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课件

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课件

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 度,避免过度疲劳。
定期复查
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和调整治疗方案。
04
日常生活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注意保持患肢的舒适 和稳定。
避免患肢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鼓励患者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
社交影响
骨折可能导致患者社交活动受限,与家人和朋友分离,影响情绪状态。
康复时间与效果
术后康复时间长短和效果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引发患者的担忧和焦虑。
心理支持的方法和技巧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理解其处境, 给予关心和支持。
积极沟通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解释手术目的、过程 和预后情况,解答患者疑问。
在学习时,注意调整姿势,保 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 时间连续使用患肢。
05
营养与饮食护理
骨折愈合的营养需求
蛋白质 蛋白质是骨折愈合的重要营养素,能 够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
钙和维生素D
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对 骨折愈合至关重要。

锌是多种酶的重要成分,参与骨骼的 合成与修复。
维生素C
通过抗阻训练和等长练习,增 强上肢骨折部位的肌肉力量, 提高稳定性。
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改 善上肢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 促进愈合。
减轻疼痛和肿胀
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减 轻上肢骨折部位的疼痛和肿胀,
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的方法
关节松动术
肌肉力量训练
温热疗法
冷敷疗法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手术固定后,骨折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以促进康复和预防併发症。

以下是骨折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1. 保持固定稳定:在手术固定后,确保固定部位稳定,避免移动或承受过多的压力。

定期检查固定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2. 保持伤处清洁:定期清洁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或药膏来预防感染。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物使用说明。

3. 饮食调理:为骨折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包括高蛋白质食物和维生素,以促进骨骼修复和康复。

4.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适用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药物疼痛缓解或物理疗法。

及时报告疼痛变化和不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 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避免剧烈运动或产生过多压力。

6.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和进
行必要的检查。

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自行处理伤口或设备。

7.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确保康复进展顺利。

在复诊时,与医生讨论任何关于骨折康复的问题或困惑。

8. 心理支持:骨折患者可能面临焦虑、痛苦和自卑等情绪问题。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渡过康复期间的困难。

这些要点可以帮助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进行正确的护理,加速
康复并减少併发症的风险。

请患者和照护者按照医嘱和专业建议,
认真执行护理要点。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与运动:在术后早期,应确保骨折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促进愈合。

同时,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开始适当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并加速骨折愈合。

2.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观察手术部位的红肿、疼痛、渗出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但过度的疼痛可能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止痛药进行疼痛管理。

4. 饮食调理:骨折术后应加强营养摄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蔬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5. 功能锻炼: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功能锻炼应逐步增加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

6. 心理支持:骨折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等情绪。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7.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上肢骨折患者护理指引

上肢骨折患者护理指引

上肢骨折患者护理指引评估 专科评估心理社会 评估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患者(家属)对该支持评估 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心理护理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如何利用健侧肢体进行自我护理;协助生活护理,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

解释手术的方式、麻醉方式、手术前后配合事项及目的、术后常 见不适的预防及护理。

评估患者受伤情况,如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有无畸形等。

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疼痛程度、性质。

评估患者骨折类型,有无骨折移位。

评估患者伤侧肢体功能情况,如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是否合并神经损伤等。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节律性、程度以及疼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

并进行疼痛评分。

指导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技巧,创伤早期禁热敷止痛。

必要时遵医嘱予镇痛剂。

术前 或非 手术护理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训练;备皮;术前禁食8~12h ,禁水4~6 h ;必要时配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配合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指导术前、术后配合知识。

调整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期望值。

耐心解答问题,消除不良心理。

常规护理 配合医生对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外固定采用小夹板或石膏者,维持有效固定,观察固定的松紧度及患肢血循环、感觉、活动情况。

指导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

手法复位 外固定护理 外固定架固定者,维持外固定的正确位置,指导手指的握拳、伸指练习。

骨牵引者、维持有效牵引。

出现疼痛加剧、肿胀加重、麻木等,立即通知医生。

体位护理:尽早下床活动。

卧床期间予平卧位或半卧位。

保持患肢功能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 。

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将患肢悬挂于胸前。

核对身份标识、病历、物品。

测量生命体征,更衣,取下佩戴饰品、活动义齿,必要时留置尿管。

送手术 确认患者已禁食、禁饮。

检查各种检验结果、手术同意书是否齐全。

遵医嘱应用术前用药。

常规护理术后护理 专科护理 疼痛护理了解术中情况、手术方式、麻醉方式。

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ppt课件

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ppt课件

骨折端向内嵌插,多见于老 年人
7
术后护理
• 体位 患肢屈肘置于胸前,平卧时在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干平行放置, 避免前屈或后伸,坐起或下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制动,内收型 骨折用外展支架维持患肢外展位
• 病情观察 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观察末梢血运、感觉及桡动脉博动情况, 观察敷料包扎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折叠、保 持有效引流、记录引流情况),注意肩关节有无肿胀
• 做好疼痛护理,放松情绪,避免肌紧张,定期按摩,防止肿胀,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 健康宣教 避免过浓、过甜饮食,避免豆类及牛奶等产气食物,早期下床活动防 止发生便秘在患者麻醉恢复后要及时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患侧肢体肌 肉的等长及等张练习,握拳、伸指、并指、曲腕、屈肘等练习
精选ppt
8
肱骨干骨折
• 治疗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功能位支具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精选ppt
9
术后护理
• 体位
• 内固定术后一般以半坐位为宜,平卧时患肢下垫软枕,下床活动及半 坐卧位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制动
• 病情观察
• 每半小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一次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温度、颜 色、肿胀、感觉运动情况,若发现患肢远端肿胀甚、发凉、剧痛、感
觉麻木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对于石膏外固定患者,做到保持
石膏清洁、防止石膏断裂、观察指端血运、皮肤护理、功能锻炼、防
止发生石膏固定并发症(压疮、血液循环障碍、缺血性挛缩、骨筋膜
室综合征等),伴有桡神经损伤者通过检查汗腺功能,可以了解自主 神经恢复情况。
• 做好疼痛护理
• 组织缺血:剧烈疼痛呈进行性,肢体远端有缺血征;继发感染:疼痛 呈博动性,有臭味,体温升高,出现在术后三日。手术当日疼痛多为

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上肢骨折是指上肢的骨折,包括手腕骨折、前臂骨折、上臂骨折等。

在护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常规措施:1.骨折固定:对于复位后的骨折需要进行固定,一般采用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器。

在使用石膏固定的时候,需要保证石膏的固定的稳定性,并且注意皮肤的情况,避免出现压迫损伤,通常在固定之后会有一个验证固定效果的X光检查。

2.疼痛控制:骨折患者常常会伴有明显的疼痛,可以给予有效的止痛药物进行控制。

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物例如吲哚美辛等,也可以根据疼痛的程度给予吗啡等强效止痛药。

3.伤口处理:如果骨折伴有皮肤破损或者挫伤出血等情况,需要进行伤口处理,包括清洁、消毒和缝合等。

在处理伤口的同时,应当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注意穿戴无菌手套,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4.恢复训练:骨折固定后,需要进行骨折部位的恢复训练。

一般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逐渐增加运动范围和负荷,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也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电疗和热疗等。

5.饮食调理:优质蛋白质对于骨骼的修复和愈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骨折期间应当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肉类、鱼类、乳制品和大豆制品等。

6.心理护理:骨折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容易引起患者的烦躁、愤怒、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温暖关怀和鼓励,帮助其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同时也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支持。

除了以上常规护理措施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者儿童的骨折,需要更加小心谨慎,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定期复查骨折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总之,上肢骨折护理的常规措施包括骨折固定、疼痛控制、伤口处理、恢复训练、饮食调理和心理护理等。

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细致地护理患者,促进其骨折的康复。

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引言肱骨骨折是指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生在肱骨骨干、肱骨骨头或肱骨髁部。

患者通常在骨折部位感受到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等症状。

对于肱骨骨折的患者,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将有助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骨骼愈合。

本文将探讨肱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一、疼痛缓解疼痛是肱骨骨折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控制疼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常用的疼痛缓解措施:•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或处方的镇痛剂。

•使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选择冷敷还是热敷。

•提供适当的位置支撑,如使用枕头或抱枕,减轻患肢的重力压力。

•使用转移技术时要小心轻柔,避免加重疼痛。

二、功能恢复肱骨骨折后,患者常常面临功能恢复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帮助患者恢复肱骨功能的护理措施:•定期进行被动、主动的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等,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使用辅助工具,如袖珍助行器、患肢吊带等,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和行走能力。

•在康复阶段,可采取温和的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理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三、骨骼愈合骨折愈合是肱骨骨折护理的关键方面。

以下是一些促进骨骼愈合的护理措施:•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定期进行X光检查,以监测骨骼愈合的进程。

•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使用患肢,以保护骨折部位,减轻压力。

•提供适当的固定和支撑,如石膏绷带或外固定器,在骨骼愈合期间稳定骨折部位。

结论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骨骼愈合是肱骨骨折护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护理操作,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评估,以确保最佳护理效果。

上肢骨折的护理

上肢骨折的护理

上肢骨折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神志、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病情观察:观察石膏绷带或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必要时及时调整,以免神经血管受压,影响有效组织灌注。

观察前臂肿胀程度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如果出现高张力肿胀、手指发凉、感觉异常、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伸指剧痛、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应确定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存在,须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手术准备。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2、术后护理(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肌力、温度、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5)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定时局部减压,预防压疮发生。

(6)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为原则。

(7)患肢制动,保持功能位,并将患肢抬高,以利减轻肿胀。

(8)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9)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0)注意恢复手的灵活性,练习伸指、握拳、对掌等功能。

三、健康指导要点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并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有利于减轻水肿。

4-6 周后外固定解除,开始时关节屈伸活动。

手术切开复位且内固定稳定的患者,术后 2 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

若为小儿,应耐心向患儿及其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锻炼的方法,使家属能协助进行功能锻炼。

四、注意事项密切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抬高患肢,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以利于肿胀消退。

2. 在术后48小时内对患肢进行冰敷,减少内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理疗以促进患肢肿胀消退。

3.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勤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4. 对于合并有血管损伤的患者,需要告诫其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以免发生血管痉挛。

5. 对患肢进行妥善的固定,可以使用石膏或皮肤牵引的方法来制动患肢。

6. 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重点需要对伤口进行护理,如及时换药以防伤口感染。

7. 重视患者的康复锻炼,在医师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肌肉主动收缩和合理的关节运动等。

8. 营养护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患者有丰富的营养摄入。

9. 并发症预防护理,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等,应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给予扩血管类药物。

10. 早期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病房的干燥清洁,营造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及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息姿势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骨折是指骨头骨折成两截。

骨折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无论是运动受伤还是
老年人因为跌倒引起的,都需要得到正确的护理以促进愈合和减轻痛苦。

以下是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1. 现场急救
在骨折发生时,需要做出正确的急救措施。

切勿移动骨折部位,应当立即用软
垫(例如枕头或厚毛毯)进行固定。

若出现骨折部位皮肤开裂,应当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2. 就医治疗
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专业医生会进行确切诊断和治疗。

医生可能需要进行X光
检查以确认骨折的程度和类型,之后可能会采取拍片、接回、石膏固定等措施。

3. 疼痛管理
骨折通常会引起剧烈疼痛。

医生可能会开具止痛药物,患者应按照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

4. 休息与保护
伤势初期,需要保持骨折部位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同时需要保证饮食平衡,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以促进骨折愈合。

5. 康复锻炼
一般来说,骨折的康复需要长期锻炼和理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物理
锻炼,可以帮助加快愈合进程,恢复骨骼功能。

总之,骨折护理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患者及其家人需要密切合作,遵循医嘱,以保证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当及时就医。

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上肢骨折的护理常规上肢骨折常见的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尺桡骨干骨折等;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宜整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根据病症性质使用空调或暖气适当调节室温;2.加强饮食调理,以增强抗感染和骨折修复能力,根据骨折三期分别指导病人的饮食,忌食寒凉、肥腻、辛辣及发物;3.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锁骨骨折病人再卧床休息时,两肩部中间区应用40cm5cm软垫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再仰卧时,头部应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体平行,避免前屈或后伸;4.小夹板外固定注意事项(1)需密切观察患肢动脉搏动、肤温、肤色、肿胀、感觉、活动情况,搬动病人时要防止骨折移位;(2)根据患肢肿胀消退情况,适时调整夹板绷带的松紧度,以布带能上下移动1cm为度,固定过紧或过松应及时给与调整;(3)经常检查及时纠正错位,固定后1周内X线复查两次,如骨折有错位,宜拆除夹板重新整复固定;(4)知道与协助病人做功能锻炼,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压疮;(5)拆除夹板可用熏洗、按摩等方法促进伤肢恢复肌力和关节运动;(6)先用手法或牵引复位后,再用此法外固定;(7)夹板固定的时间应在骨折端达到临床愈合后;5.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1)病人的搬动石膏未干透时,不够坚固,易变形断裂,也容易受压而产生凹陷,因此石膏需干硬后才能搬动病人,同时搬动时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压迫点;(2)患肢抬高,适当衬垫给骨突部减压:如下肢石膏固定后要用硬枕垫在小腿下使足跟部悬空,上肢石膏固定后,可用绷带悬吊将前臂抬高;(3)促进石膏干固夏季可将石膏暴露在空气中,或用电风扇吹干,冬天可电烤灯烘干,使用时注意让石膏蒸发的水蒸气散出被罩外,注意用电安全,烤灯的功率不能过大,距离病人身体不可太近,照1~2小时应关灯10~15分钟,以免灼伤病人;神志不清,麻醉未醒或不合作的病人再使用烤灯时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4)患肢的观察石膏固定后,既要用温水将指端石膏粉迹轻轻拭去,以便观察;1)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颜色是否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是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医师,可采取石膏正中切开,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2)观察出血情况: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迹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画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处学校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迹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3)有无感染征象: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二、辩证施护1.初期——血肿机化期(1)病室宜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2)饮食宜用活血祛瘀、清淡薄素、易消化食物,如山斑鱼粥、胡萝卜、青菜、西洋菜生鱼汤等,多饮水、果汁、茅根竹蔗水、荸荠胡萝卜水,忌食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3)中医治法外治采用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汤剂宜在午后温服或凉服、顿服;(4)发热、便秘者应定时测量体温、脉搏,用开塞露塞肛帮助排便;或遵医嘱针刺退热,取合谷、曲池、腹结等穴位,用泻法,以清热润肠通便;尿潴留者可使用诱导法、针刺法排尿;(5)局部肿胀者可遵医嘱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膏药等外敷患部;(6)疼痛的护理向病人解释损伤性疼痛的规律,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提高忍受力;按医嘱使用止痛药时,尽量向病人解释止痛药的使用时间、效果和不良反应,可遵医嘱进行针刺止痛,并观察止痛效果;7情志护理做好入院宣教工作;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时,首先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及疼痛;8伤后1-2周,外伤性炎症恢复期可指导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2.中期——原始骨痂期1饮食宜用清补食物,如雪耳瘦肉汤、田鸡田七汤、白鸽汤等;2中药治法外治采用固定,功能锻炼;内治宜和营止痛,接骨续筋;中药汤剂宜在中午前后温服、顿服;3 遵医嘱选用和营生新、续筋接骨的膏药外敷;4伤后3-5周,肿胀消退,骨痂逐步形成,骨折端较稳定可指导病人进行中期功能锻炼,以握拳为主,加大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3.后期——骨痂改造塑形期1饮食宜补肝肾、壮筋骨、大补元气,用滋补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脏煲汤,枸杞子、大枣、鹿脚根汤等;2中医治法外治采用固定,功能锻炼;内治宜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中药汤剂宜用文火煎煮,入夜热服,可顿服或分两次服;3局部用中药熏洗,先熏后洗,边洗边运动关节和按摩肌肉,每日1-2次;4伤后第6周以后,骨愈合已经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可指导病人进行后期功能锻炼;健康教育1.锁骨骨折初期可做腕肘关节屈伸活动;中、后期逐渐做肩部练功活动,如肩外展和旋转运动;2.肱骨外科颈骨折初期可做握拳、屈伸肘及腕关节,舒缩上肢肌肉等活动,3周后练习肩关节各方面活动,4周后解除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及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3.肱骨干骨折需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相对稳定;4.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后只可做手指轻微活动,忌做握拳、前臂回旋活动;5.桡尺骨骨折复位后宜做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不宜做前臂旋转活动;。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与效果评价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与效果评价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与效果评价肱骨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常见于肘关节附近,特别是骨干部位。

手术是肱骨骨折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肱骨功能、减轻疼痛、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的措施和效果评价。

一、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1. 术后早期康复措施在术后早期,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和肿胀,维持肩、肘和手的关节运动度。

(1)镇痛和抗炎治疗:通过使用镇痛剂和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疼痛和控制骨折周围的炎症反应。

(2)冷敷:通过冷敷可以减轻术后肿胀和疼痛,每天冷敷2-3次,每次15-20分钟。

(3)袖带使用:在康复早期,患者可以佩戴肱骨骨折用手臂袖带,以帮助稳定肩关节和肱骨。

2. 术后中期康复措施在术后约2-6周,要逐渐增加对手肘和肩关节的活动。

(1)主动与被动运动:患者应进行适度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恢复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度。

这包括练习前臂旋转、肩部伸展和屈曲等活动。

(2)康复训练:通过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这可以包括使用弹力带进行肩部肌肉锻炼,进行重物抓握或手臂旋转的功能性训练。

(3)功能性训练:在术后中期,患者可以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功能性训练,如举起物品、穿衣和梳洗等。

3. 术后晚期康复措施在术后6-12周,肱骨骨折术后进一步加强康复训练。

(1)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恢复:继续进行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帮助肱骨骨折的愈合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2)力量和耐力训练:逐渐增加负重锻炼,通过使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功能性训练:增加难度和复杂性的功能性训练,如进行上肢动作协调和平衡训练。

二、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效果评价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 肘关节活动度:通过测量伸展、屈曲、旋转和侧屈等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情况来评价康复效果。

2. 功能评定:使用国际标准化的手功能评分表(DASH)和肩关节功能评分(ASES)等评估工具,评估肩肘功能的恢复情况。

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

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了解患者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 活动作完成情况。
家庭环境适应性改造建议提供
家居安全指导
建议患者及家属对家中可能造成跌倒或碰撞的障 碍物进行清理或标识。
辅助器具使用指导
根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推荐合适的辅助器具, 如拐杖、助行器等。
家居环境改造
对于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可提供家居环境改造 建议,如调整家具高度、安装扶手等。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介绍术后康复过程和注意事项,帮助 患者树立信心。组织病友交流会等活动,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03 伤口观察与感染预防
伤口类型及愈合过程了解
闭合性骨折伤口
愈合过程
皮肤保持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包括炎症期、肉芽期、塑形期,了解 正常愈合过程有助于识别愈合异常。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评 估疼痛程度,适用于无法用语 言表达疼痛的患者。
疼痛日记
记录患者每天的疼痛程度、部位、 性质、持续时间等信息,以便医护
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选择合 适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 片类药物等。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 用和成瘾性,避免长期使用。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指导患 者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以增 强肌肉力量。
主动关节活动
随着疼痛和肿胀的减轻,鼓励患 者逐步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如握 拳、屈伸手指、腕关节活动等。
肌力恢复和关节活动度改善策略
渐进性抗阻训练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 阻力,进行渐进性抗阻训练,以
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护理计划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上肢骨折的护理范文

上肢骨折的护理范文

上肢骨折的护理范文上肢骨折是指上肢骨骼发生断裂或破坏,常见的包括上臂骨折、尺桡骨折、锁骨骨折等。

对于上肢骨折的护理旨在减轻患者的疼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以下是针对上肢骨折的护理措施。

1.评估和监测: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骨折的类型、程度以及相关伤害的范围。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呼吸和心率。

2.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上肢骨折常常伴随剧痛,因此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是必要的。

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止痛药物,但需要注意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过敏反应。

3.固定和支撑:固定和支撑是骨折护理的重要环节。

采用适当的外固定器、石膏固定或手术固定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应注意固定器的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要遵循医嘱和专业人士的指导。

4.保持上肢部位的正常血液循环:平衡血液循环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建议患者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以促进骨骼健康。

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5.鼓励运动和康复: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下,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活动,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防止关节僵硬。

康复师的指导和理疗可帮助患者在骨折后恢复正常功能。

6.定期复查和X光检查: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X光检查可以及时了解骨折情况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调整。

7.心理支持:骨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和提供安慰,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恢复信心。

除了以上的护理措施,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关注骨折部位是否有感染、脱位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还需要定期更换固定器、维护患者的个人卫生,并进行适当的情绪疏导和教育指导,帮助患者理解骨折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

总结起来,上肢骨折的护理需要综合运用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以达到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与医疗团队合作,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为患者提供温暖和关怀。

上肢骨折健康教育

上肢骨折健康教育

上肢骨折健康教育
上肢骨折 - 保护措施与康复功效
导言:
上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包括手腕、前臂、上臂等部位。

骨折不仅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还可能引起长期的功能障碍。

因此,在进行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相关康复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上肢骨折的保护措施和康复功效,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和恢复。

保护措施:
1. 创伤护理: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受伤的上肢,并用绷带或夹板固定。

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支撑力,并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冷敷:在骨折部位使用冰袋或冷敷物,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3. 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强化。

康复功效:
1. 物理治疗:通过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热敷、按摩、拉伸等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减轻疼痛并提高上肢功能。

2. 动作恢复训练:根据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功能恢复训练。

例如,逐渐增加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和灵活性,以恢复正常的上肢功能。

3. 康复运动:在骨折愈合后,进行特定的康复运动,例如柔韧
性训练、抗阻力训练和平衡训练,以提高上肢的功能和稳定性,避免再次受伤。

结语:
上肢骨折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通过适当的保护措施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坚持,按照医生和理疗师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以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上肢骨折的护理

上肢骨折的护理

上肢骨折的护理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2、护理措施3、患者配合事项4、护理人员职责5、护理评估频率6、并发症预防与处理7、康复训练计划8、饮食指导9、心理支持策略11 护理目标111 促进骨折愈合,恢复上肢正常功能。

112 预防并发症,如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113 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12 护理措施121 体位护理:根据骨折部位和治疗方式,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12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

123 固定护理:确保外固定装置(如石膏、支具)的稳固,观察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状况,防止压疮。

124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止痛、物理止痛等。

125 肿胀护理:通过冷敷、热敷、按摩等方法,减轻患肢肿胀。

13 患者配合事项131 遵守医嘱:按时服药、接受治疗和护理。

132 患肢保护:避免患肢过度活动、负重和受伤。

133 功能锻炼: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134 饮食调整:按照饮食指导,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135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14 护理人员职责14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患肢功能等,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医生。

142 护理操作: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如换药、固定调整、疼痛评估等,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143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上肢骨折的相关知识、护理要点和康复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4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145 协调沟通:与医生、康复师等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制定和调整护理计划。

15 护理评估频率151 每日评估: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等。

上肢骨折病人健康指导

上肢骨折病人健康指导

敬重的患者及家属您好,感谢您选择到我院就诊,我们会尽力为您供应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并请您对我们的服务随时提出珍贵的意见。

病友会内容【上肢骨折病人健康指导】上肢骨折的治疗方法依据病情不同可采纳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外固定及康复指导】1.避开感冒,预防感染,卧床时将患肢用上肢垫垫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离床时用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2.当肢端皮肤发青、发紫、发冷、肿胀、麻木及猛烈痛苦,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请您马上告知医务人员。

3.防止石膏污染。

勿让食物等污染石膏,如石膏外面有污物,可用肥皂及清水毛巾洗洁净,擦洗时拧干毛巾,以及石膏软化变形。

4.锁骨骨折患者,用“8”字绷带固定时,假如消失皮肤颜色发青、苍白、肢体冰凉、感觉麻木等状况时,可双手叉腰,保持挺胸,提肩姿态。

如症状仍不缓解,请您准时告知医务人员,我们将为您调整绷带。

5.肱骨外科颈骨用外展支架固定者,假如消失明显不适,伴有痛苦、肿胀、麻木等症状时需准时告知医务人员做进一步处理。

6.饮食加强养分,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

7.痛苦一般手术后24小时内痛苦明显,3日后渐渐减轻至消逝。

在肢体肿胀、痛苦、麻木厉害时应告知医务人员,经医务人员分析痛苦缘由后,予以适当处理。

8.体位卧床时将患肢用上肢垫垫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离床时用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如锁骨骨折患者卧位时枕部去枕,在肩胛区垫枕使两肩后伸,同时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防止患侧上肢下坠。

假如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行修复手术后,可能消失血管痉挛,应留意(1)严格卧床休息,石膏固定患肢2周,禁止下地活动,洗漱、进食、大小便均应在床上进行;(2)患肢保暖;(3)痛苦时准时实行止痛措施;(4)禁止吸烟。

9.功能熬炼麻醉作用消逝后即可稍微地进行患肢未固定部位的活动,如握拳、伸指;然后渐渐加大活动强度。

功能熬炼贵在坚持,但不能操之过急。

如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4周内禁做肩关节内收的熬炼;外展型骨折4周内禁做肩关节外展的熬炼。

上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指导(一)

上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指导(一)

上肢骨折病人的健康指导一、锁骨骨折1向患者说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强调患者的主动活动,注意功能锻炼的循序渐进。

2外固定医嘱患者经常维持挺胸提肩姿势,主动锻炼握拳及伸屈肘关节,并做两肩后伸活动。

3指导患者卧床时取仰卧位,在肩胛区垫枕,使两肩后伸。

4 3—4周后,可拆除外固定,外固定拆除后,进行肩关节的全方位活动。

5复位固定后即出院的病人,应告诉其保持正确姿势。

解除外固定出院的病人,应告诉其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的要求。

骨折早期宜进清淡可口,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中期饮食宜富含营养,增加钙质等。

二、肩胛骨骨折1指导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及伤后可马上进行握拳及腕关节的活动。

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带悬吊带或三角巾出院的病人,应告诉病人保持有效的悬吊,遵医嘱撤除。

骨折后期可做手指爬墙动作,以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反复多次练习,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保持心情愉快,勿急躁,按时作息,加强饮食调养。

三、肱骨外科颈骨折1外固定时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肌肉的舒缩,握拳训练及腕关节的活动。

2出院时患肢带夹板者,初期要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出现患肢青紫,肿胀或剧痛等现象,应立即找医生处理,患肢应始终保持功能位,夹板固定者,布带的松紧度以上下能活动1厘米为宜,告知家属与患者一定要听从医嘱,及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

3指导患者经常对肩关节,肘关节进行活动训练,活动度从小到大,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不可过急,以防再度损伤。

4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为骨折愈合提供有利条件。

5定期复查。

四、肱骨干骨折1心理护理肱骨干骨折,特别是伴有桡神经损伤时,患肢伸腕伸指功能障碍,皮肤感觉减退,病人心理压力大,易产生悲观情绪。

应向病人介绍神经损伤修复的特殊性,告知神经将按1mm/d的速度由近端向远端生长,治疗周期长。

短期内症状改善不明显,使病人有充分思想准备,以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

关注病人感觉和运动恢复的微小变化,并以此激励病人,使其看到希望。

【精品】上肢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常规

【精品】上肢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常规

【精品】上肢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常规上肢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常规上肢骨干是由直接暴力所致,多为横型、斜型、螺旋、粉碎性骨折。

常见的上肢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术后护理 1、了解病人术中的情况: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出血量、用药和补液情况,引流管放置等信息。

2、按麻醉种类给予不同的麻醉后护理。

3、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失血、麻醉后反应,按医嘱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及病人电解质平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4、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 1 留置引流管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道阻塞、扭曲、折叠和脱落等。

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的变化。

○ 2 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固定好。

5、肢体的观察:术后的病人应观察患肢主动活动、肿胀程度、感觉、血液偱环、皮肤的温度及颜色等。

1/ 3抬高患肢高于心脏 15cm,处功能位,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随机做好基础护理。

6、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肘关节屈曲 90 3~4 周,髓内钉固定者,管型石膏固定 4~6 周。

7、鼓励病人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可练习握拳伸指、腕关节、肩关节屈伸等运动。

8、做好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食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9、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人出现的伤口疼痛,活动障碍,等不适作好解释工作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和相应处理。

下肢骨干骨折术后护理常规下肢常见的骨干骨折包括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

术后护理 1、了解病人术中的情况: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出血量、用药和补液情况,引流管放置等信息。

2、按麻醉种类给予不同的麻醉后护理。

3、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失血、麻醉后反应,按医嘱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及病人电解质平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常规上肢骨干是由直接暴力所致,多为横型、斜型、螺旋、粉碎性骨折。

常见的上肢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术后护理1、了解病人术中的情况: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出血量、用药和补液情况,引流管放置等信息。

2、按麻醉种类给予不同的麻醉后护理。

3、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失血、麻醉后反应,按医嘱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及病人电解质平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4、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1留置引流管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道阻塞、扭曲、折叠和脱落等。

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的变化。

○2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固定好。

5、肢体的观察:术后的病人应观察患肢主动活动、肿胀程度、感觉、血液偱环、皮肤的温度及颜色等。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15cm,处功能位,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随机做好基础护理。

6、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3~4周,髓内钉固定者,管型石膏固定4~6周。

7、鼓励病人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可练习握拳伸指、腕关节、肩关节屈伸等运动。

8、做好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食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9、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人出现的伤口疼痛,活动障碍,等不适作好解释工作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和相应处理。

下肢骨干骨折术后护理常规下肢常见的骨干骨折包括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

术后护理1、了解病人术中的情况: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出血量、用药和补液情况,引流管放置等信息。

2、按麻醉种类给予不同的麻醉后护理。

3、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失血、麻醉后反应,按医嘱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及病人电解质平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4、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1留置引流管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道阻塞、扭曲、折叠和脱落等。

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的变化。

○2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固定好。

5、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观察患肢主动活动、肿胀程度、神经感觉、血液偱环、皮肤的温度及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

6、有牵引的患者:注意牵引力线,抬高床尾15~30cm,防止身体下滑,增加反牵引力,○1、皮套牵引者,注意皮套牵引装置有无松动或下移,随时调整。

○2、骨牵引者,勿使牵引针左右移动,为防止针眼感染。

针眼处每日滴75%酒精1~2次,勿除去血痂。

7、凡上石膏患者,应倾听患者主诉,并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遇有血液偱环障碍,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8、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活动肢体,随机做好基础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粗纤维食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9、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人出现的伤口疼痛,活动障碍,等不适作好解释工作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和相应处理。

胸、腰椎骨折(或腰椎滑脱症)术后护理常规胸、腰椎骨折:是一种由直接、间接暴力所致的严重损伤。

绝大多数是由间接暴力引起。

分为椎体和棘突骨折。

腰椎滑脱:可以向后、向前及向侧方移位,其中最常见的是前滑脱。

发病部位以L4、5最常见。

术后护理:1、了解病人术中的情况: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出血量、用药和补液情况,引流管放置等信息。

2、按麻醉种类给予不同的麻醉后护理。

3、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麻醉后反应、四肢的活动度、神经感觉情况,按医嘱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及病人电解质平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4、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1留置引流管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道阻塞、扭曲、折叠和脱落等。

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的变化。

○2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固定好。

5、卧硬板床,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后协助翻身,且不能坐起,翻身时保持脊柱为一直线原则,可取平卧位或侧卧位。

搬运时保持脊柱水平位。

6、术后1~2天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试验,以防神经根粘连。

7、定时给予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随机做好基础护理。

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粗纤维食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8、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人出现的伤口疼痛,活动障碍,等不适作好解释工作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和相应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规(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规(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临床上以咳、痰、喘为主要表现护理常规1、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3、持续低流量吸氧。

4、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为宜。

鼓励病人多饮水。

5、加强口腔护理,祛除口臭,使口腔湿润舒适。

6、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深度、频率、音调、口唇和甲床颜色。

监测血氧的变化。

7、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药,祛痰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8、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9、排痰困难者可行雾化吸入或体位引流。

10、指导病人有效地咳痰,学会腹式呼吸胃肠术后患者护理常见胃肠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肠梗阻直肠癌结肠癌术后监护与护理一般监护要点1、病情观察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肤色、尿量、切口渗液情况。

2、体位术后取平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张力,减轻疼痛,还有利于呼吸和循环。

3、禁食、胃肠减压○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防止松动务脱出,更换固定胶布时应保证胃管在规定位置。

○2保持胃管通畅,使之持续保持在负压引流状态,可用少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

○3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术后24小时内可由胃管引流出少量血液或咖啡样液体100~300ml,如有较多鲜血,应警惕吻合口出血,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处理。

○4注意口腔护理,给予超声雾化,每日2次,减轻患者咽部疼痛并有利于痰液咳出。

○5术后3-4天,胃肠引流液减少,胃肠功能恢复后可拔管。

4、疼痛的护理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适当应用止痛药,应用自动止痛泵者,应注意预防和处理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尿潴留、恶心、呕吐等。

5、饮食护理胃肠减压停止后,先开始进少量流质、进流质应由少量开始,以后逐渐增加,术后一周可进半流质,2周后进普食。

静脉滴注按禁食患者需要量,并结合胃肠减压损失量,血液和尿的生化检查结果,继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广泛小肠切除后,需用全肠外营养治疗,必要时输血或血浆,给氧等。

肝胆疾病术后护理常规常见肝胆疾病肝脓肿、肝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术后监护与护理一般监护要点1、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与神志变化,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慢时,注意有无肝功能损害、低血糖、缺氧、休克等所致的意识障碍。

防止肝昏迷发生,补充足够的葡萄糖及维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谷胺酸钠、精氨酸等。

准确记录输入、排出量,观察作伤口有无出血,有无休克征象,及进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2、持续给氧,术后24-48小时内经鼻导管、面罩或机械勇通气给氧,以提高动脉氧分压,增加肝细胞的氧供。

3、术后酌情禁食,以减少肠道氧的消耗同,行胃肠减压,以防止肠胀气。

4、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及量(如果引流通畅,胆汁引流液应为色泽金黄、较稠厚、清亮无沉渣。

胆汁突然减少应注意有无结石、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有无扭曲引流液过多表示下端梗阻或胆肠吻合口狭窄;引流液太稀、混浊多属不正常,做好记录。

保持引流管通畅、在位、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5、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输新鲜血和血浆,必要时补给人血白蛋白等,必要时行胃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地。

6、疼痛护理协助患者半卧位以减轻张口张力,左侧卧位可避免右侧切口受压而引起的疼痛。

患者咳嗽时,指导患者用双手按压伤口两侧,可减轻疼痛,防止伤口裂开。

7、饮食护理患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出胃管,经口进食。

开始给予少量流质饮食,1-2天后改为全量流质饮食,2-3天后改为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并逐渐向普通饮食过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监测与护理概念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可想起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死亡率较高。

护理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有关。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

(2)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给氧。

遵医嘱给予硼酸甘油舌下含服。

(3)安慰患者,使之解除紧张情绪,减少心肌耗氧量。

(4)住患者疼痛发作或加重时告诉护士,警惕心肌梗死。

(5)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者,遵医嘱静脉泵入硝酸甘油。

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头痛、面红、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告诉患者是由于药物导致血管扩张造成的,以解除顾虑。

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1)评估心绞痛发作的过程,找出诱发疼痛的体力活动类型和活动量。

初发型、恶化型,变异、梗死后心绞痛及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疑为心肌梗死前奏的患者,应予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并严密观察。

(2)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最大活动量以不发生疼痛为度。

(3)避免重体力劳动、竟赛性运动和屏气用力动作,避免神经过度紧张的工作或过长时间的工作,以免诱发心绞痛,按其发作规律,在必要体力活动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预防发作。

(4)观察患者活动中有无呼吸困难、胸痛、脉搏过过快等反应,一旦出现上诉情况立即停止活动,给予含服硝酸甘油、吸氧等。

3、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药物应用相关知识。

(1)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悲伤,保持心境平和,改变急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

(2)适当运动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建立,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3)调节饮食,给予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一次进食不宜过饱,禁烟酒,伴心功能不全可适当限制钠盐。

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4、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栓塞、猝死等。

(1)患者若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有先兆症状,或心绞痛比以前发作频繁,更剧烈,持续时间更持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剧烈等,应高度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

(2)若出现心肌梗死症状,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安慰、止痛、镇静、吸氧、开放静脉通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给予药物治疗,改善心肌细胞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3)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