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粤教版中考物理《物态变化》 总复习课件【包括了所有重要考点】
合集下载
2013年粤教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物态变化
(5)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注意:生活中看得见的“白气”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 ;从 1 .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 ________ 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凝华. 吸 热过程,有________ 制冷 作用,而凝华 2.升华是一个________
一定 表面 和 (2)沸腾:是在___________ 温度下,在液体___________ 内部 __________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 ________ 吸热 ,但________ 温度 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________ 沸点 .液体 升高 ;气压减小,沸 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________
内的食物温度逐渐下降,起到保鲜的作用.
7.(2010 年梅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3-1
体温计
35 ℃~ 42 ℃
0.1 ℃
水银
续表 区别 实验室 温度计 构造 玻璃泡与 直玻璃管 相连 玻璃泡与 直玻璃管 相连 量程 -20 ℃~ 110 ℃ -30 ℃~ 50 ℃ 分度 值 1℃ 用法 ①不能离 开被测物 体读数 ②不能甩 直接读数 测温液 体 煤油
寒暑表
1℃
酒精
相同点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法. 5.理解升华和凝华及吸热和放热情况. 6.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 象.
一、温度和温度计 冷热程度 叫温度 ,常用单 位是 1 . 温度:物体的 ______________ 摄氏度 ,用________ ℃ 表示. ________
2 .温度计原理: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PPT课件
象,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 质制成的。
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 规定为0摄氏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规定为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 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1℃ 。
三 种 常 见 的 温 度 计
实验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体温计的测 量范围是 35℃-42 ,最小刻度是 0.1℃ 。
℃
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看 清它的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要注意: (1)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侧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 候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①.用嘴吹,加快蒸发 ②.用两个杯子来回倒,加快蒸发吸热。 ③.放入冰箱,降低温度,热传递 ④.放入冰块,冰熔化吸热。
[例题2] 用图像来描 述物理现象,是物 理中常用的方法之 一,它简单明了。 你能从右图中读出 哪些物理信息?
甲 乙
甲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它的熔点是 210 ℃,熔化时间约为3分钟。
(4)小明观察沸腾时看到A、B中气泡上升情 况如图 甲、乙、丙、丁所示,则:在A、B中水沸腾前,气泡 上升情况是___甲____图。 在A、B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是___乙____图。
甲 乙 丙丁
[例4]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D)
中考物理总复习
物态变化
考试要求
•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了解摄氏温度,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使用液体温度 计。
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 质制成的。
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 规定为0摄氏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规定为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 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1℃ 。
三 种 常 见 的 温 度 计
实验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体温计的测 量范围是 35℃-42 ,最小刻度是 0.1℃ 。
℃
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看 清它的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要注意: (1)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侧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 候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①.用嘴吹,加快蒸发 ②.用两个杯子来回倒,加快蒸发吸热。 ③.放入冰箱,降低温度,热传递 ④.放入冰块,冰熔化吸热。
[例题2] 用图像来描 述物理现象,是物 理中常用的方法之 一,它简单明了。 你能从右图中读出 哪些物理信息?
甲 乙
甲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它的熔点是 210 ℃,熔化时间约为3分钟。
(4)小明观察沸腾时看到A、B中气泡上升情 况如图 甲、乙、丙、丁所示,则:在A、B中水沸腾前,气泡 上升情况是___甲____图。 在A、B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是___乙____图。
甲 乙 丙丁
[例4]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D)
中考物理总复习
物态变化
考试要求
•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了解摄氏温度,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使用液体温度 计。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课件
深圳选择题 3 分
广东选择题 3 分 广东填空题 3 分 广东综合题 6 分 广州填空题 3 分
命题 分析
近几年来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温度计的使用、 物态变化的探究和用物态变化来解释生活实例等内容 上. 本章内容稍微有点难度,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主要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形式出现.
知识网络
自下而上
既可以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又能放入试管后水不溢出
(6)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5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4_8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温度 为50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7)能反映上晶述体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丙中的_____(选填“a”或“b”),由图象可以看出,晶体熔化时的特 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液_____.
3.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重点认知 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变小,灯丝变细,人工降雨,人造 烟雾.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重点认知 常见的凝华现象:灯泡变黑,秋天的霜及窗上冰花,冰棒上的白粉,雾凇.
35~42
缩口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__℃.
B 48
【解析】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错误,B正确.图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 格表示10 ℃,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8 ℃.
广东选择题 3 分 广东填空题 3 分 广东综合题 6 分 广州填空题 3 分
命题 分析
近几年来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温度计的使用、 物态变化的探究和用物态变化来解释生活实例等内容 上. 本章内容稍微有点难度,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主要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形式出现.
知识网络
自下而上
既可以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又能放入试管后水不溢出
(6)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5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4_8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温度 为50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7)能反映上晶述体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丙中的_____(选填“a”或“b”),由图象可以看出,晶体熔化时的特 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液_____.
3.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重点认知 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变小,灯丝变细,人工降雨,人造 烟雾.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重点认知 常见的凝华现象:灯泡变黑,秋天的霜及窗上冰花,冰棒上的白粉,雾凇.
35~42
缩口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__℃.
B 48
【解析】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错误,B正确.图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 格表示10 ℃,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8 ℃.
2013年粤教版中考物理《声现象》 总复习课件【包括了所有重要考点】19页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3.(2019 年肇庆)用二胡、吉他、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 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A.音调
B.音色
C.音速
D.响度
4.(2019 年广东)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 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
6.(2019 年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7.(2019 年肇庆)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
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B )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的等级用__分__贝____(符号 dB) 来划分,噪声污染轻则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则引发疾病甚 至死亡.
3 .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____产__生____ ;阻断噪声 ___传__播___;防止噪声____进__入__耳__朵______.
四、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__信__息____. (1)回声定位: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 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第一部分 中考基础复习
第一单元 声现象
2.响度:指声音的_大__小_(_或_强__弱__)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___大___.
3.音色:指声音的____特__色____.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不同,发出的音色___不__同___.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两种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无__规__则__振__动____发 出的声音. (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广东省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物态变化
2.(2012 年梅州)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 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 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 汽化 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__________的性质而制成的.
3.(2011 年湛江)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 )
图 3-1-7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物态变化.海 洋、湖和地表的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天空中的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水蒸气变成小
水滴,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
【答案】 汽化 吸 液化
1.(2012 年广州)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
图 3-1-8
6.(2010 年汕头)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
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
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 行工作的.如图 3-1-9 所示,环戊烷在管 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________(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汽化 吸收 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冷冻室出来的环戊 液化 烷到达冷凝室后,发生________(填“液化”或“汽化”)现象, 放出 并________(填“吸收10 年广东)如图 3-1-8 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 热胀冷缩 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 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 实验室用温度计 缩口 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__.
降低 点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物态变化(含动画)》
物态变化的定义
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 过程。
物态变化的定义
01
02
03
物态变化的定义
物质在温度、压力等外界 因素影响下,从一种形态 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
物态变化的分类
根据变化过程中物质是否 发生化学反应,物态变化 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
物态变化的意义
物态变化是自然界中常见 的现象,对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02
CATALOGUE
熔化与凝固
熔化的定义和条件
熔化的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熔化。
熔化的条件
熔化需要吸热,当温度达到物质 的熔点时,物质开始熔化。
凝固的定义和条件
凝固的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
凝固的条件
凝固需要放热,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 凝固点时,物质开始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THANKS
感谢观看
物态变化的基本类型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 要吸收热量。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 要放出热量。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 要吸收热量。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需要放出热量。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需要吸收热量。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 要放出热量。
。
火箭推进器
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高温气体,再通 过物态变化将热能转化为气体的压 力。
核能发电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驱动涡 轮机发电,涉及到多种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在中考中的考点解析
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分类的理解。 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现象的掌握情况。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十一章物态变化课件
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会记:测量结果要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读数: a.首先根据温度计的单位和每一大格间的小格数计算 分度值; b.再看刻度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若图中未 温 标明零刻度线,且刻度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 度 上”,反之,为“零下”.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 计
0.1 ℃
计
构造
玻璃泡上都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上都有一段细而弯 的“缩口”
使用方法
___不__能___(选填“能”
或“不能”)离开被测
_能__(选填“能”或“不
能”)离开人体读数,使 用前要甩到35 ℃刻度处
物体读数
以下
熔化:物体从_固__态变成__液_态的过程,熔化时_吸__热; 凝固:物体从__液_态变成_固__态的过程,凝固时_放__热.
种类
晶体
非晶体
熔 化 和 凝
特点
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
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 不断吸热,温度就 不断上升,没有固 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固
举例
海波、冰、水晶、石英、 蜡、松香、玻璃、
食盐、各种金属等
沥青等
种类 熔点
晶体 有
非晶体 无
图像
熔
化熔
和 凝 固
化
AB段持续吸热,温度
相同 点
都是__汽__化____现象,都需__吸__热__
液化定义:物质从 气 态变为 液 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汽 液化 放 热. 化 液化方法: 与 (1)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 (举例:生活中的“白气”) 化 (2)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
(举例:火箭上的燃料“氢”和助燃剂“氧”都是通过
会记:测量结果要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读数: a.首先根据温度计的单位和每一大格间的小格数计算 分度值; b.再看刻度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若图中未 温 标明零刻度线,且刻度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 度 上”,反之,为“零下”.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 计
0.1 ℃
计
构造
玻璃泡上都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上都有一段细而弯 的“缩口”
使用方法
___不__能___(选填“能”
或“不能”)离开被测
_能__(选填“能”或“不
能”)离开人体读数,使 用前要甩到35 ℃刻度处
物体读数
以下
熔化:物体从_固__态变成__液_态的过程,熔化时_吸__热; 凝固:物体从__液_态变成_固__态的过程,凝固时_放__热.
种类
晶体
非晶体
熔 化 和 凝
特点
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
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 不断吸热,温度就 不断上升,没有固 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固
举例
海波、冰、水晶、石英、 蜡、松香、玻璃、
食盐、各种金属等
沥青等
种类 熔点
晶体 有
非晶体 无
图像
熔
化熔
和 凝 固
化
AB段持续吸热,温度
相同 点
都是__汽__化____现象,都需__吸__热__
液化定义:物质从 气 态变为 液 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汽 液化 放 热. 化 液化方法: 与 (1)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 (举例:生活中的“白气”) 化 (2)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
(举例:火箭上的燃料“氢”和助燃剂“氧”都是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010 年广东)如图 3-1-8 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 热胀冷缩 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 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 实验室用温度计 缩口 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__.
[例 4](2012 年广州)(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
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 3-1-6 所示,这层霜是
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图 3-1-6
(2)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 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时________(填“会吸热”、
(5)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注意:生活中看得见的“白气”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 1 .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 ________ ;从 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 吸 制冷 2.升华是一个________热过程,有________作用,而凝华
图 3-1-3
2.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1)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 (2)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 (3)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热使荔枝和海 虾保鲜等.
考点 1 温度和温度计
1.常见的三种温度计: 区别 构造 玻璃泡与 直玻璃管 之间有缩 口 量程 分度 值 用法 ①可以离 开人体读 数 ②使用前 要甩一甩 测温液 体
降低 点________.
2.液化: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叫液化, 气态 液态 放 压缩体积 液化要 _________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_________和 降温 ________.
3.常见的液化现象: (1)烧水时,壶嘴上方出现 “白气”. (2)夏天自来水管、水缸和玻璃上会“出汗”. (3)雾与露的形成. (4)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一定 表面 (2)沸腾:是在____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_____和 内部 __________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 ________,但________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________.液体 吸热 温度 沸点 升高 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________;气压减小,沸
不变 晶体 持________,这类固体我们称为________,如海波、冰、各类
金属等. 3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__________ 时的温度叫熔点, 熔化 液体凝固成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 相同 和凝固点________.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认识环境温度,会测量温度. 2.理解固、液、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 3.知道熔化和凝固,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及熔点,能识别 晶体和非晶体.
4.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制冷作用;理解水沸腾 时的现象、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道液化现象及液化方
“ 会 放 热 ” 或 “ 不 会 吸 热 或 放 热 ”) , 水 珠 出 现 在 车 窗 __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思路点拨:铝罐里的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罐外的水蒸 气遇到冷的罐壁凝华成霜;寒冬,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
的玻璃,在玻璃内侧液化形成水珠.
【答案】 (1)水蒸气 凝华 (2)会放热 内侧
2.(2012 年梅州)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 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 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 汽化 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__________的性质而制成的.
3.(2011 年湛江)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 )
第三单元
第1讲
热和能
物态变化
4.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图 3-1-1 5.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 升高 非晶体 就不断的________,这类固体我们称为________,如松香、石 蜡、玻璃等.
6.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图 3-1-2 三、汽化和液化 液态 气态 1.汽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 吸 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________热.
图 3-1-8
6.(2010 年汕头)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
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
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 行工作的.如图 3-1-9 所示,环戊烷在管 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________(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汽化 吸收 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冷冻室出来的环戊 液化 烷到达冷凝室后,发生________(填“液化”或“汽化”)现象, 放出 并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这样就可以使冰箱
内的食物温度逐渐下降,起到保鲜的作用.
7.(2010 年梅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3-1
-10 所示的图象.
图 3-1-10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 2 min 0 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填“固态 ”、“液态”或“固 固液共存状态 液共存状态”). 不变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 4 (3)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完共用时间为________ 分钟.
[例 3](2011 年广东)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如图 3-1-5 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
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的时间
是________min.
图 3-1-5
思路点拨: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水平线,此水平 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时这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从而判断 出它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水平线对应的纵坐标为 340 ℃,即 为它的熔点.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从第 6 min 开始熔化,到第 14 min 刚好熔化完毕.
(5)雨:水蒸气不断液化成水,云中的小冰晶也熔化成小水
滴(液化、熔化).
(6)冰雹:小水滴不断凝固成冰块(凝固). (7)冰花: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冰花附着在窗子玻璃 的内表面(凝华). 2.水沸腾的气泡问题:沸腾前气泡往上升时逐渐变小;沸 腾中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 3.“白气”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时上飘(如沸腾的水汽); “白气”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时下飘(如冰棒周围的“白气”).
图 3-1-7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物态变化.海 洋、湖和地表的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天空中的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水蒸气变成小
水滴,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
【答案】 汽化 吸 液化
1.(2012 年广州)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
体温计
35 ℃~ 42 ℃
0.1 ℃
水银
续表 区别 实验室 温度计 构造 玻璃泡与 直玻璃管 相连 玻璃泡与 直玻璃管 相连 量程 -20 ℃~ 110 ℃ -30 ℃~ 50 ℃ 分度 值 1℃ 用法 ①不能离 开被测物 体读数 ②不能甩 直接读数 测温液 体 煤油
寒暑表
1℃Biblioteka 酒精相同点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任何 表面 (1)蒸发:是在________温度下,只在液体________发生的 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 ________,故有________作用. 降低 制冷 表面积的大小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______________;②液 温度的高低 空气流动 体____________;③液面____________的快慢.
放 是一个________热过程.
3.常见的升华现象: (1)灯泡内的钨丝变细. (2)冰冻的衣服变干. (3)樟脑丸会渐渐变小.
(4)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或保鲜.
(5)碘容易升华. 4.常见的凝华现象: (1)钨蒸气在白炽灯内壁凝华形成黑色小颗粒. (2)霜、冰花和雾凇.
五、物态变化与生活 1.如图 3-1-3 所示为物态变化相互关系图: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4.(2011 年肇庆)2011 年春季,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 大面积旱情,抗旱指挥部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 升华 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很快从固态________成 吸收 气态,并从周围空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 凝华 热,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 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并降落到地面.(第一 空和第三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p/(×105 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5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5
117
121
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 1.80×10 Pa,锅内水 的最高温度( B ) A.可达 100 ℃ C.可达 121 ℃ B.可达 117 ℃ D.取决于加热时间
[例 5](2011 年济宁)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C )
思路点拨:升华是指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例 6]图 3-1-7 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 变化是_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_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 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