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1当我们想到园林,很容易想到苏州园林,因为苏州园林无疑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代表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我们为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了一堂园林课。

一、课堂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获得欣赏园林所需的基本语言和表达技能。

3. 通过欣赏苏州园林,感受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内涵。

二、课前准备1. 图片和视频资料:准备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与苏州园林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为后续课堂提供素材。

3. 课前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前就苏州园林的背景和历史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课堂安排1. 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他们了解到苏州园林不仅是一种园林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可以让学生谈谈对园林艺术的理解,以及苏州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学习园林的基本语言要欣赏园林,必须先了解园林的基本语言。

这包括树、草、水、石、建筑等元素。

老师可以用组合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一些园林的基本构成,如“草木在石”、“亭台楼阁”。

学习时,老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和想象,通过自己的感受来理解和描述这些园林语言。

3. 欣赏苏州园林在学习了苏州园林的历史和基本语言后,要让学生通过欣赏真实的苏州园林来感受其美。

老师可以选取一两个苏州园林,如拙政园、留园,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展示和解说。

在欣赏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园林中的元素,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园林的美。

4. 以苏州园林为素材撰写文章鼓励学生以苏州园林为素材撰写一篇文章,可以是游园感受、园林元素的体验,也可以是对苏州园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在写作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园林语言,注重情感表达,以及逻辑线条的清晰度,达到自我表达和自我提升的效果。

《苏州园林》导学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素养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课文说明的顺序。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学法指引说明文中某些词语能否删去解答此类题目要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方面做判断。

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答题方法:①表态;②释义,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③比较,紧扣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谨,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删除后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答题模式:不能删去。

“××”一词是……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若删去“××”一词,句子(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的特点。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

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因此他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2.背景简介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

叶圣陶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时间,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者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对内容进行了删减,将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改为《苏州园林》。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ɡ 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bài bǐ()。

(3)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语文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自主预习案】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hè()轩xiè()相间()对称()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标本:__________ ④败笔:________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学习目标(见上)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园林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后,思考: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欣赏园林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山堆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语文版语文七下苏州园林word表格学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苏州园林word表格学案
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
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6、说明文语言有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 性。它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然后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
池沼 ( ) 丘壑 ( ) 镂空 ( ) 阑干 ( ) 模样 ( )
3、解词
标本: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丘壑:
雷同:
嶙峋:
别具匠心:




知识积累
1、说明文: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或 或 ,目的给人以知识 。
2、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分为: 和
3、说明顺序: 、 、 。
4、说明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 式(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 式。
5、末段结尾有何特点?
6、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揣摩品味
7.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完成课后题(二)
8、本文运用了那些表达方式?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9、课文语言准确、精当、严密,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请举例分析说明。完成课后题(三)
拓展延伸:观察本地的园林、民居或其他建筑,并向同学说说它们的特点。
(4)阶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2)梁和柱子以及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语文版七年级下《苏州园林》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苏州园林》教案

黔之驴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一则笑话。

笑话中的鸡妈妈通过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猫,保护了自己的孩子。

现在有这样一头驴,它要比鸡妈妈的体形庞大得多,可是却没有鸡妈妈那么聪明,它的结局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瞧瞧。

(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三、目标的实施:1、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不会读的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课文,弄懂文章的大意。

(前后左右四同学一组,共同完成。

)5、检测。

6、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2)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3)驴的结局如何?(4)你如何来评价驴和老虎?(5)你觉得本文有什么寓意?学生读并且思考讨论。

评价7、提问:本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8、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

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

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

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分组)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黔之驴,从而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

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

老师祝愿大家能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为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奋斗。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 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 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温馨寄语: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航行,自信是船,勤奋是帆,毅力是风,你们是舵手,而我是水手,只有我们师生齐心协力,不畏艰险,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

2、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学习重点及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学法指导:熟读全文,联系题目和开头,把握全文说明中心;找出每段中心句,分析和全文说明中心的联系,从而理清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

知识链接:课文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诸”字是许多的意思,就是说,这篇课文不是单独讲某一个的,而是总的讲苏州园林。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之一,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留园。

“寄深眷”表明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切眷恋之情。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作者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作为一篇说明文,它不仅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借鉴。

一、导案自学(一)解决字词障碍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池沼()模样()丘壑()镂空()xuān xi è( )lín xún ( ) jiàn shǎng ( )zhēn zhuó( )qiáng wēi ( )重峦叠zhàng()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自出心裁:败笔:嶙峋:(二)文学常识《苏州园林》的作者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____,字_______,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童话有《》《》。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广东省七级语文下册《17.苏州园林(叶圣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广东省七级语文下册《17.苏州园林(叶圣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7.苏州园林(叶圣陶)》导学案语文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通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掌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2.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了解其运用作用3、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习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资料链接】1、关于苏州园林: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

其中沧浪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和留园.....、拙政园...、狮子林名园..”。

“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中华四大名园的名称分别是:拙政园(江苏省苏州市)、颐和园(北京市海淀区)、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留园(江苏省苏州市)。

2、关于叶圣陶: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现代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等。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苏州园林》是一篇为摄影集撰写的序文。

一、预习点兵。

1、辨明字音:邱壑.()嶙峋..()镂.()空蔓.延()重峦叠嶂.()别具匠.心()庸.()俗斟酌..()轩榭..()..()池沼.()蔷薇2、辨明词义: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①、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②、独有的巧妙的构思。

第19课 《苏州园林》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9课 《苏州园林》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9课《苏州园林》预习导学案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重点)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有《叶圣陶文集》行世。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生活在苏州时,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景致有深切的体会,于是应邀写下了这篇序言。

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3.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二、文体知识说明文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2.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是事物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语文版七下《苏州园林》教案10篇

语文版七下《苏州园林》教案10篇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苏州园林》教案作者: 加入日期:05-12-03〔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休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二、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采用比较教学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子:用比较的方法导入课文,解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认读:朗读课文,认字解词,熟悉课文内容。

疏导: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懂得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时间要延续到下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子〔预习:看电影、看画片、看课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所了解。

〕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影片介绍了哪些园林?学生先口述后,老师明确。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说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二、认读。

1.结合“思虑和练习”四,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以同桌为互助组,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由几位学生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2.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把需要认读的字和理解的词提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归类或出示小黑板。

三、疏导。

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指导学生将重要的句子划出,重要的词加黑,养成自学的习惯。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明确了写作意图,接着就该弄清文章的布局。

第一步: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步:综合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贯串全文的脉络。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弄清文章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合思考和练习,做几项练习,扣住基础知识,提高理解词义的能力和掌握几种语言表达的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

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做一个现成的题目,而应进行意在锻炼思维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三步:弄清总写与分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一语文下册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初一语文下册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初一语文下册第17课 《苏州园林》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理清课文结构,会写“丘壑、嶙峋、镂空、蔓延、因地制宜、重峦叠嶂、别具匠心”等词语。

2.能找出课文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和文章语言特点。

一、知识链接说明文1.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方式。

2.分类: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和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3.说明方法: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列图表、引资料、摹状貌等4.语言特性:准确性、严密性(平实、生动、质朴、形象、准确)5.说明顺序:时间(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介绍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流程)空间(事物的内部结构或建筑物的方位、布局)逻辑(现象到本质、整体到局部、原因到结果、概括到具体、特点到用途)认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已知到未知、具体到抽象)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标序号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池沼.( ) 标.本( ) 丘壑.( ) 镂.空( ) 嶙峋..( )( ) 蔓延.( ) 轩.榭( ) 因地制宜.( )斟酌..( )( )别具匠.心( ) 重峦.叠嶂( ) 2.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该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文章又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在课本上划分文章结构)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三、合作学习·探究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一题的表格。

2.本文介绍苏州园林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3.为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选用了多种恰当的说明方法,试在文中画出相应语句并我的疑惑分析其作用。

如:打比方,第3段“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形象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苏州园林》导学案一等奖(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苏州园林》导学案一等奖(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 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其审美情趣和 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学习和探究过程,培养其自主学习和 合作学习的能力。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苏州园林》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苏州园林》导学 案一等奖(语文版七 年级下册)
汇报人: 2023-12-25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实践活动与探究 • 评价方式与标准 • 资源推荐与课外阅读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苏州园林的历史与文化
苏州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的美景。
作者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浓郁的家乡情感
作为苏州人的作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对园林美景 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作者在欣赏园林美景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追求自然与和谐的人生理想。
诗意盎然的意境营造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了一种诗意盎然的 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Part
03
知识拓展与延伸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及特点
山水意境
苏州园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叠山理水、建筑布局等手法,营造 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山水意境。
精巧细致
苏州园林注重细节处理,建筑、假山、花木等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 和雕琢,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精巧细致。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课件反思板书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课件反思板书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课件反思板书教学设计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课件反思板书教学设计
17、苏州园林
备课时间.4.23执教时间.4.23~24教案总序号:42、43
教学重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说明文知识
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
3、字词
4、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
5、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点的。

2、明确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
4、5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
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

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17.《某某园林》【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池沼zh o:这里指池塘。

重峦lu n叠嶂zh ng: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丘壑h :本指作画的构思布局,这里指深远的思虑。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嶙l n峋x n:重叠高耸的样子。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轩xu n榭xi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鉴赏: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败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地方。

镂l u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均,某某某某人。

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出身贫寒,中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解放前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

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社长,人大常委会常委,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等职。

1921年发起“文学研究会”,1928年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还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并有出色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

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教材规X等方面他都有独特的建树和贡献。

主要作品有《隔膜》、《稻草人》、《四三集》、《脚步集》、《小记十篇》、《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等。

2、关于某某园林某某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某某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1985年,某某园林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某某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某某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拙政园是某某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圆主王献臣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广西北海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 苏州园林导学案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广西北海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 苏州园林导学案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广西北海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 苏州园林导学案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13.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建筑特点。

2。

理清课文的结构、说明顺序,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3。

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筑的风貌,激发爱国热情。

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诵读课文,梳理层次,弄清本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从而更好的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建筑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筑的风貌。

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的特点是内容上具有高度科学性,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三.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

(1)事物性说明文是解说实体事物的状态、结构、性质等的说明文。

如《松鼠》介绍了松鼠的外貌、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等;(2)事理性说明文是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的说明文。

如《人类的语言》阐释了人类语言的形式特点和发展。

四.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的顺序大体有三种:1。

时间顺序。

即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一:知识链接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有一定的说明顺序,通常有三种: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二;学习目标1. 朗读感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三:新知预习1:掌握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层次。

四:探究演练预习展示1、辨明字音:轩榭()池沼()邱壑()模()样重峦叠嶂()相间()嶙峋()庸俗()镂()空蔷薇()2、理解词义鉴赏:因地制宜:斟酌:重峦叠嶂:小组合作交流1:课文第一段有何作用?2: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它与3—6段是怎样的关系?3: 3—6段的顺序可打乱吗?为什么?4:7、8、9段分别写了什么,从段落中找出中心句。

5:根据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五:拓展提升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村庄、街道或小区等。

(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注意说明顺序的使用,200字左右。

)六:知识整理与反思七:成果检测1;《苏州园林》原题为()作者(),原名(),是()家、()家、()家。

2: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⑵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另有一种巧妙的构思()⑷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3: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是()(1)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3)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不同。

(4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编写:禤德育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重点:1、了解文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理解文章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和先整体后局部的说明顺序。

3、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习步骤:
一、了解作者和本文文体:
1、《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2、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3、说明文阅读知识。

※ 如何找准一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从题目中看说明对象;
(2)找文段开头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
(3)从文中概括、提炼,同样抓关键词句。

※ 说明的顺序:
(1)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上下左右、整体局部,表空间方位的标志语;
(2)时间顺序——表时间的或事物发展阶段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接着、然后……
(3)逻辑顺序——表示因果、主次、整体与局部等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其次、为什么、之所以、原来、因此……
注意:有些文章以其中一种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加以判断)。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 说明文的结构:1、按照时空的变换划分;2、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的说明文,其结构分为:(1)总——分——总;(2)总——分;(3)分——总。

※ 说明的方法:
①、举例子:举出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②、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分类,逐一说明。

③、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两者存在差异性,突出事物的特征。

④、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⑤、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解释事物的特征。

⑥、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作周全、周密的规定和说明。

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并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⑦、作诠释:能通俗易懂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通常两者采用“什么是什么”的模式。

如果两边的内容能互换,就是下定义。

否则,就是作诠释。

⑧、列数字:用列举数据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⑨、列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或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或事理。

二、给划线字词注音。

轩榭()池沼()对称()重峦叠嶂()
丘壑()嶙峋()镂空
()斟酌()
阑干()
三、仔细阅读全文,然后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苏州园林给作者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
2:作者认为苏州各个园林总的特征是什么(这也是设计者的意图)?
3:游览者的感受是什么?
四、阅读课文第三——六段后,抓住关键词,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1、第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说明的对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2、第四段向我们说明了什么(说明的对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3、第五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说明的对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4、第六段向我们说明了什么(说明的对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五、仔细阅读课文第七——九段后,抓住关键词,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六、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一。

七、预习作业:
1、朗读全文,然后找出文中把苏州园林比喻成“图画”的语句。

2、结合学案,试分析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禤德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