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石灰吟》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评卷人 得分
四、诗词曲鉴赏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试卷第 6页,总 17页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 发光。③临:逼近,到,临近。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⑤玉龙:
长处必然也有短处;唐代诗人王翰在《_____》中写道:“_____,_____?”描绘了将
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老师常引用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
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俗语“_____,_____。”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7.“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中体现,请你写出两部国学经典作品:《_____》、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 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春燕./燕.山 干劲./坚劲. 夹.击/夹.衣 B.横.肉/蛮横. 咽.喉/哽咽. 困难./被难.日 C.宿.营/住宿. 嚼.着草根/细嚼.慢咽 剥.削/生吞活剥.
知道下面诗人的雅称吗?
杜甫:_____________
王维:________________
李贺:_____________
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
2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_________) 捶(__________) 凿(_________) 焚(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 能力过关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卷六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古诗《石灰吟》,完成练习。

(13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3分)(1)等闲:__________(2)浑:__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__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8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石需要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

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石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石灰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2分)二、阅读《为人民服务》片段,完成练习。

(17分)人总是要死的,但( )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按原文填空,并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分)2.画“——”的句子中的两个加点的“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第二个“死”字表达了对剥削、压迫人民的人的______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等词语。

(10分)3.下列人物中,()的死重于泰山,()的死轻于鸿毛。

(填序号,3分)①戚继光②刘胡兰③雷锋④秦桧⑤李大钊⑥汪精卫三、阅读《那个星期天》片段,完成练习。

2020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试题检测含答案

2020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试题检测含答案

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试题检测含答案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wǎnɡluò chuí dǎkāi záo fén shāo fěn ɡǔ suì shēn ( ) ( ) ( ) ( ) ( )2.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ɡ)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ɡ)旅。

(3)踏.(tà tā)上故乡的土地,他心里觉得踏.(tà tā)实多了。

3.选字填空:(1)络骆烙()驼()印联()(2)钩沟钓()鱼()子水()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的“粉”的意思是粉末。

B.《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C.“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中的“锤”的意思是用锤子敲打。

D.《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这三首诗都运用了( )的手法。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2)《马诗》借马表达了诗人( ),《石灰吟》借石灰表达了诗人( ),《竹石》借竹子表达了诗人( )。

A.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精神B.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的节操的决心C.对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竹石》,回答问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骨碎身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注释:①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

②立根:扎根。

破岩:岩石缝隙。

③坚劲:坚韧刚劲。

④尔:你。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这首诗是一首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的精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作业及部分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作业及部分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作业及部分答案《马诗》课后作业《石灰吟》课后作业【基础达标】一、给下面字选择正确读音。

吟(yín yíng)若(ruòrě)凿(záo zháo)二、多音字组词。

ruò()jiān()若间rě()jiàn()三、理解下面字词。

千锤万凿若等闲全清白人间四、根据句意,写古诗。

1、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

(石头)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精彩回放。

1、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____________。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__________。

加“若等闲”三个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____________,它似乎还象征着_________无论面对着怎样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

2、XXX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甚么要写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石灰吟》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石灰吟》作者_____的_______,诗人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诗人也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 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 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课文知识点我会写:络:络纱络丝络线脉络网络络绎锤:锤打锤子铁锤木锤千锤百炼凿:凿井开凿凿子圆凿凿壁偷光焚:焚香焚毁焚烧忧心如焚玩火自焚多音字:似:sì相似 shì似的当:dāng当前 dàng适当络:luò脉络 lào络子骨:gǔ骨头 gū骨碌形近字:络(网络)洛(洛阳)锤(锤子)捶(捶打)焚(焚烧)婪(贪婪)问题归纳:1、《马诗》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马诗》借马渴望带上金笼头,驰骋千里,抒发自己希望有一个广阔空间,施展抱负,报效国家。

2、《石灰吟》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之心。

3、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猛吹,抒发自己坚定顽强的精神。

课后习题答案:二、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2)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三、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马诗》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第10课《古诗三首 石灰吟》(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0课《古诗三首 石灰吟》(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诗歌《石灰吟》。

2.能准确理解诗歌《石灰吟》的意思。

3.能品味诗歌《石灰吟》中的意境。

4.能正确理解并默写生字词。

5.能体味诗歌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生字词及其意义。

2.理解古文的意境。

三、学习内容及安排1.朗读并默写课文《石灰吟》。

2.分组配对,互相朗诵,点评诗歌。

3.阅读材料,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石灰制造工艺及其文化意义。

4.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文化传承对于古诗词的作用。

5.背诵诗歌并赏析,抒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方式1.集体授课和独立学习相结合。

2.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迪。

五、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

2.默写成绩。

3.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过程评分。

4.背诵和赏析表现评价。

六、学习要求1.勤奋好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

2.课下认真阅读材料,做好笔记,课堂上敢发言,敢提问。

3.切实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扩展阅读理解能力。

4.重视文化传承,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后延伸1.了解更多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如中国古建筑构成和风格、民间建筑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阅读更多中国传统诗词,如《清明上河图》、《悯农》等,欣赏古代文化艺术,提高语文素养。

3.继续探究文化传承对于修身立德的作用,从中汲取营养,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的内涵。

部编版六下《马诗》《石灰吟》《竹石》古诗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下《马诗》《石灰吟》《竹石》古诗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下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练习题(第2份,含答案)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答案】(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捶()凿()焚()洛()锤()函()烫()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15.烈火焚烧若等闲( )
A.平常。B.随便,轻易。C.无端。
16.任尔东西南北风( )
A.承受。B.无论。C.任凭。
17.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粉”的意思是粉末。
B.《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C.“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锤”的意思是用锤子敲打。
(2)____________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春风又绿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各当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总是春。(朱熹《春日》)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
(3)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4)根据下图表达的意思,默写古诗。(不写题目和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根据题目,默写古诗。
竹石
[清] 郑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填空。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的精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 luò nǎo() tà bù()ruò děnɡ xián() fén shāo()qiān chuí wàn záo()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燕.山 yān()坚劲. jìn()yàn() jìnɡ()破岩. yá()石灰吟. yín()yán() nín()三、照样子,写词语。

千.锤万.凿(含数字):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粉.骨碎.身(含近义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四、根据诗意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何当..金络脑。

()A.何必当作。

B.何时将要。

C.拿什么当作。

2.烈火焚烧若等闲..。

()A.平常。

B.随便、轻易。

C.无端。

3.任.尔东西南北风。

()A.承受。

B.任凭。

C.无论。

五、品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说说加点字词的意思。

浑:_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话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B.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间接抒情,赞美了石灰高尚的品德。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说说加点字词的意思。

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句诗,我明白了,诗人表面写竹,其实是写________,诗人在赞美竹的坚忍执着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的高傲风骨。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课时练习共4套(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课时练习共4套(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0.古诗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暖和.(hé)镌.刻(juān)晃.眼(huăng)呐.喊(nà)B.渺.小(miăo)秉.性(bǐnɡ)血泊.(bó)瞑.目(míng)C.澄.澈(chéng)玷.污(diàn)袭.击(xí)杜撰.(zhuàn)D.恐吓.(xià)踉.跄(liànɡ)囚.禁(qiú)忌讳.(huì)2.烈火焚烧若等闲..()A.平常B.随便,轻易C.无端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B.停车坐.爱枫林晚(坐下)C.荷尽已无擎.雨盖(举)D.知有儿童挑.促织(用细长的东西拨弄)4.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ì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二、填空题5.我能读准确写美观。

luò( )绎不绝千chuí( )万záo( )心急如fén( )6.照样子,写一写。

例:小金鱼游来游去小朋友______来______去小燕子______来______去7.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 )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我( )兴味盎然。

(2)( )多么远的剧场,我( )场场必到。

8.我爱学国学。

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2.我国诗歌史上“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___________。

3.《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_,唐宋____之一,诗歌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俗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7.“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中体现,请你写出两部国学经典作品:《》、
《》。
20.离别,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真情。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表达了自已的这份 情感。比如李白送别孟浩然的“,”,高适劝慰董大的“
”,以及王勃激励杜少府的“,”。
烧”“粉骨碎身”让我想到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 双关,表现出
4.本课三首古诗都是诗,我们还学过这样的古诗有 《》,请默写这首诗:
18.请你写出两句借事物表现人物品质的诗句。
19.填空
1.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
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2.《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采
用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赞颂了石灰,的品质,实际
,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绝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竹石》是清代画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诗。诗人
所赞颂的并非竹的,而是竹的。这首诗,作者通过咏颂立
13.黑云翻.墨.未遮山。()
A.翻动的墨水B.打翻的墨水
评卷人
得分
14.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这些事物被作者赋予了怎样的品格和志向。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借梅花表达了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作者借菊花的“傲霜枝”勉励朋友要
评卷人
得分
15.写出下面各居士的姓名。
清莲居士()东坡居士()柳泉居士()
3.《石灰吟》是一首诗。作者以作比喻,表达自己为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石灰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石灰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石灰吟体裁:诗题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名字:于谦年代:明代描述: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

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

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

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

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

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

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

谥曰忠肃。

有《于忠肃集》。

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翻译: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原文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煅烧石灰。

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赏析二:思想内容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赏析三:艺术特色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4.诗歌中常常托物言志,如在《竹石》《石灰吟》中,诗人们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抒发他们做人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 )
A.为了大义视死如归。B.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C.做一个勇于献身的人。D.渴望建功立业。
5.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38.填空。
1.__________字长吉,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他也因此有“_________”的美誉。他是继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______诗人。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泣涕零如雨(________)
3.纤纤濯素手(________)
4.何当金络脑(________)
5.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
34.填空。
1.《寒食》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马诗》中借马以抒情。表现自己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诗句是_______。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练习题(含答案)第一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捶()凿()焚()洛()锤()函()烫()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wǎng luò() chuí zi( )záo jǐng() fén shāo()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shì1.相似.( ) 似.的( )tàtā2.踏.青( ) 踏.实( )rèn rén3.任.务( ) 姓任.( )三、解释字词。

1.何当金络脑何:金络脑:2.烈火焚烧若等闲若:等闲:3.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打“√”,错的打“✕”)1.《马诗》《石灰吟》和《竹石》这三首诗表面看都是写物,实际上是在赞美人的品格和精神。

( )2.《石灰吟》是一首题画诗。

( )3.《石灰吟》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只能口头吟诵,不能动笔书写。

( )五、课内阅读。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 , 其实是写,表明了诗人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 ”。

“东西南北风”喻指。

10.古诗三首一、网络锤子凿井焚烧二、1.sìshì 2.tàtā 3.rèn rén三、什么时候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2.好像平常 3.任凭你四、1.√ 2.✕ 3.✕五、1.写的是生长在青山破岩中的竹子。

2.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

3.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4.竹子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切艰难险阻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卷面分总分得分★卷面分: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共7题;共29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捶.打(chuí)B.凿.开(zháo)C.焚.烧(fén)2.(3分)下列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3.(3分)“岁寒三友”指的是()A.梅兰竹B.兰松竹C.梅松竹D.梅竹菊4.(3分)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泣涕零如雨(零:零散。

)B.纤纤擢素手(擢:伸出。

)C.盈盈一水间(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D.札札弄机杼(弄:玩弄。

)5.(4分)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夸张D.排比(1)(2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2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5分)判断下列说法。

(1)(1分)《竹石》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

(2)(1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3)(1分)《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表面上写物,实际上表达诗人的志向。

(4)(1分)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马诗共有23首,本课所选为其中的第5首。

(5)(1分)郑燮,又名郑板桥,唐代书画家,最擅长画兰、竹。

7.(8分)按古诗内容填空。

(1)(0.5分)《石灰吟》是朝写的。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2)(0.5分)《竹石》是朝诗人写的。

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的手法。

(3)(1分)《夏日绝句》是女词人的传世佳作。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情怀。

二、阅读理解(共9题;共41分)课内阅读。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___________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8.(3分)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春燕/燕山 干劲/坚劲夹击/夹衣
B.横肉/蛮横咽喉/哽咽困难/被难日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5.写出下面各居士的姓名。
清莲居士(________)东坡居士(_________)柳泉居士(_________)
香山居士(________)易安居士(_________)六一居士(_________)
16.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古诗天地。
马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诗》是唐代诗人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篇。这首诗用______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诗的前两句通过______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传出企盼______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咏叹的意味。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0.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1.下面诗句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
A.烈火/焚烧/若等闲
B.要留/清白/在人间
C.咬定/青山/不放松

石灰吟练习题

石灰吟练习题

石灰吟练习题石灰吟是中国古代民间歌谣的一种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朗朗上口、幽默诙谐的歌词,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欢呼。

为了加深对石灰吟的理解和提高练习,下面将给出几道石灰吟练习题供大家练习。

题目一:“入乡随俗”答:游客来乡下,入乡随俗好。

俗习各地域,文化多不同。

北方吃大鱼大肉,南方吃米粉。

山区晚起晚睡,平原早起早睡。

东海还有海鲜,青藏高原草原美。

入乡随俗是好事,尊重他们的习惯知。

题目二:“四季美物”答:四季美物有多多,春夏秋冬样样好。

春天的花充满了园,夏天的阳离不开光。

秋天的果很多样,冬天的雪满地飘。

四季美物空前好,每一季都是永恒的宝。

题目三:“发财梦”答:我梦见发财梦,梦想好甚广。

梦见五百破到千,千万又到亿。

数钱一刻爽,快乐总无边。

醒来发现是梦呢,只能慢慢去追寻。

题目四:“休闲生活”答:闲来无事好休闲,休闲生活乐无边。

看书听音乐,散步去公园。

美食蔬果尽可品,美酒可饮一边。

休闲生活真惬意,愿每个人都能享受它的甜。

题目五:“友谊第一”答:友谊第一情谊长,朋友跟我心相当。

风雨同舟心相连,共度日月年。

开心时分享欢笑声,困难时伸出援助的手。

友谊第一真可贵,永远是我最亲的人。

题目六:“奋斗人生”答:奋斗人生路漫漫,背负着梦想的担。

前方荆棘挡不住,坚持信念向前迈。

遇到困难不气馁,熬过黑夜又迎朝。

奋斗人生辛苦些,成功后所有的辛苦都变得美。

题目七:“感恩之情”答:感恩之情万千言,感恩心谢相知的人。

父母养育不言辛,老师教诲如父亲。

朋友关怀友谊长,恩师栽培心存佩服。

感恩之情戮力奋,回报真感恩。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大家对石灰吟的形式和练习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有趣、富有创意的石灰吟作品。

记住,石灰吟的魅力在于其幽默诙谐的歌词和生动有趣的描写方式,希望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并将其传承下去。

(字数:505)。

石灰吟_(明)于谦 部编版(人教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石灰吟_(明)于谦 部编版(人教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六下:志向与心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释诗题
石灰吟:石灰赞歌。吟:古代诗歌体裁的 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二、读诗文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全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 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 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 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fú)获的情况下率军民 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 俘的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就 被诬陷而死。
经过千锤万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又要到石灰窑中去经过烈火焚烧。 但这种折磨、锻炼是多么平常啊!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求清 清白白的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
四、悟诗情
• 作者仅仅在写石灰吗? (小组合作讨论)
托物言志
《石灰吟》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 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
烈火焚烧若等闲。(衬托石灰的顽强勇
敢,不屈不挠。)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 它们把烈火焚烧自己当作平常普通的事,因而 坦然镇静 。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骨碎身化成粉末我也 毫不惧怕,因为我要把自己的清白纯洁 留在人间。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于谦不去辩白? 后来,我恍然大悟。荣华富贵不重要,生或者死不重要,皇帝 的恩宠或者猜忌也不重要,大臣们的恩将仇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 “道德和理想”,坚守了自己的道德,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退缩; 实现了自己匡扶社稷的理想,将大明江山扛在肩上走过了最危险的 时刻。对他而言,不再有什么遗憾了。

部编语文六年下册《古诗三首之马诗 石灰吟 竹石》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2套

部编语文六年下册《古诗三首之马诗 石灰吟 竹石》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2套

语文六年下册《古诗三首之马诗/石灰吟/竹石》同步练习及答案(一)Ishu i)身二、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三、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若:好像。

诗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任凭。

诗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⑴《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⑵《竹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任何力量也动摇不了它的石头。

() ⑶《竹石》的作者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他的竹子也画得好。

( )⑷“千磨万击还坚劲”是赞扬石灰不畏艰难、坚强不屈的特点。

( )⑸《马诗》的作者是宋代作家李贺,他被后人称为“鬼才”。

() 五、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的共同点是:看起来写的是 _____ (人 物 景),实际上是在 _______________ 。

这种表达方法叫托物言志。

例如:作者用马来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

用石灰 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来表现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横线。

燕山(yan yan ) 鱼钩(gOu dido )坚劲(jin jing ) 千锤 (chuicu 1) 万凿 郑攀(xiQshu ang) (zao jiao)粉骨碎 (su 钩() 络( ) 谦( 焚( 捶( 钓( ) 洛( ) 歉(梵( 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苏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②。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

②小姑:指小孤山。

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

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C.“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E.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

解析C项,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项,“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有误,诗中尾句借用谐音,饶有风趣地把小孤山说成“小姑”,把彭浪矶说成“彭郎”,并非真是要告诫舟中贾客什么。

答案CD8.“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

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的题干中有一句“别有情趣”,这指明了鉴赏方向,答案要详细说明的就是这一句的“情趣”。

结合赏析的一般规律和此题的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两位美人,她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鹧鸪天·离恨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那种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E.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人物刻画细腻。

解析C项,词的原句是“待得郎来恨却休”,因此“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有误,实则是本有离恨要向情郎诉说,可情郎来恨已没。

E项,小词全用白描,不假雕饰,极朴素,极清丽。

答案CE10.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词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与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创设了一个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女子渴望与情郎相会的期盼之情,反衬出女子的离恨之苦。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

咏竹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①泪,羞入上宫琴②。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

②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

B.“梢云”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作铺垫。

C.“无人”两句意思是没有人赏识它的高风亮节,徒自抱着一颗坚贞之心。

D.“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

E.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奋发向上、不甘人下的豪壮情怀。

解析D项,“耻”是“以……为耻辱”之意。

这一句的意思是:耻于染上湘妃的泪迹,羞于制作上宫的宫琴。

E项,“奋发向上、不甘人下的豪壮情怀”有误,本诗托物言志,写出了作者不事权贵的贞亮之节。

答案DE12.这首咏竹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法在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虞世南《蝉》(“垂饮清露”)、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等诗中也有体现,请以本诗或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另选其他诗作)作为例子,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

《咏竹》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野、高耸向上、外直中空等特点,赋予竹子不慕奢华、不媚俗、高洁、坚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达自己要像竹子一样坚贞高洁,追求梦想,愿为国家效力的高尚志趣。

这种手法在其他诗人的诗中也常有运用。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石灰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清白”“粉末”等特点,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历经锤炼、不惧焚烧、不惜粉身碎骨,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的品性,寄寓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石灰吟》运用托物言志,把石灰人格化,委婉、形象,深沉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决定在傍晚时分就隐住在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

“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自己竟忘了回去。

D.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E.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山川景物,表现出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

语言虽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解析A项,“决定在傍晚时分就隐住在终南山边”不准确。

“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

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E项,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

答案AE8.这首诗五、六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

答案这两句诗写到: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既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逸与美好,更突出了作者等闲适的心境,表达了诗人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金]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

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

后用“元龙百尺楼”来指高峻。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

B.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

C.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

D.尾联既展现了诗人倚剑饮酒、慷慨高歌、念念不忘故国山河的豪壮形象,也寄寓对青口帅保卫金国的期望。

E.这首诗融情于景,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解析B项,诗人表达对千年豪杰的赞美,将青口帅归入豪杰之烈,赞美、希冀;而辛弃疾表达的是对英雄难觅的无奈哀伤。

D项,“展现了诗人倚剑饮酒、慷慨高歌、念念不忘故国山河的豪壮形象”有误,不应该是诗人的形象。

答案BD10.有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

请结合相关诗句,从内容或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

从内容上看,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比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示例二)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

从语言上看,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再如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