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围
司马迁《垓下之围》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垓下之围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垓下之围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原文阅读: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垓下之围》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及翻译
《垓下之围》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及翻译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 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大学语文垓下之围课件
• 垓下之围简介 • 垓下之围的情节分析 • 垓下之围的人物形象 • 垓下之围的艺术手法 • 垓下之围的影响与评价 • 垓下之围的课堂互动与讨论
01
垓下之围简介
垓下之围的背景
楚汉相争时期
垓下之围的故事发生在楚汉相争 的历史背景下,是刘邦与项羽两 大军事集团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 。
政治手腕高明
01
刘邦在垓下之围中运用政治手腕,成功化解了危机,展现出其
高明的政治智慧。
善于用人
02
刘邦善于发掘和利用人才,垓下之围中,他借助张良、韩信等
人的智谋,成功化解了危机。
坚韧不拔
03
刘邦在面临困境时,始终保持冷静和坚定,展现出坚韧不拔的
品质。
其他人物的形象分析
张良的形象
张良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在垓下之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运筹帷幄之中,决 胜千里之外,展现出卓越的智谋和战略眼光。
对偶
在垓下之围中,作者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对仗等方式 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描绘场景,使得语言更加优美、有节奏感。
05
垓下之围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垓下之围作为古代文学经典,对后世 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开创了历 史传记文学的先河,为后来的历史小 说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垓下之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 成为了后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和 元素,丰富了文学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
人物刻画
在垓下之围中,作者通过对项羽、 刘邦等主要人物的刻画,使得故 事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
语言特色
生动形象
垓下之围的语言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等,使得语言更加鲜明、生动,让读者感受到垓下之围
《史记·垓下之围》注释、分析
垓下之围司马迁《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项王军壁①垓下②,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③,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④;骏马名骓⑤,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⑥,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⑦!”歌数阕⑧,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⑨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⑩,麾下⑪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⑫溃围⑬南出,驰走。
平明⑭,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⑮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⑯,迷失道,问一田父⑰,田父绐⑱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⑲,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⑳不得脱㉑,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㉒七十余战,所当者㉓破,所击者服,未尝㉔败北㉕,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㉖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㉗决死,愿为诸君快战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㉙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㉚。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㉛山东㉜为三处㉝。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㉞,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㉟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㊱而叱㊲之,赤泉侯㊳人马俱惊,辟易㊴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2023福建专升本 司马迁《史记·垓下之围》翻译
《史记•垓下之围》司马迁〔西汉〕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歌数阕,美人和之。
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2.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田父绐曰:“左。
”老农骗他说:“往左拐。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
汉骑追者数千人。
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垓下之围翻译及赏析
垓下之围翻译及赏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垓下之围原文:司马迁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凉,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日:“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垓下之围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_文言文翻
垓下之围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_文言文翻译原文阅读: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垓下之围》原文翻译及注释
《垓下之围》原文翻译及注释文言文《垓下之围》选自文言文阅读,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 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古诗垓下之围翻译赏析
古诗垓下之围翻译赏析文言文《垓下之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 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垓下之围的全文翻译
垓下之围的全文翻译项羽的军队驻守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
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
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
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所攻击的敌人都被降服,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
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
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
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
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
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
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
文言文垓下之围翻译
汉高祖五年,楚汉相争,天下未定。
时项羽困于垓下,四面楚歌,士气低落,形势岌岌可危。
项羽,名籍,字羽,力能扛鼎,勇冠三军。
昔日楚怀王崩,诸侯共立熊心为帝,号曰义帝。
羽因功封为鲁公,后封为霸王,威震天下。
然项羽性刚烈,不恤士卒,好战无厌,终致天下大乱。
及至楚汉相争,项羽自恃勇猛,屡破汉军,然汉高祖刘邦深谋远虑,逐渐壮大。
是时,汉高祖刘邦遣使说项羽,欲以和议结束战事。
项羽大怒,曰:“吾有何罪,而汉王欲和?”遂不听使者之言,继续攻战。
汉高祖五年,汉军与楚军在垓下展开决战。
时楚军粮尽,士卒疲惫,项羽见状,心生一计,欲以奇兵夜袭汉营。
是夜,项羽亲率精锐,衔枚疾走,突袭汉营。
汉军惊慌失措,大乱。
项羽乘机杀入,斩杀汉将数人,汉军士气大挫。
然项羽虽胜,然垓下之围犹在。
汉军四面合围,楚军内外交困,形势愈发危急。
项羽知事不可为,遂召集部下,欲决一死战。
部下皆劝项羽暂且退守,以待时机。
项羽不听,曰:“吾等虽败,然尚有数万精兵,何惧汉军?今日之战,若不胜,吾宁死不屈!”项羽遂率军出战,与汉军激战于垓下。
时楚军虽勇,然汉军人数众多,且士气高昂。
项羽奋战多时,力不从心,遂被汉军围困。
项羽知事已至此,乃对部下曰:“吾今困于此,必死无疑。
然吾虽死,愿尔等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报仇雪恨!”项羽言罢,挥剑自刎。
楚军见状,无不痛哭流涕。
汉军见项羽已死,遂乘胜追击,楚军溃不成军。
自此,楚汉相争之势,已定汉胜。
垓下之围,楚汉相争的转折点。
项羽虽勇,然终究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后人叹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虽死,然其英勇事迹,千古流传,为后世传颂。
垓下之围司马迁
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假设德。
〞乃自刎而死。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 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 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 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 未尝有也。及羽背关心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 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 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睨天下、目空一切,因此造成他刚愎自用的性格,难和他
人共事。不善於用人,又听信谗言,韩信 、陈平、黥布
等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但後来却一个一个的离开项羽转
而投奔刘邦,就连身边唯一的亲信─范增也求去,孰不知
这些不为他所用的人正是将来在军事上彻底消灭他的人。
•
少了智囊团在身边的项羽,对於称霸後的局势无法掌
握,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他只想当霸王却没有统一全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 别时路 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霸王别姬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 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 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史记?
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 历史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 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 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 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 事功〕五个局部,共五十二万字。
为诸君溃围
•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垓下之围原文、注释及知识点整理
垓下之围①司马迁项王军壁②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③,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④;骏马名骓⑤,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⑥,美人和之⑦。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⑧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⑨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⑩,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⑪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⑫,迷失道,问一田父⑬,田父绐⑭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⑮,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⑯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⑰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⑱,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⑲。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⑳。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21,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22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23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24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25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26。
乌江亭长○27檥船○28待,谓项王曰:“江东○29虽小,地方○30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31!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32江东父兄怜而王我○33,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34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35,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楚汉战争之垓下之围
楚汉战争之垓下之围
垓下之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前202 年,是楚汉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当时,刘邦率领汉军和韩信、彭越等诸侯军队共约40 万人,将项羽率领的楚军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
刘邦采用了各种战术和策略,如筑城、设防、突袭、包围等,逐渐削弱了楚军的实力。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采用了破釜沉舟的战术,率领楚军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然而,由于汉军和诸侯军队的实力强大,楚军最终惨败,项羽被迫自杀。
垓下之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它标志着楚汉战争的结束,也宣告了汉朝的建立。
这场战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垓下之围的故事
垓下之围讲的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因刚愎自用,不听谋士建议,在汉军布置了几层兵力的情况下,被汉军重重围困在垓下,最终自刎而死的故事。
具体细节如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垓下之围》原文及译文赏析
《垓下之围》原文及译文赏析出处或作者:司马迁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中考文言文《垓下之围》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垓下之围》全文详细翻译导读:选自《史记》垓下之围作者:司马迁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
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
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
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
”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
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
垓下之围司马迁PPT课件
3
心狠手辣
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刘邦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 段,展现出心狠手辣的特质,这也为他日后的统 治埋下了隐患。
其他人物形象
范增
作为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具有深远的眼光和谋略,多次为 项羽出谋划策,但最终因项羽的刚愎自用而未能实现他的战 略意图。
韩信
韩信是刘邦手下的一名杰出将领,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 导能力,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也因为 功高盖主而最终遭刘邦猜忌和杀害。
后世文学艺术对垓下之围的再现与解读
后世的文学艺术作品经常以垓下之围为题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解 读角度,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
一些文学作品通过对垓下之围的深入挖掘和解读,揭示了这一历史事件 背后的人性、命运和历史规律。
影视作品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垓下之围的历史 场景和人物形象,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震撼和悲壮 。
THANKS
感谢观看
06
垓下之围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垓下之围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01
垓下之围是楚汉战争中的重要战 役之一,具有转折点的作用,标 志着楚汉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 根本变化。
02
垓下之围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英勇 和智慧的象征,对后世的战争和 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垓下之围对楚汉历史的意义
垓下之围决定了楚汉两国的最终归属 ,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整个 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垓下之围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 场战役,决定了天下的归属。
垓下之围的直接起因
项羽在彭城之战后,率领少量亲兵突 围成功,但主力被刘邦军队围困在垓 下。
项羽为了突围成功,率领少量亲兵发 起多次冲锋,但均未能成功突破刘邦 军队的包围。
垓下之围原文及翻译注释
垓下之围原文及翻译注释1、垓下之围原文:垓下之围【作者】司马迁【朝代】汉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垓下之围教学目标: 1 了解司马迁及《史记》2 熟悉文章大意(重点字词句的翻译)3 分析文中刻画人物的方式(细节描写)4 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评价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含义,了解历史进程2、学习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手段3、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教学难点:1、刻画人物的方式及在文中的体现2、如何引导学生公正理性的评价或判断人物教学过程:1、司马迁、《史记》简介2、垓下之围浅析3、项羽的形象分析4、理性客观评价项羽导入:①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下过象棋或者看过象棋吧!大家说说看象棋里面都有些什么啊?说得非常好,但是大家好像忽略了什么东西。
大家只说了棋子,但是棋盘呢!棋盘中间写了四个什么字吧!楚河汉界!对了,由于当年楚汉相争十分的激烈,因此把象棋中的两方对垒看做另一场激烈的战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汉相争的最后一站《垓下之围》发展:这篇文章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我们先来简单的回忆一下司马迁及《史记》。
大家快速的浏览一下课前导引,了解一下《史记》。
一、作者、背景简介: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作太史令。
司马迁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学习。
青年时代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
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下层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
父死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史记》的写作。
五年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
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这段历史在电视剧《大汉天子》中有展现,大家可以看看了解一下。
鲁迅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美的一篇。
二文章浅析②大家请花几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看看文章大概讲了哪几件事?需要注意一下几个字:第一段倒数第二行的“美人和之”“和”读he(四声);第二段第一行“乃上马骑”“骑”读ji(四声);第三段第二行“亦足王也”“王”读wang(四声);111页第二行的“怜而王我”也读wang(四声);最后一段“舜目盖重瞳子”chong(二声),其它书上标出来的都标好写在书上。
文章的层次十分的清晰,每一段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首先来看第一段(请同学翻译,并对不了解的部分进行指正)③分析:第一段讲的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啊?(可提示:霸王怎么样啊?)我们来看看当时项羽所处的环境——四面楚歌,军情是何等的紧迫啊。
换做一般的将领,此时应该是召集部下一起商量怎么杀出重围。
但是项羽这时候却是饮着酒,唱着哀歌。
唱着乌骓马呀,虞姬呀,我该将你们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刚强男人柔情似水的另一面。
虞姬也是伤心不已,悲伤的和着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手下的人听到了都是悲伤不已,没有人敢抬头看项羽。
当时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就自刎而亡了。
当天晚上唱完歌,哭完之后项羽像我们大多数人想得一样选择了突围。
我们来看看他怎么突围的?路上都遇到了谁?做了什么?好,大家来看第二段。
(请三位同学翻译)④这第二段项羽干什么了啊?在哪里?打仗,文章用的词语是“快战”,地点是在东城。
大家注意看项羽突围的时候人数的变化,首先是八百骑,接着过了淮河,只有百余骑,之后是二十八骑,最后剩了二十六骑。
反过来,看看汉军,首先是五千骑追之,后来是数千。
兵力对比十分的悬殊。
大家仔细看看,第二段里面似乎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项羽迷路了,找田父问路。
但是田父“绐”之,绐的意思欺骗。
⑤但是大家说说,为什么田父要骗他呢?拓展:项羽巨鹿之战坑杀战俘,火烧阿房宫,屠城等所以,项羽是一个崇尚武力而且残暴的人,这样的人大家怎么会拥戴他呢!再加上连年争战,受苦的都是这些人民。
所以他们对打仗的人没什么好感。
在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田父要骗他了。
接着讲了第二件事,就是在东城打仗吧!我们都知道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时候天已经亮了,跑不掉了,失去了天时。
然后又迷路了,陷入了沼泽,失去了地利。
然后之前又说到了,不受人民的拥戴,失去了人和。
⑥项羽失去天时地利人和的人,又被那么多人围追堵截。
这时候项羽是怎么做的啊?他对部下说:论打仗,我还没有输过吧!现在这种局面了,我来为大家击溃围困之敌,痛痛快快的打一仗。
不是我打仗不行,是老天要我死啊!于是他斩将、刈旗。
汉军都怕他,退后几里路。
书上怎么说的,他斩汉一将,后来又复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不得不说,项羽勇猛过人。
前面的他自己也说道了,他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里我们看出了他的勇吧!现在来看第三段乌江自刎(两位同学翻译)项王这时候跑到哪里了?乌江。
可是后来他怎样了?自刎而亡。
于是我们不难知道这一段讲的是项羽乌江自刎。
这段也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大家看看项羽到了乌江边上,亭长已经桋船待了。
但是他并没有渡过去,而且把自己的马赠给了亭长。
然后再看后半部分,他在谁面前自刎的啊!马童。
为什么赠给马童呢?因为他是项羽的故人。
项羽想送他个人情。
我们看这两件事,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宝马赠给来帮自己的亭长,又把人头送给故人。
我们平时只说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他连头都送人。
不得不说项羽是一个特别讲义气的人。
⑦可是我们回过头来想想,好不容易杀出重围,这时候却要自杀,那刚才不是多此一举么!早知道和虞姬一块自刎了。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他自杀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这说明他知廉耻吧!然后看第二段他要为诸君溃围,说明他是想为部下杀开一条血路。
但是到了这里发现不行了。
然后他觉得大丈夫应该死得顶天立地,不能让敌人侮辱活捉。
所以这一系列的因素促使他在乌江之刎。
李清照钦佩他这种知耻重义的行为,于是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太史公评(两个同学翻译)司马迁把项羽的迅速崛起联想到了是不是因为他是舜的后代的缘故呢!因为当时项羽的实力并不强,起于农亩之中。
三年时间就率领五路诸侯灭了秦国,分封天下,发号政令。
虽然最终没有取得好结果,但是他这样的功绩自古以来还没有呢!于是司马迁将项羽归于本纪中,本纪就是记述帝王的,课件司马迁对他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陈胜吴广是归于世家,那是记述诸侯的。
但是看到本文后半段“及羽背关怀封楚”开始。
我们来看看司马迁是怎么评论项羽失败的原因的。
第一句“及羽背关怀封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判己,难矣”。
引入:巨鹿之战,及项羽杀楚怀王。
⑧为什么说放逐义帝,王侯判己那么重要呢?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三国的曹操。
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名正言顺。
项羽当初是打着恢复楚国,用的是楚怀王的名义。
现在却把他杀了,然后诸侯们都认为背信弃义,乱成贼子。
而且他把天下分成五份,自己回到了楚国。
但是大家知道一句话叫“逐鹿中原”,中原就是现在的西安河南等地。
因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
项羽却离开这里。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出项羽是一个缺乏政治远见的人。
继续往下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呢?骄傲自大,逞英雄而不学习古人。
认为天下是靠武力来治理的。
大家知道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诸侯,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完全可以杀了刘邦,但是他没有。
之后又有一个彭城之战,他又可以杀了刘邦,也没有。
只觉得我把他打败了就行了。
可见他的军事思想是多么的单纯啊!最后一部分,这个就很明显了。
项羽至死都认为自己的失败不是因为打败的缘故,是天要亡我。
司马迁说“岂不谬哉”,多么糊涂的人啊!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至死不改的人吧!总结:司马迁在这里既热情歌颂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批评了他自矜武力以经营天下的错误,对他的失败给予了惋惜与同情。
司马迁的评价公允深刻,而且寓有作者的身世感,使项羽这个悲剧人物形象具备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四项羽的形象分析前面我们看到项羽是一个有情有勇有义的人,知耻重义。
是一个生的伟大,死得光荣的大丈夫。
而且用三年时间就建立了那么高的功绩。
却是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四面楚歌的时候他还在儿女情长。
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
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他赌注似地为部下表演“快战”,斩将搴旗,再现当年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的英姿。
然而多是突出其徒有匹夫之勇而胸无良谋的特征了。
在乌江的时候,项羽的宁死不辱,知耻不苟活的顶天立地。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说他原本可以东山再起的,但是不愿意,因此又可以说是自暴自弃。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丈夫必须能屈能伸。
韩信都受了胯下之辱呢!⑩同学们,你们对项羽作何评价呢?假设项羽渡过乌江了,你认为他最后会成功么?为什么?如果你是项羽你会怎么做?毛主席在项羽的失败身上得到的教训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同学们,你们在项羽身上学到了什么呢?延伸1:大家看到文章后面的赏析,里面对整篇文章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里面讲到了《史记》的记录手法,大家想想如果按照时间顺序而不是人物活动来写的话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那就会成这样了,多少多少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围住,突围成功到了乌江边上,最后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而亡。
大家觉得历史是这样的话会有意思吗!所以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了这些细致的描写,我们才能够知道项羽是这样的一个有血有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人。
延伸2:大家看看延伸阅读,看看少年项羽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什么,杜绝他的什么缺点。
提示:半途而废、胸有大志等。
注:板书是按照您当初在黑板上写的版本改得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