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矛盾性和统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怜人的那些状况, 别人看不出, 他都 为国赴难及替李唐王朝开罪粉饰之
看出, 他们的情绪, 别人传不出, 他都 意。
传 出 。 ”对 人 民 所 遭 受 的 残 酷 剥 削 , 他
另 外 , 在《新 婚 别》一 诗 中 , 这 种 矛
发 出 了“ 彤 庭 所 分 帛 , 本 自 寒 女 出 。 鞭 盾 性 也 有 突 出 的 表 现 。 诗 人 借 新 娘 之
被阉割的“文化资本”
— ——兼与陈青生先生商榷
韦文华 索良柱
思考与言说
2007 年第 1 期《探 索与 争 鸣》刊发 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青生先生 《厘 清 文 化 资 本 的 内 涵》一 文 , 陈 先 生 在 文 中 对“ 文 化 资 本 ”概 念 做 了 厘 清 , 论述了“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关 系, 并 指 出“ 文 化 资 本 运 行 具 有 客 观 规 律 ”。 笔 者 认 为 , 陈 先 生 对“ 文 化 资 本 ” 概念的所谓“厘清”,其 实只 是 陈 先生 自 己想当然的一种理解, 不仅缺乏学理 依 据 , 更 完 全 阉 割 了“ 文 化 资 本 ”的 批 判性意义。
一 陈 青 生 先 生 所 界 定 的“ 文 化 资 本”
陈 青 生 先 生 认 为 ,“ 文 化 资 本 ”的 构 成 要 素 包 含 两 点 , 一 是“ 文 化 ”, 另 一 是“ 资 本 ”。 在“ 文 化 资 本 ”的 概 念 中 , “ 文 化 ”是 主 体 ,“ 资 本 ”是 相 关“ 文 化 ” 的 一 种 属 性 。“ 文 化 资 本 ”“ 不 是 站 在 经
离 的 痛 苦 , 他 不 遗 余 力 地 予 以 揭 露 和 太 匆 忙 ”、“ 君 今 往 死 地 , 沉 痛 迫 衷 肠 ”。
来自百度文库
批判。如《兵车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 另 一 方 面 , 诗 人 又 借 新 娘 之 口 表 达 了 水 , 武 皇 开 边 意 未 已 ”、“ 生 女 犹 得 嫁 比 “ 誓 欲 随 君 去 , 形 势 反 苍 黄 。 勿 为 新 婚
挞 其 夫 家 , 聚 敛 贡 城 阙 ”的 强 烈 控 诉 。 口 , 一 方 面 揭 露 了 战 争 给 人 民 造 成 生
对统治阶级所发动的开边拓土的不义 离死别的悲痛的罪行, 如“结发为君 战 争 , 以 及 由 此 给 百 姓 造 成 的 骨 肉 分 妻 , 席 不 暖 君 床 ”、“ 暮 婚 晨 告 别 , 无 乃
济学立场上将文化作为一种产业, 通 过市场获取利润实现投资的增值, 而 是借用经济学理念思考文化的发展, 凭藉既有文化资源孕育新的文化成 果, 实现社会文化资源品质的提高和
更新, 种类、式样的更为丰富。” 陈 先 生 特 别 强 调“ 文 化 资 本 ”中 的
“资 本 ”与 经 济 学 意 义 上 的“ 资 本 ”不 同 并从四个方面严格地划清它们之间的 界限: 从构成方面看, 经济学意义上的 资 本 , 其 构 成“ 包 括 资 金 、劳 动 力 、产 品 、市 场 等 , 通 过 雇 佣 劳 动 制 造 商 品 获 取剩余价值, 通过市场销售获取利润, 实 现 投 资 基 金 的 增 值 。”而 文 化 资 本 的 本 质 构 成 是“ 群 众 和 社 会 , 是 社 会 的 精 神 成 果 , 如 思 想 意 识 、知 识 学 说 及 社 会 的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 等 ”。 从目的方面看, 作为经济资本的 商品, 其目的在于出售, 在于为他人享 用 ; 而 文 化 资 本 的 成 果 的 目 的 是“ 创 造 者个人、群体和社会的自身使用享 受 ”。 从 占 有 者 方 面 看 , 经 济 学 意 义 上

到 了“ 达 则 兼 济 天 下 ”, 更 达 到 了“ 穷 亦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兼 济 天 下 ”的 人 生 境 界 。
三 忧国复忧民的矛盾性及其文
的“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 化成因
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论述, 我们不
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意欲为国效力 难 看 出 , 在 杜 甫 的 情 感 世 界 里 , 实 存 在
了许多的困惑和难堪, 但他心中所挚 难境地, 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爱 的 还 是 儒 。”可 见 儒 家 的 思 想 教 化 体
古典文学新探
Write r Ma ga zine 2008 No.3 作家杂志
论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矛盾性和统一性 袁博源 周 辉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 甫 的 诗 歌 创 作 在 反 映 现 实 生 活 、抒 发情志襟怀等方面, 无不呈现出忧国 忧民的特点。其中, 忧国与忧民的双重 情感常常构成一种矛盾。然而, 正是在 这种矛盾形成的过成中, 杜甫博大仁 爱的人格襟怀和儒者风范得到了鲜明 而真实的展现。
特 别 是 对 于 劳 动 人 民 实 际 的 生 存 状 壕 不 到 水 , 牧 马 役 亦 轻 ”、“ 况 乃 王 师
况 , 他 更 是 倾 注 了 无 比 的 关 怀 。“ 他 的 顺 , 抚 养 甚 分 明 ”、“ 送 行 勿 泣 血 , 仆 射
眼 光 , 常 常 注 视 到 社 会 最 下 层 , 这 一 层 如 父 兄 ”, 此 类 诗 句 明 显 带 有 劝 说 百 姓
篇。其中的《无家别》一诗中的“人生无 感在作品中都得到了淋漓的表现。”
家 别 , 何 以 为 蒸 黎 ? ”就 表 达 出 了 千 百
杜甫情感世界中所产生的矛盾,
万苦难百姓对这场战乱的怨愤、质问 乃源于其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
151
作家杂志 Write r Ma ga zine 2008 No.3
摘要 布迪厄创造性地提出“文化资 本 ”概 念 , 揭 示 了 文 化 的 资 本 性 , 深 化 了对阶级社会进行批判的力度; 陈青 生 先 生 把“ 文 化 资 本 ”界 定 为 文 化 中 的 精 华 部 分 , 违 背 了 布 迪 厄“ 文 化 资 本 ” 概念的原初内涵, 不仅缺乏学理依据, 更 完 全 阉 割 了“ 文 化 资 本 ”的 批 判 性 意 义。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资本 布迪厄 中图分类号: I026 文献标识码: A
却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怀。而《闻官军收 着 较 明 显 的 既 忧 国 又 忧 民 的 矛 盾 性 。
河 南 河 北》中 的“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 初 比 如“ 安 史 之 乱 ”中 , 在 对 待 维 护 国 家 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 政 权 完 整 与 保 护 人 民 生 命 安 全 的 问 题
和谴责。另外, 杜甫常常在诗中表露出
摘要
推己及人和宁苦己以利人的仁厚博大
杜甫 的 诗 歌具 有 鲜 明 的 忧 国 忧 民 情 怀 。 如 在《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一 诗
的特色, 且忧国与忧民的情感呈现出 中, 在自身忍饥受冻的困境下, 他还由
一 种 矛 盾 性 。 这 种 矛 盾 的 形 成 乃 源 于 衷 地 发 出“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大 庇 天 下
诗 书 喜 欲 狂 ”等 诗 句 , 则 真 实 地 反 映 出 上, 诗人就十分痛苦、矛盾。如在《新安
诗 人 以 国 事 为 念 的 内 心 世 界 , 生 动 地 吏》中 , 诗 人 以“ 中 男 绝 短 小 , 何 以 守 王
勾画出诗人悲喜交加的感人形象。
城 ”、“ 肥 男 有 母 送 , 瘦 男 独 伶 俜 ”、“ 白
面, 杜甫一生始终以儒士相标榜, 其政 沼中。他既要忧国, 复要忧民; 忧国则
治思想和行为基本上以儒家精神为准 不能不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前提, 忧
则 。“ 他 以 儒 术 作 为 建 功 立 业 的 手 段, 民 又 不 能 无 视 李 唐 王 朝 强 加 给 人 民 的
尽 管 在 现 实 中 , 儒 生 、儒 术 给 杜 甫 带 来 战 争 苦 难 。 诗 人 跌 入 了 进 退 维 谷 的 两
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的“三 家统一的战争与老百姓为战争所付出
吏 ”、“ 三 别 ”, 更 是 诗 人 出 自 肺 腑 的 以 的 惨 重 牺 牲 的 问 题 上,“ 诗 人 将 心 中 激
反 映 战 乱 、 同 情 人 民 为 旨 宗 的 旷 世 名 愤 、悲 痛 、哀 伤 、抚 慰 等 复 杂 矛 盾 的 情
二 忧民的情怀
水 暮 东 流 , 青 山 犹 哭 声 ”等 诗 句 , 表 达
在倾诉忧国怀抱的同时, 杜甫耳 出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兵役
闻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加 的痛斥, 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之 自 己 逃 难 飘 泊 的 切 肤 痛 感 , 于 是 , 他 在 诗 的 后 半 部 分 , 诗 人 又 一 反“ 前 态 ” 观 察 社 会 的 视 角 随 之 发 生 重 大 偏 转 , 地写道:“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掘
儒 家 文 化 所 固 有 的 内 在 矛 盾 。 在 国 家 寒 土 俱 欢 颜 ”的 呼 号 , 召 唤 着 博 爱 精 神
利益至上的大原则下, 杜甫矛盾的情 的回归, 并给予穷愁潦倒的寒士以最
感 得 到 了 有 效 的 化 解 、统 一 。
大程度的安慰。可以说, 杜甫在实践中
关键词: 杜甫 忧国忧民 矛盾性 统一 突破了儒家立身处事的标准, 不仅做
邻 , 生 男 埋 没 随 百 草 ”等 诗 句 , 极 富 感 念 , 努 力 事 戎 行 ”、“ 人 事 多 错 忤 , 与 君 染 力 地 表 达 了 诗 人 的 反 战 态 度 及 其 对 永 相 望 ”的 慷 慨 激 昂 之 情 , 以 及 以 国 事
人民的同情之心。
为重的牺牲精神。可见, 在对待维护国
一 忧国的情怀 杜甫成名 较晚 , 35 岁 以 前, 一 直 潜 心 读 书 、游 历 。 适 逢 盛 唐 时 代 , 加 上 官 宦之家的出身, 早期的杜甫高居社会 中上层, 过着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他 继 承 并 奉 行 着“ 奉 儒 守 官 ”的 家 训 , 以 作诗和做官为人生目标, 故诗歌创作 在早期也以反映国家强盛、表达雄心 壮 志 为 旨 归 。 如《望 岳》一 诗 中 的 名 句 “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 以 及《画 鹰》一 诗 中 的 名 句“ 何 当 击 凡 鸟 , 毛 血 洒 平 芜 ”, 就 表 露 出 他 的 自 负 和 豪 逸 之 情。 44 岁以前 , 杜 甫因 仕 进 所需 困 于 长安。这十年“旅食京华”的生活, 使他 的视野逐渐转向广大下层民众。他亲 眼 目 睹 到“ 安 史 之 乱 ”前 夕 , 政 治 、社 会、民 生 中 存 在 的 严 重 问 题 , 从 而 写 下 了 如 《兵 车 行》、《丽 人 行》、《自 京 赴 奉 先 县 咏 怀 五 百 字》 等 现 实 主 义 杰 作 。 “ 安 史 之 乱 ”爆 发 后 , 岌 岌 可 危 的 国 势 及灾难深重的民情更令他忧心忡忡, 于是, 他的内心开始涌现忧国家存亡、 怜百性涂炭的双重矛盾心理。 官宦世家出身的杜甫, 深受儒家 思想的熏陶、影响, 年青时即树立了 “ 致 君 尧 舜 上 , 再 使 风 俗 淳 ”( 《奉 赠 韦 左 丞 丈 二 十 二 韵》) 的 政 治 抱 负 。 因 此 当“安 史 之 乱 ”爆 发 后 , 面 对 民 族 危 亡 , 他 自 然 深 切 关 注 国 家 前 途 。 在《岁 暮》 中 他 曾 写 道 :“ 济 时 敢 爱 死 , 寂 寞 壮 士 惊 。”表 达 了 誓 死 为 国 效 命 的 热 忱 。在 《春 望》中 他 饱 含 热 泪 地 写 道“ 感 时 花 溅 泪 , 恨 别 鸟 惊 心 ”, 伤 时 忧 国 之 情 灼 灼 可 见 。 而 尾 联 的“ 白 头 搔 更 短 , 浑 欲 不 胜 簪 ”, 更 是 诗 人 忧 心 如 焚 心 态 的 形 象写照。 另外在其迟暮多病、蒿目时艰的 时 刻 , 他 还 发 出“ 跨 马 出 郊 时 极 目 , 不 堪 人 事 日 萧 条 ”的 忧 叹 。再 有《蜀 望》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