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雨和
一年级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
![一年级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7c056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5d.png)
一年级音乐大雨和小雨教案教学内容:歌曲寻觅生活中的声音;2〈〈大雨和小雨〉〉;3听听我制造的声音。
教材分析: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拍简单,富有儿童特点。
歌词仿照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稳的重要作用。
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教学目标:能寻觅并仿照生活中的声音;2能制造几种声音;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要求:感受并仿照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2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声音(超级规音源);3回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重点与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学生尽管对生活中的声音有必然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发联想的体会。
教师应通过本科的教学,使学生慢慢成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讨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教具:多媒体光盘;2自生活中搜集的各类声音的录音带或D;3自大自然中的事物。
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对各类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标要求表现通过各类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切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进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觅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认真听辨生活中的声音。
(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彼此难见面。
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适才咱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好的声音,想不想去呢?生:想……师:有一个“欢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
(多媒体:火车开了。
)师:大丛林到了。
(多媒体:教材中大丛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超级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仿照。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声音,专门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有深切的感受。
)三、歌曲〈〈大雨和小雨〉〉1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
(多媒体:有关整个下雨进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发觉有什麽不同吗?生:声音不一样。
一年级大雨和小雨教案
![一年级大雨和小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b2f06650e52ea55189881.png)
篇一:新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用清晰的声音、准确的音调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 通过演唱、表演感受歌曲《大雨和小雨》轻快、活泼的情绪,并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中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清晰准确以及富有表现地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 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的声音,并加以模仿3. 为歌曲《大雨和小雨》创编歌词。
教材分析歌曲《大雨和小雨》由两个4小节的乐句构成,第二乐句是对第一句的变化发展。
旋律流畅,节奏简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特点,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教师:神奇的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声音,它们有的强有的弱,有的清脆悠扬,有的震耳欲聋。
请大家听听这些都是哪些自然现象的声音?欣赏雷雨声、流水声,请学生回答。
教师:有许多歌曲就是受了好听声音的启发创作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首这样的歌曲。
二、学唱歌曲(一)初步感受1. 初次聆听《大雨和小雨》,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聆听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聆听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评价。
2.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师范唱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学生听后回答歌词内容,教师评价并完整说出歌词。
全体学生复述歌词。
(二)学习歌词1. 《大雨和小雨》歌曲学习。
2. 节奏朗读法教歌词。
例:教师分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分句跟读。
学生完整按节奏读歌词,教师评价并指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朗读。
学生带有力度变化读歌词。
教学要求:带学生分句朗读之后再完整读,注意纠正学生不认识的字的正确读法。
在读歌词时可以渗透“大雨”和“小雨”力度变化,带学生有力度对比地读歌词。
一年级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
![一年级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https://img.taocdn.com/s3/m/ddb11f2659eef8c75ebfb309.png)
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2 唱歌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2 唱歌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2c6e7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1.png)
《唱歌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聆听,理解并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掌握相应的词汇和语音。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观察、聆听和模仿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并能够正确演唱歌曲。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能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大雨和小雨的图片、音频和视频。
2. 准备音乐器械,如吉他、钢琴等,以便进行歌曲教学。
3. 安置教室,营建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音乐游戏:听雨声请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滴答滴答”和由小渐大的大雨声“哗啦哗啦”。
教师评判并鼓励表现较好的学生,导入新课:我们的音乐课就从“雨声”开始吧!2.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授课程1. 播放歌曲视频教师讲述下雨天妈妈和小明发生的趣事,感受妈妈的爱,从而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2. 教师范唱,学生模唱(1) 教师按节奏读歌词。
(2) 教师运用琴声模唱,让学生对整首歌曲有个情感表达上的把握。
(3) 学生试着跟着琴声一起唱一唱。
3. 学唱副歌和尾声歌词(1) 教师有感情的演唱副歌部分,让学生回答这一句有什么感觉?(2) 教师出示乐谱,教师有感情的唱歌词,学生跟着琴声唱谱。
(3) 学生运用听唱法学会尾声部分。
4. 知识拓展(背景小知识)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小知识,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初衷和情感表达。
5. 歌曲处理(表情记号)(1) 听录音,看看歌曲中是怎样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强弱的?(2) 听教师范唱,找出表示强弱的乐器。
(3) 学生分句进行强弱练习。
6. 分角色表演(适合低年级学生)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扮演妈妈和小明进行演唱并表演。
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大雨和小雨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大雨和小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25dfc86ffad6195f312ba698.png)
1.2大雨和小雨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感受二四拍的律动,初步体验声音的强弱。
②了解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及强弱。
2、能力目标:①用科学方法演唱歌曲。
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协调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②学唱本首歌曲,让学生体验大自然有趣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对声音世界探索的欲望。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声音、聆听、游戏、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等音乐活动,感受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科学发声,在演唱中控制声音的强弱。
3、教学准备PPT、钢琴、塑料瓶(沙子、水)、成套打击乐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师生问好1 2 3 4︱5 0︱5 4 3 2 ︱1 0︱(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你好。
活动2【导入】课前导入(一)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师:同学们,快看!一辆绿色的火车朝我们缓缓驶来,你们想不想坐?那我们乘着它来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吧!快,数一数,这里总共有几节火车厢呢?师讲解:在音乐的世界中,一个火车厢就是一个小节,而车厢与车厢连接的地方,音乐中用一个小竖线代替,我们把这个小竖线称为小节线。
嘟嘟——火车到站了,我们看到了一根细线和一根粗线组成了终止线,它告诉了我们,我们的音乐结束了!这些记号在以后的每首歌曲中都会出现,非常重要呢!提问巩固(二)节奏游戏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火车厢,瞧瞧里面藏着什么宝贝呢?哇,这么多苹果,有的盘子里只放了一个完整的苹果,有的盘子里放着一个被切成两半的苹果,还有一个盘子里放着两个苹果的,这么多苹果你们想不想吃?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它有个神奇的魔法,一个盘子里一个苹果的魔咒解除方法是我们的小手一拍再打开,嘴里同时念一句咒语“大”,就能吃了它;而一个盘子里有一个被切成两半的苹果,手拍一下,念两个大;一个盘子里放着两个苹果的,手拍两下,念一个大,大家要不要试一试?(三)二四拍律动感,练习强弱1.导入师: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知道每一个小节里有几个盘子?火车里的第一个盘子里的音符都是列车长哦,所以当我们唱到他们的时候都要大声点哦,那后面那个盘子里的音符就要小点声哦。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大雨和小雨-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大雨和小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8ebd9ed76eeaeaad1f33051.png)
1.2大雨和小雨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感受二四拍的律动,初步体验声音的强弱。
②了解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及强弱。
2、能力目标:①用科学方法演唱歌曲。
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协调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②学唱本首歌曲,让学生体验大自然有趣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对声音世界探索的欲望。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声音、聆听、游戏、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等音乐活动,感受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科学发声,在演唱中控制声音的强弱。
3、教学准备PPT、钢琴、塑料瓶(沙子、水)、成套打击乐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师生问好1 2 3 4︱5 0︱ 5 4 3 2 ︱1 0︱(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你好。
活动2【导入】课前导入(一)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师:同学们,快看!一辆绿色的火车朝我们缓缓驶来,你们想不想坐?那我们乘着它来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吧!快,数一数,这里总共有几节火车厢呢?师讲解:在音乐的世界中,一个火车厢就是一个小节,而车厢与车厢连接的地方,音乐中用一个小竖线代替,我们把这个小竖线称为小节线。
嘟嘟——火车到站了,我们看到了一根细线和一根粗线组成了终止线,它告诉了我们,我们的音乐结束了!这些记号在以后的每首歌曲中都会出现,非常重要呢!提问巩固(二)节奏游戏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火车厢,瞧瞧里面藏着什么宝贝呢?哇,这么多苹果,有的盘子里只放了一个完整的苹果,有的盘子里放着一个被切成两半的苹果,还有一个盘子里放着两个苹果的,这么多苹果你们想不想吃?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它有个神奇的魔法,一个盘子里一个苹果的魔咒解除方法是就能吃了它;而一个盘子里我们的小手一拍再打开,嘴里同时念一句咒语“大”,有一个被切成两半的苹果,手拍一下,念两个大;一个盘子里放着两个苹果的,手拍两下,念一个大,大家要不要试一试?(三)二四拍律动感,练习强弱1.导入师: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知道每一个小节里有几个盘子?火车里的第一个盘子里的音符都是列车长哦,所以当我们唱到他们的时候都要大声点哦,那后面那个盘子里的音符就要小点声哦。
《唱歌 _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唱歌 _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911e5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1.png)
《大雨和小雨》教学分析一、背景介绍《大雨和小雨》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讲述了两场雨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篇课文是孩子们进修语言、感受自然、了解雨的特点的优秀素材。
二、教学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进修本篇课文,孩子们能够掌握雨的特点、表达方式,以及感受雨的美好。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课文中的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趣,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和理解。
教师需要引导孩子们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词汇、句式,以及表达方式。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难点。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4. 教学创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提高孩子们的进修兴趣和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更好地感受雨的魅力。
5. 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不息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篇课文的进修,孩子们能够掌握雨的特点、表达方式,以及感受雨的美好。
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孩子们的自大心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总结总的来说,《大雨和小雨》是一篇高质量的课文,适合孩子们进修语言、感受自然。
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分析和创新的教学手段,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孩子们的进修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息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进修环境。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雨和小雨的特点。
2. 运用观察、想象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雨和小雨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41c6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1.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认真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
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声音啊?(哗哗哗哗)下小雨的时候呢?(学生用很小的声音哗哗哗哗),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二)学唱《大雨和小雨》1.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3.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4.学习四二拍子的指挥,掌握四二拍子的重拍在第一拍。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会唱《大雨和小雨》。
学生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布谷》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要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
教法: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新学期教育与学生沟通,激励学生热爱音乐。
二、表演《小燕子》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你想和它交朋友吗?那你该怎么做呢?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
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
一年级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
![一年级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https://img.taocdn.com/s3/m/320125b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6.png)
一年级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雨水的不同声音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听懂并模仿雨水的声音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准确地模仿雨水的声音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想象。
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2. 音乐乐谱。
3. 雨伞、雨衣等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如《小雨沙沙》。
2. 引导学生讨论雨水的不同声音和节奏。
二、教学新歌《大雨和小雨》(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新歌的曲调和歌词。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新歌,注意指导学生模仿雨水的声音和节奏。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节奏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模仿雨水的声音和节奏。
2.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创造性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雨伞、雨衣等雨具进行创造性活动,如模仿雨水的声音和节奏。
2. 学生分组进行创造性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首关于雨的歌曲或表演一段雨中舞蹈。
2.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六、听力训练(10分钟)1. 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雨水的声音和节奏。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细节,如雨水的声音大小、节奏快慢等。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
七、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雨水的声音和节奏进行模仿。
2. 各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欣赏并给出评价。
八、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九、家庭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首关于雨的歌曲或表演一段雨中舞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唱歌 大雨和小雨|人教版 (1)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唱歌 大雨和小雨|人教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25324e9b1711cc7930b71603.png)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学唱《我们爱国旗》,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能在敲敲、听听、玩玩、创创中感受音乐的强弱。
3.学会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地起。
[教材分析]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中的管乐的吹奏具有雄伟、庄严、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给人强烈的感染。
引子由小号吹出如同战斗的号角,使人振奋,催人前进。
接着管乐合奏定音鼓的加入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特别是分解和弦的组合,力度渐强,把旋律推向高潮。
全曲中三连音的运用和上行四度跳进做为全曲终止,使国歌有强烈的感召力。
歌曲《我们爱国旗》是一首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儿童歌曲。
2/4拍,F宫调式。
本歌曲调优美,歌词简洁。
最后的“敬礼!”画龙点睛地表现了孩子们对五星红旗的尊敬和热爱。
教唱时,速度不宜太快。
歌声应充满朝气,亲切深情。
歌曲中几处大跳是难点。
要注意音准。
[教学内容]创:大雨和小雨游戏:听着鼓声走复习:上学,我们爱国旗[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走”进教室,师生问好二、创:大雨和小雨1‘让学生观察图意并用声音模拟大雨和小雨。
在实践中各人想象用什么颜色来表示。
2.让学生分组用各自的打击乐器模仿大雨和小雨,音响进行,听赏和评论,感受强弱变化。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模拟出各种风和雨的情景。
如:小风一小雨一大风一大雨一小风一小雨。
或狂风暴雨--小风--小雨等等,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游戏:听着鼓声走学生根据听到鼓声的强弱即兴用动作表现。
四、复习歌曲“上学”和“我们爱国旗”五、教师小结师生告别,听音乐“走”出教室。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唱歌大雨和小雨》教案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唱歌大雨和小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440c2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1.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声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唱歌时更好地表达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声音探索实验。通过模仿雨声、雷声等,演示声音的强弱和音色的变化。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意识到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课本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讲解歌曲和声音探索的部分,可以适当增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示范、合唱、节奏游戏等,但仍然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例如,在节奏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肢体动作,让学生通过身体感受节奏,加深对节奏的印象。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唱歌大雨和小雨》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唱歌、大雨和小雨》教案,本节课将围绕以下教材内容展开:
1.教材章节: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
2.教学内容:
a.歌曲学习:《唱歌》、《大雨和小雨》。
b.声音探索:分辨不同的声音,如雨声、雷声等。
c.互动游戏:通过声音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大雨和小雨》中雨声的快慢变化。
-歌曲情感的表达,特别是在《唱歌》中如何通过声音的强弱、速度变化来传达情感。
-声音探索活动中,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和创造,如模仿雨声、雷声等。
-歌曲创编时,如何将所学的音乐元素和节奏型应用到新的创作中。
举例:
在处理《大雨和小雨》的节奏难点时,教师可以采用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并模仿雨声的不同强度和速度。对于情感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模仿,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通过练习逐步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在歌曲创编环节,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音乐动机和节奏型,鼓励学生进行组合和创新,以突破创编的难点。
大雨和小雨
![大雨和小雨](https://img.taocdn.com/s3/m/a753137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d.png)
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年级:一年级课题:《大雨和小雨》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
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用抒情、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力目标:能以体验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方式,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情感目标: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重点与难点:感受生活中的声音掌握声音强、弱的演唱技巧;用抒情、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课前准备,教学用具:1、教师准备:多媒体光盘、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CD。
2、学生准备:彩色笔和绘画纸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1分钟)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播放大自然中声音,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标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情景导入引情激趣(5分钟)1、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刚才我们步入教室时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的声音,你们感觉怎么样?生:太美了!师:想不想到这么美的地方去亲身感受一下呢?生:想┈师:李老师看看谁想去?老师要带那些听讲认真、有纪律的孩子一起去!师: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李老师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去!师:同学们,我们出发!师:美丽的大森林到了。
(播放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的。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讲故事、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对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新歌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引入新课《大雨和小雨》。
(三)、整体感知引导掌握(16分钟)1、师:这片大森林美不美?生:真是太美了!师:同学们,森林中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它的滋润,谁能猜出它指的是什么?生:雨水师:回答得非常正确,你们看小草都笑着向你们点头呢!(多媒体:小草点头)师:你们听——小草还说些什么?(多媒体:小草按节奏读歌词)师:谁知道小草都说了什么?(生按节奏拍手读歌词)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_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大雨和小雨_人教新课标(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a3e762450b1c59eef8c7b4f4.png)
大雨和小雨
教学反思:
刚步入校门的一年级小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了陌生与好奇,他们对教师甚至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所以开学第一课,我注意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从恐惧陌生中走进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充满生机的活动氛围。
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手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宗旨,探索体验中,我依据“课标”的精神,结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适合他们的各种,填贴图画,模仿动作,抓住不同动物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体验声音的强弱、长短及固定拍节奏,通过这些练习,培养提高了孩子们模仿、创造、想像、视听、审美等多方面能力。
其中,我几次巧妙地把新授歌曲安排在音乐活动中,这既让孩子们聆听音乐,也让学生熟悉了新授歌曲的旋律,为下面歌曲的学习做铺垫,孩子们学习歌曲感到轻松而愉快。
孙云晓老师曾强调,培养学生“认知的需求”极其重要,本课的一次尝试,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雨的形成,云的形成,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知识与阅历,更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与的探索。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雨和小雨实践后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雨和小雨实践后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f5a17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2.png)
《大雨和小雨》的说课稿列位评委教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雨和小雨》这是一篇歌曲活动课,本节课我要紧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进程、及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天气转变,无时不刻不在阻碍着人们的生活,转变莫测的天空,给人们带来了无穷联想,小学生对神奇的天空有着浓厚的爱好,也期望了解浩瀚天空的有关常识;各类有趣的气象常识和标识深受他们的喜爱。
本单元就从艺术生活的关联动身,引导他们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天气转变,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
教材的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通过使劲度对照的声音仿照大雨、小雨不同的声响,激发学生的爱好,使他们感受到雨声的美好悦耳,从而唤起同窗们对大自然的酷爱。
二、教学目标依照教材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如此来设置的:1 学生踊跃寻觅并仿照生活中的声音;2 运用小组合作、小组探讨的方式自主制造几种声音;3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3、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游戏、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等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强弱。
学生能够利用声音制造故事。
4、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取得丰硕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制造能力。
五、教具预备:课件、钢琴(或电钢琴)。
二、说教法学法许多美学家以为,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情感与形式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爱好。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一些美的情境,使儿童在充分地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取得形式、技术的领会。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爱好爱好为起点,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体验、发觉、创设,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生活的美。
具体的教法有:一、情境法。
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创设必然的音乐情境。
二、提问法。
引导学生试探,观看生活,学会和新的目光看待生活和自然。
3、直观演示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音乐教学进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图像结合的动态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生爱好和好奇心,踊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雨和xx》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歌曲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大雨和xx》;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天气变化,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变化莫测的天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遐想,小学生对神奇的天空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渴望了解浩瀚天空的有关常识;各种有趣的气象常识和标识深受他们的喜爱。
本单元就从艺术生活的关联出发,引导他们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天气变化,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
教材的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通过用力度对比的声音模仿大雨、小雨不同的声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雨声的美妙动听,从而唤起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本次课是一年级的第一节音乐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是在学唱方面,学生刚开始认字,在识字能力上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的朗诵歌词,达到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1、学生积极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运用小组合作、小组探究的方式自主创造几种声音;
3、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声音,通过模仿积累对声音的敏感度,能用
人声、乐器声模仿生活中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雨和小雨,感受歌曲的强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改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
(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
谜底:耳朵。
)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
(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
师:大森林到了。
(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
二、新授部分
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
(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1、朗读歌词
2、xx读,生跟读。
师:请孩子们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评价:同学们读的声音非常洪亮,可是刚才我们也说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雨的声音大,小雨的声音小,现在我们用动作分别表示大雨和小雨,大雨用拍手,小雨用拍肩,跟着老师一起做,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最好。
3、选一个学生带全班齐读。
师:哪位小朋友想上来试读一读歌词?(真不错,给他点掌声鼓励!)
4、生跟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的琴声以绿字代替歌词唱三遍。
看谁唱得最认真!)5、生跟师的琴声轻声演唱歌曲。
6、生跟师的琴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请小朋友有感情的把歌曲演唱一遍。
)
7、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
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
新课改重视音乐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
)
三、拓展部分——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
(围圈对坐)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
有树叶、树枝等。
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
(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
极性。
)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
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
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四、总结部分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你们的歌声真动听!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演唱感受到了歌曲中大雨和小雨有趣的声音,也感受到了小草在雨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生机盎然的一幕,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只要你善于发现,用心聆听,都能找到这样美妙的声音!最后我们甜美的声音和你们学会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短小易唱,音乐形象鲜明的儿童歌曲。
全曲通过力度的变化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音响,使学生初步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歌曲为一段体,共三个大乐句。
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
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