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衰落多径信道中时间尺度分集接收机的分析

合集下载

ofdm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的区别

ofdm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的区别

ofdm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的区别
OFDM(正交频分复用)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区别:
1. 多径衰落信道的特点:在无线通信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多个路径,每条路径上的信
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和相位可能不同,导致信号叠加和干扰。

多径衰落信道的特点是存在多个传播路径,且这些路径之间可能存在相位差,时间延迟以及振幅衰减等。

2. 高斯信道的特点:高斯信道是一种理想化的信道模型,假设信道噪声为白高斯噪声,无频率
选择性、时钟跟踪误差、多路径等问题。

在高斯信道中,信号传输受到噪声的影响,但不存在多径效应。

3. 多径衰落信道对OFDM的影响:由于OFDM采用了正交多载波技术,每个子载波之间正交
独立,能够有效对抗多径延时扩展产生的码间干扰。

但多径衰落仍然会引入子载波之间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导致码字错误率增加。

4. 高斯信道对OFDM的影响:在高斯信道中,由于不存在多径衰落,只有噪声的影响。

因此,OFDM在高斯信道中可以达到理论极限性能,即每个子载波上的传输速率接近信道带宽的极限。

综上所述,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在信道特性和对OFDM性能的影响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传播与信号衰落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传播与信号衰落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传播与信号衰落无线通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多径传播与信号衰落则是影响无线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多径传播和信号衰落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可能采取的改进方法。

一、多径传播多径传播是指无线信号从发射器到接收器之间存在多个信号路径。

在现实环境中,无线信号会被建筑物、树木、地形等物体反射、折射、散射,从而形成多个到达接收器的信号。

这些不同路径的信号到达时间、幅度和相位都可能不同,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出现时延扩展和失真现象。

多径传播会对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和质量下降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径间的时延扩展:由于多个信号路径存在不同的传播距离,信号到达时间不一致,导致信号的时延扩展现象。

这会导致接收器在接收到多个路径上的信号后,出现码间干扰和码内干扰。

2. 多径间的相位差:每个信号路径上的信号到达接收器时的相位是不同的,这会导致相位差引起的信号干扰。

特别是当相位差达到信号波长的一半时,两个信号的叠加会相消,从而导致信号衰落和淡化。

3. 多径间的幅度差:信号在经过不同的路径后,由于路径长度、传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信号的幅度发生变化。

当幅度差过大时,会引起信号强度的突变,使接收器无法正确识别信号。

二、信号衰落信号衰落是信号强度在传输过程中的突然减弱现象。

信号衰落可以分为快衰落和慢衰落两种类型。

1. 快衰落:快衰落是指信号强度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的现象。

多径传播中的多个信号相互叠加,可能会出现相干干涉现象,导致信号强度瞬间增强或减弱。

快衰落会导致通信中断和数据丢失。

2. 慢衰落:慢衰落是指信号强度在长时间内缓慢降低的现象。

慢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多径传播中的信号叠加导致信号强度减弱。

慢衰落会使得信号质量下降,导致通信速率降低和误码率增加。

三、影响因素多径传播和信号衰落的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传输距离:无线信号传输距离的增加会加剧多径传播和信号衰落现象。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2012-08-30 14:14:43)转载▼标签:杂谈参见张贤达通信信号处理。

OFDM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原理吴伟陵目录无线信道的传播特征无线信道的大尺度衰落阴影衰落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多径时延与与叠加后的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和非频率选择性衰落符号间干扰ISI的避免多径信号的时延扩展引起频率选择性衰落,相干带宽=最大时延扩展的倒数无线信道的时变性以及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效应时变性、时间选择性衰落与多普勒频移相干时间与多径OFDM对于多径的解决方案多径信号在时域、频域的分析思考1,多径信号是空间上的多个不同信号。

各参数应分别从时域、频率进行考察。

2,符号间干扰ISI是时域的概念,时延、多径均影响了ISI3,信道间干扰ICI是频域的概念,时延、多径均影响了ICI4,时延、多普勒频移分别对应于: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它们具有对偶性质多径对信号频谱的影响,OFDM如何抗多径GSM中的自适应均衡技术无线信道的传播特征与其他通信信道相比,移动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

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空间波,即直射波、折射波、散射波以及它们的合成波。

再加之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并且难以控制。

信号通过无线信道时,会遭受各种衰落的影响,一般来说接收信号的功率可以表达为:其中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向量,|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

根据上式,无线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1)电波中自由空间内的传播损耗|d|-n ,也被称作大尺度衰落,其中n一般为3~4;(2)阴影衰落S(d)表示由于传播环境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对地波的阻塞或遮蔽而引起的衰落,被称作中等尺度衰落;(3)多径衰落R(d)表示由于无线电波中空间传播会存在反射、绕射、衍射等,因此造成信号可以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每个信号分量的时延、衰落和相位都不相同,因此在接收端对多个信号的分量叠加时会造成同相增加,异相减小的现象,这也被称作小尺度衰落。

多径衰落信道下MC-DS-CDMA的性能分析和自适应调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径衰落信道下MC-DS-CDMA的性能分析和自适应调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径衰落信道下MC-DS-CDMA的性能分析和自适应调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无线通信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多径衰落是高速移动终端通信信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会导致信号的失真和削弱,使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

因此,如何在多径衰落信道下提高通信系统性能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而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MC-DS-CDMA)技术具有多用户接入、强鲁棒性和高速率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多径衰落环境下使用。

因此,对MC-DS-CDMA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主要关注多径衰落信道下MC-DS-CDMA的性能分析和自适应调制的研究。

具体来说,将探究如何利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特点,设计出适用于MC-DS-CDMA系统的调制方案,并研究其性能的优化策略。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仿真模型进行验证,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尽可能准确的结果。

三、研究计划与进度1.研究背景与文献调研(已完成)2.多径衰落信道下MC-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已完成)3.设计多径衰落信道下的MC-DS-CDMA系统调制方案(待完成)4.性能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待完成)5.仿真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待完成)6.论文撰写(待完成)四、预期成果预计通过本文的研究,将获得以下成果:1.掌握多径衰落信道下MC-DS-CDMA技术的基本原理。

2.设计出适用于多径衰落信道下的MC-DS-CDMA调制方案,并研究其性能的优化策略。

3.通过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得到MC-DS-CDMA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实际性能。

4.对MC-DS-CDMA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5.撰写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

综上,本文的研究将为MC-DS-CDMA技术在多径衰落环境下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持,对于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各类信号衰落的特点

各类信号衰落的特点

各类信号衰落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信号衰落具有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信号衰落特点:
1. 多径衰落:在无线通信中,信号往往通过多个路径传播到接收器。

由于路径的不同长度和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的影响,各路径的信号会以不同的相位和幅度到达接收器,导致信号的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的特点包括多次反射、多普勒频移、相位反转等。

2. 大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是指由于信号传播距离较大或障碍物较多而引起的信号衰减。

在城市或山区等环境中,建筑物、山脉等障碍物会引起信号的大尺度衰落。

大尺度衰落的特点是信号功率随距离变化而衰减,通常可以通过路径损耗模型进行建模。

3. 小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是由于信号的传播路径或环境中的微小变化引起的短时域波动。

这些波动通常由反射、散射、多普勒效应等引起,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快速变化的特点。

小尺度衰落会导致信道的快速变化,给无线通信系统带来信号失真和传输误差。

4. 多普勒衰落:当信号的发射源或接收器相对于传输介质运动时,信号会产生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效应会导致信号频率发生变化,使得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理想频率不一致,从而引起信号的衰落。

多普勒衰落的特点是信号频率的快速变化,可以通过多普勒频移模型进行建模。

以上是一些常见类型的信号衰落特点,不同衰落类型的特点会影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第三代移动通信复习题答案

第三代移动通信复习题答案

第三代移动通信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又被国际电联(ITU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称为IMT-2000,意指在2000年左右开始商用并工作在2000MHz频段上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2、扩频通信扩频通信,顾名思义是在发送端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如伪随机编码序列)将待传输的信号频谱扩展至很宽的频带,变为宽带信号,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扩展了的频谱进行压缩,恢复到基带信号的频谱,从而达到传输信息、抑制传输过程中噪声和干扰的目的。

3、HSPAWCDMA和TD-SCDMA系统增强数据速率技术为HSDPA/HSUPA HSDPA/HSUPA统称HSPA。

4、远近效应远近效应是由于移动台在蜂窝小区内随机移动,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若各移动台发射信号的功率相同,那么到达基站时各接收信号的强弱将有所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站远者信号弱。

这种由于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远近不同导致的在基站接收端,信号以强压弱,并使弱者即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产生通信中断的现象称为远近效应。

5、切换切换通常指越区切换,移动台从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进入到另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通信的连续性,将移动台与当前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转移到移动台与新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过程称为切换。

根据切换方式不同,通常分为硬切换和软切换两种情况。

6、N 频点技术通常多载频系统将相同地理覆盖区域的多个小区(假设每个载频为一个小区)合并到一起,共享同一套公共信道资源,从而构成一个多载频小区,称这种技术为N频点技术。

7、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加性是指噪声与传送的信号遵从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白噪声是指噪声的频谱是平坦的,高斯噪声是指噪声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仅含有这类噪声的信道称为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Additional White Gauss Noise,AWGN)信道。

信道衰落是什么意思?

信道衰落是什么意思?

信道衰落是什么意思?一、什么是信道衰落信道衰落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

衰落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传输介质的衰减、多径传播、大气影响以及障碍物的阻挡等。

当信号经过衰落后,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强度变弱,可能导致误码率增加,影响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

信道衰落可分为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

大尺度衰落是指信号传输距离较长时,因传输介质的衰减导致的衰落现象,如自由空间传输中的路径损耗;而小尺度衰落是指信号在短距离范围内,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快速衰落现象,如城市中的多径传播。

信道衰落会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准确估计信道衰落对信号的影响,对于信号检测、传输速率控制和功率分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道衰落的影响1. 误码率增加:衰落信道会导致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强度减弱,增加误码率。

这是因为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较大,接收端可能无法正确解码信号,从而产生误码。

2. 传输速率减慢:信道衰落会限制传输速率。

当信号强度下降时,接收端必须采用更低的传输速率来保证可靠传输。

而较低的传输速率会导致传输时间延长,限制了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3. 信号质量下降:由于衰落信道的存在,信号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信号强度的减弱会使信号质量下降,导致通话质量不佳,甚至无法建立有效的通信连接。

4. 功耗增加:在面对信道衰落时,为了维持一定的传输质量,系统可能需要增加发送功率。

这意味着设备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增加了系统的功耗。

三、信道衰落的解决方法1. 多天线技术:利用多天线技术可以有效抵抗信道衰落。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增加多个天线,系统可以通过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的方法来减小衰落的影响。

多天线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提高通信质量。

2. 码分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发送端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的方法,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在同一频段上传输数据。

这种技术利用不同的码来区分不同用户的数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减小了信号衰落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移动通信中的衰落和抗衰落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衰落和抗衰落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衰落和抗衰落技术小结衰落的起因移动通信的传输媒介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无线信道,主要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绕射、散射等。

信号从发射机到接收机就会有很多不同的传播路径,信号经过每条路径的幅度和时延都不相同,多径分量之间有着不同的相移,这种现象叫做多径传播。

接收机无法辨别不同的多径分量,只是简单地把它们叠加起来,以至于彼此间相互干涉,这种干涉或相消或相长,会引起合成信号幅度的变化,这种效应--由不同的多径分量引起合成信号幅度的变化--称为小尺度衰落。

由于电磁波经过建筑传输,导致直射波的多径分量的幅度大大降低,这种效应叫做阴影效应,会导致大尺度衰落。

多径在宽带系统中的影响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解释:1、信道传输函数随带宽而变化,也称为信道的频率选择性;2、信道的冲激响应会有延迟,即时延色散。

两种解释互为傅里叶变换。

相干带宽定义为相关系数小于一定门限的频率差,相干时间也是如此。

系统带宽大于相干带宽就会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小于相干带宽产生平坦衰落。

由相干时间决定的也会产生快衰落和慢衰落。

抗衰落技术◆分集技术◆RAKE接收◆纠错编码技术◆均衡技术分集分集的基本原理就是同一信息通过多个统计独立的信道到达接收机,用两个及以上的天线去接收,如果其中一路发生了衰落深陷,另外一路有可能没有,这样,就降低了中断概率,改善了接收端SNR的统计特性。

分集分为宏分集和微分集。

宏分集一般用于克服大尺度衰落,微分集用于克服小尺度衰落。

常见的微分集方法:空间分集:利用空间分离的天线。

时间分集:接收不同时刻的发送信号。

频率分集:在不同载频上传输信号。

角度分集:使用不同天线方向图的多个天线。

极化分集:多个天线接收不同方向的信号。

分集后的处理:1、选择合并。

选择并处理最佳的副本信号,其余副本全部丢弃。

2、合并分集。

合并所有的信号,再对合并的副本进行解码。

RAKE接收RAKE接收本质上也是一种多径分集接收机。

RAKE接收机所作的就是:通过多个相关检测器接收多径信号中的各路信号,并把它们合并在一起。

通信衰落的概念

通信衰落的概念

通信衰落的概念通信衰落是指无线传输中信号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现象。

它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无线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

无线传输中的衰落主要分为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两种情况。

大尺度衰落是指由于信号传播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它通常发生在通信系统覆盖范围较大的区域内,比如城市、乡村、山区等。

大尺度衰落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阴影衰落(Shadowing):阴影效应是指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固定和随机障碍物的遮挡而产生的衰落。

这些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木、山地等自然和人造障碍物。

阴影衰落会使信号强度在不同位置之间有较大的波动,并且难以预测和修正。

2. 多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多径衰落是指信号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长度和反射、散射等现象导致信号的干涉和叠加,从而引起信号强度的波动。

这种衰落主要受到地面、建筑物、人体等反射、散射等效应的影响。

多径衰落会使得信号在接收端出现快速的振荡,导致接收端很难正确解析信号。

大尺度衰落一般以统计特性来描述,常用的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分布函数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和天线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大尺度衰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小尺度衰落是指由于信号的传播介质、随机性等因素引起的短时间尺度内的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小尺度衰落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多径传播干扰:由于信号经过多个不同路径传播到达接收端,会产生不同时间延迟的干扰波,导致信号叠加时产生衰落。

尤其是在高速移动场景下,多径传播干扰更为明显。

2. 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当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或基站移动速度较快时,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变化,导致信号的相位偏移,进而引起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多普勒频移对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都会产生影响。

小尺度衰落一般以快衰落和慢衰落来描述。

快衰落指的是信号强度在时间尺度上迅速变化,常用参数包括均衡时间、相关时间等。

慢衰落指的是信号强度在时间尺度上缓慢变化,常用参数包括衰落深度、衰落持续时间等。

通信中的衰落补偿技术分析

通信中的衰落补偿技术分析

通信中的衰落补偿技术分析通信中的衰落补偿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信道中的误码率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进行衰落补偿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频率选择性传输衰落、多径传输衰落、信号失真衰落和噪声干扰等方面分析通信中的衰落补偿技术。

一、频率选择性传输衰落在通信传输中,如果频率响应波形上随频率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衰落,则被称为频率选择性传输衰落。

这种衰落是由于信道内的不同频率成分上的干扰引起的。

频率选择性传输衰落通过均衡来进行补偿。

均衡器可以采用数字滤波器或模拟滤波器来实现。

二、多径传输衰落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信号经过传播环境时,会在接收端产生多个到达时间不同的副本,每个副本具有不同的传输时延和强度,这种情况被称为多径传输衰落。

多径传输衰落可以通过等化器来进行补偿。

等化技术是多径信道衰落补偿技术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等化器是一个滤波器,它在接收端对信号进行处理,将被多径效应模糊的信息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在数字通信中,等化器可以实现为线性滤波器或非线性滤波器。

三、信号失真衰落信号失真通常指信号形状的畸变。

这是由于通信信道的时变性、非线性、抖动等因素导致的。

信号失真衰落可以通过在信号特征提取和判决环节中加入修正算法实现补偿。

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等领域,误码率低的判决技术是关键的问题之一。

信号失真可以通过最佳化的判决算法来进行补偿。

最优判决算法是指在误码率最小化的条件下,使接收机输出的符号信号和信道输入信号之间具有最大的相似性。

四、噪声干扰衰落在通信过程中,噪声信号会对信号产生干扰,导致信号失真,从而影响通信的指标。

通信中的噪声干扰衰落可以通过滤波器等技术来进行补偿。

在滤波器设计中,通常采用降噪滤波器或降频滤波器等技术。

降噪滤波器可以减少信号中的噪声成分,从而降低噪声干扰的影响。

降频滤波器可以对信号中的高频成分进行滤波,从而减少信号失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总体上,通信中的衰落补偿技术是为了弥补信道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信技术如何应对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

通信技术如何应对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

通信技术如何应对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在现代通信技术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会对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造成影响,导致信号的误码率增加、信号失真、传输速率下降等现象。

因此,如何应对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成为了通信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的含义及其对通信信号的影响。

信道衰落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介质或传输距离等原因,信号强度衰减或变化。

而多径效应则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因为在不同路径上经历不同的传播延迟,导致信号叠加或干扰的现象。

针对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的问题,通信技术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信道均衡技术进行处理。

信道均衡是指通过对信道进行补偿,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得到恢复或调整,从而达到提高传输质量的目的。

常用的信道均衡技术包括时域均衡和频域均衡两种。

时域均衡技术通过对信道中的残余多径信号进行处理,减小多径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常见的时域均衡算法有线性均衡和决策反馈均衡等。

线性均衡是通过对信道冲激响应进行估计,然后进行滤波处理来达到均衡的目的。

决策反馈均衡则是根据接收端的决策结果,对信道进行补偿。

这些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多径效应带来的干扰,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频域均衡技术则是通过对信号频率域进行均衡处理,减小信号因多径效应引起的频率失真,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频域均衡中,常见的算法有自适应均衡和快速算法等。

自适应均衡通过对信道冲激响应进行估计并进行反向滤波来进行均衡处理。

快速算法则是通过对频率响应进行估计和补偿,减小信号频率失真。

除了信道均衡技术,通信技术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方法来应对信道衰落与多径效应。

例如,采用调制、编码和解码技术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调制技术能够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应特定传输介质的信号形式,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编码技术通过对信息信号进行编码,增加冗余度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解码技术则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对错误的部分进行纠正或补偿。

ofdm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的区别

ofdm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的区别

ofdm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的区别多径衰落信道与高斯信道是两种常见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它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多径衰落信道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使得信号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这些路径上的信号衰落特性不尽相同,从而形成的信道。

而高斯信道则是一种理想化的信道模型,它假设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噪声和干扰是均匀分布的,且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都是随机的。

在OFDM 技术中,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多径衰落信道中的信号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不同路径上的信号衰落特性不同,因此需要在OFDM 系统中采用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来补偿这些衰落特性,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

而在高斯信道中,由于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是随机的,因此不需要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

其次,多径衰落信道中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导致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信噪比不同,从而影响OFDM 系统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OFDM 系统中采用频率选择性均衡技术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

而在高斯信道中,由于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是随机的,因此不会出现频率选择性衰落。

最后,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对OFDM 技术的性能影响也不同。

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由于信号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不同路径上的信号衰落特性不同,因此需要采用复杂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

而在高斯信道中,由于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是随机的,因此OFDM 技术的性能相对较好,不需要采用复杂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

总之,多径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在OFDM 技术中的运用和性能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统计信道模型主要的三个区域

统计信道模型主要的三个区域

统计信道模型主要的三个区域一、引言统计信道模型是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特性,从而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估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统计信道模型中,主要有三个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和多径传播效应。

下面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详细介绍。

二、大尺度衰落1. 概念大尺度衰落是指由于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或者由于存在遮挡物等因素导致的路径损耗。

在无线通信中,大尺度衰落可以用来描述不同位置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异。

2. 特点大尺度衰落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一种长期变化的现象,即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2)它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比如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3)它可以通过路径损耗系数来表示,在不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数值。

3. 应用大尺度衰落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比如:(1)它可以用来评估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2)它可以用来优化基站的部署和天线的配置,从而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率和容量。

(3)它可以用来设计合适的功率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好的能量利用效率。

三、小尺度衰落1. 概念小尺度衰落是指由于多径传播效应导致接收信号强度在时间和频率上发生快速变化。

在无线通信中,小尺度衰落可以用来描述同一位置不同时间或不同频率下信号强度差异。

2. 特点小尺度衰落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一种短期变化的现象,即在一个相对较短时间内发生变化。

(2)它受到多径传播效应影响较大,比如反射、散射、绕射等现象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3)它可以通过功率谱密度函数来表示,在不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分布特性。

3. 应用小尺度衰落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比如:(1)它可以用来评估不同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性能表现。

(2)它可以用来设计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案,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3)它可以用来研究多天线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等高级通信技术。

高速衰落多径信道中时间尺度分集接收机的分析

高速衰落多径信道中时间尺度分集接收机的分析
(!# 9I0 0(J;D<(K -*L @(M# DN O;P;(< Q<;R*ST;JL, O;U(< $!%%$!, VB;<(; "# ,SJ;KK*SL ,G(P*WL, C*N*; "&%%&!, VB;<()
9:$-&%’-$: /B* ’,-. S*G*;R*S X*SNDSW(<G* ;T T;E<;N;G(<JKL P*ES(P*P ;< GDWWH<;G(J;D< DR*S N(TJ N(P;<E WHKJ;X(JB GB(<<*KT# 8(T*P D< ,Y/ (<P J;W* (<P TG(K* S*TDKHJ;D< DN ( T;E<(K, JB;T X(X*S, R;( JB*DS*J;G(K (<(KLT;T (<P GDW= XHJ*S T;WHK(J;D<, *>XKDS*T GB(<<*K WDP*K;<E (<P JB* X*SNDSW(<G* DN JB* J;W*=TG(K* ’,-. S*G*;R*S, (<P W()*T GD<JS(TJ Z;JB JS(P;J;D<(K ’()* S*G*;R*S# /B* T;WHK(J;D< S*THKJT ;<P;G(J* JB(J ;J G(< ZDS) M*JJ*S JB(< JS(P;J;D<(K ’()* S*G*;R*S ;< N(TJ N(P;<E WHKJ;=X(JB GB(<<*KT# (,Y/) ; ;#3 <)&1$: N(TJ=N(P;<E; WHKJ;X(JB GB(<<*KT; (HJD Z(R*K*J JS(<TNDSW J;W*=TG(K* ’()* S*G*;R*S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要点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要点

无线衰落信道、多径与OFDM、均衡技术(2012-08-30 14:14:43)转载▼标签:杂谈参见张贤达通信信号处理。

OFDM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原理吴伟陵目录无线信道的传播特征无线信道的大尺度衰落阴影衰落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多径时延与与叠加后的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和非频率选择性衰落符号间干扰ISI的避免多径信号的时延扩展引起频率选择性衰落,相干带宽=最大时延扩展的倒数无线信道的时变性以及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效应时变性、时间选择性衰落与多普勒频移相干时间与多径OFDM对于多径的解决方案多径信号在时域、频域的分析思考1,多径信号是空间上的多个不同信号。

各参数应分别从时域、频率进行考察。

2,符号间干扰ISI是时域的概念,时延、多径均影响了ISI3,信道间干扰ICI是频域的概念,时延、多径均影响了ICI4,时延、多普勒频移分别对应于: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它们具有对偶性质多径对信号频谱的影响,OFDM如何抗多径GSM中的自适应均衡技术无线信道的传播特征与其他通信信道相比,移动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

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空间波,即直射波、折射波、散射波以及它们的合成波。

再加之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并且难以控制。

信号通过无线信道时,会遭受各种衰落的影响,一般来说接收信号的功率可以表达为:其中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向量,|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

根据上式,无线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1)电波中自由空间内的传播损耗|d|-n ,也被称作大尺度衰落,其中n一般为3~4;(2)阴影衰落S(d)表示由于传播环境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对地波的阻塞或遮蔽而引起的衰落,被称作中等尺度衰落;(3)多径衰落R(d)表示由于无线电波中空间传播会存在反射、绕射、衍射等,因此造成信号可以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每个信号分量的时延、衰落和相位都不相同,因此在接收端对多个信号的分量叠加时会造成同相增加,异相减小的现象,这也被称作小尺度衰落。

抗多径衰落的技术

抗多径衰落的技术

第4章抗多径衰落技术4.1 简介分集接收就是采用几个信号的合成来提高系统的抗多径性能。

数字系统经常采用时间分集-交织技术来提高抗衰落性能。

另外在数字系统中,也采用信道均衡的方法,来减少多径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详细讨论这种系统。

4.2分集接收在第三章中我们讨论了各种建筑物和其它障碍物对天线信号的反射,由于接收波间的互调,使天线上的信号产生多径衰落。

在城市密密麻麻的建筑区中,这种衰落更加严重。

在这些地区,信号包络在短距离时遵循瑞利分布,而在长距时遵循标准正态分布。

多径接收技术可减少这种衰落。

在理论上多径接收技术既适用于基站也适用于移动站。

虽然要解决不同的问题。

多径接收的基本构思是这样的:如果我们采集两个或更多不相干的信号样值,那么这些样值会以不相干的方式衰落。

也就是说这些信号同时低于给定电平的概率要远低于独立信号低于该电平的概率。

同时低于给定电平的M个样值的概率为p M,p为单个样值低于给定电平的概率。

这可以看出,一个合适的不同样值的合成信号可以有比单个信号小的多径衰落。

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是:将接收到的多径信号分离成不相干(独立)的多路信号,然后将这些多路信号的能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合并起来,使接收的有用信号能量最大,从而提高接收端的信噪功率比,对数字系统而言,使误码率最小。

这样分集接收技术应包括两个方面:(1)如何把接收的多径信号分离出来,使其互不相关;(2)将分离出的多径信号怎样合并起来,获的最大的信噪比。

4.3分集技术的分类(1)依分集的目的可分为:宏观(macroscoptic)分集和微观(microscoptic)分集宏观分集是以抗长期衰落为目的。

信号强度随移动发射机与基站接收机间地形的变化而改变。

如果只使用一个天线,由于山陵等地势的变化而导致在特定地理方向移动单元发出的信号到不了接收机,因此两个不同位置的天线就可以接收两个信号然后合成以减少远端衰落。

在宏观多径中我们推荐使用选择合成技术。

因为其它方法要求同相合成,而这一点在接收机相距很远时是很难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等基于无线信道的规范时频表示, 提出了时频 ’()* 接收机, 利用短时付氏变换 ,# ]# I(L**P 来估计信道参量以高效地实现多径 3 多普勒频率联合分集, 性能分析表明: 即使相对较小的
\DXXK* 扩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分集增益。 [2] 但是, 时频 ’()* 接收机只有在满足 “窄带条件” 的情况下才是最佳的,
表" 三种信道模型不同的信道环境下的有效处理时间
收发信机 相对静止 抽头延迟线 扩展函数模型 时间 $ 尺度模型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收发信机径向相 对速度恒定 ($) ) % ! &" ’ 无穷大 % # &" 收发信机径向 加速度恒定 / / ! %’
%2
%
其中, ($)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 传统 #$%& 接收机只能适用于慢衰 % 为信道的相干时间。 落的情况。 而时间 $ 尺度模型具有最长的有效处理时间, 其参量估计更强健。
(!# 9I0 0(J;D<(K -*L @(M# DN O;P;(< Q<;R*ST;JL, O;U(< $!%%$!, VB;<(; "# ,SJ;KK*SL ,G(P*WL, C*N*; "&%%&!, VB;<()
9:$-&%’-$: /B* ’,-. S*G*;R*S X*SNDSW(<G* ;T T;E<;N;G(<JKL P*ES(P*P ;< GDWWH<;G(J;D< DR*S N(TJ N(P;<E WHKJ;X(JB GB(<<*KT# 8(T*P D< ,Y/ (<P J;W* (<P TG(K* S*TDKHJ;D< DN ( T;E<(K, JB;T X(X*S, R;( JB*DS*J;G(K (<(KLT;T (<P GDW= XHJ*S T;WHK(J;D<, *>XKDS*T GB(<<*K WDP*K;<E (<P JB* X*SNDSW(<G* DN JB* J;W*=TG(K* ’,-. S*G*;R*S, (<P W()*T GD<JS(TJ Z;JB JS(P;J;D<(K ’()* S*G*;R*S# /B* T;WHK(J;D< S*THKJT ;<P;G(J* JB(J ;J G(< ZDS) M*JJ*S JB(< JS(P;J;D<(K ’()* S*G*;R*S ;< N(TJ N(P;<E WHKJ;=X(JB GB(<<*KT# (,Y/) ; ;#3 <)&1$: N(TJ=N(P;<E; WHKJ;X(JB GB(<<*KT; (HJD Z(R*K*J JS(<TNDSW J;W*=TG(K* ’()* S*G*;R*S
7 & -
(5)
3 ( ") 为估计的信号成分。 % 下面我们就可以对接收机的性能进行分析。 ())首先考虑单路径非衰落的情况: 此时, ( - )$ -’ ; 7, 7 $ 8 6, 9:# 8 6 表示信号每比特的 能量, 那么, 接收机的误码率表达式为 - ’ ; 7 为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 ("7 8 6 ; -’ ) ()’) .$ $ < ) 2 + "7 ; 7 ( ! )$ 式中 < $ 3" "7 !! (7)当有多个路径存在但不可分时, 信道等价于单路径 !"8*$9,: 衰落信道, 时间尺度 !"#$ 接收机的误码率可表示为
"
=
引言
[! [ &] 在无线通信当中, 多径衰落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 为了抑制多径衰落的影响, 需
在接收机和发射机中采用高效的分集技术。 传统的分集技术都是从一维的角度来考虑信道特 性。 多径衰落信道是一种时变信道, 需采用时频二维处理技术来充分利用信道提供的内在的分 集。 传统 \I + V\], 系统通过扩展频谱和 ’()* 接收以实现多径分集。 它对于慢衰落信道是最佳 的。 当 信 道 为 快 速 衰 落 时,由 于 对 信 道 状 态 估 计 的 错 误, ’()* 接 收 机 的 性 能 就 会 下 降。
) ; 并假定信道参量能够完全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7 ?
()7)
・ 4! ・




!### 年
! "
!
! ( # # " $ %# !) ! ( $& # # " $ %# !)
而传统的 %&’( 接收机只能分离延迟不同的多径分量, 所以其分集级数少; 同时其在分离 延迟不同的多径时也会引入相关损失, 因此在满足 “宽带条件”下, %&’( 接收机的性能会远远 低于时间尺度接收机。 下面的模拟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 实验研究 在实验中, 我们利用下列方法设计两个宽带子波 ( : 首先产生两个长度 % 分别为 $!) ’ () 和 *! 的高斯分布伪随机序列 ’ ( )) , 然后用矩形波进行调制。 其时宽 *’ 为 $, 带宽 +’ 近似为 $!) 和 *!。 本实验采用了 + 种信道模型: ($)单路径无衰落; (!)单路径 %&,-(./0 衰落; (*)两路径 (+)三 路 径 %&,-(./0 衰 落。其 对 应 的 接 收 信 号 分 别 为: %&,-(./0 衰 落; ( - "$ $ 、 ’ ,$ , !$
#
时间 $ 尺度联合分集接收机
自子波变换 (’01) 是指子波函数关于自身的连续子波变换, 自子波变换可以解释为子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4期
毕见鑫等: 高速衰落多径信道中时间 % 尺度分集接收机的分析
・ () ・
函数与其自身的伸缩和平移后的信号进行了相关运算。 接收机利用自子波变换来提取多径分 量并进行最大比合并, 以实现时间尺度联合分集。 此方法类似于传统的 !"#$ 接收机, 只不过在 多个尺度上采用了并行 !"#$ 结构。 !"# 时间 % 尺度联合分集接收机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假定发射端采用二进制波形编码, 发射波形 ! ( ") 为宽带子波, 则接收信号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1 -". 表示某一多径相对于接收机的最大径向速度。 3 *, 当发射信号到达接收机后, 首先对其进行 /01 来估计信道参量 . 其表达式为 ’, ) 3 *, . ’ $ / "
$
&2 +2
( ( # ") !* , 3" $ ’ ")
) /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安徽 合肥 $!%%$!;"# 炮兵学院, "&%%&!)
要: 在高速衰落多径信道中, 传统的 ’()* 接收机的性能会大大降低。本文基于自子波变换和
时间、 尺度分辨率的概念, 从理论和仿真实验两方面对信道建模和时间 + 尺度 ’()* 接收机进行了 分析, 并与传统的 ’()* 接收机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时间 + 尺度联合分集能有效地克服高速衰落 多径信道的影响。 关键词: 快速衰落; 多径信道; 自子波变换; 时间 + 尺度 ’,-. 接收机 中图分类号: /01!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3 2&4 5 %6 3 %%41 3 %7
$
.) $
) 7 )+
(
"
7 ( 8 6 ; -’ 8 ") 7 ( )& 8 8 6 ; -’ ")
)
()))
式中, " 为信号的衰落因子 (;)考虑有 = 个可分路径存在的情况。 时间尺度 !"#$ 接收机能够同时在时间和尺度上分
7 离多径。 假设第 ’ 个路径的 !"8*$9,: 衰落因子" 为"’ , ( 8 "’ )$ [;] 估计且接收机采用最大比合并时, 其误码率表达式为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111 3 %7 3 !"; "%%% 3 %2 3 "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16$"%"$)
・ 2/ ・




"/// 年
(!) ! " ! ! " # $ % " ! $ &’ 其中, # 表示收发信机的相对径向速度, % 为电磁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 表示接收信号的尺 度参量, 当 “窄带条件”被破坏时, 其性能就会大大下 & 表示信号的时宽, ’ 表示信号的带宽。 降。 所以, 本文主要研究在满足 “宽带条件” 的前提下, 在高速衰落的多径信道中实现宽带通信 的有关问题, 包括信道建模、 接收机的性能分析等。
) -
(&) (()
( " )$ ( % 其中, !* , ’ $
" +! ) * . * 上式中, ( 自子波变换的 ! / )0!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它由发射信号 ! ( ") 的时间和尺度分辨率来决定, 采样格为 ( / )$( ’/* /* / ’ 为信号的 !, ’! ’, ’) 尺度分辨率, 且有 , # * # ) 。 ) 和 , 值由下式确定 !’ 为信号的时间分辨率; ) ) $「 *+, /( ) & 1 -". % 2 ) , $「 *+, /’ ’ ) + 1 -".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