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六年级下册第九课
六年级语文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课件
![六年级语文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c55d15ff00bed5b9f31d28.png)
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
第3自然段
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
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
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这句话作者采用了 比喻 修辞手法,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形象地写出了大小、颜色、形态等维吾尔 民族服饰的特点,而且把它们比作“一幅巨大
的抽象画”,让原本“寂静而单调的沙
花一样的维吾尔
总说:和田维吾尔人尤为爱美。 分述:他们爱花的天性和他们在许多物品 上营造出的鲜花般的幽香和情调;维吾尔 姑娘有花一样的容貌和花一般的名字;维 吾尔姑娘的名字中还有激励自信的意味。
歌一样的维吾尔
唱歌跳舞不受人员、场地和时间的限制; 他们想跳就跳,想唱就唱 ; “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 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 的。”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 ( )和( )比作( ) ,说明维 吾尔人不仅( )美 ,还会( ) 美。
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 “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 斯”, 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 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鲜亮的 绣花“都帕”和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比作 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和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 曳的花儿,说明维吾尔人不仅喜欢美,还会创 造美。
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 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 墙壁的挂毯上。 这个句子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赞美 维吾尔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毅然爱花 、爱美的天性。沙土里种着花是写实,门 框边、房梁顶雕刻着花,墙壁的挂毯上 绣着花是虚写。让人觉得有维吾尔人的地 方就有成开着的花。
能歌善舞的维吾尔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作者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豁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介绍维吾尔人热爱土地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 第三段:(第4然段) 维吾尔人具有爱美的天性,追求美 第四段:(第5自然段) 维吾尔人漂亮俊朗、浪漫风趣,能歌善舞 第五段:(第6自然段) 维吾尔人喜欢聚餐,目的不是吃,而是载歌载舞 第六段:(第7自然段) 照应开头,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 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返回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守护生命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守护生命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4008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d.png)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守护生命六年级下册
《守护生命》是六年级下册的第九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保
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课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小明买药
小明的奶奶生病住院了,小明去药店给她买了一些药。
在回家的路上,他见到一位老
人在犹豫不决。
小明主动上前帮助他,并告诉他要时刻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二部分:意外发生了
一天,学校组织学生去郊外郊游,小明和同学们都很兴奋。
在途中,突然一位同学晕
倒了,众人慌乱不知所措。
小明冷静地做出了正确的处理:他让同学们稳定心情,给
予晕倒同学舒适的体位,然后寻找了附近的师傅并报警求助。
最终,救护车及时赶到,晕倒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第三部分:了解急救知识
小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急救知识了解太少,不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于是,他开始
主动学习急救知识,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正确处理方式,以及学习一
些基本的急救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非常重要。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要时刻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解一些常见的急救
方法,并主动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做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仿写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仿写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82e252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7.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仿写练习一、原文这段时光不好挨。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二、写作技巧1.开头首句点明本段中心情感,等待母亲时的煎熬、焦急。
2.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拨弄蚁穴、看画报”等具体的事,来真实自然地表达“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3.文段最后用到环境描写,通过写院子的空空落落,实则写自己心情的孤寂。
将等待母亲的孤独,通过景物表现出来,让真情自然流露。
三、写作迁移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畅快、激动、欣慰、盼望、感动、归心似箭、忐忑不安、愧疚、难过、惧怕、愤怒、后悔……你有过上述那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四、对学生的要求如下:1.选择一种情感。
2.通过几件事来体现这种情感。
3.通过周围的景物来体现这种情感。
4.如果无法写成完成的作文,可以写两个片段。
五、学生作品盼望等爸爸回家的那段时光不好挨。
我拿起粉笔在地上乱画着。
将水龙头一开一关的玩。
隔几分钟就抬起头来看看表,又低头假装看书,焦急地乱翻几页后又抬起头来盯着表,表滴滴嗒嗒得走着,度日如年。
我又低头自娱自乐了,把糖果纸皮折飞机玩,但还是忍不住看表。
等着啊,盼着啊,就睡着了。
(通过事情来体现等爸爸时光的难挨的心情。
)不知过了多久,只隐隐约约听到门一声啪嗒。
爸爸回来了。
爹,什么时候去。
我太累了,先睡一会儿,下午去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原文赏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06b46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3.png)
六年级下册语⽂书⼈教版第九课和⽥的维吾尔原⽂赏析 《和⽥的维吾尔》是⼩学六年级语⽂第9课的内容,这篇课⽂主要讲了哪些知识呢?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书⼈教版第九课的《和⽥的维吾尔》的内容以供⼤家学习。
六年级下册语⽂书⼈教版第九课《和⽥的维吾尔》原⽂: 六年级下册语⽂书⼈教版第九课《和⽥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教学⽬标: 1、读读记记“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害达乐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和⽥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害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学习⽂章准确的说明和⽣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法:引导⾃学法 教学资源:相关资料,投影⽚ 教学流程: ⼀、揭题导⼊: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独具特⾊的民风民俗。
在本组的前⼏篇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些地区的风俗,今天我们再⼀起去和⽥,感受那⾥的风⼟⼈情。
板书课题,齐读。
谁能把你了到的和⽥给⼤家简单介绍⼀下?(预测:位于新疆的最南端,产⽟⽯的地⽅,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和⽥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和⽥是著名的⽟⽯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乡、⽠果之乡。
) 和⽥的维吾尔⼜有怎样的风情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近⽂本,⼀起去品读。
⼆、回顾⽅法: 这是⼀篇略读课⽂,请同学们回忆⼀下以往学习略读课⽂的⽅法。
(预测:1、学习词语。
2、带着阅读提⽰中的问题初读课⽂。
3、感悟内容,学习表达⽅法。
投影⽰) 三、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照例先来学习词语,投影出⽰本课的重点词语: 惊恐 恶劣 深邃 妩媚 ⾹喷喷 铺天盖地 迎风引吭 肃然起敬 形态各异 随风摇曳 美不胜收 载歌载舞 豁达乐观 渺渺回荡 (1)你觉得哪些地⽅是需要提醒⼤家注意的呢? 预测:读⾳:恶劣妩媚载歌载舞⾹喷喷(领读) 字形:邃曳(在本上练习写⼀个) 多⾳字:吭(将其不同读⾳表⽰的意思、组词积累到书上) (2)词语的意思有没有不理解的?解释“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希望同学们把这些精彩的词语运⽤到⼝语交际和习作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https://img.taocdn.com/s3/m/d5e593c7551810a6f424861c.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想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有关介绍维吾尔族的图片及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导入:这几天,我们都在通过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
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2、媒体展示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风情图片,看后说说维吾尔族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刚才我们通过媒体,对维吾尔风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更多地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乡村、维吾尔人。
二、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3、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4、5—6小节的内容。
2—3小节:热爱土地;4小节:爱花的民族、爱美的天性;5—6小节:能歌善舞。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体会。
(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词句,四人小组讨论。
)5、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土:表现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崇拜土地、眷恋泥土、质朴的特点;花:表现了维吾尔人爱花、爱美、有花一样的容貌、花一样的名字,自信的特点;歌:表现了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特别爱好唱歌、跳舞的特点。
三、重点探究,品味赏析。
1、课件出示课文的结尾:“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0dc703f312b3169a451a46e.png)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教学反思情感充盈,一泄笔尖——《渔歌子》教学反思南京市春江学校黄春青今天进行了第九课《词两首》的教学,我是两首词同时进行教学的,大致的思路和诗一样,在教学完第一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让同学们进一步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1、同桌交流理解的字、词。
2、不理解的查资料或问老师。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词的主要意思。
4、品味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随后,让孩子们按照方法同桌自学《渔歌子》。
……几分钟后,师:好!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这首词中,作者为我们描写了许多的景物,谁来说说,都有哪些景物?生1:西塞山、白露、桃花、流水、鳜鱼、风、雨。
生蠢蠢欲动。
师:还有?(还有)生2:还有一个钓鱼的老翁。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2:青箬笠、绿蓑衣,还有文章的插图。
师:你真会学习,观察得很仔细,课文的插图是很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去感受。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着优美的古乐,心中默默地背一背这首词,想一想,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播放古曲渲染气氛。
)静静地等待着,不一会,一位同学举手了。
又不一会,两三个同学举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手渐渐多了起来。
生1: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西塞山。
师:“连绵起伏”这个词用得很好。
就这样,还有谁来交流?生2:我仿佛看到了姹紫嫣红的桃花开放了,河里的鱼儿在欢快的游动着……生3: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前有几行白鹭在自由自在的漫舞……生4:我仿佛看到了老翁的鱼篓里装着自己亲手钓到的鱼儿,心中充满喜悦……生5:我仿佛看到了连绵的西塞山前点点白鹭在漫天飞舞,和煦的风吹在人脸上很舒服,老翁看到这样的美景,有些陶醉了。
……孩子们的发言越发让我激动。
师:同学们,如此美丽的画面,诗一般的美妙,将你看到的画面用笔写下来好吗?点头。
不一会工夫,便有同学举手。
从他们声情并茂地交流中,我感觉很知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优秀课件(统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优秀课件(统编)](https://img.taocdn.com/s3/m/c137bafc14791711cd79170a.png)
√ 绊倒(bàn bàng) √ 绽开(zhàn dìng) √ 惊惶(huán huáng)
同音易混字
惶 huáng
徨
字义:恐惧。如:惶恐。 组词:(惊惶)(惶恐)(人心惶惶)
字义:[彷徨]游移不定,不知道往哪里走好。 组词:(彷徨)(彷徨失措)
运用:遇到困难,我们不要彷徨,更不要惊惶,我们应该迎 难而上,克服困难。
明媚 方砖 蚁穴 念叨 绊倒 绞干 耽搁 揉动 绽开 惊惶 亲吻 依偎 拨弄 草丛 画报 停顿 晃动 沉郁 漫长 休止 时光 挽回 荒凉 搓衣服 翻箱倒柜
课堂小结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 史铁生 ),课文按
照( 时间 )顺序,从( 早 )到( 晚 )写了作者在 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在诗一般的语言中我们读出作者怅然失落明显地感受到时间推移之慢且快慢是因为时间被母亲用来做家务了快是因为从我身边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通过对周围衣服太阳的描写表现我的落寞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 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 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 想象、加工而成。半自传体小说并不完全是作者经历,虚构的成 分比自传体小说还要多些,并且不一定要用第一人称描写。
课文是按怎么的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 语句进行概括。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时间顺序
依据表达要简洁的特点,第一段写成第二种写法行吗? (1)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2)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
句(1)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 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那个星期天》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那个星期天》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79efc6767f5acfa1c7cdfd.png)
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 “我”的承诺,那么她还是不是一位好母 亲呢?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 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 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从这些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 而感到自责、不安,试图来安慰我。看出她对我的怜爱。可 以感受到母亲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 劳作。
母亲之前一直答应我去,但 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期盼, 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
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在那天期盼落空,所以这样的 伤痛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忘 记了具体信息。
描写天气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 动作 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描写 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 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
字词听写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二题
一、根据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1.“搓”,__左__右__结构,部首是__扌___;按音序查字法,先
查大写字母___C___,再查音节__c_u_ō__,组词__搓__洗__。 2.“ 耽搁”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停留。②拖延。③耽误。
在“你再耽搁时间就要迟到了”中, “耽搁”的意思是 _______②__(填序号)。
动作、语言描写表达情感
有些同学会产生疑问,既然“我”那么想出 去,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拉着母亲出门呢?一定要 等母亲停下来呢?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体谅母亲的辛劳。
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 盼望”记忆犹新?
①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精品课件(共88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精品课件(共8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0b3cf765ce0508763213b7.png)
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 间的推移,烘托出在漫长的等待中,“我” 的期盼落空;用环境来照应“我”的心情, 希望渐渐破灭。
默读描写黄昏时“我”心情变化 的片段。(第7自然段)
(1)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 些行动上?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 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 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 噢,对不起……”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 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一个人的记忆》《灵魂的事》《答自己问》 《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扶轮问路》
散文集
小说
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代表作,激励了无数人。 《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文章,多写到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以孩子的视角来写,真实而 富有童趣。“我”紧跟着母亲, 亦步亦趋,为的是等母亲停下来 带“我”出去。急切的心情不言 而喻。“那两条腿不停顿的腿至 今都在我眼前晃动”,侧面表现 出母亲一刻不停地忙碌。
合
作 共
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
读 化?请大家自由读第2—5自然
段,圈出文中表达心情的关键
语句,用心体会。
你从哪个字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
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
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
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
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
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https://img.taocdn.com/s3/m/4e1760aba0116c175f0e48f1.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主要讲了作者在和田亲身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以及维吾尔族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那是一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宿舍的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
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当时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可怕的夜中竟能听到这汉子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真令我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和田维吾尔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口品尝,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气四溢的烤肉是从土馕坑里烤制而成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一年四季的大众食品;;馕,无一不是从古堡似的土馕坑烧制而出的。
大漠深处的维吾尔牧人还特别喜食沙土灰里烧出的“库乃其”。
他们先在沙土里挖个坑,捡来一些干胡杨树枝在沙坑里燃起一堆火,待大火灭了之后,就把包肉的面饼埋在火灰中烤熟即食。
吃了这种“库乃其”,据说一天不吃饭也浑身有劲。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
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横七竖八的衣服像一张巨幅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更有精气神吧。
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
他们天生爱化。
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
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亮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优秀课件(共66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优秀课件(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4615bb770bf78a652954a7.png)
03 通过景物描写映衬心理。
“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这不仅是 为了交代一天的结束,主要是表现 自己的希望眼看就要破灭的绝望。
04 通过人物描写传达心理。
文中“您说了去!”“走吧, 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怎 么还不走啊?走吧……”等等,俨 然就是“我”等待中的心理轨迹图。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 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 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 时光的脚步。
不矛盾。作者对周围事物的感知都融入了自己的 主观色彩和深切体会,“漫长”写出了他等待的过程 的难挨,而“急遽”则写出了黄昏到来的迅速。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色? 拟人句,融情入景,烘托出了作者希望
动作、心理描写,把作 者期盼的心情推到了极致。
读一读,想想几个“看着”说明了什么?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 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 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 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 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表明了作者的无比专注和心存希冀, 他希望衣服快点洗完,他希望太阳慢点落 山,他希望母亲能兑现诺言。
结构:左右
偏旁:女 笔画数:12
形近:眉毛 峨嵋 门楣
组词:妩媚 柔媚 阳光明媚
zhuān
砖
笔顺:
音序: Z
结构:左右
偏旁:石 笔画数:9
形近:传说 转弯 抟弄
组词:砖块 砖头 抛砖引玉
yǐ
蚁
笔顺:
音数:9
形近:仪表 议论 正义
组词:蚂蚁 白蚁 堤溃蚁穴
dāo
叨
第1课时
了 解 作 者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9d6e2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c.png)
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句话中描写的黄昏和
母亲洗衣服的声音,让我读出了作者心里的孤独与惆怅。
➢ 看着这光线,听着这声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细细品味,感受人物性格
➢ 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那么她是不是一位
好母亲呢?为什么?
她是一位好母亲,和大多数母亲一样,文中的母亲
➢ 还有这样描写光线的句子吗?当时作者心情
如何呢?
当时作者心里是满满的希望和期盼。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明媚的阳光,表现出明媚的心情。缥缈的光线,则让我
们感受到期盼落空,希望也很缥缈。一份失落、失望慢慢涌
上心头。这两组描写光线的句子,就是具体细致的环境描写。
当作者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句子看出来的?
早上“我”是兴奋而急切的。如“那是个春天的早晨,
阳光明媚”的环境描写,表明“我”的心情很好,很兴奋。
“我藏在大门后”的举动也表明“我”很兴奋。
➢ 慢慢地,等到了上午,“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从
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这段时光不好挨。”“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
吗?”“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我”太失望了,而且觉得很委屈。从“我感觉到周围
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
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句话,可以看
出“我”看似接受了现实,实则已经快要崩溃了。
板书设计
早晨
上午
下午
黄昏
兴奋、急切
焦急
焦急、惆怅
失望、委屈
第2课时
复习导入,梳理心情
➢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那个星期天》,这篇课
六下语文第九课
![六下语文第九课](https://img.taocdn.com/s3/m/8b035e5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6.png)
六下语文第九课
六下语文第九课是关于《诗经》的学习内容。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文学宝库,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九课主要讲解了《诗经》中的《采蘩》和《周南》两篇古诗。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采蘩》这首古诗。
《采蘩》是《诗经》中的一篇风雅诗,表达了一位少女在采摘芳香的蘩草时的心情。
诗中描写了少女采蘩的场景,通过描述少女的举止和神情,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高贵。
诗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如“采蘩采蘩,薄言采之”、“在原,莫乱子”等,表现出了作者对少女的赞美之情,展示了古代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接着,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周南》这篇古诗。
《周南》是《诗经》中的一篇国风诗,通过描写南国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南国的景色和风物,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如“采采黍,南山有台”、“葛藟席,栗之叶之”,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了南国的风情和诗人的情感。
在学习《诗经》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古代诗人的高超才华,还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通过诗歌的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感受到诗歌的美和力量。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的魅力,让诗歌的美好永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和生活。
愿大家在诗歌的海洋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和启发,让诗歌成为我们心灵的一片净土,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内涵。
祝愿大家在诗歌的世界里,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成长!。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生字组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生字组词](https://img.taocdn.com/s3/m/047f61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b.png)
生字组词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习生字组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提高语文水平。
在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中,有许多生字需要学生组词来加深记忆。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些生字组词的示例。
一、生字组词的重要性生字组词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基础性训练。
通过组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单词的词性、词义、构词规律等,进而提高词汇量和语文水平。
生字组词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
生字组词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的生字在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中,出现了许多生字,如“飞翔”、“凝望”、“延伸”等。
下面,我们将针对其中的一些生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生字。
1. 飞翔组词示例:飞翔同义词:翱翔近义词:飞翥相关词:飞扬、翱翔天际2. 凝望组词示例:凝望同义词:注视近义词:凝视相关词:注视、凝视远方3. 延伸组词示例:延伸同义词:延长相关词:延长、伸展、延伸线条通过以上示例,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些生字的词性、词义及其相关联的词汇,从而更好地记忆这些生字。
三、生字组词的方法和技巧生字组词是一项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下面将介绍一些生字组词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
1. 观察词根词缀在组词时,可以观察生字的词根和词缀,从而推测生字的意义和构词规律。
“飞翔”中的“飞”表示飞行,可以推断出“飞翔”的意思是在空中飞行。
2. 借助词典生字组词时,可以借助词典查询生字的意思和构词规律,从而更准确地组词。
3. 多练习生字组词需要多加练习,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生字的组词技巧。
四、生字组词的意义通过生字组词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
生字组词还有助于学生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五、结语生字组词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生字组词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词汇,提高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0cb8c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d.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知识点第9课那是星期天一、学习目标1.会写13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
了解在那个星期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媚:mèi(明媚、妩媚、献媚)砖:zhuān (砖头、砖瓦、金砖)蚁:yǐ(蚂蚁、蚁穴、工蚁)叨:dāo(唠叨、念叨、絮絮叨叨)绊:bàn(牵绊、绊住、绊倒)绞:jiǎo(绞刑、绞索、绞尽脑汁)耽:dān(耽搁、耽误、耽于幻想)揉:róu(揉捏、团揉、揉搓)绽:zhàn(绽开、破绽、皮开肉绽)搓:cuō(搓洗、搓手、搓衣板)惶:huáng(惶恐、惊惶、人心惶惶)吻:wěn(亲吻、吻别、吻合)偎:wēi (依偎、偎傍、偎依)四、多音字吓:xià(吓唬)hè(恐吓)挨:āi (挨着)ái(挨打)晃:huàng(晃动)huǎng(明晃晃)五、近义词盼望--渴望昏暗--阴暗焦急--着急答应--答允想象--幻想耽搁--耽误绽开--绽放急遽--急速惊惶--惊慌惆怅--伤感消逝--消失荒凉--冷清一声不吭--一言不发六、反义词昏暗--明亮焦急--冷静答应--拒绝明媚--昏暗简单--复杂缥缈--清晰急遽--缓慢惆怅--喜悦惊惶--从容荒凉--繁荣漫长--短暂急遽--缓慢一声不吭--喋喋不休七、理解词语1.吓唬:使害怕;恐吓。
2.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急遽:急速。
4.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5.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6.沉郁:低沉郁闷。
7.惆怅:伤感;失意。
8.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9.惊惶:惊慌。
10.荒凉:人烟少;冷清。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课堂笔记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90615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b.png)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课堂笔记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课堂笔记一、课文《美丽的三峡》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长江三峡,介绍了三峡的自然景色、历史文化、百姓风情等方面,并呼唤人们保护三峡,珍惜自然资源。
2.三峡名称的由来是什么?三峡名称的由来是因为长江在这里经过三个狭窄的峡谷,分别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长江三峡的特点有哪些?长江三峡的特点主要包括:地貌壮观,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二、生词1.峡谷峡谷是指由河流或溪流侵蚀而形成的深谷,一般地势高峻,两侧峭壁陡立。
2.磅礴磅礴是指气势雄伟、大气磅礴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山水等自然景物。
3.梦幻梦幻是指令人感到虚幻、不真实的感觉,常常用来形容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好景色。
三、写作技巧本文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排比、对照、比喻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描写性词语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很好地向读者展现出长江三峡的美丽与神秘。
四、课文理解与思考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不需要人类开发,但是对人类有用的资源,如水、土地、森林、草原等。
2.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可以保护地球家园,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
因此,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你了解的其他旅游胜地有哪些?除了长江三峡外,中国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故宫、厦门鼓浪屿、云南丽江等。
这些旅游胜地各有特色,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那个星期天》续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那个星期天》续写](https://img.taocdn.com/s3/m/7468aee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3.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那个星期天》续写那个星期天我本是答应孩子,要带她出去的。
但过得太久,去哪儿已经被时间洗刷得记不清了,或许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地方。
但是,我确实是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要带孩子出去玩。
我能感受到,感受到我的孩子第一次这么盼望一件事情,一个日子。
就在那天早晨,我还对孩子做出承诺。
那天我起的很早,我的心中一直记挂着这么件事情。
但是,我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先去买个菜吧。
不用多久的。
我这么想着,提着菜篮子,就要出去。
我无意中看到了街门口旁的一角衣服,是孩子。
他浑然不知已经被我发现了,我忍着笑,准备等孩子吓我时假装出一副受惊的样子。
我走了过去,但猜想到的“惊吓”没有到来。
孩子看着我,愣住了。
啊,我感觉到了,他在盯着我的菜篮子。
他忘记了要吓唬我,就这么愣愣地盯了一会儿。
他问了我,语气有些紧张,母亲,您怎么提着菜篮子?您说了要去的!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
我安抚着。
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孩子不确定地问我。
嗯我感到孩子又兴奋了起来。
心里也产生了压力,应该能吧?我在心里不确定地想。
买菜的时候,我加快了步子。
不能让孩子失望,我急切地往家赶。
买完菜回到家时还很早。
我一进门就看到了孩子亮晶晶的眼睛。
但随之,我看到了许久没收的柜子。
现在还很早,我犹豫地想了一会儿,终于决定先收拾。
孩子有点着急,在旁问我,我满心愧疚,说出来的话却又变了个味儿!走吧,您不是说买完菜回来就走吗?我心里装着事儿,计算忙完还应该剩下多少时间。
随口回答道,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着吗?话说出口我就先后悔起来了,命名答应了孩子的,一个上午,孩子一直在我耳边唠叨,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他几次险些将我绊倒。
下午吧,我不想孩子就这么失望着,想了个理由,睡完午觉就去,孩子睡了,我听到了逐渐平稳的呼吸声,想着,还有衣服呢,一起洗了吧!可以洗完的,我这么洗着,不知时间,只觉得孩子已经醒了,他又一次问我,我也又一次保证说:洗完衣服就去。
但他似乎打定了主意,一直蹲在旁边,盯着衣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b9175458f5f61fb73666e2.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知识点知识点教材分析:《那个星期天》是第三单元第二篇,本单元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通过朗读的方式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细腻情感。
《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
曾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秋天的怀念》,散文、随笔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
我会写:媚:妩媚明媚献媚千娇百媚砖:砖瓦砖头砖坯地砖瓷砖蚁:雌蚁工蚁蚂蚁雄蚁叨:叨叨叨唠念叨绊:绊倒绊脚石绊马索绊手绊脚谅:谅解体谅原谅耽:耽误耽搁虎视眈眈揉:揉搓揉动揉面揉一揉绽:破绽绽放绽开皮开肉绽搓:搓板搓洗搓衣服搓手顿脚惶:惊惶惶恐惶惑人心惶惶吻:亲吻吻别吻合唇吻偎:偎傍依偎偎贴偎守逝:消逝病逝去逝流逝多音字:应:yìng反应yīng应该吓:xià惊吓hè恐吓提:tí提醒dī提防绿:lǜ绿色lù绿林好汉近义词:盼望——渴望答应——答允想象——幻想耽搁——耽误急遽——急速惊惶——惊慌消逝——消失荒凉——冷清反义词:答应——拒绝明媚——昏暗简单——复杂缥缈——清晰漫长——短暂急遽——缓慢理解词语:【惆怅】伤感,失意。
【耽搁】停留;拖延;耽误【盼望】殷切地期望。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眼睛)明亮动人。
【停顿】(事情)中止或暂停;说话时语音上稍做间歇。
【原谅】对人的疏忽、过失或错误宽恕谅解,不加责备或惩罚。
【沉郁】低沉郁闷。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急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陈毅戒烟教材分析课文一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如何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知识。
课文二一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老一代革命家陈毅戒烟的故事。
本课以健康为话题,教育学生要从小爱护身体,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进行自由表达,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
2.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学习效率,总结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文章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以健康为话题,教育学生要从小爱护身体,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词语的用法。
对课文一和课文二的理解。
2.教学难点:本课两个句型的用法。
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查找、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学法:小组合作、读课文等方式。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2.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独立读词语、写词语。
培养独立组词和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读词语。
2.教学难点:用生字组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生活中如何刷牙的视频,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板书:第九课陈毅戒烟四、学习生字。
(l)龋:左右结构,齿字旁。
组词:龋齿。
即虫牙。
(2)齿:独体字,意思是牙齿。
如:牙齿、龋齿。
比较:龄。
(3)腔:左右结构,月字旁,右边是空。
意思是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
如:口腔、胸腔。
比较:控。
(4)殖:左右结构,歹字旁,右边是直。
意思是生长,繁殖。
如:生殖、养殖、繁殖、殖民。
比较:值、植。
(5)纵:左右结构,绞丝旁,右边是从。
意思是放任;不拘束。
如:纵然、纵横、纵火。
比较:从、丛。
(6)漱:左中右结构,三点水,中间是束,右边是欠。
意思是含水洗(口腔)。
如:漱口。
比较:嗽。
(7)咀:左右结构,口字旁,右边是且。
组词:咀嚼。
意思是含在嘴里细细玩味。
(8)嚼:左右结构,口字旁,右边是爵。
组词:咀嚼。
意思是用牙齿咬碎。
五、学习重点词语。
(1)经历:动词、名词。
意思是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
如:经历丰富、经历很多事情。
例句:他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他经历了考验,成为了一名国家足球队队员。
(2)预防:动词。
意思是预先做好防备。
如:预防疾病、不用预防等。
例句:我们从小就要预防各种疾病。
/为了安全,必须提前做好预防。
(3)纵然:连词。
意思是即使。
如:纵然毁灭、纵然失去等。
例句:纵然酷暑严寒,大家也从不间断锻炼。
/今年纵然天气干旱,人们还是夺取了丰收。
(4)加重:动词。
意思是增加重量或程度。
如:加重负担、不加重任务。
例句:再不要给学生加重负担了。
她的病情又加重了。
(5)尽快:形容词。
意思是尽量加快。
如:尽快做、尽快说等。
例句:我们要尽快制定出新的学习计划。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生字和生词学生自己总结。
七、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1)熟读课文一。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各5遍。
板书设计第九课陈毅戒烟课文一1、生字:龋、齿、腔、殖、纵、漱、咀、嚼2、词语:经历、预防、纵然、加重、尽快课时反思:第二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重点句型的用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和回答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及句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事实使学生明白,牙齿健康对少年儿童至关重要,教育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课文一的理解。
2.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上过健康课吗知道如何保护牙齿吗板书:第九课陈毅戒烟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一。
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方式来完成。
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熟读课文的目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最好采用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
课文一的内容是按情景对话的方式设置的。
学习时,我们要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谈话的内容或主题来理解课文。
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班会课上,王老师教同学们干什么(2)王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3)帕提曼是怎样回答的(4)睡前为什么要刷牙(5)饭后用什么漱口为什么(6)为什么要少食甜食(7)达吾提告诉大家什么(8)王老师让古丽娜改掉什么毛病为什么六、重点句型(1)因为口腔内的温度、湿度、营养等等,都有利于细菌的成长。
“等等”,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词语后,表示列举未尽的意思。
例句:我从小就喜欢看有关老虎、豹子、大象等等动物方面的书。
/我对葡萄、杏子、石榴等等水果都感兴趣。
(2)你纵然再懒,也要坚持睡前刷牙。
“纵然”,是“即使”的意思。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纵使”。
例句:今晚纵然有霜,也不会很大。
/你纵然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说服他。
七、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
让学生做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八、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先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作小结,之后老师进行总结。
九、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1)背诵课文一。
(2)预习课文二。
2.书面作业:(1)抄写课文一。
板书设计第九课陈毅戒烟课文一重点句型:(1)因为口腔内的温度、湿度、营养等等,都有利于细菌的成长。
“等等”,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词语后,表示列举未尽的意思。
(2)你纵然再懒,也要坚持睡前刷牙。
纵然是即使的意思。
课时反思:第三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2.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独立读词语、写词语。
培养独立组词和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的准确读音和意思。
2.教学难点:用重点词语造句。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抽烟的危害以及如何戒烟板书:第九课陈毅戒烟四、学习生字。
(1)毅:左右结构。
意思是志向坚定而不动摇。
如:刚毅、坚毅、毅力。
(2)戒:独体字。
意思是革除不良嗜好。
如:戒除、戒烟、戒酒、警戒。
(3)率:独体字。
意思是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
如:轻率、草率、坦率。
(4)司:半包围结构,意思是主管;操作。
如:司法、司机、司令等。
(5)监:上下结构,皿字底。
意思是督察。
如:监护、监测、监考等。
(6)督:上下结构,目字底,上面是叔。
意思是察看;监管。
如:监督、督导等。
五、学习重点词语。
课文中的名词,可用图片或直泽法来让学生加强记忆。
(1)艰苦:形容词。
形容生活、工作等条件差,十分困难。
如:艰苦奋斗、艰苦的生活等。
近义词:艰难。
例句:这里的环境很艰苦。
/艰苦的条件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
(2)坦率:形容词。
意思是直率。
如:坦率的话、不坦率、为人坦率等。
例句:古丽为人很坦率。
/他坦率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3)反问:当动词时,意思是对提问的人发问,如:反问自己、反问别人;当名词时,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如:反问的口气、反问句。
例句:艾力喜欢向老师反问。
/一个喜欢反问问题的学生,才能快速进步。
(4)监督:动词。
如:监督别人、不需要监督。
例句:我能管理好自己,不需要别人监督。
(5)不愧:副词。
同“为”、“是”连用,表示当之无愧。
例句:小李品德好、功课好、身体好,不愧为三好学生。
/雷锋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6)赞赏:形容词。
意思是指非常赞同、值得欣赏。
如:赞赏自己、赞赏老师。
例句:我很赞赏有思想的人。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二的生字和词语,并用生字组词和词语造句。
七、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1)熟读课文二。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各5遍。
板书设计第九课陈毅戒烟课文二1、生字:毅、戒、率、司、监、督2、词语:艰苦、坦率、反问、监督、不愧、赞赏课时反思:第四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和回答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和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谁能来说一说中国的十大元帅都有谁板书:第九课陈毅戒烟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五、指定学生读课文,并翻译,老师给予帮助。
六、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熟读课文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意思。
课文熟读后,小组进行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自己提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
如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l)在长期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中,陈毅同志养成了什么习惯(2)1954年,陈毅得了什么病医生告诉他什么(3)陈毅的司机认为他这次戒烟能戒掉吗(4)“有志者事竟成”是什么意思(5)陈毅下决心后,他是怎么做的(6)毛主席是怎么赞赏陈毅的(7)课文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8)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七、按自然段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八、让学生分段,并总结段意,老师加以补充。
1.再读课文二,理清本课段落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