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顽固性腰痛112例

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顽固性腰痛112例

的假设检验均采 用双侧 检验 , P<0 . 0 5则认 为差异 有统
后腰痛 的另一个重要 原 因l 2 ] 。手术对 腰部组 织结构 的损 害 ,如对腰部肌 肉、筋膜 和骨组织 的损伤 ,随着时 间 的
推移造成肌力不平衡 和肌 肉损 伤 。一 段时 间后 ,少 数患 者出现软组 织疼 痛 ,主要 是椎 管外 肌 肉和筋 膜性疼 痛 ,
2 . 1 疗效评定 2 . 1 . 1 疼痛程 度分级标准 采用直观模拟 标度尺评分
法 (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e , V A S ) 评分 , 以O ~1 O 数字标尺
表 示 疼 痛强 度 。“ 0 ” 表 示 无疼 痛 ,“ 1 0 ”表 示 极 度 疼 痛 。
1 . 1 一般 资料 2 0 0 8年 5月至 2 0 1 0年 1 0月 ,腰椎间盘 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 出现腰 痛 ,反复发作 2年 以上 ,经 药物及其它保守治疗无效患者 1 1 2例。其 中男 4 8例 ,女 6 4例 ;年龄 3 5  ̄6 2岁 ,平均 ( 4 8 . 3 ±1 0 . 8 )岁 ;病程最
而非椎管 内病变所致 。其 中少数患者可 发展成难 治性下
腰痛 ,其治疗 非常棘 手 。笔 者予 2 0 0 8年 5月 至 2 0 1 0年 1 O月 ,对我院骨伤科腰椎间盘突 出症术后 出现顽 固性腰
2 . 1 . 2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 :腰痛及 其相关症状全部
消失 ,不影 响活动 及工 作 ,随访 3个月 无复 发 ;显 效 :
经根体表相应椎 间隙有 明显 局 限性压 痛 ,叩击痛 ,无 明
显下肢 放射痛 。④直腿抬高试验全部阴性 ,无 明显感 觉 , 运动神经损 伤的定位体 征 。⑤C T或 MR I 检 查示 :腰椎

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25例临床观察

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25例临床观察
临床 与 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a n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1 9 期( 总 第2 0 7 期) 2 0 1 3 年7 月
平衡针结合踝 -@ t 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 2 5 例 临床 观 察
谭 彦 龙①
【 摘要 】 目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 医院 2 0 1 0 年2 月一 2 0 1 3 年2 月收
【 关键词 J 平衡针 ; 踝三针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坐骨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 R 5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1 9 — 0 0 2 0 — 0 2
Cl i n i c a l Obs e r v a t i o n o n P i n g he ng z he n Co mb i ne d Hua i s a nz h e n Co n c u r r e n t Tr e a t me n t o f Lu mb a r I nt e r v e r t e b r l a Di s c Pr o t r us i o n S c i a t i c a o f 2 5
g r o u p s o f c l i n i c l a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 B y u s i n g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s c o r e ( V As ) , b e f o r e t r e a t me n t a n d a f t e r 2 0 d e v l a u a t i n g p a i n , l u mb a r d i s e a s e t r e a t me n t e f f e c t a s s e s s m e n t

针灸的实验报告

针灸的实验报告

一、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的影响,通过观察其疼痛行为、神经递质水平及组织学变化,以期为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

2. 分析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3. 探讨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灸组、药物组,每组15只。

2. 模型制备:采用慢性压迫性疼痛模型制备方法,在模型组大鼠后肢跖部制作压迫性损伤。

3. 针灸方法:采用电针法,取穴“足三里”、“太冲”,频率2Hz,强度以大鼠出现肌颤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连续7天。

4. 药物组:采用曲马多片(50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天。

5. 疼痛行为观察:采用热板法检测大鼠的疼痛阈值。

6. 神经递质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神经递质(如5-HT、NE 等)水平。

7. 组织学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学变化。

四、实验结果1. 针灸组大鼠的疼痛阈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

2. 针灸组大鼠脊髓背角中5-HT和NE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

3. 针灸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学变化明显减轻,神经纤维密度增加。

五、讨论1. 针灸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发挥镇痛作用。

2. 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

3. 针灸可能通过改善脊髓背角组织学变化,发挥镇痛作用。

六、结论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改善组织学变化有关。

七、展望本实验结果为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并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评价

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评价

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评价作者:李英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8期[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将2007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浓度0.9%的NS 100 mL静脉滴注,连续10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妥乐平7.2NU 100 mL进行静脉滴注,连续10 d。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以及麻木感变化等情况。

结果术后1周、2周、3周以及4周两组间疼痛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1);术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周、2周、3周以及4周两组间麻木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神经妥乐平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疼痛;临床疗效;VAS评分[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8-0150-02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在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其治疗方法比较多,但是其临床疗效不一[1]。

常用的消炎镇痛剂类药物对急慢性疼痛发作具有较好的作用。

神经妥乐平是将牛痘疫苗接种到家兔皮肤之后经过一系列方法所提取的生物制剂,其主要的作用是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功能,其作用显著,明显优于急慢性消炎药物,且能够明显地改善冷感、麻木等异常感觉,调整人体内植物神经功能以及调节免疫、抗变态反应等方面的功能[2-3]。

本文主要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7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将神经妥乐平用于该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其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组 明显 长 于 常规 针 刺 组 与 药 物组 。
6 小 结
穴) 治疗腰椎 问盘突出症 。表 经施 以补法 , 经施 以泻 法。治 里 疗8 O例 , 治愈 4 例 , 1 显效 2 3例 , 有效 1 。廖炼炼 针 刺骨 6例 会穴大杼 、 下合 穴委 中二穴 治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4 0例 , 愈 治 2 6例 , 转 9例 , 好 无效 5例 , 总有效率 8 .% 。 75
腰 椎问盘突出症是由于腰 椎间盘退行 性变与损伤 导致脊 柱 内外 力学平衡 失调 , 纤维环破裂 , 髓核 突出压迫神经 根及马 尾神经所 致 …。腰椎 间 盘突 出症 属 中 医 “ 痛” “ 腰 、 痹症 ” 范 畴 , 因病机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 , 病 或肝 肾阴虚经脉失 养。现 将 近 5年来针灸 治疗腰椎 间盘 突出症 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阳小 肠 经 上 , 此 二 穴 可 通 调 足 太 阳膀 胱 经 之 经气 , 选 取 董 取 故
于 晓刚等 选取病变处腰 椎及 其上下各 一椎 的患侧 夹脊
氏奇穴灵骨、 白、 大 腕顺一穴 、 顺二穴 、 腕 明黄 、 天黄 、 黄。结 其 果总有效率 9 .% 。 75
4 平衡 针 灸 法
J 0U NAL oF t PRACT CAL TRADm oNAL i I C l NES 【 E EDI NE 2 l 1 8 No 7 CI 0 2 Vo .2 .
实 用 中 医药 杂 志 2 1 02年 7月 第 2 8卷 7期 ( 总第 2 4期 ) 3
1 传 统 体 针 法
朱庆军 认为董氏奇穴灵骨 、 白两 穴合用涵盖俞 原所 u 大
经之处 , 以全 息 律 而 论 , 自 主 上 焦 , 骨 主 下 焦 , 温 阳 补 大 灵 可

近5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5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4・《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年第12卷第1期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1,Vol.12No.1近5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何静平I王祖杰山(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笔者主要通过对近5年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针灸治疗方法进行分类、综述,并对报道内容和结果进行分类、比较,从传统针法、新型针法及国外在针灸治疗上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以助临床工作者在治疗上有所启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综述[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21)01-0024-03DOI:10.19787/j.issn.l008-1879.2021.01.008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纤维环破损而诱发的以腰痛、屈伸不利或伴有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表现的疾病。

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有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机械应力损伤、免疫炎症或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等因素诱发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及体征。

本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不同患者、不同阶段均有可能是单一或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疼痛抑或伴有下肢感觉障碍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譬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致使本病的发生不再局限于七病八倒的老年人,起病年龄段日趋年轻化,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腰痛病”的范畴。

《素问》亦有相关记载,其中《刺腰痛》篇中诉“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阐述了足三阴、足三阳及奇经八脉所为病的症状和针灸治疗方案。

总结历代医家对腰痛病的认识,总归与肾、肝、脾等脏腑相关。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刘永辉赵烨王向阳崔宏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于脊柱外科中常见多发性疾病,在青壮年人群中高发,常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造成对神经的压迫而引发腰酸背痛、下肢放射痛麻木、乏力等临床症状,LDH具有病程长、难治疗、易反复的特点。

当前阶段,对于LDH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及保守来治疗。

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存在较高并发症风险以及费用高,多数患者更易接受保守疗法。

针刀作为临床治疗LDH常用的中医保守疗法之一,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经济安全的优势,近年来临床运用愈发广泛。

现主要从针刀治疗LDH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刀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概况【Abstract】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is a common multiple disease in spine surgery,which is highly prevalent in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opulation.It is often caused by nerve compression caused by degenerative changes of the lumbar disc,resulting in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backache,lower limb radiation pain,numbness,fatigue,etc. LDH has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difficult to treat,and easy to repeat.At present,the treatment of LDH is mainly through surger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Most patients a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due to the high trauma,high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high cost.Acupotomology,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ervative therapies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LDH,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accurate cura-tive effect and economic safety.In recent years,acupotom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mechanism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otomology in treating LDH,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Key words】Acupotomology;Lumbar disc herniation;Research overview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治疗,国内外众多相关学者认为,保守治疗应作为LDH 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平衡针疗法》课件

《平衡针疗法》课件

跨国合作项目
开展平衡针疗法的跨国合 作项目,共同研究、开发 和推广,提高其在全球范 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学习和引进国外在平衡针 疗法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 验,促进国内技术的进步 和发展。
平衡针疗法的未来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 平衡针疗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 应用,如疼痛管理、康复医学、
对于急性疼痛或严重疾病,平衡针疗法可能不是首选治疗方法,应及 时就医。
平衡针疗法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平衡针疗法与药物治疗相 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较 少的副作用,但药物治疗
通常见效更快。
与物理治疗比较
平衡针疗法与物理治疗各 有优劣。物理治疗对于肌 肉和骨骼问题效果较好, 而平衡针疗法对于神经和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 ,对平衡针疗法的作用原 理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 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试验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对比平衡针疗法与其他疗 法的疗效差异,为推广应 用提供有力支持。
平衡针疗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学术会议
平衡针疗法领域的专家学 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禁忌症注意
对于孕妇、严重心脑血管 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慎 用或禁用。
适应症选择
针对适应症选择适当的穴 位和治疗方法。
严格消毒
确保针具和皮肤消毒彻底 ,防止感染。
手法轻柔
行针时要轻柔,避免过度 刺激和损伤。
03
平衡针疗法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头痛的治疗
总结词:有效缓解
详细描述:通过平衡针疗法,头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减轻,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平衡针疗法》ppt课件

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评价

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评价

·员源远·
宰韵砸蕴阅 悦匀陨晕耘杂耘 酝耘阅陨悦陨晕耘摇 酝葬则糟澡援 圆园员员,灾燥造援 远,晕燥援 圆
碍指数。 员郾 愿摇 疗效判定标准摇 员)临床症状分级:临床治愈:腰 痛及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随访 远 个月无复发。显效:腰部疼痛近乎消失,仅劳累或天气 变化时有轻度疼痛,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工作,或病 情由重度转为轻度。有效:腰痛的症状和体征有减轻 或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停止治疗后有复发,对重体力 劳动有影响。无效:腰痛的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或加 重者。圆)疼痛疗效判定( 灾粤杂 积分):采用视觉模拟评 分法( 灾蚤泽怎葬造 粤灶葬造燥早怎藻 杂糟葬造藻,灾粤杂)作为测量受试者主 观疼痛感觉的标准,此法是目前多种测量疼痛方法中 最敏感最可靠的方法。无痛:视觉比量表评分 园 耀 员,园 ( 不包括 员)。轻痛:视觉比量表评分 员 耀 源,积分 员 分 ( 包括 员,不包括 源)。中痛:视觉比量表评分 源 耀 苑,积 分 圆 分( 包括 源,不包括 苑)。重痛:视觉比量表评分 跃 苑,积分 猿 分( 包括 苑)。猿)韵泽憎藻泽贼则赠 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比较同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变化,算出均值、贼、孕 值,得出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功能障碍指数变化,算出均值、贼、孕 值,得出统计学意 义。 员郾 怨摇 中途撤出研究的标准摇 员)出现针刺意外( 如晕 针、血肿等),患者不愿 继 续 治 疗 者。圆 )不 能 坚 持 观 察 者。因临床观察周期较长,很可能有患者因各种原因 不能坚持治疗,若受试者中途退出,查清并记录退出的 原因。资料仍作为统计处理的数据。 员郾 员园摇 统计学方法摇 采用 杂孕杂杂员苑郾 园 进行数据统计,以 曾珋依 泽 来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贼 检验,等级资料、计数资料以及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 资料用秩和检验,算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 孕 值,孕 约 园郾 园缘 作为有统计学意义,孕 约 园郾 园员 作为有高度统计 学意义。 员郾 员员摇 剔除标准摇 脱落:因各种原因,未坚持观察者。 不依从:患 者 未 按 计 划 进 行 针 刺,或 未 遵 从 医 嘱。 干 扰:治疗期间患者接受了其他治疗。

平衡针针灸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平衡针针灸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平衡针灸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取穴原则1.特异性取穴特异性取穴主要是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

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感冒穴等。

2.交叉性取穴交叉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的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

如治疗臀部疾病取对侧臂丛神经支配的肩关节部位的臀痛穴,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对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

3.对称性取穴对称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取穴方法。

如治疗胸部的乳腺疾病取背部的乳腺穴,治疗右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病变取对称的左侧肩关节相应部位平衡针穴位。

(二)持针方法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具。

临床多选用75毫米毫针。

2.取75%乙醇棉球一个,挤干备用。

3.将棉球固定在针尖上1~2厘米针体处,右手持该处进针。

该持针法在进针时不会造成针体弯曲,达到快速进针的目的。

(三)针刺方法1.提插手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部分。

操作中通过改变针尖的方向、角度、深浅以获得针感。

主要适用于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降压穴、降脂穴、肩痛穴等。

2.强化针感手法指针刺深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的一种捻转手法。

通过拇指与示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并出针。

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偏瘫穴、面瘫穴、胸痛穴、胃痛穴等。

3.一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1寸以内的针刺手法,适用于比较浅表的穴位,进针后即可出针,原则上不提插、不捻转。

如明目穴、牙痛穴、踝痛穴等,症状较重时可给予轻度提插、捻转。

4.两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2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到要求的深度。

进针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

如耳聋穴、过敏穴、痔疮穴、胸痛穴等。

5.三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3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1—2寸,第三步再将针体刺入达2.5寸左右即可。

不提插,不捻转,达到一定深度后即可出针。

平衡针灸疗法治疗

平衡针灸疗法治疗
特点
平衡针灸疗法具有安全、快速、有效、无痛等特点,同时强调治疗与预防的结 合,注重身心同治,强调非药物疗法,注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差异。
平衡针灸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平衡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传统医 学的针灸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 实践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
特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历程
平衡针灸疗法在近几十年来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在 治疗疼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和
2. 疗效显著:平衡针灸疗法针对特定病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如头痛、颈椎病、 腰痛等。
平衡针灸疗法的优势与不足
• 促进身体自愈:平衡针灸疗法不仅针对病症进行治疗,还 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促进身体自愈。
平衡针灸疗法的优势与不足
不足
2. 需要专业操作:平衡针灸疗法需要由专业医生或针灸 师进行操作,不适合自行进行治疗。
2. 加强培训与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广平衡针灸疗法,需要加强医生、护士等医疗工作者 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平衡针灸疗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 多学科合作
平衡针灸疗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可以与药物、手术等其他治疗方 法相结合,实现多学科合作,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平衡针灸疗法可 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运动系统疾病
01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平衡针灸疗
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缓解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受限的症状。
02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和压力过大引起的疾病,平衡针
一般留针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根据病情 需要适当调整。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临床研究与作用专题讲座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临床研究与作用专题讲座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临床研究 和作用专题讲座
(二)超微结构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活细胞数少,粗面 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亦减少,但仍有合成蛋 白的能力和参与基质的产生及修复。髓核退变 细胞的外形不规则,细胞核外形各异、细胞质 中纤丝分布广而多,意味着本身的退行性改变。 有些退变细胞有大量溶酶体出现,增加了细胞 吞噬的功能。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临床研究 和作用专题讲座
(四)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类型 1、纤维环环状膨出:膨出超出相邻椎体骺 环之间,纤维环呈均匀环状突起,纤维环完整, 不引起神经根受压。 2、纤维环局限性膨出:纤维环局限性隆起, 但纤维环大部分纤维仍然完整,产生临床症状。 切开纤维环髓核并不突出。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临床研究 和作用专题讲座
随着年龄增加椎间盘退变,硫酸软骨素含 量下降,硫酸角质素增加。硫酸角质素与硫酸 软骨素比值增高,至60~80岁其比值为0.92。纤 维环的硫酸角质素与硫酸软骨素比值高于髓核 中之比值。纤维环的糖醛酸含量低于正常。透 明质酸在总糖醛酸中所占比例,由年轻时的2% 增加到老年时的12%。退变髓核的胶原含量由 正常时占干重的30%增加到60%。除含量改变 外,尚涉及到Ⅰ型胶原与Ⅱ型胶原的比例、羟 化范围和共价交联的增加。
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临床研究 和作用专题讲座
胶原纤维数和直径均增加,其间空隙内 肉芽形成,纤维环变薄,最终导致纤维环破 裂。破裂范围亦可由一侧扩大到另一侧,外 层纤维环内可见血管,与病变椎间盘相邻的 两椎体面反应性骨硬化,称为椎间盘吸收。 最后椎间盘由环绕其一周的钙化组织所固定。 软骨终板出现裂隙或破裂,外侧缘变薄为骨 组织所替代。髓核经破裂的软骨终板突入相 邻的椎体松质骨内,并被纤维环组织所包绕, 称为Schmorl结节。

平衡针的临床应用(2014年市级计较项目--章新玲)

平衡针的临床应用(2014年市级计较项目--章新玲)
定位:半握拳,此穴位于中指 与无名指指掌关节之间凹陷处。
主治:感冒、过敏性鼻炎、头 痛、上呼吸道感染、腰肌劳损、 坐骨神经痛。
谢 谢!
6、腹痛穴(阳陵泉)
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 方凹陷中。
主治:急性胃炎、肠炎、阑尾 炎、胆囊炎、肠梗阻。胃痉挛 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高血 压、低血压、高血脂症,过敏 性哮喘、急性荨麻疹。
7、头痛穴(相似于太冲)
定位:位于足背,第一和第二 足趾结合前凹陷中。
主治:各类型头痛。临床还可 用于治疗近视、青光眼、手指 震颤、血小板减少。
三步到位手法
平衡针灸的针感
针刺感觉
触电样针感 放射性针感 局限性针感 强化性针感
常用平衡穴位介绍
颈部9个
下肢部11个
上肢11个
平衡穴位共38个
脊背部4个 胸腹部3个
临床常用穴位分为三组 颈肩腰背痛穴组 疼痛穴组 杂病穴组
一、颈肩腰背痛穴组
1、颈痛穴(液门)
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第四 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 节前凹陷中。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 颈肩综合症、颈性头痛、颈性 眩晕。
3、降糖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 至肘关节下1/3处。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 脂。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 绞痛、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 失眠等。
4、面瘫穴
定位: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 斜向上2寸。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 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 胆囊炎。
5、疲劳穴(肩井)
定位:相当于大椎至肩峰连线 的中点。 主治:具有调节神经、调节内 脏、更年期综合症、腰背部综 合症、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 乱、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慢性疾 病。

观察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

观察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

观察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发布时间:2022-05-23T02:05:03.18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4期作者:杨玉琳1 王玥2 [导读] 研究并观察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平衡针灸的效果。

杨玉琳1 王玥21.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平衡针灸的效果。

方法:选取因颈肩腰腿痛来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月1,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例患者50接受平衡针灸治疗,对比一个疗程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平衡针灸治疗的有效率高于传统针灸,(P<0.05)。

结论:颈肩腰腿痛可采取平衡针灸治疗形式,在一个疗程内体现出更强的治疗效果,有效镇痛且促进患者颈肩腰腿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平衡针灸;颈肩腰腿痛颈椎痛、腰腿痛的病因多为劳损、无菌炎症,患者直观的表现为各部位疼痛,可伴随肿胀、酸胀、功能障碍与活动限制,临床以针灸在疼痛周边的穴位上针刺治疗,能够快速的疏通疼痛位置周遭的气血,促使瘀滞部分冲散,血液循环能力增强,进而在镇痛的同时提高颈肩腰腿的力量感。

传统针灸具有一定的刺感,部分患者因此难以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形式,通过现代化的针灸升级,创新了平衡针灸法,基本摒弃了传统针灸的劣势,同时又保留了针灸的治疗优势,可在疗程内取得显而易见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因颈肩腰腿痛来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月1,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传统针灸治疗,其中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为34.59±9.26岁;观察组例患者50接受平衡针灸治疗,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为39.71±12.85岁。

患者疼痛位置与疼痛程度不作为研究标准,无明显差异,P>0.05.排除条件:因外伤或手术造成的疼痛;因慢性疾病或严重脏器系统疾病引起的疼痛;为其他疾病并发症疼痛;抽烟酗酒;妊娠期。

中国平衡针灸学研究与应用评述(蒋戈利)

中国平衡针灸学研究与应用评述(蒋戈利)
的调节机制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平衡的目的。传统医学的经络系统和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信息通道,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这个信息系统来调节人体机能,达到自身平衡以治疗疾病。周迪湘教授从现代医学角度提出了人体平衡调控的三个层次,即神经调控、神经一体液调控和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控。蒋戈利从传统医学角度阐述了经络交汇、经
络与脏腑对应相关关系以及穴位的对称分布规律。从而奠定了平衡针灸学的基本理论。
平衡针灸学将心理、生理各方面功能或状态的自身动态平衡确认为人体的健康基态。把由心理、生理和社会(包括自然)的各种健康基态平衡破坏(失衡)而引起各种疾病的因素视为病因。把机体各种机能平衡状态向失衡状态转变的过程视为最基本的病理过程。将病理过程的形成和消失归结为平衡失调达到重新恢复平衡的动态变化,临床治疗的目的就是设法调动
2 临床应用研究
2.1治疗内科疾病
2.1.1 心脑血管病 冠心病:杨岚采用捻转提插手法针刺痛经穴(BP-A1)治疗50例,结果显效38例(78%),患者EKG及症状明显好转;陈应敬等针刺胸痛穴(BP-UE4)治疗12例,结果有效率达100%,患者心率有良好改变,ST段明显上升;刘仍义等采用平衡皮内针在心俞穴埋植,本病可使阴阳趋向平衡,心脏功能恢复。心绞痛:肖起国在心俞穴及心脏的背部投
君取腹痛穴(BP-LE5)、肾病穴(BP-LE9)和胸痛穴(BP-UE4)针罐冶疗30例,结果基本治愈12例(40%),总有效率90%。胃肠神经官能症:魏素英取肩痛穴(BP-LE6)、胃痛穴(BP-HN5)和踝痛穴(BP-UE7)治疗28例,结果临床治愈12例(42.85%),显效14例(50%),总有效率92.85%,疗效较药物组好(P<0.01)。习惯性便秘:武晓利等采用神衰穴(DP-A3)拔罐和中药贴敷治疗40例,痊愈率70.7%,总有效率97.5%。急性腹泻:李风臣采用中药贴敷神衰穴(BP-A3)治疗63例,治愈率为95.24%,病程越短,用药次数越少,疗效越好。膈肌痉挛:东婉娜等针刺痛经穴(BP-A1)、胸痛穴(BP-UE4)等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45例,结果3次治疗后全部治愈;安东俊等针刺肩痛穴(BP-LE6)、天枢为主,配合太渊、太冲等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治

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25例临床观察

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25例临床观察

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25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电针治疗,观察组25例予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评估疼痛,采用腰椎疾病治疗效果评分表评定腰椎功能,依据临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腰椎功能改善指数及止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包括mri、特殊造影、ct、x线片等异常征象和临床表现相同;神经根张力试验结果为阳性;下肢、腰部放射痛为典型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疼痛,且下肢痛较重;神经障碍体征表现有其中一半以上[1]。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即符合诊断标准者。

排除标准:年龄70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和神经官能症;腰椎间盘突出物钙化,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者;合并有肾、肝、心脑血管等原发性疾病者;结核,肿瘤,腰椎滑脱者[2]。

1.4 方法1.4.1 观察组采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

平衡针:在肩峰至腋皱襞连线即肩关节腋外线中点,取3寸毫针,于腋窝方向45°斜刺5 cm,上下提插至针感向肘、腕关节放射,或取3寸毫针向下平刺2寸于前额正中的腰痛穴,以有局部酸麻胀感为度。

踝三针:取3寸毫针,呈15°角迅速刺透表皮,于浅表处向上缓缓刺进70 mm,以速度保持100~200次/min捻转180°~360°,持续2~3 min,留针30 min,每10 分钟行针一次。

1.5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改良的macanab标准,痊愈:疼痛消失,无需服用止痛药,可进行正常工作和活动,无任何不适;显效:偶有疼痛,但是不需服用止痛药,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持续性轻微疼痛,可耐受,功能较术前有改善;无效:持续性剧烈疼痛,依赖药物止痛,功能与术前无改善,且有明确神经根受压体征。

针灸结合腰曲平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针灸结合腰曲平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针 平 衡组 采 取平 衡 法 与针 灸结 合 , 先采 用平 衡 法后 针 加 灸 或 同 时进 行 ; 灸 组 只 针 灸 , 每 日 1 针 均
次. 1 O次为 1 个疗 程 . 程 问 隔 5天 。 疗 2 1 针 灸 方法 . 主穴: 取腰 3 5 侧 夹脊 穴 、 骨 —患 坐 穴 。配 穴 : 2 3 4 问盘 突出症 , 腰 ——椎 配取 居髅 、 市 、 风
空穴……其别气走于耳而为昕。表明了耳与人体的 ” 整体观 。故采用耳穴压豆能起到调整人体功能的作
用。
解。
耳 穴压 豆疗 法 , 有作 用 广 泛 , 效 迅 速 . 具 奏 操作 简便及 副作 用小 的优 点 . 于妇 科术 后 护理 是 一 种 用 行之有 效 的方 法 . 鉴于 患者 手术 后腹胀 、 排气 困难 是 由于麻 醉药 物使 肠蠕 动 减慢 所 致 , 们选 用 了大肠 我 穴 、 肠 穴 、 感穴 、 小 交 内分 泌 、 胃穴 、 焦六 穴 。交感 三 穴 有调 节植 物 神经 的作用 , 大肠 、 小肠 及 胃穴都与 消 化功 能有 关 . 能调整 阴 阳 、 温通 气血 . 胃气 下降 . 使 内 分泌 、 可刺 激 肠 蠕动 . 进肠 蠕 动恢 复 , 穴 三焦 促 诸 相互 配合 , 到消 除 腹胀 的作 用 我 们 采用 耳穴 压 起 豆 . 作 简便 . 操 易于掌 握 , 患者 易于接 受 . 得 了满意 取 的效 果 , 值 的推广 的护 理技 术 , 是
针灸 组 15例 , 中男 4 1 其 7例 , 鹋 例 ; 女 年龄 最 大 7 0
×3i l 0r 毫针 . 体斜 向横 突间 隙 2~3 , m 针 寸 手法 平 补 平泻 , 以下 肢 有 放射 感 为 宜 , 余 穴 均 采 用 常规 针 其 刺 . 补 平泻 法 . 次 3 钟 灸 法 . 行平 每 0分 在取 针 后 . 对针 穴均 行 隔 姜灸 法 . 次 l . 出现 热 感 下 传 每 5炷 以

整体平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整体平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天 1次 , 一周 6次 , 共治 疗 4周 。
分成 治疗 组 和对照 组 , 治 疗 组 采用 平 衡 针 刺 加 平 衡 推
拿法 , 对 照组 采用 常规针 刺加 推拿 法 。男女 各半 , 年 龄 1 5~ 5 O岁 ; 病 程 半 年 至 6年 ; 两 组 资 料 差 异无 显 著 性
压 增加 时疼 痛加 重 ; ④ 脊 柱侧 弯 , 腰 生理 弧 度 消失 , 病
2 . 1 疗 效 标 准 参 照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制 定 的 《 中 医病症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中相 关 疗 效 标 准 制 定 。 治
变 部位 椎旁 有压 痛并 向下 肢放 射 , 腰 部活 动受 限 ; ⑤下
交叉 取穴 、 下 病上 治按 摩 法 , 按压臀痛穴 、 肩 痛 穴 及踝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主要 表现 为腰 痛 和下肢 放射 性疼
痛, 是 造 成腰 腿痛 的 常见病 和 多发病 , 严 重影 响 患者 的 身心 健康 。临床 上诊 断为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病例 大 多 数可 经非 手术 疗法 得 到 缓 解 或 治 愈 , 而 中医 治疗 可取
腰椎 关节 的错 位 , 拉宽椎 间 隙使椎 间 盘 内形 成 负压 , 促
使 突出 的髓核 还纳 或 部 分还 纳 , 从 而改 善 突 出物 与 神
每 天 1次 , 一 周 6次 , 共 治 疗 2周 。 腰 痛 及 下 肢 症 状 明
显减 轻 , 腰部 活 动改善 , 压 痛 有所 缓 解 。后 继 续 治 疗 2
痛穴 等平 衡推 拿方 法 治 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疗 效确 切 ,
为 临床治 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提供 更 有 效 的 方 法 , 并 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针刺、 即时效应 、 临床实用性、 针刺安全等特 点, 最重要的特点是其针对各种疼痛的疗效显著, 尤 其是急性疼痛的即刻缓解效果
[ 3 -5 ]
[ 2 ]
, 这也是平衡针区
别于传统针灸的最显著的特点。为深入研究平衡针 的作用机理, 本实验通过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 建立 神经根压迫症状的动物模型, 采用平衡针治疗的方 , 神经根组织学以 法 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行为学改变、 EP) 、 1β ( IL及下丘脑 β内啡肽( β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含量的变化及规律, 初步得出平衡针对腰椎间盘 突出神经根压迫症大鼠具有抗炎、 镇痛的疗效。 1 1. 1 材料与方法 动物 SD 雄性大鼠 60 只, 体重为( 210 ± 20 ) g, 由维通 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将大鼠放置鼠笼
第6 期
袁红等
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大鼠实验研究
427
generalized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It regulates further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body, alleviates the edema of nerve roots and local inflammation for final repair of injured nerve roots. Key words: balance acupuncture; discogenic radiculagia; rats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症, 占腰腿痛患者 的 60% 以上, 复发率高, 平衡针对其有很好的疗效。 平衡针是王文远教授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 经过长 反复的临床摸索, 总结出来的一种全新的针刺方 期、
组、 平 衡 针 组 大 鼠 断 头 取 血 6 mL, 离心机转速 3 000 、 温度摄氏 4 ℃ 、 时间 15 min 后分离血清, 采用 1 β 的含量。 迅速取脑,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 IL在 , 冰盘上分离下丘脑制成脑匀浆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 EP 的含量。 丘脑匀浆液及血清于 - 20 定下丘脑 β -
组织学及放射免疫法等方法, 观察平衡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症大鼠耐痛 用行为学、 EP ) 、 1 β ( IL1 β ) 含量的变化。 结 神经根组织病理变化及下丘脑 β 内啡肽 ( β 血清白细胞介素阈、 果 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症状大鼠模型患侧的耐痛阈降低 , 经平衡针治疗后耐痛阈明显升高 。 平衡针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引起的神经根水肿和脱髓鞘变化 ,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34 卷
后肢热刺激缩爪潜伏期的检测: 正常组、 假手术 组、 模型组、 平衡针组大鼠分别在造模结束、 治疗第 2、 4、 7 天对两侧后肢热刺激缩爪潜伏期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如上述, 并按公式: 非术侧潜伏期 - 术侧潜 伏期进行计算, 得出差值。 1. 7 统计方法 用统计软件 SPSS 17. 0 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 析, 多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用 LSD 进行 ± s ) 表示, 两两比较。结果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 x 珋 以
表1 Table 1
组别 Groups 正常组 Normal group operation group 假手术组 Sham模型组 Model group 平衡针组 Balance acupuncture group
for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a in rats with discogenic radiculagia. Methods
discogenic radiculagia was simulated and the acupoints of lumbopain and hippain,common in clinic, were taken as the stimulation points of balance acupuncture. The pain tolerant threshold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radicular tissue and the content changes of hypothalamus β EP and serum IL1 β were observed The pain tolerant in rats with discogenic radiculagia treated with balance acupuncture. Results threshold decreased in the pain side and then in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balance acupuncture. The balance acupuncture relieved significantly the edema of nerve roots,myelinolysis and other symptoms induced by discogenic radiculagia. The content of hypothalamus β EP and serum IL1 β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rat model 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balance acupuncture has the effects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a on the symptoms of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 disease. It can enable the body to set up a new equilibrium state through needling in the stimulation endocrineimmune system and inducing points,changing the excitability of nerve system,starting nerve袁红, 女, 硕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资助项目( No. 2007CB512700 )
品; 毫针 0. 35 mm, 长 25 mm ( 1 寸 ) , 华佗牌不锈钢 针灸针, 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制。 1. 4 腰椎间盘根性神经痛模型 将大鼠用 10% 水合 氯 醛 ( 3. 5 mL / kg ) 腹 腔 麻
醉, 背部脱毛后俯卧位固定于铺有无菌手术铺巾的 手术台上, 暴露手术区, 再用碘伏消毒手术部位, 以 L34 棘突为中心, 取背部正中切口长约 3 cm, 依次 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及腰背筋膜, 钝性分离至腰椎旁 肌, 牵开, 以微型咬骨钳咬除左侧 L4 棘突及右侧椎 、 0 铬制肠线环扎 板 关节突, 显露 L4 神经根, 将 4L4 神经根, 松紧度以肠线接触到神经根但无明显压 。 迫为止 逐层缝合切口, 并洒青霉素粉末, 术后 3 d
1 β、 EP 含量明显升高, 状。模型组大鼠 ILβ平衡针治疗后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提示平衡针对腰 镇痛效应。 由于平衡针对刺激点的针刺作用, 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兴奋 椎间盘突出症状有抗炎、 性, 启动了神经 - 内分泌 - 免疫系统, 进而引起全身性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 使机体建立了新的神经、 内分泌、 免疫的平衡状态, 进而调整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减轻神经根的水肿以及局部炎症 , 最终促 进病损神经根损伤的修复。 关键词: 平衡针; 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 大鼠 中图分类号: R245. 31
自由喂养 3 d 适应后, 按照随机数字表分 4 组, 每组 15 只。 1. 2 分组 正常组: 不作任何处理, 常规饲养 7 d; 假手术 组: 手术过程同模型组但不用铬制肠线环扎神经根 ; 模型组: 造模但不作任何治疗, 每天与平衡针组同时 捉拿相同时间; 平衡针组: 造模后平衡针治疗 7 d。 1. 3 仪器、 针具 PL200 型热刺痛仪,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产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34 卷第 6 期 2011 年 6 月
426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4 No. 6 Jun. 2011
·针灸·
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袁红 苗润 黄大鹏 陈榕 王颖 王文远 (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摘要: 目的 北京 100029 )
*
探讨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大鼠的抗炎 、 镇痛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压迫症状 , 取临床常用的腰痛穴、 臀痛穴做平衡针治疗的刺激点, 选
Effect of balance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discogenic radiculagia in rats *
YUAN Hong,MIAO Run,HUANG Dapeng,CHEN Rong,WANG Ying,WANG Wenyuan ( 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mmunoregulatory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balance acupuncture The symptoms of
[ 1 ] 法, 强调人体的自我平衡修复功能, 突出单穴疗法 、
每只大鼠每天给以青霉素肌注预防手术引起的感 8 万 U / d。假手术组仅暴露 L4 神经根而不以肠 染, 线环扎, 其余步骤与模型组相同。 以上手术过程均 保证无菌操作。 待大鼠清醒后, 观察其双下肢有无瘫痪 ( 步态 不稳或足外翻) 以判定造模过程中是否对脊髓有损 伤。若无瘫痪, 则对其两侧后足进行热刺激痛觉过 200 型热痛测试仪的检测盒 敏的检测: 大鼠放于 PL辐射热光源经底部玻璃板聚焦到一侧足底的后 内, 半部, 光斑直径 5 mm。记录从开始照射到产生缩爪 的时间。每次测试间隔至少 5 min, 测量 3 次取平均 值, 两侧后足交替检测。 根据平均值求出 2 后足热 刺激缩爪潜伏期, 按公式: 非术侧潜伏期 - 术侧潜伏 差值大于正常大鼠 2 后足热刺激缩爪 期进行计算, 对热痛反应存 潜伏期差值则表明术侧潜伏期降低, 在痛觉过敏, 提示造模成功。 1. 5 治疗方案 平衡针治疗在造模结束后次日开始进行。平衡 针取穴原则为定位取穴、 交叉取穴、 对应取穴。定位 取穴原则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病变的部位来选取特定 如腰痛穴、 升提穴。交叉取穴的原则主要是指 穴位, 左右上下交叉取穴, 如臀痛穴、 肩痛穴。对应取穴原 左右、 上下对应的取穴原则, 如鼻 则主要是指前后、 炎穴。 临床治疗中多选取腰痛穴和臀痛穴为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取平衡针组大鼠“腰痛” 穴( 两 )、 “臀痛穴 ” ( 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 1 /2 眼连线中点 处) 。针刺方法为: 先在施针处常规消毒, 继以华佗 牌 28 号 1 寸一次性针灸针从“腰痛 ” 穴进针, 向左 单向捻转至滞针, 不留针; 眶上神经方向平刺 5 mm, “臀痛” 再从 穴进针, 向臂丛神经方向以 45° 斜刺, 至 大鼠上臂出现触电样抽动, 不留针。每日 2 次, 上午 共治疗 1 周。 下午各 1 次, 1. 6 检测指标与取材 造模结束后第 8 天, 将正常组、 假手术组、 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