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郎织女(一)》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任务一:故事溯源,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牛郎织女》这则民间故事,是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

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

叶圣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整理。

课堂上,让学生跟随历史的足迹,逐渐从古代走向现在,感知《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产生、发展的悠久年代的同时,更感受到民间文化的源远流长。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的“资料袋”,了解故事起源。

课件出示:漫漫银河中,有这样两颗星星,一颗是牵牛星,一颗是织女星,它们分布在银河两侧,看起来是一“水”之隔,其实距离十分遥远。

人们根据它们的名字,创作出《牛郎织女》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

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林杰的《乞巧》、秦观的《鹊桥仙》。

2.出示资料,感知《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故事创编的历史。

●3000多年前:跂(qí)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huǎn)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经·小雅·大东》●1800多年前:迢(tiáo)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zhuó)素手,札(zhá)札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400多年前: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

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衽(rèn)。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

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宗懔(lǐn)《荆楚岁时记》3.小结:到了现在,我们学习作家叶圣陶先生整理的《牛郎织女》篇幅更长。

这个故事怎么会越传越长呢?是的,老百姓在口口相传时,创造性地改编情节、人物,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这叫“创编”。

正是这种创编,使得民间故事生生不息,使得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4.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故事的前半部分——《牛郎织女(一)》。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民间故事口语化和神奇的特点。

2.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学习“大胆想象,合理增加故事情节”的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2.学习“大胆想象,合理增加故事情节”的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教学准备】预学单、课件、希沃教学助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感受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板块一:图片激发想象——感受民间故事特点1.出示:星空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古代的劳动人民,根据星星的名字,创作出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整理改编的——《牛郎织女》,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民间故事,通过之前的学习和阅读,民间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民间故事、口语化、神奇让我们去阅读,去验证,一起去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版块二:把握主要内容——梳理人物关系1.这是一篇非常长的文章,有21个自然段2200多字,学习这么长的课文,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交流。

2.大家在预习时,用预习单从不同角度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天,将学习从人物关系的角度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填写人物关系图。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划出关键语句。

(2)在学习单上梳理出人物关系。

(3)借助人物关系,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温馨提示:①交流时,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说。

②注意说话的音量,避免干扰其他小组。

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自己所制作的人物关系图。

相机指导:生字中比较容易写错的“嫂”字(正确:右边的笔顺,美观:笔画布局、间架结构、硬笔书法的美)相机板书:人物关系3.这么长的文章,这么短的时间就理清了。

抓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把握民间故事这一类长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版块三:聚焦重要情节——详细复述1.聚焦重要情节,知道怎么写具体生动依据制作的人物关系图,说说你认为哪个情节比较重要?2.聚焦“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这个重要情节。

《牛郎织女(一)》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牛郎织女(一)》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本文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前半部分,这部分以牛郎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展开叙述。

开始,叙述了牛郎小时候的贫苦生活,他细心照料老牛,与老牛结下深厚的感情。

接着,写牛郎长大成人后,被赶出家门,和老牛相依为命。

最后,讲他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宫的织女相见,互诉衷肠,结成夫妻。

在牛郎与织女互相倾诉时,插叙了织女和众仙女在天宫没有自由的生活及下凡的经过,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通过这篇故事,学生可以对善良、纯朴的人们所受的压迫,以及对自由、安乐、幸福的渴望有所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说的兴趣;同时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和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嫂、恳”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剩饭”等13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教学难点】理清人物关系,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乞巧》图片,引导学生背诵: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教师揭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这两句诗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故事。

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一)。

4.知识链接:“民间故事”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被修改、添加、润色、提升的一种文学形式。

民间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默读课文,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四)作业1.际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默读课文,积累词语,将找出的好词填写在空着的“词语花篮”上。

2.二次默读,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在书上标注提纲,然后小组交流补充。

(二)复述故事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巩固延伸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有关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

(四)作业1.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2.查找其它美丽的传说故事。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1.会认“嫂、恳”等12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个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4.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

●难点抓住人物描写,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1.字词教学。

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对学生自读的情况,教师应认真检查。

检查自读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要提醒学生注意“嫂”是平舌音,“纱、筛”是翘舌音;“罕、婚、恳”是前鼻音,“郎、辆、趟、酿、”是后鼻音。

第二步:指导学生写字,“嫂、郎、辆、纱、酿、婚、挨”是左右结构的字;“爹、罕、妻、辈”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狱”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阅读理解。

初读课文,可以先从课题入手,提示课题后,要让学生读准“牛郎”这两个字。

然后发问:读课题时我们会想到课文写了些什么呢?然后按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对读得不符合要求的,应再给一些时间,进行练习。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字音读得不准、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应及时纠正。

学生再读课文,边默读边理清课文脉络,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

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 62 / 63.表达运用。

复述课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

然后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据此列出复述提纲,即:生活很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密——长大分家,赶出家门——老牛说话,指点机会——来到树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牛郎织女传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习《牛郎织女(一)》这篇课文,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3. 文化拓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牛郎织女传说。

2.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牛郎织女传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牛郎织女传说。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牛郎织女(一)2. 板书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牛郎织女相爱,被王母娘娘分开,变为牵牛星和织女星。

(2)生字词:牛郎、织女、王母娘娘、银河、鹊桥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2.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0.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0.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激发学生对民间传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生字词学习:屏、恋、挣、蓬、喜鹊、搭档等。

2.课文内容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情节,体会故事表达的爱情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2.难点:体会故事表达的爱情主题,发挥想象,理解牛郎织女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利用多媒体播放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教师简要介绍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课堂讲解a.教师讲解生字词,注意字词的书写和用法。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牛郎织女的爱情主题。

4.合作学习a.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理解牛郎织女的美好情感。

5.课堂练习a.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b.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6.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板书牛郎织女(一)2.板书生字词:屏、恋、挣、蓬、喜鹊、搭档等。

3.板书故事情节:牛郎织女相恋、被王母娘娘拆散、喜鹊搭桥、重逢等。

七、作业设计1.回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家人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

2.学生书写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合作学习等环节,学生对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作业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一)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二、精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2、从第一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吃剩饭、穿破衣裳、天不亮就赶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体味牛郎的孤苦伶仃。

三、精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1)讨论: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2)牛郎在放牛时是怎样照顾老牛的?平时、夏天、冬天,牛郎又是怎样照顾老牛的?
2、牛郎这么周到地照看老牛,老牛对牛郎怎么样?
(1)理解“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这句话的意思。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

3、指导有感情的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和老牛的善解人意。

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书写指导:
本课生字,除了“棚”是左中右结构外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案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案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嫂、恳、筛”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落”,会写“爹、嫂、郎”等14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读默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样把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认“嫂、恳、筛”等11个生字,会写“爹、嫂、郎”等14个生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样把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民间故事,你还看过或者听过哪些精彩的民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大家非常熟悉的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1:(设计意图:开课聊故事,意在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快速投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情节1.教师引发思考:请同学们运用上一单元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故事主要的情节有哪些?(1)梳理人物关系教师引导:同学们课文中有哪些主要的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同时理清人物关系。

出示课件2:(2)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人物特点。

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织女:心灵手巧善良勇敢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哥哥嫂子:尖酸刻薄王母娘娘:残酷无情出示课件3、4:(3)概括情节教师引导:同学们,情节是故事的主要元素,要想复述好故事,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记住故事的情节。

下面同学们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开头。

预设:牛郎身世凄苦教师引导:好,下面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其它情节:预设1:身世凄苦,老牛相伴预设2:老牛相助,喜结良缘出示课件5:(4)熟悉表达教师引导:同学们,故事是语言的艺术。

《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除了情节曲折有致,更重要的是它的表达富有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我们也能复述好故事。

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3-4自然段,感受作者是怎样把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写具体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嫂、肯、筛”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嫂”等14个字以及“嫂子、剩饭、床铺”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绘制人物关系图,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3.展开想象,增补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词导入,了解民间故事特点1.交流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的古诗文。

2.引出课题:同学们交流的是古诗文中的牛郎织女,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牛郎织女故事却是一则民间故事。

3.根据预习,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引出民间故事“神化”的特点。

4.默读课文,对比古诗文与民间故事,发现民间故事“情节丰富、口语化”的特点。

二、绘制人物关系图,把握故事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圈出课文中出场的人物并交流。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贴板贴在合适的位置。

3.随文识字:“嫂”,形声字,女性,女字旁。

书写注意竖画出头。

比较“哥嫂、爹娘”与“兄嫂、父母”的不同,体会民间故事“口语化”特点。

发现其他口语化词汇“怪有意思、好歹、稀罕、安了家……”4.小组合作,绘制人物关系图。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5.小组汇报展示,全班共同完成人物关系图。

优秀学生作业展示<< 滑动查看下一张 >>重点交流:(1)聚焦3-4自然段,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完成语作本第41页第4(1)题。

重点词语:照顾周到、陪伴(2)聚焦9-21自然段,说说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重点词语:老牛、洗澡、衣服、谈话三、搭建支架,梳理故事情节1.结合人物关系图,完成语作本第40页第3题。

2.尝试讲述《牛郎织女(一)》的完整故事。

第二课时一、写字导入1.抄写语作本第40页第1题中的生字,每个写两遍。

2.对比识字。

二、发挥想象,尝试创造性复述1.出示篇章页: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牛郎织女(一)》教案精选8篇

《牛郎织女(一)》教案精选8篇

《牛郎织女(一)》教案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牛郎织女(一)》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第三单元 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三单元  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可以帮助我们。

(3)你们看,这部分中有个词是“古时候”。

大家快速默读这个部分,你发现了这部分讲了什么?
——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
(4)找一找课文中像“古时候”这样表示时间的词,看一下,这些词提示我们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牛郎被兄嫂赶出家门
——老牛指点牛郎找织女
——仙女向牛郎述说身世
(5)故事的结局怎样?我们一起看最后一段。

是啊,牛郎和织女结成了夫妻。

(6)不知不觉,我们就把故事情节图梳理好了。

(7)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情节连起来说一说。

三、巧搭支架,指导创造性复述
1.了解了故事内容,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牛郎。

他真的姓牛吗?
2.原来他的名字是因牛而得。

由此可见,老牛是牛郎最好的伙伴,最亲密的朋友。

那么,他是怎么照顾老牛的呢?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3.出示第三自然段:牛郎照顾牛,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周到。

小学语文五年级《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案

10.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叶圣陶以及四大民间故事。

2.在文中找出能分别反映牛郎和织女性格特点的句子,并画下来。

3.摘抄你觉得文中写得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教学目标】1.认识“嫂、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思维导图,理清故事结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品读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认识“嫂、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思维导图,理清故事结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你们知不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呢?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出示:连一连: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2.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3.结合插图,人物认识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老牛和织女。

4.介绍文体,揭示课题《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民间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整理的——《牛郎织女(一)》。

(介绍叶圣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导课时,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俗,让学生进行连线,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牢记传统节日及其不同的习俗。

这样一来,顺理成章地就讲到了“七夕节”的由来。

《牛郎织女》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来聊一聊民间故事的特点,然后再进入激情学习。

二、新授探究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相信同学们的回家预习一定做得很认真,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稍后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牛郎织女(一)》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牛郎织女(一)》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10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嫂、恳”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会写“郎、爹”等14个字,会写“嫂子、剩饭”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3.试着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语:在我国民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其中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牛郎和织女为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不懈地抗争,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凄美动人,至今还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民间故事。

(板书:牛郎织女。

)2.播放电视剧《牛郎织女》中的片段,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故事的整理者——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

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春宴琐谭》《线下》,童话《稻草人》《玫瑰和金鱼》《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新词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提示:本课生字较多,但都较容易读写。

检查时,教师可重点提示:“郎”“辆”为边音的字,而“酿”是鼻音的字;“爹”应读“diē”,不能读成“dī”;“挨”是多音字,在本课应读“āi”。

易错提示:“酿”的“酉”不能写成“西”,“嫂”右上部的“”的两短横不相连,竖应该上下出头。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查字典与词典、根据上下文推断、师生讨论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

过渡:民间故事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地点的转换来讲述,本文也不例外。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在表示时间、地点的短语或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提示:学生浏览课文、标注相关内容后汇报。

《牛郎织女(一)》

《牛郎织女(一)》

总第课时《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教师:杜金晏修改教师: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识词(重点“嫂、歹”);2.通过对全文的学习感知人物的个性(牛郎:自强不息)。

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乐观生活态度;3.能够大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随文识字识词;2.对人物个性的感知;3.对文章内容的复述。

教学难点:1.对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品质的激发;2.大致复述文章内容。

教学准备:幻灯片、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认识了猎人?海力布,知道了那是一篇?民间故事。

这节课我们再去跟随叶圣陶爷爷领略一篇更具有传奇色彩也更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生齐读课题)跟随老师一起工工整整的书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

从课题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本文的主人公分别是?牛郎、织女。

(3min)二、初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本篇课文,读的过程中不要回读,不懂得字词也不要停下来,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看一看本文围绕牛郎主要写了哪几件事?2.找出描写牛郎的部分用“()”括出来,描写织女的部分,用“【】”括出来,重点阅读描写牛郎的部分,想一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老师说明白了么?明白了就请开始吧!(10min)三、理清文脉相信善于阅读的你们都已经阅读结束了,而乐于思考的你们对于几个问题也一定成竹在胸了。

我们来印证一下。

首先本文围绕牛郎一共写了几件事?(3件:兄嫂虐待,与牛为伴;强迫分家,离开村子;老牛指点,结识织女)(教师适当点播总结,幻灯片出示)现在同学们能根据这大致复述一遍课文么?在正式复述前我们一起来看个视频,可能有利于你的复述。

(播放视频)学生复述(7min)四、精讲牛郎通过文章梳理,我们发现整片文章几乎都是围绕牛郎来展开的。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对牛郎描写的部分,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划出描写牛郎部分并做交流)例1:“爹娘都死了……他就睡在干草上”“哥哥嫂子……就浑身不舒服。

”感受到:牛郎孤苦无依,受尽欺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牛郎织女(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原来”造句。

4.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重点:
1、学会“原来”造句。

2、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
牛很亲密。

教学难点:
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2、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的。

板书课题:牛郎织女(一)
3、同学们看到课题,会想到这篇课文写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三、精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2、从第一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吃剩饭、穿破衣裳、天不亮就赶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体味牛郎的孤苦伶仃。

四、精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1)讨论: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2)牛郎在放牛时是怎样照顾老牛的?平时、夏天、冬天,牛郎又是怎样照顾老牛的?
(3)完成板书:
2、牛郎这么周到地照看老牛,老牛对牛郎怎么样?
(1)理解“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这句话的意思。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

3、指导咸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和老牛的善解人意。

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书写指导:
本课生字,除了“棚”是左中右结构外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