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55a2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f.png)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特异性免疫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分类和机制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免疫的两种防线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介绍特异性免疫的特点:针对性、记忆性、多样性特异性免疫的作用:防御感染、清除肿瘤细胞特异性免疫的分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3 教学活动观看免疫相关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免疫的特异性作用案例分析:具体疾病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1.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手抄报第二章:B细胞和抗体2.1 教学目标了解B细胞的特点和功能理解抗体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掌握B细胞和抗体的关系2.2 教学内容B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介绍抗体的结构特点:轻链、重链、可变区、恒定区抗体的作用:中和病毒、激活补体、介导ADCCB细胞和抗体的关系: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2.3 教学活动观察抗体结构模式图小组实验:B细胞和抗体的分离和鉴定角色扮演:B细胞和抗体的相互作用过程2.4 作业与评估绘制抗体结构示意图设计一份关于B细胞和抗体的调查问卷第三章:T细胞和细胞免疫3.1 教学目标了解T细胞的特点和功能理解细胞免疫的机制和作用掌握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关系3.2 教学内容T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介绍细胞免疫的机制:识别、杀伤感染细胞、清除肿瘤细胞细胞免疫的作用:参与免疫调节、维持免疫平衡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关系: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3.3 教学活动观察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相关资料小组实验: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体外模型小组讨论:细胞免疫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3.4 作业与评估绘制T细胞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图第四章: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4.1 教学目标了解免疫记忆的概念和机制理解免疫耐受的产生和作用掌握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关系4.2 教学内容免疫记忆的概念和机制介绍免疫记忆的类型:天然免疫记忆、适应性免疫记忆免疫耐受的产生:中枢耐受、外周耐受免疫耐受的作用:避免自身免疫病、维持免疫平衡4.3 教学活动观看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实验验证小组讨论: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4.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的手抄报第五章: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5.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失调的概念和类型理解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机制掌握特异性免疫失调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5.2 教学内容特异性免疫失调的概念和类型介绍自身免疫病的机制:自身抗原识别、自身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的机制:过敏原识别、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特异性免疫失调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药物治疗、免疫调节、避免过敏原5.3 教学活动观察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的案例资料小组实验: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实验模型小组讨论:特异性免疫失调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策略5.4 作业与评估绘制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的流程图第六章:疫苗与免疫预防6.1 教学目标了解疫苗的原理和类型理解疫苗免疫预防的机制掌握疫苗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2 教学内容疫苗的原理和类型介绍:活疫苗、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疫苗免疫预防的机制: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疫苗的应用和效果评估:接种程序、免疫持久性、副作用6.3 教学活动观看疫苗和免疫预防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疫苗的制作和效力测试小组讨论:疫苗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6.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疫苗和免疫预防的手抄报第七章:免疫治疗与免疫干预7.1 教学目标了解免疫治疗的原理和类型理解免疫干预的机制和应用掌握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免疫治疗的原理和类型介绍: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疗法免疫干预的机制:增强免疫反应、抑制免疫反应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癌症、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7.3 教学活动观察免疫治疗和免疫干预的相关资料小组实验:免疫治疗模型的构建和效果评估小组讨论:免疫治疗和免疫干预的潜在问题和挑战7.4 作业与评估绘制免疫治疗和免疫干预的流程图第八章: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8.1 教学目标了解免疫调节的原理和类型理解免疫耐受的机制和应用掌握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在免疫平衡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免疫调节的原理和类型介绍:细胞因子调节、神经调节、代谢调节免疫耐受的机制:中枢耐受、外周耐受、免疫偏离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在免疫平衡中的应用:避免自身免疫病、维持移植存活8.3 教学活动观看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实验验证小组讨论: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在疾病治疗中的策略8.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手抄报第九章: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9.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和发展理解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应用掌握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前景和挑战9.2 教学内容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介绍:单细胞测序、高通量筛选、生物信息学分析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应用:识别新型抗体、解析免疫应答机制、预测免疫治疗靶点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前景和挑战:数据解析、样本处理、伦理和安全问题9.3 教学活动观察特异性免疫研究新技术的相关资料小组实验:利用新技术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小组讨论:新技术在特异性免疫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9.4 作业与评估绘制特异性免疫研究新技术的流程图第十章: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10.1 教学目标了解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关系理解特异性免疫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掌握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策略中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关系介绍:疫苗、免疫治疗、免疫干预特异性免疫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控制传染病、减少慢性病发病率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策略中的应用: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卫生政策制定10.3 教学活动观看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相关视频小组实验: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特异性免疫在公共卫生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0.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份关于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的手抄报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包括特异性免疫的概述、B细胞和抗体、T细胞和细胞免疫、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特异性免疫失调和疾病、疫苗与免疫预防、免疫治疗与免疫干预、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技术以及特异性免疫与公共卫生等十个章节。
【教案】 特异性免疫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教案】 特异性免疫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e1bff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b.png)
第四章第二节《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四章《免疫调节》中第二节内容《特异性免疫》。
前一节的内容学习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对免疫系统有了深入了解,认识到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但并不清楚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因此本节内容要重点介绍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特异性免疫,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支撑,并与前一节学习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同时对后续学习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对免疫的概念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学生对免疫有了许多亲身的经验,但学生还未深入学习过免疫的相关知识,在前一节内容中了解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但不清楚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也不清楚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有哪些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等内容。
本节内容对学生认识特异性免疫过程和后续学习免疫学的应用和免疫失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本节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微观,且具有一定抽象性和复杂性,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需要和学生亲身生活经验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是如何在人体发挥作用的,同时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建立、展示特异性免疫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三、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三道防线及阅读教材内容,认识到免疫系统能够识别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生命观念)2.通过图文分析,阐述体液免疫、认识体液免疫的过程和特点,了解参与体液免疫的相关细胞(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四、教学重点体液免疫的过程五、教学难点体液免疫的过程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复习导入新课(第一课时)大家还记得免疫反应的三大防线吗?你们认为机体对抗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是第几道防线呢?下面我们就对第三道防线也就是我们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进行深入学习。
特异性免疫+示范 教案
![特异性免疫+示范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554bf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b.png)
第2节特异性免疫◆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分析,阐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3.从系统的视角、信息的视角,阐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设计思路】以问题探讨中的“感冒”为情境,设置一个完整的情境链条,逐步把本节课的新知一点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概念模型。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突然降温,某同学不停地打喷嚏,初步判断是感冒。
身边的好朋友都劝她赶快去医院,但她坚持不去,说:“反正我去不去医院、吃不吃药都得一周左右才能好”。
讨论:1.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提示: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普通感冒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一周以内也可以自愈。
2.你认为感冒时都需要去医院就诊吗?说出你的理由?提示:要看感冒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打喷嚏,咳嗽,可以依靠自身免疫系统;如果感冒时发烧,头晕严重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工作,则需要去医院就诊,药物配合免疫系统进行治疗。
【新知讲解】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回归情境设置问题:1.问题探讨中感冒的发生说明流感病毒已经攻破了哪几道防线?2.如果靠自身的免疫系统自愈,免疫细胞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呢?设计意图:问题探讨中的实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以此作为新知学习的背景,可以拉近知识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有代入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第一问帮助学生复习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学生可以容易答出攻破了第一和第二道防线。
第二问是本节的新知识,抓住关键词“识别”,就会发现与学生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特异性免疫授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b7c9932e3f5727a4e96264.png)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7、复习本节课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结课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免疫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是了解了几个基本概念,我相信对同学们分析和预防常见的一些传染病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要对目前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理和预防措施有更深的了解,还需要继续学习后面两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自己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1)免疫一般分为哪些类型?
(2)人体的三道防线是指什么?
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作用:(P17)
本节课主要学习特异性免疫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出生以后产生的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防御作用的免疫。
阅读课本P17,引导学生分析并发现问题:为什么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上述例子中的天花病毒、牛痘病毒、人痘浆和牛痘浆有哪些共同特点?同时,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注射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可以分别预防乙肝、麻疹?(展示课件)
C、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免疫反应对机体都是有益的
2、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
A、抗原B、抗体C、淋巴细胞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代谢的失衡,都会导致疾病,免疫则是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保证。在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疾病的防治和人体健康将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免疫》一节的内容,与基因工程的成果、单克隆抗体、发酵工程等在医药上的应用等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
高中生物特异性免疫教案及习题
![高中生物特异性免疫教案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f4cf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6.png)
高中生物特异性免疫教案及习题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理解抗原、抗体以及免疫记忆的概念;•掌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机制;•能够说明特异性免疫在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机制;•抗原与抗体的作用及作用过程。
3. 教学内容a.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特异性免疫的定义和特点;•免疫记忆的概念及其意义。
b. 特异性免疫过程及机制•抗原识别和抗原呈递;•B细胞和T细胞的分化与活化;•抗体生成和抗原消除。
c. 特异性免疫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抗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T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记忆的重要性。
4.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示意图;•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实验演示。
5. 教学资源•投影仪;•演示实验材料。
二、习题1.什么是特异性免疫?2.免疫记忆对于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有何重要性?3.请简要描述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机制。
4.抗体是如何消灭病原微生物的?5.T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杀伤作用是怎样实现的?三、参考答案1.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在初次接触到外来抗原后,能够产生能识别并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免疫应答。
2.免疫记忆使得机体在再次接触到同一抗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产生免疫应答,从而更快地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避免再次感染。
3.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识别和抗原呈递、B细胞和T细胞的分化与活化、抗体生成和抗原消除。
机制上,特异性免疫是通过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4.抗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可以诱导病原微生物的凝集、沉淀及被巨噬细胞吞噬等,从而消灭病原微生物。
5.T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实现:一是CD8+ T细胞通过识别并杀伤感染细胞,从而直接消灭病原微生物;二是CD4+ T细胞通过激活B 细胞,促进抗体生成,间接帮助抵御病原微生物。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cf243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c.png)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特异性免疫的两种类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了解特异性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的具体过程和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特异性免疫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特异性免疫的动画演示。
2. 教学案例:感冒病毒感染、器官移植等。
3. 教学素材: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免疫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非特异性免疫的内容。
1.2 提问: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识别和攻击哪种病原体?1.3 学生回答后,引出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2.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特点2.1 讲解特异性免疫的定义,强调其针对性和专一性。
2.2 介绍特异性免疫的两种类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3 对比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加深学生理解。
3.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3.1 细胞免疫过程:讲解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3.2 体液免疫过程:讲解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3.3 结合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4. 实例分析4.1 分析感冒病毒感染时的免疫反应,引导学生了解特异性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2 讨论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解释特异性免疫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5.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特异性免疫的知识。
六、教学延伸6.1 探讨特异性免疫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如疫苗研发、免疫治疗等。
6.2 介绍免疫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如CRISPR-Cas9在免疫调控中的应用。
特异性免疫——高中课赛教案
![特异性免疫——高中课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01ed4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8.png)
特异性免疫——高中优质课赛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定义和特点;3. 激发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的定义和特点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的机制和应用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介绍免疫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非特异性免疫知识;2. 提问: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它有哪些特点?3. 讲解:详细讲解特异性免疫的定义、特点和机制,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辅助说明;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作用。
章节二:特异性免疫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基本原理;2. 了解抗原、抗体和淋巴细胞的概念;3. 理解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应答过程教学难点:抗原、抗体和淋巴细胞的作用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讲解:详细讲解特异性免疫的基本原理,包括抗原识别、淋巴细胞激活、抗体产生等过程;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和关键因素。
章节三:特异性免疫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掌握疫苗免疫和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3. 培养学生运用特异性免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疫苗免疫和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介绍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疫苗免疫和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特异性免疫授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8d2bd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8.png)
特异性免疫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特异性免疫的理论知识,了解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种类和功能。
2. 能够描述和解释抗原和抗体的结构、功能、作用和分类,以及相关的测定和应用。
3. 理解和分析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以及机体免疫应答、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
4. 能够应对免疫系统的紊乱和免疫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时间:本教学以5个课时进行。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组成1. 免疫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3.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和无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第二课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和分类1. 抗原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3. 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和效应。
第三课免疫应答和免疫细胞的功能1. 第一道防线:先天免疫。
2. 第二道防线:获得性免疫的三个阶段:识别、增生和应对。
3. 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分类: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
第四课免疫系统的调节和免疫疾病1. 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2. 免疫系统的调节和稳态维持。
第五课抗原检测和免疫治疗1. 抗原检测的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PPT课件讲解和讨论。
2. 实验练习:采取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免疫实验的展示和演练。
3. 案例分析:以病例为基础,分析和讨论相关的免疫疾病的发生和预防、诊断和治疗。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和分子、抗原和抗体、免疫应答和免疫疾病等方面的知识。
2.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用于免疫实验的展示和演练,如ELISA、免疫印迹、免疫细胞分离、细胞培养等。
六、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听课和参与讨论、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课后阅读和笔记等。
2.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在免疫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3.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能力,掌握其在免疫学方面的水平和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4.2特异性免疫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生物4.2特异性免疫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1d35c7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3.png)
4.2 特异性免疫①“己方”:在人体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_______________。
它们就像身份标志,能被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敌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__________识别出来。
③免疫细胞是靠__________________来辨认它们的。
二、体液免疫播放视频《体液免疫》1.定义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针对的对象:内环境中(细胞外)的病原体。
3.体液免疫过程知识点梳理:1.浆细胞能够合成_________,并将合成的抗体分泌到_______________中。
2.结果: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______________或对人体细胞的___________。
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________等,进而被其他________________吞噬消化。
3.B细胞能够识别相应_________,而非呈递在__________上的抗原。
4.B细胞增殖分化的两个条件:相应_________和被相同抗原-MHC复合体活化了的___________结合。
5.浆细胞无识别________________能力。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分析体液免疫相关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体液免疫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6.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离不开__________的作用。
4.记忆B细胞的二次免疫例:在教室里,甲和乙分别是丙的邻座。
有一天,丙患了感冒。
两天后,甲也患了感冒,而乙则没有。
乙说一星期前他患过了感冒,现在已经痊愈了。
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乙没有象甲那样患感冒?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二次免疫的特点:反应更快更强,抗体数量更多,患病程度更低三、细胞免疫1.定义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b54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4.png)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过程。
难点: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小组讨论法:探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特异性免疫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案例。
2. 教学素材:收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案例和资料。
3. 实验室设备:准备实验室设备,进行特异性免疫的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基本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疫苗、移植手术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5. 实验:进行特异性免疫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6. 总结:总结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强调其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特异性免疫的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设计特异性免疫的板书,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深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4.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医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特异性免疫在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特异性免疫实验的操作过程。
3. 推荐学生阅读特异性免疫相关的书籍和学术论文,提高其学术素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9979e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6.png)
特异性免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3. 了解特异性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2. 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3. 抗原识别与免疫应答4. 免疫记忆的形成与作用5. 特异性免疫的应用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基本过程及其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特异性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PPT,辅助讲解。
2. 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抗原、抗体等材料。
3. 案例资料:收集与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实际案例。
4. 课堂讨论问题: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基本过程及其作用,结合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特异性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疫苗接种、疾病治疗等。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观察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解释免疫应答的过程。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堂讨论问题,如免疫记忆的形成与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特异性免疫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免疫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研究的兴趣。
4.2特异性免疫 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4.2特异性免疫 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ddefa600172ded630a1cb616.png)
4.2 特异性免疫一、教学目标1.阐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
2.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及其相互配合。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专家呼吁大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这是为什么?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在同一个病区,有的人更容易被传染得病。
这又是为什么?2、新课讲授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大多数被健康的皮肤所阻挡;进入呼吸道的大多数病原体也被黏膜清扫出来。
但是,总有一些漏网之鱼。
那么病毒进入人体液中,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如何应战呢?学生结合上节所学知识,尝试描述病毒传染过程中人体的防御过程。
病毒进人机体后,在体内时刻巡逻的、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会主动吞噬它们。
这种激烈的保卫战时刻都在进行着。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内容,总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过程: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明确所有细胞及病原体表面都有多种蛋白质,作为分子标签,免疫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对这些分子标签进行识别。
二、体液免疫教师首先课件展示体液免疫的过程,其次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
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体液后,有两条途径:一是和B细胞接触,这也是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二是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随后,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也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
然后,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释放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
4.2特异性免疫教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2特异性免疫教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dfa16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b.png)
学生根据坐标图总结二次免疫的特点。
教师总结:更快速、更强烈,产生的抗体更多。
教师将体液免疫的完整过程并以视频形式展现给学生。
学生思考、讨
论,并回答问
题。
学生欣赏、体
验并思考。
结合坐标图,分
析回答问题,培
养学生的识图能
力、分析问题的
能力。
把抽象免疫过程
以视频动画形式
展现出来,让学
生先感悟和体验
后进行总结。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作业A组:核心点一;
B组:课后题、练习册判一判;
C组:课后题。
学生认真完成
课后作业并及
时上交。
检测学生学习效
果,帮助教师进
行反思总结。
七、课堂练习
八、板书设计
第2节特异性免疫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二、体液免疫的过程
九、教学反思
签字:。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特异性免疫 教案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特异性免疫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ba459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a.png)
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程标准素养要求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1.生命观念:通过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建立机体的调节稳态观。
2.科学思维:(1)概括并总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2)构建模型进一步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提醒]人体组织细胞表面的分子标签和病毒、细菌的身份标签是不相同的。
二、体液免疫1.B细胞分裂、分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1)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2)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2.抗体的作用: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
3.病原体的彻底清除: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三、细胞免疫1.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2.细胞因子的来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分泌。
3.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识别靶细胞并增殖分化为大量的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提醒]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对象是抗原侵染的靶细胞,而体液免疫中的作用对象是体液中的抗原。
四、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调节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示例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信号分子类型及三大共性(1)病毒、细菌、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都是相同的,一般都是蛋白质。
()(2)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3)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只通过记忆T细胞分裂并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4)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二次免疫之所以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通过这些信号分子,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统一协调,稳态才能够得以保持。
()答案:(1)×(2)√(3)×(4)√(5)√知识点一体液免疫1.过程示意图(1)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它们消化。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及反思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50b505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9.png)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及反思课题:特异免疫教学内容:特异免疫的概念、原理和机制教学目标:1. 了解特异免疫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特异免疫的原理和机制;3. 能够解释特异免疫在机体防御疾病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特异免疫的定义和特点;2. 特异免疫的原理和机制。
教学难点:1. 掌握特异免疫的原理和机制;2. 能够解释特异免疫在机体防御疾病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或举例引起学生对特异免疫的兴趣;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特异免疫的概念、原理和机制;3. 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特异免疫在防病中的作用;4.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特异免疫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5. 课堂讨论(10分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特异免疫的理解。
教学资源:教材、案例材料、多媒体设备课后作业:1. 思考特异免疫在疾病防御中的作用,并写出自己的理解;2. 阅读相关文献或资料,了解特异免疫的最新研究进展。
【反思范本】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特异免疫,我认为教学中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我在教学前认真准备了教案,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特异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另外,我还引入了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课堂氛围。
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导致某些学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教学内容。
其次是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我主要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形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改进教学,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更多引入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27152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8.png)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特异免疫教学目标:1. 了解特异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特异免疫的两种应答方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 理解特异免疫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特异免疫的概念2. 特异免疫的两种应答方式3.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作用教学准备:1. 课件2. 生物实验器材3. 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顾免疫的基本概念,并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概念。
二、讲授1. 特异免疫的概念:特异免疫是一种针对特定抗原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 特异免疫的两种应答方式:a. 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对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进行直接杀伤。
b.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3.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作用:a. T淋巴细胞:适应各种抗原,可识别并杀伤受感染细胞。
b. B淋巴细胞:在体内合成抗体,中和病原体。
c. 抗体: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抗原,促使病原体被体内其他细胞摧毁。
三、实验演示教师可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作用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特异免疫的原理。
四、梳理复习学生回答问题,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回顾特异免疫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特异免疫的两种应答方式和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作用。
六、反馈下节课开头对作业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特异免疫的理解程度。
教学结束。
以上是本节生物课的教案,希望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76c0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2.png)
高中生物特异免疫教案
目标:了解特异免疫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 理解特异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了解特异免疫与非特异免疫的区别。
3. 掌握特异免疫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保护机制。
教学内容:
1. 特异免疫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特异免疫与非特异免疫的区别。
3. 特异免疫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保护机制。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特异免疫,为什么特异免疫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2. 学习:讲解特异免疫的定义、原理及其与非特异免疫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特异免疫在人体中的作用。
3. 锻炼:布置练习题,让学生思考特异免疫对人体的保护机制。
4.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特异免疫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考试:出卷考察学生对特异免疫的理解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特异免疫的理解和看法。
拓展活动: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观察特异免疫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特异免疫的理解。
阅读:布置相关科普读物,让学生了解特异免疫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做好特异功能训练教案
![如何做好特异功能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8564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3.png)
如何做好特异功能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如何设计有效的特殊功能训练教案引言:特殊功能训练是指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的一种个性化训练,旨在帮助他们克服特定的学习障碍或发展迟缓。
设计一个有效的特殊功能训练教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提供一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以帮助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特殊功能训练教案。
一、目标设定:1. 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水平,明确训练目标。
2. 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以便评估学生的进展。
3. 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二、教学方法: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多元智能教学、合作学习等。
2. 渐进式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3. 多感官教学: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1. 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认知训练、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
2. 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好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例如教具、多媒体教材、互联网资源等,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2. 利用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支持,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五、评估和调整:1. 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达成情况。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结论:设计一个有效的特殊功能训练教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以及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个性化教学、多感官教学、实用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特异性免疫——高中课赛教案
![特异性免疫——高中课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f27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c.png)
特异性免疫——高中优质课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和作用。
2. 通过对特异性免疫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特异性免疫的概念2. 特异性免疫的特点3. 特异性免疫的作用4. 特异性免疫的应用5. 免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实例。
3. 结合生物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免疫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的分类和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特异性免疫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机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分析特异性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疫苗、免疫治疗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特异性免疫的应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展开讨论。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演示:进行免疫实验,如ELISA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特异性免疫检测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特异性免疫流程图,加深对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理解。
2. 分析免疫案例,如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拓展阅读1. 推荐阅读材料,如免疫学研究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2. 学生汇报: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
九、课堂小结2. 强调特异性免疫在疾病预防、健康保障方面的重要性。
十、作业布置1. 复习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整理课堂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特异是规律的突破,
特异构成—突变,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特异是相对的,是在保证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
在设计中要打破一般规律,可采用特异的方法,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
●特异在平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
如:特大、特小、特亮,突变、逆变,所产生独特、异常现象,
对视觉的刺激,有振奋、震惊、奇特、置疑的作用。
二、特异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特异
大部分基本形都保持着一种规律,其中一小部分违反了规律和秩序,这一小部分就是特异基本形,它能成为视觉中心。
大小特异
形状特异
色彩特异
骨格特异
位置特异
方向特异
(1)大小特异:
在众多形状和大小重复的基本形中,如有较大或较小的基本形出现,就可以形成大小变异。
(2)形状特异
•以一种基本形为主作规律性重复,而个别基本形在形象上发生变异。
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加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
(3)色彩特特异
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万绿丛中一点红
(4)骨格特异
规律性的骨格之中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方向、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动。
(5)位置特异
•在有秩序的位置关系画面中,出现少数位置改变,打破秩序感,与其它元素形成对比的构成。
(6)方向特异
•在一定的秩序中,出现少数改变方向或反方向的基本形。
二、特异构成的形式
•2、骨骼特异:构成中部分骨骼在形状、大小、方向或位置方面发生变异。
•(1)规律转移:规律性的骨骼一小部分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规律,并与元规律保持有机联系,这部分骨骼即产生了规律转移。
•(2)规律破坏:整体规律在某一局部收到破坏干扰
•(3)自由形特异:根据设计的意象思维,灵活处理它与骨骼的关系,使设计获得极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另外特异还可以象哈哈镜一样,采用压缩、拉长、扭曲形象等手段来设计面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以一种基本形为主作规律性重复,而个别基本形在形象上发生变异。
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加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
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万绿丛中一点红
(5)位置特异
•在有秩序的位置关系画面中,出现少数位置改变,打破秩序感,与其它元素形成对比的构成。
(6)方向特异
•在一定的秩序中,出现少数改变方向或反方向的基本形。
二、特异构成的形式
•2 、骨骼特异:构成中部分骨骼在形状、大小、方向或位置方面发生变异。
•(1 )规律转移:规律性的骨骼一小部分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规律,并与元规律保持有机联系,这部分骨骼即产生了规律转移。
•(2 )规律破坏:整体规律在某一局部收到破坏干扰
•(3 )自由形特异:根据设计的意象思维,灵活处理它与骨骼的关系,使设计获得极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三、特异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高迪的一生带给世人无数的惊喜,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我们最喜爱的就是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
这座房子建造于1905——1907年间,位于埃克萨潘区(Eixample)的加西亚大街(Passeig de
Gárcia)43号。
2005年,他被扩充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所有高迪的建筑中,巴特罗之家的门票是最贵的,16欧。
都说米拉之家看屋顶,巴特罗之家看内部,所以尽管贵,我们仍然不想错过。
好在学生票还有优惠,13块多就进去了,真的很值得呀!
巴特罗之家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一位美丽的公主被龙困在城堡里,加泰罗尼亚的英雄圣.乔治为了救出公主与龙展开了搏斗,用剑杀死了龙。
龙的血变成了一朵鲜红的玫瑰花,圣乔治把它献给了公主。
高迪的灵感来源于此,所以这座房子的每一个设计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英雄,鳞片状拱起的屋顶是巨龙的脊背,镶嵌彩饰的玻璃和构思独特的阳台则是面具,人骨造型的支架一点也没有给人阴森的感觉,阳光照耀下色彩缤纷的拼贴玻璃叫人眼花缭乱……
巴特罗之家看上去就像是一幅抽象派画家笔下的风景画,从中可以读出高迪对自然界各种形状结构的独特诠释。
这是一进门的两个古董花瓶,又给人以很浓郁的油画色彩之感
房子里的设计感觉秉承了高迪一贯的作风,没有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状,小小的细节给人的往往是更大的感叹,一扇窗,一个门把手,可以活动的木质通风窗户~
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围坐在壁炉边,喝着红酒听着古典悠扬的乐曲,看到此情此景,能想到的就是“温馨”两个字
Jujol Rooms位于巴特罗公寓的二楼,有华丽的楼梯通向这座房子里的其他公寓单间,也有内部楼梯与主厅相连。
Jujol Rooms包含两个现代主义风格的房间,一间朝向庭院,另一间俯看加西亚大街。
这个厅是面向加西亚大街的,现已由当代设计师完全复原,并达到了一种特别的效果,使其重新散发出巴特罗公寓内所特有的华丽光辉与魔幻气息。
大厅里的颜色是柔和的棕色调,配以金色的向日葵一样的灯光和优雅的音乐,给人的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气息的包围。
上面是五彩的玻璃圈圈图案,透过下面的玻璃能清楚地看到街上的行人和外面像人的膝盖骨一样支撑的柱子。
整幢房子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巴特洛全家住的地方,即位于一楼的主厅(Piano Nobile)。
它有单独的入口和楼梯体现了典型的高迪风格。
高迪设计中独具一格且不可复制的建筑艺术特色,以及原汁原味的现代主义美术与工艺精品,在主厅内随处可见。
像不像是人的双腿支撑着整个房间?
另外,主厅还通向一个现代主义风格的庭院,占地230平方米,为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绝佳的户外空间。
风格迥异的窗户,想必也只有高迪这样的大师才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
好像是从讲解器的第9个景点开始,就是往上走的楼梯了。
在许多明信片上看到的蓝色的瓷砖墙突然的就闯入了我的视线,“哦,原来就是这里”,我想许多人看到眼前的景象都会跟我发出同样的赞叹吧!
一层层往上走,离顶层越近,瓷砖的颜色就渐渐加深,从浅蓝到深蓝,不仔细看真的很难发现它的改变。
设计最独特的地方算是水纹一样的玻璃啦,透过朦朦胧胧玻璃看到的屋子就像在水里一样,透过它看到的自己更是有趣,就像以前玩过的变形笑脸一样。
巴特罗公寓有两个阁楼开放。
位于楼顶的“龙腹”("The Dragon's Belly")中,高迪使用了其精巧的悬链拱。
我觉得这是高迪个人比较偏爱的造型,因为在米拉之家上面也有一层专门是这种悬链拱的设计。
“火的空间”("The Fire Space"),是由当代建筑师英葛·摩利尔(Ingo Maurer)设计的,是一个灯光与视觉的奇幻空间。
独特之处在于上面的灯,细细窄窄的像是打开的豆荚。
因为是今年一月份去的,所以我们两个还是冬天的装束,嘿嘿
这就是上面的烟囱和别具一格的屋顶了。
在屋顶的露台上能从一种独一无二的角度俯瞰巴塞罗那。
这些都是原汁原味、令人着迷的典型高迪杰作。
高迪在这里似乎营造了一个属于童话中的世界,自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从外观上看到的龙的脊背
鳞片和烟囱的色彩是整个巴特罗之家最鲜艳的部分了。
看了高迪的建筑,很有一股冲动,想把自己的家也用彩色的瓷砖和玻璃装点一番。
一幢房子里的楼梯,两个梦幻世界的感觉。
巴特罗之家各处仿佛真实的童话,愉快而怀旧,散发着巴塞罗那浓郁的现代主义生活气息。
在这里,成人与孩子一样都会浮想联翩。
这就是高迪,把建筑变得这么有创意,有深度,在各种蜿蜒的线条及丰富的色彩下,融合成别具一格的美丽。
楼另一面的阳台,门口有个像人腿的立柱。
阳台的地面很漂亮,对面的墙壁上的马赛克图案也是高迪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