庄被抛到江对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08年05月12日 四川汶川 8.0级 汶川大地震遇难人数及失踪人数总和超过8700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专题]
2007年06月03日 云南普洱 6.4级 造成3人死300余人伤,发生余震300多次。[详细]
2006年12月26日 台湾屏东恒春近海 6.7级 造成2人死亡42人受伤。[详细]
1976年07月28日 河北唐山 7.8级 震中位置位于唐山市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 害。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遭到惨重损失。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 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的就达1700多人;毁坏公产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到54亿元。
中国近来发生的大地震
中国近来发生的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级地震。
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唐山市区。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遭到惨重损失。
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
地震发生于深夜,市区80%的人来不及反应,被埋在瓦砾之下。
极震区包括京山铁路南北两侧的47平方公里。
区内所有的建筑物均几乎都荡然无存。
地震共造成万人死亡,万人受重伤。
1998年11月19日19时38分,宁蒗地区发生级地震。
地震给云南和四川两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共有6人死亡,1974人受伤,其中重伤231人。
房屋受破坏面积高达万平方米,其中毁坏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总共亿元,其中云南省为亿元;灾区范围达16个乡镇、万人。
1984年5月21日,黄海海域发生级地震。
由于地震部门在震前做了较好的中期预报,地震只使如东县的900余间民房受到轻微破坏,42座烟囱倒塌,并未直接造成人畜伤亡。
1981年1月24日,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发生级地震。
一般藏式房屋的建筑结构和质量均比较差,损坏比较严重。
地震引起地裂缝、鼓包、滑坡、崩塌以及喷砂冒水。
各类房屋共倒塌2992幢,死亡123人,伤489人,损失牲畜1620头,粮食万公斤,损坏农业机具365台,损失总计达3200多万元。
距震中280公里的成都市有震感1979年7月9日,溧阳发生6级地震。
该地区1974年4月22日曾发生过一次级地震,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才相距3公里,震源深度也相当,可视为同源地震。
溧阳地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较强地震,因而5年内的连续两次地震,虽属中等强度,也造成了比较重的灾害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震中地区由于建筑材料缺乏,普遍采用泥土墙,夹心墙和空斗墙承重,强度不够,房屋质量差,许多房屋倒塌。
地震造成死亡41人,重伤500人,轻伤2900人,牲畜损失万多头,农村民房倒塌和破坏达34万间。
中国地震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中国历史上发生强度较大的,以及在人类认识、预测和抗御地震方面具有历史影响的地震主要有:●公元前780年,陕西岐山发生地震。
这是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
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三川即今陕西的泾河、渭河、洛河。
估计震级达7级以上。
●公元前7年11月11日,北边郡国发生地震。
据记载,这次地震波及“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京师即今陕西西安。
汉时北边郡国包括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内。
●138年2月28日,甘肃金城、陇西发生地震。
据考证,这次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测震仪器(张衡的候风地动仪)记到的破坏性地震。
当时地动仪放在洛阳,距震中约700公里。
●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赵城发生地震。
这是中国历史上详细记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
此震“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
震级约8级或更大。
●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地震。
这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此震极震区长轴与渭河地堑方向一致。
估计震级约有8级或更大。
●1605年7月13日,广东琼山发生地震。
据史志记载,“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
估计震级为7.5级或更强,为海南岛历史上最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发生地震。
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估计为8.5级。
据记载,“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
●1679年9月2日,河北三河、平谷发生地震。
这是北京附近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
震中裂度为Ⅺ度,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北京城内故宫破坏严重。
●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发生地震。
震级估计为8级。
震中烈度Ⅹ度强,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
在一个8级地震的震中区附近再次发生8级地震。
前一次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赵城地震。
北京平原区夏垫断裂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北京平原区夏垫断裂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北京平原区夏垫断裂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地震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地质灾害,其爆发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中,地表破裂带可以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和研究地震的发生机理和规律。
本文将重点研究位于北京平原区的夏垫断裂,它在1679年的三河—平谷8级地震中地表破裂带的特征。
夏垫断裂位于华北地台东缘的平原地区,总长约60公里,宽度在数十米至数百米之间,西北-东南走向。
它是一条长期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震。
其中,1679年的三河—平谷8级地震对夏垫断裂造成了显著的破裂。
夏垫断裂地表破裂带的主要特征是沿断裂线两侧出现的地面裂缝。
这些地面裂缝呈线状,沿断裂线走向延伸,并有明显的右旋位错。
地表破裂带的长度约为15公里,宽度在数米至数十米之间,最宽处达到了50米。
地面裂缝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较大的高差,最大高差可达到1米,分别位于断裂线两侧。
地面裂缝的表面形态也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通常,裂缝两侧土壤受到断裂带应力的拉伸和剪切,会导致土壤沉降和滑动。
因此,地面裂缝的两侧往往会出现不对称性,其中一侧会低于另一侧,形成沉降槽。
此外,沉降槽会伴随着土壤的断裂破碎,形成断块滑动的迹象。
地面裂缝表面还可以观察到多种断裂标志,如剪切带、断块滑移和溢流痕迹。
这些标志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地震时断层面的运动方式。
夏垫断裂地表破裂带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特征,例如断裂带沿线的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由于断裂带存在强烈的地动作用,会造成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和压实,使得土壤的密实度增加。
同时,断裂带通常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形成所谓的断裂带痕迹,这些地质地貌特征也可提供地震活动的重要信息。
总的来说,夏垫断裂在1679年的三河—平谷8级地震中产生了明显的地表破裂带。
这些破裂带的特征包括地面裂缝、沉降槽、断裂标志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大地震一览
5.1级
2006年8月25日13时51分,云南盐津县再次发生5.1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1人死亡,31人受伤,大批房屋和众多基础设施不同程度损坏,31.7万人受灾。[详细]
2006年07月22日
云南盐津
5.1级
2006年7月22日上午9点10分21秒,云南东北部昭通市盐津县发生5.1级强烈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2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铁路中断。[详细]
青海省玉树县
7.1级
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已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专题]
2009年12月19日
台湾花莲海域
6.7级
12月19日21时02分,在台湾花莲海域(北纬23.8度,东经121.7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公里。福建沿海各地普遍有震感。[专题]
新中国成立地点
震级
概述
2011年3月10日
云南省盈江县
5.8级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北纬24.7,东经97.9)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25人遇难250人受伤。[专题]
2010年04月14日
2006年07月04日
河北文安
5.1级
4日11时56分,河北省文安县发生5.1级地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的部分地区有震感。[详细]
2005年11月26日
江西九江瑞昌
5.7级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余震波及南昌等地。地震至少造成14人死亡,8000余人受伤,1.8万间房屋倒塌。[详细]
北京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北京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地理环境相对较好,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北京市也曾经历过一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暴雨、雪灾和沙尘暴等多个方面介绍北京市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首先,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造成的自然灾害,虽然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少,但历史上仍有多次地震发生。
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就给北京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北京市受到了强烈震感,大批建筑物受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北京市也经常受到来自其他地区地震的影响,尽管影响较小,但仍有一定的损失。
其次,洪水是北京市面临的另一大自然灾害。
北京市地势相对平坦,降雨量较大时,就容易出现洪水。
特别在夏季,由于北京市的雨水排放系统相对滞后,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2024年7月21日至22日的一场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市多个区域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应对洪水灾害,北京市政府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了抗洪能力。
第三,暴雨也是北京市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暴雨频率的增加,北京市近年来经常受到暴雨的影响。
暴雨导致的洪水和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道路水浸、交通瘫痪等问题,还会对建筑物、农田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坏。
尽管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暴雨灾害,但仍无法完全避免暴雨造成的损失。
第四,雪灾是北京市常见的冬季自然灾害。
由于气候寒冷,北京市冬季经常出现大雪天气。
大雪对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2024年的特大暴雪,导致北京市交通瘫痪,机场关闭,给城市运行造成了巨大困难和损失。
最后,沙尘暴也是北京市的一种自然灾害。
由于远离沙漠,北京市沙尘暴的频率相对较低,但在春季和夏季,由于黄沙的传输途径和气象条件,北京市仍然会受到沙尘暴的影响。
沙尘暴给北京市带来了沙尘飞扬、能见度降低等问题,也给交通、农田和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历史上的大地震
历史上的大地震1、1950年墨脱地震1985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在西藏察隅、墨脱一带发生了8.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7.1度,东经89.8度,地震震中最大烈度达12度。
本次地震导致印度1500人死亡,西藏地区遇难人数更是达到3300人,也是我国等级最高的一次地震过程。
2、1668年郯城地震1668年7月25日,在山东郯城发生了8.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8度,东经118.5度,具体位置位于临沭县干沟渊村境内,地震震中最大烈度为12度,极震区包括郯城、临沭、莒县等地,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达5万余人。
3、1920年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在宁夏海原发生了8.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6.7度,东经104.9度,震中具体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最大烈度为12度,波及范畴达251万平方公里。
本次地震造成了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
4、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1556年2月3日,在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8.3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5度,东经109.7度,具体位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震中最大烈度为11度。
震后还出现了瘟疫,因此本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83万。
5、1902年新疆阿图什北地震1902年8月22日11时左右,在新疆阿图什北发生了8.3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5度,东经122.7度,震中烈度达10度。
本次地震造成至少5650人至10000人遇难,超过3万间房屋被毁,中国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大范畴区域有震感,有感面积超过92.7万平方千米。
这次地震过程也是新疆地区等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6、2001年昆仑山地震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发生了8.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6.4度,东经90.9度。
由于发生地点人迹罕至,因此这次强烈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大陆内部等级第二高的地震。
北京历史上的地震
1北京历史上的地震北京地处西山和燕山山麓,自晋元康四年(294年)有地震记载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曾遭受6级以上破坏性大地震袭击有6次之多;5级地震有11次。
从清雍正八年(1730年)以后近三百有史料记载的北京地区最早的地震,震中在延庆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处在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带。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地震的强度和危害,没有留下文字记载。
因此在翻阅史料中,我们所能够找到的,北京地区最早的地震,发生在晋元康四年(294年)。
这一年,连续发生了两次地震,第一次在3月,第二次在9月。
■晋元康四年,北京发生第一次地震,震中在北京的延庆和河北省怀来一带,引起地下水上涌晋元康四年,北京发生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地震,震中在北京的延庆和河北省怀来一带。
据《晋书》和《宋书》记载:“上谷地震水出,杀百余人。
”《晋书》和《宋书》中所称的“上谷”,实际就是北京延庆县的古地名。
从史料记载分析,这次地震估计震级为6级,震中烈度为7度,地震共造成百余人死亡。
当时上谷一带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引起了地下水的上涌,这对于自然知识十分匮乏的古代人来说是相当可怕的。
而在地广人稀的延庆一带,一次地震就有百余人遇难,可见当时地震的惨烈。
■晋元康四年,发生了第二次地震,震中在居庸关一带,引起地裂,大地裂开了一个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的大口子,从裂开的口子中,还不断涌出地下水晋元康四年,可以说是十分不幸的一年。
这一年3月,刚刚在延庆和怀来一带发生了一次6级的大地震,人们还没有从噩梦中醒来。
9月,在居庸关一带,又发生了一次震级为5.5级,震中裂度为7度的地震。
这次地震强度虽然不大,但是地壳运动剧烈,引起了地裂。
大地裂开了一个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的大口子,而且从大地裂开的口子中还不断涌出了地下水。
不仅如此,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使百姓瞬间失去了财产、粮食,在灾后引起了大的饥荒。
北京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共6次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从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地震不断。
北京历史上的地震
北京历史上的地震最近喜欢看灾难片,抛开剧集中对于英雄人物的夸大炫染,仍然感动于人类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的强韧的生命力.如今发达便捷的交通方式使我们比之先人有更多的机会暴露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除去生活和经济指数外,多了解一些所在地的地理条件,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以下内容摘录自网络(一)北京历史上的地震:本市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以1679年马坊地震和1730年西郊地震的影响最大(见表2-9)。
表2-9北京及邻近地区强震(Ms≥6)一览表(l000—1976年)自有史记载以来,北京地区曾遭受有感地震592次(到1957年3月4日止),其中Ms≥有67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止)。
至于近年来利用仪器记录的地震(ML≥3.5)多达几千次。
(见表2共计5362次-10)。
表2-101957—1977年的二十年间ML≥3.5的地震次数表震中在北京城区的有两次五级地震,曾使城内一些房屋被破坏:1076年12月(辽道宗太康二年十一月)震中烈度六度,记载:民舍多坏。
1627年3月5日(明熹宗天启正月十八日)震中烈度六—七度。
记载:京师地震有声,起自西南以至东北,房屋倾倒,伤人无数。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北京地区经历多次地震危害。
震害的分布是不均一的,但有一定规律。
现根据近年来对唐山地震对北京地区震害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质基础条件方面简述如下:1.灾害概况:震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房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据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等有关单位调查结果列表2-11,2-12如下:表2—11北京市郊区房屋破坏情况表单位:间注:此表不包括近郊居民住房和单位房屋损坏数。
表2-12北京市市区建筑物破坏情况表单位:平房一间,楼房、厂房一栋从上表可以看出,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从东南部向西北逐渐减轻,与地震波衰减方向基本一致。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群发期,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两汉宇宙期”。
其重要表征就是地震频率明显增多。
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说:“秦汉四百四十年中,灾害发生了三百七十五次之多。
计旱灾八十一次,水灾七十六次,地震六十八次。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时期共发生两次地震,分别在秦王嬴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和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都在秦统一中国之前。
因此,邓云特所统计的68次地震皆在两汉时期。
另据王会安、闻黎明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中的统计数字,两汉时期共发生地震118次,平均不到四年就发生一次,足见两汉时期地震之频繁。
在这些众多的地震中,较为严重的是以下几次。
公元前70年6月1日,在山东的诸城昌乐一带发生了7级的大地震,当时的《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宣帝本始四年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
北海邪坏祖宗庙城廓,杀六千余人”。
143年10月后,在甘肃甘谷西发生了7级的地震,伤亡惨重,在《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饬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
180年秋,甘肃高台西发生了7.5级的地震,损害极大,根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灵帝光和三年秋-四年春酒泉表氏地百八十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两汉时期的地震发生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地震的次数东汉较西汉大为增加,区域以长江以北为主。
在68次地震中,其中西汉(含新莽天凤三年)17次,占地震总数的1/4;东汉51次,占总数的3/4,次数明显增多。
尤其是和帝、安帝、顺帝和桓帝时期,地震更为频繁。
从地震发生的区域范围来看,绝大多数是在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长安、洛阳作为两汉的都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比较集中,地震造成的危害较大,对地震的记载自然就十分详细。
中国自然灾害历史事件事例200字
中国自然灾害历史事件事例200字
中国自然灾害历史事件事例有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53.11秒。
东经118.1°、北纬39.6°,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突然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
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中国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
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
历史上最大地震发生在哪里
历史上最大地震发生在哪里地震,它带给人类的伤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每天都会有地方发生地震。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历史上最大地震发生在哪里,欢迎阅读!历史上最大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首都加德满都大量房屋倒塌,部分道路堵塞中断,已致1910人遇难,人数或仍将上升。
庆幸的是,这次尼泊尔大地震的伤亡情况并不算太严重,以下是十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第一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1556年1月24日,中国陕西830000人。
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省华县,据历史记录,地震强度为8至8.3级,烈度为11度。
由于地震于午夜(子时)发生,多数人还在熟睡之中,因此逃生者寥寥。
这次地震最终导致83万人死亡,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第二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1737年10月11日,印度加尔各答约300000人印度重镇加尔各答在1737年10月11日发生大地震,对外宣称的死亡人数有30万之多,但近代专家表示此数据存在不实。
第三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292206人2004年圣诞节后一天,印度洋海底爆发9.2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两万三千颗原子弹爆炸,引发了印度洋海啸,高达50英尺的海浪袭击了11个国家,因事发地点位于旅游热点附近,加上正值圣诞节的旅游旺季,受灾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本地居民和游客,最后统计显示,死亡人数为292206人。
第四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270000人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的里氏7.0级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最终确定死亡人数有27万之多。
第五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1920年12月16日,中国宁夏海原270000人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
北京市地壳活动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北京市地壳活动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分析北京市地壳活动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分析北京市位于华北地块的中部,地处华北地震区,地壳活动频繁,是中国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从地壳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两个方面对北京市的地壳活动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北京市地壳活动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造活动,二是地震烈度。
关于构造活动,北京市位于华北地块与华南地块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壳受大陆板块运动的影响较大,构造活动频繁。
北京市内分布有多个地震带,如北京平原地震带、怀柔地震带、丰台地震带等。
这些地震带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地构造运动的活动区域,板块运动引发构造应力释放,从而形成地震活动。
其次,地震烈度是北京市地壳活动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地震烈度是评价地震活动的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出地震的破坏程度。
北京市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较大的地震事件,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延庆地震等。
这些地震事件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人们对地震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更加重视。
其次,地震活动性是衡量地壳活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地震活动性是指地震频率和地震规模的综合表现。
北京市地震活动性较高,每年都有多次小地震发生。
根据过去的统计数据,北京市平均每年发生的小地震约为100次,这些地震大多规模较小,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但是,地震活动性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大地震的来临,所以科学家们必须对地震活动性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以提前预警和防范地震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北京市地壳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对于了解地震灾害的发生机制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需要通过地震监测、地震预测和地震模拟等手段,不断加强对地壳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提前预警和防范地震灾害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历史地震参数校订方法探讨——以北京延庆公元294年地震为例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0 2 5 3 3 7 8 2 . 2 0 1 0 . O 1 . 0 1 2
A. D . 2 9 4 Ya n q i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i n B e i j i n g
Wa n g J i a n Wu Xu a n Ga o Aj i a Ch e n Ku n S h a o Le i
Pr o b i n g a n a pp r o a c h t o a me nd t h e p a r a me t e r s o f hi s t o r i c a l e a r t h qu a k e s :An e x a mp l e o f t h e
3 2 ( 1 ):1 0 8 1 1 7 .
Wa n g J i a n ,W u Xu a n,Ga o Aj i a ,Ch e n Ku n,S h a o Le i .2 0 1 0 .Pr o b i n g a r l a p p r o a c h t o a me n d t h e p a r a me t e r s o f h i s t o r i c a l e a r t h q u a k e s :An e x a mp l e o f t h e A. D. 2 9 4 Ya n q i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i n Be i j i n g .Ac t a S e i s m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3 2( 1 ) :1 0 8 1 1 7 .
正演推算1730年北京西郊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滑动角
第31卷 第4期2008年10月地震研究J O U R N A LO FS E I S M O L O G I C A LR E S E A R C HV o l .31,N o .4O c t .,2008*收稿日期:2008-06-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4017;40521002)资助.正演推算1730年北京西郊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滑动角*周青云1,2,周仕勇2,陈棋福1,赵 里1,3,郑 钊2(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3.台湾中央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台北11529)摘要: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对1730年发生在北京西郊61⒊级地震的破坏记录进行数字化,得到地震在地表造成的实际破坏的定量分布图像;使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出两条可能的发震断层———N E 向的清河隐伏断层和N W 向的东北旺—小汤山断裂在滑动角为0°和90°时,在地表产生的加速度的分布。
通过将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像与实际破坏程度定量分布图像进行拟合,推算出了两条可能发震断层在这次地震中的作用(权重)及滑动角,从而判断出此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是东北旺—小汤山断裂。
为增加结果的可信度,文中还讨论了不同的地表破坏程度数据化模型对拟合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历史地震;有限差分;震源参数;地面加速度;北京中图分类号:P 3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08)04-0369-080 前言1730年9月30日(清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北京西郊发生了一次61⒊级地震,震中位于40.0°N 、116.2°E 附近,震中烈度为Ⅷ度。
当时清朝政府对京城及周边乡镇的破坏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列出了各村庄民居房墙颓塌数目清册共6册,记录了203个村镇的破坏情况。
刘昌森(2003)和时振梁等(1992)曾引用过这些统计数据,本文中也会部分使用。
北京 地震带 (2)
北京地震带简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地理坐标为北纬39°56′~41°03′,东经115°25′~117°30′。
虽然地震在北京不是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就是一个地震安全区。
事实上,北京位于中国的北部地震带,虽然地震频率较低,但仍然存在潜在的地震风险。
北京的地震带北京地处华北地震带的北缘,该地震带是中国境内地震频发的一个区域。
华北地震带是青藏高原和黄淮海之间的地壳运动活动带,其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
北京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城区和周边的若干地区。
地震活动特点华北地震带地震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存在近场和远场地震:近场地震是指震源距离受灾区较近的地震,远场地震是指震源距离较远的地震。
近场地震对受灾区造成的破坏性更大。
2.震源深度较浅:华北地震带的地震震源多集中在地壳相对较浅的地层,这意味着地震能量更容易传递到地表,导致地震波更加强烈。
3.地震频率不高:与中国的西南地震带相比,华北地震带的地震频率较低,但仍然有可能发生中等强度的地震。
北京地震的历史记录北京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其中一些地震对城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较为著名的北京地震事件:1.1679年的北京地震:这是北京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约为7.0级。
地震导致大量建筑物崩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1730年的北京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清代乾隆年间,震级约为6.5级。
地震引发了地质灾害,如滑坡和泥石流,并对京城的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破坏。
3.1976年的唐山地震:尽管唐山地震并非北京地区的地震事件,但其影响范围覆盖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
唐山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北京地震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尽管北京地区的地震频率相对较低,但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北京仍然面临潜在的地震风险。
因此,采取防范措施对于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至关重要。
一次罕见的地震次生灾害——北京王恭厂事件的原因分析
一次罕见的地震次生灾害——北京王恭厂事件的原因分析刘昌森【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年(卷),期】1989(000)001【摘要】1626年5月30日北京王恭厂火药库爆炸事件,曾造成严重灾害,并产出一系列奇特效应和深刻的社会影响。
本文从当时该厂的生产规模、原料采购量以及爆破效应等大致估算了可能的爆破当量约为1000吨TNT左右,究其原因则认为这是一次由蓟州(40.0°N,117.4°E)地震(M=5(1/2))引起的次生灾害,北京的地震烈度为五度,由此得出居民区不得大量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品的教训,已有的也应尽快迁出,既使少量也应妥善保管,并注意防震措施。
地震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地震的直接危害,我国历史上重大地震次生灾害的记录累见不鲜,虽以水灾,地震塌陷较为突出,但易爆物品的骤然爆炸在中外记载中尚不多见,我国1626年北京王恭厂(即今宣武区光彩胡同—永宁胡同一带)事件却造成“上惊九朝列宗,下致中外骇然”的惨重毁坏,是北京历史上著名的灾害之一,又发生在当时的首都,记载极为丰富,不仅有当时的邸报、当事者著述,又有实录、正史、野史、杂著等报导,资料详实可靠,为探讨事故的原诿提供了许多方便,有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当然,因时代所限,古藉中不免有些荒诞夸大之词,对这次事件的实质在看法上也分歧颇大,本文从地震次生灾害的角度讨论这次事件的原因。
【总页数】6页(P27-32)【作者】刘昌森【作者单位】上海市地震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京师惊雷——明代北京王恭厂大爆炸 [J], 王亚男2.陕西华县大地震引发世界罕见的地震次生灾害链--从山西荣河蒲州陕西朝邑三城的工程场地条件谈起 [J], 王汝雕3.华县大地震引发世界罕见的地震次生灾害链 --从山西荣河蒲州朝邑三城的工程场地条件谈起 [J], 王汝雕4.明代北京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J], 裘伟廷;5.385年前北京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J], 李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历史上的地震
北京市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历史上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以1679年(康熙18年)马坊地震和1730年(雍正8年)西郊地震的影响最大。
北京及临近地区强震(Ms ≥6)一览表(1000-1976年)
地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北京距离
震中距离(KM)
城
区
烈
度
1057.3.24 大兴 6.75 10 50 八
1068.8.14 河间 6 8 160 有感
1337.9.8 怀来、延庆 6.5 8 80 六
1484.1.29 居庸关 6.75 8-9 50 约七
1536.10.22 通县 6 7-8 30 约七
1568.4.25 渤海 6 有感
1581.5.18 蔚县、广灵 6 7-8 160 有感
1597.10.6 渤海7.5 有感
1618.11.16 蔚县、广灵 6 7-8 160 有感
1624.4.17 滦县 6.75 200 五1626.6.28 灵丘7 9 190 六
1658.2.3 涞水 6 7-8 75 有感
1665.4.16 通县 6.5 8 20 七1679.9.2 平谷、三河8 11 60 八1720.7.12 沙城 6.75 9 90 七
1730.9.30 北京西郊 6.5 8强七-八
1830.6.12 磁县7.5 10 420 有
感
1882.12.2 深县 6 8 210 有感
1888.6.13 渤海7.5 有感
1945.9.23 滦县 6.75 8 200 有感
1966.3.8 隆尧 6.8 9 310 有感
1966.3.22 宁晋7.2 10 280 有感
1967.3.27 河间 6.3 7 150 五1969.7.18 渤海7.4 330 六
1976.7.28 唐山7.8 11 150 六-七
1976.7.28 滦县7.1 9 200 有感
1976.11.15 宁河7.2 140 有感
1957-1977年的二十年间Ms ≥3.5的地震次数表
年份次数年份次数
1957年 5 1968年526
1959年37 1969年347
1960年191 1970年258
1961年123 1971年254
1962年17 1972年408
1963年20 1973年298
1964年19 1974年245
1965年48 1975年334
1966年304 1976年744
1967年716 1977年468
共计5362次
震中在北京城区的有两次五级地震,曾使城内一些房屋被破坏,1076年12月(辽道宗太康2年11月)震中烈度6度,记载民舍多坏。
1627年3月5日(眀熹宗天启正月十八日)震中烈度六-七度。
记载,京师地震有声,起自西南以至东北,房屋倾倒,伤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