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

合集下载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答案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共其乏困C秦伯说,与郑人盟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2、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A舍郑以为东道主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若亡郑有益于君若 D以其无礼于晋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B)A焉用亡郑以陪邻 B何厌之有C微斯人吾谁与归 D沛公安在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D)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敢以烦执事 D是寡人之过也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C)A夜缒而出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6、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D)A是寡人之过也 B因人之力敝之,不仁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D)A事所以不诚者,乃欲以生劫之 B近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刘备,天下枭雄 D何厌之有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C)A燕王拜送书于庭 B比诸侯之列,给供职如郡县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如亡郑而有益于君9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D)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秦王还柱而走C燕王实振怖大王之微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0、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C)A晋军函陵 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太子及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且贰于楚也11、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D)A夜缒而出 B朝济而夕设版焉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樊於期乃前曰12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D)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共其乏困C越国以鄙远 D与郑人孟13、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D)A越国以鄙远 B太子迟之C群臣怪之 D自引而起,绝袖14、下列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D)A进兵北略地 B秦兵旦暮渡易水C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15、下列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D)A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持千金之资币物 D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16、下列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D)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乃引其匕首提荆轲 D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17、下列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D)A诸郎中执兵 B左右既前,斩荆轲C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D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18下列横线上的字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D)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微言轻翻译下列句子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系统复习和梳理了必修一的文言知识点。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复习学案主备:郭丹同备:高三语文组审核:何香菊一、学习目标: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让他们加强朗读和背诵环节。

2、让学生确立文言文学习要重视语言积累的意识,让他们了解新大纲对文言文考点的具体要求。

3、巩固文言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专题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烛之武退秦师》检测练习一、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和()相同①以乱易整②以其无礼于晋③焉用亡郑以陪邻...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解释完全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项。

①敢以烦执事。

(胆敢)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同)..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为了)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过河;围墙)...⑤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⑥吾其还也。

(还是)...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⑧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同“智”)...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⑩何厌之有?(满足).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B.公从(听从,同意)之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D.许(答应)之2.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察纳雅言C.广故数言欲亡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3.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②公从之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⑤投诸渤海之尾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复习参考答案.doc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复习参考答案.doc

(二)解释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①D②A③C④B⑤D⑥E⑦F3.①D②B③E④G⑤A⑥G⑦B⑧C⑨A⑩BOF5.①B②C③D④A7.①C②B③D④A⑤A四、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1.粪土,名词作动词,把……看作粪土。

3. 名词作状语,每天。

5.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7.师,名词做动词,学习。

9.圣,愚,形必修一文言文基础复习参考答案-、找出下列句了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通“燃",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知"通“智”,智慧。

4. “生”通“性”,天赋,资质。

5. “受,,通“授,,,传授。

6. “读”通“逗”,句了中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7. “不”通“否”,表示否定。

8.“冯”通“凭”,乘。

9. “缪”通“缭”,连结,盘绕。

10. “尊”通“樽”,酒杯。

11. “修”通“戮”,刑辱。

12. “趣”通“趋”,往,赴。

二、古今异义。

1.以为:以(之)为,把(它)做2.博学:广博地学习。

3.爪牙:爪了和牙齿。

4.用心:两个词,因为心思。

5.学者:求学的人。

6.从而: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气7.众人:一般人。

8.所以:……的原因。

9.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10.不必:不一定。

11.徘徊:指明月停留;斗牛:星宿名, 斗宿和牛宿。

12.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13.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14.美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15.凡是:两个词,“凡”意为“所有, 总共”,“是”意为“代词,这”。

16.累积:层层堆叠,重叠。

17.际:交会。

18.然后:两个词,这样以后。

19.颓然:倒下的样子。

20.于是:两个词,“于”意为“介词,从”,“是”意为“代词,此,这”。

三、一词多义。

(一)解释下列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 绝①动词,横渡;②动词,断绝;③动词,终止;④形容词,到了极点;⑤副词,非常;⑥形容词, 与世隔绝的。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第一篇: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基础知识梳理】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阙秦以利晋()5.失其所与,不知()6.秦王必说见臣/秦伯说()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8.今日往而不反者()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0.燕王拜送于庭()11.图穷而匕首见()12.秦王还柱而走()13.卒起不意()14.成五采()15.距关,毋内诸侯()16.张良出,要项伯()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9.令将军与臣有郤()2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参考答案]1.“已”通“矣”,了2.“共”通“供”,供给3.“厌”通“餍”,满足4.“阙”同“缺”,损害5.“知”同“智”,明智6.“说”通“悦”,高兴7.“陵”通“凌”,凌辱,欺侮8.“反”通“返”,返回9.“振”通“震”,恐惧10.“庭”通“廷”,朝堂11.“见”通“现”,出现12.“还”通“环”,环绕13.“卒”通“猝”,突然14.“采”通“彩”,色彩15.“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16.“要”通“邀”,邀请17.“倍”通“背”,背叛18.“蚤”通“早”,早些19.“郤”通“隙”,隔阂20.“不”通“否”,否则古今异义1、且贰于楚也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4、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困乏,疲倦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古义:那个人今义:对已婚妇女的尊称6、今老矣,无能为也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省名8、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变故今义:十分,极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身上的肉11、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结果12、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1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1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1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今义:货币1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矛盾双方中的一方1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18、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击今义:垂手拿着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今义:与“古人”相对,现在人20、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必修1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必修1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夫晋,何厌之有4.秦伯说,与郑人盟5.失其所与,不知二、古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三、一词多义1、贰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②不迁怒,不贰过.2、鄙①蜀之鄙有二僧.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②杂然相许.③潭中鱼可百许头通“”,释义:通“”,释义:通“”,释义:通“”,释义:通“”,释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今义:认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贰:贰:鄙:鄙:鄙:鄙:许:许: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③微言大义.④见微知著.⑤国势衰微.5、敝①因人之力而敝之.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③使史更敝衣草.6、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③子亦有不利焉.④朝济而夕设版焉.7、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⑦阙秦以利晋.8、而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朝济而夕设版焉.9、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失其所与,不知.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吾其还也.许:微:微:微:微:微:敝:敝:敝:焉:焉:焉:焉:以:以:以:以:以:以:以:而:而:而:其:其:其:其:①公从之.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行李之往来.④何厌之有.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晋军函陵.2.夜缒而出.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越国以鄙远..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6.若不阙秦.7.阙秦以利晋.8.因人之力而敝.之9.邻之厚,君之薄也..10.且贰于楚也.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2.邻之厚,君之薄也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4.佚之狐言于郑伯曰5.夫晋,何厌之有?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7.敢以烦执事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失其所与,不知之:之:之:之:军:夜:封:鄙:、远:赐:阙:利:敝:厚:、薄:贰:荆轲刺秦王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秦王必说见臣通“”,释义: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通“”,释义: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释义:4.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通“”,释义: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释义: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今义:鼻涕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今义:年长之人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5.北蛮夷之鄙人..鄙人 : 古义:;今义:卑鄙的人,对自己的谦称6.左右既前,斩荆轲..左右:古义:;今义:方位名词7.将军岂有意乎..有意 : 古义:;今义:故意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 : 古义:;今义:表能够、许可9.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购: 古义:;今义:购买10.图穷而匕首见.穷: 古义:;今义:缺少钱财三、一词多义1、兵①不得持尺兵.兵:②不及召下兵.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兵:.①使使以闻大王前一个“使”:..②使毕使于前前一个“使”:..3、诚①诚能得樊将军首.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顾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荆轲顾笑武阳.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穷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②图穷而匕首见.③复前行,欲穷其林.6、引①秦王惊,自引而起.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③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④引而不发.7、见①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②图穷而匕首见③秦王必喜而说见臣8、乃①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②乃今得闻教.③家祭无忘告乃翁.9、以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②丹不忍以己之私.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④使工以药淬之.⑤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⑥以次进后一个“使”:后一个“使”:诚:诚:顾:顾:顾:顾:穷:穷:穷:引:引:引:引:见:见:见:乃:乃:乃:以:以:以:以:以: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至易水上,既祖.,取道2.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3.进兵北略地.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5.发尽上指冠.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7.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8.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9.丹不忍以己之私.10.其人居远未来.1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12.群臣怪之.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5.见燕使者咸阳宫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8.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0.臣乃得有以报太子祖:前:北:函:上:厚:使:闻:私:远:迟:怪:鸿门宴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通“”,释义:2.张良出,要项伯通“”,释义: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释义: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释义: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释义: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释义:7.因击沛公于坐通“”,释义: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山东:古义:;今义:指山东省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古义:;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河南:古义:;今义:河北省,河南省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今义:仔细说来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古义:;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7.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去:古义:;今义: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三、一词多义1、如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如:.②沛公起如厕如:.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高一文言文复习 答案

高一文言文复习 答案

必修三一、阅读《指南录后序》,完成文后题目。

1.B2.D3.原因:(1)元军已经逼近了南宋京城修门外;(2)战、守、迁都来不及实施;(3)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4)元朝邀请宋朝当权者见面。

目的:(1)劝说元军退兵,以缓解国家的灾难;(2)了解元朝的情况,便于回来以后制订救国策略。

作用:作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追忆逃归途中濒临死地的种种险遇,表现了作者置生死于度外,为“中兴”而顽强斗争的精神,进而表达了作者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4.把下面句子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要求做臣子的是,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②确实没想到我能重返我的国家,重穿汉人的服装,重新见到宋朝的皇帝皇后,即使早晚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③要求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

④实在料不到自己能回到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

⑤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⑥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⑦正当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见面,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⑧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

⑨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

二、阅读《五人墓碑记》,完成文后题目。

5.B.6.C7.(1)死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立碑缘由:“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好处:点明五人死难是“激于义”,“义”字统领全篇,下文叙述五人抗暴献身,抒发感情,议论五人死难的意义,都是围绕“义”字展开的。

(2)把“激于义而死焉”的五人与“死而湮没不足道者”的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作对比,突出“独五人之皦皦”的伟大,彰显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3)简洁的语言,形象地勾勒出五义士慷慨就义时的音容笑貌,表现了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必修一必修二课内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必修一必修二课内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必修一必修二课内文言文复习题》答案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答案】【解析】 A 项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

C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D项今义:名词,雨和雪。

古义:“雨”为动词。

下雪,2.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何以知之 B.何陋之有 C.君之所知也 D.唯利是图C【答案】【解析】 C句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

3.下列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却与小姑别②适得府君书③可怜体无比④汝岂得自由⑤五里一徘徊⑥举言谓新妇⑦哽咽不能语⑧昼夜勤作息⑨便复在旦夕⑩本自无教训1 / 31A.①③⑩ B.②⑦⑧ C.⑤⑦⑨ D.④⑥⑧C【答案】【解析】①退出来;②刚刚;③可爱;④自作主张;⑥发言;⑧只指工作;⑩教养。

4.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去来江口..孔守船,绕传月明江水寒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故人四辞..黄鹤楼,烟花三元下扬州C.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D. 少五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关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无【答案】5.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的球队就要获胜了,大批的球迷在周围高声呐喊,信誓旦旦。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多年来,他夙兴夜寐,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

D.在课堂上,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

2 / 31C 【答案】【解析】 A项信誓旦旦:指誓言说得极为真诚可信,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B项不绝如缕:比喻声音细微或形势危急,这与句中写熙熙攘攘的项二三其德:指三心二意。

D游玩、购物的人不一致。

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耽搁.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痛苦. B【答案】项“耽”是“沉溺”的意思。

语文高考总复习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含答案

语文高考总复习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含答案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古时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答案

1.(1) 驻军、驻扎(2)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3)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通“供”,供给(4)渡河、防御工事(5)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6)发语词,餍,满足。

2.(1)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界,您知道它的困难;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2) 已经要把郑国作为她东面的疆界,又要扩展它西面的疆界;倘使不来损害秦国,还会到哪儿去扩展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只请您仔细考虑吧!(3) 如果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

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1 . 通假字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故振慑(振,通“震”,震慑。

)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惶急不知所为(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2.古今异义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3.其它重要实词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前为谢曰:谢罪。

左右既前:侍从。

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答案)
法,以……为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5)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6)动词作名词,恩

(7)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8)名词作状
语,用匣子(9)名词作状语,早晚(10)动词使 动用法,使……听到(11)名词作动词,驻扎
(12)名词作动词,取道(13)名词作状语,像翅
膀一样(14)名词作动词,登记在册(15)形容
词作动词,接触、沾染(16)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破
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
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
4斧斤以时入山林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7丹不忍以己之私
8使工以药淬之
9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10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2焉用亡郑以陪邻
(二)填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焉用亡郑以陪
2•朝济(
3.既(
4•唯(
5•使杞子、
6•微(

7•失其所与.(
8•以(
9•臣与将军戮力10•然不自意(
11•若属(
12.哙遂入,披.
13.瞋目( 目眦(
14.拔剑切而啖.
15.杀人如不能举(

16.故(
17.坐须臾
18.今闻购
19.樊将军以穷困
20.图穷(
(三)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5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6烟涛微.茫信难求
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鄙①蜀之鄙有二僧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高中语文必修 必修 文言文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 必修 文言文答案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1.B (军:驻扎)2.D (焉:哪里)3.C (举:全)4.C (诚:确实)5.C (谢:谢罪)6.B (当:对等,比得上)7.D (赍:赠送)8.A (可怜:可爱)9.C (胜:尽)10.B(明:照明)11.C(“足下”是敬称)12.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到这里,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与也没有什么害处。

13.越过别国把远地当做边地,您知道这很难。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14.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很高兴地见我,我就有回报太子的方法了。

15太子和了解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他。

16.我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17.我死尚且都不躲避,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呢?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且”“安”“辞”“举、胜”“刑”各1分)18.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19.纵使时代变了,时事不同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是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20.褒禅山也称它华山,唐浮图慧褒开始在它的山脚修建房舍,而死后葬在这里。

21.出去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些想出去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去)而不能极尽那游玩的快乐啊。

22.C(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

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

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23.B(庙号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例如汉朝就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24.A(“很多人因此看不惯他,对他不满”于文无据。

)25.(1)那时(当时),梁太祖已经杀掉了昭宗,另外拥立哀帝,唐的旧臣都愤恨得咬牙切齿,有的因为害怕灾祸而屈服,有的辞职离去(离去不再当官),但是,苏循却特意讨好巴结梁太祖来希望得到重用。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完整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完整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劝学》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1、学不可以已.停止2、冰水为.之动词,做成的3、木直中.绳合乎4、輮以为..轮把----作为5、金就砺..则利靠近磨刀石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片刻,短时间7、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8、声非加疾.也快,引申为洪亮9、而闻者彰.清楚10、假.舆马者,非利足..借助脚走得快11、而致.千里达到12、而绝.江河横渡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半步14、锲.而不舍用刀雕刻15、用.心一.也因为专一16、用心躁.也浮躁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介词从,表对象,2介词,比,表比较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于:善假于物也介词,向,引出对象然:輮使之然也代词,这样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此,在这里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可不译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但是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转折,但,却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而: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而: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而: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折而:顺风而呼表修饰而: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表转折而: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表转折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表转折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而: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相当于“于”,对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连词,用来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3、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泛地学习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爪子和牙齿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寄托,藏身五、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积善成德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用之帮助定语后置2、輮以为轮省略句,以为,以之为,把----作为《师说》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道为师,即学道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自身,糊涂啊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5、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6、郯子之徒一类人7、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8、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9、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用来之: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之: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之:吾从而师之代词,他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示代词这些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童子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帮助宾语前置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帮助定语后置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表顺承,就而:惑而不从师表转折,但而:吾从而师之表递进,并且而: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表转折,却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动词,成为乎:生乎吾前介词,在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呢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表判断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于:而耻学于师介词,向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却其: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们的是故:是故无贵无贱因此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人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表判断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没有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1、古之学者必有师。

课内文言文复习必修一(1)答案.doc

课内文言文复习必修一(1)答案.doc

2011届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必修一)劝学(荀子)姓名君子曰:学不可以0。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符合停止从比直中绳,棘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南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它的弧度符合圆规所画的弧度,即使再次晒干也不会再变的挺直,用火烤使它这样的。

则直,金移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靠近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日的思索,却不如片刻之间学到的多;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见的范围广。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袤也,而闻者彩。

假舆洪亮清楚马者,非个足也,而数千里;俱舟楫者,非能米也,而早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使走快到达借助游泳横渡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和平常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海;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于此,在这里心备焉。

故不积趺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因此不积累小的步子,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聚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在上面吃尘土,在下面喝地下水,这是因为它们用心专一。

蛇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因为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曳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我能无惑?求学的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人。

谁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国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本来跟从并且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于吾,吾从而呼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比以.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难道要知道他生年比我早还是吾乎?是故无贵无贱,々长无少,道之所存,师.所存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
《劝学》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学不可以已.停止
2、冰水为.之动词,做成的
3、木直中.绳合乎
4、輮以为
..轮把----作为
5、金就砺
..则利靠近磨刀石
6、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片刻,短时间
7、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
8、声非加疾.也快,引申为洪亮9、而闻者彰.清楚
10、假.舆马者,非利足
..借助脚走得快
11、而致.千里达到
12、而绝.江河横渡
13、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半步
14、锲.而不舍用刀雕刻
15、用.心一.也因为专一
16、用心躁.也浮躁
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介词从,表对象,2介词,比,表比较
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于:善假于物也介词,向,引出对象然:輮使之然也代词,这样
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可不译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但是
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转折,但,却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
而: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而: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而: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折而:顺风而呼表修饰
而: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表转折而: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表转折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表转折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而: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相当于“于”,对
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连词,用来
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3、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泛地学习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爪子和牙齿
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寄托,藏身
五、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积善成德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用之帮助定语后置
2、輮以为轮省略句,以为,以之为,把----作为
《师说》
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道为师,即学道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自身,糊涂啊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
5、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
6、郯子之徒一类人
7、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8、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9、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用来
之: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之: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之: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
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示代词这些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童子
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帮助定语后置
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表顺承,就
而:惑而不从师表转折,但
而:吾从而师之表递进,并且
而: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表转折,却
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动词,成为乎:生乎吾前介词,在
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呢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表判断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于: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
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却其: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
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们的
是故:是故无贵无贱因此
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人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表判断
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
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没有
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3、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了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不一定
6、吾从而师之从而:跟从他并且
五、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
1、惑而不从师惑,名词作动词,有疑惑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4、圣亦圣,愚亦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6、孔子师郯子,苌弘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7、圣人之所以为圣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3、授之书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判断句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用之帮助
5、不拘于时被动句
《赤壁赋》
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七月既望每月的农历十六
2、水波不兴兴起
3、纵一苇之所如往,到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桂棹兮兰桨船桨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8、正襟危坐端正
9、方其破荆州攻破
10、酾酒临江斟酒11、知不可乎骤得骤然,突然
1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逝,流逝
13、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
14、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1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
16、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
17、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8、苟非吾之所有如果
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于: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于: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
词,表被动
之: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之:哀吾生之须臾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羡长江之无穷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助词,助反问语气
乎:知不可乎骤得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乎: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于”在之:扣舷而歌之凑章节,不译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
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举酒属客属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凭空,凌空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属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四、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
1、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3、正襟危坐使动用法,使-----正
4、破荆州,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向东进
5、顺流而东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攻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向西向东望
7、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1、游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5、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6、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7、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8、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9、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10、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结构后置
11、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1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15、寄蜉蝣于天地若罔介词结构后置《始得西山宴游记》
1、自余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