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派

合集下载

管理学派

管理学派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 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 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 种社会心理现象。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 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 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 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 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 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 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 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 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 具有普遍适用性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 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 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 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 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 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 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 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认为, 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 的系统。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 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 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 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 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目录一、经验学派。

(3)1.代表人物 (3)2.主要观点 (3)3.优缺点 (4)二、人际关系学派 (4)1.代表人物 (4)2.主要观点 (5)3.优缺点 (5)三、群体行为学派 (5)1.代表人物 (5)2.主要观点 (5)3.优缺点 (6)四、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6)1.主要人物 (6)2.主要观点 (6)3.优缺点 (6)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观点 (7)3.优缺点 (7)六、决策理论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观点 (8)3.优缺点 (8)七、系统学派 (8)1.代表人物 (8)2.主要观点 (9)3.优缺点 (9)八、管理科学学派 (9)1.代表人物 (9)2.主要内容 (10)3.优缺点 (10)九、权变理论学派 (10)1.代表人物 (10)2.主要观点 (11)3.优缺点 (11)十、经理角色学派 (12)1.代表人物 (12)2.主要观点 (12)3.优缺点 (12)十一、管理过程学派 (13)1.代表人物 (13)2.主要观点 (13)3.优缺点 (14)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11个管理学派

11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

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

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

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⑴.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⑵.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

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引言现代管理是指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组织和企业进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包括科学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以及现代管理思想。

一、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他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工作过程,提高劳动效率。

主要观点包括: - 分析工作过程:通过研究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找出最佳方法来完成任务。

- 工作分工:将任务分解成小的可执行单元,使每个人只需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 标准化操作:制定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每个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工作。

- 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提高生产力。

二、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强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主要观点包括: - 关注员工需求: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对工作绩效有重要影响。

- 团队合作: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通过有效的协作来提高组织绩效。

- 领导风格:强调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以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

三、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管理。

主要观点包括: - 系统思考:将组织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 综合管理:强调整体目标的实现,并通过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提高整体效能。

- 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机制来监控和纠正组织运行中的问题。

四、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关注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动机。

主要观点包括: - 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增加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责任感。

- 奖励和激励: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 员工发展: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

五、现代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扩展和补充,主要观点包括: - 敏捷管理:强调快速适应变化,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列举管理科学学派

列举管理科学学派

列举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流派,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列举一些重要的管理科学学派,并探讨它们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1.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由弗雷德里克·泰勒创建,旨在通过研究员工的工作过程和时间分配来提高生产效率。

该学派提倡有效的工作流程和工时分配,并通过工作分析来确定最佳方法。

科学管理学派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标准化和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思想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量化管理学派:量化管理学派强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该学派主张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来做出决策,并提倡量化目标和绩效评估。

量化管理学派的指导意义在于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企业运营的数据,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3.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把员工的人际关系和心理需求放在组织管理的核心地位。

该学派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士气对组织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主张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供合理的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人际关系学派的指导意义在于强调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4.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依存。

该学派主张整体优化,关注组织的协同和相互作用。

系统管理学派的指导意义在于引导管理者重视整体效益,并提供综合性的管理方法。

5.批判管理学派:批判管理学派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挑战,主张批判性地审视现有的管理实践和权力结构。

该学派认为管理思想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应更关注社会和伦理问题。

批判管理学派的指导意义在于提醒管理者反思和改进现有的管理实践,并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管理科学学派各自强调不同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但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现代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学派的理念,管理者可以更科学地指导组织的运营,提高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十一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

• 缺点:
经理角色学派对管理职能的归纳仍然是有问
题的。首先,经理角色学派其得出的管理十种角 色靠归纳得出,对管理者的调查由于数量较少而 受到怀疑;其次,明茨伯格所得出的管理行为是 否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行为很值得怀疑。孔茨对此 作了如下评说:明兹伯格所归纳的那些作用是不 完整的。对在那里,人们找不到无疑是重要的管 理活动如建立组织,选拔和奖励管理者,以及决 定主要的策略等。删去了这些内容会使人怀疑在 他的实例中的管理者是否是真正有效的经理。
• 优点:
经理角色理论是在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是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后经理成为一种职业的产 物。该理论不仅对人们理解经理人的角色、工作性质、职 能、经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对如何提高经理工 作效率,尤其是对改革中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如激励 机制、监控机制、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 经理工作极为重要,权力又非常之大,其行为的影响又非 常深远,因此如何建立既不影响经理发挥职能,又能有效 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能约束其滥用职权的制度, 就是中国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的当务之急。过去的 经验表明,人们旧的管理体制中对经理的复杂角色欠缺全 面的考虑,因此经理的角色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经理角 色理论为人们在这方面的改革提供比较好的理论。
系统理论学派
• 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 主要观点: (1)把企业等各种组织作为一种开
放系统来看待。 (2)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组成的整
体。 目标与价值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 社会心理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3)企业必须坚持系统观
• 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 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 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其主要 观点是,组织是一个由若干要素 组成的人造系统,是社会系统的 一个分系统,它与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这个过程 中与环境相互影响取得动态平衡, 是一个开放系统。管理人员在管 理活动中应该坚持系统观点,树 立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和动态适 应观念

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

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

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管理学是现代企业和组织领域的核心学科,它研究企业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理论,这些理论都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的主流学派及其思想特点。

一、古典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是管理学的早期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和福特。

古典管理学派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科学管理。

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应该是一门科学,通过研究和分析工作流程,可以找到最优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强调分工和专业化。

古典管理学派提倡将工作分成小块,并将每一块工作分配给专门的员工进行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强调管理层的权力。

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层应该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指令和奖惩措施来监督员工的工作。

二、人文管理学派人文管理学派是一种注重人的价值和尊重员工的管理理论,它强调人类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

人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文管理学派认为,组织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员工的能力和技能,还取决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协作。

人文管理学派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协作,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3.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

人文管理学派认为,每个员工都是独特的个体,不同的员工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实现最佳的绩效。

三、行为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麦格雷戈。

相比于古典管理学派和人文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更加注重员工的个体行为和动机。

其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员工的动机和需求。

行为管理学派认为,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往往受到动机和需求的影响,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求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调整员工的行为。

2.关注组织文化和氛围。

行为管理学派强调组织的文化和氛围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通过改善组织文化和氛围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管理学派

管理学派

2.权变理论管理学派
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经验主义学说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权变理 论认为管理中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 论”,有效的管理是根据组织的内外因素灵活 地应用各种管理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的过程。
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1)权变管理思想结构 管理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这种函 数关系可以解释为“如果——就要”的关系,即“如果”某种环境或情 况存在或发生,“就要”采用某种管理思想。 (2)权变理论的组织结构观点 把组织看成一个既受外界环境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 统”。组织内部结构设计,必须与组织任务的要求、外在环境要求以及 组织成员的需要等互相一致,组织才能有效。 (3)权变的人事观点 在人事方面的权变观点也以权变管理思想为基础,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 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4)权变理论的领导方式观点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 或“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以组织的任务、个人或 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 权变理论的出现,对于管理理论有着新的发展和补充, 主要表现在它比其他一些管理学派与管理实践的联系 更具体,与客观实际更接近一些。但是,权变理论仅 仅限于考察各种具体的条件和情况,而没有用科学研 究的一般方法来进行概括,只强调特殊性,否认普遍 性,只强调个性,否认共性。
6.系统学派 管理系统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 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分析组织 管理活动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美 国的卡特斯、罗森茨韦克等。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人造系 统; (2)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 放系统。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社会系统的 分系统,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 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在管理中被应用,提高了管理 人员对影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各种相关因素的洞察力。

管理学流派

管理学流派

管理学流派1.古典学派(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成长阶段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观点: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贡献:古典管理理论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论。

古典管理学家同时也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当代许多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皆来源于古典的管理理论。

局限:古典管理理论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理解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组织的本质。

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组织系统的内部,而对企业外部环境对组织系统的影响考虑得就非常少。

2.行为学派(开始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以及穆顿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工作的激励因素》观点: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包括关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的研究。

贡献: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的方法的转变局限: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需要束缚;另一方面受到正在进行中的实际经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

此外,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告诉了我们对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行为,但在管理中被管理者的对象不仅仅是人,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除了人性行为以外,还应有某些技术方面的知识。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管理人员即使有了行为知识,也将无法应用,这正是行为学派的缺陷。

比如管理者往往要从整体上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管理,管理者要考虑建立管理制度、另外要对组织整体战略进行决策,这些经常需要的管理是行为学派没有触及到的。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现代管理学派和观点现代管理学派是指20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管理学理论和观点。

在现代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观点,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思想。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现代管理学派和观点。

1. 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是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管理学派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泰勒。

科学管理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分析工作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实现组织效益的最大化。

科学管理学派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分工和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方法,如工作分析、工作测量和薪酬激励等。

2.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管理学派是对科学管理学派的一种扩展和发展。

它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强调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人际关系、领导风格和员工参与等管理原则和方法。

3. 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学派。

它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组织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系统管理学派强调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提出了管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和方法。

4. 现代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学派是对传统管理学派的一种扩展和发展。

它强调适应变化、创新和学习的能力,关注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现代管理学派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概念和方法,如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等。

现代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圣吉、杰克·韦尔奇等。

5. 质量管理学派质量管理学派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德明。

质量管理学派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质量,提高组织绩效和竞争力。

质量管理学派提出了许多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如质量控制、六西格玛和ISO认证等。

管理学11派简要

管理学11派简要

企业经济管理十一个学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

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研究,通过对原理的实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3优点: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

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运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

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点:不能适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

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主要观点: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一直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3优点: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4缺点: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主要观点: 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管理的12个学派

管理的12个学派

“管理理论的丛林”中的12个管理学派图解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田云章翻译
特点或贡献局限性图式经验或案例学派((Empirical, or Cases Approach)
经验或案例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Interpersonal Behavior Approach)
特点或贡献局限性图式社会系统协作学派(Cooperative Social Systems Approach)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Sociotechnical Systems Approach)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Decision Theory Approach)
特点或贡献局限性图式
系统学派(System Approach)
数理或管理科学学派(Mathematical Or management Science Approach)
权变理论学派或情景管理学派(Contingency or Situational Approach)
特点或贡献局限性图式经理角色学派(Managerial Roles Approach)
麦肯锡的7S框架(Mckinsey’s 7-S Framework)
管理过程学派(Operational Approach)。

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决策理论的运用,管理者能够更 加理性和科学地做出决策,减少决策 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组织的绩效 和长期竞争力。
PART 05
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总结词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法,强调将组织的整体目标 分解为具体的、可衡量的子目标,并分配给各个部门和个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
学习型组织
要点一
学习型组织概述
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变 化、持续学习和创新的企业组织。学 习型组织强调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组织的 竞争力和适应性。
要点二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学习型组织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鼓 励创新和变革、注重团队学习和知识 共享、建立共同愿景和目标等特征。 这些特点使得学习型组织能够更好地 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提高组 织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2023 WORK SUMMARY
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 展
REPORTING
目录
• 管理学派概述 • 古典管理学派 •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 • 管理科学学派 • 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 当代管理学派的发展趋势
PART 01
管理学派概述
管理学派的定义
1
管理学派是指具有独特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 ,并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管理理论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总结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
详细描述
马斯洛认为,人们的行为动机是基于满足某种需求,这些需求按照层次顺序排列。最基 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睡眠等,满足了这些需求后,人们会追求安全需求 ,如安全、稳定的环境。然后是社交需求,如友情、爱情等,之后是尊重需求,如自尊

十一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
梅奥和霍桑;卡特 卢因 卢因; 梅奥和霍桑;卡特•卢因;克里斯 •阿吉里斯 阿吉里斯
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
彼德•德鲁克;欧内斯特 戴尔 彼德 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 德鲁克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 巴纳德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赫伯特•西蒙;詹姆斯 马奇 赫伯特 西蒙;詹姆斯•马奇 西蒙
管理科学学派
兰彻斯特和希尔;埃尔伍德 斯潘 兰彻斯特和希尔;埃尔伍德•斯潘 伯法; 赛•伯法;霍勒斯卡文森 伯法
权变理论学派
伯恩斯和斯托克;劳伦斯和洛希;伯恩斯和斯托克;劳伦斯和洛希; 卢桑斯;伍德沃德; 卢桑斯;伍德沃德;莫尔斯和洛 菲德勒; 希;菲德勒;卡斯特和罗森茨韦 克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法约尔;詹姆斯•穆尼;拉尔夫 穆尼; 法约尔;詹姆斯 穆尼 拉尔夫• 戴维斯;哈罗德•孔茨 戴维斯;哈罗德 孔茨
人际关系学派
埃尔顿•梅奥;罗特利斯伯格; 埃尔顿 梅奥;罗特利斯伯格;亚 梅奥 伯拉罕•马斯洛 弗雷德里克•赫 马斯洛; 伯拉罕 马斯洛;弗雷德里克 赫 兹伯格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麦格雷戈; 兹伯格和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库 尔特•卢因;布雷德福;坦南鲍姆 尔特 卢因;布雷德福; 卢因 等
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及其在 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系统学派
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达朗菲; 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达朗菲;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信息论的 创始人申农;耗散结构的建立者 创始人申农; 普里高津; 普里高津;协同学理论创始人哈 肯;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
决策理论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亨利•明茨伯格;科斯廷; 亨利 明茨伯格;科斯廷;英国的 明茨伯格 贝克斯;萨尔宾和艾伦; 贝克斯;萨尔宾和艾伦;托马斯 和比德尔; 和比德尔;托马森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1961年12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tz,1908~1984年)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西方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形成。

19年后他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对现代诸多的管理流派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进展形成了11个学派。

1.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等人。

该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此过程包括方案、组织、领导、掌握等若干个职能。

这些管理职能对任何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性。

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各个职能的详细分析,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与原则,指导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当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讨论,通过对原理的试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2. 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是从20世纪60年月的人类行为学派演化来的。

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讨论就必需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讨论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始终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

这个学派注意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应当相互了解。

3. 群体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亲密,甚至易于混同。

但它关怀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

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它着重讨论各种群体行为方式。

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讨论之列。

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

“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信息中心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政治经济学派>◎<组织文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

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5※<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

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作为五项职能有效综合运用的结果。

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该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按照该学派的理论架构编排的,另外,该学派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管理学》是孔茨与奥唐奈合著的一部著名的管理学著作,是西方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也奠定了孔茨作为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地位。

5※<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是在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派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即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二是对群体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即组织行为学派的观点。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马斯洛(A. H. Maslow),他的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理论,其代表作为1954年出版的《激励与个人》一书。

还有美国的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他的理论被称为双因素理论,其代表作为1959年出版的《激励因素》,此外还有美国的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他提出了对人进行研究的X理论和Y理论。

该学派认为,管理是经由他人达到组织的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下级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

行为科学学派和人群关系理论的共同点都是重视组织中人的因素。

5※<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把企业及组织视为一个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协调和影响的社会协作系统,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

巴纳德出生于1886年,是近代对管理思想有卓越贡献的学者之一,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并在美国的电话电报公司和新泽西贝尔公司等著名大公司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

他将社会学用于管理的研究,在组织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代表作是《经理人员的职能》。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种人的行为和活动相互作用的社会协作系统,只有依靠管理人员的协调,才能维持一个“努力合作”的系统;组织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组织成员要有协作的意愿,组织要有良好的沟通。

这些思想构成了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

5※<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又称案例学派,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管理的实例和案例的研究,来分析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及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提炼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使管理人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

管理不仅是科学,而且还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成功的管理不仅要靠科学,还要靠经验。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其代表作有《伟大的组织者》、《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还有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代表作有《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等。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 作为企业主要领导的经理,其工作任务着重于两个方面:第一,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有效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第二,经理作出每一项决策或采取某一行动时,一定要把眼前与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2) 对建立合理组织结构总是普遍重视。

德鲁克认为,各类组织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特殊条件以及管理人员的特点,来确定本组织的管理结构,切忌照搬别人的模式。

(3) 对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重新评价。

该学派许多人认为,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只有经验学派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才真正实用。

(4) 提倡实行目标管理。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对目标管理的发展和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5※<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的思想,并广泛结合现代数学及计算机等科学知识,形成了对管理实践进行科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崭新的、独特的管理体系,在西方管理理论界具有很大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 A. Simon)。

他因为在决策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曾获得过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学派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

因此,管理理论主要应研究决策的问题,要研究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以及合理的决策程序等问题。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2) 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即搜集组织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以及组织内部的有关情况;拟定计划阶段,即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所搜集到的信息,编制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选定计划阶段,即从可供选用的方案中选定一个行动方案;评价计划阶段,即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对过去所做的抉择进行评价。

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3) 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准则。

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准则认为管理者的理性是有局限的,由于在实际中的决策情况非常复杂,而管理者的判断力又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认识在给定的情形下所有备选方案的各种可能结果。

因此,管理人员应寻求简单的、尚“满意”的结果,而非“最佳方案”。

(4) 计算机辅助决策。

随着高速计算机的出现,大部分的决策工作可由计算机来执行,即程序化决策。

这类决策通过编制程序,在有关问题一提出时,就对它假设一个答案,以对该决策作出指导。

对于经常发生的需要决策的问题,往往可以制定一个例行程序,凡遇到这一类问题,就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决策。

当问题的涉及面广,又是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或者问题极为重要而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以遵循,就要进行特殊处理。

对这类问题的决策就称为非程序化决策。

(5) 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是和决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有关整个组织的决策必须是集权的,而由于组织内决策过程本身的性质及个人认识能力的有限,分权也是必需的。

5※<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组织管理活动及管理职能。

系统方法其实早就存在,很多极富经验和卓有成效的管理人员在他们的管理实践中,早已习惯将其所遇到的企业问题与环境看成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分析。

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斯特(F. E. Kast)等人,其代表作是《系统理论和管理》。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开放系统,它具有系统的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动态环境适应性,这些要素可以被称为子系统。

组织系统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它们如何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总系统。

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视野,提高了管理人员对管理所涉及的各种相关因素的把握和分析能力。

5※<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较新的管理思想学派。

该学派认为,在组织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为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例外的情况越来越多,以前的各种管理理论所适用范围是十分有限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好的管理方法才是正确的。

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其代表作为《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其代表作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1973),《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卢桑斯使用了函数关系将管理与组织环境联系起来,他将环境作为自变量,而将管理作为因变量,认为权变管理就是依据环境自变量和管理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学派目前的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派及实际管理人员不仅接受了权变理论学派的思想,而且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中积极地采用,如领导的权变理论、组织理论中的弹性组织原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