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浙江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FDI技术溢出效应分析论文

FDI技术溢出效应分析论文推荐文章网络技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热度:防火墙的工作技术分类与基础原理介绍热度:怎么才能有效学习计算机技术热度:加密技术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热度:技术保密管理规定办法全文热度:FDI技术溢出是指由于FDI进入东道国,其带来的技术对当地所起的起到了一定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FDI技术溢出分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FDI技术溢出分析论文篇1:《浅谈FDI技术溢出》【摘要】在利用FDI过程中,外商企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外商企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意愿受到其进入东道国动机的影响,“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较之“资产寻求型”或“效率寻求型”跨国公司有更强的控制意愿;对技术溢出的控制能力由其进入东道国的时间、投资额、产品处于东道国产业链上的附加值占总附加值的比例等因素决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方式主要采取灵活进入、技术锁定、模块化、研发活动的低层次以及对工人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技术控制关于由FDI产生的技术溢出现象,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国家或产业等宏观角度出发,而很少从微观角度对外商企业的行为进行考察。
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二是国外企业的技术转移,包括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其中,获取由FDI产生的技术外溢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根据Blomstrom(1983)等人的看法,FDI技术溢出指的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
在相关研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三个概念经常出现,为了不至于引起理解上的混淆,有必要对它们加以区别。
技术转移可以理解为技术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至于通过什么方式并不重要。
宁波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额 达 到 了 2 8 . 5 2亿 美元 。但是 , 宁波 日益 扩张 的 F D I 是 否产 生 了正 向 的技 术 溢 出效应 , 这需 要通 过实 证
分析 结果 来 回答 。本 文将 参考 L e v i n& R a u t ( 1 9 9 7 ) ② 的研 究 成果 , 建 立量 化测 度模 型 , 并分 析宁 波 F D I 的
促进 内外 资企 业联 动 发展 等方 面提 出 了提 升宁 波 F D I 技 术 溢 出效 应 的若 干建 议 。
关 键 词 :技 术 溢 出 效 应 ;柯 布 一 道 格 拉 斯 生 产 函 数 ;实 证 分 析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中 图分 类 号 :F 8 3 0 . 5 9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2 2 5 0( 2 0 1 4) 0 1 — 0 0 3 1 — 0 5
3 变量 描 述 及 数 据 来 源
对式( 5 ) 中各 变量作 如下 说 明 : ( 1 ) Y f : 产出, 可用 宁波 市实 际 G D P来 表示 ; ( 2 ) L I : 劳动投 入 , 可 用 宁波市 t 年全社 会从 业人 数来 表示 ;
( 3 ) K I : 资本 存量 , 其测算 方法 可采 用卡 尔多 ( K a l d o r ) 公式 , 即K t = K Ⅲ 厂 Y x Y 。其 中 : K I 为 宁波第 t 年 的 资本存 量 , 为 宁波第 t 年的 G D P值 , K 叫 为 浙江第 t 年 的资本存 量 , Y 廿为 浙江第 t 年G D P值 。
( 4 ) F D I : 外 商直 接投 资 , 可 用宁波 实 际利用 外资额 来表 示 , 研 究 中利用 汇率将 其换 算成 人 民币计 价 。 ( 5 ) S H A R E: F D I 占国内总投 资 的 比重 , 可用 F D I 占全社会 固定 资产 投入 的 比重 近 似替代 。 本 文选 取宁 波与 浙江 1 9 9 1 — 2 0 1 2年 间的部 分数 据作 回归分 析 。在对 F D I 进行 变换 时 , 当年 的人 民 币 对 美元 汇率 价格用 E R来 表示 。具 体数据 如 表 1 所示。
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的研究

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的研究【摘要】fdi常常被认为是资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的组合,它不仅能够给东道国带来充裕的资本还具有技术扩散作用,能够提高东道国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世界银行1993年指出“fdi带来了相当大的利益:技术转移、管理诀窍、出口经验。
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想更加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更新管理技巧、发展出口,就必须更有效地吸收fdi”[1]。
【关键词】fdi 经济内生性模型溢出效应一、引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fdi第二大流入国,拥有高额外汇储备,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升值预期都会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实证研究我国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仅对更合理地引进和利用fdi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
我国学者从1994年以来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研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运用各种理论模型(例如feder模型)将产出的增长率作为因变量,fdi 的存在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类采用各种理论模型推导出技术进步率作为因变量(例如全要素生产率),fdi的存在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但是学者们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上述两种方法在建立理论模型时均未考虑到fdi变量的内生性。
由于fdi技术溢出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宏观经济变量总产出、国内资本存量、外商投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量和经济结构变动等相关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存在错综复杂的多项因果关系。
在实证研究中,采用单方程回归估计fdi技术溢出效应有可能忽视fdi变量是一个内生变量,而在回归方程中,变量的内生性会影响到模型的准确程度。
我国学者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部分地来自于这个缺陷。
由于目前技术进步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在学术界没有得到统一,为了防止计算方法上的不一致造成结论不一致,本文只针对第一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fdi变量确实具有内生性。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并非所有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都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这些投资带来的技术外溢,这其中的关键因素便是吸收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吸收能力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以期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吸收能力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果,揭示吸收能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合适的数据和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以及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和验证。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关系,揭示吸收能力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的理论基础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流动的一种方式,更是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跨国界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来直接的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时,往往会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提升东道国的整体技术水平。
跨国公司的进入还可能促使东道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能够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技术外溢。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竞争效应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竞争效应蒙 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摘要:竞争对于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影响正被学者们广泛热烈的讨论,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视其为技术溢出的一种渠道,而是归结其为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
但普遍的观点认为,东道国某些行业的竞争程度会因为外资企业的进入而更为激烈,进而带来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
本文就竞争渠道的影响因素和竞争效应对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的分析。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竞争效应;渠道;影响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2-000107-02一、竞争效应的基本概念在具备一定的条件和遵循一定的路径机制下FDI技术溢出效应才会发生。
对于FDI技术溢出的渠道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当前学者们普遍认同FDI技术溢出主要有四个渠道,它们是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关联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
竞争效应在技术溢出发挥作用上并非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发挥作用,在同类行业不同的厂商之间发生的概率很高。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开设子公司之后瓜分了东道国本行业的现有市场,占据了该行业有限的资源,从而加剧了包括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同时,在开放的经济背景条件下,虽然外资企业的进入占据了本来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使资源得到了重新的优化再配置,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在竞争效应发挥作用上,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有两种机制。
首先,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会对其有垄断势力的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效果,在经济学中,完全竞争的状态是市场应有的最健康的运行模式,而打破或是给垄断势力带来一定的冲击有利于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一般说来,在大多数行业里,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是相对固定的,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与下,这种平衡很难打破,而且垄断势力随处可见,且垄断势力可大可小,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运行模式,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有害无利的。
计量经济学论文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大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2014 级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学生姓名缪茜馨学号 020314025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401指导教师罗云峰完成日期 2016年12月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度不断加快,外商直接投资(FDI)日渐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浙江省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相关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FDI,对浙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统计年鉴的数据的分析,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影响这个方面建立计量模型,探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基于计量结果,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影响十分显著。
故本文认为,浙江引进外资工作的重点要从过去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到注重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上,从“招商引资”转变到“选商引资”上。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关系建议目录1引言 (4)2外商直接投资(FDI)概念 (4)3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3.2 建立模型 (6)3.3 序列相关性检验 (7)3.4 消除序列相关性 (7)3.5 单位根检验 (9)3.6 协整分析 (13)3.7 Granger因果检验 (13)4结论与建议 (16)5参考文献 (17)1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直接投资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浙江省这20多年来利用外资得到迅速发展,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
因此,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发展浙江经济、提升浙江省的FDI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外商直接投资(FDI)概念外商直接投资即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其缩写形式,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
FDI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实证分析

姚 洋 等 (0 1 2 0 )认 为 ,F I 要通 过 人力 资 源等 起 D主 作用 ,对 技术进 步 的作用 不大 。张 宇 (0 7 2 0 )通 过 数 据包 络 分 析 (D )估 算 了我 国近几 年 的全要 素 EA
国经 济增 长 的基 础上 ,得 出 F I 我 国的全 要 素生 D对 产 率 有 正 的影 响 。何 洁 等 (99 19 )借 鉴 Fd r ee 模
亿美元 ,比2 1 年增长 了9 。根据联合 国贸发会 00 % 议资料 ,在未来几年 ,中国仍是 F I D 的首选地 。目 前 ,中国正处 于转 型升级 的关 键 阶段 ,正确 使用外
国 内学者 对 F I D 的技 术 溢 出效应 大多 数 都是 沿 用 国外 的思 路 。沈坤 荣 (9 9 1 9 )在 研 究 F I D 促进 我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形 势 下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D ) F I
作为资本在国际流动的主要方式 ,对东道 国的经济
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F I D 已成 为东 道 国经 济发 展 不可 或缺 的部 分 。 自改革 开放 以来 ,中国成为 世界 企业 投 资 的主 要 国家 之一 ,吸 引外 商 投资 额 不 断增 长 。 2 0 年 ,中 国 首次 超 过 美 国成 为 全 球 吸 引外 商直 03 接 投 资 最 多 的 国 家 。 2 1 年 ,我 国 的 F I l5 01 D 为 10
【 键 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 业;全要素生产率 ; 术溢出 关 技 【 简介 l王琼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 学院硕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国际贸易学。 作者
FDI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案例剖析

FDI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案例剖析摘要:FDI的进入会对一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影响。
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总结了国内企业在吸纳FDI技术溢出效应方面的成功经验,由此揭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是怎样从外资企业流向东道国企业的。
根据案例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吸纳FDI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有益思路。
下载论文网/3/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自主研发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基金项目名称:FDI对苏粤两省本土工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X09S_002R▲▲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引致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的影响,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Caves,1974; Aitken and Harrison,1999;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引进FDI的规模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FDI对我国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
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吸收利用FDI的数量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国内关于FDI溢出效应的研究大量出现,学者们或通过理论分析(杜兰英、周静,2002;杜健、顾华,2007;等),或从实证角度建立计量模型,对FDI溢出效应的存在性(沈坤荣,1999;包群、赖明勇,2002;等)、FDI 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人员流动,如姚洋、章奇,2001;东道国企业吸纳水平,如李晓钟、张小蒂,2004;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如赖明勇等,2005;行业特征,如陈涛涛、陈娇,2006;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与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国内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案例研究较少。
现有的案例研究大多以“地区”或“地区+行业”的视角,对溢出效应机理或渠道进行探讨。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作者:施丽红来源:《商情》2016年第03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逐渐增大,而这些外资在带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效应,如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效应等,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外商直接投资(FDI)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作为其中研究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外资投资对东道国所带来的技术促进作用。
本文以经济新增长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以及技术指标FTP测度。
最后,结合理论分析,提出基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溢出途径一、引言(一)研究背景我国自1979年开始有计划地引进和利用外资,至今已有三十余载。
在早期,对外借款一直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并开始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自1994年以来,我国便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数额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一直保持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由沿海到内陆的加快推进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许多省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其整体经济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而外资的大量涌入,显然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一个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越来越重要。
通常来说,外资的大量涌入,除了可以带来充足的资金外,还伴随着一系列的效应,如技术溢出效应等。
而这些效应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正因为如此,外商直接投资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作为其中研究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外资投资对东道国所带来的技术促进作用。
但针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宏观层面,就某一特定区域所进行的深入分析则相对较少。
FDI对宁波工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2012年第12期/FDI 技术外溢效应的理论回顾1.FDI技术外溢的作用机制FDI技术外溢的作用机制,即FDI技术溢出渠道。
张建华、欧阳轶雯归纳了技术溢出的四种渠道。
[1](1)示范—模仿效应。
东道国企业通过学习、模仿外资公司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在特殊情况下,通过观察学习邻近的外资公司,国内公司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产率。
(2)竞争效应,这是一种产业内的溢出效应。
一方面,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当地企业会更加有效地使用现有的资源,从而推动当地技术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的强行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原有强大行业的壁垒,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竞争的结果是溢出促进当地企业技术进步,缩小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而跨国公司为在竞争中为维护其技术比较优势,被迫引进或开发新技术,从而导致新一轮的溢出。
(3)联系效应,这是一种产业间的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与当地的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发生的是后向联系,与销售商等下游企业发生的是前向联系。
(4)培训效应,是指跨国企业通过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派遣总部专家等方式,促进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
如AndreaFosfur,MassimoMotta等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劳动力的流动会带来FDI的技术外溢。
[2]2.FDI技术外溢的影响因素(1)NunoCrespo,MariaPaulaFontoura回顾了FDI技术外溢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认为:国内公司的吸收能力、地域特点是FDI技术外溢的前提条件。
[3]郑秀君采用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全国来讲,影响FDI的因素是当地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
其中,当地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与FDI有较强正相关性,人力资本水平与FDI呈负相关。
[4]黄静从工业行业角度,分析了微观、中观、宏观各层面的吸收能力对FDI技术外溢效果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技术差距对技术外溢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研发能力对FDI技术外溢效果影响为正,市场上存在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大型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效果更有利,以及开放度对技术外溢的效果为正。
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

经 济 理论 与经 济管 理
2 0 第 9期 0 8年
我国 F I D 技术 溢 出效 应研 究述 评
陈 享光 ,王 选 华
( 中国人 民大学 经济 学院 ,北京 1 0 7 ) 0 8 2
[ 摘 要] 外 国直接 投 资 的技 术 溢 出效应 问题 是 一 个 重要 的理论 和 实践 问题 ,近 年来 我 国
率 为基 础 ,以工 业 行 业 为研 究 对 象 ,分 析 了微 观 、
都是影 响 F I D 技术溢 出效 应 的重 要 因素 。
( )基 于市 场竞 争的 F I 术溢 出效 应研 究 二 D 技
国内部分 学者 从 内外资 企业 的市 场 竞争 能力 差 距 的角度 研 究 了 F I 术 溢 出效 应 。有 学 者 利 用 D 技
力 抑制 了生 产 率 的增 长 ;由于 高科 技行 业 R&D 吸
存 在 负相关 关 系 ;正 向的技 术外 溢效 应都 发生 在 技
术 密 集度 较高 的行 业 中 ;市 场结 构 和行业 的开放 度
收能力 较 低 , 内资 部 门不 仅 不 能 吸 收外 资 先 进 技
术 ,反 而 呈现显 著 的 逆 向技 术扩 散 。一般 行业 吸 收 能 力 比高科 技行 业 强 ,但 外 资技 术扩 散也 不显 著 。 有 学 者 以非 参 数估计 方 法估 算 出的全要 素 生产
距” 资 本密 集度 ” 以及 “ 业集 中度 ”这 些行 业 、“ 行 因素进 行 了经 验研 究 。他们 的研究 发现 ,技 术 差距 是 一个 影 响 F 行 业 内溢 出效 应 的最 直 接 的 、也 DI
增长 的行 业 中没有 得到 充分 体现 ,在 不增 长 的行业
FDI的资本形成与技术溢出效应

资本运营的效应
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FDI能够带来先进的资本运营理 念和方法,提高东道国企业的
资本运营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FDI引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有助于提高东道国企业 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
企业竞争力。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FDI往往集中在具有更高附加值 的产业领域,能够推动东道国 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
资本结构的效应
改善东道国资本结构
01
FDI的引入有助于改善东道国的资本结构,优化股权结构,提
高企业治理水平。
提升金融市场稳定性
02
适当的外资流入有助于提升东道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增加市
场流动性,降低金融风险。
促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03
FDI能够促进东道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推动本土企业走向全
球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02
fdi的资本形成效应
资本积累的效应
增加东道国资本存量
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助于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为经济增 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FDI能够带来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东道国企业的 资本配置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刺激本土企业投资
FDI的进入往往能够刺激本土企业提高自身投资,加强技术创新 和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
技术溢出效应会导致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从 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提高国家 的整体竞争力。
04
fdi资本形成与技术溢出效应的 关联
fdi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的影响
总结词
显著正向影响
详细描述
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为东道国提供了资金、设备、技术等资源,直接促进了东道国的资本形成。这种 资本形成效应不仅体现在东道国的总投资增加,还对东道国的企业生产能力、技术进步等产生积极影响。
FDI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1 . 中国汽 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指标 的选择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 指标 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 记为 L e v e l , 用来刻画行业发展程度 。为此本文选取 汽车零部 件 产业规模 、 技术 改进程度 、 贸易竞争 力指数 和产业结构 变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8
基金项 目: 吉林 省教 育厅 “ 十二五” 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阶段性成果( 吉教科文合字【 2 0 1 3 】 第4 3 2号 )
2 .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外商直接投资额指标的选择 中国汽 车零部件 行业外 商直接投 资额指标 : 记为 F D I , 用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 业历年投资 总额与每 年中 国全社会 固 定资产投 资利用外 资比例的乘积来 表示 。为了消除物价 变 动对分析 的影 响 , 本 文采用 朱平芳 、 徐伟 民Ⅲ 的方法 , 构建一 个由 C P I 指数 和固定 资产投 资价 格指数 加权 合成 的指数 , 其 中C P I 指数 的权 重定 为 0 . 5 5 , 固定资 产价 格指数 的权 重
平在短 期无显著影响 , 而在长期却且呈正向溢 出, 但 随着时间的推着这种效应会逐 渐减弱 , 直至消失。 针对此种情 况提
出有针 对性 的政 策建议 。
关键词 : 中国; 汽车零部件 ; F D I ; 技术溢 出效应 中图分 类号 : F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2 7 — 0 0 6 5 — 0 3
L e v e l =  ̄( 2 6 %* s c a l e ’ + 2 9 %* t e c h ’ + 2 4 %* T C ’ + 2 1 %* s t r u ’ )( 3 )
FDI对浙江环境负面影响的实证研究

FDI对浙江环境负面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张其酉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3期【摘要】本文在浙江省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考察FDI对浙江环境的影响,结论表明:浙江FDI的增加以经济规模为中介渠道增加了污染的排放。
【关键词】FDI;环境一、引言近年来,浙江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外商投资企业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也应注意到一些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污染密集型产业,将污染技术、污染设备转移入境,给当地的环境质量和社会福利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前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发展本地区经济,提高自己的政绩,在引进外资过程中,毫无选择性,为了吸引外资,给出许多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环保方面的优惠政策。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为发达国家转移衰退产业、污染密集产业提供保护伞。
鉴于此,本文在浙江省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考察FDI对浙江环境的影响,并就限制跨国污染转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可以为处理好FDI与环境保护的之间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提高引资的福利效应,维护环境安全,完善引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它可以为西部引资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西部在开发中减少污染密集产业的转移,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理论基础及模型设定环境-FDI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在此系统中,根据Grossman 和Krueger(1991)的排放分解公式(其中Y为总产出;为行业i 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为行业i排放强度)可知,环境污染直接受到三大经济因素——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环境技术的作用。
1、规模效应。
经济总量越大,需要资源的投入越多,导致经济活动副产品——污染的排放越多,从而环境状况越恶劣。
然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环境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提高,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国民优先考虑的问题,导致政府和社会投资于环境的意愿和行动增大增多,环境状况好转。
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型, 系统地论证了来 自 外资的溢出将使社会资本的边 际产出提高到国际利率之上 , 从而刺激国内资本的积 累 , 而导致 更 高 的资 本 、 动 比。] 进 劳 [ 其结 论 和 Fn — 4 id
ly 型一 致 : 出水平 与外 资份 额正相 关 。 a模 溢 Wag& Bo srm将技术溢 出视为跨 国公 司子公 n l t m o
安徽 广播 电视 大学 学报 2 1 0 0年第 1期
F I D 技术 溢 出效 应 研 究 综述
温 志辉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 河源 570 ) 10 0
摘 要 :D 技 术溢 出是 否存 在和大小并未完全取得共识 。本文对近年来 国内外有关 F 技术溢出效应 的研 FI DI
究进行 了总结 , 并作 出了简单评析和展望 , 以期对 我国 F I D 技术溢 出效应 的研究有所启发 。
关 键词 :D F I技 术 溢 出 ; 究 综 述 研
’
中图分 类号 :8 2 6 F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8 0 12 1 ) 1 0 4— 4 1 0 —6 2 (0 0 0 —0 5 0
一
跨国公司子公司还是当地企业, 都可能通过其投资决策 影响溢 出水平 : 国公 司对 新技术 的投资越 多 , 跨 技术 溢 出也越多 ; 当地企业 对学 习的投资越 多 , 其吸 收溢 出的 能力就越 强。] o k I K k o在前人 研究 成果 的基 础上 , 纳 5 归
认 为技术溢 出效 应 的发 生源 于两个方 面 : 一是示 范 、 其 模仿 和传播 ; 其二 是竞争 。跨 国公 司 的进入 和存 在 , 打 破 了原有市场 的平衡 , 引起 当地市场 竞争 的加剧 , 迫使 当地公 司更有效率地利用 自己的技术 和资源 , 同时促进 当地企业寻找和使用更新的技术 , 以提高效率 。] _ 6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IGC nGI , =o+( FD n ’
释 变跫 ;
n H十q V G ‘
LG n 代表年人均生产总值 ( 元/人) 自然对数值.为被解 的 L FD 代表 F I nGP D 的技术外溢效应,我们以外I直接投 资的 舀 i 实际利用外资颧 ( 千万荚元 ) 与当年的蚓民生产总值 ( 亿九 ) 的 比例 的对数值来表示 : H 代表人力资本, 因为F I D 技术外溢效应的,挥应与 啶 的 , 立 人力资本棚结合,考虑列数 的町得性 ,采『 { 的商校 : {{ j薹 校 生人数 ( )与当年该地区的年底总人口 ( 人 万人)的比例,这 个解释变量我们 也取 了对 数值 ; G 是制度变量,以国有。业产值 ti ,总产值的比重束反 Y 】 : j /k .tI 映 该地 的体制环境 。 ( 下转第 15 7 贞)
欧阳轶雯 (0 3 20 )对广东省数据进仃了经验分析,证实 r]、 № l 门外资食业对 内资企业存在正向技术外溢效 。 } I ; 三 、模型的建立 与检验 国内对技术溢 出的研究建立的计量模型主要有两种形式, 种足 c D函数的形式,南 C D函数 导出的增长方程研究外}资 本对本地经济增长或劳动q产 率的贡献:另一种足堆础力‘ : 程的 形式,即选择 F I D 等为解释变最。以G P D 等传统增 长指标为被解 释变量,以F I D 的 归系数反映技术溢 出效应 l 模型 的建立。本文采取第二 种形式,并借咎沈坤荣以内 、 : 生增 长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的经济计量模型 , 并作 丁 些改变, 所用模型如下:
维普资讯
I 东省农业管理 部学院学报 I J r
=一 ! !! 一 一 一 一 一 := -
第2 2卷 第 1 期
==一 =一 一证分析
浙江省FDI的现状_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92.9%(表 3)。
表 3 2006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分产业情况 单位:个 亿美元 %
项目 合同
增长 实际
产业(行业)
数 外资 比重 率 外资 比重 增长率
第一产业
50 0.8 0.4 40.8 0.2 0.2 -39.7
第二产业
2834 142.3 74.5 16.0 69.1 77.7 11.1
医药业 34
2.3 1.2 87.3 1.6 1.8 119.7
机械业 430 19.6 10.3 49.7 8.4 9.4 32.9
电子业 217 16.4 8.6 12.6 7.3 8.2 15.9
数据来源:浙江外经贸厅《2006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4、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选择越加明显。在 2006 年,以杭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合同利用 FDI 金额 实际利用 FDI 金额
全国 浙江 比重(%) 全国 浙江 比重(%)
2000 623.80 25.09 4.02 407.15 16.13 3.96
2001 691.95 50.16 7.25 468.78 22.12 4.72
2002 827.68 67.89 8.20 527.43 31.60 5.99
关键词:FDI;政策建议;结构失衡 Abstract: After 30 years’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Zhejiang province has become the most economic prosperous regions of China and has made a great success in absorting and mading use of FDI. In this paper, autho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s firstly, then reveals the problem which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use of FDI,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good macro-economic measures to attract FDI. Key words: FDI;Counter-Measure;Structural unbala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期收稿日期:2010-11-25作者简介:潘益兴(1979—),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
FDI 对浙江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潘益兴(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I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对东道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大量集中在FDI 对中国整体技术溢出效应层面,而鲜有文章注重FDI 对单一省份技术外溢的研究。
分析FDI 对浙江技术进步的作用,结合浙江利用外资的数据,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浙江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原因在于浙江吸引的外资层次不高。
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改善这种局面。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2X (2011)01-0081-03一、引言早期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如Chenery 和Strout (1966)提出的“双缺口”模型。
然而在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新增长理论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集中于探讨被传统的双缺口模型所忽视的技术外溢效应。
在实证分析方面,Caves (1974)最早就1966年FDI 对澳大利亚制造业总体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性统计研究,论证了技术溢出对当地关联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正效应。
支持这一结果的研究还有Globerman (1979)就1972年FDI 对加拿大总体制造业的实证分析、Blomstr 和Persson (1983)就1970年FDI 对墨西哥制造工业的经验分析,以及Nadiri(1991)针对美国在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的FDI 进行的分析与Blomstr 和Wolff (1994)对墨西哥1970 1975年时间序列的制造业进行的统计分析等。
同时,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FDI 对东道国经济的技术外溢作用,如Haddad 和Haris-son (1993)对印尼制造业的研究发现在企业和行业两个层面都不存在技术扩散效应;Djankov 和Hoek-man (1998)对捷克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论。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陈浪南、陈景煌,2002;魏后凯,2002)。
而且,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因此,它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
其中,FDI 的技术溢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这种技术溢出效应集中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存在引致行业内的竞争和示范效应、行业间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及提升当地人员素质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等。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溢出效应的正负性始终没有定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采用的计量模型各不相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对于采集数据的具体过程中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难免使得结果不一致。
就国内来看,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FDI 技术溢出效应整体层面上,而缺乏对于具体省份实际情况的探讨。
FDI 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外溢,而单一个省份是否也是这样呢,笔者就浙江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浙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FDI 。
1990年代初以前,浙江引进外资的目的主要是弥补资金短缺。
随着经济发展和民间资金逐步富裕,1990年18潘益兴:FDI对浙江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代中期至本世纪初,浙江引资目的已转为增加经济产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990年代末,浙江开始加大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进外资的政策措施,如“以民引外,民外合壁”、“北接上海,东引台资”等策略,外资由此开始大规模进入浙江。
截至2009年末,浙江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7972个,签订合同金额2016.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26.56亿美元。
1990 2009年浙江外商直接投资由4844万美元急剧增加到993974万美元,19年间增长了200多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4.52%。
从三大产业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较少。
截至2009年末,浙江外商直接投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是1.18:63.11:35.71,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是第一产业的50多倍,第一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偏低。
2006 2009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整体上的比重呈递增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在浙江投资。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投资金额所占比重较大的为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维尔京群岛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中国香港始终排名第一,且实际投资额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其从2005年开始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而作为国际避税地的维尔京群岛的FDI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三、FDI对浙江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一)模型的建立传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Yt =AtLtαKtβ(1)新古典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由常数项At 所标示的残值,来测量全要素生产率(TFP)。
本文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假定外商直接投资是决定浙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之一,从而建立技术进步的内生化模型,为:At =Bt[1+λSHRt]FDIγt(2)其中,SHRt 、FDIt分别代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总投资的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金额;At代表t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它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反映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果)来内生化决定的;γ为外资企业与浙江国内企业相比的相对生产率弹性系数,反映了外资企业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λ为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的弹性系数,度量了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如λ=0,则式(2)为At =BtFDIγt,此时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仅限于直接效应,如果λ>0,说明流入浙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存在正的技术外溢作用,反之,如果λ<0,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阻碍效果;Bt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残余值,表示影响技术进步的各种其他因素。
从式(2)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途经主要有两条,一是提高外资企业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γ);二是通过外资企业对国内部门、当地企业产生的技术外溢效果(λ)。
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浙江技术进步的综合效应由γ、λ共同决定,将式(2)代入式(1),可得:Yt=Bt[1+λSHRt]FDIγtLtαKtβ(3)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可得:LnYt=LnBt+Ln[1+λSHRt]+γLnFDIt+αLnL t+βLnK t(4)利用数学近似估计:当z很小时,log(1+z)≈z,对上式中的第三项作近似估计,则式(4)可写为:LnYt=LnBt+λSHRt+γLnFDIt+αLnLt+βLnKt(5)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把α=1-β带入式(5),可得:LnYL=LnB+λSHR+γLnFDI+βLnKL(6)式(6)即为该模型的基本公式。
(二)变量的选择与数据说明本文选取浙江1984 2009年间的部分数据作回归分析。
Y为浙江国内生产总值(GDP),L为浙江历年从业人员人数,K为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值,FDI为浙江历年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
数据全部来源于《浙江统计年鉴》及浙江统计局。
FDI经过处理,因为《浙江统计年鉴》中的FDI的数值是以美元为单位,在对FDI进行变换时,当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价格用ER来表示。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三)FDI对浙江技术外溢的实证结果用EVIEWS软件按照式(6)进行回归,计算结果为:LnYL=2.37-0.049SHR+0.096LnFDI+0.75LnKL(15.58)(-3.63)(2.27)(13.7)(7)R2=0.996DW=0.98F=1942.3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R2=0.996,方程拟合的很好,也通过了F统计量检验,并且所有变量都通282011年第1期表11984 2009年回归分析年份Y(单位:亿元)L(单位:万人)K(单位:亿元)FDI(单位:万美元)ER(100USD)比重(share)%1984323.252248.9164.89252232.70.0903 *******.162318.56102.201634293.670.469 1986502.472386.42127.391853345.280.502 1987606.992444.73156.202337372.210.556 1988770.252502.73188.952957372.210.582 1989849.442522.86179.495181376.59 1.087 1990904.692554.46186.964844478.38 1.239 19911089.332579.36239.759162532.33 2.034 19921375.702600.38361.1829398551.46 4.488 19931925.912615.89683.83103271576.28.701 19942689.282640.511006.39114449861.879.801 19953557.552621.471357.90125775835.17.735 19964188.532625.061617.53152021831.427.813 19974686.112619.661694.57150345828.987.354 19985052.622612.541847.93131802827.91 5.904 19995443.922625.171886.0415*******.83 6.727 20006141.032726.092267.22161266827.84 5.888 20016898.342796.652776.69221162827.70 6.592 20028003.672858.563596.31316002827.707.272 20039705.022918.744993.57544936827.709.032 200411648.702991.956059.78668128827.689.125 200513437.853100.766696.25772271819.179.447 200615742.513172.387593.66888935782.389.158 200718780.443405.018420.431036576736.769.069 200821486.923486.539323.001007294684.247.392 200922832.463521.4310742.0899*******.12 6.321资料来源:历年《浙江统计年鉴》及整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