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浅析
杜威的教育哲学
![杜威的教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7023c1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2.png)
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强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杜威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他主张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和实际体验来探索和发现知识。
他提出了“学做融合”(learningby doing)的理念,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学生被视为思考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杜威认为,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环境。
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职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个人发展。
他强调学生应该学会合作、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社区参与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威认为,当代社会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培养学生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和辩论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主动适应和改变社会的人才。
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
![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113ab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c.png)
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开创了现代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包括其理论内涵、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以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内涵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社会性和合作性杜威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密切关联,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必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
在他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地。
他提倡教育应该重视社会性和合作性,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2、经验主义杜威的教育思想融合了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他认为知识和智慧来源于个体的实际体验和实践活动。
学校应该创设各种实践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3、民主教育杜威主张学校应该是民主社会的缩影,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参与能力。
他强调学校中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由学生和教师一同参与、共同决策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治权和民主参与机会。
4、个性发展杜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个体的综合素养。
1、教学方式转变杜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个性化教育、实践性学习和合作性教学。
他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主体和参与者,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2、教育内容更新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教育内容的设置和体系的构建。
他提倡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实践性的学习。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中,学校应该设立生活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2777d4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b.png)
杜威教育思想史蒂芬·杜威教育思想1、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史蒂芬·杜威(Stephen M. Dewey)提出的一种教育学理论,它着重于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科学精神以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实证主义主张学习者“要看见而不是相信,要证明而不是推测,要判断而不是被动”,同时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客观规律。
2、建立自主学习能力当学习者可以从实际现象中提炼出一些规律和原理时,就可以从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建立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史蒂芬.杜威教育思想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从探究、发现和实践中掌握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智识,认识客观严密的规律。
3、质疑传统的教学模式杜威质疑传统教学中只涉及到记忆和传授信息,而忽略学习者主动思考和发现知识的过程,他强调倡导学习者探索自己的智慧,而不是被动领受知识,同时他也主张以探究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来学习,不盲从权威的主义,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4、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除学习知识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杜威认为,要帮助学生更自然地应用所学知识,就需要重视审美教育,准确无误而且深刻地把握情感教育,努力挖掘学生内心深处隐含的价值观。
另外,他也把精神分析作为教育重要的手段,倡导学生学会用心理学的方法深入自我认知,构建更加完整的人格。
5、注重发展个性史蒂芬·杜威教育思想非常强调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他认为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应发挥教师的特殊作用,注重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思想和技能,以便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把握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情感困境,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6、重视多面向的教育史蒂芬·杜威也非常重视多面向的教育,他把传统的学习实践融合了起来,从功利目的出发,通过对学生文化、心理、各种技能及多元需求的研究,来指导教育行为,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全面的个性的、智慧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价值思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及有用性,走出自由的道路。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954614c5da50e2524d7fc8.png)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董琳 1044407056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当时美国的教育流行的是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杜威在教学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萌生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倡导者。
他一生著作颇丰,1916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
此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等。
他的教育思想迎合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深刻的影响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至于更多国家教育思想的变革,综合看来他的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的本质上,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在教学论上,他提倡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注重教材与学者的关系、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从“做”中学;最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德教育的理论。
杜威一生中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围绕道德价值标准、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学校道德教育方法四个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首先,杜威提出道德教育的用意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
他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要同他以前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相联系,既要从社会生活、学习实践中培养道德,又要使所培养出的道德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适应社会生活。
杜威认为,从广义上说道德就是教育。
他的德育论是以实用主义道德论为基础的,否认客观的永恒道德,把实效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
上述看来,他主张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应社会道德的需要。
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总结
![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4f83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5.png)
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总结杜威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主教育、经验主义、问题解决教学、整体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
下面对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杜威提出了民主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学生应该参与其中,学校应该是一个民主社区,教师和学生应该平等地参与教育活动。
杜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做出决定,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指令。
他反对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其次,杜威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知识的来源是通过个人的实践和经验获取的,而不仅仅是通过书本和教师的传授。
他主张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获得知识,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学习。
杜威提倡“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即学生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杜威还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的理念。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他主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和推理,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习的关键,通过问题解决,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杜威还倡导了整体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传授。
他强调学生的身心一体性,主张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情感表达和社交技能。
他提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最后,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还包括进步主义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致力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他们的才能和兴趣,使他们在社会中能够积极参与和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该与社会联系紧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96d4f3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e.png)
引言:杜威(JohnDewey)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思想。
概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倡导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学习,并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重视个体差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发。
正文: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基于经验的学习:杜威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因此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经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杜威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1.学以致用:杜威认为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2.强调社会互动:杜威认为学生通过与社会互动来构建知识和价值观,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境。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尊重个体差异:杜威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都不同,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2.学生参与决策:杜威主张学生参与学校和课程决策的过程,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民主精神。
四、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强调创造性思维:杜威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他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见解。
2.问题解决能力: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问题并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五、教育的社会意义1.参与社会改革: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为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公民,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fb600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9.png)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之一,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对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一、关于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杜威教育思想是一种注重教育与生活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1. 学以致用:杜威强调学习应该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课堂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以学生为中心:杜威主张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则是指导和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
3. 合作学习:杜威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认为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4. 终身学习: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终身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
他主张学习应该贯穿于整个人的一生,不断追求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三、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1.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这种实践导向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2. 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杜威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读书感悟 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
![读书感悟 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2447f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7.png)
读书心得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一、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打算。
〞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淆。
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
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时机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
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开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治理。
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开展观。
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到达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
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开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
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开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X。
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制造者。
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ea984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d.png)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John Dewey),美国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
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而不是机械的灌输。
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倡导自由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
根据他的观点,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仅仅接受教师的灌输。
杜威提出了“经验主义教育”理论,主张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他认为,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实际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他提倡在教育中应用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社区服务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杜威还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主张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融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他提倡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意识。
他的观点影响了后来的教育改革者和社会教育运动,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他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
他的思想在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倡导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浅析杜威的教育思想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浅析杜威的教育思想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3565e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2.png)
杜威的教育观念,使他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积极推动者。他强调学生的全面 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倡导学生在做中学,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创新精神。同时,他强调教育的社会使命,认为教育应当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 值,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
具体来说,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教育观念:
首先,杜威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他认 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现状的人,而应该是培养出有能力改变 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其次,杜威提出了“在做中学”的理念。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最后,杜威强调了教育的人本价值。他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他也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使命,认为教育应该 帮助个体融入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谢谢观看
在深入阅读过程中,我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启发。他的民主主义教育观念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在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和变革的 背景下,杜威的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杜威对于经验的诠释为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强调 经验与自然的直接,使我们重新思考自然与教育的关系。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接触自然、感 受社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 精神。他主张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他 们的主动探究精神。他认为,教育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情境,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强调教育者应注重自身的示 范作用,以更国哲学家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无疑是一部 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这部作品不仅是他个人的教育理念的全面展现,更是他 对现代教育体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杜威在书中将民主主义精神与教育相结合,为 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浅谈杜威的教育哲学及现实意义
![浅谈杜威的教育哲学及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088dd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3.png)
浅谈杜威的教育哲学及现实意义发布时间:2022-05-07T05:54:03.14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2期作者:成四堂[导读]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反映,上世纪来就对中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和探索其所包含的哲学底蕴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成四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湖北潜江 433100摘要: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反映,上世纪来就对中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和探索其所包含的哲学底蕴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杜威教育哲学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底蕴(一)坚持实践的观点杜威的教育思想面向生活世界。
它的知行统一的观点、经验连续性原则、实验的方法、民主的理想都建立在注重实践和行动的品质之上。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杜威是传统经验哲学的反叛者。
他反对哲学智慧和一切精神的、理智的东西被少数人占有,远离实际生活和经验的世界,成为封闭的悬想和僵化的教条,他认为,这不仅有损生活世界,也有损哲学本身,是一种智力上的浪费。
于是他首先进行了“哲学的改造”让哲学回归生活世界,而教育作为生活世界中最具有建设性的、最重要的事业,毫无疑问地成为其哲学的实践田,他的教育思想无不与实践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
(二)面向现实,贴近生活杜威教育哲学的指向是面向现实社会生活,它既是对未来的设计和操作,更是对问题的现实主义的关注。
杜威反对情感主义、浪漫主义,反对激进派,也反对保守派,在他看来,成熟的理智是一种能力,能够专注于真正的现实问题本身,能够调动一切治理要素去支持有效的行动,形成明智的判断,自由的做出选择,有效地采取行动,坚定地承担责任。
教育的现实意义正在于为更多的人排除一切障碍以拥有这样的成熟理智和能力提供可能。
也就是说教育即生长,强调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过程,教育的目的就存在于这个生长的过程中。
生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
同时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论杜威的教学论思想
![论杜威的教学论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fc1640fbed5b9f3f90f1cef.png)
论杜威的教学论思想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等教育主张,一直是整个20世纪教育革新的思想源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理论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正确认识杜威的理论思想。
一、杜威的教学论思想(一)主张“儿童中心”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
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
杜威说:“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
”(二)主张“从做中学”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
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
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而提出儿童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学。
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
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三)思维与教学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
二、我对杜威思想的认识(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学说,在克服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教育弊端方面,是富有积极意义的;但就人接受教育的实际途径看,除了通过直接经验接受教育外,通过间接经验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才是更主要的。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总结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8650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9.png)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总结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改革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主要教育思想被称为“实践主义”,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际体验和参与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下面将详细总结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教育以实践为中心杜威认为,传统的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他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参与到真实的活动中去,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际经验来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并主导学习过程。
教师的角色则是引导者和协助者,他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杜威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应该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
他认为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投入学习并获得深入的理解。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他主张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机会,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和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领域。
四、社会与学校的紧密联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室,而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主张将学校和社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他提出了“学校社区”的概念,认为学校应该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学生应该能够参与社区事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杜威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学术能力的培养,还包括道德、社交、情感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性。
浅议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浅议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80d79e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0.png)
浅议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他认为哲学家应该关注教育,将其“视为人类最高的利益”。
因为真正的哲学总是要形成影响人生行为的智慧,而教育的目的是形成创造智慧的习惯。
不过,杜威对旧教育或传统教育持批判态度,认为新教育或进步教育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哲学。
新的教育哲学寄希望于经验,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有一点是可以永久参照的,那就是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新教育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实际经验的过程和教育之间有着紧密和必要的联系。
杜威说:“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不论对学习者个人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教育都必须以经验为基础——这种经验往往是一些个人的实际的生活经验。
”通过个人经验进行学习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传统教学方法的错误在于,假定学生的经验是想当然的,“假定我们不考虑对情境的某种直接的个人经验,就可以从算术、地理或其他科目的现成教材开始”,因而往往忽略学生对熟悉的经验材料的运用,而立即把他们引进表现成人理智成就的材料。
资料性知识本来是人处于疑难情境时可以依靠的已知的、既成的、确定的材料,是心灵从疑难通向发现的桥梁,它把人类以往经验的成果压缩精简,记录成可用的形式,作为提高新经验的意义的工具。
但是,书本知识若不能将学生引导到他们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的无意义的言词。
传统教育将成年人的知识、方法和行为准则强加于儿童,儿童对此却没有直接的经验,便难以激发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而好奇心是扩大经验的基本条件,是反省思维的基础。
杜威认为,不能违反通过个人经验进行学习的原则。
所谓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生活在一系列情境中,而当我们说人们生活在情境中时,“在……中”这个词的意义,与物品在衣袋中的意义是不同的,它意味着个人和各种事物以及他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情境和交互作用这两个概念是彼此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生活中真实生动的情境,启发受教育者思考。
杜威教育与民主哲学观浅析
![杜威教育与民主哲学观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bc581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e.png)
杜威教育与民主哲学观浅析有关美国思想家威廉杜威(WilliamJames)与他的教育理念,以及它如何影响民主哲学观,就非常值得去探讨。
在这一话题之上,解释,剖析和讨论其相关内容都能挖掘出丰富的内容。
杜威有着非凡的哲学贡献,他的思想对于近代新哲学领域深深地影响。
而他的教育理念与民主哲学观也有着千丝万缕般的关联,值得更深入的探讨。
美国思想家威廉杜威的思想,主要涉及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哲学思想,以及其关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探讨。
在杜威看来,“教育是一种对人类发展和理念贡献的再创造”(Education is are-creation of the human development and idea)。
他认为,独立性是教育的核心,渴望自由的人们应该有权利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发展独立性,以及建立起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性,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自由、快乐,而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杜威曾提出过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即以教育实用性为核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也就是融入学习这种教育方式。
杜威强调,教育不是生硬的死记硬背,而是学习实践,从而获得实用知识,并且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驱动考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认知能力,而不是只注重学习成绩,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特点,与民主哲学观的有着千丝万缕般的关联。
民主原则注重平等,赋予人们相同的权利,提倡自由、平等、公平、尊重和尊严,专业的教育对此尤为重要。
民主的本质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行使自己的自由,它要求每个人都有权利在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方面独立,杜威也提倡“识民主”(Democracy),即使实现独立和自由,因此杜威教育理念可以说是民主哲学观的起点和基础。
另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更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的重视,他认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发展思想的基础,民主哲学观更倡导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有效沟通,以及尊重他人,这正是杜威教育理念所倡导的,这在杜威教育理念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观点(3篇)
![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观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61656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d.png)
第1篇一、引言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杜威的教育哲学、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其教育学观点进行探讨。
二、杜威的教育哲学1. 实用主义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实用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在教育领域,杜威主张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2. 功能主义哲学杜威还受到功能主义哲学的影响。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应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教育实践中,杜威强调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杜威的教育目的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身体、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2. 培养独立思考的人杜威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 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杜威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主张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杜威的教育方法1. 活动教学杜威提倡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活动教学包括实验、游戏、社会服务等形式。
2. 问题教学杜威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合作学习杜威主张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他认为,学生在合作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五、杜威的课程与教学1. 课程改革杜威主张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
他认为,课程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杜威教育思想分析
![杜威教育思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2fa36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8.png)
杜威教育思想分析今天分享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这些正在考研的人来说,是重点。
记住,每天拿出来看看,也许在考场上能用得上。
一、杜威的生平简介杜威,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其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
二、教育实践活动1894年,杜威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的哲学教授,并担任哲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系的系主任。
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对教育问题进行实验研究,这对杜威教育理论的形成影响很大。
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大量的哲学和教育著作。
三、论教育的本质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
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
2.教育即生活在杜威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
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融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
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个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
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
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四、论教育的目的1.“教育无目的”说(即“教育无目的说”)基于教育是成长、生活和经验的不断转化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除了自身的发展之外没有任何目的。
杜威不是一个普通的漫无目的的教育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 ce en an d Tec OI gy nn hn O I ovaton i Her d al
创 新 教 育
杜 威 的教 育 哲 学 思 想 浅析
陈 新 红 ( 郑州 市金融 学校 ( 郑州市 三十五 中学 ) 河 南郑州 原
400 ) 5 0 7
摘 要: 杜威的教 育思想博大精深 , 本文从哲 学的角度 切入 , 结合杜威 的教 育本质论 , 知识论 , 深入 分析杜 威教 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在教 育 中的体 现 ,并对其 影响作 简要 的评价 。 关键词 : 实用主义 经验 教育本质 知识 中图法分类 号 : —0 G4 0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0 X(O ) 1a一0 2 0 l 4 8 Z 1 l () 1 - 6 9 0 4 2
验 主义最 终 陷入 了二元对 立与不 可知论 的境 是一 无所 有 或缺 乏 的意 思 , 更多 的指 向生 作 用 , 断 展 开 自己生 长 的可 能 性 , 它 不 促进 经 长的 可能性 , 并非现 在没有 能 力 , 了后来 才 验 的 生长 且 , 到 而 真正 有 意 义 的生 活本 身 便 这 会有 。 统 教 育的弊 端 就在 于把 未 成熟 状态 含 有 教 育 的 意 义 , 种 生 活是 指 不 断 促 进 传
因而 , 们 可 以从 我 于 这种二 元对立 的传 统哲 学进行 了无情 的批 只是 当作 缺 乏 , 教 育当作 填 补儿 童 与成 人 经 验 生长 的丰 富 的 生 活 。 把
判。 另一方 面看 , 从 杜威认 为人 与环境 的交互 之 间空缺 的 东西 , 产生 这种 局 面 的原 因正是 这 两 个 命 题 中 概括 出教 育 就 是 经 验 的改 造
验 的 改造 。 三 个命 题 是 层 层 深 入 , 这 内在 统
一
至杜威这 位 实用主 义哲学 的集 大成者 构建 完 2教 育本质 论 成。 杜威 实用主 义 哲学的 中心概念 是 “ 经验 ” 。
经验 的本 质是 主体 与客体 或有机 体与 客体相 互作用 的过程 。 经验 包括 两类 : 认识 因素和非
作 用要趋 向一个 谐调 、 有机 的统一 体 , 与环 人
因为教 育者 用成年 期作 为一个 固定 的标准来 或 改 组 , 方 面 能 增 加 经验 的意 义 , 一 另一 方
一 境 的相互 依赖 与联 系构成 了杜威 哲学 的一个 衡量 儿童 期 。 种教 育 观的 产 生是 与传 统 哲 面 又 能 提 高 指 导 后 来 经 验 进 程 的 能 力 。 这
就是 生长的含 义。 生长 的首要 条件是 “ ” 未成熟 论 述 中 已 指 出 , 长 的 实 质是 指 儿 童 在 自 生 己的 生 活 环境 中通 过 与 他 人 和 环境 的交 互
到 休谟 的 “ 验只 是 印象 与观 念 的总 和” 经 经 ,
地 。 威 认为 产生 这种 结 果 的原 因是 把 认识 杜 与对象 , 物质 与意识 对立起 来而导 致的 。 他对
的 , 们 通 过 对 三 个 诊 断 之 间 的 关 系 及 我
其 中所 蕴 含 的 哲 学 思 想 的分 析 可 以 使 我们 学校 之后 , 育不应停 止 。 种话 强调 了这样 教 这
对 教 育 本 质 有 深 入 的 了解 。 的 含义 : 学校 教 育的 目的在于 通过 组 织保 证 “ 育即 生长” 理解 这个 命题 , 教 。 关键是 理 生 长 的各种 力 量 , 证教 育 延伸 到 人的 一生 保 解“ 生长 ” 一概念 的含 义。 《 这 在 民主 主义与教 之 中 , 人们乐 于从生 活本 身学 习, 使 人人 热爱 终 育》 四章 中 , 第 杜威指 出 : 那个时 代社会 的性 学 习 , 身在教 育 中的生活 才是 理想的生 活 。 “ 质 , 本上 将 取决 于前 一时 代 给予 儿 童活 动 基 的指导 。 个朝着 后来结 果行 动的 累积运动 , 这 状态” 必须加 以强调的是 ,未 成熟状态” 。 “ 不只 “ 育 即 经 验 的 改 造 ” 这 一 命 题 是 对 教 。
不 倚 的敏 感性 和 坦率 的胸 怀 , 些 方面成 人 这 是应 该 向儿童学 习的 。 杜威 认为 : 一个 经 验不 仅包 括经 如 意 。
验 的事物 , 且包括 能经验 的过程 。 而 在杜 威看 来 , 识与物 质的 区别只是 功能 上 、 系上 的 意 关
前 两 个 命 题 的 深 化 与 概 括 。 们 从 前 面 的 我
区别 , 不是 本 质上 、 在上 的 区别 , 质与 而 存 物 意 识是 “ 原始统一 体 的两种性 质 , 而非实 体” 。 拿 西 方哲 学史 上的 “ 经验 主 义” 哲学 中的 “ 经
验 ” 杜威 哲 学 中 的 “ 验 ” 比 , 与 经 相 我们 会 发 现 , 验主义 者谈 的经验是 认识 的结果 。 经 经验 主义 经过 了一 系列 发展 , 从洛 克 的“ 白板说 ”
1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实用 主义哲学 始 自皮尔 斯 , 中经 詹姆 士 ,
机性 。 三 个 方面 是交 织在 一 起 的 。 这
是 内在 于生 活 之 中的 。 儿童 的生 活 与成 人的
生 活都 具 有重 要 意义 , 们 不能 以成 人 生活 我 的标准 来 审视 儿 童 , 儿童 可 以在 某 些方 面借 关 于 教 育 的 本 质 , 威 有 三 个 著 名 的 鉴 成人 生活 的 经 验 , 杜 而成 人也 可 以从 儿童 生 论 断 : 育 即 生 长 ; 育 即 生 活 , 育 即 经 活 中学 习, 教 教 教 比如 儿童富 于 同情的好 奇心 , 不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