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震带

合集下载

安徽哪些城市在地震带上

安徽哪些城市在地震带上

安徽哪些城市在地震带上
安徽的地震带:合肥-明港断裂带以南隶属华南地震区中的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进一步划分又分属麻城-常德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合肥-明港断裂以北,隶属华北平原地震亚区,进一步划分又分属许昌-淮南地震带和营口-郯城地震带。

安徽地震带的范围以及包含的城市
一、扬州—铜陵地震带
该带
“北界是盱眙—响水口大断裂和郯城—庐江深断裂的南段,南界是无锡—崇明大断裂和江南深断裂,构成一北东向的楔形,东北端延伸入黄海海域,西南端收敛于江西九江附近。

安徽长江沿岸地区(江南深断裂以北)位于该带的西南部分。

二、麻城—常德地震带
该带
“北以鲁山—确山—息县断裂和肥中断裂与华北地震区的许昌—淮南地震带相邻,南以洞庭湖盆地南缘的湘潭—安化一线为界。

东界为郯—庐断裂南段,经幕阜山北麓沿崇阳—宁乡断裂延伸,西界即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西部边界”。

安徽的六安、合肥及大别山区处于该带的东北端。

三、郯城—营口地震带
该带
“南起安徽省嘉山,向北经江苏宿迁、新沂、山东郯城、临沂、安丘、昌潍、莲莱等地,穿越渤海湾后,经辽宁的旅大、营口、鞍山、沈阳等地,止于开原一带,全长达
1200公里。

”安徽省嘉山位于该带的南端。

该带位于江苏、安徽境内的南段部分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无强震记载,但近年来安徽省五河一带曾有4
级左右的有感地震。

四、许昌—淮南地震带
该带“西起三门峡,东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一线以南,东界在郯—庐断裂西缘,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缘,东段以肥中断裂为界”。

安徽省的阜阳、宿县地区和淮南、淮北、蚌埠一带处于本带东段。

该带“地震活动强度弱,频度低。

今天。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⑴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安徽省淮南市地震等级

安徽省淮南市地震等级

安徽省淮南市地震等级淮南市大通区发生M2.4级地震根据安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7月4日21时41分,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经117.12度,北纬32.71度)发生2.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我国地震多发地带在哪里地球上地震发生的地方是不均匀的,地球上有两大地震带,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另一个是欧洲地中海到南亚的地震带,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地震带上。

另外在板块内部也有几个地震活动区那就是北美洛基山区,中国蒙古大三角区,伊朗地区和南欧地区。

这些地区地震活动比其它地方要强得多,全世界大地震几乎都发生在这些地区。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地震来临的征兆是什么1、水异常: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异常: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

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

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4、地动异常: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科学上将他称为前震(foreshock)。

5、地气异常: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

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地震形成的原因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新一轮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但非主流网没有看到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国家地震局网站也没有看到。

地震,事关百姓,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官方怎么就不公布名单呢?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下面是网上搜到的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⑴北京、天津、唐山及山西、河北、内蒙古交界地区;⑵江苏、山东交界—南黄海一带和江苏、山东、安徽交界地;⑶四川西部-云南东部一带;⑷云南西北地区;⑸祁连山地区;⑹辽东半岛;⑺辽宁西部及辽宁、内蒙古交界地区;⑻甘肃东南至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⑼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区;⑽新疆北天山和南天山东段地区;⑾山西中南段至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地区;⑿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北部地区和东北松辽平原两侧地区。

8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四川自贡,山东临沂,湖南长沙,河北石家庄,广西南宁,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吉林长春。

还有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不知道,请知道情况的网友留言补上!另外有网友在问:总所周知地震是发生在地震带上的,而我国地震带分布图上没有长沙的位置,1973年至今,长沙共发生2.0级至3.0级地震40多次,但发生大地震的几率相当小。

如果是这样,那长沙为什么会被列为全国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问题补充:因为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所以既然长沙不在地震带上,为什么仍被列为重点监视防御城市?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考地理中国四大地震带与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

中考地理中国四大地震带与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

中国四大地震带与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18日21时47分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北纬27.18度,东经103.1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据云南地震局最新消息,截至19日凌晨6时,本次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巧家县3人、鲁甸县1人),23人受伤。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18日21时47分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北纬27.18度,东经103.1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据云南地震局最新消息,截至19日凌晨6时,本次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巧家县3人、鲁甸县1人),23人受伤。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网友反馈,地震造成云南昭通,四川宜宾、西昌等地震感明显。

据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震中距巧家县38公里、距鲁甸县39公里、距四川宁南县42公里、距四川金阳县58公里,距昭通市58公里,距昆明市242公里。

据当地网友反馈,巧家县小河镇有墙皮开裂、掉落等发生。

中国四大地震带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及主要山脉分布图从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地震带和山脉走势密切相关,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互相挤压形成的,地震是地壳运动释放能量自然现象,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

了解中国地震带分布,可以从我国山脉走势找到关联。

中国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中国四大地震带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中国地震带可划分为:一、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二、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三、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四、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五、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六、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藏在我们身边的地震带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藏在我们身边的地震带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藏在我们身边的地震带2012年05月28日12:08 来源:华媒网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安徽省地震局:桐城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根据省地震局2011年6月17日下午13点发布的桐城震情第三份报告,此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震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正常。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全面进入应急状态,先后召开2次应急工作会议,部署各项应急应对工作,加强震情监视和震情值班,现场工作组已经到达震中区,并与当地市县乡(镇)领导汇合开展现场工作。

据现场报告,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震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正常。

·不可不看的知识:中国地震国情·安徽桐城地震,再次引发关于地震知识的话题。

关于地震,我国的国情是,“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据了解,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断裂带最近一个时期,我们这里被地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偶也忍不住到网上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知识,特发于此,一是让自己和朋友们了解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四光先生预测的也是先生最为担心的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地震带,二是学习些地震防范救护知识,从心理等方面做些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惶恐。

一、江苏省地震带图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

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经历了多期构造。

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

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

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

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

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中国的地震带分布

中国的地震带分布

中国的地震带分布中国国家地震局1978年对中国地震区、带作了三级划分。

其中一、二级均为地震区,分别命名为“区”和“亚区”,三级称为“带”。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10个地区的30条地震带上。

泉州—汕头地震带。

是东南沿海地震亚区中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一条地震带。

1067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8级地震1次,7~7.3级地震2次,6~6.9级地震6次。

邵武—河源地震带。

东起福建崇安以北,经邵武、太宁、宁化、长汀、连城、武平入广东。

1520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4.7级以上地震12次。

广州—阳江地震带。

北起佛冈、清远,南至阳江、吴川,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东向断裂组成,本带地震发生在广州、佛山、高鹤、阳江等地,最大为6.4级。

灵山地震带。

北起梧州、藤县,南至北海、东兴。

1558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4次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6.7级,属于地震频度比较低的地震带。

琼雷地震带。

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的雷琼断陷内。

1605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4次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为7.5级。

扬州—铜陵地震带。

包括江苏东部、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一部分,强震主要分布在长江破碎带两侧及黄海海域。

麻城—常州地震带。

包括湖北大部和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一部分,公元46年到1976年共记录到6级以上的地震5次,最大震级6.5级。

邢台—河间地震带。

西界为太行山前大断裂,东界为沧东大断裂及聊城—兰考大断裂,北界为涿州—宝坻断裂带,南界为朱仙镇断裂带。

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较大的地震带。

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

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许昌—淮南地震带。

北起三门峡,经洛阳、开封、徐州一线向南,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缘,东段以肥中断裂为界。

怀来—西安地震带。

南起渭河、灵保盆地,经运城、临汾、太原、忻定、灵丘、大同、阳原、蔚广等盆地,最北至怀来—延庆盆地。

安徽地震历史全记录

安徽地震历史全记录

安徽地震历史全记录震中位置(宏观震中):北伟31.3°,东经116.2°。

极震区包括霍山、黑石渡、落儿岭、烂泥坳等地区。

震中烈度:八度。

震害情况: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民国六年一月至三月地震调查报告》:此次地震“震力自下而上,屋瓦揭飞,墙壁倾颓,山石崩坠,声如雷鸣。

全境人民以死伤闻者约及数十,最烈之处在西南乡之落儿岭。

”《申报》1917年3月19日载:“城厢市镇,房屋倒塌甚多,压毙人民亦不少,全县恐慌。

其灾情最重地方,如英霍交界之鹿吐石铺,有群山峡涧,涧烈数十丈,山中巨石不时滚落,打破附近民房甚多,压毙人民数十。

……其余诸佛庵、桃源口等处,均受灾重,甚有炊爨时,屋被震倒,遂致火起延烧,不敢抢救者。

”表2—2安徽省现代地震目录(1904—1985年ms≥4.01970—1985年ms≥3.0)序号年代发震时间震中位置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震级(ms)烈度深度精度11917年12408481231.3°116.2°霍山6.25八121917年22210124231.3°116.3°霍山西南 5.7531934年31808164431.0°116.4°霍山、潜山间541954年61710083931.6°116.6°合肥、六安间 5.25六351960年81123045331.5°117.8°巢县461962年71220462631.3°117.5°庐江东4五371963年31319322230.5°117.0°安庆附近4.25481965年31504181433.5°117.3°固镇西北4五391966年72715331732.5°117.7°定远4五2101967年3302250130°54117°40铜陵附近 4.21111967年71117154231°47118°20马鞍山 4.6六1121969年22807293533.1°116.1°利辛西南 4.2五2131969年4213213132.8°115.8°阜阳、阜南间4五2141970年5915374031°00116°24岳西3.63151971年21171931°22116°08霍山 3.53161971年316230730°36119°18广德 3.22171971年713130433°36117°42灵璧 3.33181971年121104580831°21116°13霍山3.02续表序号年代发震时间震中位置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震级(ms)烈度深度精度191972年31607113430°48116°52桐城徐河 3.51201973年3712305031°23116°12霍山落儿岭 3.151211973年31116324731°22116°11霍山落儿岭 4.371221973年31116400831°22116°10霍山落儿岭 3.281231973年31122310831°23116°10霍山落儿岭 3.281241973年31215214931°23116°11霍山落儿岭 3.381251973年31216210831°23116°10霍山落儿岭 4.071261973年82711285631°05117°32无为郑河 3.0271973年92211532533°35116°31濉溪临涣 4.0五10281974年91819024132°27116°02霍邱代店 3.0291974年111900583030°18118°24旌德朱庆 3.0301976年52208161931°58116°19六安丁集 3.1101311976年61421294431°58117°30肥东梁园 3.013321976年83004125032°30117°01长丰曹庵 3.6191331976年112704190832°20117°52定远永宁集 3.112341979年3215182333°11.4117°24.8固镇连城 3.2121351979年3215201333°11.3117°24.9固镇连城 5.0六111361979年3412101833°11.9117°23.3固镇连城 3.591371979年3705080130°45119°19广德梨壁山3.325续表序号年代发震时间震中位置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震级(ms)烈度深度精度381979年32320580333°11.3117°25.5固镇连城3.071391979年53110404433°10.0117°26.6固镇连城3.2151401979年61421311033°11.0117°26.0固镇连城3.071411981年123018402233°11.2117°23.7固镇于庙3.0111421982年927103727.931°35.5116°32.1六安杨公庙3.8111431984年121221147.531°22.5116°12.5霍山落儿岭3.2101441984年125094112.431°59.7116°16.0霍邱吴阳3.0151451984年925042051.431°35.0117°30.0巢县三户梅3.5161461985年510094357.531°36.0116°33.6六安杨公庙3.551471985年96040121.730°54.4115°57.5岳西上古坊3.211954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区地震调查工作组霍山小组调查资料手稿:“正月初二早晨地震,自西向东北,山摇树摆,路上行人立足不定,鸡飞狗走,猪牛惊窜奔鸣,塘水震荡,游鱼飞跃,锅台及间墙亦有倒塌者。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图为中国主要地震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

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

”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

”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包括了中国境内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

根据地震活动的分布特点,中国地震带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带状区域:
1. 中国北方地震带:主要位于中国北方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省市。

这一地震带是中国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地震发生频率较高。

2. 中国华东地震带:主要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包括长江流域一带。

这一地震带地震活动相对较频繁,也有一些中等震级的地震。

3. 中国南部地震带:主要位于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包括南海区域。

这一地震带有着丰富的地震活动,也是中国较为活跃的地震带之一。

4. 中国西北地震带:主要位于中国西北的青藏高原和陕西等地区。

这一地震带地震活动较为稳定,但地震发生的震级较大。

这些地震带的分布与中国地壳构造特点有关,例如北方地震带与华北板块和东亚板块碰撞有关,而华东地震带与华夏地台碰撞有关,南部地震带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有关,西北地震带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汇聚有关。

这些板块之间的活动导致了地震的频繁发生。

中国3大地震带,不在地震带上的城市有哪些?

中国3大地震带,不在地震带上的城市有哪些?

中国3大地震带,不在地震带上的城市有哪些?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不在地震带上的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大部分地区城市。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

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地震带。

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

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

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汾渭地震带。

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

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

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2017-8-10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指出我国五个地震的主要分布区域: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我国哪些城市不会地震?其实,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在地震带,反倒是而处于地震带的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合肥、太原、福州、台湾、昆明、成都、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

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会感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地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时不时就会光顾我们身边,只不过大部分地震都比较轻微,人们难以察觉而已。

李四光预言的中国四个地震带

李四光预言的中国四个地震带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
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
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
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
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地质学家李四光预测的地震带是哪些?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
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
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他位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的中间。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将中国地震的空间分布分为4个区23个地震带。

华北地区:包括郯城-庐江带(沿郯庐断裂,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穿过渤海至辽东半岛、沈阳一带),燕山带河北平原带(太行山以东),山西带(以汾河地堑为主)渭河平原(以渭河地堑为主)。

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带(福建和广东潮汕地区)台湾西部带和东部带
西北地区银川带,六盘水带,天水-兰州带,河西走廊带,塔里木南边带,南天山带,北天山带。

西南地区:从武都-马边带,康定-甘孜带,安宁河谷带,滇东、滇西带,腾冲-澜沧带,西藏察隅带,西藏
中部带
东北深震带(以黑龙江、吉林东部为主)
在这些带内地震发生时间、强度和空间分布往往有一些共同的表现形式,并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

东南地区,恰好濒临太平洋西岸,属太平洋地震带的范畴。

燕山地区属于中生代褶皱带,是华北相当活跃的地带。

郯庐大断裂附近,形成了地震多发点,1668年在山东郯城发生了8级地震。

晋、陕、豫交界外是汾河地堑的所在地,发生过多次地震(1303年9月山西赵城大地震,1695年5月山西临汾大地震等),宁夏,甘肃一带,因为有大断裂存在,历来是地震的活动区。

东北的深震带这太平洋深震带的一部分,这些地震就算震级很大,也不会对地面产生很大的破坏。

其余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大多数在10~20KM左右。

大地震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所以地震的预报就非常的意义了。

安徽地震监测概况

安徽地震监测概况

第一节地震监测台网所在区域概况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是取当时政治中心的、经济中心的徽州两府的首字合成的,简称皖。

省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紧靠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陆省份;东连、,西接、,南邻,北靠。

全省南北长约570km,东西宽约450km,总面积13.94万km2,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位于黄淮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交汇处,地貌类型多样。

平原面积达34 608 km2,山地面积41 162 km2,丘陵面积40 448 km2,圩区面积12 097 km2,洼地面积5 256 km2,水面面积5 866 km2。

全省大致可分为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五个自然区域。

境主要山脉有大别山、、九华山等,主要河流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水系,另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

至2001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 312万人,人口密度为453人/ km2。

行政区划共有省辖市17个,辖县(市)61个,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濉溪县)、亳州(涡阳县、蒙城县、XX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凤台县)、(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马(当涂县)、(庐江县、无为县、含山县、和县)、(县、繁昌县、南陵县)、(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县)、池州(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二、区域地震地质条件省地处华北断块区、下扬子断块区和岭~大别山断褶带三个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是一个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区。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⑴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中国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

中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居全国之首。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辽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严重。

新疆地震区: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台湾地震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东部地区地震频发,因多发生在外海,造成的灾害相对较少。

西部地震虽不如东部地震频繁,但因其震源较浅,且多发生在陆地,加之人口稠密,破坏性大。

华南地震区: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

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中国历年大地震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郯城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

安徽断裂带知多少

安徽断裂带知多少

安徽断裂带知多少
李海慧
【期刊名称】《地理教育》
【年(卷),期】2013(000)0z1
【摘要】2009年4月6日22时22分,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5级地震,震中位于梁园镇境内。

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大约8千米,震中区震感较为强烈,合肥地区普遍有感,因为5.12汶川大地震带给所有中国人的印象实在是太过深刻。

所以,这次小小的地震,让合肥人颇感担忧。

一时间合肥地区近期会发生较强烈地震的谣言四起。

那么合肥会发生强烈地震吗?这就要求对地震有影响的断裂带做一定了解。

安徽境
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初步确定有十一条大断裂带或破碎带(图1)。

【总页数】1页(P127-127)
【作者】李海慧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中学地理教研组 2314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J], 郑超绘;钱家忠;侯晓亮
2.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研究 [J], 宋仁亮;钱家忠;马雷;夏智先;王小勇
3.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研究 [J], 宋仁亮;钱家忠;马雷;夏智先;王小勇
4.基于大地热流的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构造控热探讨 [J], 宋仁亮
5.联合安徽CORS分析郯庐断裂带南段地壳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 [J], 陈皓;陶庭叶;李水平;李江洋;时梦杰;高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滁州在地震带上吗

滁州在地震带上吗

滁州在地震带上吗
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

是安徽省省辖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

全市设2区、管辖4县、代管2县级市,土地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4.4万。

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和圩区。

滁州处在郯庐断裂带皖东段与滁河断裂带交接处,主要地震地质构造有郯庐断裂带,滁河断裂带,来安—溧阳断裂带。

在2006年滁州市定远县发生了4.2级地震。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
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郯庐断层带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叠纪末期形成,当时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秦岭-大别碰撞带以东的一条走滑断层。

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广义)之下,而使郯庐断层带向北
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

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

今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地处华南地震区(Ⅰ3)和华北地震区(Ⅰ4)的交界部位,合肥—明港断裂以南隶属华南地震区中的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Ⅱ4) ,进一步划分又分属麻城—常德地震带 (Ⅲ7)和扬州—铜陵地震带(Ⅲ8) ;合肥—明港断裂以北,隶属华北平原地震亚区(Ⅱ6) ,进一步划分又分属许昌—淮南地震带 (Ⅱ9)和营口—郯城地震带 (Ⅲ10) 。

安徽地震带分布图
安徽地
震带分布图
安徽省地震烈度区划
安徽隶属的各地震带情况具体分述如下:
一、扬州—铜陵地震带
该带“北界是盱眙—响水口大断裂和郯城—庐江深断裂的南段,南界是无锡—崇明大断裂和江南深断裂,构成一北东向的楔形,东北端延伸入黄海海域,西南端收敛于江西九江附近。

安徽长江沿岸地区 (江南深断裂以北)位于该带的西南部分。

扬州—铜陵地震带“自公元 999 年至今共记载了 25 次强震,其中 6 级以上地震 11 次。

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长江破碎带两侧及黄海海域”。

“全带 11 次 6 级以上地震有 9 次位于黄海,最大震级达 6. 75 级”。

此外,该地震带中江苏溧阳地区紧邻安徽,1979 年又发生 6. 0 级地震,显示了较强的地震活动水平。

扬州—铜陵地震带中的安徽部分,历史上曾发生两次破坏性地震,即 1585 年巢县 5. 5 级和 1743 年泾县 5. 0 级地震。

二、麻城—常德地震带
该带“北以鲁山—确山—息县断裂和肥中断裂与华北地震区的许昌—淮南地震带相邻,安徽隶属的各地震区、带情况,加引号部分均引自国家地震局1981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区划工作报告》,地震资料时间范围为公元前1177 年至公元1976年8 月31日;引文中的“破坏性地震”和“强震”系指4. 75级以上的地震。

安徽省地震区带分布图
摘自1978 年出版《中国地震区、带分布图》
南以洞庭湖盆地南缘的湘潭—安化一线为界。

东界为郯—庐断裂南段,经幕阜山北麓沿崇阳—宁乡断裂延伸,西界即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西部边界”。

安徽的六安、合肥及大别山区处于该带的东北端。

该带地震活动频度低,强度弱,“历史上共记载强震 30 次。

6 级以上地震共 5 次,最大震级为 6. 5 级”。

安徽霍山—六安及合肥地区是该带中地震较多的地区,历史上共发生 8 次 5 级以上地震,最大的为 1917 年霍山 6. 25 级地震。

三、郯城—营口地震带
该带“南起安徽省嘉山,向北经江苏宿迁、新沂、山东郯城、临沂、安丘、昌潍、莲莱等地,穿越渤海湾后,经辽宁的旅大、营口、鞍山、沈阳等地,止于开原一带,全长达 1200公里。

”安徽省嘉山位于该带的南端。

“郯城—营口地震带是我国东部活动性最强的地震带之一。

自公元前 70 年至公元 1973 年共记载到 4. 75 级以上地震 17 次,其中 5. 0 级—5. 9 级 8 次,6. 0—6. 9 级 4 次,7. 0—7. 9 级3 次, 8. 5 级 1 次。

发生于本带的 1668 年临沂 8. 5 级地震是华北地震区中强度最大的地震,也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 4 次大于 8 级地震之一”。

另外,该带的海城地区又于 1975 年发生 7. 3 级地震。

该带位于江苏、安徽境内的南段部分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无强震记载,但近年来安徽省五河一带曾有 4 级左右的有感地震。

四、许昌—淮南地震带
该带“西起三门峡,东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一线以南,东界在郯—庐断裂西缘,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缘,东段以肥中断裂为界”。

安徽省的阜阳、宿县地区和淮南、淮北、蚌埠一带处于本带东段。

该带“地震活动强度弱,频度低。

自公元 147 年以来共记载破坏性地震 14 次,其中 6 级以上地震仅有 1820 年许昌 6 级及 1831 年凤台 6. 25 级两次。

这些强震主要集中在许昌和淮南地区”。

许昌—淮南地震带中的安徽部分从公元 294 年至 1985 年共发生 7 次 5 级以上地震,其中1831 年凤台 6. 25 级为该带的最大地震。

1979 年该带中的固镇又发生 5. 0 级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