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中印软件专业教学模式、方法之比较及应用研究

中印软件专业教学模式、方法之比较及应用研究

我 国软件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从而 为我国软件行业 的发展储备 更合理更优秀
的 软件 人才 。
际l : 达种培养模式 ・ 面 不能真 满足市 方 ¨ 场 对软 件人才的需求 ,可能导致 ・ 部分软
什人/ 的重复和浪费 ;另一方面会 导致大 r
些现 状 一 直制约着我 国软 件行业的 发鹱 , 也成为 了我国信启、 化进程的重 要瓶颈 。改 革我 国目前的软件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模 式 ,培养高素 质的软件人才及专 业化的软 件蓝领 ,提高软件企业 f身的决策、管理 £ 】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 2o 年第 2 期 oe 3
C IA S I C N EHO O Y I O M TO e. 0 HN CE EA D TC N L G N R A I Dc2 6 N F N 0
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研究省级教改立项课题
l 爹
面 型 ”、 “ 面 手 ” 式 的 软 件 人 /’ 实 多 j,
3 我 国软 件教育的新思路
针 下一些 建. 供川行探讨 ,为推动 L 殳
产业 发展的公共服 务体 系不完善 ;管理体
制需要 进一 步理 顺 ,软 件政 策权 责 一 致,分散 各个部 门的资源急需整合等 。这
成就却举 世瞩 目。近年来 ,印度软件产 、 发腱速度极快 ,19 9年以柬其软什产业肢 9 其相父 I T雅务业川 口以年均 5%的速度高 O 速增 比,2 0 0 3年印度软 件出 广达到 rl O I 2
亿美元 ,印度 已经成为继 美国之后全球 第
存 在许 多不完善 之处 。印度 的软件行业 厦其
二大 软件i 口国。有关 方 『预 计,20 _ f ; 自 i 0 8 年 E度软什出 口将达到 7 0多亿美元 ,印 J 】 0 度软件产业对印度 G P的贡献会从 目前的 D 不到 3%增 长到 7%。而我罔软件产业总 体规模 只占G P的 13%,信息产业的 8 D .8 . 5 %。有数据显示中国软件 业 5午内的 1

中印软件业发展比较与分析

中印软件业发展比较与分析

中印软件业发展比较与分析软件究竟是什么?软件的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

初期的软件专指计算机程序,其后将文档也包括其中,再进一步包括了程序、规程、规则和文档,并且强调文档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认为,“包含与数据处理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以及相关文档的智力创作称为软件(计算机)。

”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处于闭关锁国的境地,然而,“印度的软件之父”柯理却把软件概念引入印度。

70年代,许多国家、企业集中精力开发电脑硬件,对于软件,当时人们认为是附加的、免费的而且不能获利的。

但是,柯理认为软件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软硬件是一体的,硬件达到某种规模之后,软件势必有大量需求。

”至90年代中期,印度抓住“千年虫”问题、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及欧元诞生三大历史发展机遇,推动了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地增长,迅速崛起为世界软件大国和软件出口大国。

作为邻邦的中国在80年代中期几乎与印度同时起步发展软件产业的,但十几年下来,已经差了一大截。

据资料显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第一: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第二,中国既没有充分利用国内的巨大软件与服务市场,也没有充分地利用外包市场发展软件产业。

第三,中国的软件园区受到政府扶持的程度以及软件园区的基础建设状都逊于印度。

第四,一方面,中国软件企业在规模都很小,另一方面在质量管理上也比较薄弱。

第五,中国的软件产业政策制订的比较晚,也缺乏配套的产业细则。

与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相比,中印软件差别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市场不同。

印度软件业属外向型,国内市场不大,主要市场在国外,且是先国际后国内,所以印度软件企业的发展起点较高。

而中国的软件企业大部分市场属国内。

——企业规模差距较大。

目前印度全国规模较大的软件公司有850多家,其中如TATA、INFOSYS公司的员工人数达万人左右。

而中国大部分软件公司都是小规模的,最大的软件企业只有3000多人,这样规模的IT企业也为数极少。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启示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启示

Au . 0 9 g 20
印 度 软 件 业 发 展 对 我 国高职 软件 人 才培 养 的启 示
权小 红 唐小燕
江苏常州 2 36 ) 1 14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 算机科学 与技术学 院儆 件学院

要: 印度软件业的迅猛发展与成功 经验 , 对我 国高职 软件人才 培养有 重要 的借鉴意 义。结合 目前我 国高职软 件学 院实
际, 应转变观念 , 树立高职软件 人才 培养 目标 , 科学论证 , 合理开发课 程 , 注重实践 , 开展 “ 中学” 做 的教学模式 , 全面提
高软件人才职业素质 , 以适应 日益激烈的 国际竞争需要。 关键词 : 软件业 ;高职软件人才 ;培养模 式 印度
中 图分 类 号 : 72 G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2 3 (0 9 0 -100 17 - 4 2 0 )40 0 - 4 3
近 年来 印度 软 件业 发 展 迅 猛 , 已成 为 仅 次 于美 国的世 界第 二 大 软 件 王 国 , 誉 为 “ 展 中 国家 发 被 发 展高科 技 的榜 样 ” 同样 作 为 发 展 中 国家 , 国在 。 我 国际软 件市场 上 的份额 也 正 不 断增 加 , 国政 府 已 中
t f i e v ct n co lnC i , h u hneori a o ah g sttepo e t i goj t eo j r yo g r oai a sho hn weso l cag u es f eci . e h rp r rn be i f e hh ol i a d d t n a i n cv h
Al t s ma : er p d d v lp n d s c e so da o t r d sr e o i lmp fa t o o r o n r . s d o e at a - Th i e e me ta u c s f n i s f a o n I n wae i u ty a fvt o t et u u ty Ba e n t cu l n r ai n c h i

印度的软件产业现状与软件人力资源开发

印度的软件产业现状与软件人力资源开发
维普资讯
_ 阿
亨 印 的 件 业 状 软 人 资 开 吉 度 软 产 现 与 件 力 源 发
( 0年 国 南 ) 件 际 论 》 22 中 (京软 国 化 坛 0
印度 的软件产 业现 状与软件 人力资 源开发
印度 A T C P E H公 司副总裁 阿 施 施 ・瑞 亨 吉
19 9 9年 一 2 0 0 0年 , 度 软 件 行 业 在 研 发 上 的 投 印 入 是 该 行 业 税 收 的 3 4 。 这 说 明 了软 件 行 业 在保 . 护 知 识 产 权 和 开 发 专 有 技 术 上 有 了长 足 的 发 展 。
软 件 培训 在 l9 9 9年 到 2 0 0 0年 也 获 得 了 3 7
为 了 更 好 地 说 明 印 度 软 件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让 我 们 来 看 一 些 统计 数 据 : 1 9 从 9 9年 到 2 0 0 0年 , 度 印
19 9 9年 一 2 0 0 0年 , 度 软 件 产 值 为 8 . 印 6 7亿 美 元 , 与
前 一 年 度 相 比 , 长 了 约 5 。 在 过 去 的 五 年 里 软 增 O
部门。
印 度 软 件 出 口 也 保 持 了 持 续 增 长 的 势 头 。 以 印 度 卢 比 计 算 , 过 去 5年 里 印 度 的 软 件 出 口增 长 速 在
度 达 6 . % 。在 2 0  ̄ 2 0 23 00 0 1年 , 度 软 件 和 软 件 服 印
务 出 口达 23 8 5亿 卢 比 ( 2 亿 美 元 ) 并 且 预 计 到 6 ,
关 键 词 : 度 ; 件 产 业 ; 力 资 源 ; 发 印 软 人 开
中 图分类 号 :4 F9

试论印度软件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试论印度软件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0 2 0 10 2 12 0 ) 7—0 5 0 0—0 4
印 度 软 件 产 业 的 发 展 模 式 基 本 可 以 概 括 为 : 用 优 秀 利
的 、 本 低廉 的软 件人 才 优势 ,通过 政 府全 方 位政 策 扶 持 , 成
积 极 开 拓 国 际 软 件 外 包 服 务 市 场 ,形 成 以 软 件 现 场 服 务 和 承 包 服 务 出 口 为 主 的 软 件 产 业 发 展 模 式 。 印 度 软 件 产 业 发 展 在 许 多 方 面 的 成 功 经 验 是 值 得 我 们 学 习 的 , 国 内关 于 这 个 方 面 的 研 究 也 比 较 多 ,但 是 我 们 要 全 面 分 析 印 度 软 件 产
国 防 、 行 、 险 等 产业部 门 , 为西 方 资本 主 义体 系 的一 银 保 作 个组 成部 分 , 印度 的软件 出 口相对 容 易 。 四是 政 府 的大 力 支持 。印度政 府 在鼓 励 软件 产 业 发展 方 面 出台许 多 支持 从 事 软件 人 才 发展 的政 策 ,如在 个 人所
维普资讯
高 新 技术 产业
科 学 学 与 科 学 技 术 管 理
试论印度软件发展模式存在的 问题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石 晓 军
●辽 宁师范大学城 市 与环境 学院
摘 要 :印 度 是 发 展 中 国 家 软 件 产 业 的 大 国 ,在 软 件 产 业 发 展 方 面 有 成 功 的 经 验 ,文章 分 析 了 印 度 软 件 产 业 发 展 的 原 因及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 确 指 出 印 度 模 式 并 不 适 用 于 中 国 。 在 分 明
高新 技术 产业

印度NIIT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秘诀及意义解读

印度NIIT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秘诀及意义解读


NIT 件 人 才 培 养 成 功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在 于 I软 以 科 学 的教 育 理 念 为 理 论 基 础 。NIT 人 了 专 门 的 I  ̄1 智囊 库 , 立 了专 门 的研 发机 构 , 建 旨在 理 解 和 掌 握 先 进 的 教 育 理 念 ,并 运 用 于 教 育 培 训 的 实 践 中 , 转 化 为 教 师选 任 、 学 内容 结构 、 学 方法 等 具 体 操 教 教 作 要 求 。NIT 软 件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是 遵 循 和 实 践 教 I的 育规 律 的过程 。
在 NIT 训 事 业 发 展 的 初 期 , 进 了 优 秀 教 育 I培 引
关 教育 、 知科 学 等知 识 , 不必 关 心其 应 用价 值 。 认 而
另 一个 是 教育 发展 战略 研究 部 门 , 别 关 注教 学论 特
等 理 论 的 应 用 问题 。这 些 研 发 部 门 的参 与 使 NIT I的 教学 始 终 能 够得 到教 育 学 、 知 科 学 、 理 学 等领 认 管 域 最 前 沿 理 念 的 引 领 , 而 保 证 其 教 学 及 管 理 等 活 从
些 原 因 做 一 些 分 析 , 讨 论 NI 模 式 成 功 的 意 义 与 兼 I T
算 机 专 业 文 凭 、 I ANIT、 N I GNIT、 I F IT。当 前 较 为 成 熟
的 是 GN I I IT。 l 要 包 括 三 块 内容 : 年 的 通 向计 算 l主 两
机 专 业 文 凭 的 I 课 程 ; 时 还 必 须 在 一 年第 l 期 08 3 第 2 卷 9 总 59 3 期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 ONAL AND I TECHNI CAL EDUC AT1 0N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一、对印度软件业发展的简述近十多年来,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技术业在印度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50%以上,同期世界软件业增长率是20%。

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公司协会统计,从1992到1999年,印度软件出口以年均60%的速度强劲增长。

印度1999-2000年度的软件出口额为40.5亿美元,占目前印度出口总额的10.5%,到2003年将增至占23%。

印度政府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

现在,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

在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

可以说,软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印度打开了一条日进斗金的黄金通道。

作为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印度能在软件业上行走出的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感叹号,必然有其特有且适用的发展模式和竞争策略,本文用国际贸易中普遍流行的三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及波特菱形理论)试解释印度软件业飞速崛起的原因,并通过比较找出最相适用的理论,旨在能较完整的归纳出印度软件业的成功经验,望能给读者些许启示。

二、理论解释在此部分,笔者根据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试用三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1、李嘉图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

下面简单介绍其理论的假设和内容;(1)模型的假设条件李嘉图比较利益模型是以商品与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为基础,以不存在贸易限制、交易费用和规模收益等为前提条件,用两国、两商品、一种生产要素来证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

(2)理论内容生产和贸易模式生产和贸易的模式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

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来确定。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NA S SCOM和教育业在印度软件业发展 中的作用 ,并初步探讨 了其对我 国软件 产业 的借鉴意义。
【 键 词 】印度;软件 ;启示 关 【作者简介 】刘晓辉 ,河北大 学经济学院国际 贸易学硕士研 究生。


印度政 府在 软件产 业发展 中 的作用
技术企 业 提供信贷 扶持 ;二是 允许 软件企业 注册后
2 0 年 6月 09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 m o o c ou
Jn 0 9 u .2 0
Ge .6 .2 n4 0 No 1
总第 4 0期 6
第 1 2期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文/ 晓辉 刘
【 摘 要】 印度的信 息产业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 ,不但起步早且发展也很 快。本文分析 了政 府、行业组 织

( )推行 积极扶 持 的政 策 一 18 年 ,拉 ・ 地 政府 实 施新 政 ,把 软 件产 业 94 甘
年 内就 可公开 上市 ,并辅之 以鼓励 性政 策 ;三 是
允许 外 资 对 软件 技 术 园 区 内企 业 10 0 %控股 ;四是 放 宽对排 名前2 家软件 出 口企 业 的融资额 度和 收购 0
( )推 动 电信 产业 开放和私 有化 一
由于印度 电信业和IP ( S 网络连接提供商 ) 服
务属 国家 垄 断 ,It nt 接 的 费 用 很 高且 通 信 质 ne e连 r 量较 差 。 N S C M通 过 多 方交 涉 最后 促 成政 府 开 ASO
计划 ” (T I,建 立 了 班加 罗尔 等 十 多个 国家级 SP ) 园 区 ,在 基 础 设施 上 ,对 园 内企 业 提供 可 靠 的 电

英国殖民与印度软件业

英国殖民与印度软件业

英国殖民与印度软件业1. 引言英国殖民主义对印度软件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殖民时期,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教育体系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其中包括推动印度软件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英国殖民对印度软件业的影响,并分析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殖民时期的背景19世纪,英国从东印度公司手中接管了印度的统治权。

英国殖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和教育政策,力求将印度变成英国的“殖民市场”。

这些政策使印度工业化,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并对软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英国教育体系的引入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培养符合殖民统治的需求,推广了英国的教育体系,并将其引入印度。

这导致了印度软件行业的发展。

英国殖民政府在印度建立了高等教育机构,如印度科技学院和印度商学院,为印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软件专业人才。

4. 英国殖民政府对印度软件业的推动英国殖民政府认为软件行业是推动印度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他们积极鼓励印度人学习计算机科学,并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

此外,英国还在印度建立了软件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先进技术知识的软件工程师。

5. 英国殖民与印度软件业的经济影响英国殖民政府在印度推动了工业化,并使印度成为了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这为印度的软件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印度的制造业发展与软件业相互结合,形成了印度软件业的独特模式。

此外,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铁路和电信基础设施也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

6. 文化融合与软件业的创新英国殖民主义使得印度与英国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这种文化融合为印度软件业带来了创新和艺术方面的影响。

印度软件工程师对英国的软件发展有一定了解,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印度软件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7. 后殖民时期的发展二战后,印度获得了独立,并逐渐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独立后,印度政府继续推动软件行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软件业的繁荣。

这些政策在巨大程度上是基于英国殖民时期的经验和积累。

8. 结论英国殖民主义对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软件产业情况的考察及启示

印度软件产业情况的考察及启示
度 最 大 的 软 件 园 ( o t r c n l g r ,软 S fwa e Te h o o y Pa k)

1 9 1年 9 l9 l 2年 9
19 3年 9
19 9 4年
33 . O
4 8 . 5
1 9 9 5年
1 9 年 6 9
7 4 .3
产 业 的若干 建议 。 关键 词 : 度 ; 件 产 业 ; 鉴 印 软 借
中 图分类 号 :4 F 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O 3 7 9 ( 0 2 增 一O 2 一 O 1O — 612 0 ) O5 3
为 学 习 印 度 软 件 发 展 的 成 功 经 验 , 快 南 京 市 加 软件产业发 展步伐 , 近我们 赴印度进行了考察 。 最 先 后 考 察 了 新 德 里 、 加 罗 尔 的 国 家 软 件 园 、 件 培 训 班 软 中 心 和 十 余 家 软 件 企 业 , 与 有 关 方 面 和 企 业 进 行 并
・25 ・
维普资讯
第1卷 5
技, 经济 ’ 5
22 增 刊 0 年 0
了 园 区企 业 的 若 干优 惠 政 策 。在 软件 园 注 册 的 软 件
企 业 , 受 以 下 优 惠 政 策 : 免 进 口 税 ; 征 所 得 税 享 全 减 2 , 区 外 企 业 3 减 到 l ; 海 关 和 出 1 税 ; O 由 O O 免 : 3
了广 泛 的 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流 。 交
房 和 先 进 的 通 信 、 络 系 统 供 软 件 企 业 使 用 。 件 企 网 软 业 的产 品 大 部 分 为 出 口 。1 9 9 1年 至 2 0 0 1年 园 区 软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软件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软件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研 究 、 鉴 印度 的经 验 , 于探 索 我 国软件 人 才 队 借 对
伍建设 是大 有裨益 的。
除 贫 困 、促 进 社会 经 济 发展 等 方 面都 有 着举 足轻
重 的意义 。印度 软件 职业 教育 的成 功开展 , 有效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 度 重视 发 挥 职 业教 育 的功 能
高 了劳 动者 的素质 ,解 决 了相 当一 部 分人 的就业
张廷 海 , 周 经
【 要】 摘 从印度软件业的飞速发展 中, 我们感受到教育在一个国家发展 中所起的神奇作用。印度在软
件人 才 队伍建 设上 , 累 了大量 的成 功经验 。印度 在保持 高等教 育的传 统优 势外 。 积 高度 重视发 挥职 业教 育
的功 能 , 出强调 能 力培 养 , 突 密切 关 注教材 和课 程 的及 时更新 , 积极 构建 产 、 研 相 结 合 的培养机 制。 认 学、
问题 , 满足 了个人 的求 职 需要 。
在印 度软 件业 的飞 速发 展 中 ,职业 教 育 功不
与传 统教 育 相 比 ,职 业 教 育 是一 种依 赖性 强
【 基金 项 目】 国教 育 科 学 “ 全 十一 五”规 划 项 目 2 0 0 9年 国家 青年基金 课 题 “ 度 I 职业 教育 发展 经验研 究” 印 T
学科 教育 一起 ,成 为构 筑 社会 人力 资 源 的两 大支
柱 。而且 , 作为 终身 教育 和终 身学 习体 系的一个 重 要 组成 部分 , 业 教 育在 对 人 的职 业 化 、 职 满足 个人
就业 、 提升个 人 价 值 以及 提 高 国家 劳 动者 素质 、 消
研相 结合 的培养机 制 。 它 山之石 , 以攻 玉。 认真 “ 可 ”

印度班加罗尔(Banglore)——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

印度班加罗尔(Banglore)——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

印度班加罗尔(Banglore)——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

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

在印度政府和卡纳塔克邦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l0年左右的发展,如今班加罗尔地区已发展成为印度软件之都,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班加罗尔在印度软件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2004-2005财年,印度软件出口128亿美元,其中卡邦出口达62.7亿美元,占了一半,而卡邦的软件出口以班加罗尔为主。

可以说,班加罗尔的软件出口了整个印度的半壁江山。

班加罗尔是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也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最成功的地方。

印度班加罗尔抓住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集中发展软件外包这一新的产业形态,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

可以说,园区许多机制、要素资源、基础设施等都是围绕软件外包发展进行而设置,并为支持软件外包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为适应软件外包业务发展需求,园区培养了大量软件蓝领工人。

政府还通过在学校开设软件技术相关课程、把学员送到国外去培养等措施为软件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积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加强软件出口联系。

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信息技术政策,为软件企业和海外的研发机构、客户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连接。

现在印度的卫星通讯设施和互联网不仅使国内的各个软件科技园区的联系变的极其方便,而且可以使他们联系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成立专门的软件出口中介机构。

为了促进软件出口,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如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和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这些机构为软件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视与海外信息沟通和联络。

园区在美国设立第一个国际商务支持中心,以及时反馈美国市场信息,致力于加强本国公司与美国企业界的联系与沟通。

班加罗尔与美国硅谷之间也存在密切的人员联系和企业合作。

从软件人才培养现状看高职软件专业发展方向

从软件人才培养现状看高职软件专业发展方向

从软件人才培养现状看高职软件专业发展方向作者:刘晓倩来源:《消费导刊》2010年第01期一、引言随着软件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各层次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我国各高校每年输出大量软件专业的毕业生,但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远大于供给。

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在培养以程序员为主的中端应用型人才。

从专业的发展来看,高职院校要在借鉴其他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指导专业建设,确保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软件人才。

二、当前主流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一)印度的精细化分工培养模式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实用为主旨、注重语言和非智力因素的培训,强调高、中、低三级软件人才协调发展、分工精细的模式。

它突出三个特点:第一,软件人才培养主要通过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来完成。

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低端人才缺乏问题:大大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

第二,多渠道、多层次培养软件人才。

国家投资主要立足科教机构,着重培养高水平的软件人才:社会力量积极办学,通过职业教育培养软件蓝领;软件企业自身也纷纷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产研结合进行成员的再教育。

第三,有着全面、开放的人才观。

印度在对软件人才的培养上,不仅注重技术能力的提高,还强调各种非技术素质的培养,如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印度软件人才培养以应用为目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印度软件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产业、教育互动关系密切,教学和新技术发展不脱节。

学校的策略是利用产业界的力量,欢迎企业到校园设立实验室,并随时根据企业和产业需要修改教学大纲、调整课程内容,使教学体系更加务实和灵活。

二是市场驱动的教学模式。

印度政府没有具体规定学校如何运作,学校可以自己决定运作方式及收费标准。

这种模式决定了职业培训中心必须具有良好的质量,否则就招不到学员。

三是强调实践教学。

实践是印度软件人才培训的主要方式,即不是按照从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再到实习的路径来展开教学的,而是把传统教学顺序完全颠倒过来,先从“做”开始,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再以此为基础学习专业理论。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对中部崛起的启示 (2)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对中部崛起的启示 (2)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对中部崛起的启示摘要:印度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针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与本国的人才、成本优势,通过制定国家战略以及在人才、产业园区、产业的国际化、行业组织、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与企业上市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后来居上,在软件外包产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印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我国中部地区在全国及世界中的地位相类似,其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于中部实现崛起在战略的选择、制定与实施方面都具有启示意义。

外包是指一个企业把自己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分包给其他企业或个人,或者是把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分发给其他企业或个人,最核心的业务由自己负责。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国,2005年软件外包服务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34.8%。

软件行业的产值从1990年的5000万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122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了40%以上,出口额也已经超过了全国出口总额的20%。

印度软件产业中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已开始通过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服务和出口套装软件,实现向高端市场的转移并且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和研发高端产品。

印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我国中部地区在全国及世界中的地位相类似,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后发国家与地区实现崛起具有启示意义。

一、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1.将软件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和政府部门意识到印度在发展软件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认为它有可能成为印度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在赚取外汇的同时为年轻人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1984年出任印度总理的拉·甘地提出了“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随后制定和颁布《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策》,政府成立“软件发展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软件产业发展,建立质量认证机构,设立软件实验基地。

1991年,颁布《软件技术园区(SPT)计划》,通过提供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良好的设施、配套的服务、企业的协作与互补来推动软件业,特别是软件出口的发展。

印度软件业崛起及其启示

印度软件业崛起及其启示

印度软件业崛起及其启示界第一印度目前有软件公司近3000家.从业人员多达4l万.前l0家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在万人以上.企业盈利在20%以上预计到2008年.印度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产值将达到780亿美元.印度软件业何以在短短l0年获得飞速发展.创造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科技的并取得成功的奇迹呢?比较中印软件产业的现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对我国发展软件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中印软件产业现状比较1.国际化水平.2003年,我国软件业规模约为16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市场仅有165亿元,仅占整个产业的l0-3%.而且主要出口地为日本(6l%),欧美市场只有15%.同期,印度软件业出口值高达99亿美元.一半以上出口目的地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美国.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已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全球500强企业中有l85家公司把部分业务外包给了印度的IT公司,有135家企业使用的是印度制作的软件.在跨国公司对在印度和我国设立的软件开发企业的评估中,印度的评分普遍高于我国.2.软件服务业:印度的软件服务业非常发达.而且已经从原来单纯的呼叫中心,数据录入等逐步升级到IT咨询,业务外包等层次,并在某些方面对欧美的软件服务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而我国企业大部分还处于附加值较低的底部.3.实力规模:印度软件业孕育了一批世界级的软件企业.2003年,印度前三大软件企业(TCS,WIPRO和INFOSYS)营业额均超过l0亿美元.我国的软件产业规模虽然已超过印度,但并没有出现上规模的大型企业.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中软公司则仅仅只有9亿元人民币.二,印度软件业迅速崛起的原因1.政策支持(1)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置于优先地位,在税收,贷款,投资,人才培训和教育等方面为包括软件在内其启的信息技术产业提供在信息技术部设立软软件技术中心.专门j展方向,软件的前沼印度政府对信息产业在法律上给予保护.I持.政府还根据本国4导向的发展战略:(2)为筹集软件政府除将l%~3%的设.还实行了金融优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与直接投资企业上市集资等.目金中国外资金已占61产业为主要投资标自资总额的20%以上.支持下,大批软件企集资.吸引并引导入.(3)印度政府为:发展.采取了比较即对软件产业实行零服务税:首先,为鼓卮府除免除进出口软十产品全部出口的软许出口商选择交纳亨留出口收入的50%.计算机质量,引进国放宽了对计算机进[降低关税.第三,为壹政府对进入高科技园区的本国公司和跨国公司都实行优惠政策,规定在软件园区注册的软件企业2010年前免征所得税, 进口软件设备免税和加速折旧等, (4)印度设立了专门的国家研究开发机构,在全国设立信息中心允许国营或私营部门建立独立的信息与软件产业的开发机构,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2.放松市场管制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首先在软件业进行经济转轨.放松了市场管制.允许建立合资企业.允许外资控股50%以上,允许外资独资企业享有与印度企业同等的待遇同时,逐渐放弃微观层次的经济管理,如取消电信部门的垄断: 降低了一些领域的关税:政府的监管主要着眼于为企业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对于具体的经营活动则完全放开:许多行业对私人投资(包括外国投资)开放这些举措吸引了大批世界级的IT企业来印度投资,带动了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3.建设软件技术园区建设软件技术园区是印度政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成功地实施了以电信~(Teleport) 计划为基础的"软件技术园区计划"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印度已建成了包括最着名的印度南部软件业的"金三角"班加罗尔,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在内的l8个软件产业园区.园区内注册公司超过7500家,软件技术园区的出口额已占印度软件业总出口额的68%以上政府对进入的园区的软件公司以优惠价格提供厂房和办公设施.对高科技园区的海内外公司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75%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免征所得税.凡在软件技术园落户的国内外公司.可享受印度政府对出口加工区的所有优惠,对软件的出口给予现金补贴和关税回扣4.独特的教育体系印度政府早就清醒地认识到.充足的软件人才和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根本,而这又需要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软件教育培养体系目前,印度通过支持高等院校培养软件高中级人才,大力鼓励民间办学,大力鼓励软件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构等措施.已形成了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体系.为印度的软件产业腾飞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本.5.制度环境建设在金融体制与资本市场方面,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全国商业银行合计的坏账比率低于10ck,资本充足率要求比巴塞尔协议高一个百分点,即9ck: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也较高.印度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的优势已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初步体现.投资者阶层的出现. 再加上发展银行等资本提供者自身也日益服从于市场规则.这些因素都加强了印度市场的效率和信誉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印度直接继承了英国经济立法方面的主要内容,其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与欧美国家的法律体系兼容性更好;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与知识经济发展和与全球化相适应.在民事立法领域加强了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一印度的版权法是世界上最严厉的知识产权法律一6.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印度软件业的行业组织如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信息技术产品制造商协会(MAIT)虽不是政府组织.但与政府之间的沟通非常密切,他们帮助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沟通相互联系,组织宣传和展览,组织研讨会,向政府反映问题,成为政府与软件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NASSCOM就曾经促成了印度与欧洲一批软件企业的战略联盟.从而扩大了印度对欧洲的软件出口行业组织还注意宣传国际上通行的ISO和CMM标;佳, 并帮助大批印度软件企业达到了国际标;佳.三,对我国的启示近些年来,中国的产业一直处于低端,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的大多是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有些甚至是高污染或者是已被淘汰的技术.企业形成对外技术的依赖,大量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至今没有脱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轨道.随着贸易规模的日益扩大,长期支撑我国外贸出口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能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整合的自主性.其竞争力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印度软件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动技术型产业的发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领先优势一我国应将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认识高度政府应全方位地,更多地给予高科技产业有力的支持,包括实行产业倾斜政策,更加优惠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甚至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保障: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减少对高新产业的政策壁垒,建立无碍环境:合理规划开发园区建设.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人才培养应与知识经济接轨,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协调:加大对R&D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完善金融,法律,税收制度,构建良好的软环境(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责任编辑:孙刚5620o6年第5期。

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0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职教平台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做支持对高新技术来说更是如此印度软件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其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而这些软件人才的获得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定位于职业教育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一印度软件人才培养定位于职业教育的原因分析印度软件人才主要通过职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培养这是印度软件人才培训模式的首要特点究其原因即他们充分认识到软件人才主要的能力是做要拥有大量的能够实际地开发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软件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进行计算机科学研究软件业是个技术更新非常迅速的行业其人才和师资培养必须跟上技术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大学课程往往很僵化当时也缺乏资金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及其培养模式决定了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二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一市场驱动课程每年更新培训单位和大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新技术和新技术产生的背景二证书观念淡化学员关注的是能得到什么工作投入的能回报多少三注重工作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训特别强调工作态度表达能力和小组一起工作的能力等技术外的素质的形成他们经常要学生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不用体态语言正确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因为这一能力在人机对话中十分重要同时他们还非常重视直觉的训练因为计算机中许多问题是无法通过逻辑所能解决的四突出强调实践教学培训边工作边学习掌握技术的能力五重视课程开发在大型的软件人才培训中心如N I I T的培训中心有专门的课程开发部有大量专家专门负责课程开发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许多培训中心引进了I SO9000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祝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摘要印度目前已成为世界软件主要出口国之一其软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的成功取决于它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以及其独特的定位于职业教育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透视,反思我国教育体系,提出一些对我国的启示,以便在今后的发展中借鉴,取得更大的进步关键词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启示三对我国的启示首先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是职业教育而不是学术教育他们成功的经验证明即使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即使是软件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职业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他们在这一模式的选择过程中有资金短缺等等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是根本性的即他们否认学术教育模式具有培养大量的技术娴熟的软件人才的能力这与当前我国的软件人才教育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我国一谈到发展软件人才教育便自然而然地认为是要建立学院建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认为职业教育太低级不够档次在课程设置上更是一味地强调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结果呢也许学生头脑中记住了许多原理能够撰写出大量的学术论文但却设计不出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软件目前我国许多软件公司招聘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已反映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这一深刻问题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其实在社会需要的人才中大量的是实用型能娴熟地完成工作任务的人才学术型的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通常只是少数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职业教育而不是学术教育哪怕对于软件这样一个高新技术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已逐渐让人们忘记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其结果是在教育与社会课程与工作之间逐渐形成了一道鸿沟学校老师只知道教给学生知识却很少反思学生需不需要这些知识还有没有对他们更有价值的知识印度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是很有启发的其次在教学方面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不是按照从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再到实习的路径来展开教学的而是把教学顺序完全颠倒过来先从做开始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如遇到问题再以此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这一全新的课程安排顺序是以两个基本观念为基础的1基础理论并不是做的必要条件在没有掌握基础理论的条件下学生同样能够学习如何做并且什么是基础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理论问11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2006年第12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题2做中学既是知识社会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我们常说要学会如何学习但是学校外的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因此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就是要学会在做中学而只有从做开始展开的教学程序才有助于这一能力的形成反思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展开的顺序其模式几乎千篇一律的是从理论到实践这一模式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几乎把它作为了法定程序在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的背景下这一模式的影响力更是有增无减许多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的课时进一步增加而其结果便是一方面学生厌学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技能越来越差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将何去何从印度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也能给我们一定启示再次在课程开发方面他们通常都拥有大量的专门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这说明他们已把课程作为软件教育整个过程的核心作为软件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作为打造培训品牌的基石课程意识已深深渗透到了其整个教育理念中与之相比较当前我国职业学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的课程开发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学校通常只有教学概念而无课程概念更没有专门负责课程开发的人员如果要开设新专业或是进行课程调整往往只是参照其它学校同一专业的专业教学计划很少在课程环节开发面进行投资学校对教学方法的思考要远远多于对课程的思考而事实上课程之于学校就好比生产线之于企业只有生产线改造好了企业才有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基础对学校而言教学是受制于课程的如果课程不做根本调整仅仅从教学改革入手根本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得质量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要走上特色化品牌化的道路就必须大大增强课程意识肯在课程开发方面进行投资印度与我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它的职业教育,软件业的成功值得我们深思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适当借鉴印度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并努力为我国职业教育及软件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参考文献:[1]付瑛周谊.印度的职业教育.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月.[2]印度的职业教育和师资培训.海外职教.南京职教信息网.htt p://w w w.n j /zou j inzhij iao/h aiw ai zhij iao/25.h t m[3]职业教育定位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职教论坛.2002年第24期.[4]印度埃及巴西教育改革[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2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电子商务E-bus i ne ss专业主要是为培养通过运用国际互联网技术实现商务交易和工作流程的复合型实用性专门人才网络化的计算机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由于英语是网络主要语言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英语的需求究竟有哪些方面需求程度如何原因何在在教学方面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以专门用途英语E ngl i s h f orSpeci f i c Pur pos e简称E SP的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对江苏徐州某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56名学生平均年龄19-20岁男29名女27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期为ESP教学提供一些有用的启示1需求分析理论需求分析是确保E SP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自R i cht er i ch(1972)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以来需求分析(n e e d sanal ysi s)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中已经二三十年了需求分析从一开始就属于评估研究范畴(Suar ez,1994)它可以用于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确定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以便能够引起重视(Cohe n e t a l,2000:390)需求分析中有关需求的定义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这种以目标为导向(goal-or i ent ed,W i ddow son,1981:2)的需求属目标需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英语需求问卷调查邵朝霞1范林榜21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9摘要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网络化的计算机而英语是网络主要语言文章以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某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的英语需求问卷调查揭示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石化的研究和ES P教学提供一些有用的启示关键词电子商务英语需求分析(obj ect i ves,B er w i ck:1989:57)2)需求是外语学习者要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要做的事情(W i ddow son,1981:2)这是一种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需求定义它涉及到外语学习中行为的转变及学习的手段3)需求可以被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认为是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是最好应该掌握的内容(M ount f or d,1981)4)需求也可看作是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即他们自己希望从外语课堂中获取什么5)还可以把需求看作欠缺与不足即学习者自身所缺乏或感到缺乏的东西需求分析包括教学活动开始前和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客观信息(如外语学习者的个人情况学习目的和目前的外语水平)和主观信息(如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偏爱需求与期望)等的数据的收集(B r i ndl ey,2002:439)需求分析有两种最常用的模式目标情况分析(T ar get Sit uat i o n A nalysi s)和当前情况分析(Pr esent Sit uat ionA na l ysi s)目标情况分析是在一门外语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而当前情况分析则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主要了解学生的语言现状调查学生的语言强项和弱项即优势与劣势需求分析最好是把目标情况分析和当前情况分析两种模式相结合尽量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从多种渠道用多种工具了解和获取多方面的相关信息在外语教学中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弄清楚学生指望得到什么和他们的实际情况换句话说就是了解他们已经有了什么。

国外软件产业政策启示与借鉴

国外软件产业政策启示与借鉴

国外软件产业政策启示与借鉴国外软件产业政策可谓是各有千秋,给我们带来了超多超棒的启示与借鉴呀!先说说美国吧。

美国的软件产业那可是相当厉害,就像一个超级大明星在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

美国政府对软件产业的政策那是相当宽松,就像给软件产业的发展松绑了一样。

政府大力鼓励创新,创新在那儿就像是一种时尚潮流,人人都想赶上。

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那叫一个严格,就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着软件开发者的权益。

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创意就像你的孩子一样,要是没有这种严格的保护,被别人随便抢走或者盗用了,那得多伤心呀。

这就使得软件开发者们能够放心大胆地去创造新的软件,不用担心自己的心血被别人窃取。

而且美国的教育体系也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高校就像是软件产业的人才工厂,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精通软件技术的优秀人才。

这就像给软件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它充满活力地不断发展壮大。

再看看印度。

印度的软件产业也是不容小觑的呢。

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推动软件产业发展。

他们就像是软件产业发展的超级助推器。

印度把软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这就好比在众多的孩子里,特别看重这一个孩子,给予他特别的关注和资源。

印度建立了很多软件技术园区,这些园区就像是软件产业的大家庭,众多的软件企业在里面聚集。

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就像一家人一样。

而且印度还注重软件人才的培养,他们的软件人才培训体系很有特色。

这就像是给软件人才打造了一个专属的成长通道,让他们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在软件产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国际市场上,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做得非常出色,就像一个超级工匠,专门承接别人的软件外包工作,而且做得又快又好。

欧洲的一些国家在软件产业政策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比如德国,德国以严谨著称,他们的软件产业也带着这种严谨的风格。

德国政府支持软件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这就像是给传统制造业装上了智慧的大脑。

软件和制造业的结合,创造出了很多智能化的产品,就像魔法一样,让原本普通的产品变得超级智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理论 ,进行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是必须 的, 但对软件市场的开发而言, 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大量的、 能 够务实地开发出具有市场价值的应用软件人才。
(2)软件上技术的发展,而大学教育往往无法做到这
展的成功因素时,一些学者将其归因于政府的积极扶持与严 格的知识产权制度,一些学者则强调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以 及企业对质量与项目管理的高标准,而另一些学者更是将印 度人普遍使用英语这一语言与数字逻辑思维的先天优势作为 印度软件业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 印度软件业 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软件业的发展 而言, 人才因素则是至关重要的。印度软件业的迅猛发展, 正 是因为其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 而这些软件人才的 获得, 则来自 其独特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一、 定位于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印度的软件人才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 ,而不是学院式教 人活动和会议报道的内容(包括文字和照片) , 仍被严格控制 在半版以内。每天要闻版一半以上的版面用来登载与普通读 者相关度大的各类新闻,改版后的要闻版对普通读者具有比 较强的吸引力。 一周内要闻版上让普通读者感兴趣的报道有 : 《 外来打工者可办大病保险》( , (69名特困生被优惠安置》《 、事 关百姓切身利益政府承诺字字千金十件为民实事多数超额完 成》( 1200元个税起征点上调》 , 等。《 南京日 还不拘一格选 报》 用要闻版的新闻。 在党报的要闻版上,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活动 的真正主体无疑应当占 有一席之地。 三、 注意新闻信息发布的充分性和透明度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的重要的工作部门,在获得重要新闻 信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这种资源优势令都市报 艳羡。 但有些地方党报却忽视了对权威信息的充分发布, 或放 弃了对重要信息的深度开发。以党报发布的干部任命的新闻 为例。 这类涉及人事变动的新闻信息无疑是重要的, 也是受众 感兴趣并愿意关注的。但党报发布此类信息时常缺少必要的 背景。读者阅读党报时,常读到 “ 经研究决定, xxx同志任中 共xx 市委副书记”这样的新闻。一般读者很少有人知道这 位xxx同志从何处来, 以前从事过什么工作。 而这一背景, 正是 此类报道有责任向读者提供的。 很遗憾, 读者无法从不充分的 新闻报道中获得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这种不为读者提供最 起码的新闻背景的做法, 有待改进。 群众是由一个个单个的人 构成的。 人的全面发展, 涉及诸多层次和 面, 其中, 知情权利 得到尊重, 信息需求得到满足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此而言, 贴近群众还应当考虑到受众的知情权利和消息需求的因素。 四、 大力改进文风, 给读者以亲切感和亲近感 对此 , 党报在改版和改革中已有所重视 , 总的说来文风是
进文风进一步贴近群众方面, 也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总之, 这些点点滴滴的成功累计起来, 就是一步步地在贴
近群众。 当然 , 真正贴近群众 , 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作为党的 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宣传工作任重道远。 始终坚持党性 原则, 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贴近群众, 这应该是党的新闻 工作者追求的人生境界。
在不断改进之中。具体而言, 各地党报的文风情况不一:有的 让人感到亲切、 生动, 爱不忍释;有的则文风欠佳, 令人无法亲 近。 有的官话、 套话较多, 公文式的报道较多, 简单重复的现象 较多; 新鲜活泼的群众语言较少,群众实践中的鲜活事例较 少, 新闻报道手法的创新较少。总之, 党报的文风与人民群众
均50%以上的速度强劲增长; 而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计 算机软件开发市场上, 印度已占据18.5%的份额 , 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生产国。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的国家能够在先进产 业中获得巨大成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阐述印度软件业发
( 1)充分认识到软件人才主要的能力是“ , 做”而不是掌握
参考文献 :
[11李长春 三贴近” .从“ 入手改 进和加强宣 传思想工作, 求
一点; 因为大学课程往往僵化, 调整速度缓慢, 而职业教育则
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在软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本身需要不断地接受 培训。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正规学院的教师则往往缺乏
知识更新的内在动力,而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模式则能有效 地解决这一问题。 (4)要在短期间内迅速培养大量软件人才, 仅有大学教育 是绝对不够的。 因为建立大学需要大量投资, 而政府没有足够 的资金支持, 即使有了足够的资金 , 建立大学需要很长时间, 且大学的学制往往较长,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弹性化市场运
夫教货 2 6 7“ 上 刊 料00 年 号 旬
印度软 件 业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及 其启 示
卢宁玲
(苏源电气实业集团财务与产权管理部, 江苏 盐城 22400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印度大力发展以计算机软件 业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 ,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据世界银行 对软件出口国家能力的评估报告, 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 质量 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 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公司协
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部分党报工作者对文风问 题并没有像对导向问题那么重视, 往往认为导向是政治问题, 文风是形式问题, 甚至只是语法修辞问题。其实, 文风并不仅 仅关涉文字形式和语言表达, 问题的实质是对读者、 对群众是 否足够地尊重。 一个媒体如果没有优良的文风, 那就会将人民
群众拒之于门外, 这是和党的群众路线、 贴近群众的要求背道 而驰的。 党报在坚持正确的导向方面较为出色, 相信在通过改
育来培养的, 这是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特点。目前 ,
印度每年约有50万名新进软件人才, 但其中大学毕业的只有 7.4万人, 其它则几乎全是通过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获得的。 为什么印度主要通过职业教育实现软件人才的培养,这主要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会(NASS COM)的统计则显示, ( 印度软件业近15年来一直以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