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
中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名单
中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孔宗雪宁夏教育厅基教处处长王宝祥北京教科院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启萃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国琪西安社会科学学院青少年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王晓春北京教科所教育理论研究室研究员、高级教师王继起天津市河东区立达职业专科学校德育教师王小英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幼儿教育系教授王凌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王淑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乐善耀上海教科院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毛乃佳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副主任田昕广西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员、高级教师关鸿羽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关颖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洪曾上海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晓凡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李全彩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李媛山东省妇幼保健所副主任医师刘东刚重庆师范学院心理系教授曲连坤石家庄市教育局思想政治与体育卫生处处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兼职教授邬小平内蒙古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高级工程师朱棣云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任边疆河南洛阳财会学校副校长汤发良陕西家庭教育实验研究指导中心干事闵乐夫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学研究中心德育室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陈一筠中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陈一心江苏南京市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所长陈伙平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永元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副校长陈红梅新疆自治区少年犯管理所三级督监、家教会理事初源芳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吴文菊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省基础教育中心德育部主任吴玲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静莲上海东加西人才咨询研究所所长张双文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张家玮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张玉仁成都美视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邱孝感福建省少先队总辅导员何水云何老师儿童心理素质训练中心主任何克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杨勤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杨放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尚秀云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周运清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周密青海师大教育系讲师郑传庆原海口市第一中学校长、书记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赵石屏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赵执平哈尔滨市妇女培训中心副主任胡玉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胡守钧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姜鸿德原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骆风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姬君式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陶敕恒江苏南京市晓庄学院教管系副教授徐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理科主任常京娥北京市东城区教研科研中心教研员、高级教师曹子芳原上海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曹朝阳石家庄市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教授曹中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曹越洲北京贺思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明弘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曾辉春江西余江县政协经科委主任彭德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路应杰郑州一中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主任裴秀芳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心理研究所主任。
教育技术十名专家
9 李龙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职 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
教育技术简历:
1958年开始从事电化教育工作,创建内蒙古师范大学电教馆、电教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和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点倡导并组建了内蒙古高校电化教育研究会和全国北方地区部分高校电化教育学协作组。历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电教馆馆长、电教系主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和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点负责人。现任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7 吴庚生
清华大学电教中心
职 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
教育技术简历:
1970年3月毕业于清华大学。1970年3月至1993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光电子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从事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主任,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技术学硕士站学科带头人;任中国电教协会副会长、中国电教协会工科高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学校电教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技术组组长。
2 南国农
西北师范大学
职 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电化教育
抗战后,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解放后,支援大西北教育,在西北师范大学开始了电化教育方法的实践,冰开设了电教课程,将取得的经验向校外推广。文革后,在教育部的组织下,与肖树滋先后在全国培训了三期电化教育课的师资和电教骨干,为我国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培养了第一批人才;起草了电化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计划,初步建立了"电化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有代表性的成果和荣誉:
5 丁兴富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详细资料: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
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著作甚丰,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
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
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
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电化教育基础》《电化教育学》《教育传播学》《信息化教育概论》《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十大教育技术专家
中国十大教育技术学专家:一、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二、萧树滋(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教育系教授,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新中国电教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电教专家。
他以德高望重、功绩卓著驰名于电教界。
“十个…第一‟誉满神州:1、第一个被公派出国学习教育技术,攻读硕士学位;2、第一个获电教硕士学位,回国建设新中国,参加“开国大典”的电教人员;3、第一个出任新中国中央电教领导机构的官员(萧先生为负责人之一),并制作了第一批科普幻灯机;4、第一个建议高校开设“电化教育课”和在高校开设“电化教育课”;5、第一个提出“电化教育”的定义和概念(新中国成立后);6、第一个编写出版电化教育课教材;7、第一个敢于在全国性权威报纸《人民日报》上争鸣有关电化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问题,使我国电教事业得以继续发展;8、第一个出版电化教育专著;9、第一个获得电教(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办学者;10、第一个终身从事电教事业并为电教事业奋斗终生的人。
三、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四、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副组长,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等多项学术兼职。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科学理论、计算机辅助教育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五、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校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学者风采 田慧生
改革方 面的研 究工作。 曾参与教育部 “ 普通高 中新 课程 计 划”研 制等多项 与教育决策相 关的研 究工 作 ,主持 、
承 担 过 多 项 国 家 级 、部 委 级 重 点 课 题 和 国 际 合 作 项 目。 “ 九五 ” “ 十 五 ” 期 间 主 持 的 全 国教 育 科学 规 划教 育 部 重 点课 题 “ 活 动 教 学 理 论 与 实 验 研 究 ”在 中 小! 学课 堂 教
作顾问等职务 。 ( 孙震 华供 稿)
学 改 革领域 产 生 了广 泛 影响 。2 0 0 4年被 人事 部、教 育 部 等七部 委评为 “ 新世纪首届百千万 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
田慧 生 , 男, 中共 党 员,研 完 员,博 士 生导 师 ,
选 ” ,国务院特 殊津贴获得者。
田慧 生 先 生 至 今 在 国 内 外学 术 刊 物 发表 论 文 1 0 0余 篇, 出 版 教 学 环 境 论 ( ( 教 学 论 活 动教 育 引论 中 国 教 育 的 现 代 化 课 程 新 论 中 小学 课 程 教 材 改 革
中 国教 育科 学研 究院 院 长、 教 育 部 基 础教 育 课 程 教
材 发展 中心 主 任要负责人主持 编写 了教育部重点项 目 共和国教 育 5 0年 , 主编有 教 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 究丛书 及其他教育文集 、教 材
百余部 ( 册 ) 。研 究 成 果 获 中 国 图 书 奖 、全 国 教 育 科 学 优 秀成 果 一 等 奖 等 多 项 奖励 。
田慧生先生现 兼任 中国教 育学会常务理事 、学术 委 员,中国国际交 流协 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 研 究分会理事 长 ,北 京大学兼职教授 ,西南大学 、山东大 学兼职教授 、博 士生导师 ,江苏省 、甘肃省教育 咨询 委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详细资料: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
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著作甚丰,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
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
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
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电化教育基础》《电化教育学》《教育传播学》《信息化教育概论》《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通渭名人录
李南晖:字仲晦,号青峰,又号西海云樵,甘肃省通渭县城关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十八日,七十岁时引疾卸职,回归故居。
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月十二日在石峰堡事变中被杀害,时年七十五岁。
乾隆帝颁旨按知府礼葬,追封为太仆寺正卿,入昭忠祠,国史馆立传,并饬令有关省县列入“乡贤”,一同被杀害的还有次子思沆、侄师沆均予旌表,嘉封长子宗沆承袭世职知县。
李南晖毕身致力于求学立书、教育事业,知识渊博,望重乡里,时人称“南晖李爷”。
在他任职十三年知县的四川威远县,因政绩卓著,深孚重望,敬称“李公”。
辞世后,专建李公桥,李公祠、青峰庙以纪念。
据《清史稿》、《甘肃人物志》、《陇右著作录》、《通渭县志》《四川通志》、《威远县志》及其它史料记载,李南晖少时家贫,“就傅”、“入庠”期间,严寒仍以“单布袍”护身,课余还负“研磨”(磨面)等家务劳动,但“志气昂昂、聪明过人、博涉群书,旋登拔萃”。
平时言谈、作文,常使人惊叹。
曾为关帝庙撰一对联:“匹马可独行,仗此生凌霄浩气,会风云龙虎,别自有千年事业;双眉可独行,悯当时满目群雄、同石牛腐鼠,那堪登一部春秋”。
清雍正十二年春,岁试获冠军,次年乡试又中第七名,此后历主本省秦州、河南桐柏、陕西中部等书院,桃李茂盛。
后任威远知县期间,仍十分重视教育事业,除视察该县原有的风翔等五个书院,多方设法为其逐一解决经费困难外,还在县城内增建青峰书院一所,“自捐膏火,振兴人才”,并把他的“身心之学与读书有得之言”集成《慎思录》一书,刻石一百多块,嵌于书院房壁,精心启迪后人。
李南晖治学严谨,善思慎行,不仅深究作人处事之理,懂得用中草药给人、畜治疗的医术,著《活兽慈舟》、《憩云集》、《天水问答》等书、而且还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潜心钻研《周易》,造诣很深,他反复研究《系辞》,画“太极河洛图”、“八卦大象真图”等挂于住室壁上,日夜玩味推演,终于写出成数十万字的《读易观象惺惺录》巨著。
该书图文并茂,名闻遐迩,时人称赞这部书“萃毕生之力成,其胸怀之高旷,志道之恳切,流露于楮墨之间”是“重订周易”,称赞李南晖“学问纯正,践履笃实,治行卓著,大节凛然、生平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实为陇右真儒”。
南国农老师介绍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用三种 技术,做两件事情,实现一个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要求
教育思想
理论指导 三种技术
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现代人才观、学习时空观
现代传媒技术、现代媒体技术、教学设计技术
两件事情: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过程 一个目标
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要求
理论指导
贝罗的SMCR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要求
理论指导
赞可夫的发 展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要求
理论指导
巴班斯基的 教学最优化 理论
出版著作(部分) 1984年,《电化教育基础》,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教育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电化教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信息化教育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术论文(部分) 南国农,80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00,12 南国农,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五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电化教育研究,1996,6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开放教育研究,2006,10 南国农,电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电化教育研究,1997,1 南国农,电教实验发展的新阶段_在电化教育促讲中小学教学优化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 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1997,12 南国农,发展现代远程教育_中国之路,现代远程教育,2005,2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_教材教法浅析,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南国农,教育传播学研究: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_路线图,现代教育技术,2010,4 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10,1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_中国道路,电化教育研究,2006,1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_上,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_下,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南国农,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1996,3 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中国电化教育,2007,1 南国农,世纪之交_电教者的使命,电化教育研究,1998,1 南国农,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2000,10 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_新使命,电化教育研究,2011,12 南国农,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工程,电化教育研究,2003,12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09,8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8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9 南国农,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其教师素养形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发展概述,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电化教育研究,2005,9 南国农,追踪电教:难忘的回忆与未来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11,9
美国批判课程领导的理论向度及成长路径研究
关键词 : 美 国; 批判课程领 导; 理论向度; 成 长 路 径
中 图分 类 号 : G5 1 0
文献标志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作者简介 : 傅 敏( 1 9 6 5 -) , 男, 甘肃甘谷人 , 西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教 育 部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基 础 教 育 课
程研 究 中 心 主 任 , 主要研究方 向: 课 程 与教 学 论 。
6 4
河北大学学报( 哲 学 社 会科 学 版 )
2 O世纪 8 O年代初 迄今 , 美 国政 治 和社会 生 活
出 现 了整 体“ 右倾 ” 现 象 。保 守 主义 以一 轮 又一 轮 的 教育法 案 影 响 着 公 立 学 校 的教 育 实 践 , 实 现 政 府 对学校 各 个 层 面 的规 范 和 控 制 。如 1 9 8 3年 发 布 的《 国家 处 在 危 险 之 中 》 ( A Na t i o n a t R i s k ) 报
本、 自传 文 本 、 神 学 文本 、 制 度 文 本 和 国 际 文 本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1 1 —2 2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西 北 少 数 民族 地 区 青 少 年 文 化 认 同 与 区 域 和 谐 文 化 培 育 研 究 》 ( 0 8 X Z X 0 1 0 ) ;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 高 中新 课 程 教 学 设 计 的理 论 与 实 践 研 究 } ( 0 8 J A8 8 0 0 5 2 )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会议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会议综述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于2008年9月25日—27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十一所高校的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问题”。
北京大学的陈学飞教授做了论坛的主题发言。
他通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认为:生源质量、导师的训练水平、博士教育和评价制度的有效性、学科水平和学术氛围、经费投入等是影响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会议围绕陈学飞教授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报告”展开了讨论。
关于质量观问题。
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精英化的培养路径遭到批评,究竟博士生的培养应该坚持精英至上的路线呢?还是倡导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呢?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有学者对我国博士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博士生的数量、博士生导师的数量、博士学位授予点的数量都在迅速增长,但我国的博士生在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较之其它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虽然国际上关于博士生的质量标准有不同的质量观,但我们国家还是应该坚持学术本位和发展本位相结合的质量观。
关于生源问题。
涉及到博士生的质量,“入口”很关键。
现在生源质量在下降,近几年博士生成分复杂,一些官员、商人通过横向合作的方式进入博士队伍,严重影响博士质量。
许多学校通过导师来保证生源质量,在遴选博导时,进行严格要求并每年确认,确认不合格者不允许招生,尤其是发现论文造假者,导师停招一年。
还有一部分学校采取导师拿钱的方式控制导师的招生人数。
关于拿钱招生,许多专家持否定态度。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现有的体制下,项目经费的多少与导师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不成正比。
关于培养过程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学者
【李秉德】(1912.7—2005.5),男,归侨,当代著名教育家,西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西北师院院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1928年入河南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主学英文,辅学教育。
次年改主修为教育。
1934年大学毕业后受聘河南开封教育实验区,从事“廉方教学法”实验。
1936年入燕京大学,攻读乡村教育研究生。
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中断学业。
曾担任湖北教育厅督学,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等。
1947年赴瑞士、法国留学,曾在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师从皮亚杰。
1949年回国。
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
李秉德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学科(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秉德教授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矢志不渝,倾心教育,完成了大量著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论》、《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与钱伟长、费孝通、季羡林等合著,)、《李秉德教育文选》等。
其中《教学论》一书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策三】1928年10月15日,生安徽省潜山县人,汉族。
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和城镇的私塾、小学、中学读书。
1946年秋,考入当时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读完二年级,转入哲学教育系。
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复校,原哲学教育系改为教育系。
1950年春,由安庆转赴芜湖继续学习,1951年7月毕业。
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学习。
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知名导师及著名学者介绍(供专业考研同学参考)
一、教育技术学部分知名导师介绍1.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有:***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2.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副组长,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等多项学术兼职。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科学理论、计算机辅助教育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3.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4.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校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专家,***基础教育司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5.桑新民(南京大学)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
2003 年获首届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6.丁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
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较为系统地引入了国际远程教育基础理论,多次参与***有关远程教育重大改革和发展项目的设计与论证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远程教育7.徐福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信息传播研究所所长、教育技术学学科教育电视方向学术带头人。
西北师范大学黄学溥教授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主题立项活动—‚校园名人访‛之黄学溥教授黄学溥,男,汉族,1929年生,福建埔成人。
1948年考入福建协和大学教育系,1951年并入福州大学教育系,1953年毕业,同时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班,1955年毕业,毕业后历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3年获全国性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三等奖。
黄教授曾担任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教育学会理事、甘肃省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副主编。
黄老师发表独立著作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兰州大学出版社),与别人合编、合译专著20部,其中有《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任主编,《教育问题史》(安徽教育出版社),《教育名著评价(外国卷)》(福建教育出版社),先后应邀参加‚六五‛、‚七五‛两届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合作出版了两部专著,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与《外国教育史简编》,同时于1989年被光明日报等36家出版单位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
由于黄学溥老师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他已名列《当代著名学者名人录》和我国第一部向海外发行出版的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陇上社科人物》等十几部人物辞典中。
目前,黄学溥教授仍笔耕不缀,手执教鞭,辛勤地耕耘于讲坛和科学研究第一线。
2011年4月27日,笔者有幸在西北师范大学校内黄学溥教授寓所对黄老师进行采访。
黄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与笔者等四人谈了学术、人生等诸多问题,黄老师像话家常一样和我们聊天,但在很多问题上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让笔者肃然起敬。
以下是我们根据这次采访整理的内容:学术方面:首先理清学科定位,拓展学科视野:黄老师认为搞学术必须先对自己的专业有个明确的定位,比如教育史学科,在学科设置上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学科门类(二级类):课程与教学论
附件2
学科门类(二级类):课程与教学论
2013省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申报等级 新增
□原有省级□省级
□省级和国家级□国家级
团队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团队带头人靳健
所在院校西北师大教育学院推荐部门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〇一三年四月
填表说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
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12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二、团队成员情况
2.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5人
三、教学情况
1.主要授课情况:(2009以来)
2.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情况)
5.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等)
6.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7.教学改革论文(限10项)
四、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五、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限5项)
六、团队建设及运行的制度保障
七、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八、评价、推荐意见教务部门评价意见
学校推荐意见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教育史)
专业师姓名
招生方向
拟考生数
学术简历
(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等)
王兆璟
外国教育思想史
1
1969年出生,甘肃临洮人。教育学博士。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系。1994年西部师大教育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1999年考取西部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李定仁先生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编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外国教研史研究。先后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理论周刊)、《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兰州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西北师大学报》等全国中文核心期(报)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部分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文摘周报》等全文转载或摘登。出版专著2部:《教学理论问题的知识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刘丽平
外国教育史
1
1970年7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主持承担了甘肃省教育厅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题、甘肃省兰州市科技局委托项目、青海西宁城北区委托项目等研究课题。荣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一等奖、三等奖;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实习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现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1部。
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和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两项。成果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项,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所主持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学·心理学”专栏荣获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建设工程(2004年)。
王沛教授简介
偏 好 社 、 会 归 因 社 、 会 判 断 社 、 会决 策 等 多 个 方 面 ;心 理 学 应 用 研 究 , 涉 及 广 告 心 理 学 人 、 力 资 源
开 发 与 人 事 测 评 、 领 导 心 理 学 等 . 已 在 《心 理 学 报 》、 《心 理 科 学 》等 国 家级 学 术 刊 物 上 发 表 学 术
字塔结构说与加工 三 阶段 说 等观 点. 在方 法 创新 方 面 , 尝 试 以 认 知 神经 科 学 与间接 测 验 相结
合 . 系统探讨社会 心 理 的脑 机制 . 在理 论 体系建构方 面 提倡通 过社会认 知心 理 学将心 理 学 建 构 为实验科学 、情景科学和科学实践 的三 位一 体 的体系. 以 基 础心 理 学理 论 为基 石 ,心 理 学研 究 方 法 为桥 梁 , 社 会 需 求 为导 向 , 实 现 心 理 学 与 其 他 学 科 , 如 管 理 学 、 传 媒 学 社 、 会 学 等 的 交 叉 贯 通 , 开 拓 心 理 学 宽广 的应用 研 究领域 . 在 国 内率先利用 工 作胜 任建模 的方 法 深 入 探讨 了 中小 学 教 师工 作胜任特征及 其核心 — — 教 师教育教学 能 力评 估与培训 机 制 ,赢得 了 中小学一 线教 师
和学 校 的好评 . 同时积极 推进 广告设 计 与评 价 中心 理 效果 的研 究.
王 沛教授 曾先后 主持 国家 自然科学 基 金 “ 基 于 非线性 动 力学 理 论 的 中小学 教 师教 育教学 国教育科学 “ 十五 ” 规划 国家级 课 题 “ 基 于 胜任特征模 型 的 中小学教 师教 育教学能 力的理 论 建构与测评 ” 与“ 学生社会认 知 的一 般特点及其发展研 究 ” 、 教育部人 文社 会科学 项 目“ 刻板印象的认知神经 机制 :来 自E R P 的证 据” 等国家 、省部级课题近 30 项. 获第三 届全 国教育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详细资料: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
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著作甚丰,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
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
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
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电化教育基础》《电化教育学》《教育传播学》《信息化教育概论》《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4-摆一摆、描一描,目标是能正确书 写bpmf。每组一张拼音纸板bpmf,把声母 模型摆放到拼音格中适当的位置,然后每 位学生在拼音练习本上模仿范例,练习书 写。 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启发式、参与式教学 策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 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每个活动都设计了次数不等的反馈练习, 教师及时地对小组活动和个人学习进行了 评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够强化 求知欲。
克服“三维目标”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三维目标是对所有课程目标的描述,如果 用它来描述课文、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会出 现程式化、泛语文化,应该根据课文特色、 单元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 教材主题单元形式使语文课程雪上加霜, 语文课蜕变为道德教育课的现象令人堪忧。 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要把语文课说成 语文课,要把语文课评成语文课。
听了各小组的发言,我总结道:“同这们, 刚才大家按照书上列出的成语顺序,使每个 成语都在我们自己创设的情境里安家落户了, 我们再把编好的小故事一起说说好吗?”经 过三次反复练习,短短的十分钟后,全班五 十几位同学都非常熟练地记下了这些成语.。 课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别具匠心的作 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一些成语,按 照老师的做法,搞一次“亲子成语串联游 戏”,也给家长一次学习的机会。
活动3 碰碰车 目标:· 能准确拼读音节ba、pa、ma、fa和bo、 po、mo、fo。 时间:15分钟。材料:碰碰车头饰或图片 过程:1.教师手持标有字母b和a的碰碰车头饰 或图片,模拟碰碰车的声音及行进路线,待“两 车”靠近,喊“碰”,学习者快速拼读该音节。 教师纠正并领读。 2按同样的方法,引导学习者拼读ba、ma、fa 3请学习者戴头饰,分别扮演碰碰车b、p、m、f 与碰碰车o,教师喊出“碰”时,学习者轮流拼 读音节bo、po、mo、fo。
说课的基本要素
理念(基于一种什么教学理论) 目的(文本特色、学生需求) 内容(课文、资料、音像、卡片) 过程 活动1:目标、组织形式、任务与步骤 活动2:目标、组织形式、任务与步骤 ………… 策略(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 评价(反馈1、反馈2、反馈3……)
说课的思路: 基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 念,根据文本特色和学生需求确定学 习目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等学 习内容,设计了几个学习活动,通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 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学习策略, 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反馈练习与评价 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展望令人欢欣的美好前景,要求我们必须 要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 满腔热忱去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思维, 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发展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新 课改春风的沐浴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 同进步!只有这样,生命的常春藤才会永 葆青春,事业的常青树才会永增活力 甘肃省礼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郑映芳
识字写字教学的原则
1.坚持教学过程生活化、形象化、 趣味化并重的原则 2.坚持用汉语拼音知识指导学习过 程的原则 3.坚持书法教育和鼠标键盘教育共 同发展的原则
案例1. 学习汉语拼音b、p、m、f
目的:· 能读准b、p、m、f。 掌握b、p、m、f的书写方式。 会拼读ba、pa、ma、fa、bo、po、mo、 fo等音节。 活动1 讲个故事给你听 目标:· 能看图讲故事,初步认读声母b、p、 m、f。 时间:15分钟 材料:字母卡片、材料一
靳
健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理事长
jinjian1949@
小学语文教师的说课活动,是基于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理论,根据课文 特色和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利用课 文、音像、卡片等学习内容,创设教学 情境,设计学习活动,交待学习步骤, 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 历练言语、训练思维、实践审美、陶冶 情感诸方面获得发展的最优策划;也是 语文教师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人格魅 力的展示与张扬。
一、需要掌握一点教学理论知识 语文教学设计的性质 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 与言语实践、自主探求语文知识、 主动涵养思维品质与审美能力为目 的,根据文本特点或课题性质,确 定教学计划,创设学习情景,选择 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评价学 习成果的最优策划。
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
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的 张显语文教育的特点 过程功能和效果意识相结合 在动态中生成语文能力和智慧
活动4 摆一摆、描一描 目标:能正确书写b、p、m、f。时间:20分钟 材料:画有拼音格的纸板或小黑板、声母模型 过程: 1.分发材料。每组一张拼音纸板b、p、m、f。 2.各组互相配合,把声母模型摆放到拼音格中适 当的位置。 3.评选摆得最快、最好的一组,作为全班的榜样。 4.每位学习者在自己的拼音练习本上模仿范例, 练习书写。
活动2-击掌学儿歌,目标是能读准bpmf, 借助课件展示儿歌,通过重读、复读、击 掌活动,不断变换诵读方式,让学生以自 己喜爱的儿歌形式获取知识,强化动机。 活动3-碰碰车游戏,目标是能准确拼读音 节ba、pa、ma、fa和bo、po、mo、fo。请 学生戴头饰,分别扮演碰碰车b、p、m、f 与碰碰车o,教师喊出“碰”时,学习者轮 流拼读音节bo、po、mo、fo,学生于游戏 中体验了快乐,历练了能力。
甲小组:“我们串说的是第二组成语,草长莺飞的 二月天,鸟语花香、柳暗花明,到了晚上,明月清 风中,我们向往着美丽的嫦娥仙子来到我们身旁。 乙小组:“第三组成语应该这样串说,好一个花好 月圆的季节,各种奇花异卉竞相怒放,忽然一阵狂 风骤雨,我躲避不及,淋雨得病。第二天清晨,发 现天已放晴,天空中云蒸霞蔚。” 丙小组接着汇报:“一场春雨过后,远望四周,山 明水秀,层峦叠嶂,我想:如果今年风调雨顺,没 有什么惊涛骇浪的风雨变化,农民伯伯就会迎来一 个丰收年。”
——他们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么呢? 生:山坡(挂出卡片p) ——这个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 生:用手去摸(挂出卡片m) ——这时旁边的大喇叭里正在广播:“大佛是 文物,大家要爱护!”这就是“广播”的b。 (挂出卡片b) 5.教师发音,学习者听,观察教师口形变化 6.学习者发音,教师观察学生口形并纠正
过程: 1.教师出示材料一,引导学习者说出图中 的主要内容,如放广播、爬山坡、看大佛、 摸一摸等。 2.学习者两人一组,根据图片编故事,把 编好的故事讲给对方听。 3.教师请一至两位学习者把故事讲给全体 学习者,集体评议。 4.教师指图,引导学习者说出声母b、p、 m、f: ——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 生:大佛(挂出卡片f)
教师:“同学们,老师的做法是先默读、理 解成语,再把这些成语组成一个句子或小故 事。例如:我把前四个成语组成了这样一句 话:‘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冰消雪融, 风和日丽,好一派迷人的山光水色,使人感 到心旷神怡。”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 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说:“同学们,赶快 动手,自己也来编一个,好不好?”教室里 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个个喜形于色,跃跃 欲试。短短几分钟后,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 故事便诞生了。
二、小学语文教师 说课案例
识字写字教学的说课艺术
识字写字是通过人的知觉(聆听、视认 )和动作(发音、手写),对文字符号的 音形义进行整体理解、识记、应用并感悟 其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过程。
识字写字教学是教师借助相关知识(拼 音字母、造字法、工具书)帮助学生有效 地积累生涯发展必需的字词,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激励学生从书写中发 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动精神的 原则。 历练思维能力,引领听读说写言语 能力全面发展的原则。 提升审美品位,涵养鉴赏能力,诗 化学生情感,塑造美丽人生的原则。
联系学生生活,开放课程资源,提 高搜集信息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 落实学习目标,及时实施反馈矫正, 保证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的原则。 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强 化学习兴趣,涵养创造意识的原则。
关注语文的言语形象思维特点
言语形象是语文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文 学作品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所以 形象思维是语文思维的主要形式。音乐是 通过音响、旋律、节奏来表现和创造艺术 形象的,美术是通过线条、色彩、造形来 表现和创造艺术形象的,而文学作品则是 通过言语来表现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所以 语文形象思维是借助言语形象来展开思维 活动的。 造象、立意、表达是语文思维的运动过程。
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摒弃了让学生死记硬背、 呆板重复的机械记忆,以孩子们喜闻乐 见的“小故事”入手,激起了学生情感 的波澜,并引导、启发学生也来编故事, 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本节课, 我始终把自己定格为教学活动中的“首 席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形成互动局 面,共同感受求知的愉悦和探究的快乐。
(设计者:李金云 博士)
说课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本节课确定学生 能读准bpmf,掌握bpmf的书写方式,会拼 读ba、pa、ma、fa、bo、po、mo、fo等音 节为教学目的;借助课文、课件、卡片上 的学习内容;共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活动1-讲个故事给你听,目标是能看图讲 故事,初步认读声母bpmf,通过课件直观 而饶有趣味的图片,让学生2人一组,围绕 放广播、爬山坡、看大佛、摸一摸4幅图编 故事,反复练习bpmf的发音方法,培养他 们学习拼音的兴趣。
趣味字吧:给红色字注音: 甲壳、说客、字帖、呆板、比较 脖颈、拧盖、船坞、叱咤、扎辫 诘屈、悄声、嚼字、拾级、载体 扛鼎、徇私、压轴、繁漪、靓妆 契诃夫、令狐冲、乌拉草、好琢磨
案例2:成语串联 其乐融融
“读读背背”教学的一点尝试 在教学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时,我 想:要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上记会十六 个四字成语,并加以理解运用,确实不 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我提前安排学 生要做好课前预习。第二天早读时,我 发现同学们都在很投入地记诵成语。看 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感觉服下了定心 丸:同学们肯定掌握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