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考纲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自考复习

公共政策自考复习

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复习建议本章为本课程的开始章节,对于基本概念的介绍是其重点内容,需要重点掌握。

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型都要加以练习。

(一)公共政策学1.关于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Charles Lindblom)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奥斯汀·兰尼(Austin Ranney)编辑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的出版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应用性、多学科交叉、多架构研究方法、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等特征。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丈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简而言之,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十政策分析。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综上所述,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及政策一般。

掌握这些概念的定义,注意单选题和多选题。

(二)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

注意单选题。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有以下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一参谋结构和④矩阵结构。

注意多选题。

(三)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依据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研究程序的设计;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或者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注意多选题。

1.研究程序的设计。

公共政策笔记整理

公共政策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一、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1)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方面P3二、什么是公共政策(1)政策的含义P8三、全民公决:公共政策重要的表现形式四、公共政策的概念梳理五、公共政策的作用P11(1)导向功能(2)管制功能——积极性和消极性(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第二节“公共”概念透视一、公共物品P15特征表现: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灯塔效应”。

准公共物品。

二、公共职能P18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公共问题四、公共利益P19含义。

基本标准——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五、公共权力P20含义。

对私人权利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公共权力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六、公共秩序七、公共治理P23第三节公共政策的分类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P24含义二、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P25含义。

再分配政策的缺点、包括……三、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理性政策P27含义。

自我管制性政策——行业委员会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P27含义。

五、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P29含义第四节政府收入与政府支出一、政府收入P30税收收入(主要)、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二、政府支出三、公共政策范围P33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P35五、政府支出相关理论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论、经济发展阶段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财政幻觉假说、选举权扩大增长论、公共决策中的“排队”理论第五节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一、政府失灵P37含义。

缺点。

表现形式——政府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政府寻租(缺点)、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政府俘获、决策失效、供给低效(原因)二、市场失灵P40含义。

原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外部负效应、信息不对称三、契约失灵四、志愿失灵p42缺陷:慈善不足、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非政府组织的业余性、非政府组织的局限性五、社会失灵P43(1)三大模型:公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为的逻辑(2)群体非理性:邻避效应、从众效应、搭便车效应、旁观者效应、广场效应、马太效应、黑洞效应、暴民政治第二章政策分析第一节政策分析的基本含义一、政策分析的由来P53二、政策分析的含义P54含义。

第2章--政策分析

第2章--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人员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最重要目的是为政 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2、人们在哪里可以发现政策分析人员的身影 大学 独立的研究机构和思想库 部内制政策部门 压力集团和院外活动团体 党内制政策部门 自由职业的政策咨询人员
3、政策分析人员的专业背景和价值取向是什么 政策分析领域的工作人员涉及广泛的学术领域,他们关注具体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思考题
1. 什么是政策分析? 2. 政策分析有哪些特征? 3. 什么是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 4. 政策分析有哪些类型? 5. 政策分析有哪些局限? 6. 政策分析有哪些陷阱? 7. 根据托马斯·戴伊的观点,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有何区别? 8. 政策分析有哪些步骤? 9. 政策分析人员要做些什么? 10. 思想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
举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平” 美国的总统竞选辩论——“税”、“医保”、“赤字”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2.6 政策分析人员与思想库
2.6.1 政策分析人员
1、谁是政策分析人员
社会中有很多种人都在从事政策分析工作,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和 相互重叠的关注内容。
身份出现,凭借自己拥有的知识资源,成为剖析时政、为政府指 点迷津的重要力量。这些人大都聚在思想库里。 3、思想库的类型
官方思想库
Hale Waihona Puke 思想库半官方思想库 民间思想库
国际思想库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关键词
政策分析 政策倡议 研究型分析 快速分析 前瞻性分析 回溯性分析 规范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 问题发现 问题解决 综合分析 分段分析 政策分析人员 思想库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工具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工具
缺点:
• 应用范围有限,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不能通过这种手段来 处理;
• 志愿者组织也容易蜕化而变成准官僚机构,从而降低它的效 能和效益;
• 许多社会成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资源去从事公益劳动.
精选ppt
10
3.私人市场
• 市场是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非强制性工具. 优点:
• 是提供私人物品、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 • 在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市场工具也可能是
家自私 庭愿人 和性市 社组场 区织

信产补税
息权贴收
和拍 和
劝卖 使



国家干预程度
管公 直 制共 接
企提 业供

自愿性政策工具 混合性政策工具 强制性政策工具
一、强制性政策工具
• 强制性工具:也称直接性工具,它借
助国家或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迫使 目标群体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
精选ppt
4
1.管制(规制)
政府的强制性支付,其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 开支的财政资源,同时也可引导个体的行为.
• 使用者付费:是政府对某种物品、服务或
行为确定“价格”,由使用者或行为者支付 该费用,类似于产权拍卖,是规制和市场两 种工具的混合.例如:污染的控制、城市交通的
控制.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3
3.产权拍卖
• 政府通过产权拍卖,在没有市场的公共物品 和服务领域建立起市场.
• 优点是它创造了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 物品及服务的提供,并且它是一种具有灵活 性的工具.
• 缺点是鼓励投机行为甚至会产生欺诈行为, 同时,它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工具.
精选ppt
14
4.税收和使用者付费

2021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二章

2021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二章

2021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二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现有的公共政策动态分析模型有: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西方国家,以美国的经验为依据)和上下来去模型(中国基于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形成)2、学科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政策。

研究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内容——政策系统;政策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表里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第二节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

1、公共组织的类型: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就是以办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办事、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2、公共政策学研究公共政策时的三个方面(角度):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

3、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的主要区别:各类组织的决策。

4、公共行政学与行政决策学的主要区别:行政组织的决策。

5、公共政策学与立法学的区别: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律和行政法律性规范文件的活动。

6、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的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

7、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主体系统(三个子系统——政策制定、政策执行、间接主体);政策支持系统(四个子系统——信息、监控、咨询、评估);反馈系统。

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公共权力机关8、在研究政策系统时,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第一讲公共政策、政策科学、政策周期一、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相互依存,流动性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对公共政策问题有更多的认识。

我们可以在国家、省市、地方和社区层面都发现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如今日益重要,原因如下:1、从科学角度看,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政策,从而达致好的政府”。

“良2、从政治角度看,公共政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哪个地方的政府能有效地减缓公共政策问题,那个政客/议员真正代表公共利益。

3、从实际的角度看,一个人理解了公共政策过程就可以知道如何去影响公共政策。

二、什么是政策,政策有什么属性政策可以用来指一种明显的取向/倾向(“我们实行政务公开政策”)政策可以用来标识一种正常行为(“公司的政策是尽可能从本地供应商购买”) 政策可以用来指一种具体的承诺(“一项政策决定指出模拟传输将在2010年前被数码传送取代”)政策可以用来指价值观的陈述(“诚实是最好的政策”)政策的属性是:秩序、权威和知识。

首先,政策与秩序相关。

政策意味着制度/秩序和和谐其次,政策建基于权威。

政策意味着它的到了某位有权威的决策者的认可。

第三,政策意味着知识。

政策并不存在于真空,而是与某一认可的实践领域相关,这就意味着知识。

政策知识可以细分成不同的功能领域,如教育政策、交通政策等。

三、什么是公共政策、盖?彼得斯 (1999),“简而言之,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活动的总和,不管是政府直接进行的还是通过代理人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影响。

”综观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政策的某些属性1、政策是以“公众”的名义制定的2、政策通常是由政府制定或发起的3、政策是由公共或私人主体来解释和执行的4、政策是政府所打算做的东西5、政策也可能是政府所不想做的东西6、很难在公共政策的精确定义上形成共识。

7、公共政策制定是众人之事,因为它对人和利益的影响比私人决定大的多。

8、公共政策非常重要,虽然有时它极富争议性和令人沮丧。

第2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考纲分析

第2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考纲分析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一)公共政策的含义、类型与功能1.S 公共政策的概念: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 2 ,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3,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4 ,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 ,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2. L 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P120-122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三个核心要素: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近代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在四个方面的表现: 1 ,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 ,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4,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3.S 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P122-147 分别从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两个方面划分(1)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内容特征指的是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a)以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b)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战略、策略、战术;相互关系:战略是全局的,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服从服务于战略,战术是微观的,针对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

c)依政策的社会内容进行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d)其他分类方法:1,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数量为标准划分: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2,以政策主体决策时有无现行规范可遵循进行划分: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3,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划分:是指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4 ,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划分: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5,以政策协调社会生活的方式为标准划分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在分配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6,由美国学者洛维为分析纽约市人事任免而做的一种类型划分为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7,以政策的结果是双赢还是一方所得为他方所失为标准划分为零和博弈政策与非零和博弈政策;8,以同一政策的始创或调整为标准划分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9,内容构成以政策结果的可预测性为标准划分确定型政策(如全国统考制度)与不确定型政策、风险型政策(建立股票市场)与竞争型政策;10 ,以政策主体希望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为标准划分鼓励性(扩大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11,以政策主体是否行为为标准划分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改革初期对私企发展的不行动的政策);12 ,以面向未来还是面向现实为标准划分能动型政策与被动型政策;2)从形式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是由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利划分和权利配置决定的现代国家的政府在横向结构上的构成和权力分布与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之间的关系:现代国家的政府在横向结构上的构成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子系统构成;在纵向结构上由中央(全国)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三个层级构成;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是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和司法决策构成的,在纵向结构上是由中央(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的.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和执政党政策A)立法决策——中国的人大决策和美国的国会决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的工具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的工具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的工具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决策的总称。

公共政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作为公共政策的工具,名词解释在解释和指导政策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名词解释可以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清晰和明确的定义。

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政府需要明确问题的本质和目标的要求。

通过对相关名词的解释,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与该政策相关的概念和范围,确保政策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例如,当政府决定制定一项环境保护政策时,对"环境"一词的解释可以使政策制定者明晰该政策所覆盖的范围,包括物理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从而制定出更全面有效的政策。

其次,名词解释可以明确公共政策的目标和要求。

公共政策通常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公众需求而制定的。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明确政策目标和要求对于评估政策的效果和优化政策内容非常重要。

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确定政策的目标和要求,确保政策的效果与预期一致。

例如,当政府要制定一项教育政策时,对"教育公平"一词的解释可以帮助政府明确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提高教育公平性,从而指导政策内容和实施措施的选择。

第三,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理清政策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公共政策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对相关名词的解释,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政策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例如,当政府要制定一项就业促进政策时,对"就业培训"一词的解释可以帮助政府明确政策实施的路径和方法,包括提供就业培训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创业引导等方面,从而为政策的实施提供具体指导和操作方法。

最后,名词解释可以促进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和参与。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是透明和公正的,公众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和参与是保障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相关名词的解释,政策制定者可以促进公众对政策目标和要求的理解,增强公众的政策意识和参与意识。

理解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2章政治模型

理解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2章政治模型

第二章政治模型:思考公共政策的工具一、政策分析的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某个方面的简化表现。

1.模型的运用在政策研究中运用的模型是概念性的模型。

这些模型的运用包括:(1)简要概括并阐明我们对政治和公共政策的思考;(2)确认政策问题的重要方面;(3)通过集中关注政治生活的主要特征,帮助我们相互交流;(4)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建议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5)解释公共政策并预测其结果。

二、可供选择的政策模型1.制度主义模型:政策是制度性的输出政府制度一直是政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

传统上,政治学被界定为是对政府制度的研究。

政治活动通常以特定的政府机构为中心。

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构来决定、完成并执行的。

一项政策只有被政府机构采纳、实施和执行之后才能成为公共政策。

政府机构赋予公共政策三个与众不同的特征:(1)政府给予公共政策合法性;(2)政府的政策具有普遍性;(3)政府垄断着社会中的强制力量——只有政府能够合法地监禁违背其政策的人,其他组织或团体运用这种制裁时受到更多的限制。

美国的宪法确立了政策制定的基本制度架构,这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宪法第六条)。

它的关键性结构要素是:在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之间实行权力分立、监督与制衡;实行联邦制度,即在中央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实行分权。

2.过程模型: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政治过程和行为成为当前政治学研究的中心和焦点问题。

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揭示行为或者“过程”的模式。

对政策感兴趣的政治学家,根据各种行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对这些行为进行了分类,划分为一系列的政策过程:(1)问题确认通过政府行为的要求来确认政策问题。

(2)议程设定根据大众传媒与公共官员对特定公共问题的关注,来决定什么问题应该提上政策议程。

(3)政策形成由利益集团、白宫的官员、国会议员和智囊团提出政策建议。

(4)政策合法化通过国会、总统和法院的政治活动,选择并制定政策。

(5)政策执行通过官僚组织、公共支出、行政部门的活动来具体实施政策。

第二篇 公共政策系统 第四讲 公共政策工具

第二篇 公共政策系统  第四讲 公共政策工具

(2)补贴
补贴是指各种由政府或由政府指导的机构给个
人、公司及其社会团体的财政转移形式,目标是让 得到资助者采取政府所希望发生的行为。尽管最后 的选择权留给受资助者,但采取所期望发生的行为 的可能性因补贴而增加。 补贴有各种形式,包括赠款、税收激励和票证、 利率优惠等。
优点: (1)政府愿望与民众偏好一致时,补贴工
2、按照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可以将政府治理工具 分为三大类36种:
传统类工具:建立规章制度和制裁手段、管制 或放松管制、监督和调查、颁发许可证、税收政策、 拨款、补助、贷款、贷款担保、合同承包。 创新类工具:特许经营、技术支持、公私伙伴 关系、信息、公共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介绍推荐、 半公半私的企业、志愿者服务、公营企业、有价证 券、采购、后果费、保险、催化非政府行为,奖励、 召集非政府领导人开会、改变公共投资政策、政府 施加压力。 先锋派工具:种子资金、股权投资、自愿者协 会、共同生产或自力经营、回报性安排、需求管理、 财产的出售、交换和使用、重新构造市场
为一个总体的社会可以从它们的相互作用中获益,即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且为社会上所需要的一切 东西都可能通过市场以最低的价格提供。
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具,市场是提供私人
物品的最有效益和效率的手段,是资源配置的 有效工具;在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市场 工具也可能是改进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
然而,市场工具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1)在大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中,它并不 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不能有效地提供诸如国防、 警察、路灯一类的纯公共物品; (2)由于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市场失灵,市场在 提供收费物品和公有池塘物品上也存在困难; (3)此外,市场工具也产生严重的公平方面的 问题。因此,市场工具的应用往往需要有其他工具 (如管制)来配合。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反馈链 输出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精品课件
(2)过程途径
这种途径的要点是将政策看作一种 政治行为或政治行动,通过政治与政策 的关系对政策的政治行为进行阶段性或 程序化研究,这显然是行为主义政治学 观点在公共政策研究上的反映。
精品课件
(3)团体途径
这种途径将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 之论是美国政 治学的主导理论(实际上也是多元主义 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功能
1、通过整合性与科技性分析,发现问题的 要害和症结所在。
2、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及失误 状况。
3、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精品课件
政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取代政策 制定和执行,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政策分析人员通过自己的活动,对政策问 题的认定、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方案的选择、 政策资源的配置、政策执行计划的拟定和政策 战略的选择,提出好的建议,从而对政策制定、 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精品课件
理性主义模型:
• 第一,建立多层次目标系统; 第二,制定完备的选择方案; 第三,进行完整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第四,计算出每一选择方案的净期望值; 第五,确定最高期望值方案。
精品课件
难题:
(1)面对的往往不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2)目标不清晰及价值冲突; (3)难列出所有达成目标之备选方案及
精品课件
• 由这一假定出发,公共选择理论得出了一系列 关于公共政策及其过程的理论解释。根据这种 途径,投票者更象是一个消费者;压力团体可 以看作政治消费者协会或有时作为合作者;政 党变成企业家——他们提出竞争的一揽子服务 和税收的交换选票;政治宣传等于商业广告; 政府机构就是公共公司——它们依靠动员和获 得充分的政治支持以掩盖成本。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分析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分析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分析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一)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识记公共政策学:P61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领会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概念:P59-P6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是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政策研究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

③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政策分析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③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①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②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③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2022年自考公共政策复习

2022年自考公共政策复习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旳学科要素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公共政策旳概念、内涵以及三者旳关系1、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旳比较在学科发展旳初期阶段,学者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在学科发展旳现阶段,主流认识认为两者在内涵上有明显旳差异:----研究主体不一样。

政策研究旳主体是学者;政策分析旳主体是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旳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政策研究人员。

----研究重点或范围不一样。

政策研究旳重点或范围是政策过程、政策系统、政策影响等;政策分析旳重点或范围是政策制定。

----研究目旳或目旳不一样。

政策研究旳重要目旳是建构政策理论,推进学科发展;政策分析旳重要目旳是有效处理社会问题。

----对研究成果旳评价不一样。

政策研究旳成果重要是得到学界同仁旳认同;政策分析旳成果是得到有关决策层旳采纳。

公共政策学旳定义及内涵定义:运用科学旳措施去研究政策内容、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探索公共政策旳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运用到政策实践,以期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内涵:---学科对象是公共政策以及与之紧密有关旳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学科措施论具有准科学特性,表目前理性与非理性思索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学科性质:跨学科性。

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目旳: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以期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更好地增进学科发展和更好地处理社会问题。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旳关系公共政策学是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旳总和。

2、公共政策学旳学科要素构成:研究对象、研究措施、概念体系研究对象---公共政策:详细旳个别旳政策;政策群、政策链;政策一般---政策系统---政策过程研究措施---研究程序旳设计:确定选题—确定假设—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对策—撰写汇报---资料搜集法: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旳搜集措施---研究视角和途径:系统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制度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概念体系---关键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旳构造:线性构造,职能构造,线性——参谋构造,矩阵构造3、公共政策学旳产生时间、标志、创立者及其对公共政策学旳界定(1)学科诞生标志:《政策科学:视野与措施旳近期发展》(勒纳、拉斯韦尓;1951年)(2)学科创立者:拉斯韦尓拉斯韦尓对公共政策学旳界定:---学科产生发展前提必然以民主旳政治体制为前提;---学科研究措施主张逻辑实证;---学科性质具有跨学科性;---学科研究主体:学者和政府---学科研究对象:公共政策、社会变迁、社会发展拉斯韦尓认为政策过程依次为:信息—提议—制定—执行—运用—评价—终止公共政策学旳发展(1)公共政策学产生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2)公共政策学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3)公共政策学发展旳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

公共政策期末笔记

公共政策期末笔记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二)我们的定义:公共政策学是尽可能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政策过程,探求其规律,形成系统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其目的是要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三)内涵:1,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研究范围:政策系统;政策的本质、构成和功能;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政策的调整和终结等。

3,研究的方法: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既注重事实分析又注重价值分析。

定量分析:指在政策过程中对把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用确切的数字定量化出来,建立数学模型,用数量关系分析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特征,并用数量描述研究结果的方法定性分析:运用直觉和判断等方法对被考察对象的成分或具备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有关的分析结果。

事实分析指的是要分析一项政策事实是怎样的,描述政策的内容,性质,结果等价值分析指的是要分析政策有价值吗?为什么要实行这项政策?5,研究的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共政策决策行为的主体1,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2,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二)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分为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P8)3,政策一般:所有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三)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它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所构成。

(四)政策过程:指政策系统运行的过程。

由政策制订、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等环节组成。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特征(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第一:政治性与权威性、强制性政治性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治组织,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现行的政治统治。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考试大纲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考试大纲

公共经济学与新公共政策分析学习考试大纲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公务员培训学习和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学习考试大纲以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的“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教材”《公共经济学》与《新公共政策分析》为学习内容和考试范围,考查对公共经济和公共政策基本知识的掌握。

考题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对错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考题范围不超出教材内容。

第一部分公共经济学第一单元公共经济与公共产品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范畴与任务公共经济学定义;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的定义和区别;公共经济学的政策目标:效率(增长)、公平、稳定、安全;公共经济问题和任务:生产(提供)什么?怎样生产(提供)?为谁生产(提供)?如何作出公共选策(做出政策决定)?第二节公共产品概论公共产品定义;公共产品的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收益的不可分割性、其他特征;公共产品的分类:纯公共产品、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产品与服务的分类: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公共产品需求与私人产品需求的不同;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产品生产的区别;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公共产品的政府直接供给和间接供给;BOT等公私合作供给公共产品的形式;第四节公共产品定价及价格管制公共产品的成本构成:人力资源成本、物质资料成本、资产折旧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公共产品成本与价格特点:人力资源成本高、成本均摊、总成本稳定(边际成本为零)、成本和价格具有区域性和垄断性、定价的约束性;公共产品定价原则:零价格原则(免费)、损益平衡原则(非营利与成本补偿原则)、受益原则(谁受益谁付费)、差别定价原则、最低消费原则;合理的公共产品定价(收费):有效配置资源、企业正常运转、传递供求信息(反映稀缺程度)、避免收入再分配;公共产品定价方法:平均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投资回报率法、最高限价法、非线性定价(二部定价、多级定价、梯形定价、峰谷差别定价、拉姆赛定价、绿色定价、截断定价、距离定价);公共产品定价程序:提出定价申请、进行价格成本调查、举行价格听证、制定并公布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一)公共政策的含义、类型与功能1.S公共政策的概念: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2,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3,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2.L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P120-122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三个核心要素: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近代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在四个方面的表现:1,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4,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3.S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P122-147分别从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两个方面划分(1)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内容特征指的是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a)以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b)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战略、策略、战术;相互关系:战略是全局的,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服从服务于战略,战术是微观的,针对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

c)依政策的社会内容进行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d)其他分类方法:1,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数量为标准划分: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2,以政策主体决策时有无现行规范可遵循进行划分: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3,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划分:是指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 ;4,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划分: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5,以政策协调社会生活的方式为标准划分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在分配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 ;6,由美国学者洛维为分析纽约市人事任免而做的一种类型划分为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7,以政策的结果是双赢还是一方所得为他方所失为标准划分为零和博弈政策与非零和博弈政策;8,以同一政策的始创或调整为标准划分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9,内容构成以政策结果的可预测性为标准划分确定型政策(如全国统考制度)与不确定型政策、风险型政策(建立股票市场)与竞争型政策;10,以政策主体希望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为标准划分鼓励性(扩大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11,以政策主体是否行为为标准划分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改革初期对私企发展的不行动的政策) ;12,以面向未来还是面向现实为标准划分能动型政策与被动型政策;(2)从形式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是由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利划分和权利配置决定的。

现代国家的政府在横向结构上的构成和权力分布与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之间的关系:现代国家的政府在横向结构上的构成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子系统构成;在纵向结构上由中央(全国)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三个层级构成;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是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和司法决策构成的,在纵向结构上是由中央(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的.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和执政党政策A)立法决策——中国的人大决策和美国的国会决策。

1)中国人大决策的主要形式:宪法;基本法律;其他法律;人大决定共4种;人大的四大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2)美国国会的权利分为立法权和非立法权两类,立法权是美国国会的首要权利,非立法权主要是指国会对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监督权。

B)国家元首决策——总统制(模糊)、半总统半议会制、超级总统制这三类国家,才存在总统决策。

美国的总统决策通过如下途径做出:其一是他在内阁决策中的独断权。

其二是总统在行政系统的末端建立起制定政策的总统直辖机构。

总统决策的类型:1)总统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预算咨文和经济咨文;2)立法否决;3)委托立法;4)外交决策;5)防务政策。

C)行政决策——六种类型的政治体制中,只有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决策与国家元首决策的界限含糊不清。

1)中国的行政决策。

所谓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主要形式: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2)美国的行政决策。

总统决策大多是行政决策。

行政机构:内阁部;独立管制机构;其他独立机构;政府公司。

美国联邦行政机构的决策有以下几种:对国会立法和总统决策的解释;制定规章条例;行政裁决。

D)司法决策)——1)中国的司法决策:我国的司法机关师政策执行和政策监控的重要主体,而作为政策制定的主体,其作用不大显著的原因?P1392)美国的司法决策: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

主要形式: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判决、司法命令。

E)执政党政策——除了中国为代表的政治体制外,其他体制中的执政党的政策,不能直接成为公共政策。

当代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制。

横向结构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工程的运行;党的政策:党的政策转变为公共政策的形式:直接形式——党的会议文件和党的领导人讲话;间接形式——党的领导是政治的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将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种:联名发布政策方案;提出政策创议;政府决策以党的政策原则为指导;依纵向形式特征上看:1)公共政策的类型取决于国家结构。

国家结构:是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和邦联制);2)以决策者即公共权力机关的层级或纵向结构为标准,可划分为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等类型。

A)中国的纵向政策类型B)美国的纵向政策类型4.L公共政策与法的异同:P147-1505.S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P150-154公共政策的四种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二)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基本特征1.S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P154-158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

政策与理论的基本关系: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或桥梁。

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政策与实践的基本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政策兼理论与实践的二重性:a)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或指导思想有两方面的含义:1,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的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2,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b)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社会实践;政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其目标和功能;2.S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P158-166现代公共政策起决定作用的规定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偏好性?P1613.L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P166-169(一)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和它的政治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由它的强制性决定的。

(二)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三)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四)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三)政策工具1.S政策工具的概念:P172所谓政策工具,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2.S&JY政策工具的类型:P173-180(一)两分法:规制性工具与非规制性工具;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与非政府部门提供;诱导性工具与规制性工具。

(二)三分法:法律工具、经济工具、交流工具;管制型工具、财政激励工具、信息传播工具;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工具和社会化手段;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强制性工具。

(三)四分法哈内孔把政策工具划分成立法、委托服务、征税、说服四类形态。

艾尔莫尔把政策工具划分成命令性、激励性、能力构建、系统变迁四类。

休斯认为政府干预大多采用经济手段,从经济方面把政策工具区分为供应、补贴、生产、管制四类。

丘昌泰把政策工具分为:管制类工具、财务类工具、沟通类工具、组织类工具(四)五分法对中国学者影响较大的五分法:史耐德和英格拉姆:权威式、刺激式(包括激励、收费、制裁、强制)、能力构建式、符号和劝告式、学习式韦默和维宁:市场自由化、使用财政补贴和课税的方式改变诱因;建立规章制度;经由市场机制提供物资;提供保险与社会保障。

(五)七分法林德和彼得斯:命令条款、财政补助、管制、课税、劝告、权威、契约(六)八分法胡德使用信息、财政、权威、组织四种基本资源达到监督社会和改变行为两项目的。

奥哈雷从政府介入方式和政府行动的类别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政策工具类型学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政策工具的分类是政策工具的比较、选择和配置的基础。

既有分类的缺陷:大多只适用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所使用的政策工具;既有的政策工具分类过于重视正式、有形的、静态的政策工具,而看轻甚至无视非正式的、无形的、动态的政策工具。

;有些分类过于简括或过于庞杂,有些分类则纯属主观臆想。

如何进一步推动政策工具类型学的研究:第一,重视政策工具箱的建设;第二,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第三,使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化、明朗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和配置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