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各地地震

合集下载

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历史上的地震海啸

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历史上的地震海啸

[键入文字]从历史文献看中国历史上的地震海啸怎样看我国文献记载的地震海啸海啸一词,在我国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即已屡见不鲜,可谓古已有之,只是与其作为现代科学术语的含义有所不同罢了。

古人所谓海啸,初系对海水响声的描绘,后来代指伴有尖厉巨响的海潮,往往也被当做海溢的俗称,类似的说法还有海吼、海叫、海沸、海翻、海决等。

就目前所见,较早出现海啸一语的文献为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其卷二天地类下即有海啸一目,记录了一些被称为海啸的海潮灾害。

现代学界对于海啸的理解和界定也有一定的变化。

起初,能够造成较大破坏性的海水特殊波动现象,被统称为海啸,并按其成因分为地震海啸和气象海啸。

所谓地震海啸,其实也是一个统称,系指海底或大陆边缘地震、水下火山爆发引发大型海底滑坡或崩塌而形成的大规模海水波动,是一种次生地质现象。

既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引发海啸,也不是海啸都因地震而发生,但由于地震造成的海啸更多且后果往往更严重,故以地震海啸为总名。

此外,按照海啸源远近的不同,地震海啸又分为越洋海啸和局地海啸(也称本地海啸),其中又以局地海啸的发生频次更高、破坏性更大。

气象海啸则指由气流、气压等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的潮位异常。

不过,自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因两者的形成动力有巨大差异,学界更多倾向于用风暴潮来替代气象海啸,如此,海啸也就成为地震海啸的通用名或简称。

不平静的海洋海啸是世界上最猛烈的海洋自然灾害之一。

除北冰洋外,地球上的其他三大水域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多次发生过海啸,也都有重大灾难性海啸的记录。

太平洋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80%的地震发生于此,故而太平洋岛弧海沟地带发生海啸次数亦最多,占到全球有史可考的海啸记录的85%。

而日本近海发生的海啸又占太平洋海域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海啸最多的地区,且近1。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pdf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pdf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pdf摘要:I.引言- 简要介绍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pdf 的背景和重要性II.中国地震历史概述- 古代地震记录- 近代地震记录- 现代地震记录III.中国地震带分布- 地震带的定义和划分-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和特点IV.地震成因与预防- 地震成因的解释- 地震预防的措施和方法V.地震救援与重建- 地震救援的流程和策略- 地震重建的规划和实践VI.总结与展望- 对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pdf 的评价和反思- 对未来地震研究和应对的展望正文:I.引言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pdf 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的文献。

它对于了解中国地震活动规律、提高地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中国地震历史、地震带分布、地震成因与预防、地震救援与重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II.中国地震历史概述中国地震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 世纪。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对地震有了初步的认识。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记录和观测越来越精确。

自20 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 级以上地震约800 次,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III.中国地震带分布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各个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

地震带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地貌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华北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震带之一,该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和强度都较高。

IV.地震成因与预防地震成因主要有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

预防地震的方法包括加强地震监测、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制定应急预案等。

此外,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和科学素养,也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V.地震救援与重建地震救援包括搜索、救援、医疗救治等方面。

在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需要迅速组织、调配和派遣,以尽快找到并救出幸存者。

地震重建包括基础设施修复、住房重建、产业恢复等方面。

重建工作不仅要注重速度,还要关注质量,确保震后重建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历数中国几千年发生过的地震

历数中国几千年发生过的地震

【中国十大地震】1920年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

死亡24万人,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

1927年古浪地震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

死亡4万余人。

地震发生时,土地开裂,冒出发绿的黑水,硫磺毒气横溢,熏死饥民无数。

1932年昌马地震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中国甘肃昌马堡发生震级为7.6级的大地震。

死亡7万人。

地震发生时,有黄风白光在黄土墙头“扑来扑去”;山岩乱蹦冒出灰尘,中国著名古迹嘉峪关城楼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滚滚……余震频频,持续竟达半年。

1933年叠溪地震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中国四川茂县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

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有一个牧童竟然飞越了两重山岭。

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

1950年察隅地震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中国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为8.6级的强烈地震。

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庄被抛到江对岸。

1966年邢台地震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10亿元。

1970年通海地震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7.7级的大地震。

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

为中国1949年以来继1954年长江大水后第二个死亡万人以上的重灾。

1975年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震级为7.3级的大地震。

由于此次地震被成功预测预报预防,使更为巨大和惨重的损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近2730年来,中国共发生111次7级以上地震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因此,我们的先人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早就予以密切的关注,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就蕴藏着大量的地震史料,其内容之丰富、时限之长远,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在地震的观察和研究中,我们的祖先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早在公元132年就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指示地震方向的地震仪器——候风地动仪,开创了人类用仪器观察地震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地震,根据破坏烈度评定,震级在4.7级以上的,总称为破坏性地震;其中震级在6级(含6级)以上的,属于强震;震级在7级(含7级)以上的,则属于大地震;8级(含8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

各类破坏性地震除导致房屋大量倒塌,直接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之外,其所引起山崩地裂、山川易位、河道堰塞等等地貌形态的改观,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甚至更为惨烈。

根据1988年汇编的《中国地震简目》,中国历史上从周幽王开始的2730年间,在可评定参数的地震记载内,共发生2289次破坏性地震。

其中,属于大地震和特大地震级别的就有111次(其中19次在台湾)之多。

在元、明、清、民国四个时段(公元1271-1949年)共计678年间,集中了有史记载和仪器纪录以来的中国历史上所有的16次特大地震。

其中,15次特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上,另一次发生在台湾以东海中,即1920年6月5日台湾大港口以东海中的8级地震。

中国的三大地震带中国记录的2000多次破坏性地震,基本上都是属于浅源构造地震,除台湾地区之外,主要集中分布在大陆的三个地区:首先是中国中部的南北大地震带,北起宁夏经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

南北大地震带是中国大陆地震密度最高、强度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地震带。

历史上,中国大陆共发生77次大地震(不含特大地震),其中就有32次集中在这条地震带上;大陆发生的15次特大地震(另外一次是1920年6月5日在台湾大港口东),更有7次集中在这条地震带上。

山西历史上的大地震

山西历史上的大地震

1.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512年5月21日),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

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

《魏书·灵征志》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杀5310人,伤2720人。

”2.宋景祐四年定襄—忻州地震宋景祐四年十二月初二(1038年1月9日),定襄—忻州一带发生7.25级地震。

32308人死亡,5600人受伤。

太原西南晋祠附近悬瓮山上的悬瓮寺遭到毁坏而废弃。

3.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

这是中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

此次地震给平阳路、太原路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因灾害严重,《元史》和诸多历史文献以“不可胜计”、“靡有孑遗”来描述,或概略为数万、数十万。

4.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明天启六年六月初五(1626年6月28日),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

震中区位于灵丘。

据康熙《灵丘县志》卷二记载,地震时,灵丘“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

5.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原平)地震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1683年11月22日),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

时任山西巡抚的穆尔赛奏报,太原府所属15州县,以代州、崞县、繁峙灾害最重。

崞县庐舍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

6.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1695年5月18日),临汾发生8级强烈地震。

震害极为惨重。

清代档案和地方志中记载,当时被灾共临汾、襄陵、洪洞、曲沃等28州县,灾害较重的有14州县,死伤五万二千六百余名(实际死伤人数还要更多)。

有人在其诗序中说,临汾、襄陵“城郭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

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

…。

地震 南京

地震 南京

地震南京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经常带来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南京作为中国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不幸地经历过地震的袭击。

本文将探讨南京地震的历史背景、影响以及防震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平原上,处于中国地震活跃区域之一。

自古以来,南京地震频发,被称为“有地震的南京”成为人们对南京的一种共识。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南京曾多次遭受严重的地震袭击。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历史上的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这次地震被称为“嘉靖大震”,破坏广泛,地震波传及到了长江以北。

此外,还有明末崇祯年间(1629年)的“崇祯大震”,清朝康熙年间(1660年)的“康熙大震”等,这些地震对南京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京地震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

首先,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法估量。

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不仅家庭破碎,还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经济发展的停滞。

其次,地震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古代城墙、寺庙、宫殿等文化遗产都可能在地震中遭到重创,不可估量的珍贵文化财富被毁灭。

此外,地震还会引发火灾、洪涝、滑坡等次生灾害,使受灾区域更加困境。

面对地震的威胁,南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震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的建筑抗震能力是最关键的一步。

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抗震能力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南京加大了抗震设防力度,增强了公共建筑和居民房屋的抗震能力。

其次,提升防震意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也十分重要。

通过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南京还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地震预警和响应的能力。

此外,南京还注重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地震防灾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的挑战。

总之,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南京积极应对地震的威胁,加强了抗震设防措施,提升了应对灾害的能力。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中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文字记载。

强烈地震的重复率很低,只有在长期积累资料后,才能了解其活动规律。

关于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之历史资料中国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设史官以后,不仅记载政治事件,对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现象也有记述。

宋、元以来盛行地方志书,地震资料的数量大为增加,内容更为详细、具体。

早期的记载中国最古老的地震历史记载究竟始于何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太平御览》引《墨子》中帝舜时(约公元前23世纪)“地震泉涌”的记载,但其可靠性尚有争议。

《国语》和《史记》中记载:“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西周三川(泾、渭、洛)皆震。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内容比较具体,一般认为是可信的。

除零散的记载外,中国历史上还曾有地震资料汇编,如北宋(公元977年)李昉所编《太平御览》的《咎征部》自周至隋(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618年)共录地震45条。

13世纪马端临选《文献通考》里的《物异考》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3世纪的地震资料 268条。

1725年出版的蒋建钧等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的《地异部》记载了公元前 11世纪至公元 1722年的地震、滑坡和地裂654条。

在内容上,中国的历史地震资料不只限于地震现象,还涉及地震成因的哲理、地震前后和地震时的伴生现象,局部地区的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民房抗震和保障人身安全的经验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这些资料虽然有不实之处,但通过系统整理,客观分析,却能反映当时人民企图减轻地震灾害的思路。

历史资料的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急需提供有关地区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为此,在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用两年时间,查阅了8000多种历史文献,搜集了包括880余次破坏性地震的资料,于1956年编辑出版了两卷《中国地震资料年表》。

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各地地震

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各地地震

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各地地震2010-4-28 15:19:04 1798人关注打印字号:小大我国的20个地震带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我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1.台湾带;2.闽粤沿海带;3.东北深震带;4.营口-郯城-庐江带;5.河北平原带;6.海原-松潘-雅安带;7.山西带;8.渭河平原带;9.银川带;10.兰州-天水带;11.河西走廊带;1 2.马边-巧家-通海带;13.冕宁-西昌-鱼鮓带;14.腾冲-澜沧带;15.哀牢山带;16.炉霍-乾宁带;17.花石峡带;18.拉萨-察隅带;19.西藏西部带;20.天山带。

一、北京历史上的地震(一)本市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以1679年马坊地震和1730年西郊地震的影响最大(见表2-9)。

表2-9 北京及邻近地区强震(Ms≥6)一览表(l000—1976年)自有史记载以来,北京地区曾遭受有感地震592次(到1957年3月4日止),其中Ms≥7有67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止)。

至于近年来利用仪器记录的地震(ML≥3.5)多达几千次。

(见表2-10)。

表2-10 1957—1977年的二十年间ML≥3.5的地震次数表共计5362次震中在北京城区的有两次五级地震,曾使城内一些房屋被破坏:1076年12月(辽道宗太康二年十一月)震中烈度六度,记载:民舍多坏。

1627年3月5日(明熹宗天启正月十八日)震中烈度六—七度。

记载:京师地震有声,起自西南以至东北,房屋倾倒,伤人无数。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北京地区经历多次地震危害。

震害的分布是不均一的,但有一定规律。

现根据近年来对唐山地震对北京地区震害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质基础条件方面简述如下:1.灾害概况:震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房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据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等有关单位调查结果列表2-11,2-12如下:表2—11 北京市郊区房屋破坏情况表单位:间注:此表不包括近郊居民住房和单位房屋损坏数。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中国历史地震的背景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素有“天下第一震”之称。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地震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历史地震的记录和相关情况。

地震记录的起源地震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代人们对地震的记录主要体现在文献和史书中。

《左传》记载了公元前685年发生的“闾丘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次有确切记载的地震事件。

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地震记录日益完善。

明清时期的地震记录明清时期是中国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地震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地质学家李时中的地震著作《河图洛书疑解》。

此外,明清时期的史书和官方文献中也有大量的地震记录,为我们研究历史地震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明代地震记录明代的地震记录较为丰富。

根据文献记载,明代共发生了约200多次地震,其中包括一些重大的地震事件,比如明穆宗时期的浙江舟山地震和明神宗时期的嘉靖大地震等。

这些地震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灾难。

清代地震记录清代的地震记录同样非常丰富。

清代政府将地震记录作为重要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地震观测机构。

清代的地震记录主要包括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基本信息,为研究历史地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近现代地震记录与古代相比,近现代地震记录更加系统、准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和记录的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地震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地震测量技术的进步近现代地震记录的关键在于地震测量技术的进步。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地震测量仪器,这极大地提高了地震观测和记录的准确性。

到了20世纪中叶,中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地震观测网络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等信息。

近现代地震事件的特点近现代地震事件相对于古代来说更加频繁,也更加严重。

中国古代关于地震波记载的史料

中国古代关于地震波记载的史料

中国古代关于地震波记载的史料地震作为一种天灾现象,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探索。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地震波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尚书》、《山海经》等古籍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史料及其记载。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记载古代历史的官方史书,其中的《洪范》一章记载了地震的相关内容。

《洪范》中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大洪水,但也有地震波的记载。

书中称,“既洽于时,风雨暴至,地震。

”这表明即使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了解地震波与其他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了中国古代地理、民族、动植物等各方面内容的百科全书。

在《山海经》中,也有对地震波的记载。

其中有一段记载是关于东方山脉的,称“东方山首,阴凝,轧九斗。

”这可以被解释为山脉震动导致的山体滑坡和崩塌现象。

这一记载揭示了古代人们对地震波的一定认识。

《左传》和《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两部重要的史书,它们在记载地震波方面贡献了许多宝贵的信息。

《左传》中记载了公元前607年发生在北方的一次大地震,地震波震荡了百里之外的地区,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史记》中有关地震的记载更为详尽,详细描述了不少地震波引发的灾害,如房屋倒塌、山崩地裂等。

《汉书》是记载了西汉历史的一部重要文献,其中《地理志》一书记载了中国各地发生的大地震。

举例来说,《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西汉时期河南省发生的一次大地震。

“地动五里之内,县居人民又震,其声如鼓钧,石屋大堡摇颤。

”这一记载很生动地描述了地震波对当地人民造成的影响。

此外,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著作《风土记》中也记载了许多关于地震波的内容。

例如,有一段记载中国古代地震活动的节选:北方有蟠龙山,山中有金人以指示地震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地震观测和纪录方法相对较为简单,很少有准确的地震波测定数据。

因此,这些史料中的记载大多是根据地震带来的破坏、人民的口述,以及古代人的观察和记忆等进行的。

虽然史料中的地震波记载相对有限,但它们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地震波的认知和了解。

中国古代的灾害与自然灾难记录

中国古代的灾害与自然灾难记录

中国古代的灾害与自然灾难记录自古以来,中国大地饱受各种自然灾害的蹂躏。

从地震、洪水到干旱、台风,自然的力量给中国古代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破坏。

然而,中国古代人民并没有被这些灾难打败,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展开抗争,同时还留下了丰富的灾害记录,这些记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中国古代,地震一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众所周知,中国位于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汇处,地震频率相对较高。

古代人民采取了种种方法来记录和防范地震。

其中一种重要的记录方式是通过编写史册和年鉴,详细记录地震时的情况、震感以及破坏程度。

这些记录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而且还为今后预测地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洪水也是中国古代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地域广袤,河流众多,洪水成为中国古代人民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古代人们通过灌溉和排水工程来控制洪水,并通过编纂典籍、记录历史事件来留下洪水的详细记录。

此外,农民还通过世代相传的口口相传,将经验和方法传承下来。

这样的记录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可宝贵的防洪经验,而且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除了地震和洪水,中国古代还经历了许多其它自然灾害,如干旱、台风和地质灾害等。

干旱是造成农田减产、百姓生活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古代人们通过编纂典籍和记录干旱事件的方式,记录了干旱的发生地点、时间和影响范围,以及应对干旱的方法和经验。

这些记录对今后的抗旱工作至关重要,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台风和地质灾害也给中国古代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台风经常造成海边城市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而地质灾害则使山区民众屡受其害。

古代人们通过记录历史事件、编纂典籍和撰写文献等方式,留下了丰富的台风和地质灾害的记录,探索了如何减少灾害影响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灾害与自然灾难记录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们面对灾害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用自己的记录和经验,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这些记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面对当前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学习,有效地应对,并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与灾难

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与灾难

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与灾难中国自古以来就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与灾难,这些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社会进程和历史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旱灾和台风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与灾难。

一、地震——中国古代的地动山摇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中国自古以来就频繁地发生地震,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区如四川、甘肃等地。

中国古代的地震记录主要在历史文献中留下,例如《史记》中记载了公元前132年的洛阳大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城市的倾覆和大量人员伤亡。

二、洪水——江河泛滥的威胁洪水是中国古代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河川密集,所以洪水的威胁也相对较大。

尤以长江、黄河洪水最为严重。

洪水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农田被淹,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历史上已有多次著名洪水事件,如公元1887年的黄河大水,这次洪水造成了大约900多万人丧生。

洪水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破坏,也给交通、商业以及政治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三、旱灾——百姓生活的威胁旱灾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地区的降雨量比较少,一旦旱灾发生,就会造成农田缺水、农作物歉收等一系列问题。

旱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增加了人民的苦难,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

历史上有关旱灾的记载丰富,如公元1402年的明朝旱灾,这次旱灾导致了大规模的饥荒和社会动荡。

四、台风——沿海地区的威胁台风也是中国古代经常遇到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沿海地区。

台风是一种极端强风天气,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对建筑物和农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古代中国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到台风袭击,例如公元1662年的台风袭击福建,这次台风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中国古代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与灾难,这些灾害无论是地震、洪水、旱灾还是台风,都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历史大震资料

中国历史大震资料

中国历史大震资料甘肃临洮地震公元前47年4月17日(汉元帝初元二年),陇西郡(即今甘肃省临洮县)发生地震。

据《汉书》卷九《元帝纪》记述:“乃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

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天惟降灾,震惊朕。

治有大亏,咎至于斯。

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

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

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

赦天下,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奏毋有所讳。

山西应县地震公元512年5月23日(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应县发生地震。

据记载,受灾范围为魏京(今洛阳)、并州(今太原)、朔州(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相州(今河北临漳)、冀州(今河北冀县)、定州(今河北定县)、灜州(今河北河间)等地有强烈震感,繁峙(今山西应县)、桑乾郡(今山西山阴)、灵反郡(今山西灵丘)、秀容郡(今山西原平)、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肆州(今山西忻州)以及恒州(今山西大同)等地“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

”山西忻县一带灾情也很严重,地面裂陷,死伤甚多。

地震后又瘟疫流行。

当时宣武帝下沼书,遣太医前往救护,发给药物,并且减去租赋,救济灾民。

甘肃天水地震公元734年3月23日,即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秦州(即今天水)发生地震。

强烈地震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

地震使秦州全城的房屋及建筑几乎无一幸存,压死官吏和百姓4000多人。

当朝皇帝唐玄宗命尚书右丞相萧蒿前去祭山川,并派遣使者前去救济,对有压死者的人家给予救济一年,一家有三人以上死者给予救济二年。

山西代州地震宋真宗祥符二年三月(1009年),山西代州发生地震。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8年)十二月甲申日,忻代并三州地震,坏庐舍,覆压黎民。

忻州死者19742人,伤者5655人,畜扰死者5万余;代州死者759人;并州死者1890人。

此后,自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一月辛亥日,太原、忻州、朔环州、代州等地又发生十余次地震,城壁屋宇多损坏,人畜多死伤,并多伴有地声。

中国历史上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上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上重大自然灾害地教091 张东婷09264145两汉的震灾——天灾与人祸交织的腰斩王朝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群发期,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两汉宇宙期”。

其重要表征就是地震频率明显增多。

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说:“秦汉四百四十年中,灾害发生了三百七十五次之多。

计旱灾八十一次,水灾七十六次,地震六十八次。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时期共发生两次地震,分别在秦王嬴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和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都在秦统一中国之前。

因此,邓云特所统计的68次地震皆在两汉时期。

另据王会安、闻黎明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中的统计数字,两汉时期共发生地震118次,平均不到四年就发生一次,足见两汉时期地震之频繁。

在这些众多的地震中,较为严重的是以下几次。

公元前70年6月1日,在山东的诸城昌乐一带发生了7级的大地震,当时的《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宣帝本始四年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

北海邪坏祖宗庙城廓,杀六千余人”。

143年10月后,在甘肃甘谷西发生了7级的地震,伤亡惨重,在《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饬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

180年秋,甘肃高台西发生了7.5级的地震,损害极大,根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灵帝光和三年秋-四年春酒泉表氏地百八十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两汉时期的地震发生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地震的次数东汉较西汉大为增加,区域以长江以北为主。

在68次地震中,其中西汉(含新莽天凤三年)17次,占地震总数的1/4;东汉51次,占总数的3/4,次数明显增多。

尤其是和帝、安帝、顺帝和桓帝时期,地震更为频繁。

从地震发生的区域范围来看,绝大多数是在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长安、洛阳作为两汉的都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比较集中,地震造成的危害较大,对地震的记载自然就十分详细。

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

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

F e b .2023V o l .43N o .1语文学刊J o u r n a l o fL a n g u a g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i e s 2023年2月第43卷第1期[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中国历代灾害书写特色研究 (S Y 2022113)的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张静,防灾科技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灾害文献;唐元,防灾科技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灾害文学㊂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ʻ张静 唐元(防灾科技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摘 要] 为了发掘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中自然灾害的类型与情况,本文通过文献钩沉归纳的研究方法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研究㊂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文献中自然灾害记载的主要类型有水灾与旱灾;地震㊁火山㊁陨石与火灾;瘟疫与虫灾;还有各种气象灾害㊂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史料遍布经史子集各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㊂掌握第一手的灾害文献,有利于我们传承经验,以史为鉴,开展相关科学研究㊂[关键词] 古代文献; 自然灾害; 灾害类型; 史料概况[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23)01-0077-08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8610.2023.01.011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文明发展史源远流长,也饱受了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侵袭与肆虐㊂早在周代时期,就有文献对自然灾害进行了简要的分类,例如‘逸周书㊃文传“中记载: 天有四殃,水旱饥荒㊂ [1]22认为水灾㊁旱灾㊁饥年和荒年是上天降下的四种主要灾害㊂春秋时代管仲又在其‘管子㊃度地篇“中将危害国家安全的自然灾害分为了五种: 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疠),一害也;虫,一害也 [2]313-314㊂其中所言及的水灾㊁旱灾㊁风灾㊁雾灾㊁雹灾㊁霜灾㊁瘟疫㊁虫灾,已经基本涵盖了古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㊂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常见的自然灾害还有地震㊁火灾㊁海潮灾害㊁气象灾害等数种,它们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广泛的记录㊂目前学界多灾害史㊁农业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关于灾害文献的相关研究只有季旭‘中国古代灾荒文献研究“一文对灾害文献㊁灾害志㊁救荒书㊁减灾书和集部灾荒文献做了整理与研究,但文章并未对自然灾害进行类型分析与整理研究,本文试论述之㊂一㊁水灾与旱灾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可以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威胁;旱灾是指因降雨量稀少㊁气候炎热而形成的缺水型气象灾害㊂即便是当今世界,水灾和旱灾仍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㊂中国古代水灾泛滥频繁,即便在那远古的洪荒岁月里,从现有文献的钩沉搜罗中,依然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水灾侵袭人间的惨痛记忆㊂旧石器时代, 燧人之世,天下多77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张静唐元/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水 [3]卷上㊂到了新石器时代的尧帝时,依旧经常暴发水祸,以至于 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吴越春秋㊃越王无余外传“)[4]79㊂战国时代‘孟子“中也记录了尧帝时那场巨大的水患: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穀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㊂(‘滕文公上“)[5]259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㊂‘书“曰: 洚水警余㊂ 洚水者,洪水也㊂(‘滕文公下“)[5]271 水逆行,谓之洚水㊂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㊂ (‘孟子㊃告子下“)[5]346 洚水 就是洪水㊂但这场浩瀚的大洪水,终于在鲧和禹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下,得以治理平息㊂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㊃海内经“中也记载了这则故事:洪水滔天㊂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㊂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㊂鲧复生禹㊂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6]472㊂这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 大禹治水 神话㊂当洪水滔天之际,鲧偷盗天帝的 息壤 来治水,据郭璞注云: 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㊂ [6]472这则史料看似是神话,但实际上是上古时期特大水灾背景下,人们开展治水工作的记录㊂相比之下,战国时期‘庄子㊃天下“中记载的大禹治水故事则具有写实性: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㊂禹亲自操槀耜而九杂天下之川[7]289㊂其中叙述的正是上古时代大禹治水宏大而艰辛的灾中应对场面㊂先秦文献中这些灾害记载,即便是夹杂着想象和夸张的成分,但都是非常珍贵的灾害文献史料㊂在随后的世代里,水灾从未离开过人们的生活,相关文献记载可谓是汗牛充栋㊂例如‘晏子春秋㊃内篇谏上“记载齐景公时 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 [8]11-12,这是晏子作为雨灾亲历者,向齐景公的口述㊂‘元史㊃顺帝纪“记载(至正四年五月) 大霖雨,黄河溢,平地水二丈,决白茅堤㊁金堤㊂曹㊁濮㊁济㊁兖皆被灾 [9]870㊂这是因为连续不断的大雨使得黄河水溢,堤坝决口,造成数座城市受灾被淹㊂‘明史㊃五行志“中记载明世宗 嘉靖四年六月,登州大雨坏城 [10]457,这是倾盆大雨把城墙冲垮,造成灾害㊂在上古时期,已有旱灾肆虐人间的记录㊂西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㊃本经训“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㊂猰貐㊁凿齿㊁九婴㊁大风㊁封豨㊁修蛇,皆为民害㊂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11]393㊂ 十日并出 说的正是大旱引起天气酷热的现象,反映了原始先民们对上古时期某场大旱灾的深刻记忆㊂战国屈原‘天问“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12]200说的也是 后羿射日 故事㊂研究表明, 距今5000年至3500年期间,花粉数量迅速增多,乔木以松㊁栎最多,草本以蒿含量最大,阔叶树花粉增加㊂说明气候又趋向温暖而带干旱 [13]㊂在夏商时代,旱灾一直是非常突出的重大自然灾害㊂‘国语㊃周语上“中记载 昔伊㊁洛竭而夏亡 [14]27,当不是虚构之语㊂也就是说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夏代末年,中原地区的伊水和洛水流域大旱,以至于夏王朝走向覆灭㊂夏末的干旱又一直持续到了商王朝㊂‘今本竹书纪年“中说: (汤)十九年,大旱㊂ 二十年,大旱㊂ 二十一年,大旱㊂8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张静唐元/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二十二年,大旱㊂二十三年,大旱㊂二十四年,大旱㊂ [15]62-63商汤王面对旱灾的肆虐无计可施,只好向上天祈祷㊂‘吕氏春秋㊃顺民“云: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㊂汤乃以身祷于桑林 于是翦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㊂民乃甚悦,雨乃大至㊂ [16]874-879商汤在桑林中举行祭祀,剪下自己的头发和指甲向上天祈雨,‘荀子㊃大略“中还记载了商汤王的‘祷雨辞“: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17]504面对上天降下来的旱灾,商汤王心中充满了惶恐和自责,还有对雨水的急切期望㊂这篇祷告辞是写在大旱灾背景之下的,所以也是一则重要的灾害文献史料㊂旱灾之后,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很容易造成粮食紧缺现象,暴发饥荒㊂例如‘宋史㊃五行志“记载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五月, 京师旱㊂秋七月至十一月,旱;上忧形于色,蔬食致祷㊂是岁,河南㊁莱㊁登㊁深㊁冀,旱甚㊂民多饥死,诏发仓粟贷之 [18]1439㊂明代崇祯年间,山东㊁华北㊁西北地区连续十余年大范围干旱,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㊁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㊂‘明史㊃庄烈帝纪“记载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 三月,山西自去年不雨至于是月,民大饥 [10]317,十一年(1638年)六月 两畿㊁山东㊁河南大旱蝗 [10]325, 九月,陕西㊁山西旱饥 [10]326,十三年(1640年) 是年,两畿㊁山东㊁河南㊁山㊁陕旱蝗,人相食 [10]328,崇祯十四年(1641年) 六月,两畿㊁山东㊁河南㊁浙江㊁湖广旱蝗,山东寇起 [10]329㊂这几场特大旱灾,也带来了蝗虫泛滥㊁瘟疫流行㊁盗寇蜂起,多重灾害的肆虐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㊂二㊁地震㊁火山㊁陨石与火灾地震是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地壳快速运动释放能量,从而形成的震动现象㊂在中国古代,地震常被称之为 地动 ㊂地震常常会造成房屋倒塌㊁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还能引起火灾㊁水灾,甚至造成海啸㊁滑坡㊁山崩㊁地裂等次生灾害㊂早在3600多年前,华夏先民就开始了对地震的文献记载㊂‘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夏帝发 七年,陟㊂泰山震 [15]58㊂夏朝的君主帝发于他在位第七年崩亡,这一年泰山发生地震㊂据夏商周断代的新成果,可以推算这次地震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652年[19],这也是世界上非常早期的有确切时间的地震记载㊂西汉的‘淮南子㊃览冥训“中有这样一个神话: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㊂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㊂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㊂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㊂阴阳之所壅沉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㊁伤民厚积者,绝止之[11]323㊂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 女娲补天 故事,其实就是上古先民对一场特大地震灾害记忆的改造加工㊂这则文献只不过用神话的讲述方式,使原本缠绕在远古先民记忆深处的大地震梦魇褪去了恐怖色彩,转而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和浪漫的艺术趣味㊂实际上,上古神话如共工触山㊁夸父逐日㊁大禹治水㊁后羿射日等,都与先祖们曾经经历的重大自然灾害有关㊂再有‘魏书㊃灵征志“中记载: 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及并㊁朔㊁相㊁冀㊁定㊁瀛六州地9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张静唐元/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震㊂恒州之繁畴㊁桑乾㊁灵丘,肆州之秀容㊁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㊂ [20]2897可以见得这场大地震范围甚广,而且人和牲畜都死伤惨重㊂‘宋史㊃五行志“记载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 正月,京师连日地震,宫殿门皆动有声 [18]1486㊂正月的时候,北宋的都城开封连续多日出现震感,连皇宫的殿宇都晃动作声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在陕西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地震㊂这次地震以陕西的渭南㊁华县㊁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为 华县大地震 ㊂‘明史㊃五行志“对这次地震记载说:(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㊁陕西㊁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㊂渭南㊁华州㊁朝邑㊁三原㊁蒲州等处尤甚㊂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㊂河㊁渭大泛,华岳㊁终南山鸣,河清数日㊂官吏㊁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10]500㊂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损失最惨重的特大地震之一,也是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㊂此外,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山崩,其实也是地震灾害㊂例如‘宋书㊃五行志“记载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 二月,太行山崩 [21]997㊂‘魏书㊃灵征志“记载北魏宣武帝延昌三年(514年)八月 泰山崩,颓石涌泉十七处 [20]2898㊂其他还有地陷㊁地生毛㊁地出血㊁地出黑水㊁地中生火㊁地中出水㊁山鸣㊁水沸㊁水中出火㊁河湖井泉自溢等,这些神奇的现象都与异常的地质活动有关,或者本身就是地震的伴生现象与活动㊂因为古人的科学知识尚不完备,所以在记叙这些现象时,往往会使用一些例如 地出血 之类的离奇神秘之辞,这就需要我们对古代的灾害史料加以甄别判断,不能盲目信从㊂火山喷发,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内部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向地表的释放行为㊂例如清代吴桭臣‘宁古塔记略“中记载了东北五大连池火山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六七月间曾猛烈喷发过,当时的情景是: 忽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竟成一山,兼有城郭㊂热气逼人,三十余里,只可登远山而望㊂今热气渐衰,然隔数里,人仍不能近㊂ [22]577有时候,地震还可能是天降陨石造成的㊂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块,穿越大气层散落到地球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㊁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就是陨石,也称 陨星 ㊂大型陨石冲击地表会形成撞击坑,引发爆炸㊁地震与火灾,从而造成灾情㊂‘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载帝禹夏后氏八年: 夏六月,雨金于夏邑㊂ [15]49这里的 雨金 就是指陨石带着光芒坠落人间㊂‘今本竹书纪年“又云夏桀十年, 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㊂地震 [15]53㊂这是天降陨石之后,又引发了地震灾害㊂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㊃神奇“中有‘陨石“一篇,专门记录了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的江苏常州陨石坠落的奇事㊂其实历朝历代皆有陨石降落的记载,例如‘清史稿㊃灾异志“记载同治十二年(1873年), 六月十四日,漳县马成龙川有巨声三作,闻数十里,空中坠石三块,高可四尺五寸㊂十月,罗田陨石,触地而碎 [23]1534㊂至于火灾,东周时期的史籍中还将之细化分类㊂‘左传㊃宣公十六年“云: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㊂ [24]769人为引起的火灾称之为 火 ,而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火情,就命名为 灾 ㊂如孔子所著的‘春秋“中记载鲁定公二年(前507年)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24]1528,就是指鲁国的雉门及两观遭遇了天火,很可能打雷或者闪电引起的自然灾害㊂古代多木质结构住宅,稍微有用火不慎0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张静唐元/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的行为,就很容易造成火灾㊂翻阅史籍, 民房尽毁 焚千余家 延烧县署 这种记载比比皆是,例如‘清史稿㊃灾异志“中记载康熙六十年(1721年), 四月十八日,盐山县城火,自学宫延烧东南北三门,毁民居数千家 [23]1566㊂同治六年(1867年), 五月二十五日,汉阳鲍家巷火,燔船只,伤人口甚众 [23]1569㊂除了伤人性命㊁破坏房舍的城市火灾,山火㊁野火等也会被古人记载㊂例如韩愈的诗歌名篇‘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就用铺张扬厉的笔墨描写了一场大型山火㊂三、瘟疫与虫灾各种瘟疫在中国古代有形形色色的名字,如温疫㊁疫㊁瘟㊁疾疫㊁疠疫㊁瘴气㊁疟㊁瘠㊁痢㊁㊁疥㊁瘥㊁痁等㊂在历代的官方正史中,都会把瘟疫的流行作为重要灾害事件给予记录,如‘魏书㊃灵征志“记载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四月, 平阳之禽昌㊁襄陵二县大疫,自正月至是月,死者二千七百三十人 [20]2916㊂可见古代瘟疫的致死率是相当高的㊂水灾㊁旱灾㊁地震㊁饥荒之后往往会出现疫病,这就是明代钟化民‘赈豫纪略“中提出: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㊂ [25]279钟化民说这句话的背景,是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的河南特大灾荒㊂朝廷派出时任光禄寺丞的钟化民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河南救灾㊂他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和救灾现场的情况认识到,由于正常的生活环境被灾害破坏,尸体㊁排泄物㊁垃圾等不能及时处理,缺乏干净的食物和饮用水,加之灾民的聚集与迁徙,很容易造成灾区暴发大规模的传染病㊁食物中毒等疫病㊂余新忠在‘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中指出: 在清代江南,绝大多数瘟疫发生都与各类灾荒有关,特别是水灾和风潮等关系最为密切㊂ [26]163例如范光阳‘双云堂文稿㊃进士吴君万子墓志铭“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乙丑水复大至,暴雨风三日夜,平地涌起数丈,村落漂没㊂ 其有就食扬州,舍于河干,席屋土门,上蒸下湿,疠疫交作㊂ [27]682-683而且战争也会带来瘟疫的暴发与流行㊂清代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主要战场苏浙皖地区,频繁暴发瘟疫㊂例如曾国藩在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初四给弟弟的家书中记载行军中暴发瘟疫萼苦事:沅㊁霆两军病疫迄未稍愈,宁国各属军民死亡相继,道殣相望㊂河中积尸生虫,往往缘船而上,河水及井水皆可不食㊂其有力者,用舟载水于数百里之外㊂秽气袭人,十病八九,诚宇宙之大劫,军行之奇苦也[28]395㊂当大规模的虫害发生时,就会形成虫灾㊂一般在旱灾之后,往往会引发虫灾㊂因为农业害虫的习性是喜干不喜湿,尤其是蝗虫,所以中国古代有 旱极而蝗 的说法㊂中国古代的蝗灾十分频繁,如‘史记㊃六国年表“记载秦王政四年(前243年) 七月,蝗蔽天下 [29]751㊂‘北齐书㊃文宣本纪“记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557年), 自夏至九月,河北六州㊁河南十二州㊁畿内八郡大蝗㊂是月,飞至京师,蔽日,声如风雨 [30]64㊂‘清史稿㊃灾异志“记载顺治十五年(1658年) 三月,邢台㊁交河㊁清河大旱蝗,害稼 [23]1510㊂中国古代的虫灾还有螟㊁蜚㊁蜮㊁蝝等㊂螟就是食禾苗心部的害虫,‘尔雅㊃释虫“云: 食苗心,螟㊂ [31]292‘春秋㊃鲁隐公五年“就记载九月, 螟 [24]41㊂蜚是吃稻花的害虫,‘左传㊃庄公二十九年“中有记载: 秋,有蜚,为灾也㊂ [24]244虫灾往往会直接导致庄稼歉收㊁粮食减产,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这时社会就会闹饥荒㊂‘宋史㊃五行志“记载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八月, 飞蝗过都,蔽天日㊂徽㊁宣㊁湖三州及浙东郡县,害稼㊂京东大蝗,襄㊁随尤甚,民为乏食 [18]1357㊂虫灾还会加快瘟疫的传播速度,例如道光‘胶州志㊃祥异“中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东胶州 秋大1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张静唐元/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疫㊂有蝇自北结阵而南,所止疫作,全家没,村落成墟,后投海死,潮出成堆 [32]卷三十五㊂宣统年间的‘永绥厅志㊃灾祥“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湖南永绥 秋八月,瘟疫大行,白日飞蛾浮水数万,饮水者立毙 [33]19㊂其他的生物灾害还有鼠灾,例如‘明史㊃五行志㊃鼠妖“记载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 黄州鼠食禾,渡江五六日不绝㊂时内殿奏章房多鼠盗食,与人相触而不畏,亦鼠妖也 [10]477㊂还有野猪成灾,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㊃志兽“中记载: 山猪,即豪猪,身有棘刺,能振发以射人㊂二三百为群,以害禾稼,州洞中甚苦之㊂ [34]19此外还有象灾,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 太平府十万山象出害稼 (‘广西通志㊃禨祥“)[35]39㊂其他还有鸟灾㊁虎灾㊁蛇灾㊁猕猴坏稼等生物灾害㊂四、气象灾害天气和气候灾害,都属于气象灾害㊂气象灾害的种类很多,中国古代见于文献记载的主要类型有风灾㊁雹灾㊁雪灾㊁霜灾㊁雾灾㊁雷电之灾与冻害等㊂风灾,是指因暴风㊁台风或飓风过境而造成的灾害㊂除此之外,当风速和风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害㊂‘诗经㊃小雅㊃谷风“有句云: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㊂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㊂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㊂无草不死,无木不萎㊂ [36]773-775可以见得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风灾,它可以将山谷之中的草木破坏殆尽㊂其他如‘金史㊃熙宗纪“中记载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年)四月, 丁丑,有龙斗于利州榆林河水上㊂大风坏民居㊁官舍㊁瓦木人畜皆飘飏十数里,死伤者数百人 [37]86㊂ 龙斗于河水之上 并不真实,实际情况应该是龙卷风卷起了河水飞上了天㊂但古人的认识水平不高,所以用龙相斗的说法进行了神秘化的阐释㊂再有‘清史稿㊃灾异志“记载道光十一年(1831年), 冬,太平雨血,著人衣皆赤 [23]1572㊂ 天雨血 听起来十分可怕,实际上是被台风或者龙卷风带来了远处地面上红色的尘土或者污染物,造成了天上下血水的恐怖景象㊂相同的情况还有 雨粟 雨豆 雨鱼 等,其实都并不神秘,都是由相同原理造成的结果㊂大风有时候也会裹挟沙土,容易引起沙尘暴㊂古代称沙尘暴为 黄雾 或者 霾 ,例如‘汉书㊃五行志“记载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四月: 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㊂ [38]1449‘晋书㊃五行志“云: 元帝太兴四年八月,黄雾四塞,埃氛蔽天㊂ [39]892这里的 黄雾 就是沙尘暴㊂再如‘新唐书㊃五行志“云: 长庆二年正月己酉,大风霾㊂十月,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城堞㊂三年正月丁已朔,大风,昏霾终日㊂ [40]601这个 霾 是指古代的沙尘暴现象㊂沙尘有时候也可以和降雨一起危害人间,例如‘南史㊃梁本纪㊃武帝纪“记载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 冬十月,雨黄尘如雪 [41]211㊂又记载大同三年(537年)正月 雨灰,黄色 [41]212㊂所以,古代文献中的 雨土 雨灰 雨黄尘 等,都是指沙尘暴夹杂着雨水一起下落的现象㊂另外,我国是一个沿海国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所以也会由台风或者地震等引起海潮剧烈变动,对海岸造成侵害㊂海潮灾害古代又称 海溢 海侵 海沸 等㊂我国史籍中最早记载的海潮灾害发生于西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此后历代均有记录㊂例如‘新唐书㊃五行志“中记载: 上元三年八月,青州大风,海溢,漂居人五千余家㊂齐㊁淄等七州大水㊂ [40]929海潮还会危害沿海的堤坝城墙,造成船毁人亡㊁城破墙塌㊁人畜溺亡等㊂‘宋史㊃五行志“中记载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 八月丁亥,温州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 [18]1470㊂2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张静唐元/论古代文献中记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史料概况冰雹,民间称之为雹子㊁冷子或冷蛋子㊂冰雹出现的地理范围小,持续时间短暂但来势凶猛,常伴有狂风骤雨,往往危害农业生产,甚至造成人畜伤亡㊂我国古籍中关于冰雹降灾的记载不绝如缕,例如‘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夷王 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42]15,砺就是石块的意思,可见当时冰雹的大小与重量㊂‘魏书㊃灵征志“记载北魏世宗景明四年(503年)六月, 汾州大雨雹,草木㊁禾稼㊁雉兔皆死 [20]2905㊂‘清史稿㊃灾异志“记载道光六年(1826年), 四月十七,云梦雨雹,大如拳 [23]1501㊂雪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灾害,亦称白灾㊂‘宋史㊃五行志“记载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 正月,永州大雪,六昼夜方止,江㊁溪鱼皆冻死 [18]1342㊂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扬州又发生了暴雪㊂韩琦‘广陵大雪“中有诗句描述当时的灾情云: 罾鱼江叟冰透蓑,卖炭野翁泥没辐㊂闾阎细民诚可哀,三市不喧游手束㊂牛衣破解突无烟,饿犬声微饥子哭㊂ [43]3966不合节气的严霜也可以造成对农作物的伤害,例如‘春秋㊃定公元年“记载: 冬十月,陨霜杀菽㊂ [24]1522刘向认为周十月即夏历八月,未到降霜的时节而严霜降下,使大豆等植物枯死无所收获㊂‘清史稿㊃灾异志“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春, 谷雨后,岳阳霜屡降;万全陨霜杀麦 [23]1491㊂谷雨之后,春麦正在孕穗时期,这时突降严霜,使得麦子冻亡,收成减损㊂雾灾又称雾害㊂现代科学认为,当大雾持续时间达四个小时以上,且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时就可能形成雾灾㊂这是因为雾的浓度大,空气湿度就会增加,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特别是处在开花期的作物,其结果率会因此大大降低,造成粮食减产㊂例如‘明史㊃五行志“中记载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 邳㊁海二州阴雾弥月,夏麦多损 [10]427㊂同时,雾灾也会让人畜看不清道路,造成伤亡㊂例如‘明史㊃五行志“中记载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 正月甲子,阴晦大雾,咫尺不辨人物 [10]427㊂再有‘清史稿㊃灾异志“记载嘉庆四年(1799年), 十二月朔,蓬莱大雾竟日,气如硫磺 [23]1491㊂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云层放电现象,常随之有强烈的疾风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㊂古老典籍‘尚书㊃金縢“中记载: 秋大熟,未获㊂天大雷电以风㊂禾尽偃,大木斯拔㊂ [44]118本来已经丰收的庄稼,被雷电和大风尽数破坏㊂雷电之灾还可以导致人畜遭到雷击,房屋燃烧甚至爆炸㊂‘清史稿㊃灾异志“中就记载了相关的惨象,顺治九年(1652年) 二月二十六日,石门雷震死三人 [23]1505㊂农作物在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中,会出现体内结冰现象,这就是冻害㊂冻害对农业威胁很大,同时在急剧的降温条件下,也会使人畜冻伤㊁冻亡㊂例如‘梁书㊃康绚传“记载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 是冬又寒甚,淮㊁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 [45]291-292㊂‘明史㊃五行志“记载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年), 是春,罗山大寒,竹树鱼蚌皆死㊂衡州雨雪连绵,伤人甚多,牛畜冻死三万六千蹄 [10]426㊂著名学者邓云特(邓拓)先生在其名著‘中国救荒史“中说: 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 此三千数百余年间,几于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㊂ [46]1中国古代灾害之多,是中外研究者们一致同意的㊂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将不会结束,防灾减灾救灾的应急管理事业将一直都是整个社会重点关注与探讨的焦点所在㊂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有利于我们传承经验,以史为鉴㊂这些宝贵的自然灾害文献是我们开展灾害史㊁农业史㊁经济史等相关研究的活水源头㊂3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震的历史记录与研究

地震的历史记录与研究

地震的历史记录与研究地震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是地球内部活动的反映。

通过对地震的历史记录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提高对地震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一、古代地震记录古代的地震记录主要来自历史文献和地理学考古学调查。

在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关于地震的文字记载,如《尚书》中就记载了夏桀时期的一次大地震。

此后,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地震事件被载入史册,如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等。

除了中国,世界各地也有大量的古代地震记录。

希腊的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记载了地震,并提出了地震是地下水体流动所导致的假设。

古罗马的卢克莱修斯则认为地震是由地下火山引起的。

这些古代的地震记录为后来的地震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现代地震记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地震记录数量大幅增加。

地震观测站的建立和全球的卫星监测网络使得地震的记录更加准确和全面。

地震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信号的特征来研究地震活动。

地震记录的核心是地震图表,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等信息。

例如,我国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每天都会发布地震速报,提供地震最新信息。

同时,地震学家还利用地震图表来分析地震的频率、分布和规律,找到地震孕育区和活动带,以及评估地震的危险性。

三、地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通过地震的历史记录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

地震主要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而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震源机制的解算,地震学家可以确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和能量释放,进而推测地壳板块的运动方式和构造变化。

地震研究对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至关重要。

通过对地震的规律和危险性的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地震安全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的几秒到几十秒内提供预警信息,为人们提供逃生和自救的宝贵时间。

我国第一个史载文献最详细的8级地震——元朝山西省洪洞赵城地震

我国第一个史载文献最详细的8级地震——元朝山西省洪洞赵城地震
我国第一个史载文献最详细的 8 级地震
元朝山西省洪洞赵城地震
口文 / 王晨燕 图 / 本刊资料
l西历 史t , I 1 地震频发 历史
卜7 以 _ 的大 地 震 主 要何 北 魏 级 卜

南, 北到 内蒙 1 1 治 , f 尔
孝子 李忠家 , 忽分为二 , 行五十余
步, 复合 , 忠家独完 。 洪洞至今 尚存有这 次地震 的 遗迹 ,散 见于 山西 各处 的碑 刻题 记, 也对 当时的震 害有所描述 。 关 于这 次 地 震 的死 亡 人数 , 吉县《 大帝庙碑》 所记“ 河东地震 , 压伤者二十余万人 ,屋之存者什
根据 《 元史 》 载 , 记 元朝 地震
灾 害频 发 ,金卫 绍 王 大 安 元 年 (2 9年 )平 阳府 ( 山 西临 汾 10 , 今 市) 曾发生强烈地震 。 元世祖至正
《 史・ 元 地理志》 记载 , 这次地 震 的死 亡 人数 约 占人 口总 数 的
5 %, 0 极震 区各县 高达 7 %。 0
洪洞 赵 城
要 集中在人 口稠密的太原 、临汾
《 孝友传 》 记载 , 时郇堡 1移 , I I
所过居 民庐舍 , 皆摧压倾圮 。 将近
两个 盆地 内 , 又是发 生在深夜 , 人 们多在室 内,该 区域建筑极不抗
震 , 七震前无有感地震 , 加 人们毫
无警觉。同时, 震后各家都 失去 自 救 能力 , 又无救灾力量赶赴现场 , 难 以展开救援 ,因而造成巨大灾
害。
由于灾情惨重 ,元成 宗铁穆 耳发钞 9 5 0锭 ,派遣使 臣前来 60
赈济 ,并减免差税 ,开放 山场河 泊, 听民采捕 , 以渡灾年。
这 次 大震后 余震 数年 不止 , 加之连续三年天旱 无收 ,人民饥 寒交迫 , 流离失所 。 为避免以后再 有震灾 , 元成宗下令把平 阳( 临 今

关于地震的古书

关于地震的古书

关于地震的古书在古代,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和通讯手段的落后,人们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往往充满了神秘和恐惧。

许多古代文献中对地震都有记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经》和《史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其中收录了大量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在《诗经》中,有不少诗歌描述了地震带来的影响和人们的感受。

例如,《大雅》《小雅》中记录了周幽王、周厉王时期发生的几次大地震,反映了那一时期地震灾害的频繁和人们对地震的无力感。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在《史记》中,也有对地震的记载。

其中最著名的是《史记·孝景本纪》中对汉景帝时期地震的描述:“地震于陇西郡严道县,毁落太半,坏城郭,地裂涌泉出,山崩石陨,压杀四千余人。

”这段文字描述了地震带来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是古代文献中对地震灾害最详细的记录之一。

除了《诗经》和《史记》,其他古代文献如《汉书》《资治通鉴》等也对地震有所记载。

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地震历史和灾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古代文献中对地震的记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地震的认识水平,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局限,人们对地震的成因和规律往往缺乏科学认识,更多地是基于经验和直观感受。

此外,古代文献中对地震的记录也不够系统和全面,缺乏科学的观测和数据统计。

相比之下,现代地震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科学化的学科,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地震监测、地球物理勘探等,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地震的成因、规律和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尽管如此,古代文献中对地震的记载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和理解。

总之,古代文献中对地震的记载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地震历史和灾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虽然存在局限性,但这些记载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国策关于地震的记载

战国策关于地震的记载

战国策关于地震的记载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在战国时期也是被人们关注和记载的。

虽然当时的科学知识相对有限,但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战国策》中仍有一些关于地震的记载。

在《战国策》中,有关地震的记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地震引发的灾害和毁坏,另一类是关于地震与政治、人事的关联。

首先,关于地震引发的灾害和毁坏,有一则记载来自《越策》。

记载中提到越国在宋境内的一座城市发生了大地震,导致城池倾覆,百姓伤亡。

该地震不仅导致了人员伤亡,还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城市的完全摧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其次,地震与政治、人事之间的关联也是《战国策》中的重要记载之一。

其中一个例子是关于楚国的一次地震。

据记载,在楚国国君屈原墓地出现地震后,楚国的官员们纷纷前往墓地勘察,并议论纷纷。

地震现象被当做一种神秘的预兆,有人认为这是国君的灵魂在讨论政治问题。

这段记载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和迷信心理,同时也说明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在战国时期与政治、人事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除了这些直接记载,还有其他一些与地震相关的记载。

比如,在《魏策》中提到,地震可以引发火灾。

《鲁策》中有关地震的记载也提到了土地的波动和社会动荡。

这些记载间接体现了地震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需要注意的是,《战国策》作为战国时期的史书,主要记载了各个国家间的战争、政治、外交等方面。

因此,地震的记载数量相对较少,从内容上来说也不够详细和系统。

但这些地震的记载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战国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反应。

综上所述,《战国策》中地震的记载主要分为地震引发的灾害和毁坏,以及地震与政治、人事之间的关联。

这些记载虽然有限,但依然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战国策关于地震的记载

战国策关于地震的记载

战国策关于地震的记载《战国策》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部史书中,也有一些关于地震的记载。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不仅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地质和地震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首先,在《战国策》中有关地震的记载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天文学和卜筮等相关记载中。

战国时期,人们对天文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将天文现象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在这些记载中,地震也被视为一种不好的征兆,被认为是天象异常所引发的。

例如记载了有关地震的文章有《楚世家》卷二十一,《魏世家》卷四,以及《春秋公羊传》中的《荀子之离娄》等等。

其次,地震活动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战国策》的史书中,也有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历史事件的记载。

例如,《魏世家》中记载了春秋时期魏国遭受地震,引发了当时的社会动荡。

这说明地震不仅在自然层面上有一定的影响,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第三,《战国策》中的地震记载还可以作为研究地震活动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通过对古代地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质变化。

战国时期的地震记载能够提供一些宝贵的地震活动历史信息,帮助现代地质学家进行地质活动的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

最后,战国时期地震记载的存在也体现了人们对地震的重视和对灾难的关注。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在古代社会中,地震被视为一种不好的征兆,人们常常将地震视为君王失德或其他灾难性事件的象征。

这种对地震的关注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灾难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之,《战国策》中有关地震的记载虽然数量有限,但却能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这些记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战国时期人们对地震的观念和反应,也为研究地震活动历史和地质演化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通过对这些记载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应对未来的自然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各地地震2010-4-28 15:19:04 1798人关注打印字号:小大我国的20个地震带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我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1.台湾带;2.闽粤沿海带;3.东北深震带;4.营口-郯城-庐江带;5.河北平原带;6.海原-松潘-雅安带;7.山西带;8.渭河平原带;9.银川带;10.兰州-天水带;11.河西走廊带;1 2.马边-巧家-通海带;13.冕宁-西昌-鱼鮓带;14.腾冲-澜沧带;15.哀牢山带;16.炉霍-乾宁带;17.花石峡带;18.拉萨-察隅带;19.西藏西部带;20.天山带。

一、北京历史上的地震(一)本市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以1679年马坊地震和1730年西郊地震的影响最大(见表2-9)。

表2-9 北京及邻近地区强震(Ms≥6)一览表(l000—1976年)自有史记载以来,北京地区曾遭受有感地震592次(到1957年3月4日止),其中Ms≥7有67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止)。

至于近年来利用仪器记录的地震(ML≥3.5)多达几千次。

(见表2-10)。

表2-10 1957—1977年的二十年间ML≥3.5的地震次数表共计5362次震中在北京城区的有两次五级地震,曾使城内一些房屋被破坏:1076年12月(辽道宗太康二年十一月)震中烈度六度,记载:民舍多坏。

1627年3月5日(明熹宗天启正月十八日)震中烈度六—七度。

记载:京师地震有声,起自西南以至东北,房屋倾倒,伤人无数。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北京地区经历多次地震危害。

震害的分布是不均一的,但有一定规律。

现根据近年来对唐山地震对北京地区震害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质基础条件方面简述如下:1.灾害概况:震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房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据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等有关单位调查结果列表2-11,2-12如下:表2—11 北京市郊区房屋破坏情况表单位:间注:此表不包括近郊居民住房和单位房屋损坏数。

表2-12 北京市市区建筑物破坏情况表单位:平房一间,楼房、厂房一栋从上表可以看出,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从东南部向西北逐渐减轻,与地震波衰减方向基本一致。

在城区房屋倒塌比较少,破坏多属墙倒。

(2)地表破坏现象唐山地震在北京地区产生的地表灾害有地裂缝、喷水、冒沙和山崩。

它们都分布在七度区或六度区与七度区的分界处。

地裂缝规模最大的在顺义县城东,潮白河大桥东的公路上。

该地裂缝总长约1400米,宽1.25米,可见深度2米,呈斜列式,总体走向近东西,拉张裂开。

震后沿这条裂缝喷水冒沙。

喷水冒沙沙水一部分是沿地裂缝喷出,一部分是由孤立的水孔喷出。

前者多呈条带分布,例如平谷县门楼庄乡的南宅和高家庄一带,喷水冒沙大致呈北西方向分布,震后喷水水头高出地面一尺多;后者则往往聚集成群,例如通县的郎府乡耿楼村,喷水冒沙口就达1000多个,最大喷沙孔直径可达1米以上。

(3)水利工程破坏惜况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如密云水库白河主坝迎水面护坡层出现滑坡,滑坡土石方量约30万立方米。

此外,桥、涵、闸建筑物受到损坏的有110多座,损坏机井1773眼(占全市机井总数的4.6%),北运河河堤有3000多米受到严重破坏。

(4)山石滚落仅见于平谷县的靠山集乡将军关村,陡峭山坡的风化岩块发生崩落,形成多处山崩。

2.唐山地震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布北京地区总的震害趋势是东部重,西部轻,平原重,山区轻,与理论的地震烈度场大体一致。

北京平原地区除西集、马头一带及其他零星小片外,基本属于六度区。

如果按照唐山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烈度场的正常衰减,六度区应在震中距90—180公里之间,因此北京地区的东部如西集、马头一带应不到七度,长辛店、房山一带应接近五度,北京市中心区及顺义一带应属于六度弱。

但实际上,在六度区内,震害是有异常的。

有的异常很突出,高出理论值1度以上,有的与毗邻地区对比,明显的差到半度。

主要的异常区有以下地段:(1)西集、马头地区为八度区,高于正常烈度1.5度以上。

房屋损坏率大于75%(其中严重破坏超过50%)。

(2)东部河流沿岸出现多处七度点,高出正常烈度近1度。

房屋损坏率大于75%。

如潮白河两岸的棱草村、马坊村、小东庄、崇国寺、赵庄、北庄头;错河沿岸的翟各庄、小辛庄、泃河沿岸的东店;金鸡河沿岸的吕布屯、小故观、北石渠,小中河沿岸的马家堡、衙门村、泥河、杨家营、范庄,以及温榆河附近的古城,凤河岸边的采育镇。

(3)北京中心区为六度强、旧平房损坏率大多在5—25%之间,与南邻的南苑(损坏率<5%),北邻的文教区(损坏率<5%)相反,烈度相差近半度。

(4)少数烈度异常点六郎庄、李堡、界牌、将军关等,各由于地质构造、土质结构和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3.地质条件与烈度异常的关系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布与地质基础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平原地区主要是受隐伏地质构造控制,或土质和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1)地质构造分区的影响北京平原下隐伏的凹陷与隆起区,似乎控制着烈度异常分布。

从调查资料得知凹陷区承受了较厚的新生界,与坚硬的基岩相比。

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凹陷区内烈度偏高,特别是在靠近隆起凹陷的边界线附近,其基底岩层高度差悬殊,即在“迎震坡”影响更为明显。

例如西集、马坊异常带正位于大厂凹陷带中,而南苑一带的低烈度地又恰在大兴隆起区。

再往北,北京中心区位于北京凹陷带中,它的烈度也较八宝山断裂西北侧的京西隆起区为高;也较南东侧的大兴隆起区为高。

(2)断层对震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唐山地震影响的北京市的烈度异常区,不少是与附近有隐伏断裂有关,其中以夏垫断裂最为明显——自西集、郎府、夏垫、崔家窑、巩庄子、马坊、门楼、王辛庄,再向北方向至新城子、这些异常区形成一条北东向烈度异常带,它与夏垫断裂的展布一致。

城区的烈度异常点,也与某些断裂的展布一致(见图2—8)。

例如良乡—前门断裂穿过人民大会堂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东南角、王府井百货大楼东南侧以及路东的碧春茶庄等,都受其损坏。

莲花池—白塔寺断裂使在其带上的铁道部东楼顶、中联部大烟筒顶端倒落,财政部大楼脱瓦、以及白塔寺塔尖倾斜等破坏。

车公庄—德胜门断裂使其国务院第一招待所八楼顶的方烟筒和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楼顶大烟筒倒下、北京展览馆塔顶红星震落以及德胜门箭楼房檐脱落等。

另外,密云古北口、新城子以及平谷的将军关的八度异常点,则属于基岩山区与断层有关的异常点。

前者正位于东西向纬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复合部位。

在新城子一带有着明显的东西向断层被北东向断层错开的现象。

(该东西向构造是燕山沉降带与内蒙台背斜的分界线,它对地震力的传递可能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后者是平谷将军关大队位于沟谷之中,六个生产队自北而南沿沟依次排列。

破坏严重的是北部三个队,恰好是北东向断层通过的部位(图2-9)。

(3)潜山的影响北京城区与近郊区的一些烈度异常区与下伏基岩山梁(潜山)有关。

例如,自三里河经白塔寺、德胜门到六公坟地区,下伏基图2-9 将军关地区地质图岩顶面为一个南西—北东向凸起的山梁(潜山),与地面烈度异常区恰相对应:潜山的轴部以及偏“迎震坡”一侧。

另外,位于陡坎地形(高差8米)的前缘部位,震害也会较重,例如顺义衙门村为典型。

(4)土质对震害的影响对于(冲积)平原地区的震害来说,浅层的地质条件又在上述基础上施加明显的影响。

主要是各种不同刚度的土层的组合,与这些土层的厚度,其抗震性不同所致。

明显的现象是在西集、马头一带,位处凹陷区,烈度较高,再加上该地区浅层土质松软,地下水位又高,导致沙土液化,必然使烈度远远增高,因而形成突出八度异常区。

另外,在市中心区,地处北京凹陷,烈度相对较高,但是在西郊翠微路以西地区(基岩埋深浅,第四系主要是卵石层),由于浅层地质条件较好,因之房屋损坏率急速降低。

地下水的深浅。

对于浅埋的松散粉、细砂层的液化起着显著作用,导致极大震害。

例如通县郎府乡耿楼村与西集乡粮库最为典型。

耿楼地面喷水冒沙口达1000个以上,大队库房由于不均匀沉陷造成了七扭八歪的形状。

西集粮库由于不均匀沉陷。

使数个粮仓下沉或倾斜,最大沉陷量达0.6米。

总之,土质的成分、结构、厚度、层次组合、埋藏深度、地下水的深浅等因素,都可影响砂土液化的程度。

液化区的分布也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集中在现代河道的河漫滩及其两侧比较新的古河道上。

综上所述,通过对唐山地震给北京地区造成的震害的调查与研究,有助于本市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城市规划、工程建筑以及为防震措施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中二、上海地区地震历史资料(一)上海地区自有地震记录(公元1475年)以来至1949年的500余年间,据不完全记载,遭受过160余次中强地震袭击,其中发生在今上海行政区及其东侧海域内的地震为70余次,地震烈度达六度的地震有以下四次:1、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地震:崇明、嘉定有破坏记载,前者为地面崩裂,后者为嘉定城南一里的留光寺(今废)殿倾。

其他只是地大动,河水尽沸,浦水(黄浦江水)腾跃,楼房有倾倒之势。

2、1853年4月14日南黄海地震:上海全境地大震,百姓喧哗,出立户外,竟夕不寐。

上海有的烟囱和墙壁倒塌。

川沙(今浦东新区)民居有倾者。

奉贤沿海产生地滑,盐田受损。

崇明河水翻激等。

3、1927年2月3日南黄海连续两次地震:上海江湾赛马场(原万国体育场,今废,现为建筑机械厂附近)俱乐部及钟塔大片墙皮及多处石块脱落,甚至有部分石墙坍倒。

4、1624年9月1日上海地震:上海境内唯一的一次破坏性地震,上海民居有倾者,最远波及江苏常熟,震级级,震中位置北纬31.2°,东经121.5°,正好位于大场—南市中更新世断裂段的东南端部。

上海东侧长江口海域地震较之陆上地震频度高、强度大,曾发生多次强烈有感地震:1、1855年11月20日长江口5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1.5°,东经122.0°,波及上海地区、江苏如皋、靖江、苏州、吴江、震泽及浙江嘉善、慈溪、镇海、鄞县等。

2、1971年12月30日18时46分长江口4.9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1°18′,东经12 2°18′,波及上海地区、江苏南通、常熟、苏州、吴江及浙江嘉兴、海盐、舟山、慈溪、三门、象山等。

佘山岛、鸡骨礁、嵊泗、花鸟山岛烈度五度,建筑物有轻微损坏。

3、1984年5月21日23时39分南黄海6.2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2°27′,东经121°33′,波及苏、沪、浙、皖、鲁四省一市,江苏大丰、东台、常熟及上海东北部以东地区五度强烈有感,建筑物轻微损坏,上海间接死亡3人,90余人跳楼受伤,其中30余人去医院治疗,川沙少数厩棚倒塌,砸死砸伤家畜数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