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木桶原理
什么是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什么是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什么是木桶原理?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
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
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那么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从木桶原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木桶的最终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间的衔接与配合。
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木桶的储水量就会比正立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地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木桶储水量。
启示2: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毫无疑问,在企业中最受欢迎、最受关注的是明星员工,即少数能力超群的员工。
管理者往往器重明星员工,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
这样做很容易打击团队的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
想要避免这个问题,管理者就需要多关注普通员工,特别是对那些"短板员工"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
启示3:别让"短板"葬送自己如果把木桶比做人生,那么"短板"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些弱点。
比如,很多人不注意个人习惯,导致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失误。
什么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什么是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什么是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什么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
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
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
从木桶原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木桶的最终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间的衔接与配合。
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木桶的储水量就会比正立时多得多;或为了暂。
木桶原理木桶第二原理反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木桶第二原理反木桶原理木桶原理 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成为“木桶原理”。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原理还有三个推论: 只有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 所有木板比最低木板高出的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要想增加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
你可以很容易发现木桶和企业的共同之处,即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劣质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水平。
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从而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战斗力,影响了整个系统的综合实力。
因此,一个组织,不是单靠在某一方面的超群和突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而是要看整体的状况和实力;一个团体,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存在突出的薄弱环节。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
引申到企业管理中来,制约企业发展的往往是少数的,一二个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如管理能力、资金、技术、人才问题等。
如果我们把企业当成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与要素比喻成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比如:资金、技术、人才、产品、营销、管理等等,那么一个企业取得业绩的大小,则取决于企业资源中最短缺的资源和要素。
换个角度说,在企业的销售能力、市场开发能力、服务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中,如果某一方面的能力稍低,就很难在市场上长久获利。
其实,一个企业做的再好,管理上都有潜力可挖,换句话说,每个企业都有它的薄弱环节,正是这些环节使企业许多资源闲置甚至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新木桶定律

新木桶定律我们知道的木桶定律——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
传统的木桶定律是把木桶放在平面上来衡量的。
但是,如果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装水的多少就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的长度。
当然这要求长与长要正相对,并且长木块的周围要有相应长度的木块作为她的辅助。
也就是说当我们比别人在某一块短一大节时,不但要选择合适的斜度。
更重要的是把其他木块合理排列起来,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木块。
平面上的木桶,处于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有成熟的游戏规则来管理整个市场,但是在一个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规则下,就要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利用现有规则的有利条件,当别人在计较平面的时候,我们利用斜面和合理排列木块来增加我们装水的能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我们比别人短的板子,可能不会很快的在平面上弥补,在现在的市场速度下,已经不容许你有充足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了,以后也不会再有象海尔、长虹那样,市场给你十几年的时间来发展自己,所以,我们就要利用我们的长处,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斜面,尽可能发挥我们现在拥有的条件。
先比别人多蓄水,蓄水之后,在过程中改善我们的短板,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咸鸭蛋理论产生台湾宏基电脑公司的老板施正荣,2004年退休以后,到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讲他的一个经营哲学,咸鸭蛋的经营哲学。
他说小时候家里穷,妈妈借高利贷做生意,可以选择做两种生意养活全家。
第一种生意是卖咸鸭蛋,咸鸭蛋的零售价3块钱一斤,毛利率10%,也就是说卖一斤咸鸭蛋挣多少钱,3毛钱,但是咸鸭蛋有个问题啊,容易破,容易烂,容易坏,不容易运输,不容易贮存。
第二个生意,卖笔记本,笔记本好啊,不吃草不吃料还不坏,毛利率达到50%,所以,如果仅仅看利润率的话,做什么生意?笔记本。
但是施正荣说,他妈妈依然选择了做咸鸭蛋,为什么?因为咸鸭蛋是现金生意,没有什么比现金生意更好的了,第二个原因,周转快啊,他两天卖一次啊,笔记本倒是好,半年卖一本利润率让贷款的利息给吃了个干干净净啊。
木桶原理

现代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它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一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构成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实践中,“木桶理论”这一富含哲理的观念,被用来解释许许多多的现象。
但是,在原始表述中由于未曾涉及其适用范畴和约束条件,一些具有很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学者,就根据不同环境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演绎、引申,形成了“木桶理论”的各种新版本。
“木桶斜放理论”有人认为,补短毕竟要加大投入,是件费力而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因此应当合理挖掘现有要素的潜能,就是要在“用”上下功夫,扬长避短,甚至故意突出其长处,也许比一味弥补其短处更有效果。
如果继续用木桶的比喻来说,就是将木桶向长板一方倾斜放置,比正着放置要增加更多的容量。
这种认识好像有点强词夺理或者偷换概念,但似乎也自成一说。
这个新“木桶理论”版本是在启示人们:用人贵在用其所长。
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老先生所讲:用人不求全,有 70分的人才就好。
“木板密合理论”也有人认为,对一个木桶而言,如果木板长度都合适,但相互之间如果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或者说无法达到应有的容量。
因此强调要注意强化木板之间的密合程度,防止水从缝隙泄露。
这个版本的新“木桶理论”显然是在启发人们,对一个组织的战斗力而言,其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由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所决定。
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不但要均衡,更要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各部门、人员之间在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进行密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木板密合理论”可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协作、沟通的重要性。
提高木桶装水的能力,必须有两个措施相配合:加长木板,并让木板之间结合得更紧密。
“铁桶理论”桶为水而做,水因桶而立,一个木桶,即使是铁桶,无论其桶壁多厚多坚,只要在桶底有个米粒大的小眼儿,水必然流失,如果不加修补,这桶也就成了一个废物。
对此现象,不妨称为“铁桶理论”。
木桶新原理

木桶新原理【旧木桶理论】: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想提高木桶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新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以及这个木桶是否有坚实的底板。
底板不但决定这只木桶能不能容水,还能限制容多大体积和重量的水,而木板间如果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到最后一滴水都没有。
【反木桶理论】:——反论之一:如果木桶比喻的是一个"刚性"结构的组织或者企业,那么为什么要是这个木桶呢?如果企业是一个"无边界"的"柔性"组织,犹如一个自动平衡和自动修复的"容器",每一个缺口和短板都可以尽快通过自我修复和自我组织得到弥补,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短板",其自我平衡能力会始终保持各个板之间的平衡。
——反论之二:即便木桶存在短板,为什么一定要补齐那块短板呢?你可以把最短的那块木板去掉,从而组成一个新的没有短板的木桶。
【木桶之比喻】:有关此的比喻较多,此处归纳的是比较贴切的几个——木桶之盛水:绩效或者经济效益,此为木桶之产出,也是组织与企业存在以及追求的基本目标。
——木桶之底板:组成木桶的基座,比喻企业的基础管理,即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
——木桶之木板:指人力、资本、管理、技术、市场等企业运营的各种资源和能力。
——木桶之直径:规模和大小。
企业或企业家的胸怀和眼光决定它的长久。
——木桶之长板:相对比较突出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或关键性能力。
——木桶之短板:劣势、缺陷或者不足。
——木桶之缝隙:资源或能力之间的协作、沟通、配合的量度。
——木桶之桶箍:企业文化,凝聚力,向心力。
『应用篇』——木桶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1、桶底——岗位培训和素质培训工作不搞好,就没有成长基础2、木片间隙——岗位衔接不好,只能让人力资源大打折扣3、木桶位置不是水平——无序和人力资源管理或者说人力资源的出发点不正确,那么人力资源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新木桶原理作文范文

新木桶原理作文范文
新木桶原理。
听说过木桶原理吗?就是那个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
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道理。
可现在,这个说法变了。
不是看短板,而
是看长板,还有怎么把这些长板连在一起。
你说奇怪不奇怪?
其实想想也对,现在这个世界,不是以前那个资源紧缺、什么
都得均衡的时代了。
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只要你有一样特别突出,
别人就会注意到你。
就像那些网红、明星,他们可能别的方面都不
咋地,但因为有一项特长,就红了。
这个新木桶原理啊,告诉我们,别光盯着自己的短板看,也得
看看自己的长板。
团队也是这样,别总想着怎么补齐每个人的短板,得想想怎么利用他们的长板。
把每个人的长处都发挥出来,这个团
队就无敌了。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得认识到,现在的社会,全面发展
是好事,但有自己的特长更重要。
别老想着补齐短板,得把心思放
在长板上。
其次,如果你是个团队领导,得会看人。
得知道谁擅长
什么,然后让他们做最擅长的事。
最后,我们都得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得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立足。
这个新木桶原理啊,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别光盯着短板看,也得看看自己的长板。
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才能在这个世界里走得更远。
木桶原理的内涵及其应用

木桶原理的内涵及其应用1. 木桶原理的概述木桶原理,也称为桶效应,指的是“一只桶所能装的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这个原理比较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系统、团队或者个体在某个方面的发展、效能或者效益是由整个系统、团队或者个体中最弱的那个方面来决定的。
2. 木桶原理的具体含义和解读2.1 最弱环节的限制木桶原理强调了一个系统中最弱的环节会对整个系统的效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个系统、团队或者个体的整体表现受制于最薄弱的环节,就像一个桶的容量由最短的那块板来决定一样。
2.2 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木桶原理提醒我们,为了使系统、团队或者个体的整体效能最大化,我们需要注重提升整体能力,而不仅仅关注某个环节的独立优化。
只有当每个环节都不成为系统的短板时,整体效能才能够得到提升。
2.3 破绽和漏洞的重视木桶原理还暗示了系统中潜在的破绽和漏洞可能成为最致命的弱点。
对于系统、团队或者个体来说,及早发现和修复这些破绽和漏洞,对保障整体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3. 木桶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1 工作环境与员工表现在工作环境中,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团队中表现最弱的成员往往会成为整个团队发展的瓶颈。
为了提升整体的工作效能,我们需要关注和帮助团队中的弱者,使其与其他成员保持相对均衡,以免拖慢整个团队的步伐。
3.2 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也遵循着木桶原理。
当我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可以提升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然而,如果我们只关注某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比如只注重饮食而忽略运动,那么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就会限制整个健康状态。
3.3 项目管理与任务分配在项目管理中,木桶原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项目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或者最关键的任务。
项目管理者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任务分配时,合理安排资源和人员,注重平衡各个环节的负责人,也是遵循木桶原理的体现。
木桶原理ppt课件

分析团队结构
评估现有团队的结构,包 括人员配置、职责划分等 ,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调整人员配置
根据团队目标和业务需求 ,公道调整人员配置,确 保团队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
建立协作机制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促 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 合作,提高整体效率。
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
了解员工需求
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以便制 定有针对性的鼓励措施。
设定明确的目标
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使员 工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预
期成果。
提供适当的嘉奖
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提供适当 的嘉奖,如晋升机会、奖金、表 彰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04
木桶原理的启示
重视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
每个成员都有其特殊 的价值和奉献。
培养和发挥每个成员 的潜力,提升整体水 平。
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中,木桶原理提醒教 师和学生要关注自己的短板,努 力提高自己的弱项,以到达整体
水平的提升。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中,木桶原理强调企业应 关注自身的薄弱环节,如供应链、 销售渠道等,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个人发展
个人发展中,木桶原理启示人们要 找到自己的短板并加以改进,以实 现全面发展。
02
03
如何提升木桶的容 量
提升“短板”的策略
01
02
03
确定短板
第一需要辨认出木桶中最 短的木板,即团队或组织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瓶颈 。
制定改进计划
针对短板,制定具体的改 进计划,包括培训、招聘 、资源投入等方面。
持续改进
在实施改进计划后,需要 持续关注并调整,确保短 板得到有效提升。
优化团队结构
木桶原理的核心思 想
木桶原理是什么

木桶原理是什么
木桶原理是指一个桶的容量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换句话说,一个桶装满水的时候,水可以流出的最大速度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
这是因为其他较长的木板可以容纳更多的水,但由于最短的木板的限制,水只能以这个短板的高度流出。
这个原理可以在很多方面进行类比。
比如,在团队合作中,团队的效能常常取决于最弱的成员。
无论其他成员多么优秀,团队的整体表现都受制于最弱的一环。
在个人能力发展上,最容易成为阻碍的短板往往需要特别关注和提升。
此外,木桶原理还提醒我们在管理风险时要注意最薄弱的环节。
在项目管理中,如果某个环节存在较大的风险,那么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将由这个环节的处理能力所决定。
因此,管理者在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时,需要特别重视并加强最脆弱的环节,以确保整体风险可控。
综上所述,木桶原理强调最短的一条板决定整体容量的特点,提醒我们在团队合作、个人能力发展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注重最薄弱的环节,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提升。
木桶原理的基本原理

木桶原理的基本原理木桶原理是指,桶的容积不仅取决于桶的最高点,还取决于桶的最低点。
换句话说,木桶的装载容积由最短的木板所决定。
这个原理源自于木桶制作的过程,因为木板有不同的长度,因此最短的那块木板就会成为木桶的“短板”,限制整个木桶的容积。
木桶原理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偏差影响力原理,也称为缺陷原理。
偏差影响力指的是,对于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其最终的表现取决于最薄弱的部分。
正如木桶装水一样,水流所占据的是木桶最短的木板的高度,而不是整个桶的高度。
同样,在人际关系中,一群人的关系和互动效率取决于成员之间最薄弱的关系和能力。
第二个方面是生态适应原理,也称为环境限制原理。
生态适应原理指的是,每个生物都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来生存和繁衍后代。
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资源都是有限的,而每个物种的繁衍和存活都受到资源限制的影响。
同样的,对于木桶来说,木板的数量和长度是有限的,每块木板都必须适应木桶的形状和大小来确保桶的完整性。
理解木桶原理的关键是意识到,在每个系统中都存在弱点,也就是说,在任何系统中都存在制约因素。
无论是个人、团队、公司还是社区,都有一些最薄弱的环节,阻碍整个系统的质量和生产力的提高。
这些短板需要被识别、检验、加强,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发展。
在管理和领导方面,木桶原理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提醒我们,在团队或组织中,一些员工或部门可能成为整个系统中的最薄弱环节。
如果不加以解决,这些短板将会限制整个团队或组织的表现。
例如,在一家公司中,销售团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环,但如果该公司的生产和供应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销售团队的能力将受到阻碍,无法充分发挥。
另一个与木桶原理相关的重要概念是“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
系统思维是一种建立系统、理解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方式,通过该方式可以识别常常被忽略的交互影响和反馈循环。
系统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系统的行为和表现依赖于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反馈、调节和适应。
新木桶原理写作文

新木桶原理写作文整体的效能是由最弱而不是最强的部分决定的,这是木桶原理的含义。
这个适用于一个系统,比如团体管理,其中最差的成员可能会使其他人的努力付之东流。
比如航天工程,一个操作的失误、一个零部件的损伤都可能会造成灭顶之灾。
衍生至个人发展上也就是可以的。
比如说一个人可能将存有能力存有智慧,但是存有可怕瑕疵,例如盲目狂妄、猛烈自卑、半封闭自我等性格瑕疵,或抽烟吸毒、高傲粗野、极度贪婪等犯罪行为瑕疵,都会影响至人的充份发展。
怎样避免或弥补这种缺陷,途径有加强学习、修养,强化细节和过程管理等等。
这个原理引申出来的一个定律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写作文从系统管理和人身学识二者挑选一个角度就可以。
至于结构,可以灵活掌握,根据自己的习惯,可以从令人震撼的事例入手,也可以从讲道理入手。
桶理论:一只木桶能上装多少水依赖于最短的一块木板长度,而不是最久的那块。
假设这个木桶制作工艺精良,除了存在短木板会影响装水多少以外,不存在其他问题导致漏水。
但在儿时的记忆中我担去挑水的木桶,能装多少水回来确是很需要小心和一些技巧的:一、特别注意水无法上装的太多,否则在路上有可能利沙过来;二、木桶没有漏水的缝隙;三、把水放入水缸的时候,动作必须慢不然可以淋在地上;木桶原理这里我引申一下,一直木桶好比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否则就会变成一个看上去能装满水实际上确是一只会不断漏水、渗水的木桶。
木板长度一样,木板与木板之间融合较好的木桶如同一支强有力的战斗团队,但在一个团队当中总会存有能力相同、水平相同的人跑在一起,大家互相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如果身兼这支团队的领导者只看见最短的那一块去忽略了团队整理协作能力,为失利打听一个借口则就是万万没用的。
木桶定律

而且实践证明,超级明星很难服从团队的决定。明 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的 起点不同,他们需要的是不断提高标准,挑战自己。 所以,虽然“明星员工”的光芒很容易看见,但占 公司人数绝大多数的非明星员工也需要鼓励。三个 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非明星员工”激励得好, 效果可以大大胜过对“明星员工”的激励。
在家电的舞台上,百家争雄,然而海尔却一步 一个脚印地跑在最前列。为什么?海尔的资本 不是比别人厚,引进的国际人才也并不比别人 多,人才素质不比别人高……一句话,海尔的 “高木板”并不多,但人家有一个好的团队, 其整体绩效不比任何“高木板”差。
有没有,以及有没有漏洞决定了桶能不能装水。
木桶原理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
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
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
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组织、 一个团队、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
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
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 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
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
决于桶壁上 的那块木块,而恰
恰取决于桶壁上
的那块。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
木桶才能盛满水。
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
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新木桶原理是基础管理理论,一个木桶首先考 虑的是能不能装水,而不是装多少水。桶的底
根据权威的IDC公司预计,在美国,到2005年企业 花在职工培训的费用总额将达到114亿美元,而被 誉为美国“最佳管理者”的GE公司总裁麦克尼尔宣 称,GE每年的员工培训费用就达5亿美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且将 成倍增长。惠普公司内部有一项关于管理规范的教 育项目,仅仅是这一个培训项目,研究经费每年就 高达数百万美元。他们不仅研究教育内容,而且还 研究哪一种教育方式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新木桶原理与基层海关管理

质 、排列分布情况 等众 多因素 紧密相关 。为 了便 于
论述 ,在本文 中 ,笔者姑且 将木桶 原理延 伸 出的其 他定律称 为新木桶 原理 。
一
面求 大 ,而不 断增加 木板数 量 。事 实上 ,木板数量 越 多 ,木板本 身或 木 板 间 出现 问题 的概 率也 越大 。 八是长 短板 的资源组合 情况 。长短 高低是 一个辩证 统 一 的概 念 ,要敢 于打破 原有 的组合模式 ,将长 短 板 按 照 一 定 的 尺 寸 进 行 分 类 重 组 ,制 造 出新 的
亚 里 士 多德 有 句 名 言—— “ 律 就 是 秩 序 ,有 好 法
的法 律才有 好 的秩序 ” ,这 映衬 出法 规制 度 的重要
要 的借鉴意 义 。
( ) 泰桶 自愿容 水量— —发 展 目标依 法 行 政 ,依 制 度 治关 , 用健 全 、完 备 的制度 管理人 、引导人 ,强化长效 内
开裂等 现象 ,延 长木 桶使 用 寿命 。七是 木 板数 量。
木 板数量应 与木桶 大小 、能力相适 应 ,切勿 为了片
理的讨论 和实践 的不 断深人 ,木桶 原理延伸 出很多 其他相关定 律 ,如 木桶 能 不 能容 水 、能容 多少 水 ,
除了取 决 于最 短 的那 块 板 ,还 与 木 板 的数 量 、材
一
木桶质量 的关键所 在 。佳 禽择 良木而栖 ,恶虫选 朽 木而蚀 ,如果制作 木桶 的木板本 身存在 问题 ,那 么 不但该 片木 头 容 易 漏 水 ,更 会 使 其 他 木 板也 遭 到
腐蚀 。
因此 自愿储水 量是基 础 ,是 前提 。二是木板 的排列 分布情况 。任何 一 只木 桶都是 由一块块 木板通过 一
新木桶原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新木桶原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新木桶原理可以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得到应用,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素质。
1、确立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学校和老师要结合新木桶原理,确立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效果立竿见影的课堂,让学生在其中享受成长的乐趣和安全感。
2、建立相关课程: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依据新木桶原理,学校及老师开发出相关的课程,如社会实践类课程、艺术思维类课程、企业实训类课程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施素质测评:在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及老师要实施素质测评,依据新木桶原理,不断调整、优化学生素质教育,赋予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动力,以更快速的速度提升学生的素质。
4、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学校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课外的素质教育中,坚持新木桶原理,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进度。
木桶工作的原理

木桶工作的原理木桶工作原理是指一种通过木桶的结构和原理来实现工作的方式。
它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水利等领域。
木桶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木材的特性和桶体结构的工作原理,达到合理运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首先,木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基于木材的特性而设计的。
木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可以被加工成不同形状的桶体。
并且木材还具有一定的抗压性和抗拉性,可以承受一定的外力。
这使得木材成为制作木桶的理想材料。
其次,木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充分利用了原始的物理原理。
木桶采用圆筒形状的桶体,这是因为圆筒形状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同时,木桶通常由多块木板组成,通过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组装而形成桶体。
这种多块木板的结构可以减少木材的消耗,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木桶的工作原理还体现在水密性和容积的设计上。
木桶通常通过将多块木板的末端嵌入榫槽中,或使用木桶铁箍等工艺来保证桶体的密封性。
这样可以防止水分或其他物质的泄漏。
此外,木桶的容积也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容积大小。
木桶的工作原理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谷物储存中,木桶被用来存放粮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木材的吸湿性来调湿,保持谷物的稳定湿度,防止霉变。
此外,木桶结构还提供了一种便于储存和运输的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存放和搬运。
在建筑领域,木桶的工作原理被用于制作屋顶和桥梁等构件。
木桶结构的屋顶可以提供一定的斜度,使雨水顺利排除,防止渗漏和房屋损坏。
同时,木桶也可以用来制作桥梁的桥面,通过合理设置桶体结构和加强杆件,使桥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水利领域,木桶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水井的设计,木桶被用来作为提水装置。
通过合理地利用桶体结构和绳索的配合,可以将水从井底抬到地面上。
这种原始的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们饮水和灌溉的需求,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总而言之,木桶工作的原理是通过合理设计木材的结构和利用木材的特性来实现工作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经常有这样的抱怨:过去说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而现在,在经过了很多的培训和学习之后,我们已经基本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并且尽了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所学到的新东西——如平衡计分卡、360度绩效反馈、宽带薪酬、胜任能力模型等等——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之中,但实施的效果却往往是让我们大失所望,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四周的挡板高低不同的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那么影响一家企业的生产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并不这只桶上高度最高的那块板,而是高度最低的那块板。
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上来说,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生产率或经营绩效显然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权且将位于这只桶四周的挡板缩小到仅仅代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木桶上的这些木板分别代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人员的招募甄选和雇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各方面内容。
然而,仅仅有上面的这一只木桶还无法解释我国企业在吸收、引进各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时所存在的效果不佳的问题,需要再引入另外一个木桶。
这个新的木桶所代表的是绩效优异企业(既可以是国外先进企业,也可以是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异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通常情况下,这些绩优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以及绩效水平都高于问题企业。
也就是说,绩优企业的木桶挡板更高,盛水的垂直高度也更高。
于是,可以把我国很多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过程,比喻为一个看着绩优企业的木捅来建造自己的木桶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问题企业以绩优企业为标杆,力图营造一个像别人那只木桶一样高、一样好的新木桶。
这种学习加改进的做法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的,然而,问题在于,很多企业所看到的绩优企业的木桶是一只近乎完美的木桶,它们无论是在组织结构设计、流程再造、绩效管理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开发、薪酬管理方面,水平看上去都那么高。
在迅速提升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强大动力推动下,盲目地根据人家的绩效管理那块板来拔高自己的绩效管理这块板,根据人家的薪酬管理那块板来拔高自己的薪酬管理这块板,总之,最好是全面提升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但是,这种过于刻板的一对一拷贝的做法(尽管很多时候也加上自己的一点创新),却为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首先,很多企业在改善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时,看不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所存在的各种联系和逻辑关系(其中有些是显在的,还有很多则是潜在的,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看到的),单纯以绩效考核或者薪酬设计这些单项的改革作为加高木桶的突破口。
然而,这些企业忽略了一点,尽管自己的绩效考核或者薪酬设计这两块板子确实比人家的低很多,并且很多绩效企业都在宣扬自己的绩效管理制度如何如何好,但是对于本企业来说,自己最短的那块板子却很可能是设计不合理的组织结构,这是一块比绩效和薪
酬还要短的板子。
事实上,这些绩优企业的木桶也不是一次造好的,人家也是通过不断地交替式地弥补自己的短板才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木桶加到这么高的位置上的。
因此,人家现在之所以大谈企业文化如何重要,这可能是因为人家的组织结构、绩效管理体系、薪酬体系等板子已经很高,但是惟独组织文化是人家的一块短板,因此人家由于弥补了这块短板而使绩效水平大增。
这个时候,如果由于绩优企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就以为人家搞企业文化这么有效,我也要马上去搞企业文化,那可能就要犯错误了。
这是因为,你最短的那块板子可能并不是企业文化,而是其他一些对人家来说早已做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工作分析。
因此,不要盲目跟着人家跑,关键是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短板。
其次,我们的很多企业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时候,普遍存在拔苗助长的急躁心理,认为拿个“最先进的壳子”一套,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管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到了某个阶段,才能去做那个阶段的事。
比如大企业往往必须有一套精密而系统的薪酬、培训、晋升、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但是对于小企业而言,粗线条的管理可能反而是更有效的,很多小企业甚至连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都不需要。
如果小企业也学着去引进大企业的“精密”管理方法,其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可能结果会恰恰相反,不仅效率没有提高,成本还进一步加大了。
再拿绩效管理来说,人家可能最早首先做到了对工作职责和岗位工作规范等静态绩效的严格考核,后来又发展到了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动态绩效考核,再后来又发展到360度绩效反馈。
近些年来,为消除单纯考核财务指标对企业健康发展的不利,又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实现企业绩效、部门或团队绩效以及个人绩效的紧密结合为目的,发展出了平衡计分卡这种新的绩效考核思路。
那么,我们在学习人家的造桶技术的时候,应当怎样下手呢?是直接把人家当前最好的东西拿过来吗?是直接在企业中全面铺开360度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平衡计分卡考核方法呢,还是应当先把岗位职责的履行以及目标管理扎扎实实地做好,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朝着更为全面而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靠拢呢?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都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了前者。
360度绩效考核和平衡计分卡都可以算在国内目前最热闹的人力资源概念之列了,许多过去从来都没有搞过规范的绩效考核,甚至连基本的岗位职责都不清楚,目标管理从来就没有到位的企业,也上来就引进所谓最新的技术,其后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因此,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绩优企业,那么我们可以清晰地在木桶的每一块板子上看到一条一条水平逐渐加高的历史水位线,这是人家的管理水平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提升的结果。
今天,在这些绩优企业的每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最耀眼的那些东西,都是位于每一块扳子最高处的那些东西。
因此,即使你现在发现绩效管理确实是你的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板子,你也不能眼睛盯着人家的绩效管理这块板子的最高峰,妄想把那块最美、最耀眼的板子直接搬到自己的木桶上来,一下子把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升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上去。
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在人家那块板子上最炫目的顶点之下,是有坚实的丛础在支撑着的。
总之,即使是在找到自己的短板或者弱点的时候,也不能指望一次到位式地把这块板子补上。
正确的思路应当是,一方面知道自己最终要到哪里去,即在心目中很清楚绩优企业的“木桶”是个什么样子;另一方面还要有耐心,工作需要分步骤地做,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必要时可能还要走点的弯路。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必须认清一个道理,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一项利用某种新的理念、工具和方法就
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它实际上是一个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环境、成长阶段、业务性质以及人力资源状况等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依靠常年的日积月累不断改善的过程。
事实上,在国际上流行的任何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工具都是有其发展过程和实施的背景要求的,如果不考虑它们在什么条件下有效,就盲目地引进所谓的新理念以及新技术,结果反而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由于中国企业特定的历史发展历程,我们在许多领域都缺乏最原始的基本制度和设施建设,所以,国际上很多流行的东西在中国可能都要变通地使用,甚至是必须要等到条件成熟之后才能使用。
第二,要想提升企业的总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扩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其部门所在企业中的影响力,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的,这一点在人力资源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的中国企业中,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当前,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未被企业领导者和直线部门经理人员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了解并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解决管理者认为最棘手的问题,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改变管理层对人力资源部的看法。
而不能一味地用苍白的新名词、新概念和新理论去说服老板,甚至与其他管理人员发生管理冲突。
第三,为了找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短板,中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一方面需要完整、系统地掌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还必须懂得如何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诊断,然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且推动这些措施的落实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