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23 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丨语文A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周瑜的嫉贤妒能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情分析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并在语文课堂前两分钟进行好书推介或人物点评,其中不少同学都推荐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也多次对书中的关羽进行人物点评。
由此可见,学生对《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并不陌生,对书中人物也有一定了解。
但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大多以故事情节为主,少去揣摩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及人物的性格,因此学生通过文章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有一定难度。
3教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导入主题。
(出示本课的四个人物图像)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
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基本最能概括诸葛亮特点的词语。
(理解“神机妙算”)
周瑜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己比不上他。
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学习第六至九自然段,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
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一)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写下旁注)
(二)讨论交流:
知天文:
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指名回答: )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
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
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
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
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
(指名回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
3.“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
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师生合作朗读)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中心句)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下面我们再通过“懂地理”这方面进一步体会他的神机妙算吧。
懂地理:
1、画出诸葛亮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
课件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因为长江是东西向的,船头朝西很正常,因为曹营就走北岸,让军士摇鼓呐喊是为了迷惑曹操,由于当时大雾,曹军看不到江面,而曹操生性多疑,恐东吴趁天气大雾,真的来偷袭军营,就命令军士射箭防御,箭正好扎在草船上,等船的一边扎满后,再调转船头,头朝西,用另一面来接箭。
指导学生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地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
过渡:同学们,从“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来看,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尤其是体现他“识人心”这一特点的?
课件出示: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②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
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胜利的笑。
)
(2)“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
‘雾这样大,曹操一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 学生交流例示: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
三、拓展练习:用四个字概括诸葛亮的才干。
师总结:我们在语文课上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赞美诸葛亮的一首小诗:
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郞。
2、师:经过这次失败,周瑜对诸葛亮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吗?请大家课后阅读《三国演义》
第五十一至五十六回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3、搜集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诗句、歇后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