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慈母情深》课文导学+当堂检测word模板下载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文章有两条行文线索:母亲对我的慈爱——是文章的明线;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这是文章的暗线。

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穿联成了这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的文章。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有一定的内心体会,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语境中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理解、体会慈母的深情。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却流淌着真挚的母爱。

【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以学生能否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概述课文内容来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代表的展示,教师适当追问、补充,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2)通过质疑、小组交流、自主汇报、教师点拨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学生深入体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写结合,言意兼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示并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品读重点,以读悟写1.抓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画面,初步凸现慈母形象。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忙碌、慈祥、疲惫、无私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走近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体验当时人民的生活窘困。

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铺垫“一元五角”。

一、导入揭题师:刚才,老师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班里有许多同学拥有一元五角的零用钱,有的同学甚至还更多,看来这一元五角的零花钱在我们同学眼里不算多。

然而,这“一元五角”钱在一位作者眼里却是重重的,因为这包含着他母亲的一切,深藏着无私的母爱。

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赶紧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p97出示课题:慈母情深二、初读感知1、师明确初读要求:自由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文章读流利,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让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生初读,师巡视。

3、交流初读感受:①纠正读音:脊jǐ 供ɡōnɡ 攥zuàn 龟jūn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③读了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从母亲的角度谈感受:疲劳、忙碌、辛苦、瘦弱……预设:从“我”角度谈感受:不懂事、懂事、感激……预设:也可以从其它角度谈感受:如写作方法、表达手法、词句意思理解三、再读课文,深入品读词句1、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出了这么多真实的感受,就像文中的作者,他在向自己的母亲要这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时,用心看到了母亲,用心感受到了母爱。

那么在这一元五角钱的背后,究竟让作者看到了怎样一位母亲呢?出示再读提示: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书。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文中的词语。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等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买书,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二、研读文本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2、小组合作:文中哪些地方使作者的鼻子一酸?交流感受。

3、小组交流
交流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交流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交流三: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交流四: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交流五: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交流六: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交流七:母亲说完,立刻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一、拓展延伸
小练笔: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聚焦细微之处表达爱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慈母情深》和《背影》中“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去看看他是如何表达爱的。

板书课题,板书“爱”。

2、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塞给我,立刻又限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和“鼻子一酸”。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让学生对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以问题“鼻子一酸”的感觉开启学习的过程,让整节课线索更加清晰。

二、体会慈母情深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鼻子一酸,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请在有关的句子底下画上波浪线。

生自由读。

交流: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句话?生说明原因。

板书:环境(2)理解“震耳欲聋”。

(反复引读)你们听(播放音频)这仅仅是一台缝纫机的声音,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可想而知,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小结:梁晓声就说这几句话都要喊出来,而母亲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十来个年头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向母亲要钱的他怎能不鼻子一酸?过渡:仅仅如此吗?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学会如何赏析人物;并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与这位父亲相比,梁晓声的母亲又给了他怎样深沉的爱呢?今天,我们就去体会一下大河一样深沉的母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通过自己查资料,读通、读懂全文,能够简述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品味语句要求:根据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经验,自己把文章当中的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找出来,在自己重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探讨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整理在练习本上。

重点体会我家里的贫穷和母亲的大方这一鲜明的对比,(母亲干脆利落的对话)细细品味母亲瘦小的身体与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对比。

以读促情、朗诵比赛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镜头反复品读、认真体会,每个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断,读的形式自选。

随堂练笔、人物分析要求:通过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分析,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人物赏析。

篇幅不用太长,能够表明观点,说明理由即可。

读课后连接,谈自己为母亲做过的小事儿操作:认真读课后链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爱,小组内交流自己曾经做过哪些令母亲感动的小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2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设计简介:本课时教学设计,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将课文内容与单元中的导语、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有机整合,优化使用教材。

按照“复习导入,回顾场景——聚焦场景和细节,以读悟情——读写结合,升华情感”的教学思路,分板块设计教学环节。

先引导学习“初到厂房”这个场景,搭建支架,总结方法,由扶到放,小组合作品读其他场景和细节,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由读到写,联系生活实际,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练笔。

课文简析: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解读《慈母情深》是部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慈母情深》写了无私的母爱,《父爱之舟》写了深沉的父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的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

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语文要素是“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本课教学中,可以继续运用巩固这一语文要素,借助原著和时代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情感。

二、课文内容分析《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节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作家梁晓声所要告诉人们的就是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他因为要钱买书,第一次来到母亲工厂,看到母亲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拼死拼活地挣钱,给我买课外书却毫不犹豫。

在工厂作者看到的母亲倍受煎熬的镜头像刀刻一样,刺痛了作者的心,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让他在那一天觉得自己陡然长大,成为大人的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本学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因此,本解决方案注重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中一方面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另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到图书馆借小说《青年近卫军》,准备作者简介及古诗《游子吟》。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搜集课文背景及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引入,揭示课题1.导入:(教师高举《青年近卫军》一书)同学们读过这本书吗?这本书是作家梁晓声小时候非常想得到的一本小说。

这本书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他的回忆,聆听这个故事,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

(板书:慈母情深)2.介绍作者:梁晓声,当代现实主义作家,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雪城》《年轮》。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

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设计意图:从课文中所涉及的实物入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能更直接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考查生字认读情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秀推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还有这样一位贫穷的母亲:用龟裂的手指细数着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那么坦然从容地把钱塞到了视书如命、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的儿子的手中。

这是怎样感人的一幕啊?请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走近母亲,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的文章——《慈母情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测:指名朗读课文并评价。

3、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句1、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的。

(给学生充分朗读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慈母情深教案篇17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慈母情深》是一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感情真挚的文章,文章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辛苦、瘦弱、坚强、慈爱的母亲的形象。

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

教学中以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导入,低沉、舒缓的音乐营造情感浓重的氛围,让学生尽快融入文章中去;课文品读,这是一个中心环节,通过母亲形象、工作环境以及母亲给我钱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无私;进而由梁晓声的母亲推及到自己的母亲,完成情感的内化;激情诵读,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受到激发,情感得到升华。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辛苦,母爱的无私,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在教学中,以“情感”为主线,以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点染课堂,通过设置情境、课文品读、情感倾述、激情诵读几个环节,逐步让学生理解母爱,认识到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活动2、从各种描写方法中分析人物性格3、体会慈母情深,懂得母爱的伟大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激发情感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教师深情导入:“母亲啊!掀开你的忧愁,容我在你的怀里沉酣,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母亲,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它一直以伟大和无私著称,每每读到它,心灵总不免轻轻颤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亲,感受博大的慈母情怀。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速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1)是母亲为我讨回小人书(2)是母亲给我钱买了一本《青年近卫军》三、品读课文,体悟情深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49段到结尾),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其中流露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读书,感悟大屏幕展示:从( )句话,我体会到( )。

学生交流(1)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

语句: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慈母情深》教案+反思(2课时16页)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与母亲的一次分别,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母亲的无私付出,学会珍惜母爱,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进行深入体会。

同时,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亲的无私付出,学会珍惜母爱,培养感恩的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难点:深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伟大和深沉,学会珍惜母爱。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运用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利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2.相关图片3.生字词卡片4.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慈母情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讲解重点句子。

4.巩固(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母爱的伟大感人。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就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集中探究课文是怎样表现“慈”和“深”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明白孟郊的《游子吟》吗?(师生共同背诵。

)你们明白诗歌赞颂的是什么吗?(母爱)2、历来的文人墨客喜欢用诗歌来赞扬母亲。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指板书,引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三、了解我的家境的贫困(1——4自然段)1、同学们,我们明白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一本价值一元五角的书。

对你而言,买这样一本书容易吗?可对于当时的梁晓声,买书容易吗?(不容易)2、请你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情?3、理解“失魂落魄”(1)“失魂落魄”什么意思?(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2)从“失魂落魄”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很想要书,但苦于家境贫寒)4、介绍梁晓声的家境一元五角钱在当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是20几元,学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

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

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

由此可见,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家庭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入景融情,感悟情深1、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我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照理说,梁晓声拿到钱,可以去买书了,心情应该是——高兴,开心。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7 慈母情深-课件.pptx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7 慈母情深-课件.pptx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下午2时35分47秒14:35:4720.8.18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8月下午2时35分20.8.1814:35August 18,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2时35分47秒14:35:4718 August 2020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8.1814:35:4714:35Aug-2018-Aug-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4:35:4714:35:4714:35Tuesday, August 18,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8.1820.8.1814:35:4714:35:47August 18, 2020
瘦弱但坚强
17 慈母情深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 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 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如果你是梁晓声,面对这样一位眼神疲惫 的母亲,你读懂写什么?
这样一位极度需要休息的母亲却一刻 也不肯休息。
17 慈母情深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 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 入了忙碌……”
母亲这样的“立刻”是一天吗?是一个月吗?
17 慈母情深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 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①从那个词最能体会母亲的辛苦?(龟裂) ②怎样的手才叫“龟裂”的手?母亲的手为什么龟裂? ③尽管手已龟裂,但母亲还在任劳任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三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 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精品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精品学案(含答案)

《慈母情深》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劈.柴(pǐ)积攒.(zǎn)绰.绰(chuò)桀骜..不驯(jié ào)呵.斥(hē)内疚.(jiù)虎视眈.眈(dān)怪诞.(dàn)轻蔑.(miè)惴.惴(zhuì)怂恿..(sǒng yǒng)干瘪.(biě)竹篾.(miè)攥.(zuàn)2.读准多音字(1)号.啕大哭:háo其他读音:hào组词:号码(2)晕.头转向:yūn其他读音:yùn 组词:红晕(3)龟.裂:jūn其他读音:guī组词:乌龟其他读音:qiū组词:龟兹二、重要词语1.绰绰:形容经济很宽裕,用不完。

2.一贫如洗:指一无所有,非常贫困。

3.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5.怪诞:荒诞离奇。

6.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7.非同小可:形容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8.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9.怂恿: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义。

10.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1.干瘪:干枯收缩,不丰满。

12.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三、作者简介梁晓声,原籍山东省荣城县,1949年生于哈尔滨,1968年中学毕业后到北大荒农场当工人。

197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辑。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梁晓声的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今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

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四、写作背景本文写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梁晓声幼年家境贫寒,19岁时插队北大荒,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报导员,经历了生活 的苦辣酸甜。他的作品选材广泛,思维独特,文笔跌宕,情感真挚,展现了生动、鲜活而泥土 气息浓郁的现实生活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感染并教育着读者,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给人 以巨大的激励与鼓舞。
二、主题思想:
本文主要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 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扬、感激和热爱。
4.这盆diào lán( )真漂亮。
(三)、选择题。 前四个自然段,反复强调自己家穷,其作用是( A衬托母爱,为下文做铺垫 B交代家里的实际情况 C说明家里真的很穷
)。
【参考答案】: (一)、1.zhèng 2.zhēng 3.guī 4.jūn (二)、1.魄力 2.忙碌 3.颓败 脊梁 4.吊兰 (三)、A
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 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美中不足的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不多,因此,对学生的情绪 调动不起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九、课后作业。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ēng zhèng
1.爸爸每天出去打工挣( )钱,非常辛苦。
2.到底去还是不去呢?他在内心不断地挣( )扎着。
(1)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瘦弱的母亲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 亲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辛劳的母亲

评《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评课稿PPT模板下载

评《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评课稿PPT模板下载
评《慈母情深》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评《慈母情深》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演示内容长度
1517字符
总页数
36个
6个Leabharlann 30个x页01 一、古诗导入
目录
02
二、初读课文,整体 感知
03
三、再读课文,感悟 慈母情深
04
四、总结拓展,加深 体验
05
五、语言实践,倾诉 情感
帮助学生...
1、仔细默读,研 读专题:课文中哪
些词句能...
3、组织学生交流,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
(1)慈母瘦小苍老 的形象
(2)慈母肩负的生 活压力
(3)慈母艰辛忙碌 的工作
(4)慈母伟大无私 的付出
(1)、请替 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2)、请替 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2)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
五、语言实践,倾诉情感
1、同学们, 此时此刻, 你们心里一 定涌动着...
2、爱需要表 达!同学们, 回家后把你 们的话...
六、教师总结
1
1、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2
2、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3
3、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4
4、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5
5、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感谢观看
来了,...
(1)我穿过一排 缝纫机,走到那个
角落,看...
(3)母亲说完, 立刻又坐了下去,
立刻又弯...
四、总结拓展,加深体验
01
1、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 内容
02
2、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 内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慈母情深》名师课件(统编本)(2020年-2021年)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慈母情深》名师课件(统编本)(2020年-2021年)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年-2021年最新
2020年-2021年最新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

第6课《慈母情深》知识与能力1、.认识三个生字,区别多音字“龟”的读音,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谴词用句方面的精妙。

3、通过品析人物的言行,感受母亲的辛劳,进而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过程与方法:围绕“课文哪些地方会让我鼻子一酸?”这一问题,引领学生一次次地亲吻文本、触摸文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感受慈母的善良与慈祥。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从心底感受到自己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并能发自内心对母亲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学习难点如何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慈母情深》是梁晓声的一篇散文。

文章叙写了发生在“我”和母亲之间与书有关的故事。

里面有对书的挚爱,有无限的母爱,有人的尊严,有斗争,有胜利。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

梁晓声,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当代作家。

曾当过农场工人、小学教师、报道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雪城》,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等。

咬文嚼字1.字音绰.绰(chu ò) 桀骜..(ji é ào ) 虎视眈.眈(d ān ) 圣诞.(d àn ) 惴.惴(zhu ì) 水浒.(h ǔ) 一撇.(pi ě) 怂恿..(s ǒng y ǒng ) 毡絮..(zh ān x ù) 濡.湿(r ú) 毛茸.茸(r óng ) 竹篾.(mi è) 龟.裂(j ūn ) 攥.(zu àn ) 积攒.(z ǎn ) 2.多音字3.形近字⎩⎨⎧掉以轻心掉绰绰有余绰 ⎩⎨⎧训斥训驯服驯 ⎩⎨⎧绿色绿忙碌碌 ⎩⎨⎧高楼楼搂住搂 ⎩⎨⎧热忱忱虎视眈眈眈 ⎩⎨⎧端端正正端惴惴不安惴 ⎩⎨⎧修葺葺茸毛茸 ⎩⎨⎧懦弱懦濡湿濡⎩⎨⎧竹篾篾轻蔑蔑4.词义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慈母情深》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慈母情深》导学案

8《慈母情深》导学案课题慈母情深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认识“魄、抑”等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2个字,会写“连续、播送”等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遣词用句方面的精妙。

3.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感受母亲的辛劳,进而体会母亲的慈祥,以及“我”对母亲的感谢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环境描写及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感谢、崇敬之情。

2.学习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准备图书《青年近卫军》,作者简介及古诗《游子吟》。

(教师)2.预习课文生字词,画出描写环境、外貌和动作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是怎样表现母爱的。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实物引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探索书背后的故事。

2.介绍作家梁晓声。

.围绕《青年近卫军》,初读课文。

2.了解作家生平及主要作品,初步感知小说《母亲》。

.可以传阅《青年近卫军》。

2.讲清本课选自《母亲》,可以号召学生课后阅读《母亲》原文。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

强调多音字“龟”的两个读音。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同桌互相检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标出读音。

注意读准“魄、纫、噪、脊、忍”的音。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2.教师示范书写时,要求学生认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用时:0分钟)(2)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易混字、易错字。

(3)通过图片展示“抑”和“脊”的笔顺。

3.出示习题,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2.()同桌间互相检查掌握情况,注意相互纠错。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生字书写要点。

(3)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动手练习书写。

3.根据预习情况,按要求填写恰当的词句。

真观看,并让学生现场书写,给学生现场纠正。

3.预习情况只作为参考,不能以此评价学生。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时:20分钟).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慈母情深》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慈母情深》导学案设计
3.作业:
(1)搜集并积累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2)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推荐阅读《母亲的“存折”》。
1.听录音后,自由朗读、欣赏《纸船——寄母亲》。
2.同桌探讨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小组内畅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小事。全班交流,并评价。
4.搜集后熟读并积累。阅读感激母爱的文章,适当摘录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要把课文表达的情感融入其中。
4.组内讨论并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1.学生在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感受母亲的形象时容易浮于表面,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
(1)如:改变语序,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特点: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2.鼓励学生背出一两句与母爱有关的名言。
3.齐读课文题目,设疑: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
4.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并及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朗诵《游子吟》并自主交流。(诗歌赞颂的是母爱。)
2.交流汇报关于母爱的名言。
3.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题目,抓住题眼:深。
4.学生质疑:
预设: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人物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根据“提示”要求,先自主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边读边思考。再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2.汇报交流。
(1)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慈母的深情。
(2)品味“我”深受感动的语句,感受“我”的情感变化。
预设:“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慈母情深》课文导学+当堂检测word
模板下载
学习目标:1、理解慈母情深,懂得感恩回报。

2、体会场景细节,学习反复手法。

3、回忆感人经历,仿写作文片段。

学习过程:一、词语积累。

本课需要积累的词语有:
挣钱压抑颓败噪声褐色疲惫耽误衣兜龟裂
陷入权利失魂落魄
颓败:衰落、败坏。

压抑:情绪、感情低落。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多音字:挣:①zhèng;挣钱②zhēng挣扎
龟:①guī乌龟;②jūn龟裂;③qiū龟兹
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
找出课文的场景描写和描写母亲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批注出所用的描写方法。

2、思考体会:
①仔细体会母亲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试概括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②慈母情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母亲?
三、学习语言:1、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这几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体会一下这样的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
了忙碌……
明确:句式整齐,反复和排比,细腻传神地刻画出母亲当时的动作行为,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2、找出课文的场景描写的句子,思考:
课文中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何感受?体会一下这样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极差,反衬出母亲的艰辛和不易。

3、课文小结:
①环境描写:渲染衬托
②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③句式特点:反复排比,句式整齐
三、写作运用:联想农民夏收的生活场景,试着写一写。

注意要有场景描写,并模仿课文中写人的方法(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选择一两种方法即可)和句式特点。

(百家号首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