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30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技术标准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办法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采煤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有效管理煤层注水工作,提高注水效果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1.确保煤层注水工作安全有效进行,满足矿井采煤需要。
2.提高注水管理水平,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3.加强煤层注水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解决煤层注水中出现的问题。
二、工作职责1.煤矿领导机关负责煤层注水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设立专门的注水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2.注水管理部门负责对注水工作进行全面调度和监督,及时解决注水中的问题。
3.注水工作由注水队负责具体操作,确保煤层注水工作的安全进行。
三、注水设备管理1.煤矿应配备专门注水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注水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确保其具备操作注水设备的能力。
3.注水设备使用期满或存在严重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更换或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注水工艺管理1.建立注水工艺流程图,明确注水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流程。
2.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和采煤方法,确定注水的方式和强度,并进行合理控制。
3.注水前应对煤层进行充分勘探和分析,确保注水的位置准确和注水效果明显。
4.注水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注水效果并及时调整注水参数,确保注水的效果和过程的安全。
5.注水后应及时进行煤层的水文地质勘探和监测,掌握煤层水文地质状况,及时调整注水工艺。
五、注水水质管理1.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禁止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水进行注水。
2.注水前应进行水质检测,监测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注水水质安全。
3.注水过程中应定期对注水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处理产生的废水和废液。
六、注水记录和报表管理1.煤矿应建立完善的注水记录制度,对每次注水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2.注水队每天需填写注水日志,包括注水工艺、注水参数、注水水质和注水效果等内容。
3.注水记录和报表应及时上报注水管理部门,并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为注水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技术标准

Q/JMJ1.0030-2013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技术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条件、注水工艺、设备及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晋煤集团所属矿井。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长钻孔煤层注水方法煤层注水可注性鉴定方法煤矿安全规程术语和定义煤层注水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或水溶液注入煤层,用以改变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减少粉尘,防止突出及自燃的技术。
静压注水通过钻孔并利用供水管道中水的静压力将水注入煤层中。
动压注水通过钻孔并利用注水泵提供的动压将水注入煤层中。
基本条件煤层注水条件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时,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及要求:)煤样原有自然水分或防灭火灌浆后水分小于等于;煤样孔隙率大于等于;)煤样吸水率大于等于;)煤样坚固性系数应大于等于。
采煤工作面具有以下特征之一时,不宜采用煤层注水:)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注水后易造成顶板垮塌或底板变形,或者地质情况复杂、顶板破坏严重的煤层;注水后会影响采煤安全或造成劳动条件恶化的薄煤层;)煤层很松软、破碎,打钻孔时易塌孔、难成孔的煤层;)采用下行垮落发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或分层开采厚煤层,上层或上分层的采空区采取灌水防尘措施时的下一层或下一分层。
煤层注水方式注水方式分类主要有短孔注水和长孔注水。
短孔注水在回采工作面垂直煤壁或与煤壁斜交打孔注水,注水孔长度一般为,如图所示。
1-回凤證;2TB风春,旷短孔图短孔注水方式示意图长孔注水从回采工作面的进风巷或回风巷平行于工作面打上向孔或下向孔注水,长孔注水可分为单向长钻孔注水(如图所示)和双向长钻孔注水(如图所示)。
当单向孔达不到设计深度或煤层倾角变化较大时,可采用双向钻孔联合布置钻孔注水。
注水方式选择选择注水方式考虑因素包括:岩石压力、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有无断层、围岩性质及回采工艺、作业组织方式等。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办法(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办法(最新版)为加强综采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增强煤层黏结性,减少煤层在采、巷修等作业过程中的顶板冒落机率,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正常回采,特制定如下煤层注水管理办法:1、综采工作面煤层必须逢采必注,不注不采,每班工作面保证3个以上孔同时注水,少一个罚款100元/次。
2、注水孔要严格按照以下原则布置:(1)、煤层h≥6m时,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上孔布置于煤壁顶梁处,孔深不小于6m,仰角不小于30°;下孔布置于煤壁距顶梁0.3m处,孔深不小于5m,仰角15°~20°;孔间距均为4m~6m。
(2)、煤层3m<h<6m时,注水孔布置于煤壁距顶梁0.2m处,孔间距4m~6m,单孔孔深不小于5m,仰角15°~20°。
(3)、煤层2m<h<3m时,注水孔布置于煤壁距顶梁0.5m处,孔间距4m~6m,单孔孔深不小于5m,其角度与煤层赋存角度一致。
3、注水孔采用风动钻机施工,钻头直径ф42mm。
4、封孔采用直径ф42mm、长度1m~1.6m的水力膨胀式封孔器,封孔深度不小于1.5m,确保封孔质量。
5、巷道在扩修作业前必须至少提前三天进行注水,保证在扩修作业开始时注水点始终超前作业点不少于5m,以充分湿润并锈结煤体,严格做到不注不扩。
煤层注水管理技术标准

煤层注水技术标准5.1技术管理5.1.1总经理为我矿煤层注水工作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对煤层注水工作负技术和直接领导责任,各系统领导、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是本系统、本单位煤层注水工作第一负责人。
5.1.2各单位要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注水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副职专门负责注水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5.1.3矿成立专业煤层注水队伍,注水队负责打钻,封孔注水及注水参数的收集工作。
5.1.4煤层注水以满足预防冲击地压、煤层压裂增透需要为主,兼顾煤层防尘、防片帮冒顶等灾害。
5.1.5注水管的直径和耐压能力必须满足煤层压裂、防尘需要。
综采工作面注水管直径不小于75mm,耐压能力不低于40MPa, 煤巷掘进工作面注水管路应使用采煤工作面的永久注水管路,否则必须能够满足注水工作需要。
5.1.6煤层注水泵、钻机型号和数量要经过计算,必须满足煤层压裂所需的流量、压力要求,注水泵的流量不得小于300L/min,额定压力不小于32MPa。
5.1.7煤层注水遵循“先压裂后抽放”的原则,首先进行煤层压裂,解除冲击地压危险,增加煤层透气性,然后施工抽放孔进行抽放,抽放结束后,利用瓦斯抽放孔进行补注水,注水设计水量,满足防冲、防尘片帮冒顶、防尘需要,若抽放孔不能满足注水需要,必须补充注水孔进行注水。
5.1.8注水采用高压、中压与低压相结合的注水方法,保证注水效果,高压注水压力为20--30 MPa,中压注水压力为10--20 MPa,低压注水压力为5--10 MPa。
5.1.9采煤工作面注水双向长钻孔为主,工作面浅孔注水为辅的注水方式。
在两条顺槽布置垂直于煤壁的长钻孔,钻孔深度以保证钻孔平面交叉距离不少于10米的保护带为准,钻孔间距小于或等于注水的湿润半径,根据注水压力注水孔间距定为10—20米,注水压力为10--20MPa。
工作面浅孔注水时,钻孔深度不小于5米,注水压力5--10 MPa。
5.1.10掘进工作面注水遵循“正头低压注水与巷帮中压超前注水相结合”的原则,正头低压注水时,迎头每2—6m2断面布置一个注水孔,孔深3—7米,注水压力5-- 8 MPa,注水超前距不少于2米,巷帮超前注水时,注水超前距不小于5米,注水压力10--20 MPa,注水孔间距不大于10米。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管理措施为加强综采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增强煤层黏结性,减少煤层在采、巷道维修和其他作业期间的顶板冒落概率,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正常回采,特制定如下煤层注水管理办法:1、综采工作面煤层在开采时必须注入,不注不采,每班工作面保证3个以上孔同时注水,少一个罚款100元/次。
2、注水孔的布置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煤层h≥6m时,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上部孔布置在煤壁顶梁处,孔深不小于6m,仰角不小于30°;下孔布置于煤壁距顶梁0.3m处,孔深不小于5m,仰角15°~20°;孔间距均为4m~6m。
(2)、煤层3m<h<6m时,注水孔布置在煤壁和顶梁之间0.2m处,孔间距4m~6m,单孔孔深不小于5m,仰角15°~20°。
(3)、煤层2m<h<3m时,注水孔布置在煤壁和顶梁之间0.5m处,孔间距4m~6m,单孔孔深不小于5m,其角度与煤层赋存角度一致。
3、注水孔采用风钻施工,钻头直径ф42mm。
4、封孔采用直径ф42mm、长度1m~1.6m液压膨胀封孔器,封孔深度不小于1.5m,确保封孔质量。
5、巷道在扩修作业前必须至少提前三天进行注水,确保在延长维修操作开始时,注水点始终位于操作点之前,且不小于5m,以充分湿润并锈结煤体,严格做到不注不扩。
6、注水孔沿扩修巷道断面轮廓线布置,每排不少于3个,排距不大于3m,单孔孔深不小于3m,注水孔垂直于巷道断面轮廓,并向不小于60°。
7、扩修注水时,封孔采用直径ф42mm、长度1m~1.6m液压膨胀封孔器,封孔深度不小于1.0m,确保封孔质量。
8、十字头扩修应采用多孔少注注水的方法,注水孔间距不少于2m,终孔间距不大于5m,湿润煤体不少于巷道轮廓线外2m。
煤层注水工操作规程

煤层注水工操作规程一、注水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防治煤与岩层的顶板和底板失稳,保护矿井的安全稳定和提高采煤效率,常常需要进行煤层注水工作。
煤层注水是指将水注入煤层内部,使其与岩层产生隔离效果,以达到控制采空区压力、确保矿井安全和提高采煤效能的目的。
注水工作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确保矿井安全和提高采煤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注水工作的原则和要求1. 安全第一:注水工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一切工作都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质量第一:注水质量应符合要求,注水井的施工质量要达到设计要求,注水管道的安装要牢固可靠。
3. 节能减排:注水工作要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进行,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
4. 高效率:注水工作要合理安排计划,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注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注水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与保养1. 注水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煤层的特点和工作需求,选择适合的注水设备,如注水井、注水管道、注水泵等。
2. 注水工具的选择:注水工作中使用的工具应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保证其正常使用和操作。
四、注水井的施工和维护1. 注水井的选择:注水井的位置应合理选择,考虑井口周围的地质条件和矿井结构,确保注水的效果。
2. 注水井的施工:注水井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水井的质量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并严格落实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3. 注水井的维护:注水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巡视和维护,确保井壁的完整性和井筒的畅通。
五、注水管道的安装和维护1. 注水管道的选择:注水管道的材质应符合要求,耐腐蚀、耐压力、耐磨损,确保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注水管道的安装:注水管道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固定和密封,确保注水通畅。
3. 注水管道的维护:注水管道使用中出现漏水、堵塞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六、注水泵的操作和维护1. 注水泵的操作:注水泵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稳定、高效地进行注水工作。
煤层注水措施

1)煤层注水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第154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
根据井田开拓方案部署,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投产采区为8号煤层的801采区和9号煤层的901采区,且8号煤层原有自然水分含量为0.70%~4.06%,平均含量为2.26%,9号煤层原有自然水分含量为0.52%~3.87%,平均含量为2.01%,均小于4%。
本设计采煤工作面配备了煤层注水设备,对8、9号煤层进行采前预注水。
煤尘注水是减少采煤工作面粉尘产生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通过煤尘注水一般除尘率可达60%~80%,煤尘注水实施较好的工作面,可以将总粉尘浓度减少75%~85%,呼吸性粉尘浓度减少65%以上。
煤层注水是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中,使煤层得到预先湿润,增加煤体的水分,减少采煤时粉尘产生的一种技术措施。
(1)设计依据本井田内9号煤层以亮煤和暗煤为主,玻璃光泽,条带结构,阶梯状-棱角状断口,内生裂隙较发育,为半亮型~半暗型煤。
本矿井目前没有8号煤层物理性质及煤岩类型资料。
8号煤层厚度为0.70m~2.05m,平均为1.16m,纯煤厚度为0.50m~1.77m,平均1.04m,结构简单,夹石0~1层,变化较小,其岩性多为泥岩,一般不含夹矸。
煤层顶板为泥岩、钙质泥岩,底板为细粒砂岩、砂质泥岩,为局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9号煤层厚度为12.00m~18.04m,平均为14.95m,纯煤厚度为10.48m~16.12m,平均为13.11m。
含夹石2~10层,一般为3~6层,夹石厚度一般在0.07m~0.52m左右,岩性以高岭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和炭质泥岩,结构简单~极复杂。
煤层顶板为中细粒砂岩,底板为细粒砂岩或砂质泥岩,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
(2)注水方式选择根据8号煤层801首采区和9号煤层901首采区的地质条件,回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选用长钻孔动压注水方式,即在轨道顺槽内超前工作面推进度1个月,垂直煤壁平行于工作面打长钻孔。
关于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的

关于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的有关规定(讨论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154条的规定,结合矿区二1煤层“三软”性能的特点和各矿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的实际情况,为有效地湿润煤体,防止工作面煤尘超限,净化工作面作业环境,增加“三软”煤层的黏合性,防止工作面片帮、冒顶,有效地排挤煤层中的游离瓦斯,现制定《关于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的有关规定》一、采煤工作面注水基本要求1、采煤工作面必须逢采必注,不注不采。
2、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煤层注水的方式、技术参数、注水参数和附必要的平面图、剖面图。
3、采煤队每班必须明确打注水眼、注水工作人员并考核其工作完成情况。
4、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和安检科科长、生产科科长、采煤工作面安检员每周对采煤工作面注水情况监督、检查一次。
二、注水方式和方法注水方式:采用浅孔低压注水方式注水方法:打注水眼—按注水棒—注水—注水效果检查—注水结束撤除注水棒—清理现场二、采煤工作面注水适用条件1、煤层厚度大于1.3m。
2、煤层孔隙率大于4%透水性能较好的煤层。
三、注水设备包括清水注水泵、高压钢(胶)管、风煤钻、注水棒、压力表、流量表、三通、阀门、连接件等1、注水泵根据矿井实际注水技术要求应和采煤工作面乳化泵分开选型和使用。
2、主要注水管应选用Φ3吋的钢管,子管及工作面注水管应选用2吋高压胶管。
3、风煤钻使用和工作面打眼相同的风煤钻,钻头直径42mm。
4、注水棒选用1-1.5m水力膨胀式注水器。
5、压力表选用10-15MPa,其它附件自行选择。
四、注水眼技术要求1、工作面打眼注水必须和采煤分段进行。
2、煤层厚度≤3m时打单排孔,注水孔垂直煤墙,孔口距顶梁0.4m,仰角根据煤厚一般5-20°,孔深不小于5m,孔间距按煤层渗水半径一般3-5m,预留超前距1m。
(附图Ⅰ)煤层厚度>3m时打两排三花眼布置注水孔,注水孔垂直煤墙,顶眼距顶梁0.3m,仰角根据煤厚一般20-30°;第二排眼距顶梁0.8m,仰角根据煤厚一般1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条件、注水工艺、设备及参数。
本标准使用于晋煤集团所属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T501-1996 长钻孔煤层注水方法
MT/T 1023-2006 煤层注水可注鉴定方法
煤矿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煤层注水
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或水溶液注入煤层,用以改变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减少粉尘,防治突出及自燃的技术。
3.2 动压注水
通过钻孔并利用注水泵提供的动压力将水柱入煤层中。
4 基本要求
4.1 煤层注水条件
4.1.1 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时,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及要求:
A 煤样原有自然水分或防灭火灌浆后水分小于等于4%;
B 煤样孔隙率大于等于4%;
C 煤样吸水率应大于等于1%;
D 煤样坚固性系数应大于等于0.4.
4.1.2 采煤工作面具有以下特征之一时,不宜采用煤层注水:
A 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
注水后易造成顶板垮塌或底板变形,或者地质情况复杂、顶板破坏严重的煤层;
B 注水后会影响采煤安全或造成劳动条件恶化的薄煤层;
C 煤层很松软、破碎,打钻孔时易塌孔、难成孔的煤层;
D 采用下行垮落法开采紧距离煤层群或分层开采厚煤层,上层或上分层的采空区采取灌水防尘措施时的下一层或下一分层。
5 煤层注水方式
5.1 注水方式分类
主要有短孔注水和长孔注水。
5.1.1 短孔注水
在回采工作面垂直煤壁或与煤壁斜交打孔注水,注水孔长度一般为5m~25m.
5.1.2 长孔注水
从回采工作面的进风巷或回风巷平行于工作面打上向孔或下向孔注水,长孔注水可分为单向长钻孔注水和双向长钻孔注水。
当单向孔达不到设计深度或煤层倾角变化较大时,可采用双向钻孔联合布置钻孔注水。
5.2 注水方式选择
5.2.1 选择注水方式考虑因素包括:岩石压力、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有无断层、围岩性质及回采工艺、作业组织方式等。
5.2.2 对于煤层赋存不稳定。
地质构造复杂,产量较低的回采工作面,或者顶、底板岩性易吸水膨胀而影响顶板管理的工作面。
易采用短孔注水。
5.2.3 采煤工作面两巷宜采用长孔注水。
5.2.4 采用短孔注水时,应确定适合本矿井条件的钻孔、封孔、注水等参数,并编制专门的注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采用长孔注水时,应按下列条款规定执行。
6 钻孔
6.1 布置方式及参数
6.1.1 布置方式分为单向钻孔和双向钻孔。
6.1.2 钻孔间距应为15m~25m 。
6.1.3 钻孔倾角
6.1.3.1 单向及双向钻孔倾角按式(1)确定:
g l h
arcsin =α 式中:α——钻孔倾角,单位为度(°);
h ——钻孔位置进回风巷对应点的高差,单位为米(m ); l g ——钻孔位置对应工作面长度,单位为米(m )。
6.1.4 钻孔直径: 钻孔直径应为50mm ~94mm 。
6.1.5 钻孔长度:单向钻孔长度应比工作面长度短20m~40m ;双向钻孔长度应比1/2工作面长度短5m ~8m 。
7 封孔
7.1 封孔方式
采用水泥砂浆封孔、封孔器封孔等方式。
7.2 封孔长度
长度注水封孔长度应超过巷帮煤体的破碎带,深度应为8m~20m,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5m,且湿润半径未达到设计要求前不得出现泄水和掺水现象。
8 注水
8.1 注水系统选择
8.1.1 透水性强的煤层,且湿润煤体的注水量能适应采煤推进速度,可采取静压注水方式。
透水性弱的煤层,应采用动压注水方式。
8.1.2 动压注水系统
主要由注水泵、分流器、注水表、单向阀、阀门、压力表、钢丝编织高压胶管等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动压注水系统
1—注水管;2—水泥砂浆;3—压力表;4—钢丝编织高压胶管及接头;5—阀门;6—分流器;7—单向阀;8—注水表;9—注水泵;10—供水桶
8.1.3 静压注水系统
主要由注水表、压力表、阀门、钢丝编织高压胶管组成,如图4所示。
图4 静压注水系统
1—钢丝编织高压胶管;2—接头;3—阀门;4—注水表;5—封孔器;6—注水管;
7—压力表
8.2 注水参数
8.2.1 注水压力
r W P P P ≤≤)5.1~2.1(
式中:P ——注水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一般静压注水压力不超过
2.45MPa ,动力注水压力为4.9MPa~19.6MPa ;
Pw ——煤层中瓦斯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
Pr ——上覆岩层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
8.2.2 单孔注水量
Q=K ·M ·l j ·l ·p ·(W 1-W 2)
式中:Q ——单孔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k ——钻孔前方煤体湿润系数,1.1~1.5;
M ——煤层厚度吗,单位为米(m );
lj ——钻孔间距,单位为米(m );
l ——工作面长度,单位为米(m );
ρ——煤溶度,单位为立方米每吨(t /m 3);
W1——注水后煤层达到的水分,取4%;
W2——煤层原有的水分,实测值;
8.2.3 单孔注水流量
动压注水时应为0.3m 3/h ~2.0m 3/h ,静压注水可不控制单孔注水流量。
8.2.4 注水时间
q
Q T = 式中:T ——注水时间,单位为小时(h );
q ——单孔注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 3/h )。
8.2.5 同时注水钻孔数量
j
l Tv n 24= 式中:n ——同时注水的钻孔数量;
v ——工作面日推进度,单位为米每天(m /d )。
8.2.6 注水超前工作面距离
t c l Tv l +=24
式中:lc ——注水超前工作面距离,单位为米(m );
lt ——停止注水时钻孔距工作面的距离,应为8m ~20m 。
8.3 注水程序
8.3.1 封孔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连接注水系统。
8.3.2 水泥砂浆封孔后应凝固1d~2d后再开启注水阀门,开动注水泵进行动压注水或开启阀门进行静压注水。
8.3.3 当注水达到设计要求时或钻孔周围煤壁有水渗出(相邻钻孔渗水或煤壁有掉渣现象)时,可结束对该钻孔(或该组钻孔)的注水。
8.3.4 注水工作结束后,待孔内水充分渗透方可拆除钻孔。
8.4 注水钻孔管理
煤层注水应建立煤层注水钻孔台账和煤层注水台账,现场悬挂注水钻孔参数说明牌。
煤层注水钻孔台账应准确记录钻孔长度、直径、间距、封孔长度、距工作面距离等内容。
煤层注水台账应准确记录钻孔注水压力、注水量、累计注水天数、累计注水量等内容。
9 煤层注水效果评价
9.1 直接观测法
根据煤壁或煤帮渗水(出汗)状况简单判断注水湿润范围。
9.2 仪器测定法
从煤壁或煤帮上采取煤样,对水分含量用水分测定仪进行测量。
由注水前、后的水分变化确定湿润范围和煤体含水量。
9.3 煤层注水的降尘效果计算
煤层注水的降尘效果表现为采煤时空气含尘量的降低,按公式(8)计算降尘率。
η={(c x-c s)/c x}×100
式中:
η——降尘效率,单位为百分数(%);
c x——注水前,开采时尘源风流中的粉尘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c s——注水后,开采时尘源风流中的粉尘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10 其它
10.1 利用抽放钻孔进行煤层注水时,其注水效果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10.2 利用抽放钻孔进行煤层注水时,在注水间距范围内的抽放钻孔应关闭停止抽放。
注水时,应注意观察放水器放水情况,发现放水器水量增大,应及时将该(组)钻孔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