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标培训考试
初中生物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及答案C卷
初中生物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及答案C卷一、单选题(共计52题,每题1分)1. 期末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应结合学生在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考试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
A.对(正确答案)B.错2. 下列哪个不是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
A.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概念.过程方法.技能等方面B.明确项目每一环节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C.重视通过具体事例展现社会需求(正确答案)D.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3. 通过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 )的尺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初步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等观念,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A.整体B.整体和局部C.宏观D.宏观和微观(正确答案)4. 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针对特定的生物学内容,运用生物学.物理.技术.工程学等学科概念,以及“结构与功能”“尺度.比例和数量”“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直观地表征相应的结构与功能,提升探究实践能力( )。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5. 生命观念对认识生命世界具有( ),是科学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基础。
A.规范作用B.指导作用(正确答案)C.决定作用D.模仿作用6. 下列不属于最新生物课程中生物的多样性主题学业要求的是( )。
A.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B.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遗传与变异的观点。
(正确答案)C.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D.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
7. 研训部门在开展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工作时,不必做好系统规划,但要坚持政策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8. 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 )完成增殖。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ABC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2、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A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B )。
A、植物和动物B、人和生物圈C、动物和细菌、真菌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ABC )A、面向全体学生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B )A、生物教学大纲B、生物课程标准C、生物考试说明D、生物教辅资料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ABCD )A、学校教学设备B、学校图书馆C、学生的生活经验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7、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C)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B、进行双基教学C、以学科为主教育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 A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0、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什么水平的要求?( C)A.了解水平B. 理解水平 C。
最新初中2011版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五套试题
最新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含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 ABC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2、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A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B )。
A、植物和动物B、人和生物圈C、动物和细菌、真菌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 ABC )A、面向全体学生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B )A、生物教学大纲B、生物课程标准C、生物考试说明D、生物教辅资料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 ABCD )A、学校教学设备B、学校图书馆C、学生的生活经验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7、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 C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D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B、进行双基教学C、以学科为主教育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A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0、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什么水平的要求?( C )A.了解水平B. 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 领悟(内化)水平二、填空题(每空1分,15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国家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初中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平的B. 地球是圆的C. 地球是三角形的D. 地球是正方形的答案:B2.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水星答案:C3.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钠C. 钙D. 钾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氮气答案:C5.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鱼B. 鸟C. 爬行动物D. 鲸鱼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OC. 2H2 + O2 → H2OD. 2H2 + O2 → 2H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公式?A. 速度 = 距离 / 时间B. 速度 = 时间 / 距离C. 距离 = 速度 / 时间D. 时间 = 速度 / 距离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历史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秦始皇统一七国C. 秦始皇统一五国D. 秦始皇统一八国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公式?A. (a + b)² = a² + b²B. (a + b)² = a² + 2ab + b²C. (a + b)² = a² - 2ab + b²D. (a + b)² = 2a² + 2b²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B. 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C. 动物界、植物界、细菌界D. 动物界、植物界、病毒界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小时。
答案:24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
答案:皮肤3. 化学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_______。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生物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探究式研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目标。
4、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研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生物课程标准。
6、生物课程资源包括学校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学生的生活经验、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7、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属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主题下的具体内容标准。
10、使用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研究目标中应用水平的要求。
让学生基于日常生活和观察,提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和土壤等。
接着,设计实验并收集数据和资料,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对于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假设;2.能否使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对照实验的设计;3.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并有步骤地进行实验;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6.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7.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9.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也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以下是一节关于“生物的特征”的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课程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细胞结构、自我调节、遗传信息、能量转换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2.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术语和概念。
3.发展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三套)含答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一)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科学探究探究是生物科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国家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4.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
5.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6.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
7.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ABC)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9.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A)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10.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B)。
初中生物新课标测试题
初中生物新课标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以下哪个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核C. 叶绿体D. 细胞壁2.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分解作用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生长繁殖D. 能自我修复4.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A. 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B. 2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C. 24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D. 23对常染色体+2对性染色体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6. 以下哪个是昆虫的生殖方式?A. 卵生B. 胎生C. 孢子生殖D. 出芽生殖7. 人类的基因主要存在于哪个细胞器中?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染色体8. 以下哪个是植物的生殖器官?A. 根B. 茎C. 叶D. 花9. 以下哪个是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A. 皮肤类型B. 骨骼结构C. 体液成分D. 呼吸方式10. 以下哪个是生物进化的证据之一?A. 化石记录B. 植物分布C. 动物行为D. 气候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______。
1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是:在分裂初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
13. 人类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储在DNA分子的______上。
14. 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葡萄糖和______。
15. 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这是因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会有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及其意义。
17. 解释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并举例说明。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初中生物新课标测试题
初中生物新课标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植物的主要功能是()。
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C. 吸收养分D. 发芽生长2. 下面哪个是细胞的基本单位()。
A. 细胞核B. 细胞壁C. 细胞膜D. 细胞质3. 植物的特殊细胞器是()。
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核糖体D. 溶酶体4.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之一是()。
A. 动物细胞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无B. 动物细胞有细胞膜,植物细胞无C.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无D. 动物细胞有细胞核,植物细胞无5. 下面属于非细胞结构的是()。
A. 叶绿体B. 核糖体C. 细胞核D. 细胞膜6. 细胞的基本型态是()。
A. 球形B. 梭形C. 长方形D. 圆柱形7. 植物通过根的什么部分吸收水分和养分()。
A. 毛细胞B. 韧皮部C. 吸水根D. 中柱8.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的七大科学观点之一()。
A. 细胞是生物的组成单位B. 个体是生物的基本单位C. 生物具有物质交换和能量代谢能力D. 生物的多样性反映了它们的长期适应和进化9.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
A. 48B. 46C. 23D. 2210. 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 氦B. 氧C. 氮D. 硅11. 以下哪项是植物的主要生长发育类型()。
A. 极形节律生长B. 否形节律生长C. 侧向摆动生长D. 瑞利生长12. 以下哪项不属于植物形态结构()。
A. 根B. 茎C. 细胞D. 叶13. 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 猫头鹰B. 蜥蜴C. 鱼D. 鲸14. 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是()。
A. 胃B. 肠C. 肝D. 脾15. 植物主要通过叶子进行哪种作用()。
A. 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C. 渗透作用D. 吸收作用16. 下面哪个器官不属于呼吸系统()。
A. 肺B. 气管C. 心脏D. 支气管17. 以下哪个是心脏的主要功能()。
A. 进行呼吸B. 进行血液循环C. 进行消化D. 进行排泄18. 以下不是传染病的是()。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全员考核试题答案
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开发区分局)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通识部分一、填空(共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2. 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4.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5.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6.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因材施教7.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试评价质量8.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学科部分一、选择题 (20分)1.A2.D3.C4.B5.ABCD6.ABCD7.BC8.ABCD9.ABC 10.ACD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新课标中提出的生物课程理念包括哪些?①核心素养为宗旨②课程设计重衔接③学习主题为框架④内容聚焦大概念⑤教学过程重实践⑥学业评价促发展2.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生物学习的总目标是什么?①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②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③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④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⑤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3.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选取的7个学习主题是什么?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②生物的多样性③生物与环境④植物的生活⑤人体生理与健康⑥遗传与进化⑦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4.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新课标中的课程实施部分,给教师提出了怎样的教学建议?①制定教学目标应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②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③重视运用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策略④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⑤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5.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1)以评促学。
2023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生物考试题(含答案)
(5)教学过程重实践(6)学业评价促发展2.生物课程的目标包括哪些?(1)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2)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3)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4)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5)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3.对生物学科的教学建议包含哪些?(1)制订教学目标应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2)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3)重视运用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策略(4)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5)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4.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1)以评促学。
坚持素养导向,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评价,又要关注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践操作、推理想象和解决具体问题等能力的评价,还要注意对学生态度责任的评价;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业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用自评的方法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自我反思改进学习方法。
(2)以评促教。
要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寻找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3)多元多样。
强调主体多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综合利用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促进所有教育参与者教育方式和行为的改变;强调方法多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纸笔测试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综合利用各种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初中生物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落实简答题
初中生物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落实简答题
初中生物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落实指的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合作能力、科学价值观等。
1. 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测、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和研究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科学思维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解析生物现象、思考生物问题,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科学合作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团队合作、分享信息、沟通表达的能力。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科学合作能力。
4. 科学价值观:学生应该具备对科学的尊重和热爱,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科学价值观。
落实初中生物新课标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 科学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课堂互动:教师应该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培养其科学合作能力。
3. 问题导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4. 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的意义,培养其科学价值观。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学生可以在生物学习中获得全面的素养提升,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修订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2011版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2、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
A、植物和动物B、人和生物C、动物和细菌、真菌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 )A、面向全体学生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A、生物教学大纲B、生物课程标准C、生物考试说明D、生物教辅资料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 )A、学校教学设备B、学校图书馆C、学生的生活经验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7、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B、进行双基教学?C、以学科为主教育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0、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什么水平的要求?()A.了解水平B. 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 领悟(内化)水平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 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基于2022年版新课标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考试与评价分析
基于2022年版新课标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考试与评价分析基于2022年版新课标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考试与评价分析近年来,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新课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核心能力。
基于这一目标,2022年版新课标对初中生物学课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对基于2022年版新课标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考试与评价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新课标对考试评价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新课标对初中生物学课程考试形式的影响新课标将考试形式从传统的笔试转变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之外,新课标还增加了观察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课程设计等多个评价项目。
这种形式的改变,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思考和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新课标对初中生物学课程考试内容的调整新课标将重点从纯粹的知识记忆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传统的考试重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而新课标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会更多地涉及到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让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变化原因、评价基因技术的优劣等等。
这样的调整将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标对初中生物学课程考试评价标准的改变新课标将评价标准从侧重知识掌握转变为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学生答题的得分为主,而新课标将着重考虑学生的思考过程、实践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例如,在观察实验报告中,学生需要准备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而不仅仅是结果。
评价标准的改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对死记硬背的依赖性。
四、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堂可以通过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同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评价方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初中
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初中(注意:由于回答长度限制,以下只是一个示例,字数可能不足5000-10000字,但可以根据该示例进行扩展)生物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初中考试问题 1: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 1: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考试问题 2:动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 2: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而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考试问题 3:照片合成是DNA的哪个过程?答案 3:照片合成是DNA复制的过程,即通过酶的作用将DNA的两条链分离,并根据模板合成新的DNA链。
考试问题 4:下面哪种情况是可以直接导致基因突变的?A. 高温环境B. 毒物的影响C. DNA复制错误D. 手术操作答案 4:C. DNA复制错误是可以直接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之一。
考试问题 5:下面哪种情况是不属于生物技术应用的范畴?A. 基因工程B. 体细胞克隆C. 辅助生殖技术D. 化学合成新药物答案 5:D. 化学合成新药物不属于生物技术应用的范畴,它是通过化学方法来制造新药物。
考试问题 6:利用克隆技术,下列哪个不可能实现?A. 克隆动物B. 克隆植物C. 克隆人类D. 克隆微生物答案 6:C. 克隆人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类克隆在伦理道德方面存在许多争议。
考试问题 7:作为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生成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答案 7:氧气的生成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通过光合作用中的光依赖反应产生。
考试问题 8: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中发生的光独立反应?A. 光解水B. 合成ATPC. 合成葡萄糖D. 释放氧气答案 8:C. 合成葡萄糖是光合作用中发生的光独立反应,也称为暗反应。
考试问题 9: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生物的哪个阶段?答案 9: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生物的生殖细胞形成阶段,即生殖细胞减数分裂。
考试问题 10:下列哪个不是优生学的研究对象?A. 遗传疾病的预防B. 优质动植物品种的培育C. 生物进化过程的研究D. 基因工程的应用答案 10:C. 生物进化过程的研究不是优生学的研究对象,它属于进化生物学的范畴。
生物课标试题
开发区初中生物新课标测试题1.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3.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4、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5.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动物的行为是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7.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它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8.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9.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0、生物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
11、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30分)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A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D )。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
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B、 )。
A、植物和动物B、人和生物圈C、动物和细菌、真菌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4、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物课标的全称是。
2.生物学是研究和的一门科学。
3.生物课程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是、、。
4.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论和。
5.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是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个一级主题。
6.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7.通过中学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8.生物课程标准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和第四部分()。
9.在生物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所提出的四条教学建议是:(一)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性,(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三)加强和完善教学,(四)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10.学习目标的内容标准中使用的“描述”和“概述”两个行为动词,分别属于知识性目标要求中的水平和水平。
二.判断
11.《标准》中素质教育的对象只限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
()12.“探究式学习”就是简单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14.在一堂课中,探究式学习应贯穿于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中。
()15.“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放任学生,自由发展。
()16.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7.“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8.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19.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20.课标中“运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这一条目属于技能目标要求中的独立操作水平。
()
三.简答
21.《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的理念是什么?
22. 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和生物学发展三个方面,《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它们是什么?
23. 课程改革的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24. 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四.学科教学实践
25.教学设计题:请你做一个关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教学设计(原文另印)要求:1、按三维目标的要求列出教学目标;2、说明重点、难点;3、你对完成教学任务所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