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送东阳马生序 课文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全文如下: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明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ài)。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ɡu ān),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门生填其室,何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至舍(shè),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ìnɡ)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p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今虽耄(mào)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以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zhū)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之供(ɡōnɡ),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没必要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那么心不假设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那么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cháo)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余。
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
【导语】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
他家境贫寒,但⾃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家吴莱、柳贯、黄等。
他⼀⽣刻苦学习,“⾃少⾄⽼,未尝⼀⽇去书卷,于学⽆所不通”。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下⾯是⽆忧考分享的⽂⾔⽂:《送东阳马⽣序》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送东阳马⽣序》原⽂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
天⼤寒,观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患⽆硕师名⼈与游,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余⽴侍左右,援疑质理,俯⾝倾⽿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不敢出⼀⾔以复;俟其欣悦,则⼜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深⼭巨⾕中,穷冬烈风,⼤雪深数尺,⾜肤皲裂⽽不知。
⾄舍,四⽀僵劲不能动,媵⼈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乃和。
寓逆旅主⼈,⽇再⾷,⽆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之环,左佩⼑,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余则緼袍敝⾐处其间,略⽆慕艳意,以中有⾜乐者,不知⼝体之奉不若⼈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学于太学,县官⽇有禀销之供,⽗母岁有裘葛之遗,⽆冻馁之患矣;坐⼤厦之下⽽诵《诗》《书》,⽆奔⾛之劳矣;有司业、博⼠为之师,未有问⽽不告,求⽽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录,假诸⼈⽽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天质之卑,则⼼不若余之专⽿,岂他⼈之过哉? 东阳马⽣君则,在太学已⼆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以乡⼈⼦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和⽽⾊夷。
⾃谓少时⽤⼼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 我⼩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家去借,(借来)就亲⼿抄写,计算着⽇期按时送还。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译文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译文赏析《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译文赏析《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诗人宋濂所作,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译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送东陽马生序宋濂整体感知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
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
浙江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著名文学家。
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
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一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
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
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
有《宋学士全集》、《孝经新说》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
洪武二年(136一9),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
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
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一党一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代: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
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独特结构安排和巧妙过渡手法
结构独特
节选部分采用先抑后扬的结构安排,先叙述自己的困顿境遇,再赞扬马生的才 华和前途,使得文章更具张力和感染力。
过渡巧妙
作者在文中运用巧妙的过渡手法,将不同段落和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 整篇文章浑然一体、自然流畅。
03 节选部分人物形象塑造及 性格特点
马生形象塑造及其性格特点分析
对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意义探讨
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当代青少年应该像作者一样,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执着,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 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珍视友谊,注重情感交流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情感交流的重要性。然而,友谊和情 感交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青少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会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珍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纽带。
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描述,作者展现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业的 执着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寒门学子求学的艰难与不易。
节选部分的内容既是对马生的勉励和鞭策,也是对广大读者的启示和激 励,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勤奋学习、不断进步。
02 节选部分文学价值与艺术 特色
真挚感情与深厚友谊体现
展现作者文学才华
通过节选部分的精彩描写 和论述,充分展现了作者 宋濂的文学才华和深厚底 蕴。
推动明代散文发展
该节选在明代广为流传, 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明代 散文的发展和繁荣。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为后世提供文学典范
节选部分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 典范和借鉴。
文章以长者身份,用恳切、朴实的语言,将 自己的治学之得和人生经验娓娓道来,对马 生及广大读者都具有很强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宋濂以其自身的行为告诉我们苦难其实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磨难是最好的礼物磨难使人进步。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能。
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的智慧将无异于三岁孩童。
长期生活在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磨难使人坚强。
到过农村的人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被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假如一世顺利,遍地黄金随意拾取,那么这茬人及后代有可能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
富贵温柔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病猫,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尝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磨难使人超越。
《史记》有言:“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传》。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第1 页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注释](1)东阳: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
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
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
(2)余:我。
嗜(shì 是) 学:爱好读书。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
巨谷中,穷冬 烈风,
大 严冬
刮着凛烈的寒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客舍 僵硬 动弹 支通肢
围裹覆盖 媵人:指古代陪嫁的人 寓:名作动,住在 仆人 热水 浇洗 灌通盥
逆旅主人,日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
旅店
每天 给两顿饭吃食:给饭吃,动词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之:指抄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Nhomakorabea因 得 遍
因此 都 把
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 学说 担心
观
各种书籍 已经
群 书。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大师
交往求教
跑到 向,当地 前辈
拿着经书 请教
执 经 叩问。先达德 隆望 尊,门人弟子
道德高 声望高
言辞脸色 挤满屋子 稍微缓和 站着陪伴
一种文体
相当于前言后记, 书序 一般是介绍作家的 生平,或成书过程 本文是一篇 与宗旨,为阅读和 赠序,其中 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 评价作品提供一定 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 的“序”, 的参考资料,或给 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 并 以必要的引导。 赠序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 非“序言”, 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 而是“赠言” 种写法。 的意思。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 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 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 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 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 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 文的前半部分。东阳马生: 东阳的马君 则。全文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 《朝京稿》。
听读课文,梳理文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濂《送东阳马⽣序·节选》原⽂、翻译及赏析送东阳马⽣序·节选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
天⼤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患⽆硕师、名⼈与游,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余⽴侍左右,援疑质理,俯⾝倾⽿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不敢出⼀⾔以复;俟其欣悦,则⼜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深⼭巨⾕中,穷冬烈风,⼤雪深数尺,⾜肤皲裂⽽不知。
⾄舍,四⽀僵劲不能动,媵⼈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乃和。
寓逆旅,主⼈⽇再⾷,⽆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之环,左佩⼑,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余则缊袍敝⾐处其间,略⽆慕艳意,以中有⾜乐者,不知⼝体之奉不若⼈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 我年幼时就⾮常爱好读书。
(因为)家⾥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家去借,亲⾃抄录,计算着⽇期按时送还。
冬天⾮常寒冷,砚台⾥的墨汁像冰⼀样坚硬,⼿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
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担⼼没有才学渊博的⼈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以外,拿着经书向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和声望⾼,门⼈弟⼦挤满了他的屋⼦,他不曾把⾔辞放委婉些,把脸⾊放温和些。
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侧着⽿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个字反驳;等到他⾼兴了,则⼜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在深⼭峡⾕之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尺深,脚上的⽪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绿色为译文,黄色为注释)宋濂〔明代〕余¹幼时即嗜(shì)学²。
家贫,无从致³书以观,每假借⁴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ài)⁵。
录毕,走⁶送之,不敢稍逾约⁷。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⁸加冠(guān)⁹,益慕圣贤之道¹⁰。
又患无硕(shuò)师¹¹名人与游¹²,尝¹³趋¹⁴百里外,从乡之先达¹⁵执经叩问¹⁶。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¹⁷。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¹⁸,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¹⁹,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²⁰其欣²¹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²²获有所闻。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用笔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
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脸色从未稍变得缓和。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东阳:今浙江东阳市,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
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
送东阳马生序
三读感知:
1.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
如何解决的?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 所闻”? 3.作者为什么开篇就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 ?
(1)无从致书以观……假借 ——致书之难 (2)又患无硕师……未尝稍降辞色 ——求师之难
(3)足肤皲裂而不知……无鲜肥 滋味之 享……缊袍敝衣 ——从业之难
(二)、一词多义
1.礼愈至 周到,形容词 至舍 到达,动词 2.无从致书以观 来,表目的,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表原因,连词。 以衾拥覆 用,拿,介词 3.足肤皲裂而不知 却,连词,表转折 久而乃和 可不译,连词,表顺接
(三)、词性活用
腰 腰白玉之环。
腰,腰挂,名词用为动词。 手自笔录
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 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 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 他们交游(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 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高, 声望高,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从来没有 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 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 朵向他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 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 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 愚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lǐn shāo
容臭
qiú
zhì
烨然
něi
缊袍敝衣
yè
wèi
廪稍
zhuàn
裘葛之遗
冻馁
谒
撰长书以为贽
二读: 读懂大意
参考译文
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没有 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借来)就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 子按时归还。有时天气特别寒冷,砚池里的 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 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了,赶快把 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原文注音: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明代〕[拼音版]
《送sònɡ东dōnɡ阳yánɡ马mǎ生shēnɡ序xù(节jié选xuǎn)》宋sònɡ濂lián〔明mínɡ代dài〕余yú幼yòu时shí即jí嗜shì学xué。
家jiā贫pín,无wú从cónɡ致zhì书shū以yǐ观ɡuān,每měi假jiǎ借jiè于yú藏cánɡ书shū之zhī家jiā,手shǒu自zì笔bǐ录lù,计jì日rì以yǐ还huán。
天tiān大dà寒hán,砚yàn冰bīnɡ坚jiān,手shǒu指zhǐ不bù可kě屈qū伸shēn,弗fú之zhī怠dài。
录lù毕bì,走zǒu送sònɡ之zhī,不bù敢ɡǎn稍shāo逾yú约yuē。
以yǐ是shì人rén多duō以yǐ书shū假jiǎ余yú,余yú因yīn得dé遍biàn观ɡuān群qún书shū。
既jì加jiā冠ɡuān,益yì慕mù圣shènɡ贤xián之zhī道dào,又yòu患huàn无wú硕shuò师shī名mínɡ人rén与yǔ游yóu,尝chánɡ趋qū百bǎi里lǐ外wài,从cónɡ乡xiānɡ之zhī先xiān达dá执zhí经jīnɡ叩kòu问wèn。
先xiān达dá德dé隆lónɡ望wànɡ尊zūn,门mén人rén弟dì子zǐ填tián其qí室shì,未wèi尝chánɡ稍shāo降jiànɡ辞cí色sè。
送东阳马生序
援 疑 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弯下 侧着 请教 有时 训斥 解释 复:回答,解释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周到 说
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 有所
高兴 焉:于之 向他 愚笨 终于获得教益 听到了一些东西
闻。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 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 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相 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 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 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 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 旁边侍候。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 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我的) 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多 少;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 愚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 (wánkù )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 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 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 的《送东阳马生序》。
光彩照耀
余则缊袍敝衣
处 ( 于 ) 其间, 略无慕艳意。
却穿着破旧的衣服 生活在 他们中间 毫无羡慕的心
以 中 有
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
吃的穿的 奉:供,之:取独
因为我心中 足以快乐的事 足乐者:指读书
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 且 艰若此。
(求学的)勤劳而且艰苦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 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 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 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 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东西可以 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 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 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 样。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 也不羡慕他们。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 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 大概就是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
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
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8],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
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
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衾(qīn)[32]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34],烨然[35]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6]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7]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1]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42],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43]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44]。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文:
我小时就特别爱好读书。
家里贫穷,没办法买到书,每次向藏书的人家借,亲手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来还书。
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里,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写.抄录完毕,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遍读各种书籍。
成年后,(我)更加地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忧虑)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
我曾经奔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学生们挤满了整个屋子,(对待学生)不曾略微把话说的柔和一些,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候遇前辈训斥、呵责,我的态度更加恭敬了,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
等到他高兴后,才再度向他请教.所以我即使愚笨,最后也有所收获。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的峡谷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女仆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别的同学都穿著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
我到京师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
写了一篇长信来当做初次见面时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
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
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省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