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川博物馆地震馆参观体会
建川博物馆5·12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5·12观后感首先,从展览内容来看,建川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精心。
它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实物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地再现了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展示了灾难的规模和影响。
同时,展览还介绍了地震救援和重建工作的过程,展示了人们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些展览内容让我对地震的了解更加深入,也让我对灾难中人们的团结和奋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从情感上来说,建川博物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览中展示的遇难者的照片和个人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悲痛和无助,也让我对生命的脆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同时,展览中还展示了幸存者的坚强和希望,让我感受到了人们面对灾难时的勇气和坚持。
这些情感上的触动让我对灾难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此外,建川博物馆还注重教育和宣传的功能。
在展览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展览中还配有详细的解说和解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此外,博物馆还举办了各种教育活动和讲座,向公众传递地震灾害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这种教育和宣传的作用让我觉得建川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更是一个社会教育的平台。
最后,我认为建川博物馆的设计和展示方式非常值得称赞。
博物馆的布局合理,展览的顺序和内容安排得当。
同时,博物馆还提供了舒适的观展环境,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展览中。
此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专业和热情,给予了观众很好的引导和解答。
这种良好的设计和服务让我对建川博物馆的参观体验非常满意。
总的来说,建川博物馆的观后感让我深受触动。
通过展览内容、情感体验、教育宣传和设计布局等多个方面,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地震灾难的历史和教训,让人们对地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我相信,建川博物馆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向公众传递地震防灾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地震博物馆观后感
地震博物馆观后感去了地震博物馆之后,我整个人都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给击中了。
那感觉,就好像突然走进了一个时空的漩涡,被拉回到那些充满灾难与希望的时刻。
一走进博物馆,那种沉重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就像一双双眼睛,默默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那些倒塌的房屋,废墟里人们惊恐的表情,真的让我心里特别难受。
我站在那,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
不过呢,在这些让人揪心的画面中,也有很多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东西。
比如说那些救援人员的身影,他们就像黑暗中的一束束光。
我看到有一张照片,一个救援队员满脸灰尘,眼睛却特别坚定,他背着一个受伤的孩子正往安全的地方跑。
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就想啊,在那么危险那么困难的时候,这些救援人员是怎么做到这么勇敢的呢?他们难道就不害怕吗?也许他们也害怕,但是他们心中的那份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让他们战胜了恐惧吧。
还有那些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互相帮助的故事,也特别打动我。
我在一个展示区看到了一些幸存者写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都是对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的感激之情。
这让我觉得,人啊,在最困难的时候,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真的是最宝贵的东西。
这种精神就像一团火,能在寒冷的黑暗中给人温暖和希望。
在博物馆里转了一圈后,我真是感触良多。
我一直在想,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很安全的世界里,但是灾难可能随时会来。
我们不能总是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很遥远,就不去重视。
就像这个地震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一样,它不仅仅是在展示过去的灾难,更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学会在困难面前坚强起来,要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力量。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来这个地震博物馆看看。
你看了之后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吗?真的,这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会让你对生活、对生命有新的认识!。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导语: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建川博物馆观后感,供您参阅。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1暑假的一天,我随家人来到了位于成都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
爸爸告诉我,这是一座私人投资建造的博物馆,却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大的一座博物馆聚落群,共有十八个展馆,每个展馆都有它特定的主题。
一进主入口,就看见一位手拿钢枪的战士雕像竖立在一座残存的碉堡上,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个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
往里面没走多一会就到了老兵手印广场,看到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当年正是这一双双手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军,托起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接着,我又参观了抗战纪念馆,一片片飞机残骸再现了那段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我仿佛看见英勇的飞行员在飞机中弹后直接撞击敌机的镜头,他们才是中华民族最可敬的人。
在汶川地震纪念馆,一辆辆灾难中被砸坏的车辆和救灾重型吊车被展示在我们眼前,告诫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一群为祖国的解放和自由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壮士屹立在广场上,坚定地注视着远方,里面有些人名是我熟悉的,也有许多是我不曾听过的,我在每位雕像前一一仔细看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我想把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在心中。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未了安宁,收藏灾难。
这是建川博物馆创立的初衷,现在我更加明白这些话的意义了。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2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不是指史料文物的厚重,更是人们心情的厚重。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纤绳在一代人有一代人手中传递,然后,勒进那些稚嫩的肩膀,拉动着历史之船,向前,向前……和风拂面的春日,我校志愿工作服务站和思政部共同组织了建川博物馆的主题参观活动,让我们这群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得以有机会重温历史。
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一、建川博物馆的建筑布局建川博物馆聚落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由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和与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进行的整体规划。
聚落总占地面积为500亩,共分为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5个分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一共有25个分馆,馆馆不同并各具特色。
有大气震撼的中流砥柱馆,有展翅欲飞的飞虎奇兵馆,还有粗犷自然的川军抗战馆,不一而足。
聚落与安仁古镇和刘氏庄园相邻,聚落内生态自然,植物繁多,与周边景色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聚落内建筑形式虽各异,但是建筑主题相关、衔接紧密;游览路线生态流畅、过渡自然;场地铺装简洁大方、和谐统一;植物配置淡雅清丽,融合共生。
在建筑外形方面,建川博物馆聚落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建筑生成手法,借鉴自然山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皱褶、绽裂、但是仍然保持了方整锐利的状态,以体现战俘的不屈品格。
在内部设计上,空间序列曲折变化,灰色粗糙的整体基调,不做任何修饰的墙面天花,脚下吱呀的铁板声,以及高墙、采光孔、小天井所营造的略微昏暗的光环境,共同营造了一种悲怆沉重的氛围,动人心魄。
二、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1今年暑假,我去参观了位于四川省的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建造的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战争博物馆。
一进门,就看到一架歼—5战斗机,这架战机虽然已不能鏖战蓝天,但仍向世人展示着它那饱经战火的身躯,提醒人们不要遗忘金戈铁马的战场,不要忘记刀光剑影的厮杀。
我们首先来到悲壮的中国老兵血手印广场。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在参观地震纪念馆的过程中,我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这座纪念馆以其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陈述,准确地记录了地震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人们在重建中的努力。
以下是我对于参观地震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一、地震的恐怖与毁灭力地震纪念馆通过展示地震的影响,向参观者展示了地震的恐怖与毁灭力。
如展览中展示的摇摇欲坠的房屋、倾斜的建筑物和折断的电线杆等,令我感到地震带来的破坏无法想象。
同时,影像资料和实地模拟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地震时的剧烈摇晃以及人们的惊惶失措。
这些展品和模拟场景使我更加明白地震的恐怖程度,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安全环境。
二、地震灾后的人道主义救助参观地震纪念馆,我深深感受到了人道主义救助的重要性和价值。
展览中展示了当地震发生后,国内外援助人员和机构急行出动的情景,他们的到来为受灾地区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而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努力也体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和守望相助。
这些展览激发了我对于人道主义救助的深思,也激励着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地震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改变地震纪念馆通过展示地震灾后的社会影响和改变,让我深刻认识到地震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损失,还有人们的心灵创伤。
地震后,许多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他们的心灵遭受了重大打击。
馆内的影像和文字描述,充满着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于生活的期待。
同时,地震还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改变,一些学校和医院被毁,人们不得不从新安置,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通过这些展示,我更加明白地震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并意识到保护生活环境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四、重建和希望在参观地震纪念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地震灾后的重建与希望。
展览中展示了许多地震灾后重建的景象,人们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重建城市。
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让我深受感动。
这些展品提醒着我,面对逆境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坚持乐观、积极,相信希望和未来。
通过参观地震纪念馆,我对地震的了解更加深刻,对于地震带来的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川研学建川博物馆活动总结
四川研学建川博物馆活动总结近期,我参加了四川研学建川博物馆的活动,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的内容包括参观博物馆展览、参与互动体验项目以及参加讲座等。
参观博物馆展览是整个活动的重点。
博物馆展览丰富多样,展示了四川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以及人文风情等。
我通过参观展览了解到了四川地区的悠久历史,了解到了四川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展览中的文物、图片、模型等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四川地区的风貌,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互动体验项目也是活动的一大亮点。
博物馆设置了许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我们可以亲身参与其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川的文化。
例如,我参与了一个制作川剧脸谱的手工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脸谱,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川剧脸谱的独特之处。
还有一个模拟地震体验项目,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和对人类的影响。
这些互动体验项目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四川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活动中的讲座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博物馆邀请了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解四川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听讲座,我了解到了四川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等,对四川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讲座还提供了互动环节,让我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这让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川研学建川博物馆的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参观展览、参与互动体验项目和听讲座,我对四川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活动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让我对四川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
我相信这次活动对我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学习生活都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600 字建川博物馆>观后感600 字(一)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JiandChuanMuseumCluster ),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是刘氏庄园所在地。
聚落占地500 亩,建筑面积近10 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 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 件。
博物馆以'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 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 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展厅面积为2435 平方米,是一个橘红色的方形馆,位于主道路最前方。
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 民族的脊梁' 、' 敌后之岁月' 、' 根据地建设', 生动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随后,我们到了一个部队里面,那里面有很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叶挺将军、伟大的毛主席、周恩来总理、蒋中正、宋美龄、蒋经国、朱德、鲁炎、邓小平…… 那里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
让我深受震撼的是'5 • 12'地震馆,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 1 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
30多个展厅,分为震撼 5 • 12—6 • 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馆等,包括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现了抗震救灾过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在灾难面前,我们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发起募捐献血活动,我们心一齐指向汶川,汶川挺住,汶川加油!——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当中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如一个地震中的母亲在她的手机上编辑了这样一条短信,' 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还能活着,你一定要知道,妈妈爱你!' 2008年是中国最骄傲的一年,但那年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一次大地震,那场地震死了几十万的同胞,这样的灾难发生让我的心都在震撼,我在'5 • 12'地震馆还看到了’ 猪坚强' 他傻乎乎的睡着觉,时不时的还打着呼噜,看它的样子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活到了现在。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的兴衰荣辱与智慧光芒。
而博物馆,则是承载这些历史记忆的重要场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建川博物馆,那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旅程,让我对历史、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建川博物馆坐落在一个宁静而庄严的地方,当我踏入这片土地时,一种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简洁而大气,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却自有一种沉稳厚重的力量。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抗战系列的展品。
那些陈旧的武器、泛黄的照片、饱含深情的书信,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看到了战士们坚毅的眼神,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
在一幅幅历史照片前,我驻足良久。
照片中的人们,有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的在后方辛勤劳作,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我不禁想到,他们也曾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家庭,但为了国家的大义,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继续前行,来到了“5·12”汶川地震纪念馆。
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无数人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物品,让我重新回忆起那段令人心碎的日子。
倒塌的房屋、破碎的衣物、孩子们的书包……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熠熠生辉。
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受灾群众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那些在废墟中坚持求生的人们,他们的坚强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
生命在那一刻显得如此脆弱,但又如此顽强。
在民俗文化馆中,我领略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
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民间的戏曲表演,从古老的农耕器具到丰富多样的节日习俗,每一个展示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建川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建川博物馆汶川地震馆观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汶川地震馆观观后感去建川博物馆的汶川地震馆之前,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期待。
毕竟,那是一场给无数人带来巨大伤痛的灾难,而我即将要走进那段沉重的历史。
一进馆,那种压抑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被地震扭曲得不成样子的建筑残骸,大块的水泥板、断裂的钢筋,就像一只只绝望的手,无声地诉说着当时的惨烈。
我心里一紧,仿佛能听到大地怒吼时的咆哮声,那些残骸好像在跟我说:“你看,这就是大自然发威时的恐怖。
”墙上挂满了照片,每一张都是一个故事。
有救援人员累得瘫倒在废墟上的画面,他们满身尘土,眼睛里却透着坚定。
我想,他们当时肯定在心里默念:“再救一个,再救一个就好。
”还有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脸上写满了悲痛和无助,那种绝望就像能透过照片溢出来,把我的心都揪住了。
我站在那,感觉自己的眼眶也开始泛红,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些展示的地震遗物。
有小朋友的书包,上面还绣着可爱的卡通图案,可它的小主人却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背着它上学了。
还有一本被压得皱巴巴的日记,虽然看不清写了啥,但我想那里面一定记录着很多美好的梦想,而这些梦想在地震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看到这些,我就觉得生命有时候真的很脆弱,就像风中的蜡烛,说灭就灭。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模拟地震场景的展示。
那种地动山摇的感觉,虽然是模拟的,但也让我一阵后怕。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在那场地震里,我能像那些坚强的幸存者一样挺过来吗?我估计我得被吓得腿软,可能只能等着别人来救我了。
这个馆里也不全是悲伤和绝望。
有一个板块专门展示了灾后重建的成果。
那些新盖起来的漂亮房子,重新恢复生机的城镇,就像一朵朵盛开在废墟上的花朵。
这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坚韧和顽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
不管大自然给了我们多大的打击,我们都能重新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前走。
从汶川地震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觉得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以前总是在新闻或者书上看到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但那都没有这次来得直观和深刻。
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的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的观后感走进建川博物馆的汶川大地震分馆,就像走进了一段沉痛却又充满力量的回忆。
一进去,那满目的废墟场景的复原,真把我给震住了。
断壁残垣、扭曲的钢筋、破碎的瓦砾,就这么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仿佛时间一下子被拉回到2008年那个可怕的时刻。
我当时就在想,妈呀,这地震得多凶猛啊,好好的城市瞬间就被揉成了这副惨样。
看到那些救援时用的工具,小到简易担架,大到重型的挖掘设备模型,每一样都好像在无声地诉说着当时救援的艰辛。
那些救援人员得有多不容易啊,在那么危险又混乱的环境里,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争分夺秒地去扒开废墟找人。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满脸的汗水和坚定的眼神,那可真是在跟死神抢人呢。
墙上的照片那更是让人揪心。
有失去亲人后绝望哭泣的脸,有被救出来时满脸尘土却又充满希望的脸,还有那些救援人员累得倒在地上就睡着的画面。
这些照片就像一把把小钩子,把我的心给钩得生疼。
特别是那些孩子们的照片,他们的笑脸和废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心里就像堵了块大石头,难受得很。
不过呢,在这一堆让人难受的东西里,我也看到了很多温暖和希望。
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的展示,就像一条爱的长河汇聚到了汶川。
从帐篷到方便面,从水到药品,每一样都写满了大家对汶川的关心。
还有那些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天使,不计回报地跑到汶川帮忙,从照顾伤员到搬运物资,啥活都干。
参观完这个馆,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但同时又感觉充满了力量,汶川人民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都能坚强地站起来,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这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
咱们人类啊,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虽然很渺小,但大家团结起来的力量可大了去了。
就像汶川地震后大家齐心协力的样子,那就是能战胜一切困难的证明。
我想啊,以后不管遇到啥难事,只要一想到汶川地震时大家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团结,就没啥好怕的啦。
建川博物馆中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作文
建川博物馆中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作文篇一《建川博物馆之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心灵的触动》去建川博物馆那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汶川大地震博物馆。
刚走进那博物馆,就感觉有股沉重的氛围扑脸而来。
这馆里的布局啊,就像把当时地震后的场景直接搬到这儿来了。
我瞅见那些被震得歪七扭八的建筑模型,水泥块里还夹杂着断裂的钢筋,跟真的似的。
走到一个展示区,那有一组照片。
我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其中有一张照片就是一个老大爷站在他家的废墟前。
那废墟啊,就只剩下几堵残破不全的墙,老大爷脸上的皱纹深得像一道道沟壑,眼里满是茫然和绝望,衣服也破破烂烂的。
旁边散着一些锅碗瓢盆的碎片,有个破了个大洞的铁锅,还有个断掉把手的瓷碗,感觉就像是好好的过日子的家,一下子就被那地震给撕成了碎片。
再往里面走,我看到了一些救援时用的工具,那些工具上仿佛都带着当时那种紧张感。
我听旁边一个讲解员说,那时候救援人员可得抢分夺秒啊。
我想到之前看过的纪录片里的情景,救援者的手都被划伤了,血渗出来,他们也顾不上,眼睛就死死盯着废墟下面可能还有幸存者的地方,用那些工具不停地挖啊撬啊。
那时候我就想啊,这地震可真是个恶魔,一下子就把那么多人的生活搅得乱七八糟。
可同时我又看到那些展示的互相救助的故事,邻里之间帮忙抬担架的画面,我就觉得人在困难面前还是很有爱的。
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像装了一块大石头。
这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啊,就像是把那段悲痛又充满爱的历史刻进了我的心里。
它让我知道了啥叫自然灾害的无情,也让我看到了人间的有情有义。
篇二《探访汶川大地震博物馆:难忘的建川记忆》建川博物馆里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真的是个特别的地方。
一进去那馆,我就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时空隧道,直接被拉回到了2008年那个地震发生的时候。
那墙壁上有很多涂鸦似的字迹,都是当时的人们写下来鼓励自己或者是寻找亲人的。
我一个一个地看啊,有个小孩写着“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那字迹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孩子慌乱又害怕的时候写的。
建川博物馆中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作文
建川博物馆中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作文篇一《建川博物馆之汶川大地震博物馆:震撼中的记忆》去建川博物馆里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就像是闯进了一段沉重而又充满力量的回忆里。
刚到门口,那种压抑的气氛就扑面而来,就像夏天暴雨来临前那种又闷又重的感觉。
走进博物馆,就像翻开了一本超大无比的相册,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我看到那些墙上开裂的照片,马路上像长了大嘴巴似的地缝,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有一张照片是那种老式的居民楼,就像被一个超级大力士给拧巴了一下,歪歪扭扭的,墙皮脱落的地方像是被剥掉了皮肤,露出里面的肌肉一样。
我印象最深的是展柜里的那只鞋子。
那是一只很普通的运动鞋,是那种小学生常穿的蓝色白色相间的款式,上面沾满了灰尘和泥巴。
鞋带还松松垮垮的,好像在告诉我它的主人当时有多慌张。
看到这只鞋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去想它主人的样子。
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操场踢球突然被地震打断,还是一个背着书包急着赶回家写作业的小姑娘。
也许当时他或者她正在给同学讲一个笑话,突然大地就开始摇晃,那笑声就被恐惧取代了。
我在那个模拟的地震废墟场景前站了好久。
那些乱七八糟堆着的木板、碎石头,还有斜成一个恐怖角度的钢梁,真的太逼真了。
让我仿佛能听到当时的喊叫声、哭声。
我似乎看到一对夫妻手拉着手想互相保护,可那摇摇欲坠的屋顶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想象着当时的人们被埋在这样的废墟下面,黑暗里的那种绝望,我的心就像被狠狠揪了一下。
参观完汶川大地震博物馆,感觉整个人像经历了一场洗礼。
那些画面不断在脑海里翻滚,就好像我自己被地震“折腾”了一遍似的。
不过这趟走下来,也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人间的大爱。
篇二《建川博物馆里的汶川故事:深刻又接地气》建川博物馆中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可真是个独特的地方,它像一个不会说话但特会讲故事的倔强老头儿。
刚进馆,我就像个好奇的小猴子,眼睛到处乱瞧。
可没一会儿,我就像被冻住了一样,站在那动不了啦。
那一排排的照片,看着特别揪心。
就比如说有张照片是一个小小的菜市场。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小学生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小学生《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嘿,小伙伴们!我刚从建川博物馆回来,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呀!一进博物馆,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时光隧道。
里面的东西可多啦,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看到了好多抗战时期的老物件,有旧军装、旧水壶,还有生锈的枪。
我就在想,当年那些战士们就是拿着这些东西去打仗,保卫我们的国家,他们可真勇敢!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大地震的展览。
那些照片和实物,让我想起了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悲伤的画面。
但是,我也看到了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的场景,又觉得特别温暖。
博物馆里有一个地方,展示了好多英雄的故事。
他们有的年纪轻轻就牺牲了,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真的付出了太多。
我觉得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特别了不起。
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沉甸甸的。
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好多好多人努力换来的。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伙伴们,你们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去建川博物馆看看,保证会有很多收获!《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哈喽呀,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讲讲我去建川博物馆的事儿。
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它的气势镇住了。
哇,好大呀!走进去,里面的东西可真丰富。
我先看到了好多抗战时期的照片,那些战士们的眼神特别坚定,好像在说:“别怕,我们一定能胜利!”还有那些打仗用的武器,虽然旧旧的,但是感觉充满了力量。
然后呢,我又去了一个展示民俗文化的地方。
那里有好多漂亮的手工艺品,像剪纸呀,竹编呀,真的太厉害了!我就在想,以前的人们可真聪明。
走到一个关于历史灾难的展区,我的心情变得很沉重。
看到那些受灾的场景,心里特别难受。
不过,也看到了好多感人的救援画面,让人又充满了希望。
在博物馆里,我还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人们,真的太伟大了。
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能随便浪费东西,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这次去建川博物馆,让我学到了好多好多。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地方,我以后还想去!。
参观地震博物馆的感悟
参观地震博物馆的感悟
走进地震博物馆,就像踏入了一段沉重又充满力量的时光之旅。
一踏入那扇门,仿佛能听到大地的怒吼,能看到房屋倒塌的瞬间,
能感受到人们惊恐的呼喊。
那一件件展品,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你看那倒塌的房屋模型,是不是像被巨人随意摆弄的积木?曾经温
暖的家,瞬间就成了一片废墟。
想想那些在睡梦中被惊醒的人们,他
们该有多无助啊!再看看那些救援的工具,粗糙的表面仿佛在诉说着
救援时的艰难。
每一道划痕,每一处磨损,不都是生命与时间赛跑的
痕迹吗?
还有那些照片,照片里孩子们失去了校园,失去了欢笑。
他们的眼神,充满了迷茫和恐惧,难道不让人心疼吗?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
读书,他们却在废墟中寻找着未来的方向。
那些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物件,比如一本残破的日记,一支断了笔
芯的铅笔,不都在默默讲述着主人的坚持和对生活的渴望吗?这不就
像在黑暗中努力闪烁的星星吗?
参观完地震博物馆,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总觉得灾难离我们
很远,可当真正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才明白生命是如此脆弱。
但同时,也看到了人类的坚强和团结。
在灾难面前,大家齐心协力,
互帮互助,不就像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吗?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吗?难道不应该在有能力的时候多去帮助他人吗?生命短暂而宝贵,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那就让今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吧!。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地震,作为自然界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为了缅怀地震中的遇难者,纪念他们的英勇,同时也为了警示后人学习地震知识和自救技能,地震纪念馆应运而生。
上周,我有幸参观了某地震纪念馆,深受触动和教育。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展览陈列进入地震纪念馆的展览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组惊人的照片和场景复原。
通过真实的照片和模型,我仿佛置身于地震现场,感受到了当时地震的威力和灾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那些曾经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我由衷地表示敬意。
馆内的展览还包括了大量的地震专题知识,从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传播到地震的防范和应急措施,系统地展示了地震的科学性和应对的重要性。
这不仅让我对地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作为一个现代人,了解地震知识和学会自救技能是多么重要。
二、感受震后重建的奇迹地震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告慰和警示的场所,更展示了灾后重建的艰辛和成就。
在馆内,我看到了灾后重建的实物展品,比如倾斜的建筑物、损毁的道路以及逐渐恢复的城市景观等等。
这些展品深刻地向我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巨大灾难时的无畏和勇敢。
通过实物展示,我认识到地震发生后,重建工作的繁重和复杂。
需要从废墟中将幸存者救出,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修复被摧毁的房屋等等。
这需要政府、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人们的齐心协力。
毫无疑问,这种团结和合作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和倡导的。
三、地震纪念的意义参观地震纪念馆,让我深刻地明白纪念并不只是简单地怀念,更是对历史的教育和对未来的警示。
地震纪念馆通过展览和介绍,向人们传递了地震的知识和教训,让人们懂得应对地震的重要性,提高自保自救的能力。
此外,地震纪念馆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地震的关注和认识。
通过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人们逐渐形成了地震防范的习惯,减少了地震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这正是地震纪念馆的价值所在。
最后,我想表达一下自己对地震纪念馆的感激之情。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地震纪念馆心得体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瞬间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却璀璨,留下永恒的印记。
地震,便是这样一种瞬间,它以无情的力量摧毁着一切,却也在废墟中孕育出坚韧与希望。
近日,我怀着沉重而敬畏的心情参观了地震纪念馆,那一幕幕震撼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对生命、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巨大的地震模拟场景。
倾斜的房屋、断裂的道路、滚落的巨石,仿佛将时间瞬间拉回到了灾难发生的那一刻。
我仿佛能听到大地的怒吼、人们的呼喊,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的心猛地一紧。
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照片,记录着地震发生后的惨状,倒塌的建筑、扭曲的桥梁、满目疮痍的城市,每一张都刺痛着我的眼睛。
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变得面目全非,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而人类在它面前又是如此渺小。
然而,在这一片废墟之中,我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闪耀。
纪念馆中展示的那些救援场景让我热泪盈眶。
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奔赴灾区。
他们在废墟中搜寻着生命的迹象,用双手搬开沉重的石块,用肩膀扛起倒塌的梁柱。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他们的行动诠释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那些在废墟中坚持数天最终被救出的幸存者,他们的顽强和坚韧让我为之动容。
在生死边缘,他们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渴望,用自己的意志与死神抗争。
还有那些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他们为灾区人民送来食物、水和药品,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
在这场灾难面前,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力量,为了拯救生命,为了重建家园。
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陈列着一些灾区孩子们的画作。
那些色彩斑斓的画面中,有美丽的家园、有快乐的小伙伴、有灿烂的阳光。
这些画作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
尽管他们经历了巨大的创伤,但他们依然用画笔描绘着美好的未来,这种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还有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在悲痛中坚强地站起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建川博物馆汶川地震馆观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汶川地震馆观观后感走进建川博物馆的汶川地震馆,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把拽进了那段沉痛又充满力量的回忆里。
一进门,那种压抑的气氛就扑面而来。
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就像一双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把地震时的惨烈场景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倒塌的房屋,废墟里伸出的手,还有那一张张满是惊恐和绝望的脸,看得我心里直发慌。
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当时的尘土和悲伤。
在那些废墟的实物展示前,我站了好久。
一块破碎的混凝土板,它曾经可能是某个人的家的一部分,现在却静静地躺在这儿,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地震的无情。
那些扭曲变形的钢筋,就像被恶魔拧过一样,看着它们,我能想象到当时大地剧烈摇晃时的恐怖场景,房屋就像纸糊的一样,瞬间崩塌。
不过呢,这个馆里可不仅仅只有悲伤和绝望。
越往里走,我就越能感受到那种强大的、能把人震撼到灵魂深处的力量——那是生命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有一面墙上挂满了救援人员的照片,那些消防员、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照片里他们满脸汗水和疲惫,但眼神却坚定得像钢铁。
他们在废墟里扒呀扒,不放过任何一丝生命的希望。
我看着那些照片,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似的,想象着他们不顾一切冲向危险的样子,那可真是帅炸了!在他们眼里,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无比的,不管多困难,都要把人救出来。
还有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的故事。
他们有的开车拉着物资,千里迢迢赶来;有的在现场帮忙分发食物和水,安慰那些受灾的群众。
他们就像一群温暖的小火苗,汇聚在一起,把希望和爱传递给每一个人。
我就想啊,在大难面前,咱中国人可真是团结得像一个拳头,这种力量谁能不怕呢?在留言墙上,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留言。
有缅怀逝去亲人朋友的,字里行间满是思念和痛苦,但也有很多充满希望和力量的话语。
有人写着“汶川挺住,中国加油”,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这就像是大家一起喊出的口号,虽然地震很可怕,但咱们中国人的心是打不垮的。
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的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的观后感去建川博物馆看汶川大地震的展馆之前,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有点紧张又特别期待,毕竟这是一段太沉重又太震撼的历史。
一走进那个展馆,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凝重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被地震扭曲得不成样子的建筑残骸,就像一个个在灾难中无助哭泣的巨人。
那些断裂的钢筋、破碎的水泥块,静静地躺在那儿,却仿佛在大声诉说着当时天崩地裂的恐怖。
我当时就想,这哪是展品啊,这分明就是从地狱里带回来的证据,在向每一个看到的人讲着那个可怕的故事。
再往前走,看到墙上挂满了地震时候的照片。
有一张照片里,一位母亲紧紧地护着自己孩子的身体,她的姿势就像一个无比坚固的盾牌。
虽然照片是黑白的,但是我好像能看到她眼睛里无尽的爱和坚定。
在那样的生死瞬间,母爱的本能让她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孩子的生机。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这时候旁边一个大哥吸了吸鼻子,小声嘟囔着:“这当妈的可太伟大了,这就是天底下最纯粹的爱啊。
”我特别赞同地点点头,感觉心里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
还有那些救援人员的事迹展示,那可真是一群超级英雄啊。
照片里他们累得眼睛都布满血丝,但是手上的动作一刻也不停。
有一个场景还原是几个救援人员抬着担架,在满是废墟的路上艰难前行。
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粗重的呼吸声,看到汗水从他们脸上不停地滑落。
在那种环境下,他们就是希望的使者,给无数被困在黑暗中的人们带去生的曙光。
我就想啊,这世界上就是因为有这些勇敢又善良的人,才让我们在面对这么大的灾难时,还能重新站起来,还能看到希望的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幸存者留下的物品和他们写下的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写的日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死去同学的思念,还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她的字歪歪扭扭的,但是每一笔都像是带着力量。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个小女孩该有多坚强啊,经历了那么可怕的事情,还能心怀希望。
我就觉得,我们这些生活在平静日子里的人,真没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中的小烦恼,和他们比起来,我们那点事儿简直就像芝麻绿豆一样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川博物馆地震馆参观体会
参观完抗日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512汶川地震纪念馆,馆长樊建川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在震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筹建了地震博物馆,目的是起警示作用。
四川从1933年至2008年,在这75年的时间里发生了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座记录大地震的博物馆。
这座面积8500余平方米填补了这一块历史的空缺,这一座独一无二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里展出了2000多件地震文物,再现了灾难降临时的惨烈和之后一个月的抗震救灾历程。
这座博物馆仅用一个月时间建成,却是拥有地震文物最多、细节最多的地震博物馆。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汶川当地倒塌的房屋,那个场景一下唤起我们2008年的那年记忆
从“5.12,星期一”的展览厅开始,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1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
两边的图片强烈的对比着灾区各地震前的山清水秀和震后的残垣断壁,让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震撼。
沿着展馆路线一步步往里走,两旁的照片和展柜中再现了大地震以来每天的救援场景,包括温总理在赶往灾区的飞机上使用的军用地图、湿巾纸,以及我们曾在电视里看见过的总理在灾区废墟上用过的扩音器等重要文物,无不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分秒必争的黄金72小时救援,
那一幕幕奋力抢挖废墟中幸存着的时时刻刻。
而看着两旁从各地收来的被砸成铁饼的冰箱、洗衣机等物品,却不知这些物品的主人已去向何方,只有这一件件物品,警示着后人,警示着历史,警示着未来……
在纪念馆大厅的正墙上贴满了5.12大地震遇难者的照片,从年富力强的壮年人到襁褓中的婴儿,从天真活泼的儿童到青春自信的青年人,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一张张曾经灿烂的笑脸,在墙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注视着这个世界,让人感到阵阵酸楚。
随着日子的推移,展览的内容变成了受灾人民在废墟上自救,有了临时学校,有了那些咬牙坚持着,终于等到了救援的人民,有了那个从废墟里被救出向解放军敬礼的小男孩,让我看到了四川人民坚强不屈、灾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精神、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的献身精神、社会各界在这场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大爱精神等。
展馆中有许多珍贵的展品,有邱光华机组的飞机残骸、北川中学巍然不倒的五星红旗等等,四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照片实物历历在目。
恢宏高大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里充满着正能量,身临其境,深切感受祖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