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戏谑性格论

合集下载

最是幽默杜少陵,最是幽默杜少陵——浅论杜甫诗歌的幽默意识

最是幽默杜少陵,最是幽默杜少陵——浅论杜甫诗歌的幽默意识

最是幽默杜少陵,最是幽默杜少陵——浅论杜甫诗歌的幽默意识若问唐朝哪位诗人的作品最深沉,那么大部分人的答案会是杜甫。

可若是问唐朝诗人的作品最有幽默呢?答案还是杜甫。

毫无争议,杜甫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是唐代诗人中集大成者,他在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多方面成就是巨大的。

然而历代的人,除了学习研究杜甫的文学作品外,对他的人格品性也推崇备至。

正如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所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 杜甫人格高尚伟大在哪里?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和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以及他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和知本察隐的政治器识、沉重深广的忧患意识。

这些都是正确的,但往往刻画出来的就是一个极其严肃、正派且满脸愁苦的杜甫形象。

同时代不乏和杜甫一样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文人,可为什么在当时,唯有杜甫反映天宝年间的乱离最多呢?因为他不会被世间的悲苦压垮,而那支撑他的力量正是源于他幽默的品性。

说杜甫有幽默品性的依据从何而来,自然是从他的诗歌中体现的幽默意识来。

接下来笔者将会从两个部分来讨论杜甫诗歌中展现的幽默意识——杜甫的戏题诗和杜甫的非戏题诗。

1、杜甫的戏题诗杜甫的诗歌共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戏题诗共有三十四首,占了他诗作的百分之二。

唐代樊晃在《杜工部小集序》中说道:'《文集》六十卷,行于江汉。

常蓄东游之志,竞不就。

属时方用武,斯文将坠,故不为东人所知。

江左词人所传诵者,皆公之戏题剧论耳,曾不知君有大雅之作,当今一入而已。

'可见唐朝时流行的就是杜甫的这种戏题诗歌。

在说杜甫戏题诗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戏题诗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明白杜甫的戏题诗为什么这么流行。

目前最早的戏题诗是萧梁时代,梁武帝最早创作戏题诗,共两首,其中一首名为《戏作诗》,内容如下:宓妃生洛浦。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1.沉郁:杜甫的诗歌内涵深厚,情感饱满而深沉,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人生艰难困苦的深切体验。

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和社会矛盾的尖锐,表现出一种厚重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艺术氛围。

2.顿挫:这既指诗歌节奏和音韵上的抑扬顿挫,又寓含着情感表达的起伏转折。

杜甫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曲折回环、婉转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诗歌的内在情绪张力十足,读起来富有音乐美感和心理层次感。

3.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被誉为“诗史”。

4.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杜甫的诗歌风格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多样,既有雄浑奔放的一面,也有清新细腻之处,既擅长工整精妙的格律诗,又能在古体诗中展现出自由奔放的气势。

5.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文关怀:杜甫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他以诗寄情,关心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仁爱、忠诚、正义的人文精神。

6.精湛的艺术技巧:杜甫在语言运用上追求精炼与精准,善于运用典故、象征和寓言等手法,创造出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和动人篇章。

关于杜甫的搞笑小故事

关于杜甫的搞笑小故事

关于杜甫的搞笑小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扣人心弦,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除了他的诗歌才华外,杜甫还以其幽默和搞笑的性格而闻名。

下面将为您讲述几个关于杜甫的搞笑小故事。

杜甫一天在家中写诗,突然传来了一阵砰砰的敲门声。

杜甫疑惑地走出房子,却发现门外站着一位脏兮兮的农民。

农民把一个麻袋递给杜甫说:“先生,请替我写一首诗,报答您的捐助。

”杜甫拿过麻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一只大蝙蝠。

杜甫目瞪口呆地说:“这是什么?你干嘛给我送蝙蝠?”农民笑了笑说:“先生,我听说蝙蝠被您写过很多诗,所以我想请您写首诗来祈求好运。

”杜甫一时无言,然后摇摇头拒绝了这个请求,打发了这位农民。

有一次,杜甫在一家酒馆里遇到了一位自诩为文学家的人。

这位自称才高八斗的文学家三番两次地向杜甫夸耀自己的才华,杜甫心生一计,便主动提议和他比诗。

他们各自拿起了笔和纸,开始了比拼。

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杜甫领先完成了一首杰作,而那位自诩为文学家的人却只写了一句话。

惊讶之余,他赶紧回过神来,看看杜甫的诗作。

结果,杜甫的诗作竟然是:“自诩文学家,只会写一句话。

”这幽默的应对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

还有一次,杜甫与友人一起游览名胜古迹,路过一座庙宇时,他们发现庙前有一个卖香的摊贩。

杜甫买了一束香放在香炉上,然后默默地倾听着祈福的声音。

不久后,友人突然见到杜甫的鞋子被一只流浪狗偷走了,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杜甫回头看了一眼,却毫不在意地说:“狗偷了我的鞋,大概是觉得我战果累累,配不上这双鞋。

”众人听后都哈哈大笑。

这些搞笑的小故事展示了杜甫幽默诙谐的一面。

在他那种诗人的高尚形象之下,他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会有喜怒哀乐,会有搞笑的瞬间。

这些小故事不仅展示了杜甫的幽默才华,也给后世读者带来了欢乐和轻松。

让我们在欣赏他的诗作之余,也能够品味他的搞笑小故事,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欢笑。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杜甫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杜甫的人格与风格

杜甫的人格与风格

杜甫的人格与风格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

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这种性格的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

这些诗尽管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万丈光焰永远也不会熄灭,杜诗的艺术魅力也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现实的态度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示,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杜甫一生做官的时间不算长。

他三十五岁那年,在游历了吴越齐鲁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长安,“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但不论是应诏就选、投待干渴,或者是直接向皇帝献赋,都没能使他摆脱坎坷的境地。

他深深地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说:“主上顷见征,做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又说:“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

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生活的磨练中,杜甫一天天清醒起来。

《醉时歌》不但不是醉后狂言,反倒说明对现实取得了清醒的认识:“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言知何用!”甚至对于自称素业的儒术,也怀疑起来了: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盛跖俱尘埃;出公与隐逸的矛盾很尖锐地摆在他的面前,在《去矣行》里说:野人旷荡无觎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杜甫看出自己和统治者之间的距离。

表示多离开他们了。

杜甫所达到的这个思想高度,我国文学史上不少诗人也曾达到过。

杜甫杰出的地方在于他突破了所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政治的积极态度,而把个人的穷达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

黄彻、碧溪诗话。

卷十云:“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早谋先定,出处一致矣。

”实在是中肯之论。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这首诗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人心呢?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面对现实的精神,以及虽被排除在政治之外,也非要过问政治不可的执着态度打动了我们。

杜甫的幽默

杜甫的幽默

杜甫的幽默丁启阵众所周知,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过大量批判现实的作品。

他科举不顺、仕途坎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他生不逢时,遭遇了使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尝尽流离失所、到处漂泊之苦。

种种原因,使得杜甫留给后世读者的印象,大约总是愤怒、悲悯、忧虑一类,难得有轻松愉快的。

换言之,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杜甫不算是一个幽默的人。

事实并非如此。

杜甫不但懂幽默,而且很善于在诗歌中表现幽默。

仔细阅读杜甫的诗歌作品,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幽默所感染,或怡然有得,如沐春风;或忍俊不禁,哑然失笑;或怦然心动,拍案称奇。

大概是天宝五载(746),杜甫为了追求仕进初到长安,还没有经历太多“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心情不坏,写了一首《饮中八仙歌》。

诗中描写了在长安待过的八位好酒人士的故事。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透过生动诙谐的笔调,除了可以看到八位嗜酒名人饮酒之后各具性情的醉态,细心的读者,也不难看出诗人的幽默。

倘若杜甫是一个不会幽默的人,我们今天是不可能知道,盛唐时期曾经有过这么几位可爱的酒徒的。

惟幽默之人,方能刻画出如此生动有趣的人物群像。

写于安史乱中被困长安时期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一首深情思念当时正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妻子儿女的作品。

但是,从“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浦起龙语)的写法和“香雾”“清辉”两句堪称香艳的诗句看,杜甫心中大有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的况味。

《北征》写诗人一次省亲回家沿途见闻,其中与家人相见一节:“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解读杜甫——精选推荐

解读杜甫——精选推荐

解读杜甫解读杜甫 古今中外,⽂⼈当乞丐并不鲜见。

杜甫起初在长安的⼏年,由于得不到任⽤,后来加之⽗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活陷于困顿,他有个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顿饭吃,他每每前去⾛动,但这位族孙⽣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的不乐,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淘⽶,使劲摆动⽔桶,把⽔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放⼿乱砍⼀⽓。

杜甫对此感慨万分,作《⽰从孙济》“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杳,且复寻诸孙。

⼩⼈利⼝实,薄俗难具论。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便是遭遇“宗族”冷落后凄凉⼼境的表露。

 当然也不乏好友相助。

有⼀次杜甫闹疟疾,被折腾得⾯黄肌瘦,头⽩眼花,差点要了命。

⼤病初愈,他着拐杖出门散⼼,不知不觉来到王倚家门⼝。

王倚见杜甫这般模样,⼗分同情,买⾁买酒,热情地招待了他。

杜甫作诗《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表⽰感激:“但使残年饱饭,只愿⽆事长相见。

” 其实从那时起,杜甫就有意⽆意地过起了到处乞讨的⽇⼦。

其诗《投简咸华两县诸⼦》“饥卧动即向⼀旬,敝⾐何联百结”便是他这段长安⽣活的真实写照。

《云仙杂记·夜飞蝉》引《放怀集》:“杜甫每朋友⾄,引见妻⼦。

韦侍御见⽽退,使其妇送夜飞蝉,以助妆饰。

”丈夫穷困,⽼婆⾃然也是⼀幅寒酸相,杜甫⾃⼰还不觉得,倒是客⼈实在看不过眼,叫夫⼈送了⼀个头上装饰品过来。

后来杜甫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了到成都,⼀家⼈先是借住在浣花溪畔的⼀座古寺⾥,家⾥都揭不开锅了。

杜甫⾃⼰有所记载:“⼊门依旧四壁空,⽼妻睹我颜⾊同,痴⼉不知⽗⼦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饿得实在是扛不住了,也就顾不得⽗⼦之礼,冲着⽗亲⼀阵怒吼,叫他赶快到邻居那⾥去讨⼝饭回来吃。

没有办法,当过⼏天⼩官的杜甫实在拉不下⾯⼦,只好硬着头⽪,拉下⾯⼦,给⽼乡、彭州刺史⾼适发出求援信: “百年已过半,秋⾄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适从百⾥之外背⽶来接济他,邻⾥⼜送他些⼩菜,使他免却了⽆⽶之炊的困苦。

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全诗翻译赏析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全诗翻译赏析《戏为六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包括了六首七言绝句,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注释:未及前贤更勿疑: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

递相祖述: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

复先谁:不用分先后。

别裁伪体:区别和裁减、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

亲风雅: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

转益多师:多方面寻找老师。

汝师:你的老师。

译文: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是不用分先后的。

区别和裁减、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

只有不拘一时一家地多方面学习各家的长处,才算真正找到了你的老师。

赏析:杜甫主张认真学习前人的优秀文学传统,同时代人也应互相取长补短。

他信奉传统的.诗教观念,认为《诗经》之风诗和雅诗是典范,应该好好学习。

杜甫对六朝文学既要继承、也要批判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别裁伪体”、“转益多师”上。

《六绝句》的最后这一首,前人说法不一。

这里的“前贤”,系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

“递相祖述”,意谓因袭成风。

“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

“伪体”之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

真伪相混,则伪可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

创造和因袭,是杜甫区别真、伪的分界线。

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写性情,写出真的文学作品。

庾信之“健笔凌云”,四杰之“江河万古”,乃在于此。

反之,拾人牙慧,傍人门户,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堆砌词藻,步齐、梁之后尘,固然是伪体;而高谈汉、魏的优孟衣冠,又何尝不是伪体?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伪的区别,并无古、今的成见。

“别裁伪体”和“转益多师”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别裁伪体”,强调创造:“转益多师”,重在继承。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杜甫,字子美,唐朝最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 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 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 有“诗圣”之称。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宗代 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 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 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 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 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2006.8.29
杜甫 西川
你的深仁大爱容纳下了 那么多的太阳和雨水;那么多的悲苦 被你最终转化为歌吟 无数个秋天指向今夜 我终于爱上了眼前褪色的 街道和松林 ……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是唯一的灵魂
美丽的山河必须信赖 你的清瘦,这易于毁灭的文明 必须经过你的触摸然后得以保存 你有近乎愚蠢的勇气 倾听内心倾斜的烛火 ……
千万间广厦遮住了地平线 是你建造了它们,以便怀念那些 流浪途中的妇女和男人 而拯救是徒劳,你比我们更清楚 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
• “在诗歌上,杜甫就像天地,不是让你攀 比的,你要做的是尽量呼吸,尽量获取养 份。我第一次受杜甫震撼是读冯至的《杜 甫传》,……我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陷入 一个痛苦而黑暗的时期,但看了杜甫,我 的痛苦变成羞愧,黑暗也变成一线光。” --黄灿然
病 死 孤 舟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32岁的杜甫和43 岁的李白 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东都洛阳会面、结下深厚的友谊。 李白那时是诗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刚从长安宫廷生活 中解脱出来,而杜甫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文学青年。那 时杜甫参加第一次科举考试落第,游历各地,来到洛 阳。后来,又一个43岁诗人高適也来一起结伴而游。 他们入酒肆谈文学,临寒风伤古迹,古今多少事,付 诸笑谈中。那杜甫对李白的印象如何?他有首诗是这 样写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以后他又一再在诗中表达对李白的倾 倒崇拜之情。“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以说 杜甫是李白的“粉丝”(fans),以至后来写了十几 首思念李白的诗。

杜诗谐趣拾遗--兼论杜甫之谐易人格

杜诗谐趣拾遗--兼论杜甫之谐易人格

n t r n e n d”。o ‘ vn n r g c au a a d r f e l i r‘mo i g a d ta i ”. Asf r hs p ro aiy,i i d l c e t d t a s o i e s n l t t swi ey a c p e h the i
a t u e t h s rb e l e a e t e s . ., i mo k n t e p rl e a d b n e n i i t t d o t e mi a l i ,h v i e f wo t me ,i e h s c i g a o f n a tr g w t h s h h t i i h
第 7卷
第 2期
( o i c ne ) S c l i cs aS e
杜 诗谐 趣 拾 遗

兼论 杜 甫之 谐 易人 格
张 俊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2
[ 关键词 ] 杜诗 ; 谐趣 ; 易; 谐 风格 ; 人格 [ 摘 要 ] 布封所说的风格 即人格 , 迄今 仍有普遍 意义。杜诗风格 , 日沉郁雄 深 , 日清逸 曲峭 , 日悲婉 或 或 或 怆凉。于其人格 , 多日狂诞浪漫 , 则 忧世伤 生, 己悯人 。而杜诗研 究千年 , 鲜有论 及其谐趣 风格 者。杜 甫谐趣 悲 却
Wi gr e s l o u F ’ p e s ti si o t v r a yt b g o y ad ma sc ,o t r adt t t e fD uS o m ,i s a cnr es l o e“ l m n j t ” r he oh y d o il o ei
pr s e ump u usa d r ma tc,c n e e t he wo l n he l e,a d b mo n h ae o s o n t o n o n i o c m d wih t rd a d t i f n e a s t e ft fhi wn a d o h r . Ho v r,fw c o as d rn v r1, 00 y a so e su y o ’ e v o c e p n h s te s we e e s h lr u g o e 0 e r ft t d fDuSpo msha et u h d u i h o i h umo us sy e o r t l .Du Sh mo u o ms ’ u r sp e ,wh c rgn t d fo t e p n eo i u r u n p i si o i h o i a e r m her s o s fh sh mo o s a d o tmit i c

绪论历代杜诗批评中的贬杜论概况

绪论历代杜诗批评中的贬杜论概况

绪论历代杜诗批评中的贬杜论概况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受到了许多文学评论家的推崇和赞美。

然而,在历代的杜诗批评中,也有一些批评家对杜诗持贬低的态度。

这些批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宋代“坤舆赤诚论”:宋代文学家陈亮认为杜诗过于慷慨激昂,缺乏细腻之处,不如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诗歌敦厚朴实,因此将杜诗列为“坤舆赤诚”的低下风格。

2. 元代“立言羽翰论”:元代学者顾嗣立认为杜诗过于直言不讳,常常借诗歌表达政治批评和社会不满,而忽略了艺术性,因此将杜诗评为“立言羽翰”的次等品。

3. 清代“耳目灵通论”:清代学者黄宗羲认为杜诗过于追求声韵、文辞的华丽,而忽略了内容和思想的深刻性和价值,因此将杜诗评为“耳目灵通”的虚浮之作。

4. 民国“洋奴文化论”:民国学者鲁迅认为杜诗受到了当时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学的盲目追捧和模仿,成为了“洋奴文化”的产物,失去了本土性和独创性。

虽然杜诗受到了这些贬低,但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仍然得到了后世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赞扬和推崇。

杜诗中的幽默意趣及其审美特征

杜诗中的幽默意趣及其审美特征

作者: 黄维华
出版物刊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5-58页
主题词: 儒术;孔子家语;审美特征;幽默;群臣;以诗为文;唐人;杜诗;理论发展;人文内容
摘要: <正> 以“雅谑”为其传统风格的中国幽默,在杜甫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学表现。

今天,日趋精深的理论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老杜的特别风趣”(胡适),提供了艺术赏鉴方面的思维基础。

以诗为文体,我们能从中探寻到其幽默的人文内容和艺术属性。

自嘲,是杜诗幽默中最为普泛的一个主题。

自嘲意识的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自我玩笑的方式,即从极为理智的角度观照自身处境或形象,从而体现了一种变苦为谐的超脱心态,如《将适吴楚》中“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等等。

又如《独坐二首》,前首写。

杜甫生平事迹简介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杜甫生平事迹简介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杜甫生平事迹简介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朝特别是盛唐诗人大多狂放不羁,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在一个狂放的时代,总会诞生狂放的诗人。

这正是时代对人的影响。

中国有诗言志的传统,当心灵的火山即将爆发的时候,性格狂傲的诗人往往任其喷涌,成就一首气势昂扬的好诗;性格平静沉郁的诗人,却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心中的焰火,用一种平静的方式抒发出来,不露声色意味深长。

但总体上来说,盛唐诗人狂放多于平静,即使像王维孟浩然那样精研佛理沉迷山水田园的诗人,早年也是个狂放的少年。

李白高度自负,他自比管乐,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他的目标是出将入相,虽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行路难”而“拔剑四顾心茫然”,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未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年轻时喝酒打架赌博无所不干,但靠着坚守与敏锐的政治嗅觉,终于大器晚成,成为唐朝诗人中官位最高的人。

其他如“初唐四杰”、贺知章、陈子昂等,大多一身傲气,所以他们的诗也充满了阳刚与峻洁的味道。

那么与李白齐名的杜甫呢?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杜甫大概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爱,二是惨。

杜甫是爱人的情圣。

杜甫既是温情脉脉的儒家,又是爱的决绝爱的无我的墨家。

他的诗中充满了仁爱与兼爱的精神。

他自己穷困潦倒,却深沉地爱着天下人;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他悲伤之余却马上想到还有千千万戍边的士兵;他一生漂泊无依,却希望天下人都安居乐业;他甚至将怜爱的目光投向水中的鱼,地上的蝼蚁,他是一个心肠极软极热极易下泪的情圣。

杜甫是盛唐时期活的最慌张最悲惨的诗人。

他身负凌云之才,偏偏参加科举考试遭遇奸相李林甫的“野无遗贤”的谎言而落第;他向玄宗献赋引起重视,却又被李林甫阻挠无疾而终。

安史之乱中,李白正在安徽宣城欣赏宣城如画里的风光;王维和储光羲虽然被叛军俘虏,但很快接受了伪职,只有杜甫被叛军抓住又逃出,做了拾遗仗义执言却又被贬官,带着妻儿流落四方,最终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逝去。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成了他一生的象征。

《戏为六绝句》系年新考

《戏为六绝句》系年新考

解》,莫砺锋《杜甫评传》、陈贻焮《杜甫评传》取该
作;而在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中,也唯有寓居西
说,但均并未说明理由。将六绝系于这一年的又
南的晚年相对安定,有静思和创作论诗诗的闲
可细分为两种意见。一是杜甫在成都时期。李霜
暇。但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并没有得到广泛的
琴认为,宝应元年(762)杜甫得到严武接济,无衣
(767),诗人借评价他人诗作的机会提出自己的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等激愤的文
学主张,这组诗十二首之中,其他六首或描写作者
字?与同时段其他诗作比较,这种情感是较为孤
在夔州日常生活,或讽喻朝政得失,是兴之所至时
立的。而同年后半段流落在外的杜甫“疏布缠枯
的遣兴自慰之作,总体风格中允平和。

轻,要么在身份上更低微,或兼而有之,显示出放
松、随意的态度。以上几组例子中,
《喜闻》之贼不
“尔曹”,意即
“尔辈”
“你们”,是唐诗中常见的
必多说,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之
“王将军”失考(或
代词,在杜诗中凡六见:
《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
谓此王将军为《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之王承俊,是
名俱灭”
“历块过都见尔曹”;
然而,
《戏为六绝句》的系年仍无定论,目前已
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馀,人自编摭,非当时第
经 存 在 五 种 说 法 :天 宝 九 载(750)、上 元 二 年
叙矣。”王洙广搜异本,
“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
(761)、宝应元年(762)、广德二年(764)、永泰元年
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
曹”,由文坛普遍风气出发,引出对某一特定群体

如何评价杜甫的性格?

如何评价杜甫的性格?

如何评价杜甫的性格?谢朋友邀。

杜甫是一位性情丰润、性格饱满的诗人。

从他一些“有我”之境的诗句,可窥一斑。

(1)忧国忧民的大情怀。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气,万方多难此登临。

《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

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也都是为苍生为家国忧吟之作。

(2)顾家的男人。

《旅夜书怀》――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遣兴》――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其实一句“家书抵万金”,其境味已可压思乡诗之卷轴。

(3)怜香惜玉的人。

杜甫在很多诗中对女子的描述是极尽温柔怜惜的,比如《丽人行》、《佳人》等,最让人触动心扉的,就是这句――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4)重朋友重情谊的人。

不论李白对他的感情究竟如何,杜甫始终对这位朋友推心置腹、一生挂怀。

《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5)自视甚高的狂人。

杜甫的清高,不是刚愎自用、看高自己,而是愤世嫉俗、不入汅流。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

(6)心怀壮志的人。

《赠出塞五首其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候。

(7)深度孤独的人。

《南征》――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8)情感细腻且忧郁的人。

《曲江二首》――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诗圣杜甫的性格内涵,是丰润而饱满的。

他既不同于仗剑沽酒、畅游湖山的李白,也不同于不意功名、深匿于世的孟浩然,更不同于为诗而诗以求身名的白居易,他什么都愁,什么都怜,什么都能入其诗,伤心处尽情哭,高兴时尽情笑,有血有肉,很接地气。

(图片均自网络)抱庸斋主,问候朋友。

杜甫的人物性格

杜甫的人物性格

杜甫的人物性格杜甫的人物性格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的人物性格,欢迎大家分享。

性格“褊躁傲诞”杜甫性格“褊躁傲诞”,这是参与编纂《新唐书》的宋祁说的。

宋祁认为杜甫的性格遗传自其爷爷杜审言,即“褊躁傲诞”。

《唐才子传·杜审言》也说他“恃高才,傲世见疾”。

杜审言是进士,也是诗人,还是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兄弟的座上宾。

《新唐书·杜审言传》杜审言大言不惭地说过:“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甫比他爷爷来毫不逊色,宋王谠《唐语林》卷二有所记载,杜甫曾自夸:“使昭明再生,吾当出刘,曹,二谢上。

”爷爷狂,人家还不得不买帐,杜甫狂,却狂得不是时候。

《新唐书·文艺上》载述:“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甫)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由此可见杜甫对严武是却不大领情的。

见到严武,他不戴头巾,也不打招呼。

有一次喝多了,发起了酒疯,他居然站到严武的宝座上,瞪着眼睛怪模怪样地说:“严挺之竟有这样一个儿子啊!”人家严武是何许人也,堂堂封疆大吏,凶暴勇武,自然会心生怨恨。

《新唐书·文艺上》载述:“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

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说来也怪,要不是严武出门准备去杀杜甫的时候冠被帘钩了三次,才有人趁机告诉了他的母亲救杜甫,杜甫十条命只怕也丢了。

章彝就没那么好运。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严武对自己有所帮助,但杜甫从骨子里是看不起他的,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

后来严武虽没杀他,但对他的接济自然也就少了,最终严武一死,杜甫也待不下去了。

自视清高,高不成低不就《新唐诗》本传说杜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杜甫戏谑性格论

杜甫戏谑性格论

杜甫戏谑性格论林桢【摘要】杜甫之戏谑所受关注由来较少,而关于杜甫性格中是否有戏谑因子的历史记载亦寥寥无几且记事多值得推敲怀疑.通过检索原始文献,探查杜甫诗文记载及其与李白、郑虔和苏源明等至交好友的交游情况,可见其性格确有戏谑一面.对杜甫戏谑性格的揭示,有助于对其诗歌中的戏谑之作进一步研究,探究杜诗多样风格中的别样趣味,从而丰富整个杜诗学的研究维度.【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8)004【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杜甫;戏谑性格;杜诗学【作者】林桢【作者单位】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郴州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一、引言“诗圣”盛名使得杜甫在我们脑海中总是一如明人画像中那般沧桑凝重、不苟言笑的忧国忧民模样,宋人毛滂说法最具代表性:“想见此老乱发垂耳,零雪沾须,目注橡栗,步追狙公,其厄穷流落之态,于一倚楼,顷周视山川溪谷,尽付其悲。

”[1]814然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丝毫没有谐趣的人大概不易做诗,也不能欣赏诗。

诗和谐都是生气的富裕。

不能谐是枯燥贫竭的症候。

枯燥贫竭的人和诗没有缘分。

”[2]26经学大师郑玄云: “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庄,而时戏谑。

”[3]219对于杜甫这样风格多样变化的大诗人以及以法儒、尊儒、宏儒为己任的君子来说,更不可能只有端庄,没有戏谐。

王嗣奭《杜臆》注《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飞仙阁》《为农》等诗时强调其中的“戏”“谑”。

金圣叹《杜诗解》卷四《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期走笔戏简》诗下解曰:“先生凡题中有‘戏'字者,悉复用滑稽语。

”[4]222仇兆鳌《杜诗详注》常点出杜诗中的“戏词”“戏意”,胡适、傅庚生等人亦有相关论述。

这些都显示一个戏谑幽默的杜甫在历史上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二、史书相关记载史书中关于杜甫性格的记载很少,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旧唐书》《新唐书》寥寥几笔。

杜甫最幽默的一首诗,八段写了八个人,道出了吹牛的最高境界

杜甫最幽默的一首诗,八段写了八个人,道出了吹牛的最高境界

杜甫最幽默的一首诗,八段写了八个人,道出了吹牛的最高境界世人对杜甫诗歌印象最深刻的,大多都是风格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词,忧国忧民的沧桑与沉重是杜甫诗歌的一贯风格,但是在这些“诗史”作品之外,杜甫也是一个不乏幽默感的人,他的这首《饮中八仙歌》便是明证。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杜甫此诗,八个句子分别写了八个人,就是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诗歌将八个人从“饮酒”的角度联系在一起,用短短几笔速写,抓住人物喝酒这一典型特征,描绘出了一幅形象生动的人物群像图。

八句诗的尾字眠、泉、贤、前、禅、仙、烟、筵全部都押韵,就是所谓的“柏梁体”,汉武帝和他的臣子在柏梁台的联句,每句用韵。

除了句句押韵,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句式长短不一,独创一体。

王嗣奭《杜臆》:“此创格,前无所因。

”诗歌开篇,从贺知章到李白,一个一个人物娓娓道来,通过写他们的潇洒醉态,体现了唐代诗人不拘一格的士人精神,人物之间既有爱喝酒的共同特点,但每个人的醉态又完全不同,同中有异,短短几句诗歌就将八个嗜酒如命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在八仙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因此排在第一。

贺知章喝醉以后,骑马就像坐船一样摇摇晃晃的,醉酒眼花不小心掉到井里,竟然就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他喝酒三斗,才去朝见天子,在路上遇到酒车就流口水,恨不得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

能体现杜甫性格的诗句

能体现杜甫性格的诗句

能体现杜甫性格的诗句
1、“穷无端端应去,神佑谁得似我。

”——《春夜喜雨》
这首诗展现了杜甫的好奇心、求知欲、勇敢精神,以及对他人不公平的责备,表现出他勤劳踏实、勇敢顽强、公正无私的性格。

2、“有容乃大,大小由心。

”——《与友人书》
这首诗说到了杜甫洒脱、大气宽容的性格特点,他以大度的心慈悲,无论大小对象都能慈爱包容,深得后世读者的欢心。

3、“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劝学》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的渴望、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他希望在在扬州结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烂醉是生涯

烂醉是生涯

烂醉是生涯——杜甫的新形象一在中国诗人中,杜甫无疑是被论述得最多的一位。

‚他的文学成就本身已成为文学标准的历史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⑴无论国内国外,我敢说人们几乎从一切可以穷尽的方面研究了他(其实大部分研究是重复劳动):他的诗艺,他的为人,他的世界观,他的饮食起居,甚至他的怪癖。

‚杜甫是律诗的文体大师,社会批评的诗人,自我表现的诗人,幽默随便的智者,帝国秩序的颂扬者,日常生活的诗人,及虚幻想像的诗人。

他比同时代任何诗人更自由地运用口语和日常表达;他最大胆地试用了稠密修饰的诗歌语言;他是最博学的诗人,大量运用深奥的典故成语,并感受到语言的历史性。

‛⑵有人从新批评,即语言学批评的实践,解读杜甫,如高友工对杜甫《秋兴》的著名分析。

甚至还有人说,‚杜甫晚期诗作平衡感性与智性,以超现实意象以写现实,已逗出现代之先绪……‛⑶纵观当代,不仅有人论述杜甫诗歌现代性的问题,也有人论述其后现代性的问题,各种论述真是万花迷人眼,在此不必一一举出。

现在,我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关杜甫,我们是否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可说?而本文所要回答的正是这个问题,即杜甫研究中有一个从未被人谈论的形像或诗歌品质,那就是他有一种极乐的自我虐待倾向,并且他常常是十分忘我地陶醉于自身的苦难。

二如何界定极乐的自我虐待呢?让我们先来读一段T.S.艾略特在论述《波德莱尔》一文中所说的话:‚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之一,他们有伟大的力量,但那仅仅是受苦的力量。

他不能逃脱苦难,也不能超越它,因此他就把痛苦吸引到自己身上。

他所能做的,就是运用痛苦所无法削弱的那种巨大、被动的力量和感受性,来研习他的苦难。

在这一局限内,他根本不像但丁,甚至也不像但丁地狱中的任何人物。

但另一方面,波德莱尔所受的这种苦暗示了一种积极的极乐状态的可能性。

‛⑷波德莱尔用如此巨大的力量及感受性来拥抱苦难并以此达到一种积极的极乐(beatitude)状态(这一状态是许多诗人都曾经历过的写作状态),这是对波德莱尔其人其诗最精准的阐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 冠事 ,翻检 杜 甫 全 集 ,惟 严 武 《 寄 题 杜 拾 遗
该 是真 实存 在 的 。
锦江野亭》 可见端倪 :“ 莫倚善题鹦鹉赋 ,何须
[ 收稿 日期]2 0 1 5— 0 5— 2 6 [ 修 回 日期 ]2 0 1 5— 0 7— 0 9 [ 作者简介]林 桢 ( 1 9 8 7 一) ,男 ,江西上饶人 ,硕 士 ,主要从事 中国古代诗文研究 。
如 明人 画像 中那般 沧桑 凝重 、不苟 言笑 的忧 国忧
民模样 ,宋人 毛 滂说法 最 具代 表 性 : “ 想 见此 老 乱 发垂 耳 ,零 雪 沾须 , 目注 橡栗 ,步追 狙公 ,其
厄穷 流落之 态 ,于一倚 楼 ,顷周 视 山川溪 谷 ,尽
掌握的资料来看 ,仅 《 旧唐书》 《 新唐书》寥寥 几笔。《 旧唐书 ・ 文苑下》 云其 “ 性褊躁 , 无器
相狎 荡 ,无拘 检 。严 武过 之 ,有 时不 冠 ,其傲诞
如此。 ” [ 5 ] 删 唧《 新唐书 ・ 文艺上》 所言多本《 旧
唐书》 , “ 甫见之 ( 严武 ) , 或 时 不 巾,而性 褊 躁傲 诞 ,尝醉登 武床 ,瞪视 日: ‘ 严 挺之 乃有此 儿 ” ’ , “ 旷放 不 自检 ,好 论 天下 大 事 ,高 而 不 切 ” 。 l 6 l 5
记事 多值得推 敲怀 疑。通过检索原始文献 ,探查杜甫诗文记 载及其 与李 白、郑虔和苏源 明等至交好 友的交
游情 况 ,可见其性格确有戏谑一 面。对 杜甫戏 谑性格 的揭示 ,有助 于对其诗 歌 中的戏谑 之作进一 步研究 , 探究杜诗多样 风格 中的别样趣 味 ,从 而丰富整个杜诗学 的研究维度 。 [ 关键词 ]杜甫 ;戏谑性 格 ;杜诗 学
度 ,恃 恩 放 恣 。尝 凭 醉 登 武 之 床 ,瞪 视 武 日 :
‘ 严挺 之乃 有此 儿 ” ’ ,“ 纵 酒 啸咏 ,与 田夫 野老
付其 悲 。 ” …趴 然 而正 如朱 光潜 先 生 所说 : “ 丝 毫 没有谐 趣 的人大 概不 易做诗 ,也 不能欣 赏 诗 。诗
和谐 都是 生 气 的富 裕 。不 能谐 是 枯 燥 贫 竭 的症 候 。枯燥贫 竭 的人 和诗 没 有缘 分 。 ” _ 2 l 2 。 经学 大 师
未 明确 提出杜甫好谑 ,且记 事值得推 敲。
郑玄 云 : “ 君子 之 德 ,有 张 有 弛 ,故 不 常矜 庄 , 而 时戏谑 。 ” l 3 _ 2 对 于杜甫 这样风 格 多样变 化 的大 诗人 以及 以法 儒 、尊 儒 、宏 儒 为 己 任 的君 子 来 说 ,更 不 可 能 只 有 端 庄 ,没 有 戏 谐 。 王 嗣 爽 《 杜臆 》 注 《 阌乡姜 七少 府设 脍 戏 赠 长 歌 》 《 飞 仙 阁》 《 为农》 等诗 时强 调 其 中 的 “ 戏” “ 谑” 。 金圣 叹 《 杜 诗解 》 卷 四 《 崔 评 事 弟 许 相 迎 不 到 应虑 老夫 见 泥雨 必愆 佳 期走 笔 戏 简 》 诗 下 解 曰 : “ 先 生 凡 题 中有 ‘ 戏 ’ 字 者 , 悉 复 用 滑 稽 语。 ” _ 4 】 2 仇兆 鳌 《 杜 诗 详 注 》 常 点 出杜 诗 中 的
① 文章所引杜诗除特别注明外 ,皆出 自萧涤非 2 0 1 4年人 民文学 出版社 《 杜甫全集校注》 。
第 4期

桢 :杜甫戏谑性格论
l 0 l
不著鹬鹱冠。 ” “ 鹅 麟 冠 ” 用 汉 典 ,代 指 官 帽 。 观诗 意 ,实是严 武 力劝 杜甫 出仕 ,不 要学 恃才 傲
“ 戏词”“ 戏 意”,胡 适 、傅庚 生等 人亦 有 相关 论 述 。这 些都 显示一 个戏 谑 幽默 的杜甫在 历史 上应
杜 甫 曾作 《 遭 田父泥 饮美 严 中丞》 ,诗 有
云: “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久客惜人情 , 如何 拒邻 叟 。高声 索果栗 ,欲起 时被肘 。指挥 过 无 礼 ,未 觉 村 野 丑 。 月 出 遮 我 留 ,仍 嗔 问 升
Vo 1 .1 8, No. 4 0桢
( 湘 南幼 儿 师 范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湖 南 郴 州 4 2 3 0 0 0 )
[ 摘要 ]杜 甫之戏谑所受关注 由来较少 ,而关 于杜甫性 格 中是 否有戏 谑因子 的历史记载亦 寥寥无几 且
第1 8卷第 4期
2 0 1 5年 1 0月
集 美大 学学报 ( 哲 社版 )
J o u r n l a o f J i m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 中图分类号 ]I 2 0 7 .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8 9 X( 2 0 1 5 )0 4 — 1 0 0 — 4 0


引 言
二 、史 书相 关 记 载
史书 中关 于杜甫性 格 的记载 很少 ,就 目前所
“ 诗圣 ” 盛名 使得 杜甫 在 我们 脑 海 中总是 一
斗。 ” 路逢 田父 ,到 其家 中作 客 ,从 早 上一 直 吃
喝到晚上 ,面对 田父热 情得有 点无 礼 的举 止 ,杜 甫 怡 然 受 之 ,以 正 统 眼 光 来 看 ,确 属 “ 狎荡 , 无 拘检 ” ,有 好 谑 的可 能 ,末 句 述 及 杜 甫 问 酒
数 ,反 遭 嗔怪 ,也 确有 其诙谐 之处 。关 于杜 甫不
“ 默契 配合 ” ,剧谈是 不 可能进 行 的 。 李 白时常戏 谑 嘲戏 ,与 妻 子 开玩 笑 : “ 来 时 倘 佩黄 金 印 ,莫 学苏 秦不 下机 ” ( 《 别 内赴征 三
物 的作 《 鹦鹉 赋》 之祢衡 ,并 非说杜甫故 意怠 慢 严武 。五代距 盛 中唐 之交 有其 年岁 ,五代史 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