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2019中考历史一轮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含答案
2019中考历史总练习资料专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oc
![2019中考历史总练习资料专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oc](https://img.taocdn.com/s3/m/0669bcbc02d276a200292e9d.png)
2019中考历史总练习资料专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专家诠解考点趋势【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有的放矢【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扎实备考考点1:隋唐科举制度1、概念: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管理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2、诞生: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录用人才〔之前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的高低〕。
隋炀帝时,正是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完善〔1〕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增加考试人数。
〔2〕武那么天时,创造了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时,诗赋被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4、科目: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考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考策问,加试经史、杂文。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衰落明朝时,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这种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至清朝末年〔1905年〕才废除。
5、影响〔1〕在全社会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2〕使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3〕给有才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4〕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5〕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1、关于科举制的认识:科举制的出现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等崭新局面的出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赋予了社会改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科举制对后来英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是隋唐时期中国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
2、关于科举制的启示: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经济实力,而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科技,而科技进步的基础在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重视考试的公平公正,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重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重视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初中历史总复习第4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初中历史总复习第4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5b07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d.png)
初中历史总复习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河南)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于是,隋炀帝( )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答案:C2.(2021·湖南湘潭)《太平广记》载:不论士举子,皆以科举“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该现象始于( )A.西汉B.隋唐C.两宋D.明清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科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2021·湖南岳阳)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
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农业经济发达,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为整顿币制、改变混乱局面,唐高祖下令发行“开元通宝”,货币的统一,为唐朝的商贸繁荣提供了保障。
因此,前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
唐朝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研习佛法,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
玄奘西行密切了唐朝与天竺的交流,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据此可知,四幅图片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故C项正确。
答案:C4.(2021·湖南长沙)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
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A.社会风气开放B.民族交融C.中外交往频繁D.经济发展答案:D5.(2021·湖南衡阳)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
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a57ec4f61fb7360b4c6596.png)
影 响 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 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 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 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 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 为“开元盛世” 爆发安史之乱,使唐朝的 国势由盛转衰
规律方法探究
考法一
考法二
【例2】 小明将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 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鼓励生产,减轻劳役 D.开通运河,创立科举 解析:本题考查对唐太宗治国措施的掌握情况。四个选项中,D项 与隋炀帝有关,其余三项都是唐太宗的功绩。 答案:D
考点梳理整合
5.社会经济 (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发明并推广曲辕犁和筒车等农具,在 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 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②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 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③造船业、 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 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 的大都会。
皇帝 措 施 影 响 政治上,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 知人善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 形成 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 了“贞 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 唐太 观之 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宗 治”的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 盛世 产。 局面 民族关系上,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 与开放的时代
考点梳理整合
一、隋朝的统治 1.隋朝的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他就 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措施: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 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 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精选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主题四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
![精选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主题四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a9a2d044b73f242326c5f16.png)
主题四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原创题)“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努力发展生产,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恢复发展。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司马炎B.隋文帝C.隋炀帝D.唐太宗2.(2018·江西模拟)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
下列诗句与科举制无关的是( )A.“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B.“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C.“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D.“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3.(2018·吉安吉州模拟)“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巩固了封建统治B.促成了贞观之治C.促进了经济交流D.专制集权的加强4.(2018·北京中考)与下面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5.(2018·安徽中考)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6.(2018·威海中考)《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7.(2018·宿迁中考)“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速查模块1中国古代史第4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练习
![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速查模块1中国古代史第4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86ca1185901020207409cef.png)
第四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试要求
时代特征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中外交流活跃,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农业发展,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文化上,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时空坐标
重难点突破
1.总结唐朝前期的“治世”局面
2.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唐朝的民族关系
①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
②对今新疆地区: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③对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2)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
唐朝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
①朝、日遣唐使;
②鉴真东渡日本;
③玄奘西游印度。
中考考点动态
中考典例
【例1】(2017昆明中考第3题)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藏族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这件事发生在()【考查文成公主入藏】
A.隋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文成公主入藏,是知识点的再认再现,文成公主入藏作为汉族关系史上重要的篇章,题目考查朝代是唐朝,故选B。
【答案】B。
主题0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考历史
![主题0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考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731efaf31b765ce050814f3.png)
3.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举出一些事例说明。 你从中感悟到日本民族具有怎样的精神? 这对于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1)影响: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参照汉 字创造日本文字;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朝长安的建筑模式,也有朱雀 大街和东市、西市等;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相仿;唐诗在日本广为流 传;饮茶、围棋、节日习俗等也传入日本。 (2)感悟:日本民族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 (3)启示:一个国家、民族只有交流学习才能发展,友好往来促进各国的 共同发展,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 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 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
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布;唐太宗实行开明的 民族政策,被尊为“天
可汗”。
【典例精析】 【例2】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A) A.重视发展生产 B.扩充国学规模 C.注重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辖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他以民为本,重视 农业。唐太宗轻徭薄赋,使农民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对点练习】
4.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
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C )
A.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
C.玄奘
D.鉴真
认识启示类
1.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借鉴意义?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2)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的繁荣。 (5)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9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专题复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19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专题复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6067b56c482fb4daa58d4b89.png)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安史之与唐朝衰亡单元综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019·湖北孝感)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C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2019·湖南湘西)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DA.赵州桥 B.长城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2019·湖北黄石)5.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C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019·江苏南京)4.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陈述的是()C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2019·江苏苏州)4.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C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2019·山东德州)5.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C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2019·山东菏泽)4.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右图)。
这一伟大工程()DA.中心是①——长安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2019·山东潍坊)3.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真题演练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真题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b0051333a8114431b90dd836.png)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潍坊真题演练考点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命题角度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及影响1.(2017·潍坊中考节选)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样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考点二盛唐气象命题角度盛世的表现、民族政策、唐诗2.(2018·潍坊中考)欣赏下图,与其表达了相似情感的诗句是( )A.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纸上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3.(2016·潍坊中考)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
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D.科学技术发展4.(2017·潍坊中考节选)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
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
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考点三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命题角度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5.(2017·潍坊中考节选)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练习题(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练习题(含解析)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cc9cc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9.png)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2024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侧目录节选自一本人物传记,他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藏品鸳鸯莲瓣纹金碗是盛唐时期的制品。
这件鸳鸯莲瓣纹金碗①中外文化的交流①民族关系的和睦①唐人的审美意趣①工匠的高超技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分类整理历史知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分类整理中①处应填A.孙权B.鉴真C.李清照D.李自成4.(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新唐书》载,安史之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地方上“将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这一现象体现出的唐代社会危机是()A.外戚干政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殖民侵扰5.(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学者认为,7至9世纪的中国文化呈现出一种全面开放状态,兼容并蓄。
下列文物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商朝司母戊鼎B.东汉陶院落模型C.唐三彩胡人骑驼俑D.清朝金奔巴瓶6.(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史书记载,唐玄宗统治时期“天下雄富,京师米价斛不盈二百……行人万里,不持寸刃”。
以上现象描述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机要之司”,需要“擢才而居”。
即使是曾经的政敌部下王珪,也被太宗收为己用,出任门下省长官。
以上体现出唐太宗的治国特点是()A.用人唯贤B.虚心纳谏C.约法省刑D.爱惜民力8.(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皮日休在《汴河铭》中指出:“隋之疏淇、汴(通济渠),凿太行,在隋之民不胜其害,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
2019年山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七下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真题演练新人教版
![2019年山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七下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真题演练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3b625caf45b307e87197d5.png)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济南真题演练考点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命题角度隋炀帝、大运河的开通、评价大运河、科举制度1.(2017·济南学考)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胡曾《汴水》)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唐·皮日休《汴河铭》)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元·脱脱《宋史》)考点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命题角度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和影响2.(2018·济南学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考点三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命题角度玄奘西游、鉴真东渡3.(2016·济南学考)“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
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参考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对大运河的评价。
A项诗句意思是大运河的开通加速了隋朝的灭亡;B项诗句意思是大运河仍然发挥作用;C、D两项诗句的意思是肯定大运河在南北运输方面发挥的作用;B、C、D三项内容都是对大运河的开通持肯定态度。
因此,选A项。
2.(1)①设置进士科;②设置殿试、武举;③唐玄宗。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第(1)题,表格根据所学填写回答即可,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武则天设置殿举、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3.D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解题时注意限制条件“唐朝”。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发生于明朝时期,不能反映唐朝的对外开放,故选D项。
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真题演练
![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真题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a9b272dae53a580217fcfe0e.png)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德州真题演练考点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命题角度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2018·德州中考节选)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的魅力】材料三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请写出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及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措施。
考点二盛唐气象命题角度盛唐气象的表现2.(2016·德州中考)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
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三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命题角度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唐代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3.(2017·德州中考节选)“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阅读下面材料:【历史回眸】材料一请回答:(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参考答案【德州真题演练】1.(3)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完善了科举制。
2.D 【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和筒车的相关知识。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灌溉工具,据此可排除A、B两项;C项“抑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都江堰和筒车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项。
3.(1)唐朝手工业和商业繁荣;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全国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习题含答案
![全国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41124650e52ea5518986a.png)
第4课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内提分练习1.[2018·重庆A卷]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B.长安C.涿郡D.江都2.[2018·永州]“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 ( )A.赵州桥B.长城C.都江堰D.大运河3.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
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晋惠帝B.隋文帝C.隋炀帝D.唐玄宗4.《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2018·苏州]“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这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6.[2018·甘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2018·泰州]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这一制度创立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明朝8.[2018·青岛]“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9.[2018·菏泽]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036ea5b8f67c1cfbd6b833.png)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8·江西)“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解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役使大量的民力,激起人民的反抗,但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C2.(2018·山东青岛)“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度解析由题干材料“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判断反映的是科举制。
答案C3.(2018·北京)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解析根据已知的朝代,可知①处应为唐朝。
A项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B项为东晋时期的历史事实,C项反映的是隋朝的历史事实,故正确答案为D项。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分别是唐太宗、唐玄宗开创的盛世。
答案D4.(2018·安徽)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解析题干材料“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治国理政方面,善于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魏征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5.〔2018·江苏南京(改编)〕“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1bde182f60ddccda38a083.png)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重庆中考A卷)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B.长安C.涿郡D.江都2.(2019·原创题)“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努力发展生产,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恢复发展。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司马炎B.隋文帝C.隋炀帝D.唐太宗3.(2018·江西中考)“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4.(2018·安徽中考)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5.(2018·孝感中考)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6.(2018·威海中考)《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7.(2019·特色题)下图是1983年收藏在青州市博物馆的赵秉忠状元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国家安定是经济繁荣的前提。
15.(1)实行轻徭薄赋及开明的民族政策。贞观之治。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重庆中考A卷)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A.余杭B.长安C.涿郡D.江都
2.(2019·原创题)“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努力发展生产,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恢复发展。”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1.(2018·济宁中考)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D.王昭君出塞
12.(2018·高密二模)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的一个黄金时期,其繁荣强盛的原因有很多……唐太宗善于处理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曾多次把宗室女儿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从而实现了边境地区的统一和安定。用人制度的改进也是唐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一方面使更多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唐朝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材料二,归纳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材料三,谈谈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
【形象工程话兴亡】
材料四 当东都洛阳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的时候,杨广又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赶赴规划中的运河沿线。……被征发的民工有超过一半死在了运河工地上。
(3)杨广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从“一百多万”和“一半”这两个数字分析,杨广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注定了隋朝会有怎样的结局?
A.司马炎B.隋文帝
C.隋炀帝D.唐太宗
3.(2018·江西中考)“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4.(2018·安徽中考)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6.(2018·威海中考)《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7.(2019·特色题)下图是1983年收藏在青州市博物馆的赵秉忠状元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这一考试制度的兴起( )
A.促使士人用功读书,但不讲求实际学问
B.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C.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D.改善了用人制度,官职全凭考试取得
8.(2019·改编题)“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5.(2018·孝感中考)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③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写有《秦中吟》
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2018·重庆中考A卷)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2)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科举制的实行;用人制度的改进。(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要爱惜百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要以史为鉴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加练预测】
1.D2.C3.C
14.(1)北方民族大交融;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南方得到空前开发;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陈朝腐朽黑暗;隋文帝执政后锐意进取,隋朝迅速壮大;隋军事力量强大,战略战术得当等。
(2)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西方效仿科举制度推行文官考试制度,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B.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C.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
14.(2019·改编题)《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再现了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与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转瞬而成的统一】
材料一 杨坚琢磨着,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比陈叔宝的靡靡之音要难对付得多,因此……灭陈后统一全国。
(1)杨坚为何能够灭掉陈,完成统一?
【开创新制破垄断】
材料二(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读史谈感悟】
(4)隋朝的兴亡,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15.(2019·原创题)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繁荣发展时期,为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太宗)谓侍臣曰:“朕有二喜一惧。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虞,二喜也;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此一惧也。”
——范祖禹《唐鉴》
(1)从政策角度分析唐太宗治理国家取得“二喜”的原因。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朝繁荣强盛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从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治国或做人的智慧?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度
1.(2019·改编题)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2019·原创题)“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3.(2018·青岛中考)“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度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1.B2.B3.C4.A5.D6.D7.B8.C9.C10.A11.A12.D13.C
①吸取隋之教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②开创科举制,让出身低微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③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018·苏州中考)“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 )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9.(2019·原创题)郭沫若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概括了某一历史人物的伟大成就。与该对联概括的历史人物相符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②他是“诗圣”——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