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电极反应S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5.在2KMnO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A.2 B.2.5 C.+2.5 D.+4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二、判断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整理)第11章动力学练习题
第十一章动力学练习题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1、反应速率系数k A 与反应物A 的浓度有关。
(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3、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4、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低,则所需时间越短。
( )5、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6、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定义是dTkd RT Ea ln 2=。
( ) 7、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8、若反应A →Y ,对A 为零级,则A 的半衰期 AA k C t 20,21=.。
( )9、设对行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利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 )10、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步决定,因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是总反应的级数。
( ) 11、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 )12、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是一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子。
( ) 1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有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 )14、复杂反应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所以复杂反应的分子数是基元反应的分子数之和.。
( )15、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元反应。
( )16、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υA =κA B ,则当c B,0>>c A,0时,反应速率方程可约化为假二级反应。
( )17、若反应+Z 的速率方程为 υ= kc A c B ,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是双分子反应。
( )18、对于反应 2NO + Cl 2 −→− 2NOCl ,只有其速率方程为:υ=k {c (NO)}2c (Cl 2),该反应才有可能为元反应。
其他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元反应。
( )19、 知道了反应物和产物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但不能由配平的化学反应式直接写出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练习(含答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把箱子搬起来B. 司机推车未动C. 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行走D. 足球离开脚,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2.对物体做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B.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C.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D.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3.在马拉松比赛中,当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运动员的()A. 动能增大B. 惯性增大C. 所受重力增大D. 运动状态不变4.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匀速推动重为G的箱子,移动距离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GsC. 若撤去推力,箱子仍向前滑行,则滑行过程中摩擦力小于FD. 若水平推力改为2F,仍使箱子移动距离s,则推力做功为2Fs5. 小刚同学学习了机械能知识后,收集了一些资料,下列情景中机械能增大的是()A. 汽车水平匀速行驶B. 小孩滑滑梯C. 火箭加速升空D. 滚摆向上摆动6.一颗质量为20 g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
若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向前的平均推力是500 N,枪膛长20 cm,射出枪膛后子弹在空中飞行了100 m,则在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A.0.04 J B.5×104 JC.100 JD.0 J7.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B. 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C. 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8.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B. 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C. 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D. 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9.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竿比赛。
第十一章社会态度与行为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练习题一、选择题1b...b
第十一章社会态度与行为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练习题一、选择题1.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 )。
A.深刻维度 B.强度维度 C.中性维度 D.外显维度2.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
这属于态度的( )。
A.认知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3.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魅力”。
这属于印象形成的( )。
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总和模式4.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情感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5.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6.我们的态度更容易被( )的人的态度所影响。
A.与我们相似 B.与我们相异 C.喜欢我们 D.我们给予高评价7.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 )。
A.社会干扰 B.群体影响 C.群体一致性 D.责任分散8.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二、辨析题1.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遵循加法模式。
2.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3.支配、控制别人是身居高位的掌权者所独有的追求。
4.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始终如一的作用。
5.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
6.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从众。
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社会态度的功能。
2.简要说明印象形成的模式。
3.简要说明印象形成的效应。
4.简要说明人际关系的取向。
5.简要说明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工程力学第十一章习题解答
工程力学第十一章习题解答题目:一物体质量为10kg,在水平地面上以10m/s的初速度开始运动,若物体受到一个恒力F=20N的作用,且与运动方向相反,求物体在力作用下停止前所经过的距离。
解答过程:一、问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本题中,物体受到一个恒力F=20N的作用,且与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加速度a为负值。
我们需要求解物体在力作用下停止前所经过的距离。
二、解题步骤1. 求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代入已知数据,得到加速度a:a = F/m = -20N / 10kg = -2m/s²2. 求物体停止前所经过的时间t由于物体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2m/s²,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我们可以求解物体停止前的时间t:0 = 10m/s - 2m/s² tt = 10m/s / 2m/s² = 5s3. 求物体在力作用下停止前所经过的距离s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s=v0t + 1/2at²,代入已知数据,求解物体在力作用下停止前所经过的距离s:s = 10m/s 5s + 1/2 (-2m/s²) (5s)²s = 50m - 25ms = 25m三、答案验证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等于外力做的功。
物体从初始速度10m/s减速到0,动能变化为:ΔK = 1/2 m (v² - v0²) = 1/2 10kg (0 - 100m²/s²) = -500J外力做的功为:W = F s = 20N 25m = 500J由于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做的功,所以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四、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速度-时间关系式、位移-时间关系式和动能定理的应用。
通过求解加速度、时间和距离,我们得到了物体在力作用下停止前所经过的距离为25m。
第11章练习题+答案(1)
图1 图2O ()m x ()m y A CDB第十一章 机械波和电磁波练 习 一一. 选择题1.当一列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由近向远传播的时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A)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 (B)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状态;(C)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相位; (D)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能量。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bx at A y -=(a 、b 为正值常量),则( D ) (A) 波的频率为a ;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a ; (C) 波长为/ b ; (D) 波的周期为2 / a 。
3.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如图1所示,则( D )(A) 周期为8s ; (B) 波长为10m ; (C) x=6m 的质点向右运动;(D) x=6m 的质点向下运动。
4.如图2所示,一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O 为坐标原点.已知P 点的振动方程为cos y A t ω=,则( C )(A) O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y A t l u ω=-; (B) 波的表达式为{}cos [(/)(/)]y A t l u x u ω=--; (C) 波的表达式为 {}cos [(/)(/)]y A t l u x u ω=+-;(D) C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3/)y A t l u ω=-。
二.填空题1. 有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的正方向传播,已知其周期为s 5.0,振幅为m 1,波长为m 2,且在0=t 时坐标原点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则该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πππ--=x t y 4cos 。
2.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则 1= 10m x 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__0.25cos(1253.7)y t =- (SI);1= 10m x 和2= 25m x 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5.55 rad ϕ∆=- 。
练习题答案11
第十一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 各组数据的()时,不可直接作方差分析。
A.均数相差较大B.中位数相差较大C.n相差较大D.变异系数相差较大E.方差相差较大2.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表示()。
A.抽样误差大小B.某因素的效应大小C.某因素效应与抽样误差综合结果D.全部数据的离散程度E.不可预见的误差3. 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相比较()。
A. 随机区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B. 随机区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C.完全随机设计的效率高于随机区组设计D.两组设计试验效率一样E.以上说法都不对4. 四个样本均数经方差分析后,p<0.05,为进一步弄清四个均数彼此之间有无差别,须进行()。
检验B. q检验C.u检验D. t检验E.Dunnett-检验A. 25.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A.方差分析B.t检验C.q检验D.方差分析与t检验均可E.u检验二、问答题1. 简述均数比较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 均数比较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有何联系?3.方差分析对数据有什么要求?4.为什么不能用t 检验进行多个均数的两两比较?5.单样本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与随机区别设计方差分析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单样本重复测量数据可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 6.简述均数比较方差分析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的区别。
7.简述随机效应方差分析的应用。
三、计算题1.欲研究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大鼠接种伤寒或百日咳后的生存情况,将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大鼠随机分3组,两组分别接种伤寒菌、百日咳菌,另一个组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见下表。
问两个接种组与对照组生存日数是否相同?各组大鼠的生存日数伤寒 百日咳 对照 ij X5 6 8 7 6 9 8 7 10 98 10 9 8 10 10 9 11 10 9 12 11 10 12 11 10 14 1211 16 ∑ijX92 84 112 288 i n10 10 10 30 i X9.28.4 11.2 9.6 ∑2ijX886 732 1306 2924 2i S4.42.935.73-2.将18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年龄相近的原则配为6个区组,每个区组的3名患者随机分配到A 、B 、C 、三个治疗组中,治疗后的血小板升高情况见下表,问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无差别?A、B、C、三组血小板升高值年龄组 A B C1 3.8 6.3 8.02 4.6 6.3 11.93 7.6 10.2 14.14 8.6 9.2 14.75 6.4 8.1 13.06 6.2 6.9 13.43.下表是某实验室7个技术员对同一血样血清钾的重复测定结果,评价估计技术员之间、每个技术员重复性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
第十一章《三角形》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经典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的选项填在下表中。
1.如图,△ABC中,∠C=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60°B. 180°C.55° D. 145°.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那么由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A. 1个 B.个C. 无数多个D. 无法确定3.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A. 1种B.种C.种D.种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A. 中线 B. 高线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A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正确的是ABBACBCADBCDACCDD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 直角三角形B. 正方形C. 长方形D. 平行四边形 .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是A.40°B.60°C.80°D.120°第8题图9.已知△ABC中,∠A=80°,∠B、∠C的平分线的夹角是 A. 130°B.0° C. 130°或50° D.0°或120°10.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将其分成8个三角形,则它是A.十三边形B.十二边形C.十一边形D.十边形1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A.45°B.60°C.75°D.85°第11题图①② 13题③12.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A、﹣6<a<﹣B、﹣5<a<﹣2C、2<a<D、a<﹣5或a>﹣13.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二、填空题:13.已知△ABC的周长是24cm,三边a、b、c满足c+a =2b,c-a=4cm,则a、b、c分别为多少____________14.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比为3︰5,周长为24,则底边长为 .15.一个长方形周长为24,长和宽的比为3:5,则长宽分别为 . 16.如图,RtABC中,∠ACB=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BCB上的A/处,折痕为CD,则∠A/DB=17.在△ABC中,若∠A︰∠B︰∠C=1︰2︰3,则∠A=,∠B=,∠C= .A/DCA第16题图18.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个三角形.1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与它的一个外角之和是240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这个外角的度数是.20.在三角形ABC中,AB=AC,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和15两部分,则该三角形各边长为___________。
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练习题
“第十一章内分泌”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B.生长素C.雄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催乳素答案:C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是A.由内分泌细胞粗面内质网合成B.以cAMP为唯一第二信使C.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D.对靶细胞有严格特异性E.有高效能的生物放大作用答案:E3.激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血浆中含量少但作用大B.大多数经神经运输作用于靶器官C.作用于特异性靶细胞D.激素之间的作用可相互增强或拮抗E.其作用只能改变靶细胞固有的活动答案:B4.血中激素浓度低而生理效应明显是因为A.激素的半衰期长B.激素的特异性强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D.激素间有相互作用E.激素有高效能放大作用答案:E5.关于含氮类激素的正确描述是A.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B.不易被消化酶所破坏,故可口服使用C.可直接与胞质内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D.全部是氨基酸衍生物E.用基因调节学说来解释其作用机制答案:A6.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激素A.l,25-二羟维生素D3B.雌二醇C.睾酮D.醛固酮E.促甲状腺激素答案:E7.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第一步是与靶细胞的A.细胞膜受体结合B.胞质受体结合C.核受体结合D.G-蛋白结合E.腺苷酸环化酶结合答案:B8.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称为A.协同作用B.致敏作用C.增强作用D.允许作用E.辅助作用答案:D9.神经激素是指A.存在于神经系统的激素B.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C.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使神经系统兴奋的激素E.调节内分泌腺功能的激素答案:C10.关于激素的运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都经血液而运输B.以结合型与游离型运输C.运输距离可有远有近D.游离型可直接发挥生理作用E.结合型可充当游离型的临时贮存库答案:A11.下丘脑和腺垂体之间的主要联系途径是A.垂体门脉系统B.垂体束C.神经纤维D.神经纤维和门脉系统E.淋巴循环答案:C12.神经垂体激素指的是A.催乳素与生长素B.催乳素与缩宫素C.缩宫素与血管升压素D.催乳素与血管升压素E.醛固酮与血管升压素答案:C13.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下丘脑合成的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生长素释放激素C.催乳素释放因子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A14.血管升压素产生的主要部位是A.球旁细胞B.致密斑C.神经垂体D.肾上腺皮质E.视上核和室旁核答案:E15.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腺垂体合成分泌的A.促甲状腺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生长素D.催产素E.黄体生成素答案:D16.刺激生长素分泌最强的代谢因素是A.低蛋白B.低血糖C.低血脂D.低血钾E.低血钠答案:B17.生长素在代谢方面的作用是:A.促进蛋白的分解B.促进脂肪的合成C.抑制脂肪酸的氧化D.大剂量时能抑制葡萄糖利用升高血糖E.抑制DNA合成答案:D18.一天中生长素分泌达高峰的时期在A.清晨B.中午C.下午D.快波睡眠E.慢波睡眠答案:E19.幼儿时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导致A.巨人症B.呆小症C.侏儒症D.向心性肥胖E.肢端肥大症答案:C20.生长素的作用不包括:A.生理剂量使血糖升高B.促进脂肪分解C.促进蛋白质合成D.促进核酸合成E.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答案:A21.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A.碘化酪氨酸B.一碘酪氨酸C.二碘酪氨酸D.三碘甲腺原氨酸E.四碘甲腺原氨酸答案:D22.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A.生长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l,25-二羟维生素D3答案:C23.T3、T4合成的主要原料有:A.碘和酪氨酸B.碘和亚铁C.铁和酪氨酸D.球蛋白和类固醇E.甲状腺球蛋白答案:A24.婴幼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可产生:A.侏儒症B.肢端肥大症C.向心性肥胖D.呆小症E.糖尿病答案:D25.甲状腺激素影响脑和长骨生长的关键年龄在A.出生后的第1个月B.出生后的头4个月C.出生后1年左右D.出生后3年左右E.出生后7年左右答案:B26.以下哪项未正确描述T3、T4的作用:A.提高机体的产热量B.胆固醇分解大于合成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生理剂量下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E.幼儿时主要影响肌肉和骨骼生长发育答案:E27.甲状腺机能低下的病人可表现为A.体重减轻B.代谢率降低C.容易兴奋D.心率加快E.耐寒答案:B28.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代谢增强B.蛋白质合成减少,代谢减弱C.蛋白质分解增加,代谢增强D.蛋白质分解减少,代谢减弱E.蛋白质代谢无明显变化答案:C29.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循环血量增多D.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E.大量输入生理盐水答案:A30.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激素是A.生长素B.促黑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C31.关于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影响,错误的是A.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B.促进肾保钠、排钾、排水C.促进糖异生D.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E.促进全身各部位的脂肪分解答案:E32.生理剂量时能促进蛋白质分解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生长素C.胰岛素D.T3、T4E.雄激素答案:A33.糖皮质激素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是促进:A.肝内蛋白质分解B.肝外蛋白质合成C.糖原合成D.核酸合成E.使脂肪重新分配,四肢脂肪分解答案:E34.关于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不正确的是:A.使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加B.促进肝外蛋白质分解C.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D.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E.促进四肢脂肪分解答案:A35.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没有的作用是:A.促进糖异生B.促进肝外蛋白质分解C.抗炎、抗过敏D.促进盐酸、胃蛋白酶分泌E.促进四肢脂肪分解答案:C36.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T3、T4B.生长素C.肾上腺素D.胰岛素E.糖皮质激素答案:D37.关于胰岛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促进糖的贮存和利用B.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C.促进葡萄糖转为脂肪酸D.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长的重要激素E.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答案:B3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停药时应注意: A.检查病人血细胞B.了解胃粘膜有无损伤C.补充蛋白质D.应逐次减量停药E.避免受各种伤害性刺激答案:D39.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A.血糖浓度B.血液中氨基酸浓度C.胃肠激素D.血液中脂肪酸的浓度E.植物神经活动答案:A40.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强于肾上腺素的是:A.兴奋心脏B.收缩血管C.松弛内脏平滑肌D.产热效应E.升高血糖答案:B41.呆小症是由于幼儿时期缺乏A.生长素B.T3,T4C.胰岛D.糖皮质激素E.降钙素答案:B42.应激反应时明显升高的是A.生长素B.T3,T4C.胰岛D.糖皮质激素E.降钙素答案:D43.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促进脂肪的合成D.抑制消化液的分泌E.加强心肌收缩力答案:A44.胰岛素的作用是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促进脂肪的合成D.抑制消化液的分泌E.加强心肌收缩力答案:C45.下列维生素中能影响肠道对钙吸收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答案:D46.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A.肾上腺素B.雌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E.雄激素答案:D47.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出现A.排水能力增强B.排水能力下降C.血钠浓度升高D.血钾浓度降低E.血钠浓度升高和血钾浓度降低答案:B48.下列分泌活动不受腺垂体调控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雌激素C.雄激素D.甲状腺激素E.甲状旁腺激素答案:E49.下列关于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甲状腺腺泡的发育B.调节降钙素的释放C.促进甲状腺的聚碘作用D.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E.刺激甲状腺腺泡内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答案:B50.甲状腺激素能A.减少糖酵解B.减少糖异生C.促进胰岛素分泌D.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E.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答案:D51.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A.肾素-血管紧张素B.糖皮质激素C.交感神经D.醛固酮E.ACTH答案:C52.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自主神经系统B.血糖浓度C.胰高血糖素D.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E.胃肠激素答案:B53.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A.血中淋巴细胞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B.面部、躯干部和背部脂肪明显减少C.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D.可引起血糖降低E.可以突然停药答案:C54.“垂体性糖尿病”的产生是由于A.胰岛素分泌过少B.生长素分泌过多C.促激素分泌过多D.生长素分泌过少E.进食了大量的高糖饮食答案:C55.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升高血糖B.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降低血糖C.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升高血糖D.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降低血糖E.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升高血糖答案:E56.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主要分泌A.皮质醇B.醛固酮C.肾上腺素D.雌激素E.去甲肾上腺素答案:E57.决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的主要因素是A.TRHB.T3与T4C.rT3D.生长素E.生长抑素答案:B58.生长素对代谢的影响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B.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C.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氧化D.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E.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促进葡萄糖氧化答案:C59.下列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激素B.AMPC.ATPD.cAMPE.Mg2+答案:D60.醛固酮的生理作用是A.保钠保钾B.保钠保钾C.排钠保钾D.排钠排钾E.保钠排水答案:C(二)X型题:1.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包括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允许作用D.扩散作用E.渗透作用答案:ABC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有A.作用的特异性B.信息传递作用C.生物放大作用D.激素相互间可相互影响、相互调节E.激素的主要作用方式是神经分泌. 答案:ABCD3.激素传递的方式包括A.远距分泌B.外分泌C.神经分泌D.旁分泌答案:ACDE4.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A.催乳素B.缩宫素C.促甲状腺激素D.生长素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ACD5.缩宫素的生理作用是A.刺激子宫收缩,对非孕子宫的作用强于有孕子宫B.刺激输卵管收缩,促进卵子运行C.刺激催乳素分泌,促进乳汁分泌D.刺激子宫收缩,对有孕子宫的作用强于非孕子宫E.刺激乳腺排乳,是促进乳汁排出的关键因素答案:B6.下列哪些激素具有促生长作用A.生长素B.糖皮质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E.甲状旁腺激素答案:ACD7.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A.促进机体新陈代谢B.促进脂肪重新分配C.促进糖的吸收D.提高机体的产热量E.促进血钾进入细胞内答案:ABCDE8.甲状腺功能受哪些因素的调节A.下丘脑B.腺垂体C.激素的反馈调节E.植物性神经答案:ABCDE9.能影响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激素有A.醛固酮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生长素答案:BCDE10.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A.催乳素B.缩宫素C.促甲状腺激素D.血管升压素E.促性腺激素答案:ACD11.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有A.TRHB.TSHC.T3D.T4E.rT3答案:CDE12.下列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有A.糖皮质激素B.醛固酮C.雄激素D.雌激素E.孕激素答案:ABCDE1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A.促进蛋白质合成B.升高血脂C.促进生长发育D.降低血糖E.产热效应答案:ACE14.影响糖皮质激素释放的因素有A.应激刺激B.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C.ACTHD.存在自身调节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答案:ABCE15.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A.促进糖原合成B.促进蛋白质合成C.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D.促进脂肪的合成E.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答案:ABCE16.能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有A.糖皮质激素B.生长素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E.肾上腺素答案:ABDE。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综合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综合练习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几种情况中,力没有做功的是()A.手托鸡蛋上升B搬而未起C.人拉车前进D.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B.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C.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D.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3.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 )A.AB段做功较多B.CD段做功较多C.AB段与CD段做的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4.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增大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5.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最终停止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B.甲图:铁球在顶端时动能为零C.乙图:整个过程中铁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D.乙图:说明磁铁对铁球有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在力F2作用过程中()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2m/sC.拉力F2做的功为300JD.重力做的功为800J7.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各自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甲在半小时内行驶15km汽车乙在2min内行驶1200m,则()A两车牵引力之比为5:6B.两车发动机做功之比为1:1C.两车速度之比为1:1D两车所受阻力之比为6:58.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斜面从顶端下滑至底端.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通过的距离s、机械能E 和动能E、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错误的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9.摔跤、骑马和射箭是蒙古族人至今仍保留着的传统运动项目,其中射箭是将弓______转化为箭的______(均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10.在高速公路上会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如图所示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识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车型的车______不同,大型车______大,刹车困难,行驶时即使______不是很大______也会很大危险性就大11.推土机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某型号履带式推土机,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0kW.若推土机在平直场地上以额定功率作业,在其以1.5m/s的速度匀速前进10m的过程中,推土机受到的阻力为______N推土机所做的功为______J12.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如图所示描绘了小明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按图象中的规律跳绳明1min能完成的跳绳个数为______若他质量为50kg,则他的体重为______N在此过程中,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J (g取10N/kg)三、实验探究题(14分)13.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甲、乙、丙所示,让质量为m、2m的两个小球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块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经济学基础应用》 第十一章,练习参考答案[3页]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如何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 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 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2.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3.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4.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5.以下各项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A. 税收B. 公债C. 罚款D.转移支付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之一是()A.调节债券价格 B.调节利息率 C.调节货币供应量 D.调节货币需求量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D.商业银行卖出有价证券8.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提高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降低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降低9.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B.提高贴现率C.提高准备率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10、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0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A.2000元 B.8000元 C. 50000元 D.10000元三、问题与应用1.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
第11章 市场营销学习题与答案 - 副本
第十一章品牌与包装策略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品牌暗示了购买或使用产品的类型。
A.生产者B.经销商C.代理商D.消费者2.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文化和个性。
A.属性B.价值C.利益D.名称3.注册后的品牌有利于保护的合法权益。
A.商品所有者B.资产所有者C.品牌所有者D.产品所有者4.品牌有利于维护的利益。
A.消费者B.供应商C.经销商D.代理商5.品牌代表着某种商品,是其最基本的含义。
A.属性B.特征C.利益D.名称6.顾客购买商品的实质是购买某种。
A.特征B.用途C.功能D.利益7.品牌资产是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来体现其价值。
C.附加利益D.附加功能8.康佳电视中的“康佳”二字是。
A.招牌B.品牌名称C.品牌标志D.都不是9.品牌资产是一种特殊的。
A.有形资产B.无形资产C.附加资产D.潜在资产10.只要运用得当,品牌资产常常在中增值。
A.投资B.管理C.运作D.利用11.企业在开拓和挤占国际市场的营销实践中,常常选用。
A.生产者品牌B.企业品牌C.中间商品牌D.自己的品牌12.多品牌策略,即是指企业同时为产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的做法。
A.一种B.二种C.三种D.多种13.域名作为互联网的单位名称,发达国家的企业都争注国际域名,属于。
A.一级域名B.二级域名C.国家域名D.企业域名14.包装有几个主要构成要素,其中是最具有刺激销售作用的要素。
C.图案D.颜色15.对于拥有良好声誉且生产质量水平相近产品的企业,宜采用的包装策略应是——策略。
A.等级包装B.类似包装C.分类包装D.配套包装【参考答案】1.D 2.B 3.C 4.A 5.A 6.D 7.C 8.B 9.B 10.D 11.C 12.A 13.A 14.D 15.B(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1.品牌是一种集合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其中最持久并且揭示了品牌间差异的实质性的是品牌的。
部编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练习及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练习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受高空落物伤人的启示,美军正在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上帝之杖”实质就是高密度、耐高温的金属棒,它要依托太空平台的搭载,借助小型火箭助推到高空中,利用它下落时的巨大动能,对地球战略目标实施打击,破坏力巨大.它攻击目标的巨大能量主要来源于A.小型火箭助推动能B.“上帝之杖”本身的内能C.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D.与大气摩擦产生的能量2.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
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C.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D.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3.如图所示,小球从弹簧正上方A点静止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在B点与弹簧接触,小球将弹簧压缩至C点时速度变为零。
从A到C过程中()A.弹簧的机械能不变B.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C.小球和弹簧的总机械能不变D.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4.如图所示,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则钢珠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B.在c点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5.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6.江阴市中小学田径比赛中,运动员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D.起跳时机械能为零7.在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的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苹果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C.苹果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D.苹果的势能不变,动能减小8.下列几种情况中,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着的小球B.某人从山脚跑到山顶C.汽车沿着斜面向上匀速行驶D .起重机吊着重物匀速下降9.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往往要被限制最大行驶速度,如果用物理学的思维来解读,其目的是( ) A .限制摩擦力B .限制势能C .限制动能D .限制惯性10.小华家种植的猕猴桃丰收了,在小华采摘猕猴桃的几个过程中,小华对猕猴桃做了功的过程是( )A .挑着两筐猕猴桃站立不动的过程B .弯腰从树下捡起猕猴桃的过程C .抛出猕猴桃后,猕猴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D .熟透的猕猴桃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二、填空题11.篮球落到地面又弹了起来,观察到它触地时先被压缩后恢复原状,则它的弹性势能 (选填“减小”“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篮球弹起时,相对于地面是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在整个过程中,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质量不变,速度 ,因此他的动能 ,但是他的高度降低,因此重力势能 ,所以他的机械能 .13.一个重200N 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 ,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 .在物体向前运动35m 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700J ,则水平拉力的大小为 N ,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 J .14.工人师傅用绳子将一个重物从地面竖直拉到4m 高处。
《中药药剂学》第十一章胶囊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一章胶囊剂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软胶囊填充混悬液时,可选用的分散介质是A.滑石粉B.去离子水C.稀乙醇D.海藻酸钠E.油蜡混合物2.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A. O/W乳剂B.芒硝C.鱼肝油D.药物稀醇溶液E.药物水溶液3.按现行版药典规定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A.30分钟B.60分钟C.40分钟D.20分钟E.10分钟4.下列关于胶囊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乙醇溶液可制成胶囊剂B.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C.与丸、片剂相比在胃肠道中崩解慢D.吸湿性药物可制成胶囊剂E.不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5.容积为0.37m1士10%的硬胶囊是A.000号B.00号C.0号D.1号E.2号6.按现行版药典规定,硬胶囊的内容物水分不得超过A.6.0%B.7.0%C.9.0%D.l0.0%E.12.0%7.空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A.甘油B.明胶C.琼脂D.山梨醇E.二氧化钛8.甘油在硬胶囊壳所起的作用是A.改善胶囊剂的口感B.增加胶液的粘稠度C.防腐作用D.增加空胶囊的光泽E.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弹性9.硬胶囊的质检项目中不包括A.水分检查B.装量差异检查C.卫生学检查D.崩解时限检查E.粉末细度检查10.下列有关软胶囊剂填充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填充油类B.可以填充混悬液C.可以填充固体药物D.填充固体药物时药物粉末应过四号筛E.填充混悬液时分散介质常用油蜡混合物11.下列关于对硬胶囊药物填充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填充细粉、微丸或颗粒B.剧毒药稀释后填充C.形成共熔的药物可加适量稀释剂混合后填充 D.挥发油可与浸膏粉混合同时填充E.疏松性药物小量填充可加适量乙醇混匀后填充12.硬胶囊壳中不需添加的附加剂是A.粘合剂B.增稠剂C.遮光剂D.增塑剂E.防腐剂13.空胶囊中加入二氧化钛的量一般为A.2%-3%B.1%-2%C.3%-5%D.5%-7%%E.7%-9%14.空胶囊的含水量应控制在A.8%一10%B.12%一15%C.10%一12%D.5%一7%%E.7%一9%15.采用包衣法制备肠溶胶囊可选用的辅料为A.CAPB.PEGC.PVPD.MCE.EC16.在肠溶胶囊崩解时限检查时,方法为A.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 )检查2小时B.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检查0.5小时C.在盐酸溶液中检查2小时D.在盐酸溶液中检查1小时E.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17.下列有关软胶囊剂叙述错误的是A.囊材的明胶:增塑剂,水=1.0: 0.4~0. 6:1.0B.软胶囊内填充固体药物时,药粉应过五号筛C.软胶囊制备方法,可分为压制法和滴制法D.基质吸附率系指1g固体药物制成填充胶囊的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E.软胶囊基质为油状基质18.下列关于硬胶囊壳的叙述错误的是A.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组成,B.制胶囊壳时胶掖中应加入抑菌剂C.胶囊壳含水量高于15%时囊壳太软D.加入二氧化钛使囊壳易于识别E.囊壳编号数值越大,其容量越小二、B型题[1~5]A.硬胶囊剂B.肠溶胶囊剂C.微囊D.微型包囊E.胶丸剂下列各种叙述名称为:1.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成一种微小囊状物的技术2.由上下两节套合,填入固体药物者称为3.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被包于高分子材料中而成直径1~5000μm的胶囊4.可用滴制法制备的软胶囊称为5.在胃中不溶,仅在肠中溶化崩解的称为[6~10]A.甘油B.尼泊金C.二氧化钛D.琼脂E.胭脂红6.硬胶囊壳中常用的着色剂是7.硬胶囊壳中常用的防腐剂是8.硬胶囊壳中常用的增塑剂是9.硬胶囊壳中常用的遮光剂是10.硬胶囊壳中常用的增稠剂是[11~15]A.肠溶胶囊B.软胶囊C.硬胶囊D.明胶E.空胶囊11.将一定量的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胶囊中制成的药剂12.共有000,00,0~5号八种规格13.可采用压制法和滴制法制备14.胶囊剂生产中囊材主要的原料15.囊壳不溶于胃液能在肠液中崩解[15~20]A.00号B.000号C.1号D.0号E.4号16.容积为0.20m1的空胶囊为17.容积为0.67m1的空胶囊为18.容积为0.48m1的空胶囊为19.容积为0.95m1的空胶囊为20.容积为1.42m1的空胶囊为三、X型题1.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胶囊剂外观光洁,且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B.处方量大的中药可部分或全部提取制成稠膏后直接填充C.胶囊剂中填充的药物可以是粉末,也可以是颗粒D.胶囊剂因其服用后在胃中局部浓度高,特别适宜于儿科用药E.易溶性、易风化、易潮解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2.下列关于硬胶囊壳的叙述错误的是A.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组成B.制囊壳时胶液中应加入抑菌剂C.囊壳含水量高于15%时囊壳太软D.加入二氧化钛使囊壳易于识别E.囊壳编号数值越大,其容量越大3.下列关于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囊材浓度以2.5%~5%为宜B.成囊时pH应调至4.0~4.5C.成囊时温度应为50~55℃D.甲醛固化时温度在10℃-15℃E.甲醛固化时pH应调至8~94.下列关于药物填充硬胶囊前处理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填充物料制成粉状或颗粒状B.根据物料堆密度选择空胶囊的号数C.毒性药和剂量小的药物应加稀释剂D.挥发油等液体药物可直接填充E.疏松性药物可加少量乙醇混匀后填充5.空胶囊的制备工艺过程包括A.溶胶B.蘸胶制坯C.干燥D.拔壳、E.截割与整理6.下列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A.吸湿性药物B.药物的水溶液C.易风化的药物D.药物的稀乙醇溶液E.油溶性药物7.胶囊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A.水分B.崩解时限C.装量差异D.微生物限度E.外观8.软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有A.药物混悬液B.油类药物C.药物的水溶液D.固体药物E.O/W型乳剂9.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A.泛制法B.塑制法C.滴制法D.压制法E.融熔法10.下列能用填充硬胶囊剂的药物有A.药材细粉B.中药浸膏粉C.药材提取物加辅料制成的颗粒D.药材提取液E.药物乳浊液11.空胶囊壳质量检查项目包括A.外观、弹性、均匀度B.溶化时限C.水分D.卫生学检查E.重量差异12.制备肠溶胶囊可选用的方法或辅料为A.采用CAP包衣B.采用PEG包衣C.采用PVP包衣D.甲醛浸渍法E.采用丙烯酸树脂Ⅱ、Ш号包衣13.软胶囊囊材原料与附加剂包括A.甘油或山梨醇B.明胶C.琼脂D.二氧化钛E.对羧基苯甲酸14.胶囊剂的特点是A.外观光洁,便子服用B.与片剂、丸剂相比崩解慢C.药物填子胶囊壳中,稳定性增加 D.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E.可制成不同释药方式的制剂15.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有A.外观整洁,异臭B.内容物干燥、均匀C.装量差异合格D.水分含量、崩解时限合格E.微生物检查合格16.空胶囊常加入的附加剂有A.增塑剂B.增稠剂C.着色剂D.遮光剂E.防腐剂四、问答题1.简述胶囊剂的含义及分类2.简述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3.简述胶囊剂的特点参考答案一、A型题1.E、2.C、3.B、4.B、5.E、6.C、7.B、8.E、9.E、10.D、11.D、12.A、13.A、14.B、15.A、16.E、17.E、18.D二、B型题1.D、2.A、3.C、4.E、5.B、6.E、7.B、8.A、9.C、10.D、11.C、12.E、13.B、14.D、15.A、16.E、17.D、18.C、19.A、20.B三、X型题1.BDE、2.DE、3.ABCDE、4.ABCE、5.ABCDE、6.ABCD、7.ABCDE、8.ABD、9.CD、10.ABD、11.ABCD、12.ADE、13.ACDE1、4.ACDE、15.ABCDE、16.ABCDE四、问答题1.答:胶囊剂是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完整版)第十一章自测题答案
第十一章自测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B5、A6、C7、B8、A9、D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背景材料: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答:(1)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4)这是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
(5)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2.结合我国国情,运用所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答:(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2)我国的人口众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3)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还较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
3.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但它们又密切联系,互为条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十一章电极极化练习题
第十一章 电极极化练习题一、判断题:1.用Pt 电极电解CuCl 2水溶液,阳极上放出Cl 2 。
2.电化学中用电流密度i 来表示电极反应速率。
3.分解电压就是能够使电解质在两极上持续不断进行分解所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
4.凡是可以阻止局部电池放电,降低腐蚀电流的因素都能使腐蚀加剧。
5.测量阳极过电位用恒电流法。
6.恒电流法采用三电极体系。
7.交换电流密度越大的电极,可逆性越好。
8.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水溶液时,溶液的pH 值升高。
9.极化和过电位是同一个概念。
10.双电层方程式不适用有特性吸附的体系。
11.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
二、单选题:1.298K ,p 下,试图电解HCl 溶液(a = 1)制备H 2和Cl 2,若以Pt 作电极,当电极上 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 V (外) = φ(Cl -/Cl 2) -φ(H +/H 2) ; (B) V (外) > φ(Cl -/Cl 2) -φ(H +/H 2) ;(C) V (外)≥φ(Cl 2,析) -φ(H 2,析) ; (D) V (外)≥φ(Cl -/Cl 2) -φ(H +/H 2) 。
2.25℃时,用Pt 作电极电解a (H +) = 1的H 2SO 4溶液,当i = 52 × 10-4A·cm -2时,2H η= 0,2O η= 0.487V. 已知 φ(O 2/H 2O) = 1.229V ,那么分解电压是:(A) 0.742 V ; (B) 1.315 V ;(C) 1.216 V ; (D) 1.716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 (A) 1、4; (B) 1、3; (C) 2、3; (D) 2、4。
4.已知反应H 2(g) + ½O 2(g)H 2O(l) 的m r G ∆= -237.19 kJ·mol -1,则在25℃时极稀硫酸的分解电压(V)为:(A) 2.458 ; (B) 1.229 ; (C) > 2.458 ; (D) > 1.229 。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1.促销工作的核心是。
A.出售商品B.沟通信息C.成立良好关系D.寻觅顾客2.促销的目的是引发刺激消费者产生。
A.购买行为B.购买兴趣C.购买决定D.购买偏向3.下列各因素中,不属于人员推销大体要素的是。
A.推销员B.推销品C.推销条件D.推销对象4.对于单位价值高、性能复杂、需要做示范的产品,通常采用策略。
A.广告B.公共关系C.推式D.拉式5.公共关系是一项的促销方式。
A.一次性B.偶然C.短时间D.长期6.营业推行是一种的促销方式。
A.常规性B.辅助性C.常常性D.持续性7.人员推销的缺点主要表现为。
A.本钱低,顾客量大B.本钱高,顾客量大C.本钱低,顾客有限D.本钱高,顾客有限8.企业广告又称。
A.商品广告B.商誉广告C.广告主广告D.媒介广告9.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消费品的促销目标主如果宣传介绍产品,刺激购买欲望的产生,因此主要应采用促销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C.价钱折扣D.营业推行10.搜集推销人员的资料是考评推销人员的。
A.核心工作B.中心工作C.最重要工作D.基础性工作11.人员推销活动的主体是。
A.推销市场B.推销品C.推销人员D.推销条件12.公关活动的主体是。
A.必然的组织B.顾客C.政府官员D.推销员13.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使企业。
A.出售商品B.盈利C.广结良缘D.占领市场14.一般日常生活用品,适合于选择媒介做广告。
A.人员B.专业杂志C.电视D.公共关系15.公共关系。
A.是一种短时间促销战略B.直接推销产品C.树立企业形象D.需要大量的费用16.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公共关系调查B.公共关系计划C.公共关系实施D.公共关系策略选择17.在广告本身效果的测定中,价值序列法是一种。
A.事前测定法B.事中测定法C.事后测定法D.事外测定法【参考答案】1.B 2.A 3.C 4.C 5.D 6.B 7.D 8.B 9.A 10.D 11.C 12.A 13.C 14.C 15.C 16.A 17.A(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很多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数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第十一章练习题
1.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
B.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年龄为划分依据
2.四岁的丽丽知道明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明明的妹妹。
这种现象体现了儿童思维具有下列哪种特点( )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
3.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 )
A.中年人B.老年人
C.年轻人D.少年儿童
4.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5.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
A.6~12岁
B.12~18岁
C.18~28岁
D.18~45岁
6.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开始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
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能偷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
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公正水平
9.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D.实验法
10.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A.自我中心B.不守恒
C.守恒D.不可逆
11.“双生子研究”通常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哪一种因素的最好方法? ()
A.社会文化因素B.家庭环境因素
C.自然物理因素D.生物遗传因素
1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其认知水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年龄是()
A.0~3岁
B.0~2岁
C.0~1岁
D.半岁
13.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集中在性别社会化、道德判断的发展及()
A.信赖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B.亲子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C.互动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D.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14.儿童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的年龄阶段是()
A.9-12个月
B.18-24个月
C.3-4岁
D.7岁前
15.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发展最早的是()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16.个体17岁时正处于毕生发展的( )
A.儿童后期
B.成年早期
C.儿童期
D.青少年期
17.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之一是( )
A.生理变化及适应
B.婚恋与生育
C.感知觉的退化
D.自我意识发展
18.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A.150%
B.120%
C.80%
D.60%
19.儿童逐渐掌握守恒概念的年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0.研究发现4个月的婴儿已显示出对颜色的偏好,该颜色是()
A.绿B.黄
C.紫D.蓝
21、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开始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范围是()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14岁
答案:DBBDB BCBCC DBDDA DBACD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