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尿沉渣镜检法的意义

尿沉渣镜检法的意义

尿沉渣镜检法的意义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法的意义。

方法:随机抽查本院56例患者尿沉渣镜检,男性32例,女性24例。

结果:通过尿沉渣镜检法可提高细胞和管型的检出率。

结论:尿沉渣镜检法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23-01尿沉渣检查镜检就是指用显微镜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各种病理成分。

是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做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常规试验项目[1]。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尿液中不会含有或者只有极少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等。

在临床诊疗泌尿系统疾病过程中,尿沉渣检查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是尿液分析仪不可替代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2 月,在本院送检的56例患者的新鲜尿液做尿沉渣镜检。

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

用干燥、清洁的容器留取新鲜尿液50ml。

成年女性留取标本时,避免月经及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

不能立即送检则应先贮存于冰箱中。

尿沉渣分析应在2 h内完成。

1.2 检验方法(1)将患者送检的新鲜尿液,摇匀之后,缓缓倒入10ML刻度的离心管内;采用水平式离心机,1500转/min,离心5min。

(2)弃去上层尿,保留0.2ml尿沉渣镜检。

(3)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尿沉渣分布的情况,再转高倍镜观察细胞。

2 结果在56例尿沉渣检验中,4例在显微镜下红细胞满视野检出率为5.36%;12例患者镜下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检出率为21.43 % ;2例在显微镜下见少量扁平上皮细胞,检出率为3.57 %;4例患者检出真菌,检出率为7.14%,(经询问病史,上述患者均患有糖尿病);尿液在显微镜下见草酸钙结晶和非晶形尿酸盐各一例,检出率为3.57%;所检病例未见管型。

3 讨论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尿液离心镜检法为红细胞<3/HPF;白细胞<5/HPF;正常尿中可见少量扁平上皮细胞,偶见透明管型,无病原菌。

尿常规检验当中尿沉渣和尿常规的相关性观察分析

尿常规检验当中尿沉渣和尿常规的相关性观察分析

尿常规检验当中尿沉渣和尿常规的相关性观察分析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人体内部的一些病理生理情况。

尿沉渣是尿液中的一部分,是通过离心作用使尿中的固体成分沉积到底部形成的物质。

尿沉渣中含有大量的细胞、细菌、结晶等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对血糖、蛋白质、尿酮体等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尿沉渣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相互关联,可以相互印证,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情况和病情的发展趋势。

一、尿沉渣和尿常规的关系尿蛋白质是尿常规检验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尿中蛋白质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肾脏的功能和疾病的情况。

尿沉渣中的细胞和细菌等微生物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蛋白质,因此尿蛋白质的检测结果也会受到尿沉渣的影响。

当尿沉渣中存在大量细胞和细菌,尿蛋白质的含量往往会明显升高,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尿沉渣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尿酮体是糖尿病患者常常检测的一个指标,尿酮体的检测可以反映人体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

尿沉渣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尿酮体的含量,使得尿酮体的检测结果异常。

在糖尿病患者中,需要对尿沉渣和尿酮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发展情况。

尿液中的细菌可以通过尿沉渣的检测来了解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细菌数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来判断。

尿细菌的检测结果对尿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尿沉渣的检测结果是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重要依据之一。

尿液中的结晶可以反映出人体内的一些病理生理情况,尿结晶的种类和数量可以通过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来了解。

尿结晶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肾脏结石和泌尿系统结晶的情况,而尿沉渣的检测结果是判断尿液中结晶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结论尿沉渣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通过综合分析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情况。

在临床检验中,需要重视尿沉渣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尿沉渣和尿常规的检验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1、简介尿沉渣分析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沉淀物,以便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

尿沉渣分析可以提供有关肾脏功能、尿路感染、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的重要信息。

2、标本采集和保存- 标本采集:晨尿是最常用的样本类型,因为它具有更高的沉渣量,并且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标本采集前应注意提醒患者进行适当的清洁,避免污染。

- 标本保存:采集后,标本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样本的干燥和微生物污染。

3、尿沉渣分析的步骤- 镜检:将适量的尿液涂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检查其中的细胞、颗粒、晶体等。

镜检可以提供关于尿液成分的直接信息。

- 化学分析:经典的化学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等物质。

这些化学指标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诊断信息。

- 流式细胞仪分析:流式细胞仪可以用于快速检测尿液中的一些特定细胞类型,例如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等。

4、尿沉渣分析的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关于尿液稀释度和浓缩度的信息。

- 化学指标:包括尿蛋白、尿葡萄糖、尿潜血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示肾脏功能、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 细胞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和尿路的炎症和感染情况。

5、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肾脏疾病评估:尿沉渣分析可以提供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信息,对于肾脏疾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尿路感染诊断:尿沉渣分析可以检测白细胞和细菌等指标,用于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炎症和感染评估:尿沉渣分析还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炎性细胞等,提供有关炎症和感染的信息。

- 结石评估:尿沉渣分析中的晶体检测可以用于评估尿路结石的类型和形成的原因。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1. 引言1.1 尿液检验的重要性尿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生化指标、细胞成分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疗效。

尿液检验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代谢紊乱、感染等多方面的信息,是常规体检和各种疾病的诊断与监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尿液检验的重要性在于其简便、经济、非侵入性以及对多种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尿液中蕴含着大量有关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成分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征兆,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尿液检验还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病程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尿液检验可能是他们获知疾病变化和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

尿液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尿沉渣与尿常规的定义和作用尿沉渣与尿常规是尿液检验中常见的两项检测项目,它们在尿液检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尿沉渣是指尿液中沉淀下来的固体物质,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细菌、颗粒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尿液中的形态和数量。

尿常规则是指对尿液中的生化成分如蛋白质、糖、酮体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可以反映肾脏和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状态。

尿液检验中的尿沉渣与尿常规项目是互相补充的,尿沉渣可以提供细胞和颗粒的信息,而尿常规可以提供生化成分的信息,综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尿沉渣与尿常规的检测是尿液检验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防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尿液检验的步骤和常规项目尿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

尿液检验一般包括收集尿样、尿液外观检查、尿液尿蛋白检测、尿糖检测、尿PH值检测、尿比重检测、尿沉渣检验等步骤。

1. 收集尿样:患者需在早晨第一次排尿后收集中段尿,并避免尿液污染,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尿沉渣镜检方法的重要性及相关分析

尿沉渣镜检方法的重要性及相关分析

冲液 , 尿液中的酮 体与 其反应颜 色从浅 黄变 到紫红 色 , 该 法对 乙酰 乙酸 的敏感性较好 , 对丙酮 的敏感性较差 , 而对 B一羟丁酸
基本无反床上对于 自动化仪 器的使用 , 为临床检验提 供 了更
加便捷的途径 , 自动化仪 器能够省 略离 心过程 , 直 接采用 流式 细胞分析或荧 光染色 的方法将 各种 成分定 量并对 于各种 颗粒 进行识别 ,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 的有 尿沉渣流式细 胞仪等 。但 是 自动化的背后也存 在有一定 的不足 , 仪 器不能够检测 出药物 结 晶、 滴 虫以及肿 瘤细胞 等 , 对于一些疾 病所 能提 供的临 床依 据不足 , 而且 当尿液 中存在大量 的细 菌或结 晶时会 对红细胞计 数造成干扰 , 使实验结 果出现偏差 。 4 小 结 通过随机抽取临床 患者尿 标本进 行于化 学与尿 镜 检联合 检测 , 结果表明 : 尿沉渣 显微 镜检查 时尿液分 析 中不可缺 少 的 检查手段 。标准化的显微 镜检查是 尿液沉渣分析 的金标准 , 具 有重要临床价值 。因此 , 仍 需重视 显微镜 检查 的复检 工作 , 以 切实保证尿液检验的质量【 3 J 。 参考 文献 [ 1 ] 叶应妩 , 王毓 三 , 申子瑜 . 全 国临床检 验操 作规 程 [ M] . 第3 版.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 1 0 . [ 2 ] 熊立凡 .临床 检验 基础 [ M] . 第 3版 , 北京: 人 民军 医 出版
.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0 4 — 0 0 7 0—0 2
Ab s t r a c t :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u r i n e i s a me d i c a l t e s t me t h o d ,ma n y d i s e a s e s a I e n e e d e d i n c l i n i c l a u r i n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d i -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l me n t ,e s p e c i a l l y f o r t h e u r i n a r y s y s t e m is d e a s e i s h a v i n g c o n c l u s i v e e f e c t .W i t h he t g r a d u a l 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 o f u r i n e a n a l y z e r ,i n

尿液沉渣分析的重要性

尿液沉渣分析的重要性

尿液沉渣分析的重要性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通过对尿液的检查和分析,可以获得大量的有关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其中,尿液沉渣分析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微量沉淀物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提供诊断疾病、评估肾脏功能、监测治疗进展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尿液沉渣是指尿液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包括细胞、细菌、结晶等,它们在尿液沉淀后形成的沉渣。

尿液沉渣的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人体内部的情况,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包括尿液的离心、涂片、染色等。

首先,尿液沉渣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尿液中的沉渣物可以反映肾脏、泌尿系统以及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

例如,红细胞的增多可能提示肾炎、结石或尿路感染;白细胞的增多可暗示泌尿系统感染等。

通过对尿液沉渣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尿液沉渣分析对评估肾脏功能非常重要。

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排泄器官,尿液沉渣中的沉淀物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浓缩功能以及排泄功能。

通过观察尿液沉渣中的相关指标,如尿素氮、肌酐、尿酸等,可以评估肾脏的运作情况。

一些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都可以通过尿液沉渣分析来判断其病情的发展和进展速度。

此外,尿液沉渣分析还可以监测疾病的治疗进展。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存在复发风险的疾病,定期进行尿液沉渣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疾病的变化情况,判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糖分含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判断血糖控制的效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尿液沉渣分析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尿液中的微量沉淀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人体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的发展情况。

尿液沉渣分析可以作为诊断疾病、评估肾脏功能和监测治疗进展的重要工具,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帮助患者及时得到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尿液沉渣分析的重要性。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

石淑春
内 蒙古 赤峰
医学院
024000 )
� 摘 � 要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 � 是检测尿液中酸碱度 � 比密 尿糖 蛋白质 酮体 胆红素 尿胆原 尿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亚硝 酸盐 白细胞 VitC 的自动化仪器 � . 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 是对尿液标本直接作荧光染色后 利用 流式细胞原理和电阻抗技 术 对其中的红细胞 � 白细胞 上皮细胞 管型 细菌等进行定量分 � 析的仪器. 两种仪器的结合 用于临床尿液检查的过筛 可减 少以往用显微镜检查的繁杂手工操作 � � 给尿液分析带来了革命性 的变化 为临床提供更快捷的诊断依据 . 但是 自动化仪 器分 析法只能起到初步筛查作用 �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标准化的显微镜检查仍然是尿液沉 渣 分析的金标准 �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因此 仍需重视显微镜检查法的复检工作 以切实保证尿液检验的质量 . 关键词 尿液沉渣 显微镜检查 重要性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60X ( 2008) 05B- 0048- 02 中图分类号 R446.12 +1
问题 � 为尿液检验分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使尿液检 验分 的病例 最好使用对白蛋白 球蛋白灵敏度一致的 磺柳酸法 析实 现了自动化 两者联合使用 为临床提供了更快捷 � 的诊 或双缩脲法进行定性 和定量实验 . 检测白细胞 是通 过试纸 断依据 . � 条上的吲哚酚酯和粒细胞中的酯酶作用 与重氮 盐结合产
盐的 实验原理是根据尿液中具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 � 菌如大 阳性. 其可能原因是 上皮细胞 ( 尤其是移行上皮细胞和鳞状 肠埃 希菌增加时 , 它可还原尿中硝酸盐为亚 硝酸盐 , 后者与 模块的基质发生偶氮反应. 故此实验有助于大肠埃希菌等细 菌引 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 , 但检测结果阴性并不 能排除 菌尿的可能 . 尿酮体检查对乙酰乙酸敏感 , 对丙酮较差 , 对 � - 羟丁酸不起反应. 由于疾病在不同的病程或标本 收集后 存放 时间不同 , 上述酮体的三种成分尿内含 量也不同 , 所以 要根据病情和其他实验资料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 1.2 药物和病理因素对尿干化学检查的影响 尿液内含 有其他药物或病理物质 , 可能会干扰 被测物 质与 试条膜块基质的化学反应 , 造成假阳性或假阴 性的结 果 . 如尿液内含 有青霉素族的药物 , 会干扰 尿液蛋白质 的检 出 尿液内 大量维 生素 C 的 存在 , 会使尿 糖 , 红 细胞 , 白细 胞, 酮体 , 胆红素出现假阴性结果 尿液 内有大量蛋白质 , 会 干 扰白细胞的检查 而尿液的 PH 过 低或过高 , 可使尿 比重 过高或过低 , 也可使尿蛋白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因此 , 尿液 干化学法检验得出的尿液分析结果 , 还需要结 合尿液 沉渣的分析结果作进一步的认定 . � 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 尿液中有形成分十分 复杂 , 形态变化较大 . 尿液显 微镜 检 查是通过 显微镜的放 大作用 , 将细胞 , 管 型, 结晶等有 形 成分 直观 , 真实地呈现在显微镜下 , 是对底物的一个 真实反 映. 2.1 尿沉渣分析仪应用 尿沉渣分 析仪通过检查尿沉渣中红细胞的数量 , 帮助 与血尿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通过动态观察尿液中红 细胞数量的变化 , 可以确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 . 提 供的 红细胞形态相关信息 , 对鉴别血尿来源具有一 定的过 筛 作用 .尿沉渣 分析仪对尿中所有 的白细胞进行检 测 , 以弥 补尿 液干化学分析只与粒细胞反应而与淋巴细胞和 单核细 上皮细胞) 形态大小不一 , 有些形态及染色性与管 型极为相 似, 大多数上皮细胞都含有细胞核 , 如同时有其他 非晶型盐 类, 细菌等微粒附着时 , 仪器易判定这些物质为管 型中含有 的内容物质而出现类似病理管型的染色性 , 因而 出现误认 情况 , 造成相对较高的病理 管型假阳性结果 . 由于尿 液中的 管型长短 , 大小不一 , 尿液标本中的某些黏液丝其 形态非常 类似于管型 , 尤其是在较粗大的黏液丝及黏液丝 间相互粘 连的情况下 , 更 与管型类 似 , 当上皮细胞 数量明显增 多时 , 需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渣进行准确分类 . 尤其提示有病理管型 时, 务必要进一步用显微镜检查尿 沉渣进行准确分类 , 以减 少上皮细胞和黏液丝所引起的假阳性结果 . 仪器能够标识类酵 母细胞 , 结晶和精子 . 但不能 检出滴 虫及药物结晶 , 不能鉴别异常细胞 .当结晶的种类较多时 , 分 布区域与红细胞有所重叠 , 对红细胞计数产生影响 .因此 , 当 仪器提示有酵母细胞 , 精子细胞和结晶时 , 应离心镜检 . 由于仪器软件操作系统中无自动定标 , 无质 控参数的 校准程序 , 它的检 测质量完全须依靠监 控 QC 数据 图的指 标 , 标准化的手工镜检及用尿干化学分析的复核 验证方法 来实现和保证 . 总之 , 虽然尿液的自动化仪器分析取 得了重大进展 , 但 自动化仪器分析法只能起到初步筛查作用 , 尿沉 渣镜检因 具有独 特的 临床价 值仍 是尿 液分析 中不 可缺 少的 检查 手 段, 至今为止 , 没有一

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

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

尿沉渣镜检主要是将新鲜尿液经过离心后,使用显微镜检查其尿沉淀物里的有形成分,如白细胞、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等。

尿沉渣镜检是以前最为常用的泌尿系统检查方式,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尿液分析仪因为操作简单,检验结果基本准确,逐渐代替了尿沉渣镜检的方法。

但是经过多次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尿分析仪的应用在一些方面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影响医疗人员诊断的准确性。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对比其与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效果,以期提高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3年月年月尿液检查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25~46岁,平均35.5岁,所有患者在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后再使用尿沉渣镜检进行复检,并给予患者一次性的尿液收集杯令其进行尿液收集,检查的尿液为患者清晨的第1次尿液。

检查方法:检查方式为先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再使用尿沉渣镜检进行复检。

①尿液分析仪检查: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查时,医疗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先将试纸放到一次性的尿液收集杯中,1~2s 后取出,在利用纱布将多余的尿液吸除后放到尿液分析仪里进行检查[1]。

②尿沉渣镜检:进行尿沉渣镜检主要是在尿液分析仪检查后的一定时间里,将尿液样本(5~10mL)放到离心管中,以速度对尿液进行离心~5,并将上清液去除,只留下尿液沉淀物0.3mL ,将其均匀的涂放在载玻片上,然后通过显微镜对沉淀物进行检查。

与此同时,除了通过尿液离心后检查之外,医疗人员也可以对尿液沉淀物使用SM 染色液进行染色,在沉淀物上滴入适量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后等其充分反应,再放入显微镜下进行检查,通常在染色后,红细胞呈现淡紫色,多形核细胞核呈现橙红色,且细胞质中存在明显的颗粒状,透明管型呈现淡紫色或者粉红色,而细胞管型则是深紫色。

对这2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对比,连续对10个高倍视野、10个低倍视野统计结果以及计算均值进行观察,分析尿沉渣镜检结果[2]。

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重要性论文

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重要性论文

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重要性的探讨【摘要】目的:分析本实验室mt-n500型尿液化学分析仪(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全阴性结果的尿液标本,为评价尿液干化学法全自动尿分析仪在临床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新鲜晨尿500例均为尿液分仪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均阴性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

结果:500例干化学法检测阴性尿标本中,白细胞镜检阳性数为88例,假阴性率为约占18%,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42倒,假阴性率为约占8%。

结论:在使用干化学法尿液自动分析仪做尿常规出现全阴性结果时,为了不漏诊,不误诊,实验室应全部进行尿沉渣分析仪或显微镜检查。

【关键词】尿液分析;干化学法【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60-02干化学法尿液检测全阴性标本是否应该进行尿沉渣检查一直成为尿液检查争议的焦点【1】。

尿液干化学分析是利用试带垫中含有的特定试剂,同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进行检查的方法。

干化学法尿液分析可以在一分钟内对尿中化学成分蛋白质、葡萄糖、酮体、尿胆原、胆红素及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进行半定量分析,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如果因此放弃尿液沉渣镜检,可能造成漏检,我们对500例红细胞,白细胞干化学法测定阴性的尿标本作尿沉渣镜检分析,得出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新鲜晨尿中段尿标本,经干化学法检测结果为全阴性的尿液标本500例,其中男性标本277例,女性标本223例,由本科室专业检验师负责检验,每份标本都在10min之内检测完毕。

1.2 仪器长春麦迪mt-n500型尿液化学分析仪。

试纸条由长春瑞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每日质控均在受控范围。

日本olympus双目显微镜。

1.3 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2】及尿沉渣标准检测方法【3】取混匀尿液约10ml,在1300rpm/min(相对离心力400g)离心5min,弃去上层尿液9ml,留lml混匀涂片镜检。

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

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

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尿液是人体通过肾脏排出体内废物和杂质的重要方式,也可以从中推测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而尿沉渣镜检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尿液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尿液中沉淀下来的固体物质和其他成份,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一、尿沉渣镜检法的基本原理尿沉渣镜检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其基本原理是:将新鲜尿液离心,离心沉渣物中的细胞和其他成份,在借助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分类、鉴定、数量统计和描述。

透过显微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尿液中的各种成份,如血红细胞、白细胞、晶体、细菌、上皮细胞、黏液等。

二、尿沉渣镜检法的应用1.诊断尿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通过尿沉渣镜检法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从而判断是否有尿道感染或者泌尿系统感染。

2.诊断肾炎和肾小球肾炎:尿液中一些成份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反映出肾脏的健康状况。

例如尿沉渣镜检法可以检测出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如果含量过高就反映出有可能是肾脏炎症或者肾小球肾炎。

3.诊断肾结石和肾衰竭: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可以形成肾结石,而肾衰竭患者尿液中肌酐浓度较高,用尿沉渣镜检法可以检测这些物质来判断是否有肾结石或者肾衰竭。

4.诊断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可以反映出人体是否患有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尿沉渣镜检法可以检测出尿中蛋白质、钙、钠、粪臭素、白细胞等的含量,从而推测出是否罹患糖尿病。

5.检测其他问题:尿沉渣镜检法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其他成份如血尿、胆红素、胆汁酸等。

检测出这些物质含量的变化,可以证明是否存在一些与泌尿系统或者其他系统有关的疾病。

三、尿沉渣镜检法的不足1.尿液收集条件:为了避免尿液中的物质失活等因素,需要在新鲜尿液中进行检测。

有些尿液样本,如有抗生素或洗涤剂残留,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

2.检测的标准不够统一:尿液沉渣镜检法依据不同医生和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在进行检测,所以结果不够标准化,有时会产生误差。

3.无法在几分钟内立即得出结果:与一些快速检测方法相比,尿沉渣镜检法仍需要时日。

浅析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验中的运用

浅析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验中的运用

浅析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验中的运用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使用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的运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到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2例患者进行研究,对采集的患者尿液标本分别给予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检查。

结果:对比分析,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检查在患者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阳性率、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总符合率分别为96.72%、95.90%、94.26%。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联合运用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检查方法,对提高尿液检验质量,保证工作效率,减少疾病漏诊率和误诊率。

【关键词】尿沉渣镜检;尿常规检查;尿液检验【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167-01标准规范的尿液检验分析是保证临床诊断准确、可靠的基础,原则上每份尿液标本均应同时进行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检查。

但目前医院普遍工作量较大,而技术人员相对不足;尿常规检查仪器检测简便省时、灵敏度较高,尿沉渣镜检人工操作繁琐耗时,工作人员往往对尿沉渣不够重视或认为没必要,本次研究选择了122例尿液标本,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22例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女性78例,男性44例,年龄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32.75±2.82)岁。

1.2 仪器和试剂检测仪器为山西亚森FA-800尿液分析仪,日本OLYMPUS CX41生物显微镜,蜀科TD-5Z离心机。

检测试剂为高尔宝尿十一联(FA11)试纸,5%醋酸。

1.3 标本采集嘱患者留取清洁中段晨尿标本(>30ml)于带盖尿杯内及时送检,1小时内完成检测。

1.4 方法(1)尿常规检查组,将尿液标本混匀后,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查操作,全程严格质量控制。

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细菌 、 菌 真 盐 类
0 数 个 视 野 各 个视 野 均可 见 数 量 多 呈 团 无 数 散 在 可 见 无 少 量 状 聚 集 中等 量 多 量
11 .. 5其他 临床 医生特 殊要 求 的其他 成分 。
12尿 沉 渣 检 查 的 方 法 .
2尿 液 干 化 学 分 析 及 影 响 因 素
13报 告 方 式 .
尿 液分 析是 临床 检验 T作 中使 用非 常普 便 的检验 项 目, 对泌 尿系 统疾病 的诊 断 和鉴 别诊 断有 着非常 重要 的意义 。 随 着 科学 技术 的飞 速发 展 . 液分 析 的方 法发 生 了划 时代 的变 尿 化, 从传统 的手工 检测转 变 为 自动化分 析 。 自动化 尿液 分 析 在 几分 钟之 内就 能提 供 十几项 检测 指标 , 利 于临 床 的快速 有
素 、尿 沉 渣 分 析 的 不 足 之 处 来 阐 述 尿 沉 渣 镜 检 的 重 要 性 , 同
131计数 细胞 或管 型 用 X .. X细胞 ( 或管 型 ) l / 的报告 方式 。
1. . 2尿结 晶 、 3 细菌 、 菌 、 生虫 等 以( ~ 3 ) 真 寄 +) ( + 形式 报告 。 报 告方 式 见表 1
干化 学 尿液 分 析仪 是 测 定尿 中某 些 化学 成 分 的 自动 化 仪 器 , 医学实 验 室尿 液 自动化 检测 的重 要工 具 。具有 操作 是 简 单 、 速 等 优 点 , 由于 干化 学试 带 中各 个 测 试块 对 其 相 快 但 应 物质 具体 的检 测 原理 不 同 , 其影 响 因素也不 相 同 。本文 对
医学检验
29 2第6第 期 0年 月 1 4 0 卷
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 中的重要性

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

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

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尿沉渣镜检法是一种常见的尿液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出一系列与尿液有关的问题,包括肾功能异常、尿路感染和尿结石等。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

一、尿沉渣镜检法的原理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反映了身体健康状况。

尿沉渣镜检法就是通过观察尿液中沉淀物的形态和数量,来确定尿液中蛋白质、细胞、颗粒物、结晶体、细菌等的存在情况和数量,从而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二、尿沉渣镜检法的实施步骤尿沉渣镜检法是一种对医生和患者都比较方便的检测方法,它的实施步骤如下:1. 收集尿样。

尿样应该是早晨的第一次尿液,因为这份尿样比较浓缩,更有代表性。

2. 检测尿液的物理性质。

将尿液倒入试管中,观察颜色、透明度、气味、比重和pH值等物理性质。

3. 离心。

将尿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离心,让沉淀物沉到底部。

4. 滴取沉淀物。

将离心后的尿液倒出,再用移液管滴取底部沉淀物到玻片上。

5. 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中的细胞、颗粒物、结晶体、细菌等,判断病情。

三、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尿沉渣镜检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尿液分析方法,它可以对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具体介绍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作用:1. 了解肾脏功能。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细胞、颗粒物和体积等指标,可以了解肾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出现肾炎、肾结石等问题。

2. 检测泌尿系统问题。

通过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颗粒物,可以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存在感染、肿瘤或结石等问题。

3. 判断内分泌系统问题。

内分泌系统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尿液分析来判断。

例如,一些内分泌失调的疾病如糖尿病,会表现出更多的葡萄糖、酮体和酸性物质在尿液中。

4. 预防尿路感染。

尿液分析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尿路感染等问题,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和患者可以得知身体是否存在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和处理疾病,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1. 引言介绍尿沉渣分析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尿液样本采集与处理描述正确收集、保存和运输尿液样本的方法,以确保准确可靠地进行尿沉渣分析。

3. 小型离心机操作步骤提供使用小型离心机对尿液进行初步离心过程所需遵循的详细操作指南。

4. 涂片制备及染色技术解释如何制备并染色适当数量和类型(例如:常规、免疫荧光等)的镜检材料,并提供相应实验室设备清单。

同时还包括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问题时解决方案。

5. 镜检结果评估标准列出正常值参考范围,描述各种异常形态或结构特点,并给予其相关诊断价值说明。

此外,在文档附件部分也可以添加一份完整版表格作为参考资料。

6 . 常见疾病与相关参数变化关系给出多个具体例子来阐述不同健康状态下潜在异常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尿沉渣中红细胞增多可能与肾脏疾病相关。

7.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真实或模拟的临床案例来说明如何根据尿沉渣分析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并展示其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

8. 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解释为了确保准确可靠地得出结果而采取的各种质量控制步骤和标准操作规程(SOP)。

9 . 结论总结本文档所介绍内容并强调尿沉渣分析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早期发现异常以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1. 尿液样本收集容器图片;2. 涂片染色设备清单表格;3. 正常参考范围数据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学伦理:是通过道德原则引导医务人员行动,在处理生命健康问题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隐私权:个体享受自己信息安全与合法使用之权利,他人无故侵入个人隐私权属于侵犯行为。

3.数据保护:指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收集、存储和使用,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机密性。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二)2024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二)2024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二)引言概述:尿沉渣分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通过观察尿液中沉淀物的形态、组成和数量,可以获取许多与疾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信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尿沉渣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意义的一部分。

本文将继续探讨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并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1. 尿沉渣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尿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尿红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尿白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其他尿液成分的检测及其意义2. 尿沉渣分析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与监测中的作用- 肾小球疾病的尿液表现- 肾小管疾病的尿液表现- 肾间质疾病的尿液表现- 肾盂肾炎的尿液表现3. 尿沉渣分析在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监测中的作用- 尿液中的细菌检测及其意义- 尿液中的真菌检测及其意义- 尿液中的病毒检测及其意义- 尿液中的寄生虫检测及其意义4. 尿沉渣分析在炎症和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炎症性尿液改变的分析及其意义- 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尿沉渣细胞形态学的病理诊断价值- 尿沉渣细胞遗传学检测的临床意义5. 尿沉渣分析在其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尿液中的代谢产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尿液中的药物和毒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尿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尿沉渣分析与其他检验方法的综合应用总结:尿沉渣分析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

通过对尿液中沉淀物的形态、组成和数量的观察与分析,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感染、炎症和肿瘤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泌尿科,还在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对尿沉渣分析的理解与应用,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尿沉渣分析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尿样中的沉渣来获得关于尿液组成和功能的有用信息。

尿沉渣分析可以提供有关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和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线索。

下面是关于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评估肾功能:尿沉渣分析可以提供有关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线索,通过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和管型等物质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成年人尿液中红细胞的正常范围是0-3个/HPF(高倍视野),如果尿沉渣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2. 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尿沉渣分析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各种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例如,尿沉渣中的白细胞增多通常表示泌尿系统感染,红细胞管型的存在可能暗示肾小球肾炎,结晶体的出现可能提示尿路结石。

3.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一些药物在尿液中会产生显著的变化,例如放射性药物、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通过尿沉渣分析可以观察药物代谢产物的排泄情况,从而判断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合理调整剂量。

4. 预测疾病预后:尿沉渣分析可以提供疾病的一些预后指标,如肾小球肾炎的预后评估。

例如,在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中,如果尿沉渣中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可能表示疾病恶化,预后不良。

而尿沉渣中这些物质的减少或消失则可能意味着疾病得到控制,预后较好。

尿沉渣分析是一项相对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但其临床意义不可忽视。

通过对尿沉渣中形态和数量的观察,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尿沉渣分析也在不断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新的研究领域,如微生物学分析、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

总之,尿沉渣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的情况和治疗效果,并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合理的尿沉渣分析,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参与尿液检验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尿常规组与尿沉渣组,比较两组检测价值。

结果尿常规组与尿沉渣组取样、留标本及获得结果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

尿常规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管型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5.00%、18.00%、19.00%、22.00%、24.00%,与尿沉渣组比较无差异(16.00%、17.00%、21.00%、23.00%、26.00%,P>0.05)。

结论尿常规及尿沉渣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或可作为临床检验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尿常规;尿沉渣;尿液检验尿液检查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可通过检测对机体的泌尿系统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进行筛查,尿液出现蛋白、管型等病理成分可表现为肾脏疾病,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血管病变时,可导致尿液成分的变化,因此对尿液进行检查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防[1]。

尿常规是临床基础性检查,主要对尿液颜色、透明度、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变化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结果可辅助判断是否患有肾脏疾病等[2]。

尿沉渣主要是指尿液中过量沉积的无机盐、离子及脱落细胞,尿沉渣检验主要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可辅助判断机体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3]。

本文旨在分析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参与尿液检验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尿常规组与尿沉渣组,各100例。

尿常规组年龄23~75(42.69±5.97)岁,男性53例,女性47例,病程(13.21±1.25)年。

尿沉渣组年龄21~75(43.14±5.89)岁,男性51例,女性49例,病程(13.15±1.29)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谈尿液沉渣检查泌尿系统诊断价值

谈尿液沉渣检查泌尿系统诊断价值

谈尿液沉渣检查泌尿系统诊断价值尿液沉渣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泌尿系统诊断方法,其价值不容忽视。

本文从检查方法、检查指标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谈谈尿液沉渣检查的诊断价值。

一、检查方法尿液沉渣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沉淀物,对泌尿系统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30-50ml早晨空腹的尿液,禁食禁水至少8小时,排空膀胱后,将尿液送至化验室或诊所进行检查。

其次,采用离心法将尿液分离成尿沉渣和尿上清。

最后,将尿沉渣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以寻找异常的细胞、晶体、微生物等指标,完成泌尿系统的诊断。

二、检查指标尿液沉渣检查可以寻找一系列异常的指标,包括细胞、管型、结晶、微生物等,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1.细胞:尿细胞一般不超过6个/视野,如有大量尿细胞可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肿瘤等危险疾病的存在。

2.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等,反映了肾小管的功能状态,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状况评估有重要意义。

3.结晶:结晶是尿路中含量过多的物质,如胆固醇、磷酸钙、尿酸等,结晶异常仍需通过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诊断。

4.微生物: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性微生物,是尿液沉渣检查中常见的异常指标,可以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三、临床应用尿液沉渣检查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尿液沉渣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医生诊断、治疗和对病情进行监测。

相较于其他泌尿系统检查方法,尿液沉渣检查具有以下优点:1.简单易行:尿液沉渣检查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只需要一台显微镜便可进行检查,成本低廉。

2.检出率高:尿液沉渣检查可以检出一些其他检查方法难以寻找的指标,如癌细胞、感染性微生物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3.重要的疾病监测指标:尿液沉渣检查可以对某些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如肾病、膀胱炎等,有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尿液沉渣检查具有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通过尿液沉渣检查结果,对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病人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有何价值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有何价值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有何价值临床在对疾病进行检查时,尿液检验为最基本且重要的项目,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血液病、全身性疾病、肾脏疾病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中所起作用均十分突出。

而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均为最常用的检测形式,尿沉渣是经仪器将尿液中分布的有形成分作离心处理,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占有优势;尿常规属临床基础检验项目,可对疾病特征予以判定。

两者在检查方法及机制上均存有差异,通过对各自特征展开分析,并明确关联性及优势和不足,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什么是尿液检验?尿液为机体终末代谢产物,对其产生机制展开分析,为由血液经肾小球作过滤处理后,并重新被肾小管、集合管吸收、排泄而成,其性状与成分可对人体所具有的代谢状况进行反映,另外,人体各系统机能与状态,也可返过来对尿液性状与成分产生影响。

故尿液为最为基础的检验项目,包括尿沉渣镜检、尿液化学分析及物理性状分析等多项内容,在疾病诊治中可发挥重要价值。

具体包括:(1)可作为对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病症进行诊断的标准;(2)可作为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准;(2)可用于对毒物、药物指标的监测。

2 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如何开展?2.1 检验方法(1)尿沉渣:针对未行离心操作的尿液标本,可直接涂片,于显微镜下完成检验。

即对新鲜尿液予以收集,充分混匀后,于载玻片上滴置,加盖玻片,低倍显微镜下进行细致观察,以掌握尿液整体状况,后用高倍显微镜,仔细辨认与分析管型和细胞,完善记录。

针对已行离心操作的尿沉渣,需作涂片镜检。

即取10ml新鲜尿液,在1500r/min转速下,完成离心操作,5min后,去除上清液,对0.2ml沉渣留取,轻微摇晃沉渣管,以达到充分将尿沉渣中分布的有效成分混匀的目的,并于载玻片滴置,涂片镜检。

在10×10高倍显微镜下,分析细胞成分,计算细胞数量,完善记录。

(2)尿常规:各项操作均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下完成,首先在检验工作开展前,对样本作分离处理,并将尿液充分摇匀,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增减状况,后进行酮体、蛋白、尿糖、尿胆原等指标的检测工作,各环节均需严格依据说明书实施,期间完善质控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UF-100对滴虫、脂肪滴、 药物、结晶、异常细胞、 精子等也不能识别
4.WBC
尿液沉渣分析仪可对尿中所有的白细胞进 行检测,弥补了尿试带检验只对粒细胞 反应而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无反应的 不足。
因此,目前的尿干化学仪 器法、流式细胞尿沉渣分 析仪均不能完全取代显微 镜检查,可将二者视为互 补,在实际工作中还需更 多实践,具体情况具体分 析。
• 8肾病患者尿中 • RBC在肾脏和泌尿 道中常破坏而将 HB释放到尿中, 造成干化学假阳性。•
9尿中Mb(肌红蛋 白)、易热酶可与 试剂反应,造成干 化学假阳性。 10尿中粘液成分, 假阴性。
3.PRO
干化学只对清蛋白敏感,而对球、粘、本周 氏蛋白不敏感。PRO增高时镜检观察有无 病理性管型、RBC、WBC 。(原尿中有清 蛋白,T-H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 随着时间的延长,尿中细菌增多,黏液丝增 多,白细胞碎片增加凝集并作为管型。 当为酸性尿时,蛋白会出现假阳性。若尿中 含有本周氏蛋白及黏蛋白时,干化学会出 现假阴性。
1.管型检测:
•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的灵敏度、精密 度较高,有时把尿液中的粘液丝、有形 杂质误认为管型,造成假阳性。其对管 型检测的另一不足是不能区分病理管型 与非病理管型,不能对病理管型进行分 型。 • 对于阳性标本,还需显微镜进一步确诊, 并明确区分管型性质。
2.RBC检测
• (1)草酸钙结晶是影响沉渣分析仪测定RBC的 主要因素。UF-100利用对细胞膜和核酸亲和力 不一样的两种荧光染料进行染色,RBC仅膜被 染色,产生的荧光强度弱,位于散点图低荧光 强度区,草酸钙结晶大小、染色敏感度与RBC 类似,在散点图中与RBC交叉分布。 • (2)霉菌、细菌(特别是球菌)、精子等前 向散射光强度与RBC类似,散点图上散点的分 布有所重叠,降低分布精度,使RBC计数偏高。 • (3)对影RBC(不含内容物)易漏诊。
4.NIT
• 尿NIT试验是细菌感染的指标,用于尿路 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试验。尿路感染患 者尿中,分理出的病原微生物中,致病 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氏菌属。但干化学 只对分解亚硝酸盐的细菌(革兰氏阴性 杆菌)敏感,所以镜检到细菌,干化学 不一定是阳性。(维生素C会造成干化学 假阴性)
5.其他
• 尿试剂带对管型、上皮、结晶、霉菌、 细菌、滴虫等无法识别,必须镜检。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显微镜检查
1.镜检筛选大致条件: .WBC.RBC.PRO.NIT全阴性,可免 镜检(肾病病人除外),其中一 项阳性,都必须镜检。 2.镜检内容:RBC .WBC.管型.结晶. 霉菌.滴虫.精子.细菌.粘液丝。
干化学结果与镜检结果分析 1.WBC:
• (1)分析仪法(+).镜检(-) • 尿液在膀胱内储存时间过长 ,或其他原因 致白细胞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中。 • (2)分析仪法(-).镜检(+) • 干化学检测的是尿中完整的或溶解的中性 粒细胞,而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不起反应。
最后:
祝各位实习生: 前程什锦
鹏程万里!
THANK YOU!
• 4.WBC干化学法假 • 5.当尿液不新鲜或 其他原因造成WBC 阴性还受环境温度 偏低,尿中含有某 破坏,使其含的中 些大剂量药物(如 性粒细胞酯酶释放 四环素)及尿中含 到尿中可发生反应, 有大量尿蛋白(清 而镜检就看不到 蛋白大于5g/L)等 WBC。 影响。
2.RBC
(1)分析仪法(+)镜检(-) 干化学法测的是完整的红细胞及游离 血红蛋白的总和,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 的物质也可干扰产生假阳性。 (2)分析仪法(-)镜检(+) 少见,可发生于尿中含有大量Vc (>100mg/L),或试带失效时。 。
RBC具体分析:
• 4如果使用甲醛保 • 5留尿容器中有氧 存尿液或某些药物 化剂或尿路感染时, 尤其是维生素C 微生物产生过氧化 (>100mg/L),会 物酶可使干化学 RBC假阳性。 使干化学呈现假阴 性。 • 6尿液煮沸后检测 干化学与镜检符合 率可达100%。
• 7低渗透性尿,碱性 • →(尿渗透压又称 尿和酸性尿可使尿 尿渗透量、尿渗量, 中RBC被破坏,HB 是指肾脏排泄尿内 溢出,使干化学出 全部溶质的微粒总 现假阳性,镜检很 数量,如电解质、 难看到RBC. 尿素、糖类、蛋白 质等。肾脏是通过 对尿液浓缩或稀释 作用来达到调节体 液渗透量的平衡。)
尿干化学与镜检小结:
• 1维生素C的干扰:可造成尿液RBC,GLU, 胆红素,亚硝酸盐假阴性(负干扰)。 • 2干化学项目阳性初针对镜检:胆红素→ 颜色;亚硝酸盐→细菌;蛋白质→管型; 隐血→红细胞; • 3尿胆原及胆红素:溶血性黄疸,肝细胞 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普及知识
• 尿胆原定性(UBG)可用于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正常人尿胆原一般为弱阳性反应。阻塞性 黄疸时,尿胆原可为阴性;当尿胆原为阴 性时,应进一步测定尿胆素(尿胆原被氧 化尿胆素);当二者都为阴性时,一般可 确定患者患有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 加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 1.由于化学法只能测 • 定粒细胞,不能与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反应,所以不能与 镜检一致。 • 2.尿液在膀胱储存时 间过长或放置时间 过长,导致WBC破 坏,而镜检不到有 性成分。
WBC具体分析:
3.WBC干化学法假阳 性,还可受甲醛、 呋喃妥因、大量胆 红素等阴道分泌物 的影响。平时工作 时发现尿标本镜检, 含有大量上皮细胞 时,干化学WBC出 现不同程度的阳性, 而镜检则是看不到 WBC(女性常见)
• 3 某些患者 RBC 脆性 • 1尿试剂受潮或使 大有抗溶性 ( 不易溶 用期限过长使尿潜 血假阳性,但镜检 解破坏释放亚铁血 红素 ) ,因此干化学 看不到RBC。 假阴性,而镜检含 • 2尿液标本必须新 有大量完整RBC。当 鲜以免RBC破坏后 尿液中含有大量破 造成干化学阳性而 坏RBC、大圆上皮细 镜检看不到RBC. 胞时,干化学阳性 而镜检看不到RBC.
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及结果不相符因素分析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尿液检测方 法:
• • • 干化学分析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一.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
• (一 ).尿干化学分析仪原理: 是根据多联试带上各膜块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 化深浅来检测胞质内涵物,间接辨别细胞有无。 例:RBC:Hb类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的是完整RBC与 游离Hb的总和。 WBC:粒细胞酯酶法,中性粒细胞含有特异性酯 酶,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胞质无酯酶,干化学只 对中性粒细胞敏感。
来一点
二.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 检查
一.分析仪原理
• 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是目前测定尿 液有形成分的先进仪器,是结合流式细 胞及电阻原理,通过对细胞进行荧光色 素染色后,测定其荧光强度、荧光波幅 度、前向散射光强度及幅度、电阻抗信 号,从而对尿液中有形成分进行精确计 数及鉴别。
二.尿沉渣结果与镜检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