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以及小女孩儿的悲惨命运,社会的不公,从而深刻的挖掘出作品中蕴涵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产生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不懂得生字记下来。

教学设计: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一)概括课文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复述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体会情感。

(一)浏览课文。

师: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小女孩一共擦亮了几次火柴?(5次)(二)小组合作,探究课文1.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在每一次擦燃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小组汇报、交流。

(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

(预设: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来取暖。

但是她开始不敢擦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连一根也不敢,因为要靠卖火柴来维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会打她。

但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小女孩抽出这根火柴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

〔课件出示:谜面猜猜看;它是什么?〕你们了解风筝吗?(课件出示:资料袋)你们放过风筝吗?我们一起来说说放风筝的事吧。

2、自己放风筝很有趣;但是看别人放风筝也很有趣;刚才大家都说放过风筝;那么有谁做过风筝吗?3、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件出示: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自学的时候;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一起自学了的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词语虽然不多;但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垂头丧气)这个词语特别难读。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呀。

你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吗?课文当中写道;同学们找风筝;找了一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所以大家只能垂头丧气。

5、还有一个词语(磨坊);一起来读一读。

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6、磨坊就是磨面的房子(课件出示:磨坊图)。

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7、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句子特别难读。

我觉得“飞筝越飞越高……”这一句也非常难读(课件出示:“飞筝越飞越高……”)。

8、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第五自然段的“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这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原文及教案【原文】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

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那我先藏,你来找。

”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了眼。

红头四面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做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

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只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

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

可是那只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

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

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张之路,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10课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10课

10、风筝第一课时总课时31 10月21日8周三教学内容:第十课中的生字词。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几个生字。

2、能正确地读通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中的几个生字。

教学准备: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出示课题:10、风筝二、让学生自由读文,找出生字,再自由学习生字。

三、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小黑板,指名度生字,教师注意引导正音。

2、指名教读生字2次。

3、齐读生字。

4、让学生口头组词。

5、学生自由练习书写生字,教师适当指导。

四、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1、引导学生标段序。

2、指名分段读文。

3、教师进行正音。

4、分组分段读文。

五、小结课堂,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六、作业:《家庭作业》第十课中的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总课时32 10月22日8周四教学内容: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方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让学生齐读记忆词语。

2、揭示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并把它板书出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先写,再写,最后写4、指名反馈,师板书。

5、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文章的结构。

三、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在牛肚子里旅行

12/8/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在牛肚子里旅行(lǚxíng)。咱们 偷偷 答应 花卷 骨头。牙齿 嚼几下 吞下去 肠胃 几乎。
咽下去 悲哀 眼泪 笑眯眯。咱 偷 答应 卷 骨头。咱 偷 答应 卷 骨头。
No 齿 嚼

胃 几乎。A.yīng B.yìng。A.gū B.gǔ。ɡānɡ。青头关心红头,担心红头的

牙齿齿 嚼嚼几下 吞吞下去 肠胃胃 几几乎乎
咽下去 悲悲哀 眼泪 笑眯眯
12/8/2021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选一选
A.dā B.dá
答( A )应 回答 B ( (huídá) ) 问答( B )
A.yīng B.yìng 应( A )该 回应( B ) 应( B)答
12/8/2021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
重难点解析
(jiě xī)
青头是怎样(zěnyàng)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 细(zǐxì)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 里去……”
告诉方法
12/8/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重难点解析
(jiě xī)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 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 个胃是贮藏食物(shíwù)的,只有第四个胃 才是管消化的!”
写一写
ɡuǎn ɡānɡ liú
lèi
管刚流泪
suàn

12/8/2021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
初步(chūbù) 感知
课文(kèwén)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 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 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jīngxiǎn)的“旅行”, 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学习用查字典、看图、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

3.朗读课文,抄写课文中喜欢的句子。

4.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秋天的美。

观察身边的景物,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教学重点】学习用查字典、看图、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秋天的美。

观察身边的景物,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的叶子像什么?(梧桐树)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一下法国梧桐在水泥道上留下的美景吧!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及对秋的赞美之情。

三、识字写字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5.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6.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铺:“甫”上横要长,下框内两短横居中,中竖贯穿上下。

紧:上下宽,中间稍窄,各部分都要写扁,“幺”最后一笔是点。

四、指导朗读朗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课后练习第1题)点拨:写景的文章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朗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水泥道的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模板(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模板(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模板(10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模板(10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教案模板篇1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蜿蜒民族驾驶谱写奴隶曲折不朽岛屿海域宝库水天相连星罗棋布连绵起伏询问固定顿时传递快慰哀伤飘飘悠悠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

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寓言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其中几个重要的词语,如牛,肚子,等。

3.掌握作者讲故事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并理解寓意。

2.学会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

3.掌握寓言故事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文本内容从前,有个牛,它的肚子非常大,还可以当作一座房子来住。

一天,从外面进了一只老鼠,乔装打扮成了一只蚂蚁,口吐蜜糖,称赞这所房子有多么漂亮。

可没多久,又进来一只狗,看见老鼠就要扑上去,可老鼠威胁它:“你敢咬我,蚂蚁们就会叫来大象,将你砸死!”狗被吓住了,于是要求与老鼠和平相处。

可不久又进来一只豹子,狗又吓得哆嗦不已,于是又威胁豹子;豹子知道了真相,于是和狗一起把老鼠绑了起来,搬家出去。

这时,牛醒了,发现肚子里的住房之一被占领了,“把你们都赶出去!”它大声咆哮。

老鼠、狗和豹子都被赶走了,但内心深处都觉得,那个牛肚子里面也并不是那么舒适的所在。

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寓言故事,虽然看似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意义却十分深远。

例如,牛肚子代表着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我们不得不忍受其中的某些缺陷;老鼠、狗和豹子则代表着社会中的各个群体,有时它们之间为了占领自己的“住所”也会进行某种方式的威慑或者斗争。

教学方法1.故事导读法:在上课之前简单讲解故事内容。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并引导学生以一定的方式去理解故事。

2.学生自读法:在讲解完之后,学生自己独立阅读一遍,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尝试发现故事的深层含义。

3.组合讨论法:按照不同的团体形式,让学生展开不同的讨论,例如按照同学的年级、性别、小团体等不同组合进行讨论。

教学步骤导入1.寓言故事的概念及其特点;比如说,寓言故事往往用动物和自然现象来代替人物和事件。

2.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内容,询问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第一感受,带领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

讲授1.简要回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过程。

2.着重讲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形象特点以及各自的旅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

语文三年级上册重难点第十课

语文三年级上册重难点第十课

10、风筝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

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三、教学重难点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策略文本,作为师生共同研究的对象,作为交往的载体,对课堂交往能否很好地进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文本的深度、高度、广度,亦即文本的丰富内涵,往往蕴涵在空白之中。

因为是空白,便有多种填充的可能,不同的生活经验便会填充出不同的世界;因为是空白,面对空白,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因为是空白,学生的个性体验有了呈现、发展的空间和领地。

因为是空白,课堂教学便极易流动不居,不会一潭死水,各种情感体验在一起碰撞交流,极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悟。

空白蕴涵于文本之中,空白的呈现,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参与,老师的适时引导。

“空白”,为文本、学生、教师提供了融会贯通的平台。

语文课堂的交往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便是师生依托文本,结合自身体验,不断寻求空白、填充空白、创造空白,并为学生留下空白。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精选10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精选10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的教案篇1课题:搭船的鸟。

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1、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2、教学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4、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5、辨字组词。

搭()沙()塔()纱()悄()吞()消()杏()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5、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6、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5篇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1.会读会写生字9个,认识3个。

2.理解词语五个在句中的意思,体会拟人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3.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在所给答案中确定课文重点,并且说出理由。

4.朗读课文,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阅读课文,课外书资料补充交流。

教学重点:确定本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躺在波浪上看书。

2.学生质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呢?这是什么地方?3.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容、奇特、变幻、温润、平衡、絮语、强劲、浮力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游览死海有哪些收获?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讨论: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5.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

你们想看这幅画面吗?(CAI出示图)在哪儿有这种奇迹发生?听到死海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二、品读感悟。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美丽的小兴安岭》。

生字词:秋、天、雨、多彩、颜料、清凉、留意、穿戴、颜料、五彩、邦、献、祖国、美丽、小兴安岭、重点、合作、交流。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使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练习: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3.2 时间安排每节课时:40分钟单元总课时:10课时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评价指标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课文教材:《秋天的雨》、《雪地里的小画家》、《美丽的小兴安岭》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作业练习题5.2 教学资源使用说明课文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义。

生字词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生字词。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

作业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章:第一课时教案6.1 教学目标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秋天的雨》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读后感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读后感

读后感一:《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描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了牛肚子,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文章让我们了解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启发我们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

是啊。

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

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

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读后感二:1、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的道理:凡事要学会自己想办法;懂得在危急关头运用智慧,给他人鼓励。

2、《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

讲述了蟋蟀红头和青头捉迷藏,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2、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读后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读后感读后感1:昨天,我看了读二年级的妹妹的语文书上面的一篇文章,题目叫《玲玲的画》。

玲玲好不容易画了一幅画准备拿去参加比赛,结果在收画笔的时候不小心把涂料弄在上面了,要重新画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玲玲急得大哭。

爸爸看了看,建议玲玲:可不可以在弄脏的地方画点什么,结果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那个地方画了一条小花狗,玲玲的`画在比赛中获得了奖。

生活中,很多事情,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就像课文中讲到的玲玲一样,正是因为玲玲画的那条小花狗,使那副图变活了。

我很佩服玲玲的爸爸,看到女儿哭,不是接过孩子的画笔给孩子代劳,而是启发孩子去做。

这样,孩子以后遇到困难就会动脑筋想办法。

我就看见这样一个同学,学校组织绘画比赛,他的爸爸就给孩子画了一幅老鹰的图画参加比赛,结果那幅画刚交到老师手里,就被取消了比赛资格,这何苦呢?其实,我最佩服的要数玲玲,当爸爸没有给自己画画时,没有在爸爸的面前又哭又闹,而是结合自己的画来设计。

我们面对出现的坏事一定要冷静,想方设法地把坏事变成坏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一说。

教室里操场上大树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

不足之处是没有完成对课文相关阅读知识的处理,如了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等。

2.花的学校课题2、花的学校课型精读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联想感知,激趣导入二、自读课文,整体感1.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

如果不信,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2.播放课文录音。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齐读课题,质疑。

1.学生画出文中生字、词,标出小节。

2.听课文录音,认真听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简要介绍作者,使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认识,丰富文学素养。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四、想象练笔,拓展阅读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一段配画朗读。

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指导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

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2.配画朗读课文。

展开想象说一说完成小练笔认真听老师介绍,并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课后阅读。

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桥梁,进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训练。

延伸阅读泰戈尔《新月集》中其他的一些诗,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并把本课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中。

三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10课 美丽的花》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10课 美丽的花》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的多样性,学习花卉的颜色和形状。

2.掌握简单的水彩画技法,能够通过涂色表现花卉的美丽。

3.发现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花卉对人们的美学感受和心理作用。

二、教学重点1.学会基本的水彩画技法。

2.通过涂色表现花卉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1.理解花卉在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

2.能够准确表现花卉的颜色和形状。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师引导这一部分教师要向学生们介绍花卉的多样性,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和思考。

同时,要让他们了解一些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实践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水彩画技法,让他们能够通过涂色表现花卉的美丽。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涂色,也可以结合教师的提示进行创作。

3. 作品欣赏和分享在学生绘制完成的作品展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互相分享和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让他们描述自己创作的想法和步骤。

五、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导他们的创作。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了解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给学生展示并介绍基本的水彩画技法。

4.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创作和分享,评价学生对花卉颜色和形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通过学生对生活中花卉的观察和发现,评价他们对花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七、教学小结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了解了花卉的多样性和应用。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基本的水彩画技法,能够通过涂色表现花卉的美丽。

在未来,对于花卉的认知和审美能力上,他们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下西号学校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海底世界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理解“依然、是否、窃窃私语、免费、长途旅行、稀有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策略教法讲解法、引导法、组织交流课件来源下载修改学法合作、自主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黑板、电子白板课型新授学具生字卡片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解决不会读的生字词、读熟课文。

教学流程设计一、谈话激趣。

1. 谈话。

师:同学们,每当看到电视上放映着优美风景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生回答。

师:那你能说说你最想去什么地方?你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生回答。

(注意学生回答时的完整性)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老师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愿意给老师一个机会吗?我最想去海边,看看海边的美丽风光,漫步在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

真是舒服极了!不过我最想到海底去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是不是和我们地面上一样,有花、有草、有动物,你们想知道吗?2.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师板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注意“世”的发音)二.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词。

提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生字表、字典、问老师同学等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A.学生自由读。

B.汇报读。

纠正读的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读音。

C.小老师教读。

容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D.“开火车”读。

采用比赛的形式,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过渡:同学们读的可真棒,不过这些“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打赢它们吗?(2)出示词语。

教法与学法1、谈话激趣。

尽可能多的让举手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2、多媒体运用A.自由读。

B.指名读。

(找一些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生,读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年级上册第10课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10课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10课笔记一、字词学习1. 字音:(1)青头和红头:qīng tóu héhóng tóu(2)捉迷藏:zhuōmícáng(3)喊救命:hǎn jiùmìng(4)流着泪:liúzhe lèi(5)悲哀地:āi bēi dì2. 词义:(1)藏:躲藏,隐藏。

(2)悲哀:悲伤,悲痛。

(3)旅行:为了进行游览、参观、访问等活动而进行的旅行。

(4)惊慌失措:因为惊慌而不知道怎么办。

二、课文内容讲解《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章,主要讲述了青头和红头两只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了解到了牛的消化系统和胃部结构,同时也揭示了动物世界中的奇妙现象。

1.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身上。

一天,红头不小心被牛吃进了肚子里,青头为了救红头,勇敢地跳进了牛肚子里。

2. 牛的消化系统:文章详细描述了牛的消化系统,包括嘴巴、食道、胃等部分。

牛有四个胃,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食物在进入皱胃之前,会被其他三个胃反复消化,最后到达皱胃进行最后的消化。

3. 青头和红头的冒险经历:青头为了救红头,勇敢地跳进了牛肚子里。

在牛肚子里,青头和红头经历了许多惊险的场面,如被其他三个胃反复消化、被胃酸腐蚀等。

最终,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成功逃出了牛肚子。

4. 故事寓意:文章通过青头和红头的冒险经历,向读者传递了勇敢、智慧和友谊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醒读者要了解动物世界中的奇妙现象,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三、分段解读《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故事背景,引出青头和红头的冒险经历。

2. 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详细描述青头和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冒险经历,包括被其他三个胃反复消化、被胃酸腐蚀等惊险场面。

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青头和红头的勇敢和智慧。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1)齐读表示顺序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习说一说。
(3)指名连贯地说话。
(红头先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接着被吞到了肚子里,从第一个胃里到了第二个胃,然后又回到了牛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
4.师小结介绍反刍
师质疑:孩子们,为什么红头会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呢?这里面藏着的科学小知识有谁知道呢?(指名说)
采访青头: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着急),尽管着急,你还是那么冷静沉稳地指挥着红头,为你点赞!
师小结点拨:孩子们,我们读对话还可以关注提示语,联系上下文来体会青头和红头当时的心情,还可以加上一定的动作。老师想一人来挑战两个角色读读对话,你们听听老师的表现怎么样?
师范读。
3.师示范朗读,请生点评。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四、体会角色心情,学习角色朗读
过渡:孩子们,这是一篇科学——童话,青头就是运用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成功帮助红头脱离危险的,青头是怎么帮助红头的呢?让我们走进它们的对话吧!请大家默读课文8——20自然段,分别用“——”和“()”标出红头、青头说的话。
教案序号:课题:10.在牛肚子里旅行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细细品读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不同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地方,体会它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3.能找到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地点,并借助表示顺序的词语有条理地说清楚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
采访红头:红头,这两个感叹号读得非常好,当你被卷入牛嘴里时,心情怎样?(害怕、紧张、慌张)谁像他这样读一读。当你听说会和草一起被吞到牛肚子里去时,心情又有什么变化?(手足无措、惊慌失措;绝望、恐惧、极度害怕)能加上表情再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表扬:看得出,你把红头演活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10课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10课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10课课堂笔记以下是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的课堂笔记: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多音字答:dá(回答)dā(答应)应:yīng(应该)yìng(答应)骨:gǔ(骨头)gū(骨碌碌)几:jī(几乎)jǐ(几个)二、近义词旅行—旅游答应—同意周围—四周三、反义词可怜—幸运急忙—从容悲哀—快乐四、词语解释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

雄的蟋蟀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

吃植物的根、茎、叶,对农业有害。

消化: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变为能够被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知觉:客观事物整体的外部特征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贮藏:保藏。

悲哀:伤心难过。

五、句子解析1.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拼命”一词形象地描绘出红头当时的状态,说明红头的境遇十分危险。

2.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体现出红头的害怕和恐惧。

六、问题归纳1. 红头是怎样被牛吞到肚子里去的?答:红头和青头玩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被牛吃草时吃到肚子里去了。

2. 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答:青头隔着牛肚皮告诉红头不要害怕,牛只是把红头吞到肚子里,并没有消化他,还告诉红头牛会反刍,让红头趁机从牛的嘴里逃出来。

3. 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答:从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直想办法救红头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七、课文主题这篇课文讲的是青头和红头玩捉迷藏,红头被牛吞到了肚子里,青头想办法救出红头的故事,表现了青头临危不惧、重情重义以及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品质,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2、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批注
课时教案
课题:10风筝第2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批注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批注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第十课教案
课题:10风筝第1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方法:指导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
课前先学:
1、根据老师预习常规要求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风筝的资料阅读。
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难受
批注
教学(后记)反思: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风筝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