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相互作用 ppt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45b252360cba1aa811dab9.png)
麻醉前用药过量、过早给肌松药可降低 肺通气量,延迟麻醉药达有效浓度的时间。
扩支气管药可加速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 上升的速度。
减少心排出量的药物可降低肺对可溶性 吸入麻醉药的摄取。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1.竞争血浆和组织中蛋白结合部位 亲和力大的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或置 换,使弱者游离浓度增高。
(1)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水合氯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
头孢菌素与红霉素 杀菌活性降低
阿片类与纳洛酮 解救阿片类中毒
地西泮与氟马西尼 对抗地西泮中毒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1.药物在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1)络合作用 含Ca2+、Mg 2+ 、Fe2+ 、 Al2+的药物可减少四环素类的吸收;消 胆胺络合洋地黄毒苷和甲状腺素。
• 疗效提高和毒性减小为临床期望得到的药 物相互作用(clinically desirable drug interactions)。
• 毒性增加和疗效降低为不良的药物相互 作用(adverse drug interactions)
临床期望得到的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减少 多效药片(polypill):氨氯地平2.5mg、氯沙 坦25mg、氢氯噻嗪12.5mg、辛伐他汀40mg。 氢氯噻嗪+氯沙坦(海捷亚) 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 多巴脱羧酶抑制剂+L-多巴 TMP+磺胺药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
(2)pH的影响 酸酸碱碱时非解离药物多,脂溶性高
易通过膜扩散,吸收率高。 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均可影响弱
酸性药物吸收。
(3)食物的影响 一般:食物减少药物的吸收或延缓药
物的吸收速度。 氨苄西林 F 可降低22%~50% 奶制品使环丙沙星F 降低30%~36% 某些药物与食物同服吸收增加: 螺内酯、更昔洛韦 高脂饮食增加灰黄霉素的吸收
扩支气管药可加速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 上升的速度。
减少心排出量的药物可降低肺对可溶性 吸入麻醉药的摄取。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1.竞争血浆和组织中蛋白结合部位 亲和力大的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或置 换,使弱者游离浓度增高。
(1)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水合氯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
头孢菌素与红霉素 杀菌活性降低
阿片类与纳洛酮 解救阿片类中毒
地西泮与氟马西尼 对抗地西泮中毒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1.药物在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1)络合作用 含Ca2+、Mg 2+ 、Fe2+ 、 Al2+的药物可减少四环素类的吸收;消 胆胺络合洋地黄毒苷和甲状腺素。
• 疗效提高和毒性减小为临床期望得到的药 物相互作用(clinically desirable drug interactions)。
• 毒性增加和疗效降低为不良的药物相互 作用(adverse drug interactions)
临床期望得到的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减少 多效药片(polypill):氨氯地平2.5mg、氯沙 坦25mg、氢氯噻嗪12.5mg、辛伐他汀40mg。 氢氯噻嗪+氯沙坦(海捷亚) 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 多巴脱羧酶抑制剂+L-多巴 TMP+磺胺药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
(2)pH的影响 酸酸碱碱时非解离药物多,脂溶性高
易通过膜扩散,吸收率高。 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均可影响弱
酸性药物吸收。
(3)食物的影响 一般:食物减少药物的吸收或延缓药
物的吸收速度。 氨苄西林 F 可降低22%~50% 奶制品使环丙沙星F 降低30%~36% 某些药物与食物同服吸收增加: 螺内酯、更昔洛韦 高脂饮食增加灰黄霉素的吸收
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2e862c0b4c2e3f5727634e.png)
甲氧氯普胺可加速胃肠道蠕动,进而 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地高辛、维生素B2只能在十二指肠和 小肠上部吸收,与甲氧氯普胺合用时,因 甲氧氯普胺加速肠道蠕动,使药物迅速通 过吸收部位,减少吸收而降低疗效
药代动力学
(3)药物互相结合后妨碍吸收
钙盐
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硫糖铝 减少苯妥英钠、喹诺酮类、甲状 腺素的吸收
影响胃肠蠕动和排空的药物
延缓 阿托品及其它抗胆碱 药(普鲁本辛) 三环类抗抑郁药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抗组胺药(H1拮抗剂) 促进 胃动力药:胃复安 (甲 氧氯普胺)、吗丁林 泻药:大黄、番泻叶
普鲁本辛(抗胆碱作用)+地高辛 甲氧氯普胺(D2拮抗剂,加强胃肠运动) +地高辛
甲氧氯普胺与地高辛合用
药代动力学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吗丁啉加速胃排空,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抗酸药、抗胆碱药和镇静催眠药 可减慢胃排空,延迟药物的吸收 阿片类可减慢乙酰氨基酚的吸收 抗胆碱药可减慢地西泮、左旋多巴的吸收 西沙必利促进环孢素、地西泮的吸收
胃排空的速度决定药物抵达小肠的速度、
影响肠道的药物吸收:胃排空慢,吸收 亦慢;胃排空快,吸收亦快 胃肠蠕动减慢,内容物停留时间延长, 会增加药物的吸收;反之,则减少药物 的吸收 互相结合 有些药物同服时可互相结合而妨碍吸收 钙盐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水杨酸类、呋塞米 磺酰脲类 水合氯醛 华法林 水杨酸类 呋塞米、磺胺类 甲氨蝶呤 乙氨嘧啶 奎宁 呋塞米 水合氯醛 维拉帕米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药代动力学 基本规律
(2)改变组织分布量 1) 组织结合位点的竞争置换
奎尼丁将地高辛从骨骼肌的结合位点上置换 下来,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增高
2) 改变组织血流量 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肝脏血流量,使利多卡因 的代谢速度下降,血药浓度增加
药代动力学
(3)药物互相结合后妨碍吸收
钙盐
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硫糖铝 减少苯妥英钠、喹诺酮类、甲状 腺素的吸收
影响胃肠蠕动和排空的药物
延缓 阿托品及其它抗胆碱 药(普鲁本辛) 三环类抗抑郁药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抗组胺药(H1拮抗剂) 促进 胃动力药:胃复安 (甲 氧氯普胺)、吗丁林 泻药:大黄、番泻叶
普鲁本辛(抗胆碱作用)+地高辛 甲氧氯普胺(D2拮抗剂,加强胃肠运动) +地高辛
甲氧氯普胺与地高辛合用
药代动力学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吗丁啉加速胃排空,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抗酸药、抗胆碱药和镇静催眠药 可减慢胃排空,延迟药物的吸收 阿片类可减慢乙酰氨基酚的吸收 抗胆碱药可减慢地西泮、左旋多巴的吸收 西沙必利促进环孢素、地西泮的吸收
胃排空的速度决定药物抵达小肠的速度、
影响肠道的药物吸收:胃排空慢,吸收 亦慢;胃排空快,吸收亦快 胃肠蠕动减慢,内容物停留时间延长, 会增加药物的吸收;反之,则减少药物 的吸收 互相结合 有些药物同服时可互相结合而妨碍吸收 钙盐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水杨酸类、呋塞米 磺酰脲类 水合氯醛 华法林 水杨酸类 呋塞米、磺胺类 甲氨蝶呤 乙氨嘧啶 奎宁 呋塞米 水合氯醛 维拉帕米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药代动力学 基本规律
(2)改变组织分布量 1) 组织结合位点的竞争置换
奎尼丁将地高辛从骨骼肌的结合位点上置换 下来,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增高
2) 改变组织血流量 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肝脏血流量,使利多卡因 的代谢速度下降,血药浓度增加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536b9be53a580216fcfe6c.png)
第一节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1.药剂学的相互作用(详述); 2.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详述); 3.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详述);
一、药剂学的相互作用
指药物合用由于制剂不合理,可发生直接的物 理或化学反应,从而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 两种情况下出现: 1、向静脉输液瓶或注射器内加入药物(一种 或多种),由于药物理化学反应而出现沉淀、 氧化、分解失效,即配伍禁忌。 2、固体制剂中所用赋形剂,不同程度影响药 物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单用
灭吐灵对乙酰氨基酚 吸收的影响(用于正常 人)
合用
合用
单用
3.肠蠕动
药物很快到小肠 起效快
当肠蠕动增强时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短 吸收不完全 血浓 药物到达小肠时间长 起效慢 当肠蠕动减慢时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 吸收完全 血浓增加
问题
灭吐灵与普鲁本辛对地高辛的影响?
(地高辛在肠道溶解度小而慢)
二、药物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指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合并应用时,使药物 发生药代动力学方面的改变,从而使一种药物的 血浆浓度发生改变 。 在胃肠道吸收部位的相互作用 包括四方面
分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在体内代谢转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在肾脏排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在胃肠道吸收部位的 相互作用
1. 药物解离度和pH值的影响 2.胃排空速度 3.肠蠕动 4.结合
氨苄青霉素不宜与间羟胺、多巴胺合用——间羟胺(pH<5) 、
多巴胺被氧化,氨苄青霉素(pH8.5-10)易分解。
氨基苷类不能与羧苄西林混合滴注——灭活。
氨基糖苷类被β-内酰胺环灭活。血浆中的β-内酰胺类仍可灭活氨基糖苷类,国外 资料建议两类药物联用时,应间隔1小时以上。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969d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8.png)
关于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95页哦
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多药并用。 老年患者,每天同时服用4~5种药的情况极为普遍。 ADR, 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DDI/drug-drug interaction)所致的
ADR因此而日趋严重。
处方医师、药师和患者必须认真考虑这一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含多价阳离子药物
氟喹诺酮类
1 含Ca2+、Mg2+、Al3+
抗酸药物
四环素类
2 Fe2+制剂
3 补钙制品
4 Bi3+
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
临床应避免抗生素与该类药物同时服用,必须合用 时,服药时间应间隔3小时
24
第24页,此课件共95页哦
▪ 胃肠运动的影响:
药物吸收主要部位:小肠上部 影响因素:
胃排空、肠蠕动速率
4 10
28
54
6
第6页,此课件共95页哦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临床联合用药意义: 1 提高药物疗效;
2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3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可延长疗
程,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
7
第7页,此课件共95页哦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加强:疗效提高,毒性也可加大 减弱:毒性减轻,疗效也可降低 理想:疗效提高,同时毒性减轻 避免:毒性加大,而疗效降低
舒普深、特治星、特美汀、强力阿莫仙等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 泰能 磺胺甲恶唑+TMP 复方新诺明(SMZ-Co)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海捷亚
10
第10页,此课件共95页哦
临床应避免产生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毒性加大和/或疗效降低!
第1页,此课件共95页哦
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多药并用。 老年患者,每天同时服用4~5种药的情况极为普遍。 ADR, 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DDI/drug-drug interaction)所致的
ADR因此而日趋严重。
处方医师、药师和患者必须认真考虑这一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含多价阳离子药物
氟喹诺酮类
1 含Ca2+、Mg2+、Al3+
抗酸药物
四环素类
2 Fe2+制剂
3 补钙制品
4 Bi3+
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
临床应避免抗生素与该类药物同时服用,必须合用 时,服药时间应间隔3小时
24
第24页,此课件共95页哦
▪ 胃肠运动的影响:
药物吸收主要部位:小肠上部 影响因素:
胃排空、肠蠕动速率
4 10
28
54
6
第6页,此课件共95页哦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临床联合用药意义: 1 提高药物疗效;
2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3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可延长疗
程,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
7
第7页,此课件共95页哦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加强:疗效提高,毒性也可加大 减弱:毒性减轻,疗效也可降低 理想:疗效提高,同时毒性减轻 避免:毒性加大,而疗效降低
舒普深、特治星、特美汀、强力阿莫仙等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 泰能 磺胺甲恶唑+TMP 复方新诺明(SMZ-Co)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海捷亚
10
第10页,此课件共95页哦
临床应避免产生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毒性加大和/或疗效降低!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f8f7f2d15abe23482f4da7.png)
22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分布
2、改变组织分布量 改变组织血流量 组织结合位点上的竞争置换
23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代谢
※酶的抑制作用 ※酶的诱导作用
※肠道CYP和P-糖蛋白的影响
24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代谢
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主要依赖于 微粒体中的多种酶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 氧化酶系(CYP)
的吸收
15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吸收 2、结合与吸附的影响
钙、镁、铝等二、三价离子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
异烟肼、左旋多巴等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而影响吸 收。间隔2小时以上先后给药可避免这类相互作用。
16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吸收
3、胃肠运动的影响 大多数口服药物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因此改变胃排空和 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目标药物到达小肠吸收部位的时间 和在小肠滞留的时间,从而影响目标药物吸收程度和起效时 间。胃排空速度加快,使药物很快到达小肠吸收部位,起效 快。 胃排空的速度决定药物抵达小肠的速度,进而影响药物起效 的速度:胃排空慢,吸收亦慢;胃排空快,吸收亦快 一般而言,胃肠蠕动加快,药物起效快,但在小肠滞留时间 短,可能吸收不完全;胃肠蠕动减慢,药物起效慢,吸收可能 完全。
药物相互作用定义相关概念相互作用对能够引起药物效应变化的两个药物目标药物在联合用药中药效发生变化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促发药物在联合用药中引起其他药物发生变化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分类一按发生机制分类1药剂学相互作用在进入可利用状态之前2药动学相互作用在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任一环节3药效学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不同受体二按严重程度分类1轻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意义不大无须改变治疗方案2中度药物相互作用确切的不良后果临床上密切观察下使用3重度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的毒性反应需要重新选择药物或须改变用药剂量及给药方案目前很多患者多药并用尤其是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45种药物的情况极为普通随之而来的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也日趋严重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分布
2、改变组织分布量 改变组织血流量 组织结合位点上的竞争置换
23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代谢
※酶的抑制作用 ※酶的诱导作用
※肠道CYP和P-糖蛋白的影响
24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代谢
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主要依赖于 微粒体中的多种酶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 氧化酶系(CYP)
的吸收
15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吸收 2、结合与吸附的影响
钙、镁、铝等二、三价离子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
异烟肼、左旋多巴等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而影响吸 收。间隔2小时以上先后给药可避免这类相互作用。
16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吸收
3、胃肠运动的影响 大多数口服药物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因此改变胃排空和 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目标药物到达小肠吸收部位的时间 和在小肠滞留的时间,从而影响目标药物吸收程度和起效时 间。胃排空速度加快,使药物很快到达小肠吸收部位,起效 快。 胃排空的速度决定药物抵达小肠的速度,进而影响药物起效 的速度:胃排空慢,吸收亦慢;胃排空快,吸收亦快 一般而言,胃肠蠕动加快,药物起效快,但在小肠滞留时间 短,可能吸收不完全;胃肠蠕动减慢,药物起效慢,吸收可能 完全。
药物相互作用定义相关概念相互作用对能够引起药物效应变化的两个药物目标药物在联合用药中药效发生变化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促发药物在联合用药中引起其他药物发生变化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分类一按发生机制分类1药剂学相互作用在进入可利用状态之前2药动学相互作用在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任一环节3药效学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不同受体二按严重程度分类1轻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意义不大无须改变治疗方案2中度药物相互作用确切的不良后果临床上密切观察下使用3重度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的毒性反应需要重新选择药物或须改变用药剂量及给药方案目前很多患者多药并用尤其是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45种药物的情况极为普通随之而来的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也日趋严重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五章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五章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77ec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c.png)
⑤通过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排钾利尿药\钙剂+强心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拮抗作用(antagonism)
结果:药物作用↓(疗效↓ 、不良反应↓) 按拮抗结果分类:
(1)相减作用:1 + 1<1,如部分激动药与完全激动药 (2)抵消作用:1 + 1=0,如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 (3)脱敏作用 (4)翻转作用 机制:
(4)对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可 损害肠粘膜,影响肠吸收功能。
(5)肠道菌群的改变
地高辛可被肠道菌群代谢,若同服红霉素则可 使地高辛血浓度增加1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二)按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影响不大,无需改 变治疗方案。
2、中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确切,但 仍可在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异烟肼+利福平
3、重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 需要重新选药,或改变剂量和给药方案。 如:肌松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协同作用(synergism)
➢ 机制:
①两种药物作用于相同靶点\受体, 且作用性质相似;--相加 ②两种药物作用于不药使组织\受体对另一种药物敏感性增高; ④通过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⑤通过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拮抗作用(antagonism)
结果:药物作用↓(疗效↓ 、不良反应↓) 按拮抗结果分类:
(1)相减作用:1 + 1<1,如部分激动药与完全激动药 (2)抵消作用:1 + 1=0,如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 (3)脱敏作用 (4)翻转作用 机制:
(4)对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可 损害肠粘膜,影响肠吸收功能。
(5)肠道菌群的改变
地高辛可被肠道菌群代谢,若同服红霉素则可 使地高辛血浓度增加1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二)按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影响不大,无需改 变治疗方案。
2、中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确切,但 仍可在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异烟肼+利福平
3、重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 需要重新选药,或改变剂量和给药方案。 如:肌松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协同作用(synergism)
➢ 机制:
①两种药物作用于相同靶点\受体, 且作用性质相似;--相加 ②两种药物作用于不药使组织\受体对另一种药物敏感性增高; ④通过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⑤通过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dc7d67bcd126fff7050b9d.png)
葡萄糖溶液中不能加入下列药物:氨苄西林、氨茶 碱、可溶性巴比妥类、红霉素、卡那霉素、可溶性 磺胺类、华发林等。
补钾剂
保钾利尿药
高钾血症
2.拮抗作用
指两药联合所产生的效应小于单独应 用 其中一种药物的效应。
分类: 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药 理 性拮抗、化学性拮抗。
生理性拮抗
这种作用基于两药有相反作用,因此合并用 药
后可以相互抵消作用。
例: 吗啡中毒时所导致呼吸严重抑制,可被
呼 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所对抗;氯丙嗪与肾
药物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
重度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
应,需要改变剂量、药物和给药方案。
如特非那定与酮康唑合用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 需要停用其中的一个联用药物
二、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目的
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延缓机体耐药性、 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结果 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第八章 药物相互作用
一、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二、联合用药与相互作用 三、药物的相互作用分类和发生机制 四、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五、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预防
一、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定义: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 种药物其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受到另一药物 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相互作用对 (interaction pair) :药效发生变化的药 物称为目标药(object drug 或index drug),引起这种 变化的药物称为相互作用药(interacting drug)。
治疗 各期高血压病,即可增强疗效,减少给药剂量又 可对抗其他降压药引起的水、钠潴留的副作用。
补钾剂
保钾利尿药
高钾血症
2.拮抗作用
指两药联合所产生的效应小于单独应 用 其中一种药物的效应。
分类: 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药 理 性拮抗、化学性拮抗。
生理性拮抗
这种作用基于两药有相反作用,因此合并用 药
后可以相互抵消作用。
例: 吗啡中毒时所导致呼吸严重抑制,可被
呼 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所对抗;氯丙嗪与肾
药物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
重度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
应,需要改变剂量、药物和给药方案。
如特非那定与酮康唑合用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 需要停用其中的一个联用药物
二、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目的
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延缓机体耐药性、 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结果 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第八章 药物相互作用
一、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二、联合用药与相互作用 三、药物的相互作用分类和发生机制 四、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五、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预防
一、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定义: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 种药物其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受到另一药物 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相互作用对 (interaction pair) :药效发生变化的药 物称为目标药(object drug 或index drug),引起这种 变化的药物称为相互作用药(interacting drug)。
治疗 各期高血压病,即可增强疗效,减少给药剂量又 可对抗其他降压药引起的水、钠潴留的副作用。
《药理学》药物相互作用 ppt课件
![《药理学》药物相互作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2f437dad02de80d4d84097.png)
络合反应
(如华法林、阿司匹 难溶复合物
林、洋地黄毒苷、地 高辛、甲状腺素等)
减少吸收
ppt课件
21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方式
1. 离子作用; 2. 吸附作用; 3. pH的影响; 4. 食物的影响; 5. 胃肠道运动的影响; 6. 肠吸收功能; 7. 其他。
ppt课件
22
2006 修正草案《药物开发过程中药物代谢/药 物相互作用研究;体外研究》。
ppt课件
9
概 述 – 药物相互作用现状
发生率2.2%~70.3%
有临床症状的DI发生率为11.1% ①多种代谢途径,代偿; ②药物治疗窗广,药源性损害不明显; ③ADR掩盖,漏报; ④疾病症状掩盖; ⑤回顾性研究
ppt课件
ppt课件
27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食物的影响
通常延迟或减少药物吸收 原因:①食物减慢胃排空 ②药物被稀释或吸附在食物上 ③改变pH值 例:四环素 空腹服用C血=3~8×饭后30min服用C血
但有的药物在进食情况下吸收增加
ppt课件
28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方式
ppt课件
12
概 述 – 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1.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2.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3. 体外药物的相互作用; 4.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13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 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是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动学的改
变,使后一种药物在作用部位浓度增减而致药效增强或减 弱。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ba6c56caaedd3383c4d374.png)
•高脂肪食物:增加难溶药物(灰黄霉素、异维甲酸)的吸收 •牛奶及富含离子的食物:影响四环素类药物吸收。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分布
❖ 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 改变组织血流量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分布
1、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 大部分药物以不同程度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结 合部位发生竞争性相互置换;
左旋多巴是依靠主动转运从小肠中吸收。蛋白质中的芳 香氨基酸能与左旋多巴竞争同一载体系统,因此高蛋白饮食可 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
•高脂肪食物:增加难溶药物(灰黄霉素、异维甲酸)的吸收 •牛奶及富含离子的食物:影响四环素类药物吸收。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乙醇
; 抗凝血药:华法林(99%,9L)
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注射剂配伍
3)直接反应:药物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份反应 如:
四环素与钙盐、铁盐、铝盐、镁盐 4)电解质的盐析:亲水胶体或蛋白质药物与电解质
配伍;
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固体药物之间
1、潮解,结块 1)药物间反应成水分 2)含结晶水药物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结晶水减少
或释放出结晶水。 如:碳酸钠与醋酸铅
在下列情况时尤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① 对重症病人和老年人来说,由于使用药物的种类多,维持自
身内环境稳定的代偿能力降低等,药物相互作用更容易产生 严重后果
② 有些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狭窄、量效曲线陡直,容易受到药
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引起疗效和安全性的变化,如抗凝药、 降糖药、抗癫痫药等
③ 常用药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经常合并使用的药物,其相互作
药物相互作用
Drug Interactions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分布
❖ 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 改变组织血流量
(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分布
1、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 大部分药物以不同程度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结 合部位发生竞争性相互置换;
左旋多巴是依靠主动转运从小肠中吸收。蛋白质中的芳 香氨基酸能与左旋多巴竞争同一载体系统,因此高蛋白饮食可 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
•高脂肪食物:增加难溶药物(灰黄霉素、异维甲酸)的吸收 •牛奶及富含离子的食物:影响四环素类药物吸收。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乙醇
; 抗凝血药:华法林(99%,9L)
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注射剂配伍
3)直接反应:药物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份反应 如:
四环素与钙盐、铁盐、铝盐、镁盐 4)电解质的盐析:亲水胶体或蛋白质药物与电解质
配伍;
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固体药物之间
1、潮解,结块 1)药物间反应成水分 2)含结晶水药物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结晶水减少
或释放出结晶水。 如:碳酸钠与醋酸铅
在下列情况时尤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① 对重症病人和老年人来说,由于使用药物的种类多,维持自
身内环境稳定的代偿能力降低等,药物相互作用更容易产生 严重后果
② 有些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狭窄、量效曲线陡直,容易受到药
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引起疗效和安全性的变化,如抗凝药、 降糖药、抗癫痫药等
③ 常用药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经常合并使用的药物,其相互作
药物相互作用
Drug Interactions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bc11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c.png)
DRUG INTERACTION 临床药学室 计 成
单击添加副标题
药物相互作用
一 基本概念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联合用药 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联合用药的目的 提高疗效 减轻副作用 减缓耐受性 延缓耐药性 治疗多种或复杂的病症
DRUG INTERACTION
由于药物之间或药物-机体-药物之间的反应,改变了药物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药物的感受性或药物的理化性质,而产生单种药物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交互作用)
02
氯丙嗪与普萘洛尔合用时,由于前者抑制了后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使普萘洛尔血药浓度上升,引起心率缓慢,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02
氯丙嗪抑制其他药物代谢酶活性
长期服用格列本脲的糖尿病患者因细菌感染而服用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结果导致低血糖发生 。
磺胺类药物通过肝脏代谢,竞争性地抑制了CYP2C9活性,导致磺脲类药物代谢减弱,作用增强,产生低血糖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CONTENTS
国家药监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用“黄柏胶囊”(“梅花K”)
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含有多种生物碱(小檗碱、棕榈碱、黄柏碱等),具有清热除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等功效; 常与抗菌药物配伍,如治疗埃希大肠杆菌所致细菌性腹泻等
04
药理效应的协同、拮抗
基本形式
01
02
03
04
普萘洛尔拮抗-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酚妥拉明拮抗-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纳络酮拮抗吗啡
单击添加副标题
药物相互作用
一 基本概念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联合用药 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联合用药的目的 提高疗效 减轻副作用 减缓耐受性 延缓耐药性 治疗多种或复杂的病症
DRUG INTERACTION
由于药物之间或药物-机体-药物之间的反应,改变了药物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药物的感受性或药物的理化性质,而产生单种药物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交互作用)
02
氯丙嗪与普萘洛尔合用时,由于前者抑制了后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使普萘洛尔血药浓度上升,引起心率缓慢,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02
氯丙嗪抑制其他药物代谢酶活性
长期服用格列本脲的糖尿病患者因细菌感染而服用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结果导致低血糖发生 。
磺胺类药物通过肝脏代谢,竞争性地抑制了CYP2C9活性,导致磺脲类药物代谢减弱,作用增强,产生低血糖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CONTENTS
国家药监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用“黄柏胶囊”(“梅花K”)
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含有多种生物碱(小檗碱、棕榈碱、黄柏碱等),具有清热除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等功效; 常与抗菌药物配伍,如治疗埃希大肠杆菌所致细菌性腹泻等
04
药理效应的协同、拮抗
基本形式
01
02
03
04
普萘洛尔拮抗-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酚妥拉明拮抗-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纳络酮拮抗吗啡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ba6c56caaedd3383c4d374.png)
药物相互作用
Drug Interactions
一、药物相互作用概述—— Drug Interactions
某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 存在而受到干扰和影响,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 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概念
❖ 药物相互作用 一种药物由于用药前后或用药同时应用另
一种药物而产生的药理效应改变
用比那些不经常使用的药物更重要,例如乙醇、非甾体抗炎 药、抗酸剂等
④ 合并用药数目越多,药物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越复杂,不良反
应发生率越高
为了避免各种药物合并或相继使用时可能带
来的有害影响,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用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千万不可自己随意
添加未经医师处方的其他药物
②凡是能用一种药物治疗时,绝不同时或相继
6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
在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中, 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很少的,而 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有争议的药 物相互作用是较普遍的,即大多数 的药物相互作用中包含了不安全因 素。
1 – Disintegration 2 – Dssolution 3 – Passive Diffusion 4 – Active Transport
VVV V
注射剂配伍变化发生的原因: 1、沉淀 1)溶剂系统改变:含有非水溶剂(含有乙醇、丙二醇甘 油等)的注射剂加入水性溶液中。 如:氯霉素注射液加入到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
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注射剂配伍
2、变色:药物与药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酚类药物及其衍生物、含酚类的药物与铁盐 3、聚合:有些药物在放置过程中,在溶液中会形成 聚合物。聚合物进入体内会引起过敏,形成与时间与 温度有关。 如: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啶; 4、降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可加速氨苄西林的降解
Drug Interactions
一、药物相互作用概述—— Drug Interactions
某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 存在而受到干扰和影响,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 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概念
❖ 药物相互作用 一种药物由于用药前后或用药同时应用另
一种药物而产生的药理效应改变
用比那些不经常使用的药物更重要,例如乙醇、非甾体抗炎 药、抗酸剂等
④ 合并用药数目越多,药物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越复杂,不良反
应发生率越高
为了避免各种药物合并或相继使用时可能带
来的有害影响,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用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千万不可自己随意
添加未经医师处方的其他药物
②凡是能用一种药物治疗时,绝不同时或相继
6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
在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中, 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很少的,而 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有争议的药 物相互作用是较普遍的,即大多数 的药物相互作用中包含了不安全因 素。
1 – Disintegration 2 – Dssolution 3 – Passive Diffusion 4 – Active Transport
VVV V
注射剂配伍变化发生的原因: 1、沉淀 1)溶剂系统改变:含有非水溶剂(含有乙醇、丙二醇甘 油等)的注射剂加入水性溶液中。 如:氯霉素注射液加入到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
物理化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注射剂配伍
2、变色:药物与药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酚类药物及其衍生物、含酚类的药物与铁盐 3、聚合:有些药物在放置过程中,在溶液中会形成 聚合物。聚合物进入体内会引起过敏,形成与时间与 温度有关。 如: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啶; 4、降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可加速氨苄西林的降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使合并应用的各药的剂量均为治 疗量,由于单种药物固有不良反应的累 加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相应增 加,必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 强心苷类 抗心律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 抗凝血药…
合用药物的数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呈正相关 1 合用1~5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 ~18.6%; 2 合用6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增至 19.8%~81.4%。
1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DRUG- DRUG INTERACTION
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先后使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或 药物-机体-药物之间的反应,改变了药物 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药物的感受性 或药物的理化性质,而产生单种药物所 没有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称为药物 相互作用,或药物交互作用
正确对待药物相互作用
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应的矛盾统一
根据 病情变化 治疗需要 药物剂量 用药方法 个体差异等因素
将有益作用与不良反应的矛盾转化
二 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
A.药代学的相互作用 B.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C.药剂学的相互作用
(一)
吸收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分布
转化
排泄
1 药物吸收的相互影响 1) 胃肠道pH值的影响 2) 螯合作用 3) 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 4) 吸附作用 5) 药物间的化学反应 6) 胃肠运动的影响 7) 改变肠粘膜转运功能 8) 食物对药物吸收和影响
协同
青霉素+丙磺舒;TMP+SMZ;
吗啡+阿托品;双氢氯噻嗪+各类降压药
拮抗
生理性:作用相反:吗啡-尼可刹米(呼吸中枢)
药理性:受体阻滞:乙酰胆碱-阿托品
生化性:药代动力学影响:肝药酶诱导与抑制;
血浆蛋白高结合率
化学性:鱼精蛋白(阳电荷)-肝素(阴电荷)
普洛萘尔(受体阻断剂)+地高辛 (强心苷类)
“药物”包括 治疗药物、诊断药物、或者摄 入的食物和饮料,甚至烟、酒和毒 品,由于它们之间或它们与机体之 间的作用,改变了药物原有的理化 性质、体内过程和组织对药物的敏 感性,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效应 或毒性效应
相关概念 相互作用对(interaction pair) 能够引起药物效应变化的两个药物 目标药物(object drug, or index drug) 在联合用药中,药效发生变化的药物 相 互 作 用 药 物 , 促 发 药 物 ( interaction drug, or precipitating drug) 在联合用药中,引起其他药物发生变化 的药物
2 药物分布的相互影响 1) 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2) 改变肝组织血流量
3 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 1) 首过作用 2) 酶促作用 3) 酶抑作用
4 药物排泄的相互影响
1)尿液pH值的改变 2)肾小管主动分泌的改变 3)肾血流改变
1、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
2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药物在体外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属药剂学 (Pharmaceutics)或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的研究范畴 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属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和临床药学 (Clinical pharmacy)的研究范畴
咖啡因、麻黄碱、 大环内酯、氨茶碱 NH2
Intestines pH HO
弱碱性药物
弱酸性药物
Stomach 抗酸药:碳酸氢 钠、碳酸镁、三 氧化二铝 抑制胃酸胃液分 泌: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滞剂
乙酰水杨酸、香豆 素、巴比妥、黄酮
pH
back
酮康唑:
在酸性溶液中才能溶解吸收 西米替丁影响酮康唑----生物利用度下 降65% 四环素: 胃液中酸度高时,药物溶解完全,吸 收较好
3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两者兼有的相互作用
4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 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
易被人忽略; 盲目杂乱地并用药物越多,不良反应的 几率越高; 病人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 联系的医生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机 会增加
药代动力学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吗丁啉加速胃排空,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抗酸药、抗胆碱药和镇静催眠药 可减慢胃排空,延迟药物的吸收 阿片类可减慢乙酰氨基酚的吸收 抗胆碱药可减慢地西泮、左旋多巴的吸收 西沙必利促进环孢素、地西泮的吸收
既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点,又取决于机 体的生理和生化因素
老年人胃酸缺乏
药物配伍后,若相互作用发生在药物吸 收之前,就有可能影响 胃肠道的酸碱度/胃肠蠕动和排空/吸收部位
改变药物吸收量/改变药物吸收速度
(1)改变胃肠道pH,影响药物的解离度
应用抗酸药后,影响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抗酸药、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 减少酮康唑、伊曲康唑的溶解 进而影响这些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改变胃肠道的pH 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和吸收率 应用抗酸药后,提高了胃肠道的 pH值,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 部分增多,吸收减少
阿奇霉素、喹诺酮类、利福平
多数药物在胃肠道以被动转运方式
吸收,遵循跨膜简单扩散规律,非 解离型药物易吸收,解离型药物则 不易吸收(fig) 酸碱度通过干扰药物的溶解也可影 响药物的吸收(explain)
普洛萘尔 降低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输出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减慢窦房结自律性 减慢房室传导 强心苷 加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出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减慢窦房结自律性 减慢房室传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用对心衰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有潜在洋地黄中毒的病人,对普萘洛尔更敏感, 合用易导致严重心动过缓和房室阻滞
临床药物治疗学
药物相互作用
DRUG-DRUG INTERACTION
内容
1.序论 2.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 3.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4.手性药物 5.药物相互作用的流行病学
一 序论
联合用药 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使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药物 联合用药的目的 提高疗效 减轻副作用 减缓耐受性 延缓耐药性 治疗多种或复杂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