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寓言二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文12 寓言二则 课后作业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文12 寓言二则 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cee61d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e.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寓(yù)言二则(zé)一、看kàn拼pīn音yīn,写xiě词cí语yǔ。
二、我wǒ会huì选xuǎn字zì填tián空kònɡ。
疲坡波山( ) ( )浪( )劳( )乏坊防放街( ) ( )学 ( )备 ( )心三、写xiě出chū近jìn义yì词cí。
街坊——( ) 劝告——( ) 赶紧——( )四、课kè内nèi阅yuè读dú。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急忙”的近义词是“赶忙”。
( )(2)“筋疲力尽”的意思是不疲劳,还有很多力气。
( )2.种田人想到了什么办法? ( )①给禾苗施肥。
②把禾苗往高里拔。
3.这种办法好吗?为什么?第12课寓言二则一、筋疲亡牢劝告丢失二、坡波疲疲坊放防放三、邻居劝说赶快四、1.(1)√(2)✕ 2.② 3.示例:这种办法不好。
因为他急于求成,会让禾苗都枯死的。
附加题:专项句子练习1.雷公公敲响了藏了好久的大鼓。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2.月亮姑娘像.一只圆盘。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3.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发明的拼音字母。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4.例: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5.例: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我们在草地上做游戏。
6.例: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躲进了大海里。
....,慌慌张张地小猫,跑进了家里。
7.例: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了磨坊里。
半口袋麦子被小马驮到了磨坊里。
邓小平爷爷把小树苗扶正。
8.排列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https://img.taocdn.com/s3/m/4d034db0fc4ffe473268ab1d.png)
《战国策》又称《国策》。书 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 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 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 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 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 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 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jīn pí
筋疲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jīn
筋
pí
疲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成语解释 揠苗助长: 揠:拔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养羊人丢了两次羊,他现在的心 情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么想、怎么 做的呢?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 坊的劝告,心想,现在 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 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 结结实实的。从此,他 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 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 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宣扬“仁政”, 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 思想。
二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 部编版 (共62页)
生字词
jiāo
焦
jīn
pí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10e4e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4.png)
1.忍耐是一种美德。
第一则寓言讲述了一只蜗牛和一只兔子比赛的故事。
兔子因为骄傲和轻敌而输给了慢吞吞的蜗牛。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耐心和坚持,不要轻视别人。
2.同舟共济能够克服困难。
第二则寓言讲述了一群鼠在面对猫的追击时,通过合作和团结,最终成功逃脱。
这告诉我们,在困难时期,我们应该相互帮助,合作才能成功克服难关。
3.即使弱小也能逆转局面。
两则寓言中的主人公都是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比较弱小的角色,但通过不同的方式,他们都能逆转局面,获得胜利。
因此,表面上的弱小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利用自己的优点,从而获得最终胜利。
4.强者应该有同情心。
在第二则寓言中,猫因为贪婪而追赶鼠群,最终却失手失败。
这告诉我们,强者不应该只考虑自己利益,而应该关心弱者的处境。
5.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第一则寓言中,兔子因为过于自信而拆除了森林中的许多树木,这导致其他生物失去了栖息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课件(共28张PPT)
![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bfc15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7.png)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 个窟窿吧!”
“劝”“赶紧”写出了 街坊非常关心养羊的人。
原因
第一次 羊圈破了
第二次 没有及时修补羊圈
态度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 干什么?(满不在乎)
很后悔
做法错 不修理羊圈 对 赶紧修羊圈
结果 第二天,羊又丢 了一只
再也没丢过羊
亮亮喜欢上网玩游戏,眼睛近视了。
①死 ②灭亡 ③逃跑 ④丢失
牢:关牲口 的圈,在课 文中指Βιβλιοθήκη 圈。亡羊补牢亡:丢失。
丢失羊后修补羊圈。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羊圈破了一个窟窿, 狼从窟窿里把羊叼走了,街坊劝告他赶紧修 羊圈,他不听,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那 个人很后悔没有早点听街坊的劝告。
初读课文
1.跟读课文录音,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2.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想一想: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wáng láo
亡羊补牢
亡牢
wang
词语读写
亡羊补牢 劝告
词语解释
劝告: 拿道理说服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 后悔: 事后懊悔。
行动非常迅速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 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 得结结实实的。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 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孩子们,还记得这个寓言故事 吗?
《坐井观天》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我会读
juàn kūlong zuān diāo
羊圈 窟窿 钻进去 叼走了
jiēfang quàn jǐn huǐ
街坊 劝告 赶紧 后悔
借助以上词语说一说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
二年级语文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二年级语文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a3c975c3ec3a87c24128c40f.png)
教学目标
会认“寓、则”等15 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生字, 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
理解“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两个成语的意思,并从 中受到启发:做了错事,只要肯接受建议,及时改正,就不 算晚;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
资料导入
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
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
《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 Nhomakorabea《郑人买履》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
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谈话导入
寓言是一个魔术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的 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 ,而当它转身离开时,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寓言是一把 钥匙,它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既然 寓言这么有趣,这么深刻,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寓言王国看看 吧!
又让狼把羊从窟 窿 里
叼走了。
课文理解 读读想想
亡羊补牢
读《亡羊补牢》,说说这 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
课文理解 ☆ 养羊人为什么后来又没丢羊了? ☆ 课文中“后悔”、“接受”两个词语体现了什么? ☆ 说说你对这则寓言的寓意的理解。
你想对那个人 说些什么吗?
课文理解 读读演演 分角色演读《亡羊补牢》。
课文理解 ☆ 你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也遇见过类似“亡羊补牢”这
样的事吧?说说你的见闻和感想。
☆ 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https://img.taocdn.com/s3/m/26c46b0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9.png)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二年级下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第 12 课《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
从前啊,有个牧民,咱们就叫他老张吧。
老张养了好多好多的羊,这些羊是他最宝贝的财产啦。
老张有个用木头围起来的羊圈,每天晚上,他都会把羊赶进羊圈里,然后安心地去睡觉。
可是有一天,老张早上起来去羊圈一看,哎呀!少了一只羊。
这可把老张急坏了,他左看看右看看,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洞。
原来是夜里有狼从这个洞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老张的邻居看到了,就劝他说:“老张啊,你赶快把羊圈修一修,把那个洞补上吧,不然还会丢羊的。
”可是老张呢,他却满不在乎地说:“羊都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说完,他就拍拍屁股走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老张又发现少了一只羊。
这下老张可后悔极了,他想:“要是我昨天听了邻居的话,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于是,老张赶紧找来工具,把羊圈那个破洞补得结结实实的。
从那以后啊,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里面可有大道理呢!老张一开始丢了羊,却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导致又丢了羊。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犯了错误,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而当老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把羊圈补好,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这也告诉我们,只要能及时改正错误,就不算太晚。
比如说,有的小朋友做作业的时候很粗心,经常写错字或者算错题。
如果不及时改正,考试的时候可能就会因为这些小错误丢分。
但是如果能发现自己的粗心,认真改正,以后做作业和考试就会越来越棒!再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欢睡懒觉,上学总是迟到。
这就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如果不改正,不仅会影响学习,还可能养成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但是只要能认识到错误,每天早点起床,就不会再迟到啦。
所以啊,小朋友们,我们要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里吸取教训。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错误或者有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改正,不要像一开始的老张那样,觉得无所谓,等到造成更大的损失才后悔。
二年级语文下册—12 寓言二则
![二年级语文下册—12 寓言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ab494da8ec3a87c24028c474.png)
参考答案:“亡羊补牢”示例:刚开学的 时候,王强沉迷于游戏,学习不够认真,所以 在前两次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后来,在老师 的劝导下,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认真
学习。期中考试时,他的成绩进步了很多。
参考答案:“揠苗助长”示例:有些父母为了让
孩子成绩突出,多才多艺,就让孩子在空闲的时候上 很多补习班和培训班,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 是有时候却适得其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负担过重, 一点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因此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
种田人应该怎么做才能使禾苗长高?
他应该遵循禾苗生长的规律,按时给 秧苗除草、浇水、施肥,并且难心等待。
层次梳理
主旨归纳
《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 有个人用拔苗的办法帮禾苗长 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故事 告诉我们:违反事物发展的客 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 事情弄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束语
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 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 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丰厚的思 想内容,古人的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 蕴藏其中,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多搜集 一些寓言故事来读一读。
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 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忙了很长时间,能
吃苦,有美好愿望。
“拔苗”“筋 疲力尽”“是什么 样子?谁能演一演。
揠苗助长 。 这句话用课题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
种田人拔高了禾苗,心情怎样?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 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 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2寓言二则_9491
![12寓言二则_9491](https://img.taocdn.com/s3/m/f42143f3bcd126fff6050b7a.png)
精品试卷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课题内容简说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亡羊补牢》用养羊人两次丢羊后补牢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讲一个人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如果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
从而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有主见,主动实践,并想办法克服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认识 43 个生字,会写25 个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
1.认识 43 个生字,会写25 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精品试卷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12.《寓言二则》.................................................................................................................................2课时13.《画杨桃》 .....................................................................................................................................2课时14.《小马过河》.................................................................................................................................2课时语文园地五 (2)课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的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12 寓言二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12 寓言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88f7d879563c1ec4da7100.png)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
状元成才路
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状元成才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状元成才,路 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旦认识到错误就能及时改正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从此,他的羊再 也没丢过
结构梳理
亡 第一天:羊丢了,不修羊圈
羊 补
第二天:羊又丢了,后悔
牢 结果:修羊圈,再也没丢羊
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主旨概括
《亡羊补牢》告诉 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 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 改正,就不算晚。
拔
揠 苗 助 长
初读课文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听课文朗读,找出不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课文解读
认真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种田人为什 么要帮助禾苗生长呢?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 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 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动作描写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语言描写
十分焦急,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参考答案:这两组句子,每组第二个 句子在动词上分别加上了表示状语的词语 “赶紧”“焦急地”让句子表达的更具体、 更生动。
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 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老师指导:可以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 或看到的、听到的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课文解读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https://img.taocdn.com/s3/m/7644114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7.png)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名字叫《亡羊补牢》。
从前呀,有一个人,他养了一群羊。
每天早上,他都会把羊赶到山坡上去吃草,晚上再把它们赶回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倒也平静安宁。
有一天早上,这个人像往常一样去放羊。
他数了数羊的数量,发现少了一只。
他心里想:“可能是羊自己跑丢了,说不定明天就会自己回来。
”于是,他也没太在意,就继续去做其他事情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这下子,他开始着急了。
他在羊圈周围仔细地查看,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洞。
原来,狼就是从这个洞里钻进来,把羊叼走的。
他的邻居看到了,就对他说:“你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不然狼还会来叼走你的羊的。
”这个人却不以为然地说:“羊都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说完,他就又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第三天早上,当他去放羊的时候,发现羊又少了几只。
这下子,他后悔极了,心想:“我真不该不听邻居的话,早点把羊圈修好。
”于是,他赶紧找来工具,开始修补羊圈。
他把那个破洞补得严严实实的,还对整个羊圈进行了加固。
从那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出了问题以后,只要及时想办法补救,就还不算晚。
就像这个人,虽然一开始丢了羊,但是他后来及时修补了羊圈,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
比如,考试没考好,我们不能只是伤心难过,而是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学习,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如果和小伙伴闹矛盾了,要及时道歉,主动沟通,化解误会,这样才能保持友谊。
再比如,我们不小心弄坏了东西,要勇敢承认错误,想办法修好或者赔偿,而不是逃避责任。
还有,如果我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做事拖拉、不认真听讲,也要及时改正,不然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总之,当我们发现问题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逃避,只要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就能够避免更大的损失,让事情变得更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PPT课件.ppt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3b73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a.png)
R·二年级语文下册
12 寓言二则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知识备查
亡羊补牢
丢失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钻进 叼走 街坊 后悔 劝告 从此 丢失
结构梳理
揠苗助长
起因
盼望禾苗快长
经过
往高里拔
结果
全枯死了
急于求成 反而坏事主旨Fra bibliotek括《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会把事情弄糟。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画龙点睛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 pí lì jìn wánɡ yánɡ bǔ láo ( ) ( ) zuān jìn quàn ɡào diū shī ( ) ( ) ( )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十分焦急,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这个人最后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长高?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整体感知
一个养羊人________,街坊______修羊圈,养羊人______听从劝告,第二天,他__________,这才______,于是赶紧把______堵上,把______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丢了羊
劝他
没有
又丢了羊
后悔
窟窿
羊圈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https://img.taocdn.com/s3/m/31e68c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2.png)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二年级下 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牧羊人,名叫老王。
老王有一个不算大的羊圈,里面养着十几只肥肥壮壮的羊。
每天清晨,老王都会早早地起床,把羊赶到附近的山坡上吃草。
那些羊儿们总是欢快地奔跑着,享受着鲜嫩的青草。
然而,有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糟糕的事情。
老王像往常一样,在羊儿们都进圈后,就回屋休息了。
可是,这个夜晚并不平静。
一只狡猾的狼偷偷地靠近了羊圈,它发现羊圈有一处围栏破了一个洞,便趁机钻了进去。
可怜的羊儿们还在睡梦中,就被这只凶狠的狼咬死了一只。
第二天早上,老王来到羊圈,看到地上的血迹和那只被咬死的羊,心里十分难过和懊恼。
他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发现羊圈的破损,才让狼有了可乘之机。
邻居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过来安慰老王,并劝他说:“老王啊,你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吧,不然还会有狼来的。
”可老王却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不就丢了一只羊嘛,我还有这么多羊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王并没有把邻居们的劝告放在心上,也没有去修补那个破损的羊圈。
没过几天,可怕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那只狡猾的狼又来到了羊圈,通过上次那个洞,又咬死了一只羊。
这下子,老王可着急了,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邻居们的建议。
他意识到,如果再不修补羊圈,损失会越来越大。
于是,老王赶紧找来工具和材料,认认真真地把羊圈破损的地方修补好了。
从那以后,狼再也没有办法钻进羊圈了,老王的羊也都安全了。
通过这件事情,老王明白了一个道理:出了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补救,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错或者遇到问题,但只要能够及时认识到错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和补救,就还来得及。
就像老王,如果他在第一次丢羊后就修补羊圈,就不会有第二次的损失了。
我们在学习中也是一样,如果某次考试没考好,不能只是伤心难过,而是要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找到原因,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努力提高成绩。
寓言二则课文
![寓言二则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c291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f.png)
寓言二则课文1. 原文-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 字词解释- 亡:丢失。
- 牢:养牲畜的圈。
- 窟窿:洞。
- 街坊:邻居。
3.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4. 重点句子分析-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是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想法,他没有认识到羊圈破损会继续造成羊的丢失,表现出他的固执和短视。
-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这里体现出养羊人在第二次丢羊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及时补救的重要性。
5. 课后练习思路(假设)- 如果有要求用“亡羊补牢”造句,可以这样写:小明在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不理想,但他亡羊补牢,每天认真复习数学知识,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 如果是让复述故事,可以按照故事的起因(羊圈破了,羊丢了一只)、经过(街坊劝告不听,继续丢羊)、结果(修羊圈后羊不再丢)的顺序进行复述。
1. 原文-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同步写字练习
![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同步写字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79b270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f.png)
课文12:寓言二则
劝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劝说】 【劝告】
劝劝劝劝
丢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丢下】 【丢失】
丢丢丢丢
告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告诉】 【告白】
告告告告
亡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死亡】 【伤亡】
亡亡亡亡
牢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牢靠】 【牢记】
牢牢牢牢
第1页/共4页
钻
笔画
组词:【叼着】 【叼走】
叼叼叼叼
坊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街坊】 【牌坊】
坊坊坊坊
悔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后悔】 【反悔】
悔悔悔悔
此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从此】 【因此】
此此此此
焦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焦急】 【烧焦】
焦焦焦焦
喘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喘气】 【喘息】
喘喘喘喘
第3页/共4页
截
笔画
部首Biblioteka 结构组词:【拦截】 【截断】
截截截截
第4页/共4页
部首
结构
组词:【钻洞】 【钻研】
钻钻钻钻
筋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筋脉】 【脑筋】
筋筋筋筋
疲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疲劳】 【疲倦】
疲疲疲疲
寓
笔画
部首
结构
组词:【寓言】 【公寓】
统编版二年级 语文下册 12 寓言二则 (共61张)
![统编版二年级 语文下册 12 寓言二则 (共61张)](https://img.taocdn.com/s3/m/e441a6be1eb91a37f1115cd0.png)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 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 不晚。
“后悔”表明养 羊人已经意识到错 误了。
心理描写
他赶紧堵上那个 窟窿,把羊圈修得结 结实实。从此,他的 羊再也没丢过。
“赶紧”写出养羊人知错 就改。“结结实实”突出了 养羊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 误并弥补。
修羊圈的结果
想一想:把“巴望”换成“盼望” 行不行?请你用它们分别造句。
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亡 羊 补 牢
朗读示范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 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点击图标即可播放
知识链接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 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 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 反应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 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结合课文内容,猜猜“亡羊补牢”的“亡” 是什么意思?“牢”是什么意思?再说说“亡羊补 牢”的意思。
亡:丢失。 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之后再修 羊圈。
养羊人一共丢 了几次羊?
一共丢了两次羊。
品读释疑
养羊人为什么会丢两次羊呢? 每次丢失后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 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 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的
事例吗?
(1)寒假的时候我沉迷游戏,开学初我每天晚上都要在家玩 游戏,月考的时候成绩急速下降,后来在妈妈的建议下,我及时 改正错误,不玩游戏了,现在成绩也上升了。
(2)写作业的时候同学们总是忍不住把头埋得很低,有几个 同学已经戴上眼镜了,为了不近视,我现在只要看书写作业都和 书本保持适当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遽:赶快,马上。
契:同“锲”,刻
坠:掉、落
译文: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 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注解:止:停止 。 其:代词,指他。
所契者:刻记号的地方。 求:寻找。
译文: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 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楚人为什么找不着剑呢?
交流:15分钟
读《揠苗助长》,说说那个人为什 么要拔禾苗?废了那么多力气,为什么 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确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 味。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 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 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借助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问题: (1)“之”的用法。之的用法基本有:…… 的……;代词;语气助词,不做解释。(2)文言 文与现代文语序有差异,解释不通时,可以采取 “换一换”的方法将句子读明白。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 一步一步地自学《刻舟求剑》。
| | | | |
交流:15分钟
|
|
|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注解: 涉:渡、过。 者:……的人。 其:代词,指他的。 自:从 坠:掉、落。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 里掉入水中,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 变化的人。假如你的剑掉入江里你怎么办? (一)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揠 苗助长》和《刻舟求剑》这样的人和事。请举例说 明。 (二)学习了这两则寓言,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什么 帮助。 (三)课下搜集更多的文言文寓言故事,按照文言 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把阅读体会和同学交流。在专 题网站推荐篇目上发表。 (四)思考:智慧与幸福的人生有关系吗?请结合 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注解:行:走,行走。 矣:用在句末,表陈述 语气,可理解为:“了”
译文: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解:若此:像这样
不亦……乎:表示反问的习惯格式。“亦” 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可 译为“不是……吗”
译文: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提升:5分钟
感悟几个“好”
好焦急 好办法 好辛苦 好结果 禾苗长得太慢,他焦急地在田边转来转去。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禾苗都枯死了,他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 于求成。
好愚蠢
提升:5分钟
1.老师的话:《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是我国古
代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 了。孟子只用了短短41个字,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2.思考:智慧与幸福的人生有关系吗?请结合自己 的体会谈一谈。 3.寓言充满了智慧,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启发。从远 古时代起,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 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 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寓言诗 人拉封丹写的《拉封丹寓言》等等,有兴趣的,课 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
第二课时
导入:5分钟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归纳总结。
文言文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做到正确、流利读文。
2.读通故事,正确停顿。
3.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4.与人物对话,体会做法,悟出道理。
备学:15分钟
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寓言。 出示备学内容 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备学:15分钟
出示备学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句
话。反复多读几遍。注意指导“闵”、“揠”、 “趋”、“槁”、“矣” “遽”、“契”、“吾”、 “坠”等字的读音。标注停顿符号。 2学生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逐字逐句地读文章, 争取读懂每一句话。 3宋人的做法对吗?这是怎样一个种田人?你是从 哪里看出来的?他的可笑之处是什么? 4如果有机会,你想告诫宋人什么?用一个带有 “急”字的词语形容宋人的做法。
寓 言 两则
揠苗助长 刻舟求剑
第一课时
导入:5分钟
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 读过寓言故事没有?说说你读 过的寓言故事吧!
滥 竽 充 数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这些都是寓言。寓言是借故事来
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古人留给我们许多文言文寓言 故事,不仅读起来韵味十足, 而且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警醒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今 天,我们就走进两则这样的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