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第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a0452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6.png)
第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题要点梳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如物近物远参考对象都是焦点,改口诀成实像与虚像都适用)。
基础巩固1.(2022·重庆一中八年级阶段练习)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
随着“礼让斑马线”新交规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加大对机动车违章行驶的监控力度,如图所示是某重要交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拍A.汽车的后视镜中形成的像是实像B.监控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照片中斑马线上的行人是缩小的虚像D.照片中车的外观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2.(2022·重庆八中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AB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B′是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成像正确的是()A.B.C.D.3.(2022·重庆八中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B.若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D.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右移动透镜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4.(2022·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将变大C.当物距为20cm时,在光屏上可能成等大的实像D.用不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光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5.(2022·安徽·肥西实验高中八年级期中)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精细梳理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精细梳理新人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66a55f3528ea81c759f57807.png)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f=12cm(最好在10~20cm之间)的凸透镜一个,蜡烛一支,用白色硬纸制成的光屏一个等.【设计实验】①把蜡烛放在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倒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量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②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物距u 与f的关系像距v与f的关系像的特点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像与物同侧或异侧像的变化u>2f f〈v<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u变大时,像变小;u变小时,像变大。
照相机u=2f v=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测焦距f〈u<2fv〉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投影仪u=f不成像测焦距u〈f v>u正立放大虚像同侧u变大时,像变大;u变小时,像变小.放大镜【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像,像距,随物距的变化成实像时(u〉f):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成虚像时(u〈f):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实像物远像变小,虚像物远像变大)2、两个分界点:(1)u>f:成倒立的实像,物与像在凸透镜两侧;u<f:成正立的虚像,物与像在凸透镜同侧。
(2)u〉2f:成放大的像;u<2f:成缩小的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3、物体位置的变化,引起像的性质变化。
4、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或(正立)的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的实像。
【注意事项】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位于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成的像位于光屏中心。
u>f时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在偏上方时,可以把光屏和蜡烛向上调,也可以把凸透镜向下调。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受;②物距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以高度,虽成了实像,但光屏承接不到;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一倍焦距,成的实像很大,像距也很大,光屏也可能承接不到。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ac50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6.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1bad90284ac850ac024208.png)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2u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f u 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7要点诠释: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室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有5cm 、10cm 和30cm ,我们所选的透镜最好在10cm —20cm 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
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
此时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
知识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光路图:(5个)(1)实像:像 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接收。
(2)虚像: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不能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眼睛看。
(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
)(1)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7f55e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3.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
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人眼靠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获得清晰的像。
6、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二、易错题精选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1)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的像越大。
()(2)放大镜总能放大物体。
()(3)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大于像距,则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5)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最新初二物理人教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最新初二物理人教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7b4d3feff9aef8941e0680.png)
备战初二期末物理考试,首先要熟知掌握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物理公式解决考试题目。
三好网小编帮助初二生整理了初二物理课本各章节知识点,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让你轻松应对考试。
1.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两侧。
5.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1) 一倍焦距是成实物与虚像、倒正、物像异同侧的分界点。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倒立,物像同侧);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正立、物像异侧);(2) 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3)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异侧);(没有缩小的虚像,也没有等大的虚像)(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四、眼睛和眼镜67.眼睛: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2.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3.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
5.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2.望远镜成像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道理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3.视角: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4a20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3.png)
倒
立、 放大 的实像,
v>2f。
(4)当u=f时,不成像。
(5)当u<f时,成 正 立、 放大 的虚像
(1)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的原因。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高度;② 蜡烛可能位于焦点;③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④光具座短,像成在光具座以外。 (2)实验中,如果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端,应如何调整 交流讨论 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①将光屏向上移动;②将蜡烛向上移动;③将凸透镜向 下移动。 (3)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 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成像情况如何? 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只是像变暗了
A.不能成清晰的像 C.成倒立、放大的像
B.成倒立、缩小的像 D.成倒立、等大的像
[变式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 为10 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 cm刻度线处,通过移 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将蜡烛移到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将蜡烛移到35 cm刻度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从10 cm刻度线处移向40 cm刻度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 现的像会变大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 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物体越靠近焦点, 像越大,远、近指物体成像与透镜间的距离)
[变式2-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 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 cm处的光 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 方向移动7 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871539ec3a87c24128c442.png)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重点难点解析一、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实验的说明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等。
2.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正物像同侧,实像倒物像异侧;物远实像小,焦点内放大。
3.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又叫“三心等高” 。
注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二、对规律的深刻理解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见表格)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深刻理解(1)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在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2)2f是成放大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U=2f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3)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越小,像越大,像距v也越大;物距u越大,像越小,像距v也越小。
(4)根据u和v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
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
(5)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6)可以这样记忆理解: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例题1】(2019四川南充)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现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答案】照相机;远离。
【解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f7c7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08.png)
机镜头的焦距为5 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
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____1_0___ cm。
返回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兴趣小组用某凸透镜完成 了一次成像,如图所示。之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 位置不变,将该透镜替换为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那 么此时烛焰成的像为__虚__(填“虚”或“实”)像,生活中的 _放__大__镜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 一原理成像的。
【答案】D
返回
9.如图所示,为了加强管理,很多学校对老师们实行刷脸 考勤制度。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_人__脸___(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 倒立、缩小的__实__像,可与录入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记 录考勤。若镜头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 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 条件是___大__于__2_0_c_m____。
返回
7.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 应图中所示的各区域,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的使 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 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
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
大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பைடு நூலகம்丙区域内,成正立、放
(4)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 ,则烛焰的像亮度将___变___暗__。
返回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移动光屏距透镜20 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 ) 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 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 cm 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37365b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3.png)
D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
_
1.熟练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操作2.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_
熟练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操作
1.凸透镜成像的实验(1)实验装置——光具座,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2)物距是指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像距 是指______到_______的距离。
实验次数
物距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虚实
大小
正倒
1
30
2
20
3Hale Waihona Puke 15410
5
7
略
【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注意: 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离透镜越____,像越____;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与物体移动方向一致。
远
大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和 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摄像头等;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383eb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a.png)
2.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记 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3.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去掉光屏后能通过凸 透镜看到 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记下此时的物距。
活动三: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f
F
F
2f
活动三:作图推导凸透镜成像规律
活动三:作图推导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以致用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
在 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蜡烛 凸透镜
置光屏 、 、 。为了确保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
央,同要一调高整度 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大致在 上。
2、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 那么将点燃的蜡烛 放 在 位 于 凸 透 镜 前 15cm 处 时 , 光 屏 上 得 到 的 像 是
2.物体离透镜很近时,凸透镜成的像: 。
猜想: 同一个凸透镜所成不同的像可能与
有关。
活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光具座等
25cm
40cm
68cm
物距u=?
像距V =?
注意: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以使
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实验探究 收集数据
现象: 凸透镜能成不同性质的像
问题:
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 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猜想 实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学 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2.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解决有关凸透镜 成像的实际问题。
活动一: 体验与猜想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6e2e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e.png)
F
F
F
F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
2F F
f 2f
F
2F
f 2f
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v<2f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u<2f时
2F F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与两照倍焦相距机之的外特点相同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随堂练习
1.请用作图法找出蜡烛火焰A点的像A′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交点即是A的像A′。
fffFra bibliotekf新知探究 知识点2 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 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 片上,形成倒立、_缩__小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 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减__小__(选填“增大”或“减 小摄”像)机镜镜头头与相感当光于晶凸片透间镜的,距其离成,像才特能点拍与摄照到相清机晰相的同画, 面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当无人机上升时,相当于物距变大,像距减小,像变 小,所以需减小镜头倒感光镜片距离
随堂练习
3.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 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C )
放大A镜能使我们看B清邮票的细微C 之处,是利用凸D透镜 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所以选C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58554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3.png)
物理观念
1.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能准确测量物距、像距。
2.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对应的应用。
科学思维
1.在组装器材寻找清晰的像的过程中,体会综合分析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2.在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体会建立标准,以标准作为参照,对现象规律进行描述的思想。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4.观察分界点,能跟哪个物理量建立联系呢?
过渡:前面学过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5.请同学们以焦距f作为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及相应的成像特点。小组之间互相讨论。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核心内容。这一节不仅是对学生已学过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的深入理解和延伸,更是学习后续章节如《照相机与眼睛》、《望远镜与显微镜》的重要理论基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连接了光学基础知识,还为学生后续探究光学现象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过程,提升了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推理归纳、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经历自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体会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愉悦。
2.在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物理对于理解日常生活现象的指导意义,增强利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2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20](https://img.taocdn.com/s3/m/804456946f1aff00bed51ea0.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于1倍焦距(u=f)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实验设计探究[思考] 1.探究实验中物距、像距各具体指什么距离?怎样测定其大小?2.物距、像距的变化可引起凸透镜成像的变化,选取什么距离来做实验中的参照呢?3.凸透镜成像有实与虚的区别,它们都能用光屏承接吗?如何观察所成的实像或虚像呢?4.做该探究实验时,所用器材在放置时有什么要求呢?[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1)把物体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观察像的性质。
(2)把物体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处,观察像的性质。
(3)把物体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观察像的性质。
(4)把物体放在凸透镜1倍焦距之内,观察像的性质。
2.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成像)。
3.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带刻度尺)、火柴。
4.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放置好光具座,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按正确顺序安装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其中F、F'点为焦点,P、P'点为二倍焦距点)(2)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改变物距,重做这一步。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分析论证按上述步骤操作像规律。
①在安装“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时,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否则像有可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②从光具座上读取物距和像距大小时,应注意读取蜡烛、凸透镜、光屏底座中央所对刻度线的数值。
③因光具座的长度有限,故所调物距和像距的范围有限,选取物距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否则可能导致在屏上无法成像。
【例】物体在距凸透镜20 cm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试判断物体距凸透镜30 cm 时所成像应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6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2dd6c8650e52ea54189846.png)
练一练!
4:吴越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时,他把蜡烛放在透镜前25cm时, 在后面移动光屏,当光屏距透镜14cm 时呈现了一个缩小的像,请你分析, 当他把蜡烛放在透镜前6cm时,物体 能不能在光屏上成现一个清晰的像?
练一练!
2、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 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 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凹透镜成像时,只能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且像与物同侧,在f内
练一练!
1: 在使用照相机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BC ) A.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B.拍摄近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C.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缩小光圈
练一练!
小红是位集邮爱好者,在 她使用放大镜观看邮票时,觉 得邮票上的字太小,她应该怎 样做?
5、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和像都增大; 反之,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减小。
6、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只要物体向焦点靠近,所 成的像都变大;
7、像与物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8、凸透镜破损或有污渍,不影响成像的完整性,只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3cbc700029bd64793e2cc5.png)
5.3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详见下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a. u﹥2fb. f﹤u﹤2fc.0﹤u﹤fd.u=2f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牢记,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其规律。
也可以背下下面口诀:“物大焦,倒立实,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虚;物为焦,不成像”。
这里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
2.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3.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如图所示。
凹透镜成像光路图4.凸透镜与凹透镜比较:表(2)对凸透镜、凹透镜做出了比较,凹透镜、凸透镜的辨别、特点、典型光路和应用作出了系统性总结。
注意: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
表(2)凸透镜、凹透镜比较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节内容是第五章重点,也是知识点、难点和考点集中的内容。
涉及第五章的中考考题,本节要占到70%以上,所以本节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在本节中,主要知识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以及动态变化(物距、相距、焦距变化)时成像特点与变化情况。
再次需要指明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作为必考的实验内容更应给与重视。
2.中考题型分析本节内容在中考中属于必考内容,出现概率高,所占比例也较高。
考题主要集中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上,主要有成像虚实、大小和位置,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考题出现,也有与其他知识点组合一个考题的情况。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概率很高,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三大类型,选择题出现的概率更高些。
本节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在2—7分之间。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典例一:(2016•深圳)下面的光学设备中,利用了图中原理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f=12cm(最好在10~20cm之间)的凸透镜一个,蜡烛一支,用白色硬纸制成的光屏一个等。
【设计实验】①把蜡烛放在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倒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测量物距u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②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像,像距,随物距的变化
成实像时(u>f):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成虚像时(u<f):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
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实像物远像变小,虚像物远像变大)
2、两个分界点:
(1)u>f:成倒立的实像,物与像在凸透镜两侧;u<f:成正立的虚像,物与像在凸透镜同侧。
(2)u>2f:成放大的像;u<2f:成缩小的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3、物体位置的变化,引起像的性质变化。
4、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或(正立)的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的实像。
【注意事项】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位于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成的像位于光屏中心。
u>f时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
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在偏上方时,可以把光屏和蜡烛向上调,也可以把凸透镜向下调。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①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受;
②物距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以高度,虽成了实像,但光屏承接不到;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一倍焦距,成的实像很大,像距也很大,光屏也可能承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