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相关因素分析与探讨
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在 体 重 、 盘早 破 、 内 窘 迫 、 水 粪 染 、 龄 初 产 、 宫 产 胎 宫 羊 高 剖
、
母 乳 缺 乏 、 娠 期 高 血压 、 龄 、 脑 血 肿 、4 妊 胎 颅 2 h内 出现 黄 疸 、 总 胆红 素 等 1 2个 方 面 具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1 : 因 素 条 件 P 00 )多 lg t oii sc回归 显 示 有 体 重 、 胎膜 早 破 、 内窘 迫 、 龄 初 产 、 宫 高 剖 宫产 、 乳 缺 乏 、 龄 、 脑 血 肿 、4 母 胎 颅 2 h内 出 现 黄 疸 、 总胆 红 素
( 4 报 告 )J. 男 科 学 杂 志 ,07,33: 1— 2 . 附 8例 []中华 2 0 1 ()2 9 2 1
新生儿胆红素 中毒性脑病危险 因素 的相关性研究
Co r lto t d fRik F co so o aa l u i c ph lp ty reain S u y o s a t r fNe n tlBii b n En e ao ah r
21 单 因素 分 析 两 组 相 关 性 因 素 单 因 素 分 析 显 示 研 究 组 .
与 对 照 组 之 间 在 体 重 、 盘 早 破 、 内窘 迫 、 水 粪 染 、 龄 胎 宫 羊 高
M dDanTet 现 代 诊 断 与 治疗 2 1 Jl 2 ( ) o i ra g 0 2 uy 3 6 初 产 、 宫 产 、 乳 缺 乏 、 娠 期 高 血 压 、 龄 、 脑 血 肿 、4 剖 母 妊 胎 颅 2h
李 东林 , 昌荣 , 光琴 ( 李 钟 隆昌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四川 隆昌625 ) 41 0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新 生 J N 红 素 中毒 性 脑 病 发 生 的 危 险 因素 , 高 对 该 病 的认 识 以 及 制 定 预 防 办 法 。 方 法 L 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长 所提 的相关 问题 , 消除其 顾 虑 , 鼓励 其 多给予 患儿
,
照护 、 爱抚 , 增强与患儿的情感交流 , 使患儿尽早康
复。 1 . 2 。 2 哺乳 护 理 新生 儿 出生 后 应鼓 励母 亲 尽早 给予频 繁有 效 的哺乳 , 以利于 胎便 排 出 , 减 少胆 红素 的肠肝 循环 。为产妇 营造 一个 温馨 、 安静 、 舒适 的休 养环境 , 使体 力 尽快 恢 复 。每 天观 察 产 妇乳 房 充 盈 情 况及 乳头 活动 度 , 过 度充 盈 时进行乳 房按摩 , 以增 加乳头 活动 度 , 方 便 婴儿 吸吮 , 建立 良性循 环 。
新 生儿 黄疸是 新 生儿期极 为常 见 的临床病症 之 可 引起胆 红素性 脑病 , 最 终 导致不 可 逆性 的神经 系统 损 害, 使 患 儿 遗 留 严 重 后 遗 症 甚 至 危 及 生 命 J 。故 尽早 明确 病 因 , 给予 简便 、 有 效 的 护 理 干 预, 是 提高 患儿 预 后 的关 键 。本 文就 1 0 0例新 生 儿 高胆 红素血 症相关 因素 进 行 分 析 , 并 给予 有 针对 的 干预性 护理 , 取得 满意 效果 。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同 民分院儿科, 福建 厦 门
摘要 : 目的 探讨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 因素 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 1 0 0例 新生儿高胆 红素血 症患儿随 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 , 各5 0例 。对 照组 采用 常规护理 , 观察 组采用干预性护理。结果 观察 组的总有效率 明显 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 2 4小时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 P> 0 . 0 5 ) , 治疗 7 2小 时、 1 2 0小 时观察 组的总胆红素较对 照组 显著降低 ( P<0 0 5 ) 。结论 提 高 治疗 效 果 , 使 患 儿 预 后 得 以改 善 。 对新 生儿高胆红 素血症 患儿采 用有针对 的干预性护理 , 可以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oy h i t epe o ilfYl i ,Y l 3 00 hn g ,t Fr ol S s t ui Ct e sP H pa o n y u n57 0 ,C i i a
【 btat A s c】 r
0bet e oivsgt te l ia r kf t s f entl irbne cp a pty( B ). to s jci T et a i cli co o a lu i ne hl a v n i eh cn s a r on abi o h N E Meh d
Wert set e v w dtec ncl a f 3css f entl irbnecp a pt ( B ru )a d11ptns r pci l r i e l i t o ae o a lu i nehl a y N E gop n 5 a et eo vyee h i ada 5 on ab i o h i
g n e , a d b r ih r o a e ew e et o go p n h co st a e e sg i c nl i e e t r r e t d e d r n it weg t h wee c mp r d b t e n t w u sa d t e f tr h t r in f a t d f r n e f t rs - h r a w i y f we u h u
・
3 32 ・ 0
・
论著 ・
新 生 儿胆 红素 脑 病 临床 危 险 因素研 究
王 岩 ,韩进 天 ,苏 萍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新 生儿胆红素脑病的 临床 危险 因素 ,为新 生儿胆 红素脑病 的诊 断、治疗及预 防提供 依据。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相关因素分析与探讨

f 4 1 曹顺爱 ,吴坤 . 裂 隙灯下剔 除角膜 异物 3 5 1 例分析 [ J ] . 中外 医学研究 ,
2 0 1 0 ,8 ( 7 ) : 1 4 7 .
[ 5 ] 焦丽娟,张国平 . 角膜异物取 出术临床分析 【 J ] . 中外 医学研究 ,1 0 ( 2 9 ) :
1 03 .
素通 过血 脑屏 障进入 中枢 神经 系统 ,导 致神经 细胞 中毒 变性 ,
出现 神经 系统 异常 的临床 和亚 临床表 现 ,从 而影 响儿童健 康 、 智力 、听力 】 。本文对新生儿 胆红素脑病 的相关 因素进行 分析 ,
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对策 , 以期对本病有更深入 、 更全面 的了解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 2 】 黄杰慧, 肖惠明,刘雪 花,等 . 角膜 异物剔 除术后并发角膜溃疡 l 9例 原 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 J 】 . 实用 医学杂志,2 0 0 9 ,2 5 ( 2 2 ) : 3 9 1 0 .
I 3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胎龄的关系 选择 2 0 1 1 年1 月一 2 0 1 3 年1 月笔者所在 医院收治 的 1 5 8 例 2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者 ,其中男 8 3例 ,女 7 5例 ; 足月儿 5 6例 , 早产儿 1 0 2例。
1 . 2 方 法
所 有 患儿 均 参 照 《 实 用新 生儿 学 》胆 红 素脑 病 的诊 断标 2 - 4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产前检查的关 系 准 ,抽取 静脉血 进行血 常规 、血清 总胆红素 、直 接胆红 素、间 接 胆 红 素 、C R P 、 血 培 养 、A B O及 R h溶 血 全 套 、G 一 6 P D测
纳氏综合 征 ) 、药物 中毒 ( 维 生素 l ( 3 ) 等 高胆红素血症 占病 因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黄疸的一种严重并发症[1],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脑瘫及智能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2],掌握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寻求相应的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根据是否并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分为观察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40例)和对照组(单纯高胆红素血症60例)。
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日龄4h~18d,平均(5.1±1.3)d;足月适于胎龄儿3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4例,早产儿6例;出生体重2000~3260g,平均(2728±319)g。
对照组男44例,女16例;日龄3h~17d,平均(6.2±1.3)d;足月适于胎龄儿46例,足月小于胎龄儿6例,早产儿8例;出生体重2 400~3560g,平均(3028±519)g。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进行胆红素动态监测,给予蓝光照射3~5h,然后停止,观察身体反应间歇3h,再次照射治疗3~5h。
观察组随机分成A组和B 组,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60min/次;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配1mL注射用水,肌内注射,1次/d。
两组均治疗4周。
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在性别、入院年龄、产妇合并妊娠高血压、低体温、围生期缺氧、黄疸出现时间、新生儿低血钠、新生儿高血钠、新生儿低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生体重、剖宫产、24h内出现黄疸、小于胎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发热、新生儿贫血、新生儿酸中毒、新生儿高血糖、新生儿溶血病、G-6-P-D缺陷、直接胆红素峰值、总胆红素峰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刘刚彭华保(通讯作者)421001南华大学,湖南衡阳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12.024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高危因素分析作者:张智敏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的临床高危因素,由此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能力。
方法筛选从2010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断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57例(设置为脑病组),同时在该时期内筛选57例无胆红素脑病的高胆红素新生儿(设置为无脑病组),对两组新生儿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记录筛选出高危发病因素。
结果脑病组新生儿体质量、12 h内发生黄疸、感染、G-6-PD缺乏以及溶血等因素和无脑病组新生儿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高危因素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而有些病理性的新生儿黄疸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逐步加重并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从而对患儿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智力障碍、听力受损等[1]。
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多是通过积极的预防来降低其发生率,但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因素较多,本文即是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筛选出高危因素作为临床参考,以此来提高预防能力,现作者将具体研究整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筛选从2010年4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断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57例,其中男新生儿31例(54.39%),女新生儿26例(45.61%),胎龄范围(38.55±1.24)周,出生时体质量(2684±412)g,将该57例新生儿设置为脑病组。
同时在该时期内筛选57例无胆红素脑病的高胆红素新生儿,其中男新生儿33例(57.89%),女新生儿24例(41.11%),胎龄范围(39.48±1.37)周,出生时体质量(3106±447)g。
1. 2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符合人卫版的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
1. 3 研究方法对脑病组57例新生儿及无脑病组的57例新生儿进行基本资料统计,例如性别、出生时体质量、胎龄等,同时也详细统计记录各组新生儿的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因素,如是否在12 h内出现黄疸、是否有窒息缺氧、是否有感染、是否有新生儿溶血、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G-6-PD缺乏症,是否有酸中毒以及总胆红素峰值等。
什么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原因

什么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原因什么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指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脑损伤。
由于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脑损伤称之为核黄疸。
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原因1、出生早期胆红素产生过多,新生儿肝脏未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使得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过多,透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2、新生儿出生早期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在一些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游离胆红素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3、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下时,使游离胆红素增加,胆红素更易透过血脑屏障。
形成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1、全身皮肤、粘膜和巩膜明显黄染。
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早,程度重。
2、反应低下,嗜睡,肌张力减低,活动减少,吸吮力减低。
3、病情进展可表现激惹、哭声高调、拒乳、呼吸暂停、呼吸困难,肌张力增高。
4、严重者出现惊厥和角弓反张,甚至昏迷和中枢性呼吸衰竭。
5、慢性胆红素脑病可表现为肌张力明显增高,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落后。
手足徐动。
牙釉质发育不良。
咀嚼和吞咽困难。
听力异常。
新生儿胆红素正常值婴儿胆红素的正常值的范围是:总胆红素在3.4-17.1mol/L之间;直接胆红素在0-6.8mol/L之间;间接胆红素在1.7-10.2mol/L之间。
婴儿胆红素临界值的范围总胆红素的临界值是1.3-1.5mg/dl,若婴儿超过此数值即可视为异常。
要注意的是,婴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可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逐步上升到86μmol/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但无其它症状,1-2周内自动消退,即为婴儿胆红素正常的生理性黄疸期,这种情况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凡新生儿生后第1日内出现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0mg/dl(》171μmol/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5mg/dl(》256μmol/L)都应进行检查。
当血清胆红素为4-5mg/dl(68-86μmol/L)黄疸开始明显。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分析

02
病例资料与实验方法
病例收集与筛选
01
收集病例
02
诊断标准
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新 生儿胆红素脑病住院治疗的病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症诊疗规范》中关于胆红素脑病的诊 断标准。
03
排除标准
亚急性型胆红素脑病
由于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至一周内出现胆红素升高,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轻度嗜睡、吸吮无力、肌张力减退等。
慢性型胆红素脑病
由于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出现胆红素升高,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轻度神经性耳聋、眼球运动障碍等。
分型间的鉴别诊断
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表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等辅助检查可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进行分型。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
将收集到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利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VS
数据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03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分型及特点
不同分型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急性型胆红素脑病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胆红素急剧升高,引起急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嗜睡、拒奶、肌张力减退等。
换血治疗
对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 新生儿,可考虑换血治疗 ,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
药物治疗及疗效评估
药物治疗
在光照治疗的基础上,可采用药物治疗,如肝酶诱导剂、白蛋白等,以改善 病情。
疗效评估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疗效评估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
预防措施
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新 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 率。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分析

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
血清胆红素浓度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5μmol/L( 15mg/dl)。
临床表现
出现上述胆红素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或CT检查可见基底核区对称性密度增高改变,提示有胆红素脑病发生。
胆红素脑病与核黄疸的区别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体重、黄疸出现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脑干听觉诱发 电位(BAEP)、头颅MRI等检查结果。根据血清胆红 素水平分为三组:<343μmol/L组(低胆红素组,30 例)、343~<510μmol/L组(中胆红素组,40例)、 ≥510μmol/L组(高胆红素组,30例)。
02
分娩方式选择
根据孕妇及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避免产程过长导致胎儿缺
氧。
03
新生儿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胆红素水平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脑病治疗的难点与挑战
病情监测
并发症处理
难以实时监测胆红素水平及脑组织损伤程度 ,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
胆红素脑病可能伴有其他并发症,如感染、 贫血等,需要综合治疗,增加治疗难度。
病因
胆红素脑病主要由高胆红素血症 引起,而核黄疸主要由严重感染 引起。
临床表现
胆红素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 的永久性损害,如手足徐动、听 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而核 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神经系统的 症状和体征,如抽搐、肌张力增 高、嗜睡等。
预后
胆红素脑病预后较差,多数患儿 遗留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而 核黄疸及时治疗一般可痊愈。
3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与胎龄、体重、分娩 方式、喂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e n c e p h a l o p a t h y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s umm a r i z e d . Re s u / t  ̄Th e g e s t a t i o n a l a g e a nd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c a s e s wi t h a s p h y x i a
J O U R NA L O F R A R E A ND U N C OMMO N D I S E AS E S , F E B. 2 0 1 7 , V0 1 . 2 4 , N0 . 1 , T o t a l N o . 1 2 0
1 1
糕癞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 因素分析
高,i 2 小时内出现黄疸、G - 6 - P D 缺乏、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 毒、低蛋 白 血症所占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 高,差 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出生体重低 、高总胆红素峰值 、1 2 小时 内出现黄疸 、G - 6 一 P D 缺乏 、感
l a b o r a t o r y t e s t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c o mp a r e d b e t we e n t he t wo g r o u p s . T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n e o n a t a l a c u t e b i l i r u b i n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Ri s k F a c t o r s o f Ne o n a t a l Ac u t e B i l i r u b i n E n c e p h a l o p a t h y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调查及相关基因分析探讨

2 0 l 7 年7 月
新 生儿高胆红 素血症 的病 因调查及相关基 因分析探讨
王亚娟 , 孙 丽 霞
( 山西 省 太 原市 妇 幼 保 健 院 , 山西 太 原 , 0 3 0 0 1 0 )
摘要 : 目的 探 究新 生儿 高胆红素 血症的病 因及 其与相 关基 因间的关 系。方 法 选 取 2 0 1 4年 9月至 2 0 1 6年 3月本 院新 生
和溶血性 疾病 ( 1 4 . 2 9 %) 为主 , 见表 1 。
表 1 1 4 0 例 患儿 的病 因分析
2 7 7 . 6 2 + _ 4 1 2 . 6 2 ) g , 病程为 ( 3 . 3 5 ± 3 . 1 9 ) d 。选 取 同期 在 本 院 进 行 身 体 检 查 的健 康 新 生 儿 4 0例 为 对 照组 , 其中男 2 1 例, 女
儿 高胆 红 素 血 症 的 患 儿 1 4 0例 , 调查其病 因 ; 随后 对 其 中 4 0 例 原 因 不 明 的 惠 儿进 行 基 因检 测 ( 观察组 ) , 并 选 取 同期 在 本
院 儿科 进 行 身体 检 查 的 健 康 新 生 儿 4 0例 ( 对照组 ) , 对 比 两 组 新 生 儿 的 基 因检 测 结 果 。 结 果 在 新 生 儿 高胆 红 素 血 症 中 , 主要 以混 合 原 因( 2 2 . 8 6 %) 、 不 明原 因 ( 2 8 . 5 7 %) 、 感 染( 1 6 . 4 3 %) 和溶 血 性 疾 病 ( 1 4 . 2 9 %) 为 主要 病 因 ; 观 察 组 的基 因 U G T 1 A1 A 等 位 基 因频 率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P < 0 . 0 5 ) 。结论 混合原 因、 不明原 因、 感 染 和 溶 血 性 疾 病 原 因是 新 生 儿 高 胆 红 素血症 的主要病 因, 其 中 对 不 明原 因病 因 不 能 忽视 , 需要进 一步分 析 ; 患 儿 基 因 中的 G 7 1 R 位 点 突 变 与 不 明 原 因 的 新 生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原因及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康复治疗的年龄在1到7岁之间的胆红素脑病患儿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蚕豆病(32.7%)、ABO溶血(25.5%)、母乳性黄疸(14.5%)是主要的几个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结论:通过加强社会宣教,提高父母对病理性黄疸的认识,可以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病理性黄疸;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引起新生儿脑瘫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导致患儿脑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损伤,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因此掌握病因,及时预防,给予有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减少死亡[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胆红素脑病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4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2.6)岁。
1.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受试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再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要求患者家属客观如实填写问卷,收集及清理问卷,弃除不合格的问卷。
为保证数据录入质量,采用2组录入人员对同样的调查表进行2次录入。
2 结果2.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4份,有效问卷165份,有效应答率为91.7%。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确诊为蚕豆病患者的有54例(32.7%),ABO溶血42例(25.5%),母乳性黄疸24例(14.5%),感染18例(10.9%),新生儿肝炎12例(7.3%),Rh溶血9例(5.5%),使用催产素和原因不明的各3例。
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2.2结果分析:由表1可知,蚕豆病、ABO溶血和母乳性黄疸是主要的几个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蚕豆病在我国南方的很多地区较多见,蚕豆病是一种G6PD缺乏所致的溶血性疾病,在食用或接触蚕豆等很强的氧化剂情况下因缺乏G6PD不能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还原性,在遇到这些过敏源情况下更诱发了红细胞膜被氧化,产生溶血反应,该病导致黄疸出现多数在生后2-3天,4-7 天达高峰。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探析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探析作者:安小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
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接受换血治疗的患儿,将31例未患有胆红素脑病的患儿记为对照组,35例患有胆红素患儿记为观察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引发ABE的主要因素为溶血性因素,其次为感染因素,观察组与对照组两者在总胆红素浓度、黄疽持续时间等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胆红素脑病;新生儿;临床【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32-02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指出,胆红素脑病用于描述胆红素对基底核及各种脑干神经核等的毒性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推荐用“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描述生后1周出现的胆红素毒性的急性期表现:“核黄疸”指胆红素毒性所致的慢性,永久性后遗症,包括椎体外系运动异常,特别是手足徐动症、注视异常、智力障碍严重为好儿童健康。
当新生儿体内血浆中含有的胆红素浓度过高,就会导致胆红素渗透到血脑屏障中,进而在脑组织中沉积,对脑细胞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引发的病症就是急性胆红素脑病(ABE),该病属于急性中毒性脑病中的一种,病发后易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ABE的病死率极高,在50%以上,而且75%以上的存活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我院通过对35例新生儿AB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新生儿ABE患儿有35例,选取上述35例对象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1例高胆红素血症但未诊断胆红素脑病的患儿为对照组。
两组患儿均接受换血治疗,且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在342umol/L以上。
观察组中,男27例,女8例,早产儿、足月小样儿以及足月适于胎龄儿依次为12例、9例及1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6例,早产儿、足月小样儿以及足月适于胎龄儿依次为10例、8例、13例。
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李东林;李昌荣;钟光琴【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及制定预防办法.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62例(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未合并胆红素脑病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从体重、性别、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羊水粪染、高龄初产、剖宫产、母乳缺乏、妊娠期高血压、胎龄、颅脑血肿、24h内出现黄疸、黄疸出现时间、总胆红素峰等14个方面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单变量(x2检验)进行对比,筛选出与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的有关因素,以及多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在体重、胎盘早破、宫内窘迫、羊水粪染、高龄初产、剖宫产、母乳缺乏、妊娠期高血压、胎龄、颅脑血肿、24h内出现黄疸、总胆红素等12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有体重、胎膜早破、宫内窘迫、高龄初产、剖宫产、母乳缺乏、胎龄、颅脑血肿、24h内出现黄疸、总胆红素峰等10个方面是危险因素,与新生儿胆红素性脑病密切相关(P<0.01).结论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高危分娩、高危妊娠的监控,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的发生率.【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2(023)006【总页数】2页(P659-660)【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作者】李东林;李昌荣;钟光琴【作者单位】隆昌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四川隆昌642150;隆昌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四川隆昌642150;隆昌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四川隆昌642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7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NBE)作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表现[1,2]。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金叶;倪琼【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80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80例无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法来筛选影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总胆红素峰值(OR=5.083)、感染(OR=4.200)、新生儿溶血(OR=3.452)、代谢性酸中毒(OR=3.028)、12 h内黄疸(OR=2.465)等.结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总胆红素峰值偏高、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毒、出生12h内出现黄疸;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早预防、早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降低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危害.【期刊名称】《浙江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7)005【总页数】4页(P23-25,54)【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黄疸;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作者】金叶;倪琼【作者单位】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新院区) ,浙江杭州 31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黄疸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引起新生儿的神经功能损伤、听力障碍及智力发育迟缓等[1]。
目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胆红素水平和临床表现,但胆红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呈进行性发展,采用临床症状评估胆红素脑病的灵敏度偏低[2]。
因此,需要筛选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为此,本研究以80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为病例组,同期选择80例无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可能影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作为病例组,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3],入院后12h内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采用胆红素脑病所致神经功能系统障碍评分法(Bind)[4],入院时Bind评分达7~9分即可诊断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其中男49例,女31例;胎龄32~40周,平均(35.72±3.25)周;剖宫产35例,顺产45例;体重<2500g 17例,体重≥2500g 63例。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田丹丹【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研究组)及同期筛选的58例无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合并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因素,并分析总结出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胎龄、窒息缺氧所占百分比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低,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12小时内出现黄疸、G-6-PD缺乏、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所占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体重低、高总胆红素峰值、12小时内出现黄疸、G-6-PD缺乏、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是引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7(024)001【总页数】3页(P11-12,72)【关键词】急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危险因素【作者】田丹丹【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一科河南洛阳 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4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黄疸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1]。
目前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胆红素水平及临床表现,但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不仅有剂量依赖性,且有时间依赖性,神经症状亦呈进行性发展,应用临床症状来判断胆红素脑病远不够灵敏[2],为进一步探究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笔者于本文展开临床对照研究,现简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研究组)及同期筛选的58例无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纳入对象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所选新生儿均排除因染色体病、宫内感染、围产期窒息及内环境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异常患儿。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原因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原因文章目录*一、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简介*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原因*三、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害*四、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高发人群*五、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方法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简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指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脑损伤。
由于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脑损伤称之为核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原因1、酶系统不成熟肝细胞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
2、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较多见,如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克一纳氏综合征),以及药物中毒(维生素K3)等,均可使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3、血脑屏障功能较差未结合胆红素易于通过而与脑组织结合,早产儿更差,各种感染、窒息缺氧因素可影响BBB栅栏作用的完整性。
4、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附着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5、酸中毒新生儿患病易发生酸中毒,可促使BBB开放,使细胞摄取红素增加。
6、夺取白蛋白联结使胆红素游离外耕牛性有磺胺异恶唑、水杨酸盐、苯甲酸钠、新生霉素,先锋霉素、新型青霉素Ⅱ、消炎痛等,内源性有正铁血红素、胆酸和饥饿、低血糖或寒冷刺激时体内游离脂肪酸增高等。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害高胆红素脑病患儿黄疸多较严重,全身的皮肤粘膜程重度黄染,血清胆红素常在342.2μmol/L(20mg/dL),早产儿在较低的胆红素水平时也可引起高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期可表现有反应低下、活动减少,哭声高尖,吸吮力弱。
严重的不吃奶、嗜睡、呼吸暂停等表现。
如果存活了,以后可以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听力障碍等核黄疸症状。
由于这种类型的脑瘫,康复痊愈的难度很大,所以,有黄疸应及时治疗,预防是最重要的。
但是,如果患高胆红素脑病宝宝,从婴儿早期开始进行有效积极的康复也能获得良好效果。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高发人群新生儿。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方法1、产前:做好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尽量预防早产、难产及感染。
对拟有溶血病者,做好临产准备工作。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与处理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与处理张超雁【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7)1【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索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自2008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儿自身因素造成的新生儿胆红素性脑病前3位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因素、围产期因素和G-6-PD缺乏症,所占比率分别达到了48.68%、32.89%和10.53%。
患儿自身以外因素造成新生儿胆红素性脑病最主要的因素是产妇产后住院时间不足3 d、在家自行用药和未按医生要求进行及时随访,所占比率分别为47.36%、38.16%、51.32%。
结论临床上造成新生儿胆红素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患儿生后护理、及时发现并治疗新生儿黄疸是防止新生儿胆红素性脑病发生的关键。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Methods In our new pediatric since June 2008 to August 2015 treated 76 cases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Its own factors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in children with risk factors for the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infection,perinatal factors and G-6-PDdeficiency,proportion reached 48.68%,32.89% and 48.68% respectively. The outside factors of the patien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maternal postpartum hospitalization time lessthan 3 days,take medicines at home and not timely folow-up required by doctors,proportion of 47.36%,38.16% and 51.32% respectively.Conclusion Clinical risk factors of the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is various, strengthening perinatal health care work,completes the child postpartum nursing,timely detection and timely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s the key to prevention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总页数】2页(P9-10)【作者】张超雁【作者单位】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六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相关文献】1.胎盘早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J], 刘小玲;鞠春玲2.产程异常相关危险因素与处理策略分析 [J], 王芳3.产程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J], 王洪英4.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J], 金叶;倪琼5.胃癌经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后发生狭窄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处理分析 [J], 王剑;延喜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分析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分析发表时间:2019-09-04T16:24:53.23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赵敏君[导读] 对于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患儿来说,其危险因素主要包含ABO血型不合、低蛋白、妊娠并发症史、低血糖等多种因素,而做好产妇的围产期保健,能够有助于预防甚至消除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故在临床上应当推广使用,以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411104【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在本院中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中胆红素水平在342umol/L者随机抽选出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来进行分组,分为发病组(23例)和健康组(70例)。
将两组患儿的ABO血型不合性溶血、低蛋白、妊娠并发症史、低血糖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对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和发病组相比,健康组患儿的ABO血型不合性溶血、妊娠并发症史、低血糖、低蛋白患儿的比例更低,其中发病组患儿的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于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患儿来说,其危险因素主要包含ABO血型不合、低蛋白、妊娠并发症史、低血糖等多种因素,而做好产妇的围产期保健,能够有助于预防甚至消除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故在临床上应当推广使用,以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预防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而这种病症主要是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严重并发症,这种病症一旦发生则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的残疾。
这种病症在发病时病情危重,特别严重者其治愈率较低,大多数患儿都会受到疾病的影响,无论是生命还是正常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但目前临床上对严重者还并未形成完善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对这种病症进行特效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对3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已确定的可以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的因素包括感染、溶血病等,但仍有许多相关因素处于研究阶段,譬如胎龄、出生体重、相关围生期因素、低蛋白血症、酸中毒、低糖血症、以及干预时间等,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死亡和后遗症发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075-03Newborn children with high blood bilirubin in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Zhang jinhua, Ge YongHong, Xuan chunhua, Sun jing, Yuan lif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Liaocheng city Dongchangfu District Shandong,Liaocheng, 252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In 35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neonatal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for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in the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analysis.Methods: Select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new pediatric treated 350 cases of newborn children with high blood bilirubin, adopt single factor chi-square test and the multi-factor uncondition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Conclusion:Identified can cause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incidence factors include infection, hemolysis diseas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relevant factors in the research stage, for example,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and related factors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hypoalbuminemia, acidosis, low sugar hematic disease, as well as intervention time and so 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death and sequela happened to offer help.【key words】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Risk factors 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is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作为新生儿黄疸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相关因素分析与探讨
作者:梁丽红董金涛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6期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特点,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致病因素以及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8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致病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溶血性因素和感染、应用催产素、早产儿产前检查是新生儿患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因素。
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感染和早产、不应用催产素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键,及时治疗是有效的临床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6-0122-02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之一,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从而影响儿童健康、智力、听力[1]。
本文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对策,以期对本病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8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者,其中男83例,女75例;足月儿56例,早产儿102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参照《实用新生儿学》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CRP、血培养、ABO及Rh溶血全套、G-6PD测定、TORCH血清学抗体。
其中经确诊为亚临床型胆红素脑病患儿,辅助使用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致病因素的关系
高胆红素血症43例(27%),血浆白蛋白含量低36例(23%),酶系统不成熟27例(17%),血脑屏障功能差21例(13%),酸中毒19例(12%),夺取白蛋白联结使胆红素游离12例(8%)。
溶血性因素和感染因素是新生儿患胆红素脑病的主要原因。
2.2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应用催产素的关系
用催产素106例(67%),不用催产素52例(33%)。
分娩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有明显的影响,发生率明显高于不用催生素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胎龄的关系
足月儿61例(39%),早产儿97例(61%)。
围生因素是影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因素,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直接影响脑内胆红素水平。
2.4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产前检查的关系
产前检查45例(28%),产前没有检查113例(72%)。
做好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尽量预防早产、难产及感染是避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有效途径。
2.5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性别的关系
男婴83例(53%),女婴75例(47%)。
胆红素脑病与新生儿的性别没有直接的关系,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发病原因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因素较多[2]。
由结果可知,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克-纳氏综合征)、药物中毒(维生素K3)等高胆红素血症占病因构成比例的27%。
感染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新生儿易发生酸中毒,可促使BBB开放,使细胞摄取红素增加。
围生因素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因素。
临床分娩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催产素,新生儿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调查结果显示,早产儿、低体重儿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产生的构成因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率与是否坚持进行科学的产前检查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与婴儿的性别没有直接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诊断
近年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确诊率逐渐增高,与以下检测技术有关:(1)血胆红素测定:脐血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反应,足月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
素>342.0 μmol/L(20 mg/dl),
脐血胆红素≥51.3 μmol/L(3 mg/dl),可作为高胆红素血症预报指标。
(2)母子血型鉴定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确定是否Rh或ABO血型配伍不合。
(3)红细胞酶学检查:红细胞G-6-PD活性
3.3 治疗
(1)积极预防,加强产前宣传和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感染,避免使用催产素。
(2)对总胆红素值在205~256 μmol/L以上、结合胆红素在34.2~68.4 μmol/L以下者采用胆红素脑病的光照疗法,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德国产的Drager Photo-Therapy 4000型单面蓝色光疗仪进行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3)血红蛋白低于120 g/L、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的新生儿患者应该考虑换血疗法,换出血中过多的胆红素及移去血中的抗体和致敏红细胞,还可纠正贫血[4]。
(4)口服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 mg/(kg·d),降低血胆红素;1 g/kg 加葡萄糖液10~20 ml静脉滴注,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也是临床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法[5]。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2]姜小华.新生儿黄疸与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31-132.
[3]余楠,韦红.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39(17):2381-2384.
[4]李女好.足月新生儿胆红素脑病38例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169-170.
[5]徐瑞峰,吴珠明,高红霞.新生儿胆红素脑病33例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6):392-395.
(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